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传播学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2-02-14 01:09: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播学硕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播学硕士论文

篇1

该书正是集作者20多年来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经验、研究水平及教学水平之精华的一部力作,体现出了十分突出的优点。

文理合璧。该书前半部分专讲文科研究生论文写作,后半部分专讲理科研究生论文写作。文理合璧,构成了知识的完整体系。既可分开阅读,又可整书阅读;既可一得互参之妙,又可一睹全书风貌。文理科研究生一概适用。

针对性强。从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与实际入手,没有抽象的不切实际的泛泛之论,句句切中肯綮,字字直指要害。全书从论文的规范、标准、选题、文献资料收集、国内外检索工具、发表媒体选择、怎样署名、著作权保护注意事项、主要研究方法、论文基本结构、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新规定等具体方面作了非常精辟透彻的论述。研究生写论文,只要照着书上的方法、规定和步骤去做,就可以收到“一步到位”的实际效果。或者遇到哪方面的问题,只要从书中一查即可明了。

解决问题。对于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该书作者十分了解。论述中一一举例指明,并谆谆告诉注意事项与解决方法。例如参考文献著录中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署名太随意,甚至有凑数之嫌,二是著录的顺序不对。书中就此明确指出:一、只著录最重要、最新的文献;二、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三、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又如:“写史论型论文最忌讳的是不查找有关的原始文献,只从别人的论著中转引材料”,“行文要保持汉语风格,否则读起来会令人感觉不像中文论文”,“借鉴的学科理论要与所研究的问题有机结合,防止两张皮”,”不是纯粹的为了借鉴而借鉴,为了求新而求新”,“不能只有形式的借鉴而无实质的借鉴,令人产生牵强附会的感觉”等快人快语的论述,真可谓一针见血。

篇2

(一)回顾摇滚乐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某些或某支摇滚乐队的介绍,摇滚音乐人个人传记或者访谈。回顾历史的包括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和《摇滚乐的兴起与影响》、陆凌涛、李祥的《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个人访谈有周国平与崔健一起完成的《自由风格》;摇滚乐队介绍有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等等。其中,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为主,多角度阐释了摇滚乐的起源与壮大。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则以时间脉络来构思全文,自摇滚乐的诞生至今,整理了摇滚乐的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摇滚人物的音乐、生活以及创作背景。周国平和崔健合写的《自由风格》则是以对崔健的访谈录为主的个人专辑。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则是以介绍北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0年左右的时间里,北京涌现的一些重要的摇滚乐队。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6] 薛艺兵《捕风捉影话田野――音乐人类学田野的中国思路》,载《音乐艺术》,2010年第1期。

篇3

>>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危机传播管理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管理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模式探析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管理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管理沟通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书香校园建设初探 新媒体与危机传播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 传播学视阈下新媒体环境中党风廉政建设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人民网,2016-02-20.

[2]王迁. 微博: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平台[J].甘肃理论学刊,2012,(05).

[3]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4]王敬红.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现代传播,2012,(05) .

[5]邢华平.论微博对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0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网络用语 传播 价值

一、网络用语概述

网络用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俞香顺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第二类是网络术语,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室、讨论版中所采用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第三类。①本文在此定义基础上,对狭义概念的网络用语进行探讨。

网络用语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民可以自由创新并相互传播,这就为网络用语产生并迅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根据CNNIC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年受众是现代网民的主要群体。他们是在网络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思维活跃,极具个性。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是堪比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然而现实中的交流方式并不能满足青年网民对于网络交流个性化、娱乐性的需求。网络用语应运而生,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和愿望。

近几年,网络用语一直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现如今,网络仍在不断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预见,作为网络交流时尚表达的语言符号,网络用语仍将大量出现,其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这个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二、网络用语的传播学特征

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显现出了明显的特征。以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加以剖析。

1、从传播内容来看,网络用语具有语意传达的丰富性和自身传播的高效性

网络用语简洁生动,力求通过最少的言辞来表达丰富的含义;它还形象幽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或批判心理,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喜爱。例如,“囧”因其酷似人脸表情在互联网上受到网民的喜爱,进而被赋予“郁闷、无奈、尴尬”等多重含义。21世纪,网络步入web2.0时代,各大社交网络、贴吧、微博等交互平台不断崛起,为网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得益于此,网络用语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传播。以“打酱油”为例,一位被采访者的一句“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被大量网民借用,广泛用于各个网络交流平台,导致“打酱油”一词迅速红遍网络,成为了2008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其传播的高效性可见一斑。

2、从传播受众来看,网络用语具有符号识别和语义认知的高度统一性

由于网民们的约定俗成以及同类聚集的特性,使得他们在网络用语的使用上具有选择性。换句话说,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会使用特定的网络用语。例如,“BT”是一种P2P(点对点)共享软件Bit Torrent的缩写,又有“变态”和“扁他”等含义。但是在网络交流中,在谈论网络下载时提及的“BT下载”就只是指点对点下载,闲聊中的“他是个BT”的意思就是他是个变态,就如汉字中的多音字一样,并不会引起歧义,这也正是其能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的关键所在。

3、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用语具有数量增长和更新换代的快速性

首先,庞大的网民数量和青年群体勇于创新、标新立异的个性为网络用语的增长提供了源头活水。其次,众多即时通讯软件、SNS社交网络、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微博的迅猛发展为网络用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今的网络用语大多依托社会事件,伴随新闻话题传播。②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大量事件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与之相应的网络用语也会逐渐隐退,导致更新换代。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决定了网络用语的增长和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三、网络用语的传播学价值

网络用语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字符号,还活跃了网民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新闻事件的传播。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其传播学价值:

1、网络用语是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有效编码,它对复杂信息进行浓缩概括,提高了传播效率。③

网络用语从内容形式上看基本都具有简化这一共同特性。不管是谐音、象形等形式的网络用语对原有词汇的替代,还是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概括,都体现出对源事物的简化。这就如同计算机上的文件打包一样,虽然传递的形式是经过简化的,但是自传播者到受众所表达的信息却丝毫无损。编码和解码过程分别在传播者和受众脑中完成,极大的提升了传播效率。

2、网络用语不仅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还延长了新闻事件的时效。④

一个复杂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被浓缩概括、或被简化抽离成一句简短的语句甚至词语,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大降低,从而有利于其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若是事件本身,由于其包含信息量较大,能满足其容量的传播载体就有限(比如一条微博的内容限定在140字以内);根据对上海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发现,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娱乐和交友,⑤所以对于复杂的事件,大部分人并无兴趣去详细了解。而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播载体容量的限制,还能满足受众的探索心理,促使其对网络用语背后隐藏的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并且,网络用语具有延伸性,它可以将其表达的含义扩展成一种现象,使其传播经久不衰。“我反正信了”不仅代表了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这一事件,还是不负责任这一现象的代名词,它被网民大量使用,使得动车事故风波久久未能平息。

3、网络用语的发展促进了新老媒体的交流融合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能力有限,报道制作流程复杂,并且传播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逊于传统媒体,但却是很多事件的新闻源,⑥很多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也经常使用网络用语。两者优劣互补,共同促进传播事业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来看待,网络用语的正面价值值得肯定,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使得人们在接收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辨明真伪,因此难以认清事件的本质,从而导致人云亦云。随着传播人数的增多,影响力扩大,最终形成沉默的螺旋,极有可能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发生。这无疑会对网络的和谐发展甚至人民的生活安定造成严重破坏。为此,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对网络语言进行监管和引导。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网民注重提升自身素质,能够严谨负责的发表和传播言论。

结语

网络用语的兴起,并不完全只是因为人们的消遣娱乐,其影响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它可以比日常用语和书面语言更灵活有效、更直接便捷的表达感情、传递情绪。无论哪一种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糟粕,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传承,留传下来的必定是其精华。笔者认为,应辩证地的看待网络用语,既顺应潮流,又因势利导,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223),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wz102200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7

②林筠涵,《从网民心理看网络用语的分类与认知心理机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③徐瑞,《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

④⑥李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价值》[J].《青年记者》,2009(24)

⑤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中国广告》,2011(12)

⑦俞秋萍,《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

篇5

文献综述为单独成页,置于正文后面。内容包括:①概述所引文献的主要内容,②所引的观点是什么,③引文者的观点是什么,④所引的观点对所引者有何帮助。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 如何突出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硕士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性文章特别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从以往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恰恰经常在学术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里专门强调一下学术论文的学术性问题。

要使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得到突出,必须在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注意,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则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

篇6

2009年7月29日,山东冠县政府封禁了县城内全部21家网吧,并称这一行动是“为民办事,是切切实

>> 可折叠的椅子 可折叠行驶的新式轿车 我的身体五不可 不可思议的时空变异 浅谈可折叠式风障在井下的应用 家用可折叠多功能健身器的设计 可折叠十万次的触摸显示屏 LG新专利:开发透明的可折叠OLED屏 心灵是不可见的身体 中国平安:不可忽视的6个“降”“低” 大胖 折叠与生活不可分割 一种可折叠式烧烤炉的设计研究 无线激光可折叠 可折叠IT资源 “三农科丰”:不可或缺的身体食粮 运动式维稳是不可取的 可折叠包装盒 不可忽视、不可小觑的活动导入 唯将军不可降曹 2011的可测与不可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参见http://.cn/i/2009-11-19/10323606832.shtml.

[3]Zhang, L.(2014). Productive vs.Pathological: The Contested Space of Video Games in postreform China (1980s-20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21).

[4]王颖曜:《当代中国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变迁――以海宁市为例》,北京大学2007年未发表硕士论文。

[5]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王洪矗骸吨泄互联网的内容审查与网络亚文化》,《二十一世纪(香港)》总第119期(2010年)。

篇7

论《木兰辞》的影视改编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论文题目:论《木兰辞》的影视改编

主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对乐府民歌《木兰辞》的影视改编,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两部作品,即: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花木兰》(1998)以及由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2019)。本文将通过对两部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的情节改编、主人公形象塑造、设置配角形象以及主题设置上反映出改编者各自不同的民族烙印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通过对两部《花木兰》的影视改编作品的对比分析,来研究中西方不同改编者究竟有何审美倾向及价值取向。

二、调研资料情况

1.谢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415-417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0-101

3. 李婉,穿比基尼的“花木兰”——从叙事学角度看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改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4.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文学教育(上)》, 2019(1)

5. 孙连琦,漫谈《木兰诗》[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1)

6. 杨开达,谈《木兰诗》的修辞艺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

7. 秦志希、翟晶,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当代传播》,2019(2)

8. 梁静璧,意识形态对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9.毕耕、李冬青,《花木兰》:迪斯尼演绎的东方传奇,《中州大学学报》,2019(2)

10. 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奇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 》[A],第六届全国传播学会议论文[C],1999年

11. 塞缪尔亨廷顿,张立平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 新华出版社,2019

12.宣菁,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中国文化”[D],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19,中国期刊网

13.李希光,新媒体挑战旧宣传——刘康、李希光对谈录 [J].国际新闻界,2019(2), 第5--10页.

三、实施方案

主要从对原作品的改编的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这四个方面均采用:“先总述概况进行对比然后再举具体的例子”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

一、情节改编的异同

同:1、爱情友情一个都不能少;

2、都在战争未结束时就发现了木兰女儿身的秘密

异:中:对战争的思考,上升到国家的层面;

西: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没有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

二、木兰作为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异同异:

异:1、娱乐化的角度:中:女人在战争中的形象,娱乐化程度不高;

西:加入幽默的元素,形象设置夸张;娱乐化程度高,冲淡了战争的严肃性;

2、对女性的解读:中:人物中综合了犹豫、妇人之仁、爱情、理智等,将木兰的形象立体化,符合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解读;

西:突出一个普通女孩的个性形象,突出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有西方的色彩,强调女性的独立,自由;

三、配角形象设置的异同:

同:都成功设置了“配角”形象;

异:中:以战争中的真实存在的人物为配角,表现了兄弟间的感情;

西: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影片中加入了“中国龙”作为配角,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是吉祥物;

四、主题设置上的不同,反映出改编者各自的民族烙印的异同:

异:中: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将人性放在国家利益面前进行拷问;宣扬集体主义的爱国精神;

西:西方文化的烙印:强调个人主义,宣扬女性的自由、独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预期结果

课题任务: 论文选取对诗歌《木兰辞》的典型改编影片,通过对两部影片中的“情节改编、主人公形象塑造、设置配角形象以及主题设置上反映出改编者各自不同的民族烙印”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预期结果:通过对两部《花木兰》改编影片的详细分析研究,来揭示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倾向以及价值取向。

结果形式:以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完成。

五、进度计划(请依照学校要求的当期论文进度填充)

2019年11月16日—11月30日:联系指导教师查阅资料,拟定选题

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确定选题

2019年1月1日—1月15日: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2019年1月16日:参加开题报告答辩会

2019年1月17日 —2月28日: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大纲

2019年3月1日—3月31日: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

2019年4月1日—4月9日:中期检查,修改初稿,形成二稿

篇8

【关键词】电视节目 节目形态 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1年之前甚至没有节目形态这种说法。收录在《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第1期,张卓的学术论文《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可以算是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开始。该文以我国2001年之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为切人点,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探讨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和文化根基。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未仔细探究节目形态的概念,将节目形态与节目分类混为一谈。

真正可以算作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开端的是朱羽君、殷乐在《现代传播》从2001年第1期到第6期连续发表的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也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朱羽君、殷乐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展望。这一系列论文包括:《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声音的汇聚:电视评论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五》;《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这一系列文章对当时我国国内存在的每一种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算是对电视节目形态最系统的研究。

2001年之后国内学者才正式开始关注电视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也才逐渐展开。不过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节目形态的研究力度远不及其他的研究领域。在CNKI数据库中以“节目形态”为关键字搜索,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19条记录,2005年到2010年之间有43条记录,2011年有7条记录。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见诸有关著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①

这种观点主要出现在节目形态研究的早期,将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混为一谈,如张卓:《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李杰:《台湾综艺节目形态》等。

2、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组合形式

这方面的研究如:程德安在他的论文《媒介知识产权》中认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吴国跃、钱毅君在论文《节目形态与创新》中提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框架形式,或者说就是节目构成要素的组合规律”;杨莉在她的硕士论文《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3、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设计模板

这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不同的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

孙宝国在其论文《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 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陈芳的论文《论近年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特征》,认为“各种综艺元素有机融合、巧妙混搭,其形态和功能日趋多元丰富”。

刘娟的论文《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延续了陈宝国的观点,并认为,“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②。张建敏、邹定宾在《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认为,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样式,它是一个诸多元素的综合体。③

近年来关于节目形态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种或某个特定节目的形态的研究;另一种多是对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

对特定节目的形态研究是近年来节目形态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是以某一个性鲜明的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元素的分析,归纳出这一类节目的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林丽婷、蔡泽标:《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形态分析》;刘琳:《论“真实电视”的节目形态》等等。

关于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多是将“元素”的概念引入其中。通过对元素的重组与创新,创作出更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高红英,李萍,刘伟:《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之思考》;夏琦:《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高晓莉其构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通过各种节目形态来呈现其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国内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也较少。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元素构成问题,在目前电视研究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从节目分类、节目类型、程式模板、元素等多重角度和侧面,众多研究者思考电视及电视节目形态的本质,追究节目形态意义的建立和传达,不同方向和合理性的观点互相争鸣,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和创新实践指出了种种可能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①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南方电视学刊》,2005(4)

②刘娟,《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新闻世界》,2011(8)

③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国电视》,2009(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