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8:07: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多媒体教学反思,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效果 反思 模式
一、问题提出
多媒体作为教学模式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捧”,因为它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不了的效果,又是高新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所以备受青睐。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质量,更体现了一名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驾驭能力,于是很多教学单位将课件制作与使用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这就对多媒体的使用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以致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标志。但一次听课的结果令笔者费解,讲课教师的课件做得惟妙惟肖、讲解得法,但听课结束后自己却发现什么也没记住,听课笔记几乎没有,回忆讲授的内容也几乎记忆空空。这一现象令人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什么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效果却不如人意?尤其是课件做得很好、讲授得法,为什么没有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从2003年开始对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统计,共计对自己所授课的21个班次、6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其中1门课程没有采用板书模式;3门课程开始采用板书、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最后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2门课程先板书模式、后多媒体板书组合模式。教学效果统计见表1。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单一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效果最好、板书模式教学次之、单一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效果最差。评定效果从课堂学生反馈、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考试成绩、教师自我评价、学生测评等项进行统计。
从上表可以得出,单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效果最差,但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建立感性知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工科的课程很多机械、设备图,如果没有多媒体就很难建立感性知识,但其主要缺点是课堂笔记无法记录,造成无法课后复习,且在谈话中知道很多机械结构原理虽然很好但却没能真正理解,因为跟不上进度。但此调查中缺少理科类课程,如工程力学这类逻辑、计算性较强的课程的比较。
笔者从2004年开始参与教学督导工作,共听课212学时,其中164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自己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种模式教学的效果。总结所有听课效果,并用表2进行了统计。多媒体教学确实做到了传统教学方法做不到的事情,尤其对一些需要用图、动画来建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课程,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实现的。但另一方面多媒体绝对不是万能的,甚至还有很多弊端,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单独使用多媒体教学质量会大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最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总的教学效果却优于单一多媒体教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听课和自身教学总结得出,单一使用多媒体虽然有教学效率高、能够清楚地表达各类结构、形体、复杂的大型图片、动画等功能,但却出现教学效果不好的现象,虽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学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疲劳”,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表现懒散,教学效果不能和教师的付出及期望成正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速带来的低效
由于所用课件是事先做好的,授课时无疑大大提高了教学速度,但其最大的弊端也在于此,因为教师不是边写、边画、边讲,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由于多媒体展示缺少铺垫,而且多媒体课件并非完全是动画类为学生建立感性知识的内容,很多是各类结构、原理图、构造、操作过程等的讲授知识,在没有任何铺垫的前提下直接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由于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思维节奏,更无法让学生做好完整的课堂笔记,失去了课后复习的依据,因而无法系统地进行课后复习(因为现在很多教材编写粗糙,教师一般用多本教材组合进行授课,造成虽有教材但却不是教师授课的全部知识,或知识点不一致),虽然很多图片的表达很清楚,确实给学生建立了感性认识,但却无法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记住并掌握,表面上很明了的问题实际上却没有讲授清楚,所以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
2.课件质量不过关
很多课件并不是教师自己做的,是网上下载或者教科书附带的光盘,这些课件难免将一些无关的知识也加入,尤其一些光盘出于数量考虑将很多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全部变成课件内容,而确实需用课件表达的知识点却因为难做而缺少,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而自做的课件由于个人水平不高,难做到尽如人意,缺少动画和难讲解的复杂知识点的制作能力,只好把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定义等变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形式上是多媒体教学,实质就是电子“板书”,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内涵,多媒体的使用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3.图文分离一闪而过
为提高教学效率将所有内容做在课件上,包括图片、文字说明等,由于投影图空间有限,图片内容只好与文字分离,在讲解图片上的原理、结构等内容时,只好不断地进行幻灯片的切换,“一闪而过”的文字和图片内容,造成学生不便做笔记,甚至无法做笔记的现象,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
4.注重课件的形式超过注重课件内容
课件的制作为了求新颖、引人入胜,使可见的内容花哨,充斥着与内容不相干的“闪图”,而知识重点文字相应地变少了,且很多图片内容与背景之间没有反差,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关键的知识点没有入脑入心。
5.环境幽暗降低教学效果
多媒体使用时为了投影的清晰必须保持室内的“幽暗”,而这种幽暗的环境如果持续过长,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欲睡的现象;由于光线不足,使教师无法观察到学生的表情,割断师生间的交互,阻断了教学效果反馈的渠道,减少了师生互动,降低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此外,幽暗的光线使黑板上的板书看不清楚,造成教师即使想用板书弥补课件的不足也不可能,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
6.以读代讲
课件制作不精练,内容繁杂,文字过多,课件成为了“电子板书”,教师照“件”宣科,上课时读的时间远远超过讲解的时间,教师变成课件的“配音员”,失去了讲解疑难的作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缺少了课堂教学重点和疑难部分的讲解,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为学生的自我但“满堂听、满堂看”。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使用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无法做课堂笔记,如果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模式,就可以避免这一弊端的出现,教师将必须讲解的内容和学生必须记录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在教师写的时间内进行记录和思考,避免了“一闪而过”和图文分离的现象,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避免一种模式的教法使学生产生心理、视觉疲劳,变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同时保证了正常的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2.在必须使用的地方使用
教学中不能滥用多媒体,将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精练地准备在一节课中必须通过多媒体展现的部分,如:导课环节、帮助突破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环节、知识拓展环节、无法用语言和板书讲述的地方、大型的原理图以及需用Flash来进行演示的地方,并配合教师板书进行讲解,必须杜绝将公式推导、课程的题目、章节、定义甚至是大段的教科书内容做成所谓的“课件”,没有了教师的讲解,只剩下教师的“配音”。
3.时间上精心设计
多媒体课不是满堂看、满堂听,需要精心设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将那些只有用多媒体才能讲授明白的知识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留出让学生思考与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理念”真正体现出来,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导向作用,而不是一节电视教学。
4.多媒体使用必须针对一定的课程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多媒体教学,如理论推导性强、教师用语言能表述明白的课程就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肯定地说任何课程中都有用多媒体讲解更适合的地方,例如语文教师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先放一段泰山的Flash以及泰山照片,可以让那些没有到过泰山的学生建立对泰山的感性认识,再进行讲解会更加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联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绝对不是说语文课也用多媒体讲授效果更好。所以教学组织管理部门,如教务处、教研室应对课程进行分类,对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规定出可用、部分使用、不适用等,杜绝多媒体使用泛滥成灾。
5.年轻教师慎用多媒体
青年教师,尤其是非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本来就欠缺,更没有对课堂驾驭的能力和掌控课堂的教学经验,如果使用多媒体,就会造成对其过分依赖,而无法加强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应在年轻教师基本功达标后再使用多媒体教学。
6.课件必须自己制作
不仅是他人的课件与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知识点不完全符合,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降低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教师掌握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技能。如果使用别人的课件,不仅使教师没有真正“备课”,产生应付的现象,更没有学会这种教学手段,造成教师基本功的缺陷。
四、结束语
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模式,但必须与教师的作用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好的讲解,严谨而不乏机趣,庄重而不乏诙谐,让人如坐春风,如饮甘露。如果将多媒体作为惟一的手段,就降低了教师的作用,多媒体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可以将教师变为多媒体的“附件”,不可以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青巧,黄春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白凤翔,罗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3]庞丽娜,陈鑫玮.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沈文华.高等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探索与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教学 反思 策略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集声、文、图、形于一身的优势,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枯燥格局,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语文教学领域越发广泛地得到应用。然而,在这股教学变革热流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语文多媒体教学显现出诸多弊端。
一.课件主宰课堂,师生均沦为其附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等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突破重难点,主导教学。但是,多媒体课件往往事先设计好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思考的问题,并很难临时变更。因而,教师为了不超出课件的范围,不再即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调整教学思路,而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生拉硬拽,变身为忙于操纵机器的“程序员”。学生努力看清银幕上的图像、听明音箱里的声音,被减少了独立思维的空间,即使有思维的火花也被忽略,从头至尾被格式化、程序化的课件牵着鼻子走,成为热闹的“看客”。多媒体和课件一跃成为整个课堂的主宰,整个课堂必须一步一步地按照事先设计的流程进行,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跟着多媒体走。其结果是,语文课堂不再是充满激情和灵活多变的双边教学活动,而变成了冷冰冰的、缺乏互动的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如此思想僵化、被固定化、标准化的语文课堂,严重背离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一味扩充容量,课堂信息庞杂难吸收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容量大、速度快、清晰度高的优势,有利于知识的扩展和视野的开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却也相应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图像如浮光掠影般的快速切换,学生应接不暇,没有细看和思考的时间,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吸取知识。从而导致,在容量大的课件面前,学生学习负荷过重,既没有时间去深入挖掘课程重点,也没有精力去理解吸收大量知识,听课的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极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另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的效果,生拉硬扯地搭配大量的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搭配与授课内容毫无关系的动画,而全然不顾所用图片和动画是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课堂上播放的音乐不严格的挑选,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适用于课文的内容。这种拉郎配式的做法直接导致,课堂内容主次不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关注,反而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追求影音,削弱学生的思维拓展
直观性是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征。多媒体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对文学作品所涵括的文字、声音、图像、颜色、情节等的处理,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情境中,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使学生更容易地进入作品。然而,学生在依赖声像资料进入作品的同时,也受到多媒体情境的限制,在无形中被动地接受多媒体所传达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个框框内。要知道,文学语言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和模糊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语文教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仔细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作品的情志,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一览无余的的多媒体画面,不但无法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更使学生失去了“披文入情”的再创造机会。过分追求影音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会逐渐禁锢学生的思想,会使语文教学丧失其充满灵动的人文魅力。
四.忽视语言的灵动,丧失语文学科特色
多媒体可以展现清晰、丰富、美观的画面,教师只要把课堂所涉及的知识都制作在课件中,就能够轻松地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语文教学变得极为简便,教师往往只需考虑如何用口头语言将这些画面或文字连接起来,因此,许多教师忽视了教学语言。然而,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语文教学的这一特质,要求语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和体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唤起学生的热情,诱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之美,从中汲取有益的人文财富。多媒体教学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就达不到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和人文熏陶的目的,沦为传递知识的工具,丧失了语文学科的情感特色。
多媒体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但它的形象、高效、交互等优势也是不可否定的。怎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优化其效果呢?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功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46-02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暴露出诸多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3、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4、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尽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的局面,一些评优课更是如此,把是否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条评分标准。而有的教师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并且带了本校好几个信技教师做帮手,这样兴师动众,化简为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2、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3、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而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一直以来,教师是课件的制作者和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就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为基础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启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先进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将教学内容立体并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地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优势。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投影仪、语音等设备,以动态的模式进行教学。动态教学模式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学生,而且要进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0%是通过视觉得到的,仅有l0%是通过听觉得到的。
在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以视觉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从记忆的持久性来看,人们能够记住自己说过信息的70%,看到的信息能够记住30%,而听到的信息仅能够记住20%。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而且教学效果差。动态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广泛地进行师生互动,进而促进学生对课堂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表达力强,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等优点。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如何合理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仍然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而多媒体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应当引起教学工作者的警觉和重视。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问题1、课堂教学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现象1:照本宣科,授课过程演变成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阅读和解说过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转为以课件为主导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授课灵活性差,学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解说中,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另外,有些教师一旦脱离多媒体课件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教学。在这种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能力很难提高,尤其是对于剐刚进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
现象2:一概而论,所有课程都进行多媒体教学,无视课程内容是否适合一律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问题2、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
现象3:单调乏味,将传统教学中板书以及教案中的内容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课件代替板书。这相当于用投影仪、幕布来替代黑板、粉笔,设备更新了但教学方法仍然一成不变。延续了以文字总结、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能得以体现。这种课件表现形式单一,但内容较多,学生容易疲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象4:喧宾夺主,课件中设置过多的动画、图片、色彩和声音效果,分散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注意力。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描述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图片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问题3、多媒体教学中节奏快、互动少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授课中节省出较多的板书时间,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那么难免会出现教学节奏变快、教学内容增加的现象。从而,学生缺少思考的过程,被动学习,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差。同时,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应的减少,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在高校中更好的展开多媒体教学,我们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了教学中几点想法,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讨。
1结合传统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多媒体教学的实行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具来主导教学,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参与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然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多媒体教学中,更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首先,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如计算机、各类多媒体软件等,这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备课工作量极大的增加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多媒体教具的特点,选择教具、研究教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制作多媒体软件等。第三,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课堂引导力、较高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思维灵活,这就要求教师更好的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科学的结合,取长补短,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到提高。
2针对课程特点,设计教学结构,相辅相成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过程具有了多样性。不同的课程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中,理论证明及计算求解占有很多的内容。仅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过程,容易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并且印象不深。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教学效果相对更好。而数学类课程中的一些抽象的图形,如双曲抛物面,通过传统的教学往往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动态的三维图像来加以展示,化难为易。
生物、生理和医学类课程中,大量的生物图片、生理病理现象需要在课堂上展示。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往往携带不便,容易损坏,静态图形不能体现动态的生理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生物图片和生理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操作简便,可重复多次演示,清楚明了。
计算机类课程中,需要将基本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教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程序的编辑,软件的使用,并指导学生动手练习。
总之,不同的课程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科学的设计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最优化教学效果。
3注重群体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灵活互动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将教学内容立体并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地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优势。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投影仪、语音等设备,以动态的模式进行教学。动态教学模式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学生,而且要进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0%是通过视觉得到的,仅有l0%是通过听觉得到的。
在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以视觉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从记忆的持久性来看,人们能够记住自己说过信息的70%,看到的信息能够记住30%,而听到的信息仅能够记住20%。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而且教学效果差。动态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广泛地进行师生互动,进而促进学生对课堂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表达力强,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等优点。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如何合理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仍然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而多媒体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应当引起教学工作者的警觉和重视。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问题1、课堂教学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现象1:照本宣科,授课过程演变成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阅读和解说过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转为以课件为主导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授课灵活性差,学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解说中,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另外,有些教师一旦脱离多媒体课件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教学。在这种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能力很难提高,尤其是对于剐刚进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
现象2:一概而论,所有课程都进行多媒体教学,无视课程内容是否适合一律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问题2、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
现象3:单调乏味,将传统教学中板书以及教案中的内容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课件代替板书。这相当于用投影仪、幕布来替代黑板、粉笔,设备更新了但教学方法仍然一成不变。延续了以文字总结、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能得以体现。这种课件表现形式单一,但内容较多,学生容易疲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象4:喧宾夺主,课件中设置过多的动画、图片、色彩和声音效果,分散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注意力。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描述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图片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问题3、多媒体教学中节奏快、互动少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授课中节省出较多的板书时间,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那么难免会出现教学节奏变快、教学内容增加的现象。从而,学生缺少思考的过程,被动学习,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差。同时,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应的减少,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在高校中更好的展开多媒体教学,我们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了教学中几点想法,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讨。
1结合传统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多媒体教学的实行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具来主导教学,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参与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然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多媒体教学中,更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首先,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如计算机、各类多媒体软件等,这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备课工作量极大的增加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多媒体教具的特点,选择教具、研究教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制作多媒体软件等。第三,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课堂引导力、较高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思维灵活,这就要求教师更好的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科学的结合,取长补短,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到提高。
2针对课程特点,设计教学结构,相辅相成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过程具有了多样性。不同的课程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中,理论证明及计算求解占有很多的内容。仅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过程,容易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并且印象不深。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教学效果相对更好。而数学类课程中的一些抽象的图形,如双曲抛物面,通过传统的教学往往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动态的三维图像来加以展示,化难为易。
生物、生理和医学类课程中,大量的生物图片、生理病理现象需要在课堂上展示。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往往携带不便,容易损坏,静态图形不能体现动态的生理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生物图片和生理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操作简便,可重复多次演示,清楚明了。
计算机类课程中,需要将基本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教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程序的编辑,软件的使用,并指导学生动手练习。
总之,不同的课程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科学的设计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最优化教学效果。
3注重群体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灵活互动
关键词:新课标;多媒体教学;建议
多年前,第一次见老师用多媒体上课,简直被这神奇的功能深深地震撼着,长时不忘。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方式为一体显示教学信息,充分调动起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无数事实说明,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城乡学校都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广大师生都已喜欢上这一教学技术。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使用下载课件,生搬硬套;自制课件,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见人家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效果好。自己也来了热情,盲目使用他^课件,在网络中下载课件,也不考虑学校学生实际,搬来便用。结果效果可想而知了。而自制得课件质量不高,有些课件机械、呆板、无法体现教学生动性;二是形式单一,要么动画设置频繁,要么板面条理混乱,效果自然差了。
须知课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制作―个课件,首先要搜集大量的原始资料,然后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剪辑、合成,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不是随意就能掌握的。如果课件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就将它应用于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会弄巧成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由“满堂灌”到“满堂电”的新填鸭式教学
很多教师上课从到尾都离不开课件,从授课的题目到结尾作业布置,显示一览无余,―会儿图片欣赏。―会儿听诵读赏音乐,整个课堂都被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教师用课件牵着学生的思路走,教师成了实现了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思路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师为了操作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中间。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同时过分注重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这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新填鸭式教学。
3.告别粉笔灰,全课无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一直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可是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部分老师的板书意识却越来越淡薄,认为板书可有可无。于是干脆一字不写。
建议: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仍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完全取代老师的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1.教师最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花费精力少的、容量比较小的、内容简单的符合学生兴趣的课件
最好是多准备一些素材片。这样在应用时不但能够灵活自如,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且也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传统语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2.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内容来安排。如: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诵读训练,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诵读,思索和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的训练。最好是教师的朗读,不仅方便、经济,而且师生之间关系更亲密。由于教师直接作用于学生,从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培养朗读能力来说,往往比播放录音效果更好。学生自主诵读文章时,最好不要显示图片和播放音乐,学生自己沉浸在思考和想象情景里,积极调动思维。
3.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之间的关系
王松泉先生说过: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人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课堂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这一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板书设计的作用和价值。独具匠心的板书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形成知识体系。精美的板书体现的是语文教师扎实的教学底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有的教师简笔画画得好,那你的板书可以多结合一些图画;有的教师那板书的字可以成为学生的“字帖”,致使不少学生模仿老师的字体。在学生眼里,板书折射的是教师的风格,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一堂课的板书,应是对该堂课讲述内容的浓缩,内容应完整系统,它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而多媒体是按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在屏幕上,不可能像板书那么长久。
一﹑过多依赖多媒体,用大屏幕替代黑板,教学中缺少应有的板书。
每堂课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展示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大容量,高效率。但是教师过多的依赖了多媒体,而忽视了板书的作用。其实板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是大屏幕无法替代的。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会”;二是影响到学生的“会学”;三是影响到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精准适当的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因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多媒体,大屏幕上的内容花里胡哨,一闪而过,学生有些摸不着头脑,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二﹑过多依赖多媒体,用鼠标替代粉笔,电脑替代师脑。
教师在课堂上依赖多媒体,通过点鼠标完成了各个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没有用粉笔板书,完全丢弃了粉笔。教师低着头不停的点着鼠标,缺少和学生神的交流。同时大屏幕上的内容一闪而过,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根本来不及看或是看不清。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新颖,课堂生动,而传统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多媒体进入课堂后,以其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能动性强等众多优势打破了较为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但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有人觉得有了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多媒体课成了“单”媒体课,大搞而特搞多媒体课件华丽的外衣,给学生一种“看电影”的感觉。教学成为从过去人的满堂灌走进多媒体机的满堂灌。
三﹑过多依赖多媒体,用视频替代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展示的不全面。
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分析不全面,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将多媒体教学的整体价值开发出来,片面地依赖多媒体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呈现,其本质是用多媒体替代黑板和教材,这无法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整体价值,站在发展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必须得到应有的改进。
2.多媒体教学的灵活度不高。
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去强化教学的质量,但是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并未客观地分析哪些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加便利和实用。这种运用现状下,不仅仅不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兴趣。
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际教学不符。
多媒体课件是保障数学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但是现阶段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音频、视频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且其中蕴含的内容较多,无法确保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全面地消化掉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造成些许的影响。
4.教师的定位不清晰。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扮演的则是一个设计者、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教师无法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实施必须在教师的操控下方能进行。这些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非常不利。
二、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策略
1.科学的加以利用,全面开发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在“形式主义”长期出现的教学现状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改进,通过合理的开发及使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做的是抓住教学工作的主线,有计划性地进行多媒体的运用,以便于全面地开发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区分是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学会区分,并自发地进行观察和探讨,可要求学生进行三角形的绘制,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强化学生的认知及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地加深训练的难度,针对训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疑惑进行引导。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图片进行引导和分析,从形式和内涵上充分的展示出多媒体的优势作用。
2.融入创新意识,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有序开展
创新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改进。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中,可以通过有技巧的提问或者故事进行知识点的引入,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在学生充满好奇心的前提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提升。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部分较为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以小学数学中“三角形的高”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通过个人的理解将三角形的高描述出来,并正确地将其绘制出来。在这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大胆的进行描述和尝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法来强化学生对于三角形的认知。通过积木的搭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受力原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环境下,可以全面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与实际相结,落实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