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8篇

时间:2022-08-05 04:38: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

篇1

设计任务: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设计

二、设计要求:

1.水位控制:高水位 25S 中水位进水 15S 低水位进水 10S2.程序选择:全程序 简易程序(1)全程序过程:(循环3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2)简易程序:(循环2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三、设计期限

目录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研究意义…………………………………………………………………4

二.PLC机型……………………………………………………………………………………………..4

三.程序设计要求…………………………………………………………………………………………..5

四. 设计流程图 ……………………………………………………………………………………………6

五. 课程设计小结…………………………………………………………………………………………..18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研究意义

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编程语言容易掌握,是电控人员熟悉的梯形语言,使用术语依然是"继电器"一类术语,大部分与继电器触头的连接相对应,使电控人员一目了然.PLC控制使用简单,他的I/O已经做好,输入输出信号可直接连接,非常方便,而输出口具有一定驱动能力,其输出触头容易达220V.2A.PLC是专门应用手工业现场自动控制装置,再系统软硬件上采用抗干扰措施.当工作程序需要改变时,只需改变PLC的内部,惊醒重新编程而无需对外围进行重新改动.从这些方面突出了使用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优越性.

二.PLC机型

日本三凌公司的F系列PLC

三.程序设计要求1.水位控制:高水位 25S 中水位进水 15S 低水位进水 10S2.程序选择:全程序 简易程序(1)全程序过程:(循环3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2)简易程序:(循环2次)进水-洗涤(正转3S,反转2S,停1S,200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注意:要求画出控制流程图四.I/O分配图 启动 X0 Y0 进水 水位(高)X1 Y1 排水 水位(中)X2 Y2 电机正转 水位(低)X3 Y3 电机反转 全程序 X4 Y4 脱水 简易程序 X5 COM COM 五.软硬件系统设计 1.硬件组织 2.元件组成 (1)梯形图及其分析 (2)状态转移图及其分析 (3)指令表

设计要求: 输入点: 输出点:启动 10001 启动洗衣机 00001停止 10002 进水阀 00002高水位 10003 正转 00003中水位 10004 反转 00004 低水位 10005 排水 00005排空检测 10006 脱水 00006高水位检测 10007 报警 00007中水位检测 10008低水位检测 10009手动排水 10010 手动脱水 10011

全自动洗衣机的I/O分配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设计流程图:

全自动洗衣机的梯形图:(由于版面限制,我只能把这个梯形图分解成几块,标志图X)

图(1)

图(2)

bsp; 图(3)

图(4)

图(5)

图(6)

我这是使用步进梯形指令(STL)编程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

I0.2 高水位I0.3 中水位I0.4 低水位I0.5 排空检测I0.6 高水位检测I0.7 中水位检测I1.0 低水位检测I1.1 手动排水I1.2 手动脱水Q0.0 启动指令Q0.1 进水阀控制Q0.2 正转及脱水Q0.3 反转Q0.4 排水Q0.5 报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M0.3NETWORK 3LD I0.2AN I0.6LD I0.3AN I0.7OLDLD I0.4AN I1.0OLDA M0.3= Q0.1NETWORK 4LD Q0.1EDTON T37, +20NETWORK 5LD T37O M0.2AN C1A M0.1= M0.2NETWORK 6 //正转及脱水控制//正转及脱水控制LD M0.2AN T38AN Q0.3A M0.1LD I0.5AN T40AN Q0.3A M0.1OLDLD I1.2AN M0.1OLD= Q0.2NETWORK 7LD M0.2AN T39TON T38, +300NETWORK 8 //反转控制//反转控制LD T38AN T39AN I0.5A M0.1= Q0.3NETWORK 9LD Q0.3TON T39, +300NETWORK 10LD T39EDLD T40EDCTU C1, +5NETWORK 11 //出水阀控制//出水阀控制LD C1LD I1.1AN M0.1OLD= Q0.4NETWORK 12 //脱水计时//脱水计时LD I0.5TON T40, +300NETWORK 13 //洗涤和漂洗计数//洗涤和漂洗计数LD M0.2EDLDN M0.1CTU C2, +3NETWORK 14 //报警输出//报警输出LD M0.1TOF T30, +30NETWORK 15LDN M0.1A T30= Q0.5

六: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PLC已经成为当今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PLC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PLC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 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篇2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目前,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迫切要求我们对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改革。

一段时期以来,教学改革仿佛变成了关于媒体、工具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的改革。从简单的教学用具,到音像材料,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传播通道的改进,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不能代表整个教学改革的全部内容,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明。所以如何设计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是我们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二、改革思路与方案

(一)消除学生对C语言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做好入门阶段的工作,向学生讲授C语言的发展历史、当前的状况,通过举例说明学生们所熟知的某些软件或作品其内在的创作工具是C语言或C语言也可以同样地制作完成,最好能够编写一个小型实用程序,以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缩短学生所熟知的软件工具与课堂知识间的距离。

(二)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教科书一般内容较多,教师应精选课程内容,确定讲授重点。精选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C语言基本语法、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调试方法。语法是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C语言的语法包括数据、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数组、函数及其调用、变量的作用域、指针、文件等。在介绍这些语法时应该重点讲清楚那些对后续章节影响较大、且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频繁使用的语法,而不可过多地拘泥于讲解一些琐碎却并无多大用处的语法。C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C语言基本语法的学习必须通过必要的程序设计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同样,也只有掌握C的基础知识才能设计出好的程序。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实践中,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不断地研究和改革,探索与尝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式教学,还有边学边用式教学等等。

在课程的宏观教学上通过逐步拓展的实训项目和设计,将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小结性的贯穿与能力提高。将知识点都溶化到一个个实训项目的程序编写中。在课程初期,主要是进行单项的编程练习,重在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数据类型与程序结构等。在进入数组、函数、结构、指针和文件内容教学时,开始实训项目的编程实践,逐步组建如“学生管理系统”这样的综合性程序系统,并且不断添加功能模块,不断优化设计,使整个系统按照内在关联逐步拓展而成。这样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给项目拓展教学法以实际落脚点,符合认知与学习规律。

在课堂的微观教学上采用实例递进驱动教学法,改变满堂灌的做法,将学生的眼手脑全部调动起来。精心设计实例,给学生一个比较实际的切入点,通过老师的演示使学生感觉能够入手,然后再通过将此实例不断修改、扩充,引导学生参与到程序的编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学生所作的程序,让学生来评判优劣,吸收优点,修改错误,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这样通过一个程序实例的层层推进,引入课程内容,使得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有基础,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课程设计环节的把握

C语言由于它的实践性很强,要真正掌握它,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想使课程设计收到实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准备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多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实用的趣味性强的题目,包括一些简单的游戏。另外,不同的学生根据掌握程序不同,或者根据不同的课时数,活动形式也应区别开来。对成绩好的,课时多的,只给出题目,指导他们去找资料,分组讨论,引导他们的思考方向,由他们自己独立编码调试。而对成绩中等的这部分同学,应给出思路,帮助他们进行整体设计,指导他们编码调试。这样一来,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动了起来,都能认真调试程序,他们自己在课程设计总结中都感到很有收获。

三、改革实践的效果

(一)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样使学有潜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得到应有的发挥。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可得到教师有效的指导,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一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转换,他们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形式。教师传授更多的是如何获取学习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加强了学生协作性的培养

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上机练习时或课程设计中,围绕一个主题和问题,大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思维,发表见解,经集体讨论和交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使参加讨论的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获得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团队精神、集体观念的培育,使学习者为某—相同目标而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语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为计算机语言教育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郭慧玲、胡海芝.《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5):201-202.

[3]屈晓.浅谈C语言教学的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6):147-148.

作者简介: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实效性差的问题,提出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和一种渐进式工程能力培养的训练模式,以C语言编程能力训练和数据库工程能力培养为例,从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上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案例驱动编程能力的训练和“初步体验、独立项目实践、从业实践与实训”的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达到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自主学习;工程能力培养;渐进式;案例教学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工程素质一直存在问题。现行工程教育模式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工程实践、重过程形式、轻能力培养、评价考核机制不科学等问题。普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和自学能力弱等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工程应用能力是该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计算机类课程群,以增强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宗旨,以4门课为基础提出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和渐进式工程能力培养训练模式,就整个教与学的管理过程及评价机制开展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1 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力图实现本科教学模式的3个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转变,这3个转变归结起来就是以能力提升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探索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目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重教轻学和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往往是以语法知识为主线,考试内容偏重语言而不是编程,而编程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加强实践达到。

1.1 强化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程教学都是采用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课后做作业,然后进行几次课内实验的模式。对于这种学习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必须进行大量的编程练习。针对传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彻底改变原来以理论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转变为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将目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的64总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20学时)改为96学时(周学时为6学时,课内实验4学时,课外实验2学时);全部采用实验课授课模式,将教学地点从教室移至实验室,不再进行理论授课,而是由学生自学理论知识,然后上机编程,通过这种形式迫使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每次上实验课前或在课余时间都要自学实验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在课内实验中,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指导书验证案例,对案例进行改写,进而模仿案例完成实验要求的内容。对于程序中出现的语法等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自行查书或资料解决。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每名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班可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课内外可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一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并开拓思路,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遇到疑难问题时再由教师答疑。

实验平台可采用任一C语言的开发工具,鼓励学生采用在线判题系统(Online Judge,简称OJ),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学生可利用OJ系统在课内外随时学习。教师也可通过分析学生提交的程序实现代码,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间形成互相竞争的机制和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课程还提供网络和视频教学平台,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学和进行大量的上机训练,逐步熟悉并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具备基本的C语言编程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程序设计的兴趣和学习专业的兴趣。

1.2 以案例驱动教学,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充当主角,大多数教师都会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却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收效甚微,而在实验课上面对编程题又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更多地承担引导角色,改变教学模式,令学生变为主角,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程教学完全是以学生上机实验自主学习为主,但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拟作2~3次课的讲授,一是为整个课程作入门铺垫,主要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课程概论、课程主要知识点、程序设计思想以及程序的基本结构,使学生了解课程的要求以及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了解C语言程序课程概况;二是讲解如何上机调试程序,让学生掌握判断和定位错误,学会分析、解决错误和测试程序的方法;三是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并进行总结归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在实验课开始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给予提示或帮助学生答疑,在每次实验课程结束后略加小结,然后布置下一次的实验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案例和实验课程组织方案,给出能利于并引导学生自学的实验指导书。

实验内容的组织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编程案例为驱动,侧重以编程引导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实验指导书主要包括实验目标、知识点预习要求、实验内容等方面,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案例程序的详细内容和步骤、要求进行改写的程序以及要求仿写和完成的实验程序。此外,教师还可以另设计一些提高性的内容以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

2 渐进式的工程化实践教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与各专业应用结合比较紧密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我们主要以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根据“初步体验、独立项目实践、从业实践与实训”3个层次实行渐进式实践教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验环节的设计到课堂教学案例和实验教学的开展,都围绕工程素养的培养进行遴选。

2.1 采用工程案例驱动的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讲授方面,我们以工程案例驱动模式进行教学,以网上书店的开发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将数据库基本原理和设计技术融于案例教学过程。同时,根据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传媒行业特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加与新媒体应用相关的多媒体数据库等新技术内容,加强数据库工程应用设计及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各章的教学中,我们用案例进行分析,逐层引导,全过程地阐述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中的各类概念和技术问题。

2.2 实行渐进式的工程化实践教学过程

1)初步工程训练体验。

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有相应的课内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实践,主要包括特定DBMS的使用、SQL语言的编程练习以及数据库的连接技术;另一部分是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采用工程化的基本思想,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现一个初步的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初步工程训练体验阶段,教师提出工程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系统界面设计、基本的数据操作和查询统计功能设计、性能指标设计等基本要求。学生可自由组成小组,根据教师要求自主选题并自主选择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环境,在完成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己的工程项目设计实现一些特色功能模块,然后完成项目设计的总结报告。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项目验收,要求每个小组制作PPT进行项目工作汇报并演示所设计的作品,由学生推选出的若干学生评委负责项目评分。工程项目设计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主要评分依据。

2)独立工程训练实践。

独立工程训练实践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完成。该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开发实践,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程设计阶段要求学生自学数据库开发工具和环境,强调独立设计,强化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除了提出项目设计的基本能力训练要求和设计作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外,还给出一系列参考选题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主选题,但需征得教师同意,以保证选题的质量。为避免抄袭等行为的发生,每个学生的题目和内容必须不同。同时,课程设计阶段会要求学生采用与上一次设计不同的工作模式(C/S或B/S),采用工程化的手段和方法完成基本的设计实现工作。

课程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评委(7人)对学生作品和设计方案进行检查,最后通过汇报答辩的形式评定作品设计成绩。作品设计和汇报答辩成绩由学生评委给定,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负责答疑,在答辩过程中负责点评,但教师有权对成绩进行微调。另外,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要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教师对课程设计报告批注评语并给出成绩,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由作品设计成绩和设计报告成绩组成。

经若干次实践证明,上述实践教学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同时又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并取长补短,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提高了撰写规范的项目设计方案的能力和设计总结报告的水平。

3)从业工程训练实践。

从业工程训练实践主要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以行业一线的真实工程项目为背景,参与并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设计实现工作(或作为其毕业设计),培养数据库工程应用实践开发和运用数据库技术从事服务外包等实际应用开发能力。

第3阶段主要是结合实际数据库工程项目,尤其是与传媒应用密切相关的数据库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工作,如电视节目查询点播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影视资料编目系统等。这一阶段的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在离校前具备应对复杂工程实践的基本能力。通过3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初步具备到一线从事数据库工程及服务外包等项目开发的基本能力。

3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多数课程的考试都采用期末笔试形式,课程考试无法真正做到考核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为此改革评价方式宜与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

篇4

关键词:自动控制,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实践教学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般规律,为进行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综合运用,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使用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自动化专业的很多后续课程,如:“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控制系统仿真”等,在较多地方都用到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因此,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分析方法多、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觉内容抽象、难于理解,进而不能很好地掌握。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重组教学内容

一是统观全局,分清层次,有详有略,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如: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经典控制,即重点在线性系统理论的学习,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大多系统是非线性的,因此,有关非线性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技术已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系统分析工具的介绍,如Matlab相关软件内容的学习;另外,根轨迹校正、等M圆、等N圆设计等内容在当前的工程设计中已很少使用,可只作简要介绍。

二是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按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该课程虽然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但教学内容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分析认为,在纵向上,应沿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条线,逐步深入地安排教学内容;在横向上,应始终以“稳、快、准”的基本要求为核心,加强有关内容的相互渗透。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各种教学因素的排列和组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处于和谐、高效的最佳状态。。

一是精心设计引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引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问题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如: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在引言中,先演示实验现象,其后围绕实验现象讲解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是妥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长此下去就会因疑问越来越多,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一定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妥善处理重、难点,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对于抽象知识的重、难点应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对于非线性中的死区现象,以齿轮传动为例,通过演示其传动中的死区产生过程,使抽象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应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回忆旧知开始,再逐渐引入新知,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相关知识点,建立起整体性、连贯的概念。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点,应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内涵相近或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多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合理设计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专心听课,方便学生记笔记并做好课后复习。每堂课的板书都应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实用性,要尽可能运用最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复杂问题条理化,要使学生仅通过板书,就能领略到全课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但为了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整体性和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板书仍是不可替代的。

四是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课后小结是一节课重点和难点的概括,此环节完成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这一步只由教师来做,不利于学生的提高,为此,可采用教师提示、学生归纳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归纳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可促使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完整性的理解和认识,并可有效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也是加强教、学和谐性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五是用规范、幽默的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规范是技巧的前提。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应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有一定的幽默性。应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缓解学习中的压力。

3加强实践教学,巩固理论教学效果

一是大力加强实验课教学。该课程理论性很强,实验课是其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实验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实验中蕴含着诸多实际因素,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是增设课程设计环节。教学中发现,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常对课程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概念,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实际问题时,常感觉无从下手。为此,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如:给出一个随动系统及其要求的性能指标,由学生进行系统建模和系统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给定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效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对“自动控制原理”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思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2 高国焱, 余文. 自动控制原理.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 现代控制理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篇5

课程设计总结(一):

为期10天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两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

这10天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一齐完成了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程设计相关文档)、小组讨论分工、完成系统开发的各个文档、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小组汇报PPt、个人日记,个人小结的任务。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我们便对这次任务进行了规划和分工。在以后的几天中,我们组的成员一齐努力,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网站的开发设计,并最后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及个人总结。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课程设计总结和制作PPt,并上台汇报。应对这样的任务,我开始真的很担心,不是害怕要写那么多资料,而是怕站在讲台上,应对那么多的人,我怕讲不出话来。有过两次上台经验的潘同学就耐心的给我传授一下他的心得。而且这是我们必经的过程,以后走入社会肯定会有很多场合需要我们在公共场合讲话,此刻如果不去讲的话,那以后我们怎样办呢?还是硬着头皮上吧,没有别的选取了。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感动,经历了一齐奋斗的酸甜苦辣。也一齐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课程设计中文档的撰写我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就是网站的设计我真的很担心,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的就不是很多,而且对于软件我就更抓狂了。这时候小组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了群众的效用。

在这个过程,我受到了好多帮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杯热热的咖啡,让人有无比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其实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的最大的感受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人格的磨练和交际的潜力。

和大家想的一样我们也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在产生小矛盾的时候,我们没有逃避。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它,这是我们就应去思考的问题。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学到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和别人沟通,理解别人所做的事,别人也会宽容的对待我们,从而我们就在无形之中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潜力。这个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群体之中的。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不可能长久的生活下去的。[由整理]

课程设计这样群众的任务光靠团队里的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好的,合作的原则就是要利益均沾,职责公担。如果让任务交给一个人,那样既增加了他的压力,也增大了完成任务的风险,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所以在群众工作中,团结是必备因素,要团结就是要让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真诚,自然,微笑;说礼貌用语;不斤斤计较;多讨论,少争论,会谅解对方;对他人主动打招呼;会征求同学的意见,会关心同学,会主动认错,找出共同点;会理解帮忙,信守诺言,尊重别人,持续自己的特色。

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我们一齐奋斗的精神和这份宝贵的经历将会成为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程设计总结(二):

1、透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透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取。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状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能够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资料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能够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透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十分大的。

4、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必须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思考是很需要的,否则只是一纸空话。

5、在画好原理图后的做pcb版时,由于项目组成员对单面板的不熟悉,导致布线后元件出此刻另一边,增加了布线难度,也产生很多不曾注意的问题,今后要牢记这个教训,使以后布线更加顺利。

6、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情绪,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透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能够,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齐的工作能够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忙,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那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能够为社会作出我们就应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好处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能够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务必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明白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务必让每个人都明白,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十分宝贵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十分完美的回忆!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潜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最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忙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7、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非浅,今后的制作就应更简单,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8、在此,感谢于老师的细心指导,也同样谢谢其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忙!

课程设计总结(三):

透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最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透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必须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透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潜力,在各种其它潜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应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忙。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搞笑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能够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应对需要应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仅能够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潜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齐体会喜悦的情绪。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课程设计总结(四):

对于此次课程设计,我早在寒假就借了linux相关书籍参看,但上面讲的主要是有关linux操作方面的资料,编程方面讲得很少,而且在假期中也并不明白课设的题目是什么,因此此次课设基本上都是在开学后的这两周内完成的。

以前做过的软件方面的课设如c语言课设、数据结构课设都是在假期完成的,由于自己是一个十分追求完美的人,因此几乎每次都花了将近大半个假期的时间来做,如c语言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分数当然也较高,有90来分。对于课程设计,我历来都是相当认真的,此次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linux以前没怎样接触过,学校也没怎样系统地讲过,在刚接到题目时除了明白如何用gcc编译等等,几乎能够算作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要从对linux一无所知的状态到独立出色地完成课设,不下点苦功夫是不成的。那两周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离开电脑过,有时时间晚了食堂关门饭都没得吃了。最后,在这样近乎玩命地学习工作下,身体撑不住了,在第二周周三晚上我发烧了。但是眼看就要到检查的日期了,而我的课设也就快完工了。我不想因为看病而耽误下去弄得前功尽弃,因此只买了点药,继续在电脑前拼命

……最后,总算赶在周五检查前做出了较满意的作品。

在周五检查那天,老师看了我第4题后,又抽查了一下我的第3题,其实也只是要我把第3题运行一下而已罢了。若放在平时,这绝对是小菜一碟,但当时正在发烧,加上一点紧张,居然把模块加载命令insmodfdev.o错打成insmodfdev.c了,由于这个低级失误造成心中慌乱,于是后面的一条生成设备文件命令mknod干脆就照着参考资料打上去了。于是老师认为我不熟,在那题上打了个半钩。当时心里确实感到十分地遗憾和沮丧,心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若把握不好,也同样尽毁十年功啊!

但最后,我最后明白,分数但是是个数字,知识才是自己的。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多年后我可能已经忘记这次课设最后打了多少分,但这些学到的东西却能够使我受益终生。除了知识技术上的东西,我更锻炼了自己的快速学习潜力;我学会了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图书馆、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尝到了在周围很多同学拷来拷去时孤军奋战的痛苦;我体会了夜以继日完成一个项目时中途过程的艰辛及最终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我更加深了人生的信心,以后应对任何一个困难的项目,我想我都不会惧怕,并最终能够成功地将其完成。

感谢老师,感谢此次课程设计。虽然在其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毫不后悔,因为我满载而归。

课程设计总结(五):

整个设计透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忙。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必须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务必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教材管理系统,其程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潜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能够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很熟悉。因此能够说系统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用心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忙,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十分感谢老师的教导。透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好处,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透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忙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我认为这个收获就应说是相当大的。一开始我们从参考书上找来了课题,但是毕竟是参考书,做到之后发现很多程序都是不完整的,这让我们伤透了脑筋。看着别的小组都弄得有模有样了,但是我们连一个课题都还没有定好。好不容易又找到了课题,但是结果还是很不尽人意。程序接线什么的都弄好了,调试也没有问题,但是就是无法到达预期想要的结果。参考书毕竟只是一个参考,设计这种东西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动脑筋然后我们大家一齐齐心协力,从平时做的实验老师上课的举例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辅导和其他同学的帮忙下最后完成了。就应说这是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动脑完成的,虽然资料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能够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

所以我认为这次的课程设计好处很深,和其他4位同学的共同学习配合努力的过程也很愉快,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耐心辅导。

课程设计总结(六):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能够选取老师的题目也能够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趣味性强,同时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透过查找超多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潜力,在各种其它潜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应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仅是因为老师说avr此刻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透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语言编程潜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潜力的提高。完全能够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能够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忙。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搞笑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能够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应对需要应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以前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下,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用心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乐!tous,happinessequalssuccess!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潜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对本学期实验的评价

趣味性强,不仅仅锻炼潜力,而且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互动学习,将知识融会贯通。老师提出的革新十分的好,认为本学期的实验模式十分实用。但是提议能够申请将课程浓缩,在必须时间内只做这个,只有高度的集中才能作出好的东西。时间的紧缺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期望老师能够为我们明白一下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能够让每个人都有动手焊接以及参与其他的各个流程,有专门的明白就更好了。

电压电流测量的遗憾

如果能够制作出多量程的电压电流测量并且使用更高精度的装置就更好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能够到达这个程度,相信也已经能够相当骄傲了!再接再厉!fight!!!

项目成员贡献排序

尹聪软件设计,硬件分析与调试,ppt报告资料设计,论文负责

神祥娜网页设计,ppt报告效果处理,论文负责

危清玉硬件焊接,论文负责

团队管理的体会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以前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课程设计总结(七):

这次是第一次工程制图的课程设计。我没有什么经验,拿到课程设计任务书,我大致浏览了一下:1、课程设计的资料和要求;2、课程设计图纸资料及张数;3、实验资料及要求;4、课程设计进程安排。以及三张需要画的图:二层结构平面图,基础祥图,基础平面图。

首先要掌握结构工程图的制图规范,具体的规范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已经强调过了,所以不必在学习。其次,解决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技术难题。还有其他东西在具体的绘图过程中逐步改善。

我第一张画的是二层平面图,透过读图了解了画法的特点及要求:比例(1:100),定位轴线(横轴线为1~7,纵轴线为A~e),图线(被剖切到的墙柱轮廓线用粗实线,没有剖切的用中实线,其他用细实线),投影要求,尺寸及其他标注(根据具体的图例自行调整)。之后,按照规范的绘图步骤进行绘图:1、画基准线。即按尺寸画出房屋的横向和纵向定位轴线;2、画主要墙体和柱子的轮廓线及次要结构的轮廓线;3、按规定画窗图例及细部构造并注写尺寸和文字说明等。在绘制第一张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图上有几个地方的尺寸表示不清楚,给绘图带了困难,透过与老师的讨论最终解决了,还有是画图的铅笔有粗细,造成了图线出现了粗细不等,还有夏天容易出汗,一不留意容易弄脏图纸。好在这些问题最后都一一解决了。

之后一天是老师检查进度和讲评,透过检查进度,老师了解到大家普遍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一一解决了。使我们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更好的完成课程设计。我也总结了第一张图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继续下一阶段的绘图。

第二张是基础平面图,与平面图有必须的区别。图示的方法不同,基础平面图是在土方开挖、基础做好、未回填土前假想用一个水平面沿地面将房屋切开,向下投影所得的全部面视图。画法特点及要求在平面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梁、柱的代号表示,才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剖切符号,规定为:1、外部按顺时针方向从左下角开始编号,2、内部横向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编号,3、内部纵切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图示资料。我再按照绘图步骤一一完成了绘图。有了第一张的经验,这张顺利了好多了。

第三张是基础祥图。基础详图是基础平面图的配合图,透过配合来表达完整的基础状况。画法特点及要求:图线,比例(1:20),定位轴线,基础祥图定位轴线与基础平面图一致,图例(剖切的断面需要绘制材料图例),尺寸标注。第三张图的绘图量比效小,因此比较简单的就完成了。这张图要求附带一张基础与基础梁的表,节省了画图的工作量。

完成了三张图之后,要完成课程任务书,按照绘图的步骤及遇到的问题一一填好。最后是完成课程设计小结,本次设计的小结就是把绘图过程中的问题、心得、体会写出来。

课程设计总结(八):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繁忙的两周课程设计转眼间就结束了。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每一天在寝室─教室-食堂这三点一线的生活里,让我们回忆起了那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那久违的充实的而又温馨的气息涌入心头,而这两周时光也成为我在大学两年里最为充实的学习时间。虽说每一天8节课的的安排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们还是坚持着并沉浸在这课程设计的完美时光之中。

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的学习中,前两周我们忙于铜精炼反射炉的计算,而后一周我们则进行着铜精炼反射炉的图纸的设计。在前一周的计算过程不仅仅检验者我们对有色冶金原理及设备的课程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将所学知识同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潜力。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让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年产2.2万吨铜精炼的反射炉设计使我们也进工程专业的必修功课,也是对我们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巩固、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必要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由学校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确是真实的体现出来。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真理的的内涵,我此刻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的任务,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脚踏实地的迈开人生的一步就是为了明天的辉煌,为明天能稳健的在社会大潮中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必须程度的加强,透过对反射炉的计算及结构图的设计,加强了对铜冶炼知识的了解及掌握,同时,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及理论和生产实际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同精炼反射炉的设计工作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基加强了我们的学习独立自主潜力,巩固和扩从了有色冶金化工设备原理及设备等课程的资料,掌握了铜精炼反射炉的设计方法及步骤,掌握了铜精炼反射炉设计的基本知识,怎样确定设计方案,了解反射炉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潜力及绘图的潜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有关的的课程度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潜力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反射炉的潜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突出劳动成果的喜悦情绪。同时,也从这次课程设计中发现了自已平时的学习的不足与薄弱环节,而这些也将是我们今后学习与工作需加强的方面。

在这课程设计结束之际,我衷心的感谢我们的课程设计郭年祥老师,郭老师教学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固然让们倍感不适应,但他的这种态度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我们今后学习工作所需具备的潜力。同时,感谢那些帮忙过我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忙与支持,让我倍感温馨与充实。

最后,由于本人的专业知识及对实际问题的了解程度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多多指点,我十分乐意理解你们的批评与指正,谢谢!

课程设计总结(九):

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对《c++程序设计》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到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这些知识都为我的课程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为期近两周的c++课程设计中,我体会颇多,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加强了对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认识,并且复习了自己以前学习到的知识。这些都使得我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之,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相信会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像职工信息表这样的程序设计,经历了平时在课堂和考试中不会出现的问题和考验。而这些问题,这并不是我们平时只靠课本,就能够轻易解决的。所以,锻炼了我们挑战难题,学会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潜力,进一步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个性是学会了在Visualc++中如何调试程序的方法。当然,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忙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给了我许多提示和帮忙,教会了我编译复杂程序的方法。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忙下,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完成了这次职工信息表的简单课程设计。我经过这段时间的编程,对其中的艰辛,我是深有体会。从刚开始的选取程序、理解程序到之后的调试程序以及改善程序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坚定信念,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

透过课程设计的训练,我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对程序的设计和编写,从中体会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便和巧妙。懂得了在进行编写一个程序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设计思想。另外某些具体的细节资料也是相当的重要。这些宝贵的编程思想和从中摸索到的经验都是在编程的过程中获得的宝贵财富。这些经验对我以后的编程会有很大的帮忙的,我要好好利用。

虽然这次课程设计是在参考程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我觉得对自己是一个挑战和锻炼。我很欣慰自己能在程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有关程序资料,也就是对它的程序改善了一番改善,并有创新但是我感觉自己的创新还不够典型,总之还不是很满意。另外由于时间的紧迫和对知识的了解不够广泛,造成了系统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功能上还不够完善。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大胆创新,争取能编写出透射着自己思想的程序。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了动手潜力的重要性。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写出更好更完善的程序,为以后的编程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这次c++程序设计实践让我收获很大。

课程设计总结(十):

这次课程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必须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本次毕业设计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动手潜力,同时也让我们对单片机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对其相关软件了解并熟悉使用,我了解了keilc51软件包含的窗口及其功能,且学会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透过此次毕业设计,明显的改善了,首先对于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同时有了一个提升;软件方面,在程序的设计,程序的调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到如今才明白它有这方面的实用,期望能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更好更完整的系统。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对51单片机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为透过这次的设计我也学到了许多实际的东西,也让我提高了独立做事和动手的潜力。

本学期学习单片机的课时不多,对单片机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掌握的深度不够,但透过此次课程设计,明显的改善了,首先对于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同时有了一个提升;软件方面,在程序的设计,程序的调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一个好的氛围里才能踏下心来做东西,在这一段时间里,寝室成员都认真对待这次课程设计,除了自己做好自己的课题外,在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查阅资料,互助解决问题。透过单片机的设计,不断的发现错误,修改错误,在一个设计项目中都是一个团队协作,一个人的潜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员之间互补。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听着自己设计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播放出音乐,心理十分自豪。这次的课程设计在必须程度上改变了我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的态度,从最初的认为学它没有什么实际好处,到如今爱上单片

机学习,并期望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设计出更好更完整的系统。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务必具备自信心,耐心,还要有毅力,要胆大心细,要勇于尝试,要手脑并用,最后才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付出最多,给我们指导,为我们讲解,给我们检查错误,在此表示感谢。

课程设计总结(十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潜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潜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此次课程设计依然是分组进行的,我们组的课程设计题目是方波信号发生器频率漂移及跟踪校正控制。透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明白计算机的重要性,也让我对Proteus软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前对Proteus的了解只是皮毛,透过在网上查询才明白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

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9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最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透过亲自动手,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PID控制算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弥补了因当时只为了课程期末考试而只关注了它的表面而遗留下的不足。

回顾起此次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星期的日子里,时间是很紧迫的,也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仅能够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潜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PID控制算法怎样才能在真正的应用中发挥作用,怎样才能让它到达比较完美的纠正效果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必须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我认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透过查找超多资料,请教同学,使我在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方面都得了到很好的提升。此次课程设计的成功,少不了同学的热心帮忙,以及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大力配合。没有大家的默契,也收获不了今日的成功,在课设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努力查找资料,仔细检查,认真核对,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艰辛,在此,谢谢所有人的努力和帮忙,才使这次课程设计能够得以顺利地完成。

此次设计让我更加明白团队精神的真实含义与其可贵之处;让我明白了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

课程设计总结(十二):

此次课程设计最后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小学生数学考试系统,透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让我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这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透过这次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让我对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运用,透过查阅超多的资料,发掘出自己单独设计的潜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情绪,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我们的数据结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向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课程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忙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篇6

一、Python语言的优势

1.程序框架简单

相对于传统的c和C++语言,Python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据结构,并精简了许多冗长的部分。在c和c++中,数据的处理往往采用数组或链表的方式,但数组只能存储同一类型的变量;链表虽然储存的内容可变,但结构死板,插入删除等操作都需遍历列表,可以说极其不方便。针对这点Python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包括列表、元组、字典,以及Numpy拓展包提供的数组、Pandas拓展包提供的DataFrame等。这些数据类型各有特点,可以极大地减少程序的篇幅,使逻辑更加清晰,提高可读性。

2.功能强大

由于Python是一款免M、开源的编程语言,许多优秀的开发者为Python开发了无数功能强大的拓展包,使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免费使用,极大地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

3.可拓展性

Python语言的底层是由C和C++写的,但Python的强大之处在于对于程序中某些关键且运算量巨大的模块,设计者可以运用c和c++编写,并在Python中直接调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运行速度,同时还不影响程序的完整性。

4.易读、易维护性

由于上述的这些优点,使得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相较其他语言编写的来说更加简洁和美观,思路也更加清晰。这就使得程序的易读性大大提高,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二、PythOn语言的教学工作

Python作为一种结构、语法极其简单的语言,它的学习相较其他语言是较为简单的。但正因为如此,不建议将Python作为学生接触程序设计的第一门语言。因为许多潜在的概念,如数据类型、地址等都没有在Python中得到明显的体现。由于Python内部数据都默认使用双精度,因此在一些计算量极其庞大的工作中,会产生较大的运算资源的浪费,所以使用c和c++改写这部分几乎是必需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对运用C和C++有一个熟练的应用。因此,这里还是建议在Python教学课程前先进行c和c++的详细教学。

而具体到Python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认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同等重要的。这里的理论教学要求的是学生对一门编程语言的数据结构、语法、算法框架的熟练掌握。而实践教学要求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练应用,编写出正确、美观、高效的程序。这里经常有个误区是“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的技术,具体概念不必吹毛求疵,会用即可”。因此许多院校对于Python的教学着重于实践部分而忽略了理论部分的重要性,在考核时也以实践测验为主,这是不对的。如果不能对语言本身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很容易在一些关键地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加大了debug的难度。同时,也会使学生编写的程序显得随意,无助于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降低了程序算法的通用性和可读性。

而在实践部分,我们建议着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来寻求更简单、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该总是开门见山地给出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而是将编程题目布置给学生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算法来解决问题。之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提出一个标准算法,这个算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通用的。再通过对比二者来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另外在课程的最后,一次大的课程设计必不可少。因为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难免是碎片化的,需要一次大的综合考核来将学生的视角提升到整门语言实际应用的高度,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

篇7

关键词:学习迁移; C语言教学

“C语言”是一门语法灵活、功能强大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正是因为C语言具备的这些特点,刚开始接触C语言的大学低年级学生会觉得C语言比较抽象,也比较枯燥。有的学生刚开始对C语言比较感兴趣,但是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丧失了兴趣。针对上述现象,在C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分类

学习迁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心理学规律。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一是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其二是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就迁移的本质,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贾德的经验泛化说认为,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的学习活动中。在C语言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避免和消除负迁移。

二、在C语言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的应用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在教学中,应首先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才可能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路(算法),会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来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每门课程中各类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一个典型的树形层次结构,首先确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树根),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地确立每一章的教学目标(树干),并进一步确立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树枝或树叶),做到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注意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和迁移行为,努力促进正迁移。

2.科学组织教学次序

教学次序主要是针对整门课程各章节的教学次序。以“C语言”这门课为例,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安排教学的知识链:将整门课划分为数据类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结构化程序设计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文件。应该先把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与表达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就像在语言类的教学中,应该先把单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一样。接着应该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相当于语言类的教学中的“句型”。这两部分知识是“C语言”这门课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可以按照两种方法安排剩余的知识点:⑴数据类型中的其他类型、函数、文件。⑵函数、数据类型中的其他类型、文件。

3.重视上机实践环节的迁移

“C语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的迁移应贯穿于C语言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安排相应的上机实践内容。为了更好地促进上机实践环节的学习迁移,最好能有一个相应的上机实践任务平台,每个学生在每次上机实验课结束后,都应将自己本次上机实验课完成的任务提交给这个平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动为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分,也可以将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先保留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在上机实验课后人工进行评分。这样,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理论课和实验课交替进行,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迁移和学生学习的迁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对于程序设计这种相对比较灵活的课程,教师尤其要注重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迁移。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之初就应优先考虑迁移,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应该不断地挖掘出能迁移的地方。但是程序设计作为一门课程,其能迁移的地方还有待教师进一步深入地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易小文,陈杰. 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赵文婷,女,(1987.03- ),军事交通学院助理馆员。

篇8

关键词:多元融合;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0 引言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既可用来写系统软件,也可用来写应用软件。它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化语言,语言结构清晰,便于学习,而且编译、运行效率高,数据类型丰富,灵活性强,特别有助于初学者学习模块设计思想和数据结构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因而成为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的首选语言。我们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主要针对信息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自动化专业等专业,是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重要通识基础课。该门课程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高中接触过计算机编程的学生对教授的内容理解较快,而初次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学生反映课堂上听得懂,课下编程难。如何能够及时解答学生问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课堂”、能及时了解自我学习的状况,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获得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上述原因,项目组决心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从主教材到全套教学资料进行更新,实现教学资料的多元融合,即纸质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相融合;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即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1 教学资料的多元融合

1.1 教材编写:纸质化

教材是教学之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编写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程序设计基磷(c语言版)教材时,改变以往程序设计教科书的编写方式,不对语法做冗长的介绍,而是通过大量简洁的实例程序让学生通过阅读程序掌握相应的语法,注重案例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语言实现为目标,强调实用性,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考虑问题。实践检验表明,这样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c语言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此我们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验》以及多本辅导资料,形成拥有公开出版教课书、实验指导书,自编辅助教材等多方位的纸质教材体系,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可选性、灵活性。

1.2 堂件制作:多媒体化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实效肯定大有裨益。在堂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做一个电子教案,简单地将粉笔板书替代为电子板书,而是在充分理解媒体语言、合理应用其传播特性基础上进行设计。比如,在众多的教学媒体中,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擅长表述高度概括的、极为抽象的和具体结论性的内容,我们通常用于在概念上的表达,例如算法的基本描述,语句的基本介绍等。动画可以表现其它媒体所无法实现的各种教学内容,得当的动画成分可以增强多媒体的视觉效果,起到强调主题、增加情趣的作用。我们通常表述程序执行的过程演示,例如指针的应用部分采用动画方式进行讲解,使得学生了解每一条语句在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网站建设:网络化

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开发了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网站,提供了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生动化;以语音讲解的方式,强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程序设计方法与规律,发挥实例教学的优越性。网络课程大体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以“学习目标”开始,“本章小结”为结尾;实践教学模块:设有“上机实习”栏目,注重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检查巩固模块:配有“自我测验”及“习题”两部分内容,通过“自我测验”检查学习的结果,“习题”则以巩固基本知识点为目的(涵盖面广,题型丰富,包括选择题,程序填空、读程序写结果和编程题等)。

在该网站上学生不但可以浏览教学课件,而且可以进行课后练习和模拟测验。模拟测验采取随机抽题方式进行组卷,与静态的试卷表单相比,具有组卷更方便、更灵活、更多样的优点。另外网站的在线答疑、热点讨论等模块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c语言的兴趣,使学生由害怕学习c语言转变为爱学习c语言。该网站投入使用后大大改变了c语言的教学面貌,提高了c语言教学质量。

2 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

2.1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

采取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思路。在网络课程教学网站上,配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习题、视频等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在保留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答疑方式的基础上,借助于在线教学网站中的电子邮件、BBs等手段,实现网络在线答疑,构建了一个学生自学和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考试,随时检查学习情况。网站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课堂”。

2.2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体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除课堂教学外,我校本科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安排了两个实践环节:上机实验和程序设计。上机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实践检验,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程序设计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集中安排一次40学时的编程上机训练,目的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后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上一台阶。

多年来实验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模仿实习指导书的内容练习,教师答疑辅导的方式,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达不到培养独立设计与调试程序能力的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配合这两个实践环节我们首先重新编写了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在内容编写上,遵循启发为主的原则,既有上机实习过程的详述,又穿插着许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上机,通过上机实践解决问题,教师作启发式的答疑辅导,指出问题解决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程序设计实践包含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两部分。基础训练以总结数据类型和常用算法的应用为主,学生可独立完成;综合训练以课题形式给出,学生可几人一组通过分工协作查阅资料合作完成。程序设计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创新型课程设计如“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