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8:12: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教学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45-02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渠道和平台。第二课堂有助于实现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这样的延伸,让学生表达、沟通和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本文在探究了高校第二课堂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构建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一、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现状探究
(一)第二课堂缺乏计划性,不能与第一课堂很好的结合
第一课堂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第二课堂则主要完成非智力开发。这种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职业规划的关键因素。第二课堂有如下特色:课堂活动多样且内容丰富;课堂时间比较灵活;学生参与性较强,具有学生群众性。课堂活动内容包括科技、文化、娱乐、体育和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但是,多数高校都无视或忽视第二课堂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认识度较低。普遍存在着盲目计划、随意计划的现象,而且教育计划也缺少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后,还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中,没有从全局考虑,只是针对第一课堂智力方面的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时间有很大的冲突,致使出现教学与被教学间的矛盾,学生无法合理规划学学习时间和参与活动的时间,这是学校规划设计存在的严重问题,应该增加一些计划性和可行性,使第二课堂的优点真正落到实处。
(二)第二课堂教学设计、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工科院校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略了第二课堂对学生们的有利影响,多表现为,不重视、不组织、资金投入少、缺少专业人员和设备、活动少或开展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活动设计方案、如何考核评比,也存在因为经费支持不足的现象导致很多科技活动“夭折”的现象。
(三)制定第二课堂活动有效的管理机制
多数院校存在着缺少对第二课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其处于较松散的运行情况,缺少对学生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式。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自由度较大,活动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活动的目的性和科学性不强,建立健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有效的评价标准。此外,应该增加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了解是什么样的活动更适合学生参加,这些很少有人去思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建立跟踪、调查与反馈等后续相关机制,即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整体而言,第二课堂活动没有形成完整体系,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二、高校第二课堂的探究与设计
本文将整个大学可以分为三阶段,设计了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构建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1)适应期(大一)见表1;(2)发展期(大二~大三)见表2;(3)收获期(大四)见表3。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加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价值,加大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构建第二课堂创新成才的良好外部环境。通过建立大学活动中心和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实现软硬件双着陆,提高大学课堂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成才的内在动力,这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魏培徵,等.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1]。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益地补充,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目前,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过于强调第一课堂教学忽略第二课堂的重要性2)对第二课堂的教育缺少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3)第二课堂教育的研究和设计缺乏系统化。
一、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观念上形成对第二课堂教育的正确认识,思想上充分重视第二课堂教育。
高校能否顺利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首先取决于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观念上形成对第二课堂教育的正确认识,这是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前提条件[2]。第二课堂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实际能力,提高了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视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开展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高校应该引起重视,加强高校教师职工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能力培训,将第二课堂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第二课堂教育思想。
2 加大第二课堂教育的资金投入,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协调各部门之间活动计划与工作。
容纳学生课余活动的综合性校园建筑,例如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以“交往活动”为媒介,完成自我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活动中心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办公管理空间,社团活动空间,学生活动空间和餐饮服务空间。大学活动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第二课堂教育提供活动场所,也可以为学校各个部门之间举办会议、策划活动提供工作场所,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此,加大第二课堂教育的资金投入是为第二课堂活动质量提供资金保证。如果长期忽视第二课堂的设施建设,那么第二课堂建设步伐将远远落后于第一课堂建设,第二课堂教育将与第一课堂教育脱节,长期以往将直接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3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提高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大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坚韧性不够、合作性差、表达能力弱、动手能力不强等方面[3]。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心理品质问题,才会导致大学生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时只有三分钟热度。大学生心里变化多样,活动开展较难,所以大学生在困难面前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三分钟热度”。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由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学生参与活动进行了解、检查,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另外,配合以上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措施,实现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软硬件相结合,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秩序地进行,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建立第二课堂活动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大规模组织性第二课堂活动。
对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分别建立激励机制与管理机制,由专项部门和人员负责,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大规模具有组织性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以及个人情操,避免大学生在宿舍进行电脑游戏活动或去校外网吧的电脑游戏活动,也可以避免大学生在一起进行团体不良活动[4]。
二.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第二课堂教育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和实验基地,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促进各种措施的有效运行以及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分析第二课堂活动过程及结果反馈,不断调整与完善培养计划。高校应加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价值,加大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构建第二课堂创新成才的良好外部环境。通过建立大学活动中心和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实现软硬件双着陆,提高大学课堂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成才的内在动力,这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魏培徵等.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
[2]李华.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重庆大学学报[J].2001(7).
[3]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第二课堂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洪波,杨岳.拓展创新素质培养的空间-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关键词】第二课堂 职业中学 必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中学第二课堂的开展,有无必要,该如何进行,是否有章可循,值得探讨与研究。
有人说,职业中学的第一课堂就是普通中学的第二课堂,因此,不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分。但是我认为,他们只说对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职业中学实质的一面,职业中学的本质是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劳动力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使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单靠第一课堂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职业中学中开设第二课堂,对于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横向渗透、纵向深入,历练和积累实践经验,培养技能型、实践型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譬如,一个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倘若能在第二课堂又学会了摄影、绘画、家电维修等知识和技能,那么他就可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绘画技能提高自己专业的发展,在就业中,就具有多种渠道,适应社会的选择。从这个层面来说,职业中学开设第二课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中学第二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多层次、多技能的人才,努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个指导思想,结合近几年我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对职业教育第二课堂的一点看法:
一、职业中学第二课堂的活动方式及内容
1、成立适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小组。如家电维修、护理、书画、礼仪、摄影、烹调、服装、篮球、唱歌、舞蹈等。这些活动集中了一大批有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有利于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使整个学校显得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
2、搭建一个个平台,展示学校技能教育与社团活动的成果。如定期举办各类型竞赛、展览。竞赛内容包括各种专业技能操作比赛、书法、作文、歌咏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大显身手,尽情展现自身素质和才艺,在激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主动联系邀请有关科技人员深入学校举办科技讲座或进行操作表演。这将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人人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职业中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循的"四个坚持"
1、坚持以兴趣为主。第二课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它与第一课堂的不同之处是不能强求学生参加某一项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达到学生热爱学习的目的。
2、坚持实用性、有效性。兴趣活动小组的设立与教学内容要坚持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小组的设立既要考虑专业间的相互渗透,又要考虑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因地制宜,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坚持体现广泛性。职业中学的第二课堂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或者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4、坚持自己动手、主动参与。要让学生通过参加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把动脑与动手、探索与实践、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三、为使职业中学第二课堂持续有效地开展,还要做到"四有"
1、有组织、有领导。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第二课堂指导小组,对第二课堂进行具体指导和安排。辅导的教师要树立技能意识,注重发展,着眼未来,重视素质教育,要精选活动的内容、设计活动形式,要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特长的平台。
2、有规章制度、措施、方法等的详细的规则。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奖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如对成绩的奖励措施等,要制度化。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表彰奖励。可以将课程安排在课程表上,计算教师的工作量。
3、有目标和计划。辅导老师要制定出教学计划和总体目标,并有实施计划的教方案。要精选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
4、有物质基础。对于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需要的设备、场地、资金,学校应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努力创造条件,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做好学校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类设备设施的供应、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使用价值,以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第二课堂与其他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1、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一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第二课堂活动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身心愉快,能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在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对第二课堂认真备好课,做好演示实验。
2、第二课堂与班主任的关系。班主任是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者,在学生中起纽带作用。班主任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加强组织管理,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的能力。还应该多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3、第二课堂与科任老师的关系。要使第二课堂成为精彩的第二课堂,离不开老师引导和安排。大部分科任老师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第二课堂,因此需要科任老师的热情支持。
4、第二课堂与家庭的关系。譬如,烹调小组、服装小组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了专业理论后,要把理论知识吸收采用,就要多练,动手自己做,但由于学校受到财力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不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这就需要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由家长买材料,给学生实验。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体系 第二课堂
一、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各个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这两种渠道。第一课堂是按照教学计划或者专业培养方案上的规定,由学生选择或教务部门统一安排、由相关的任课老师讲授并进行考核的教育形式。第一课堂教育重点在于系统地传授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同时侧重于知识的理论性,它主要体现了素质教育体系中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由学生自愿参加、有组织地进行、以提高其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各种活动,它的重点是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维和活动的空间,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综合能力的锻炼。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是针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因素。
相对于第一课堂教育而言,第二课堂教育具有内容丰富(包括了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勤工助学等六大类内容模块)、参与主体自主性较强、形式灵活生动、实践性与社会性更强、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
大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能不断提高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使意志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可以在自愿参与的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思维与情操的陶冶,从而提高个人思想政治修养,并且能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
实践证明,第二课堂活动本身所内涵的基本特性使活动参与者在活动中能够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身心健康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决定了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得以实施和实现的有效渠道。
二、高校第二课堂的问题分析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高校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虽然已经体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它一定的积极贡献,但是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在组织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笔者认为它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二课堂建设思想需加强统一
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第一课堂,忽视第二课堂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学校、学院的各部门对第二课堂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部门间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和配合程度不够,第二课堂建设和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各级团委、学生工作部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唱独角戏,而其他部门缺乏积极支持和配合的意识。
(二)第二课堂活动数量多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我曾经所在的学院而言,每学年除了开展校团委部署的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化体育、学术讲座等活动以外,还要结合自己学院情况另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之学生会和二级社团自发组织的活动,每学年平均有30-40项。在这些活动中,有部分活动举办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履行相应的职责或任务,有的活动盲目参照其它学院并没有真正注重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故而活动的参与数量与质量不高,没有真正达到活动的初衷和目标。同时,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联系性不强,很多活动偏重于文体娱乐性,结合专业的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活动相对欠缺。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含量也比较低,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和募捐上。寒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停留在形式上,很少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三)专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性不够
很多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涉及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活动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但是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的激励措施缺位,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受到“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思想的影响。
(四)学生社团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大学生社团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阵地和载体,社团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效果。我国高校社团虽然很多,但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社团的建设力度不够,部分社团甚至处于半瘫痪状态,有的社团有其名无其实。
三、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能,克服第二课堂所面临的现实误区与不足,笔者认为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联系原则
即要正确处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一是第二课堂必须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如果没有第一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就盲目进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是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三是第二课堂侧重点是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实效性原则
即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要与学校、学院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与不同学校、学院、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第二课堂紧密围绕素质教育体系五大内容开展。
(三)人性化原则
即充分尊重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自愿和兴趣,使其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其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和人性环境。同时,将人文教育贯穿第二课堂活动的始终,第二课堂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目标,而具有人文精神是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 是第二课堂培养目标之一。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上课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活动,设立第二课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第一课堂。所以说,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催化剂和促进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拓宽了他们语言文学的知识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
一、培养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好广泛,极易想象,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科学安排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为了使学生能愉悦和谐又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性别差异、地域跨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分组。首先让语文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语文学科代表,担任第二课堂大组长,然后再由大组长选定各组的组长,各组成员按照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水平自由组合,由组长依次编号,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小组间进行平衡调整。各小组要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自定组名,自拟小组口号,制定学习目标和互帮互学计划。这样安排第二课堂学习小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起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阅读方法
1.合理制定阅读计划。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适合阅读儿歌和图画书籍:中年级学生则较适合阅读寓言、童话等短文:高年级就可以安排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外文学名著、科普文章及报纸杂志。
2.博采众长,摘录好词佳句。第二课堂的阅读,应更多地注重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避免学生多过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记录好词、好句,不断积累字词。同时让学生记录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精彩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起到广撷博采,学以致用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讲求方法,精略结合。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对那些最有意义,与学习密切相关,有趣味的段落和章节进行精读,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勾划,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对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段落,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进行浏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四、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小组交流
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更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同与赞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兴趣小组课开展第二课堂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开展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小组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可多措并举,全员参与,让成员间相互解疑、补充、总结。
五、留心发现,鼓励表扬开展第二课堂的典型
一市场营销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
1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拓展专业知识
当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时,由于第二课堂活动往往需要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加以指导,学生就会主动调取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无疑就会强化其对第一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的理解。同时,第二课堂活动大多不只是需要单一课程的知识,因此学生能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甚至会主动涉猎本专业之外的知识,进而形成更为系统、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2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越发重要。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专业要求,所以营销专业的学生则更需培养综合能力。第一课堂的知识通过调研实践、学科竞赛、社团运营等第二课堂活动便能转化成更加合理的能力体系。[2]第二课堂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能够缩短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追逐学术发展的前沿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学生如果只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容易与社会脱节,以至于走出校门之后不能尽快融入到岗位的工作中。第二课堂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联系社会的有效方式,通过校内校外等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较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是社团类的活动,社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小型的社会网络,参与社团活动能够使学生缩短与社会的距离。
二市场营销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各大高校已逐渐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市场营销这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较强的专业,更在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第二课堂活动的种类愈发丰富,形式愈发多样,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但是综合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第二课堂的作用与功能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
1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功能认识不足
尽管各大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也越来越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但是大部分高校仍然认为,第二课堂主要是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营造活跃的校园氛围,处在从属和补充的地位,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前面提到的第二课堂的优势作用,所以大部分教师甚至领导都认为搞好专业课堂教学才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第一课堂才是他们的阵地,以至于没有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3]
2第二课堂活动缺乏系统规划
虽然市场营销专业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多样,部分院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常规教学计划,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设计,更没有在制度、师资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所以第二课堂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性上明显不足,难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3第二课堂被边缘化
由于对第二课堂作用认识的不足,许多学校在校园规划建设、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和设施配备的安排和使用中更多关注的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人均教学设施的不足,时常出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争夺资源的问题,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学校往往优先保证第一课堂,在经费的投入、人员的配备、设施的完善、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第二课堂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如在人员配备方面,学校各学院时常是只有一两名教师来负责上千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配备想要达到好的效果几乎不可能。[4]
4学校引导作用发挥不足
纵观国内各大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比如参加学术讲座、参与学科竞赛、参加实习实训等,在执行的过程中,为快速形成数量和形式规模,由于急于求成,往往采取强制参加的方法,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快速开展,但偏离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初衷,执行不当就适得其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初衷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应该让学生自主自愿参加,而学校则可以在制度上加以保障,在学生兴趣取向上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市场营销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途径
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市场营销专业要想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营销人才,就应该将第二课堂作为载体,通过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创新第二课堂的形式、完善第二课堂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作用。
1系统规划第二课堂教育
为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的系统性,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市场营销专业须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在硬件支持、制度规范、师资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设计,以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如在硬件支持方面,建立一些实践基地、活动场地和辅助设施等;[5]在经费保障方面,高校的经费大多都很紧张,主要保障第一课堂教学的使用,但学校可以从政策方面为第二课堂提供一个宽松的与外界合作的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有偿服务等形式,寻求社会的支持;在师资保障方面,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第二课堂导师制度,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对专业教师分配一定量的指导任务,并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让指导教师能够获得相应的工作量,使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持续稳定地开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可以考虑分年级进行教学设计,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教学管理系统,按学分制进行定量考核,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重视,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第二课堂活动。
2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应该以学生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校主要应该引导学生组建市场营销协会、市场营销系学生会等,以此为平台来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并要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1)定期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研讨、交流等课外活动,掌握营销前沿理论,介绍国内外营销界的研究动态,如企业家论坛、专家报告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向学生讲授营销前沿理论,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经营管理经验等。(2)用营销理论分析市场现象。如:案例分析,选择典型营销管理案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研,扩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和联系,使学生对课内理论知识有更加简明直观的了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行,使它成为培养未来创业型企业家的摇篮。(3)为企业提供咨询策划。如:按照企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使学生的实验成果真正能为企业所用。(4)主办校内公开发行的营销专业报纸、推销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模拟营销经理大赛、营销沙龙、商贸文化节、管理者挑战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实战以及模拟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操作能力。(5)参与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或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专栏等组织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扩大视野,在相对更大的舞台上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3完善第二课堂活动效果评价机制
既然第二课堂是重要的教育环节,在总体规划中就应该不断关注教育的效果。对于第二课堂教育的成效,要从多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即除了考查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的参与面、各种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及获奖情况等,还要从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人格完善,对第一课堂促进,对就业能力的提升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来考查,并且学校也应该充分考虑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影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质量考评。通过建立质量反馈系统,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意见,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实现由学生主导,由学生主动参加来完成,贴近社会实际,帮助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郭涛.“第二课堂”: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州学刊,2007(5).
[2]张红玲.论第二课堂与综合素质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吴怀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实践与探索),2007(10).
[关键词] 本科院校;应用型教育;第二课堂;支撑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Suppor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UN Weiren, XU Minyu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xpand their quality, the second classroom plays a more salient role in terms of fostering innovative awareness, stimulating potential, and shaping personality. Especially for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ocusing on develop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 second classroom has turned into a key componen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has th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anks to the subjectivity of activities, the universality of contents, the diversified forms, prac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limited time, space and contents. To ensure the full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may establish the activity supporting system b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structure, content, safeguard and appraisal systems for the second classroom.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second classroom, supporting system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对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学校,第二课堂因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以及不受时间、空间、内容限制的特点,已经成为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关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具体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严毛新2006)。国内外第二课堂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展开。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关系方面
正确处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前提。彭巧胤(2010)将二者的关系归纳为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以及智育与非智育等三种关系,并进一步提出通过第二课堂课程化设置,以促进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张科(2010)具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学分管理、资源优化等原则,来实现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孙东菱(2012)、赵瑞国(2010)等老师则分别结合具体课程,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二)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梁燕婷(2010)认为第二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在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时椿茹(2011)探讨了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李蕾等(2012)则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方面
在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领域,一些学者除了探讨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学理论、教学结构、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及支持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军,2010),以及对制约第二课堂发展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刘兵,2009)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对第二课堂实践途径的探索,例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尹业宏,2011)、情感教学模式(李林霞,2012)、网络教学模式(徐毓,2011)、项目管理模式(梁永飞,2011)、以及多元化体系模式(谢美清,2011)等。
(四)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现有研究虽然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以及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有创见的成果,研究文献也颇丰,但并没有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理论体系,特别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缺乏提出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第二课堂发展模式。另外对于制约因素的分析以及其发展对策,缺乏系统的视角,研究、探索和构建第二课堂活动的支撑系统目前并没有学者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提到。
二、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状况分析
本课题组于2010-2011年对大庆地区4所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本科院校,在实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过程中(除个别专业),第二课堂这一环节不同程度遭受着被理论化、弱化、边缘化的情况,大庆高校第二课堂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第二课堂无论在运行体系本身,还是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以及设施完善等外部硬件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运行体系方面,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严重脱节,随意性很大,管理欠规范,没有科学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方面,一些学校第二课堂经费支出与教学支出比例相比明显过低,且经费使用方向上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员配备方面,专业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大多是一种临时性参与行为,甚至某些院校主要是由高校团组织和学工队伍来负责和实施,完全没有考虑其专业性质的特点,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基本形同虚设;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教学设施配备使用经常与第一课堂教学发生矛盾,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无法如期开展等。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第二课堂的功能及优势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对第二课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架构,有必要对第二课堂管理机制层重新进行规范和引导,更有必要对第二课堂软硬环境重新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探索和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能够实现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撑系统成为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紧迫的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的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将第二课堂作为载体,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包括第二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保障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如图),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支撑系统图
(一)第二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1.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1)思想道德模块。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想道德模块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
(2)基本技能模块。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生活、高效学习、创业思维、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形象管理、情感生活、遇挫抗压等方面。
(3)职业规划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想从探索自我、了解工作世界和准确定位三方面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自信心和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和行动、职业生涯管理等
2.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专业服务模块。由于各个专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应结合各个高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特色来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种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锻炼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第二课堂活动,并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制定相应的配套服务。
(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沙龙论坛、科研课题、情境模拟、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学习团队、节日超市、未来学院等,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各专业也应结合专业特性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可通过组建市场营销协会、市场营销系学生会等,以此为平台来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一是定期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研讨、交流等课外活动,掌握营销前沿理论,介绍国内外营销界的研究动态。如:企业家论坛、专家报告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向学生讲授营销前沿理论,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经营管理经验等。二是用营销理论分析市场现象。如:案例分析,选择典型营销管理案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研,扩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和联系,使学生对课内理论知识有更加简明直观的了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行,使它成为培养未来创业型企业家的摇篮。三是为企业提供咨询策划。如:按照企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使学生的实验成果真正能为企业所用。四是主办校内公开发行的营销专业报纸《营销导报》、推销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模拟营销经理大赛、营销沙龙、商贸文化节、管理者挑战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实战以及模拟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操作能力。五是参与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或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专栏等组织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扩大视野,在相对更大的舞台上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第二课堂教学保障体系
1.人员建设
人员建设方面,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第二课堂导师制度,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对专业教师分配一定量的指导任务,并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让指导教师能够获得相应的工作量,使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持续稳定地开展。
2.制度建设
应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建设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等,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制度化,保障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延续性。比如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管理系统,按学分制进行定量考核,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重视,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第二课堂活动。
3.设施建设
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在硬件支持方面,应建立一些实践基地、活动场地和辅助设施等,保证第二课堂不再受到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方面的制约。
4.网络建设
互联网作为一种被逐渐普及的沟通、传播渠道,因其资源共享性、传播即时性、沟通互动性等,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学校网站开辟出一个“第二课堂”栏目,通过此栏目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也方便学生通过此平台进行沟通交流。
(四)第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既然第二课堂是重要的教育环节,在总体规划中就应该不断关注教育的效果。对于第二课堂教育的成效,要从多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即除了考查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的参与面、各种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及获奖情况等,还要从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人格完善、对第一课堂促进、对就业能力的提升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来考查,并且学校也应该充分考虑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影响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质量考评。通过建立质量反馈系统,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意见,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实现由学生主导,由学生主动参加完成,贴近社会实际,帮助学生成才。
[参 考 文 献]
[1]吴怀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实践与探索),2007(10)
【关键词】文化素质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体系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包括其他综合素质,如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表达、流畅的文字、感知并且适应社会、广博的知识与传播、积极的心理素质、组织和协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借以在学校中的学习与互动,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第二课堂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堂融学生的思想修养、知识训练、学术探讨、文化娱乐等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课堂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自由的选题内容、以小组或团队为核心的学习小组,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效激发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课堂活动适应大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跃好动等特点,比任何行政命令、纪律约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力。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启发心智、涵养人格的教育,这就要求大学除智力、科学方法教育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伦理修养、人生智慧、文化能力、健康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敏捷的思路、严密的逻辑及人文关怀。在这样的思想、理论引导下,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呈“2+6+2”的态势。即20%的学生为精英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能够出色的完成大学学业。另外20%则是学习能力稍有欠缺或者是始终对学生活动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中间60%的大群体,他们需要机会学习、需要平台锻炼、成长。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能够蜕变成菁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从大学生关爱成长心理援助计划、层次性学习指导计划、全方位能力拓展计划以及引导成才职业规划几个方面出发,形成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三、当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现状与不足
(一)第二课堂活动呈现出无序的状态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
(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主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
四、加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一)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
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 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活动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
当然,实践中必须坚持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完全自主、自发参与,以具体实践体验为特征,以课余校内外组合时空为特征,还应大量利用网络时空来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评价及监督体系,强化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
第二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反映大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社会认同。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都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的基础上,以写实为主,认定为辅。评价体系也应由学生自评开始,学生互评、班团组织内公示和评价后由院系认定。这种评价和认定过程是一次很好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学分认定工作能够随时接受院系主管部门及广大学生的监督,如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等。
(三)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杨斌. 第二课堂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陈恩. 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