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公民道德论文8篇

时间:2022-05-08 13:18: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民道德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民道德论文

篇1

(一)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首先,农民工在社会中的群体特殊性。农民工虽处于城市的活动范围中,但是农民工是来自农村,对于乡土的依恋较强;而由于乡村环境及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农民工整体的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生活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社会的活动范围有限,社会关系主要以强(亲戚)关系为主。其次,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不稳固,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自身的生活无法保障。再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生存技能低、职业的思想观念落后、对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求低。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只能从事一些脏重的体力活,工资水平较低,使得他们较易忽视自己的职业道德的提高。最后,农民工的融城意愿强烈。大多农民工对于在城市中安家立户具有强烈的愿望,但自身与城市生活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也使得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传入我国,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造成部分农民工产生金钱至上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缺失等不良现象,加上趋利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职业道德的淡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个人收入的差距也易使农民工的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出现散漫,消极怠工等。

(三)农民工职业道德嬗变的政府原因

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政府决策与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财政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存在的不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与对立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的存在的不足;基层文化建设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不完善;政府对于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制度的原因,都对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建设的增强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嬗变的社会和企业原因表现在,社会方面,农民工在社会中的收入少、地位低;社会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及对农民工职业生活的关注度低;农民工自身工作的流动性强、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等有关单位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系统等。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农民工职业道德的主观因素表现为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首先,农民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树立科学先进的职业道德观念。其次,农民工努力学习自身职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就业能力。农民工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再次,农民工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现在社会鱼龙混杂,农民工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危害,职业道德的立场坚定。最后,农民工培养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农民工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身职业,既看到自身职业的辛劳,又要看到其价值,并能够从自我职业中发现快乐与幸福。

(二)国家制度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对于加强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大的意义,国家可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来坚定农民工的职业责任感和理想,丰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制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公平;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取消各行业歧视和限制农民工生活、工作的不合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要求;政府创办专门学校和机构,加强对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等等。

(三)企业对于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的措施

篇2

作者:滕瀚 方明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有机会才学它”(M=0.430)、“维护和宣传它”(M=0.350)、“有时宣传它”(M=0.320)、“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M=0.280)、“对它兴趣不大”(M=0.210)、“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M=0.130)、“不清楚(M=0.130)”,最后是“反感它”(M=0.040)。可以看出,均数排在前五位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均是积极正向的态度,排在后五位的是负面消极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对待科学的态度的选择上,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为主。农民工的道德意识,以积极的道德意识为主可以看出,农民工在道德意识选项上选择最多的是“诚信”(M=0.72),其次依次是“关爱”(M=0.69)、“宽容”(M=0.67)、“负责任”(M=0.38)、“沟通”(M=0.37)、“冷漠”(M=0.05)、“相互利用”(M=0.04)、“不负责任”(M=0.03)、“敌对(M=0.03)”,最后是“欺诈”(M=0.02)。可以看出,均数排在前五位的积极正向的优良道德意识,排在后五位的是负面消极的不良道德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在道德意识的选择上,以积极正向的道德意识为主。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对科学的“欣赏”选项上,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而与“关爱”“诚信”等优良道德意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有助于改善其道德意识,降低其消极的道德意识。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对科学的态度中,农民工的“设法弄懂它”与人际道德意识中“冷漠”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86(p<0.01),与人际道德意识中的“诚信”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1(p<0.01);对科学持有“有机会才学它”的态度与人际道德意识中“冷漠”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83(p<0.01),与“诚信”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2(p<0.01)。这说明对科学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

农民工对科学持有的消极负面态度与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对科学的态度中,“对科学兴趣不大”与不良道德意识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农民工对科学的“反感”与不良道德人际关系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对科学的“反感”态度与道德人际认知中“冷漠”的相关系数高达0.252,与“不负责任”的相关系数高达0.210,与“敌对”的相关系数高达0.275,与“相互利用”的相关系数高达0.16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消极态度会影响到他们的道德意识,农民工对科学的态度越消极,农民工的道德意识也越消极。令人惊奇的是,农民工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中,“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与道德意识中的“关爱”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道德意识中的“冷漠”“欺诈”“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这与人们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担心的认识有出入。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认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担心”与“关爱”等积极道德人际关系呈正相关,与“冷漠”“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人际关系呈负相关,但本调查的结果却与此相反,可能的原因是“总是担心科学的负面影响”会强化出对科技进步的不信任感和毁灭感,促使具有这种观念的人在道德意识中更加倾向于“冷漠”“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意识。

对科学的“反感”“兴趣不大”等消极态度与优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科学的进步与传播对社会道德意识层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有效的推进科学的传播,能够提升社会道德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对科学的认可与赞成态度蕴含着对科学精神的认可,而科学精神中的关爱、宽容、负责任以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都与优良道德意识的“宽容、关爱、信任”是一脉相通的,因此,科学精神对于净化道德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和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调查从实证层面支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降低和消除农民工对科学的负面态度,有助于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意识的调查数据说明,“对科学兴趣不大”与不良道德人际意识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农民工对科学的“反感”态度与农民工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等不良道德人际关系中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反感科学”与“冷漠”的相关系数高达0.252,与“不负责任”的相关系数高达0.210,与“敌对”的相关系数高达0.275,与“相互利用”的相关系数高达0.16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消极态度会显著影响到他们的道德意识,说明降低和消除农民工对科学的负面态度,有助于农民工形成积极优良的道德意识。培养和强化农民工对科学持有正向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淡化其不良道德意识,塑造其优良道德意识从我们还可以看出,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态度与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而与优良道德意识中的“关爱”“诚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有助于改善其道德意识,降低其不良道德意识。这说明在农民工日常生活中,加大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欣赏态度,有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提升与改善,有助于淡化消极道德意识。总体上,从农民工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群体对科学持有的积极态度与该群体的积极道德意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科技对社会的道德意识层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篇3

(一)内容的不足:重私德轻公德德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他们平时更多的教育子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爷爷奶奶、要尊老爱幼、听老师的话、不说谎、不打架等,以及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这种“公德”教育却很少在家庭中刻意提及,认为这些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教育。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曲解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处事圆滑,中规中矩,明哲保身,因为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走访过程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知道”,能把24字核心价值观背出来的也是少之又少。十的召开,开启了新阶段和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传统道德中的某些精华被重新提及与重视,新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此时,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诚信、责任心、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公德”内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现代公民意识等,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份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尤其必要的。

(二)方式的单一:重言传轻身教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呈现单一的特点。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与父辈相比,虽态度言辞缓和了很多,但依然呈现单一的特点,重言传轻身教,主说教缺引导。在被问及“您平时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时,依然有68.5%的人选择了“说道理”。大多数年轻农民工虽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却忽视了自己的身教,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得把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轻则“老生常谈”“喋喋不休”,重则“厉声喝止”甚至“棍棒以对”,比如被问及“如果发现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比如说脏话)时,您一般会如何做”这一问题时,还有33.5%的人选择了“厉声喝止”。事实上,要知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她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其实反映的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在家里口无遮拦、爆粗口、乱发脾气、抽烟、熬夜打游戏等,回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道德失范行为出现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殊不知正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那些不良道德行为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靠理论来支撑,更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贯彻实施。给孩子讲一百个大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地成为孩子学习的道德榜样。

二、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检视

(一)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使家庭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1.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正日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异,过于迷恋对物的崇拜、享受与占有,而对财富的获得方式,却不受人们太多的关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自身面对这些挑战,都有些招架不住,时有困惑,因此势必影响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2.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的原有功能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电脑和电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辛苦工作一天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回到家往往通过上网看电视来缓解工作压力,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还有些新生代农民工整日工作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同时孩子因为没有朋友,长期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将空余时间也大量花费在看电视、打游戏上。加之对于网络、电视、报刊、电影等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媒体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比如连云港市一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事件。这些悲剧让人想都想不到。有时候,家庭道德教育在无孔不入的媒体介质面前,对一些负面影响往往防不胜防。

(二)教育主体自身困难重重,使家庭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子女德育资金投入少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刚在社会站住脚,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由于没有技术专长、没有工作经验、流动性强,他们大多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工资起点低,涨幅小,增速长期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这样,与市民收入和城市消费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所以生活压力较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资金的不充裕,直接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的投入。在被问及“您会给孩子买一些专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故事书或者影像资料”的时候,有59.5%的人选择了“基本没买过”;而“不买的原因”中选择“工资就那么点儿,哪还有闲钱买这个”的占到52.9%。

2.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子女德育质量难提高文化水平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和自己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的经验,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很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教育的年轻的农民工家长,自己小时候就多半成长于“棍棒教育”,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教育手段,他们就会潜意识里套用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当被问到“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33.5%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方法,想教育却不知从何下手”。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待商榷,他们有的往往只会告诉子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为什么这样,他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使得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态度和蔼时,孩子一般能接受;但如果家长管教时缺了耐心,态度比较专横时,孩子往往会心生反感,甚或引起叛逆之情,进而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家庭教育效果必然不佳。

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大,子女教育时间难保证教育子女,督促指导他们学习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尽管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的要求较老一辈都更高,他们的工作环境较上一辈也有所改善。但由于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仍在低端的劳动市场就业,工作时间相较于城市里的普通单位工人更长。在调研中,问及被访人员“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6.5%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而且有时候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由于压力大,一些不好的情绪也会被带回家,带给孩子。被问及“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将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吗”,有47.5%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偶尔有过”,32.5%的人“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使得农民工工作之余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休息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别说静下心来好好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了。

三、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切实提高农民工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而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全社会的大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需要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群策群力。

(一)制度政策扶持,为家庭道德教育保驾护航道德建设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作为弱势群体,离不开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因此,国家层面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制度监管,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比如以十的召开为契机,逐步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使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农转非”,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同时也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对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进行,包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涵盖生育、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免除一些后顾之忧。

(二)家校通力合作,为家庭道德教育创新形式家校合作在道德教育中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措施。因为学校本身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且学校有其一定的优势,能掌握道德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在观念和目标方面首先必须达成一致,然后运用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学校,应该不断拓宽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倡导年轻的农民工父母们科学地进行家庭德育,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册子给农民工家长,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反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要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要多跟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每次的家长会要争取参加,积极地和班主任配合,发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三)整合社区资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添砖加瓦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聚居相对集中的社区或街道应加强社区及街道环境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先进文化和文明道德宣传;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的阅览室和活动室,积极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当地市民家庭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尝试创建有关家庭道德教育咨询室,真正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及时为他们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支招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干净整洁、民风文明友好的社区氛围。

篇4

公德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政治哲学或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已有的研究却陷入一个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公德心阙如的论断中难以走出来。仔细分析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公德概念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概念,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公德问题,为国家、为大众服务是一个公德问题,实现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一个公德问题。如此丰富的内容却用一个公德概念来概括,在表述的时候往往不够清晰。

李泽厚认为“所谓‘现代社会性道德’,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往中,个人在行为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自觉原则和标准。由于涉及面极为广阔,从政治体制和日常生活,直到个人的内心情感、信仰,它是多学科所共同研究的课题。它所处理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行为和道德特性,与现代法律、政治、经济直接攸关。”[1]从李泽厚的这一公德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公德概念包含内容之广。尤西林在《中国人的公德与私德》一文中对公德的定义是为公共领域中的道德[2]。这一对公德的概念虽然看起来明了但表达内容甚少。

1902年梁启超《论公德》一文,该文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平心而论,说中国人缺公德,我们并不服气,但事实却往往证明这一点。本文认为在寻求中国人公德问题之因之前,有必要对公德这一概念进行细分,一是澄清已有的研究,二是明确我们的公德问题究竟应定位在哪里,如何进行改进。

对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一直未解决、现今也未有明显提高的社会公德问题,人们首先想知道的是中国人公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是人们越是迫切想知道就越是容易陷入对这一问题思考的误区。公德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问题,因此,人们自然地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公德问题。丁为祥在《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中提到在中西横向比较的背景下,以新旧、公私的方式划分中西方道德,是20世纪国人关于公德探讨的最大的一个误区。首创这个误区的是梁启超,他认为中国人重私德轻公德[3]。当然梁启超并没有对中国人的公德私德进行价值评判,但以后的研究者却从梁启超开始研究,并沿着他的思路寻找中国人公德阙如的原因,在自觉不自觉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丁为祥最后将公德的养成建立于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公德的范围很大,丁为祥所指的公德究竟是指哪一方面?抑或包含公德所有涉及的内容?

笔者认为丁为祥在提出了当今公德研究的三个误区之后,他自己也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将公民道德和公德混同。本文认为公民道德和公德是两个概念,公民道德的养成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建立,但是公德却是任何社会都必须有的。对公德概念进行划分,既有助于我们定位中国人的公德问题所在,也有助于当今公民道德建设。如果没有公德,那么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有秩序的运行。所以首先公德与公民道德的概念要进行区分。公德也称之为社会公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每一个社会都有与自己时代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4]。而现在所谈的公德是以西方为标准的公德。其实中国传统社会有它自己的公德,它体现在“礼”上。姚中秋认为“人始终生活于与他人的关系中,为维系、扩展这些关系,人自发地遵循着特定的规则。这就是礼,礼是人之为人的自然所规定者,故亘古有效”“礼覆盖所有人,一切共同体中的所有人都在礼的治理之下。”[5]礼不仅覆盖所有人,还覆盖所有人的生活,“哪怕是最细微的事务,都由礼来规范、调整。”礼尚往来,代表着公共领域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也。”(《礼记?典礼上》)王玲在其论文《公共交往与公共精神――论〈仪礼〉中“宾”的角色》一文中谈到了古代的公共生活。她认为在古礼中,“宾”这一身份说明了在先秦是有公共交往的,通过“宾”这一角色,周礼编织了家与国之间的一种公共交往。而后代礼的发展,统一的等级秩序逐渐吞没了古礼中“宾”的角色。同时有“宾”这一角色的公共社会萎缩,祭礼才成为家庭内部的事情[6]。

一、公德概念的原初含义

公德概念的含义涉及面比较广,公德、公民道德、公共道德这几个概念的含义都有所区别。若要对中国人的公德现状有所研究,而不是停滞在梁启超所说的“公德阙如”的论断中,就需要对这几个词的含义进行仔细辨析。

篇5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总的说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民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实践上讲,公民教育在我国开展得也很不够。特别是有关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多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发扬与光大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如何把两者相结合,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缺少有力的研究。这种情况既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有必要。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 论语·为政

[5][6]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 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 道德与文明, 2005,(6).

[8]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

[9]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10] 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 公民道德建设 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群众文化日益崛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文化元素。群众文化,具有群体性与社会性特征,主要内容通常是文化娱乐活动,不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文化和谐的氛围当中,公民的道德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将对公民道德的培养寄托在群众文化当中,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建设效果。公民道德的建设,要紧紧抓住群众文化活动这块肥沃的土地,积极发展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发挥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很多,不仅是文化表演与观赏活动,也包括文化的创造活动等。无论何种活动形式,本质上的活动主体都是群众。因此,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积极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将群众文化活动视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社区文化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方面。公民道德的建设可以大力借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社区文化的起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城市的社区中,通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进去。比如,在社区开展一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以此来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再者,对于社区文化中不好的因素,例如道德素质不高的居民破坏公共财产等现象,或者一些人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建设,鉴于此,要积极加强社区文化的教育感染作用,加强道德教育,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当社区的文化活动顺利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慢慢实现了,公民的道德建设也会随着得到促进,因为前者是后者实现的重要载体。

(二)组织多样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发性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上所受到的限制较少,而且在内容上比较独立自主。因此,要引导群众古文化朝着多样化健康性文化活动发展,在群众文化当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优势,群众可以自主开展文化演出、书法作品比赛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在这些具体活动形式中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公民的道德,达到道德建设作用。

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建设的进程当中,群众文化的推动性作用体现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促进。以下是群众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几个基本社会功能。

(一)宣传教育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开放性质的活动,是一种群众参与,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会对群众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教育的作用,培养公民积极健康的思想,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群众,规范群众观点思想和行为。比如,在群众文化演出形式中,以话剧的形式演绎“”,这不仅能够带个群众视觉上的良好体验,还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艰辛历程,感受到老革命家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以此起到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群众思想道德的提升。

(二)精神调剂

要认识到群众文化的主体和本质,主体是群众,本质是为了群众。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一方面,是一种实践与理论教育的结合,群众在群中文化参与中,提升了自身道德素养,使群众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对自身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丰富了自身精神文化合道德素质;另外一方面,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对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的精神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三)团结凝聚

在我国,要想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则需要强力建设一个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以此稳定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建设起到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群众文化与公民道德在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凝聚性作用,依靠群众文化,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并在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凝聚当中,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公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同时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具有社会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使群众文化成为公民建设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苏迎冬.关于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的若干思考与研究[J].群文天地,2012,17:139.

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公民素质;调查分析

2011年10-12月我校分别在资源系、经贸系,进行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高职学生,共有232人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96.5%。其中男生144人,女生80人。

一、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爱国守信方面的认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内容上说,这20字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公民素质的高度概括与体现,与当代高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其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调查问卷单选题中我们首先提出:你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20字基本规范:A了解B记不完整C不了解三个选项,回答了解的有80人占38%,记不完整的49人占22%,不了解91人占40%;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你会:A自觉肃立B完全无视C看情况而定。回答自觉肃立有210人占94%,完全无视的没有,看情况而定有14人占6%;你觉得21世纪的中国是否会更加强大起来?A肯定会B很难说C不关心。回答肯定会的有196人占87%,很难说28人占13%,不关心的人没有;如今,国外很多地方开办了“孔子学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A赞成B不赞成C无所谓,回答赞成有196人占88%,不赞成14人占6%,无所谓14人占6%;您觉得学校有必要通过某些途径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吗?A对党员、团员等人群来说是有必要的B看情况C对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很有必要D没有必要。回答对党员、团员等人群来说是有必要的有28人占13%。看情况的有98人占43%。对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很有必要的有98人占43%。回答没有必要的人没有。

通过前5项调查,结果表明,我校高职学生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了解,记不完整的占到62%,亟待宣传普及。在爱国守信方面,大多数学生心中则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学生爱国意识不强,过于关心自己,对国家大事无所谓的态度令人担忧。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方面的认识

文明礼貌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素质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的标志。诚信是价位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团结友善能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水平。

本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是我们调查的重点,我们出了如下问题:你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是否会让座给老弱病残。选项:A经常B偶尔C看情况D不会。回答经常的126人占56%,偶尔56人占25%,看情况35人占16%,不会7人占3%;你认为“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观念如今应该:A继承并发扬光大B批判地吸收使符合现代实情C封建糟粕,应予摒弃D不知道。回答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有154人占69%,批判地吸收使符合现代实情的有70人占31%;你觉得大学生考试前是否有必要签订诚信承诺:A很有必要,可增强诚信意识,B没必要,浪费时间,C随便。回答很有必要的有175人占78%。没必要的有21人占9%。随便28人占13%;你认为自己在哪些问题上做到诚信最困难:A谎言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时B指出他人缺点时C涉及到自己和他人的隐私问题。回答谎言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时有56人占25%,指出他人缺点时,有28人占13%。涉及到自己和他人的隐私问题有77人占34%。其他有63人占28%;你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A为了高分或避免补考B可以理解C没什么大不了的D我也干过E反感,痛恨,宁愿补考也不作弊。回答为了高分或避免补考有35人占16%。可以理解有140人占62%。我也干过有7人占3%。反感,痛恨,宁愿补考也不作弊有42人占19%;你有没有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A想过B没有想过C只想在自己的圈子中生活。回答想过有210人占94%。只想在自己的圈子中生活有14人占6%。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校高职学生,一方面认为明礼诚信、团结友善非常重要,也痛恨不文明的行为。另一方面当面对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时,往往又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听之任之,更多关注自身利益不受到伤害。没有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化为自身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知行合一上还有较大的欠缺。

三、对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方面的认识

勤俭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业奉献是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敬业必须先从爱岗做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作为学生就必须坚守学习岗位,努力掌握好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为社会、为祖国作出贡献。

本次问卷在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方面我们出了一道:雷锋式好战士郭明义被授予新时代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你A知道B不知道C赞成D反对E没想过。回答知道的有112人占50%。不知道35人占16%。赞成的有70人占31%。没想过有7人占3%,反对的没有。 转贴于  调查说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先人后己雷锋式好战士郭明义被授予新时代道德模范是知道和赞成的,这也显示了我校高职学生对我国优良传统道德的认可。

四、对文学作品提高公民素质方面的认识

文学作为人学,理应担当起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重任。

本次问卷,在文学作品对提高公民素质认识的方面,我们出了:你对我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践行弟子规的态度:A赞成B反对C无所谓D其它。回答赞成有161人占71%,反对的有7人占3%,无所谓有28人,占13%,其它28人占13%。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籍:A中国名著B世界名著C专业书D言情武打E什么都不读。回答喜欢读中国名著的有49人占22%,世界名著112人占50%,专业书有14人占6%,言情武打有35人占16%,什么都不读有14人占6%;你阅读文学类书籍的原因是:A个人兴趣爱好B优化知识结构C提高写作能力D净化心灵E打发时间。回答个人兴趣爱好的有154人占69%,优化知识结构的有35人占16%,提高写作能力的有14人占6%,净化心灵有21人占9%。打发时间的没有。

以上调查表明,我校高职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大多数是持肯定、赞成的态度,反映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但通过对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籍的调查,却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喜欢世界名著胜过中国名著,对外来文化极其追崇,而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不甚关心,这种现象也折射出了社会责任及价值观的变化。在对自己阅读文学类书籍的原因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69%的同学选择了凭兴趣爱好读书,显然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随意性太强,这须要学校在今后的教育中加以正确引导。好读书,读好书,有选择的读书,将是我们下一步课题探求的方向。

五、对影响公民素质因素及增强学生公民素质途径的认识

篇8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回顾;展望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国家――个人”二元结构向“国家―市场―个人”三元结构转变,国家权力逐步收缩,干预力度逐步减弱,越来越多的政治与社会空间开始释放。同时,人们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逐渐加强。因此,培育公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这是公民教育研究复兴的现实前提。政治体制向民主法治转型,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公民教育不再被视为“资产阶级教育”,这是其得以复兴的思想前提。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构建真正适合本国的理论,才能改变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局面,促进公民教育的顺利实现。我国长期受封建专制意识毒害,国家与社会观念意识淡薄。如何从奴性的、自私的、消极的人变为独立的、理性的、积极的公民,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难题。研究与实践公民教育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一、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历程

1.理论翻译:1978-1995年

1983年,钱扑译介或发表美国学者安德鲁・奥尔顿奎斯特的学术成果。随后,每年都有学者发表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但数量很少。这一阶段,一是译介国外公民教育概况,如《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简况》;二是译介国外学者的公民教育思想,如《西德着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

2.实践诉求:1996年―2001年

这一时期,研究取向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一是译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如郑航的《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是讨论香港、所引发的公民身份问题,如李军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三是揭示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如葛新斌的《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

3.公民道德教育凸显:2002年-2007年

这一时期,关注重点是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成果开始涌现。一是借鉴国外公民道德教育经验,如《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二是反思我国近代学者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如《严复的“新民德”学说与近代公民道德教育》;三是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坐标,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建设问题,如《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此外,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拓展到高等教育阶段。

4.理论建构:2008年至今

公民教育现已成为研究热点,关于公民教育的呼吁和讨论日益增多。除继承前几阶段的研究视角外,本土化的公民教育研究开始形成与拓展:1.本体论研究,如《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2.价值论研究,如《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3.过程论研究,如《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之,我国公民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研究热潮与取向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公民教育研究缘起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研究视角多维化,从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审视公民教育。三是研究走向实践化,由基本理论建构与关系梳理走向探讨基于现实问题与具体情境的公民教育。四是研究内容涉猎广泛,现有研究既论及本质、目标、内容,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也考察历史与发展态势、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状况与公民教育观的走向。

二、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基本观点

1.公民教育的本质

关于公民教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五种视角,一是政治――社会视角。许多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旨在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如张斌贤和郑杭生都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实现政治社会化。 二是政治――文化视角。如唐土红、林楠认为,我国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三是关系哲学视角。如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公民对自身所处的关系共同体的认识,同时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公民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四是现代化视角。李萍、钟明华教授认为,现代公民教育必须强调其本质是主体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檀传宝认为,公民教育应该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五是全球化视角。如王啸认为,中国公民教育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在生成具有权利意识的中国公民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人类视野的世界公民。

2.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合格公民。什么才是“合格的公民”?孙智昌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这样的人是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相统一的“新人”。葛新斌认为,公民教育在于培育出健全自律的公民。万明钢教授则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核心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即公民的政治与法律地位认识,国家认同感,权利与义务认识等。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目标即是培养全体公民在民主与法治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表现为,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

3.公民教育的内容

有的学者将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技能训练四个方面。还有的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把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时代性内容和主导性内容。这两个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统梳理与建构了公民教育的内容,但对内容要素间关系缺乏分析,赵晖试图弥补这一不足。赵晖认为,公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经济教育、环境教育和国际教育六个领域。其中道德教育是构成公民教育的基石;在其之上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并列而置的经济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环境教育与国际教育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个屋顶一样覆盖在这一内容体系的最上层。除此之外,现有研究还讨论和分析了以下三种关系:一是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二是法治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是道德教育中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4.实施途径与方法

目前,除少部分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在中小学设置综合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记忆、提问、及作业等。有鉴于此,现有研究认为:1.学校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程来开展公民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1)单独设科。(2)相互结合,即将单独设科、综合设科,渗透型三种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相结合。(3)以参与和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即强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以感受体验为根本特征的“活动教育”新模式。2.重视家庭、“同辈集团”与大众传播媒介等机构的重要功能。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探究学习”“议题中心研究”“批判思考教学策略”等新教学策略。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原则,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内容与过程相结合、非权威主义等原则。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设计、编制出包含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的教材,并采取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等。

5.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德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内容、一种方式。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德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是传统德育的现代表现形式。李萍,钟明华认为,公民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一部分,也不应局限于政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和“社会整体转型”的表征,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质。第三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各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同时学校德育也可以视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反思与展望

一是现有研究停留在引介国外经验与理论,没真正实现本土化。公民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本国公民。因此,借鉴国外必须以本土化为指导原则,将公民教育置于具体国情下思考。二是“公民”“公民教育”等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目前,“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仍很模糊,需进一步界定。有学者主张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源头进行追问。三是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社会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需要从全球化视域来把握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另外,还必须重视提高学校和公民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四是现有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论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上,未更应着力于研究如何开展、开展什么样的公民教育等问题。五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思辨,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2] 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