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优秀微型课讲稿8篇

时间:2022-09-02 23:00: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优秀微型课讲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篇1

一、微课教学的理论研究

所谓微课教学,其实质上就是通过微型的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要内容,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完整的录制出来,对学生开展一项教育信息化的教与学的活动。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微课教学的应用意义

以我院为例,每年音乐专业入学的新生对音乐理论相关的知识了解程度是相对较弱的,让学生在音乐理论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练习,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接受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不足的。对音乐理论掌握不够、重点难点不能灵活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已学过的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忘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结合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传统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还能够长时间用于指导教学,使学生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能随时学习。

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微课教学的应用实践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选择微课教学类型时,需要充分结合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信息化平台学习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相互结合利用;也可采用以微网页为辅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内容,具体知识点。音值组合法是基本乐理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针对节奏型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的节奏型和特殊的节奏型两个内容,因此分别制作一系列微课。

2.制定教学目标。音值组合法这一系列微课通过一个综合的实例,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期末试题案例为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作力,从而更好的掌握音值组合法。

3.编写教学设计。首先分别针对基本节奏型、特殊节奏型两个知识点制作两个微课,然后再制作一个根据期末试题当中遇到的难点的微课,在此微课的最后总结出针对音值组合法这一题型的做题步骤,以供学生参考及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制作

1.工具:计算机、耳麦(附带话筒)、录像机、背景布等

2.软件: PowerPoint、 focusky、 camtasia studio8等軟件

3.录制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微课素材,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写出的讲课稿、制作PPT、选择背景音乐、搭建多媒体环境等,搜集相关音符、节奏型、图片、习题、实例的教学材料,设计讲课稿;PPT要有片头、导入和小结三部分;背景音乐为柔和的轻音乐《绵雪》;录制前在电脑上安装focusky、camtasia studio8等软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及教学软件PPT,以及相关的教学素材,教学软件。接着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开始录制。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微课教学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处理,首先需要对微课录制的内容进行整合,在重难点、注意事项上进行红色图标批注,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提醒。其次考虑为微课视频增加片头,最后进行必要的美化以及背景音乐的处理、添加讲稿内容上的文字作为字幕等。第四步,微课视频达到预期效果之后,点击生成视频菜单,选择mp4视频格式、1280720大小即可完成视频制作。

(三)微课的应用

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无论在学习理论或实践课程过程中进行微课教学辅助,学生可以自行演唱(奏),写作,完成练习,而且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随时检查,这种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各课程的兴趣,同时还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篇2

护理教育学课程是我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培养目标是护理专业本科生要具备一定的护理教学能力[1]。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2]。目前,国内外教育界掀起微课革命。为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我教研室积极经过探索与准备,将微课运用于护理教育教学中,以提高护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系本科学生1-7班314人为观察组,2012级1-6班283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统一招收入学,在年龄、性别、是否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理论课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法,即教师PPT 演示讲解各个章节内容,并在课后布置作业;实践课提前让学生准备授课的材料,由每位学生讲授一段与专业相关的5-10分钟的课,内容形式不定,交一份1学时的教案及选择一个病历进行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 理论课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法,授课教师均相同,具体做法为:在讲述重点、难点或疑点时引入微课。如在讲述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定律时,引入一个操作性强的微课《七步洗手法》,老师穿针引线,学生边学边做,通过学做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又例如在讲授第七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的基本模式》中的介绍“微型教学”时,选择李玉平制作的《什么是微课》[3],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微课;在介绍理论与实践讲授法教学时,分别演示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微课,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教学方法;在讲授“教学的组织形式”这一主题时,授课教师直接将我院系护理教师制作的微课过程展示给学生,比如备课时所参考的书目,制作的教案、讲稿等,直观易懂;实践课其中2个学时让学生欣赏全国获奖作品《圆柱的体积》[4] 等几个作品,及湖南省微课网中一些优秀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及实践课中怎样应用这些方法;另2个学时为讲授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以往是将学生带到病房见习,由护士长讲授,随着护生的扩招,医院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以往的护士长讲授的关于疾病的健康教育中,选择比较好的制成微课,供同学们学习与借鉴。然后布置作业,内容同对照组。

1.2.3时间安排 两组学生均为大二第二学期开设《护理教育学》。这时学生已接受了一个学期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护理教育学课程开展奠定了基础。教程统一使用姜安丽的编制的《护理教育学》[1],理论12个学时,实践4个学时。

1.2.4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教育实践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小讲课、课件和教案成绩随机抽取某个疾病进行健康教育等的综合评价。由4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打分。学生教育实践得分=出勤10%+课堂表现10%+小讲课35%+课件15%+教案10% +健康教育20%,满分为100分。

1.2.5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的问卷,由学生勾选,对2013级314名、2012级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97份,收回597份,其中有效问卷59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201级314份,2012级283份。

1.2.6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资料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教育实践成绩(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护理教育学课程综合能力培养的评价(见表2)

3 讨论

护理教育学是以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1]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与护理院校教师的培养及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这门课程理论性偏强,护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塞式教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略其更要的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单一,运用PPT讲授,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军校;微课;比赛;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89-02

微课程的概念及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

1.微课程的概念

如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的。[1]他提出了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2]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们也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微课”的定义。国内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3]

2.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

一般院校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①技能培训主要是由院校相关教育技术人员组织任课教员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制作方法及技术规范的知识培训。②选题申报是院校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微课程选题的论证申报工作,同时院校的技术保障单位信息管理中心需提出相应的技术保障方案。③设计备课是参加比赛的任课教员搜集相关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撰写讲稿、编写微课程制作脚本、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准备备课试讲,同时信息管理中心也应参与脚本的设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④录像制作是在信息管理中心的协助下进一步对录制内容作精加工处理。⑤评审奖励主要是验收作品。

军事院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的意义

1.提升教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军校教员利用参加微课程比赛的契机,参加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认真学习微课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打磨在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讲授等方面的基本功,主动开展微课程制作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与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

2.激发教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微课程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也不同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工具及课程制作工具,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教员使用新兴教育技术手段的主动性,同时,要想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获得比赛名次,作品的创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3.进一步丰富军校的数字媒体资源

遴选一批优质的微课程,建立具有军校学科特色的微课程群,不仅可以丰富军校的数字媒体资源,还能进一步推动学员岗位任职实战化培训由课堂教学向网络教学的延伸。

当前军事院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存在的问题

1.微课资源比较散

目前军事院校微课资源应用中普遍存在微课资源比较散的问题,没有形成系列化、专题化、结构化以及完整的微课体系,给师生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一旦教与学的过程产生障碍,就必然会导致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下降,因此,无法真正发挥微课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优势。

2.微课程的制作形式比较单一

微课程从制作的方法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幻灯片型微课、改良型微课、动画型微课等多种类型。[4]而目前军事军校制作微课程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只采取拍摄型微课的制作形式,拍摄型微课一般适用于语言类以及操作类的课程,这就使微课程的主题选择有了局限性。

3.比赛与常规教学易脱节

微课程在军队院校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面对这种新生事物,教育技术能力本身就不是很强的任课教员无疑有些力不从心。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及机制体制,因此,在微课程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也常常出现与实际课堂脱节的问题,使微课程制作比赛的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如何提升微课程制作在军校的教学效益

1.精选微课程主题

军事院校要制作微课程,应优先选择军事体育训练、政治工作能力实操训练、政治理论教学疑难点问题解答、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问题剖析以及典型战例解读等学员关注程度较高且与提升实战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精选了微课程的主题,微课程的设计就成功了一半。

2.开发微课程学习平台

军校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是为了达到真正应用的目的,那么,在网上开展优秀微课程展播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资源上传、修改、、交流、共享、搜索、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微课程学习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微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要为课程提供者带来便利,还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其他平台功能,这样才有助于微课程的推广。只有建立了微课程学习平台,对各类微课程进行整合、分类,才能达到以建促用,促进微课程制作常态化、有序化发展的目的。

3.加强团队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一门微课程的内容一般只聚焦于某个很小的知识点。因此,微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仅凭任课教员的技术水平和力量很难做出一系列优质的微课程。微课程的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对场地、拍摄方式、录音器材、课件、录制以及成片规格均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来协助完成。因此,军队院校应该加强微课程技术团队的建设,为任课教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协调好微课程比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

“以赛促教”是军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的真正目的,应该坚持“以建为用”的原则,不搞形式化的突击比赛,让比赛常态化,鼓励任课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方面的教学设计,增强知难而上、抢占先机的意识,积极参加知识、技能培训,加强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努力提升微课程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37.

篇4

“微课”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1]。微课程以其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集中说明并解决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具有快餐化、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聚焦化、智能化、娱乐化等鲜明特点,更加适合网络平台的共享与传播,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微课程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因此,高校“微课”网站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能够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建设作为笔者所在高校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锚点,是校内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网站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商业类网站,要把师生的教学需求放在第一位,避免形式主义,同时要区别于社会微课资源网站建设,体现财经类高校课程特色,立足本校教学,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微课”资源网站的设计,首先从师生需求出发,前期设计着重考虑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另一封面也要能够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平台。在强调资源建设的同时,丰富网站各项教学功能,力图实现资源与教学平台的同步发展,打造成为校内教学资源中心与网络平台,进一步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

二MOOC理念对微课资源网站设计的启示

1MOOC概述

MOOC,是英文A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首字母缩写,中文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维基百科的解释为:MOOC是由大量参与者经互联网并免费开放的网络课程。除了提供传统课程材料,如视频,阅读,和问题集外,MOOC还帮助学生、教授和助教们搭建一个网络互动社区[2]。MOOC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完全开放性、超大规模、用户自组织和社会建设性的特点造就了其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神话。所有的MOOC课程都是完全免费开放的,这些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MOOC课程提倡共享资源,汇集大量用户思想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理念来自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与联通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应,Downes等人总结出MOOC课程的若干基本原则。(1)聚集。在传统课程中,学习内容是由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而在MOOC课程中,大部分内容是动态汇集的。课程为分布在互联网各处的海量内容提供了一个集合点,这些内容会通过网页或课程通讯(Newsletter)等形式聚合以提供给课程的使用者。这些内容是无止境的,学习者很可能不能读完所有的内容,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2)混合。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课程中的内容和课程外的内容相互混合,将学习者自己的资源和课程资源混合。通常的做法是撰写博客,通过社会性书签记录和分享新资源,参与论坛讨论,使用Twitter发表简短的意见等。(3)转用。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目标转用聚合的课程资源以及混合后的资源。课程的目标不是让学习者重复课程的已有的内容,而是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学习者可以基于课程已有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编撰新的内容。(4)推动分享。学习者应该积极与课程的其他学习者以及课程外的所有人分享自己所创作、混合或转用的创意和内容,引起更多的回应和评论。分享的内容可以是新资源、新观点、新见解等。这些内容中有价值的部分也会被课程协调人聚合到课程通讯中[3]。

2MOOC课程的运行模式

根据李青等[4]对国际上流行的MOOC课程分析,MOOC的一般运行模式如图1。每门MOOC课程都会有一个中心平台(一般会采用Wiki或Blog等简单易用的社会化工具),由课程协调人管理和维护。通过该平台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概要、内容资源、每周话题、活动通知、组织教师介绍等等,以此组织整门课程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个性化学习工具。在MOOC课程中,教师话题和活动,协调学习者的讨论,推动学习进程;学习者则通过各种平台和工具,浏览、讨论、完成作业,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流程对于微课资源网站设计的启发是,微课资源网站不应该只是一个资源的、下载站点,应该更加注重教学互动,为师生提供专属讨论区、自由的资源共享权限、灵活的资源分享方式,成为一个集资源分享、社区讨论为一体的教学平台。

三基于MOOC理念的“微课”网站设计分析

1“微课”网站总体规划

(1)页面风格设计。“微课”网站界面的设计应当以简洁、美观为主,色彩、文字、图片、视频的使用风格要同意,排列清晰有序。网站页面以浅色为主,营造轻松、舒适的页面感受。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网站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网站帮助系统、资源中心、论坛、检索系统、后台管理五大模块,具体功能结构如图2。网站的帮助系统主要包括网站使用说明、资源上传规范说明、留言板和论坛版块使用说明,同时提供系统留言板,支持匿名留言,解答用户使用中的疑难问题。帮助系统帮助用户有效操作“微课”资源网站。“微课”资源中心是“微课”资源网站建设的核心。对资源中心的资源分类依据校内学院系部课程进行划分,这样有助于校内用户迅速查找相关课程资源,同时,在论坛模块以同样的方式划分论坛版块,与资源中心相呼应,并将注册用户的操作信息同步,例如,在资源中心上传资源后,会在论坛相应版块自动一条带有超级链接的至该用户上传资源的帖子。资源中心支持所有用户的资源查询、浏览、下载,支持注册用户的资源上传、订阅、收藏、推荐与评价功能,同时通过设置注册用户的角色信息,实现对注册用户的个性化资源推送功能。资源订阅功能,通过XML语言实现资源库对不同注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推送。一旦网络上传了用户订阅的偏好资源,系统即可以向用户以短信、邮件的形式直接向用户推送该资源。资源收藏功能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在线资源收藏功能。用户对自己上传、下载或喜爱的资源,可以直接分类保存在用户网络收藏夹中,以便于用户管理自己的学习资源。资源的检索功能分为分类检索和综合检索。分类检索是用户可以依据资源的专业、年级、学院属性直接进行检索;综合检索中,可以实现以标题、关键字、专业和作者等数据的核心资源属性进行检索。资源评价功能可以实现用户对“微课”资源的评分、评论,评分结果计入系统推荐功能模块,在首页实现对资源的评分排序推荐。论坛功能为用户提供交流的平台,论坛版块分类与资源中心的资源分类同步,当资源中心注册用户上传相关资源后,在论坛相应版块也会直接新建帖子,提供该上传资源的链接地址。同时,论坛可以实现与QQ账号绑定,个人发言信息可以在腾讯微博同步广播。注册教师用户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向管理员申请新建课程讨论版块,对版块内讨论内容,教师有权进行审查、删除。后台管理模块可以对网站的所有上传资源、论坛、网站注册用户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实现对注册用户网络学习行为的统计,包括注册用户在线时长,发帖频率,资源上传与下载频率等,并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给后台管理员。在网站管理模块中,管理人员的角色划分为网站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不同权限的组,每组的具体权限划分详见下文“用户角色权限”内容。

(3)用户角色权限根据“微课”网站的使用对象,将网站用户分为四类:教师、学生、匿名用户、网站管理员。各类用户的角色权限如图3所示。匿名用户权限包括检索、查询、获取资源,可以对访问的资源进行留言评价,还可以通过网站留言板获得支持。学生注册用户除了拥有匿名用户的权限外,还拥有以下权限:资源管理权限: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对自己上传的资源进行再编辑,包括查看、删除、修改;对喜爱资源进行收藏,订阅。论坛权限: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参与论坛讨论,申请加入特定教师课程讨论组,向论坛注册用户发送站内短消息,留言版块留言。教师注册用户除了拥有上述学生用户的所有权限之外,再资源与论坛权限方面还拥有以下特权:资源管理权限:教师可以对所属学院类目下的“微课”资源管理,包括该学院类目下所有资源进行查看、删除、修改、上传与评价。论坛权限:教师有权申请设立独立的课程讨论版块,并有权新建用户组,对该用户组学生用户进行管理。例如,教师能够为新建用户组的学生发放学习资料、发送群组消息、推荐资源、管理组内学生上传内容、查看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统计信息,包括学生上网时长、逗留版块、发言频次等。网站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学生和教师用户的信息与权限。对网站的资源的管理,包括对于资源入库的审核,资源的编辑、删除;对论坛的全面管理,包括帖子审核、屏蔽、删除、修改;同时也可以查看整个网站注册用户的网络行为统计信息(包括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发言频次、登录板块分布等)。

(4)微课网站运行流程通过上述功能设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MOOC课程建设理念使用微课网站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微课资源网站课程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论坛专属版块、教师个人微博、邮件推送等方式,向班级学生提供课程资料(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讲稿等)、布置课程任务、提出讨论主题,学生及时参与互动,自由上传搜集来的各种课程相关资源,由教师审核后至网站,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打好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学的网络课程资源与讨论主题,在课堂与教师展开互动,依据网站平台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统计信息,对已经参与网络学习讨论的学生,直接回答其学习疑惑;对未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引入新课,讲解要点,布置任务,督促学习,有针对性地区别辅导。课后,再次通过微课资源网站,汇总讨论问题,上传新课任务(如图4)。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资源网站与教师腾讯微博邮件等方式,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的新课任务,收集学习各类课程相关资源,并将自己认为较好的资源上传至微课网站,提交教师审核,同时整理学习疑问,在课堂上集中与教师和同学讨论,课后再通过微课资源网站发帖或向教师发邮件解决遗留问题,接收教师新课内容,开始下一单元学习(如图5)。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9-03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带来无限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合理利用大数据,电子设备及网络资源会大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近年来,国家和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微课程建设。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及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1]。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表现出诸多局限之处,亟须辅以新型教学工具,微课程的实施给此课程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因此,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展开论述。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一) 微课程的内涵

目前,许多人认为“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将二者的概念混淆[2],但笔者认为,“微课程”与“微课”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不可同日而语。“微课”是指依托媒体教学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内容而开展的趣味性强、针对性强且具有启发性时间较短的教学设计。“微课程”指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个专题而设计的微型课程,是一个涵盖微课的大的范

围。微课程以一系列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微课为主体,主要应用数字化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微课程不仅仅包含微课,还包含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检测等辅助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等教学活动[3]。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时间短、所含的内容量较小、表现形式多样;第二,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及数字化媒体,例如PPT、正式学习微视频、Flash作为教学平台[4];第三,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第四,利用率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总之,相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更易于被知识接收者掌握和接受,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课时压缩严重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现在高校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课程课时比例加大,这就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近年来,“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成果、观点不断更新,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增加和丰富,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给“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5]。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了该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理论教学方式单一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利用PPT结合板书“满堂灌”教学,有些教师的PPT以大篇幅的文字为主[6]。“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包含许多抽象概念及无直观印象的名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对所教授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普遍认可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对此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往往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趣味性、实用性更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更扎实地掌握该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

此外,传统“园艺植物病理学”每次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学时,每学时45分钟,有研究表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见,传统45分钟甚至90分钟的教学并不一定能有效抓住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段来讲解重难点知识。微课程的短时教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重难点知识利用10分钟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

目前全国各大农业院校“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均已开设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半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

末,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行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各类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害症状、病原特点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需要采集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但是实验材料及所用试剂往往均由实验员或教师准备,学生只是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材料的理解。另外,实验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目的以及主要操作流程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操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并不能完全深入理解,往往会不明所以,无法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此外,现行“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考核方式基本是以提交实验报告的形式为主,学生为了能够撰写出数据准确的实验报告往往会抄袭或编造数据,课程效果很难保证。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基本不涉及对实验的思考与讨论,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学生参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一般授课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只是由教师确定和设计,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往往也只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评价采用统一标准,针对性不强,很难因材施教。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难点各不相同。微课程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随时复习重点知识并反复学习难点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

(五)教学时间、地点有限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植物保护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在,对于该门课程我国各大高校普遍的授课方式为利用1―2学期时间,开设30―40学时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课程学习期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较少,且缺乏和教师交流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无从下手,走出校园后,这种学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当代的教育应该以“终身学习”为最终目标,微课程的教学依托于电子设备、数字化视频及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的适用性更普遍。

(六)教师资源匮乏

“园艺植物病理学”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知识面较广,如园艺植物学、病原学、病理学、病害防治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仅有一名教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毕竟精力有限,多数教师往往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和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传统教学一个教师贯穿始终的授课模式很难实现教师资源最优化配置。微课程便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可以成立教学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研究领域及专长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如让专门研究细菌性病害的教师讲解细菌性病害,让专门研究真菌性病害的教师教授真菌性病害,让病害诊断方面有建树的教师讲解病害诊断等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各个教师的专长合理给其分配任务,实现教师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三、“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原则

(一)微型性原则

顾名思义,既然称之为“微”,时间必然不能太长,但对于“园艺植物病理学”这一原理性较强的学科,时间过短又难以完全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因此对于该门课程需要在知识点表述清晰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讲解时间,经过笔者对该门微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为宜。

微课程的“微”不仅仅指时间,内容的容量也要把握好“微”原则,切忌贪多求大,应该只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表述宜简单易懂、重点突出[7]。

(二)规范性原则

首先,微课程时间要求短,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因此教学内容甚至讲稿字数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正常语速下,人可表达120字/分钟,参考“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授课时间,讲稿字数不宜超过1000字。

微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视频呈现,因此视频背景要符合视觉审美,宜简洁,不要过于花哨,如用文字表达重点内容时,其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度要强。PPT制作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名词、概念及理论的表达应尽量避免采用纯文字的方式,应该充分结合图片,形象地展示,并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表情和眼神交流,只能靠听觉来接受知识,这对教师的授课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语速不宜过快。此外,教师的语言应流畅、生动、易懂、趣味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完整性原则

上文提到,微课程不同于微课,不仅仅包含微课内容,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包含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布局、教学情境的创造。此外,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被纳入其中,而现行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大多缺乏教学效果评价这一环节,这也是其他学科微课程创设过程的一个共性问题。微课程讲授过程中往往无法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往往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课后练习,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不够重视,而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融入各个学习环节,加强课后辅导、教学效果检测及师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环节的设计。

(四)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各方资源。首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及互联网资源,多吸取优秀微课程设计的经验。此外,微课程的制作也要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和资源,避免单一的文字资源,要根据微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合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Flash等资源。如在具体园艺植物病害讲解时可合理利用图片或感病植物标本进行直观展示;在讲解某一病害的治病过程时,可利用Flas模拟病原侵入及植物感病过程,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讲解真菌性病原特点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属配合游动孢子囊及孢子梗等特点形象地进行展示等。

(五)系统性原则

微课是一个将整体知识碎片化的过程,每一个微课重点涉及一个知识点,但微课程不仅仅包括整体知识的碎片化,还应包括碎片化的知识整体化。微课程所包含的各个微课不应孤立存在,各个微课之间要存在逻辑联系,要相互承接,相互关联,各个微课设计的风格和标准要在统一中求变化,避免各行其是,互不联系。

(六)学生主体性原则

微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微课资源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难题困惑为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不应仅立足于园艺专业或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对有此方面学习需要的非专业人员也要予以考虑,在微课程设计前可分别对园艺或植保以及非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依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重难点不同的微课程,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四、“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策略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的实施应涵盖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策略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四个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是“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一切教学任务均应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整体目标为通过对病理学总论及园艺植物病理各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诊断植物病害,掌握发病规

律,及时预防并能够实现病害治理。此外,由于每个微课程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明确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需要教师区分课程的重难点及普通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园艺植物病害分类以及寄主、病原、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等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和通俗易懂的概念可简单讲解,对如何区分病毒、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等重难点教学内容要着重生动讲解。

(三)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

对于记忆型、概念型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性策略,这对于教师的语言功底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把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知识要点,如讲解“黑霉病”、“白粉病”以及“垂直抗性”、“水平抗性”这一类的概念型知识点时,如果语言不够生动、易懂或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必然造成障碍。

对于园艺植物感病过程、病原侵染过程及具体病害的危害状况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则应运用实例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动画、植物标本及实践实验教学来拓宽学生对该类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均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检测作用,对微课程标准化、正规化发展均极为有利,此方面前文已经提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文主要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的微课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教学实施要点进行了叙述。“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是适应素质化教学改革的优质教学资源和途径,但并不代表其可以替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将其作为“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加以合理应用。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只是进行了浅显论述,尚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希望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建设更加便捷、完善,应用范围更广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 程・教材・教法,2014,(11).

[2]张霞.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 学专业两门微课程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廖颖.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 师范大学,2015.

[4]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 化教育,2014,(6).

[5]张茹琴.《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对策[J].科技信息,2011,(3).

篇6

2022最新精选关于诚信演讲稿范文   信,即“诚实、守信”之意。诚实就是对他人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对自己为善去恶,光明磊落。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与信是辩证统一的,诚信的基础是诚,如果人人都诚实,那就必定是一个可信任的社会。

  诚信是维系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体;诚信是人类的美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之一,不仅是公民待人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原则,而且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个人、单位乃至国家、民族形象,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社会呼唤诚信,个人、组织、市场乃至国家需要诚信。高等学校教育应特别关注诚信,充分认识诚信教育的社会价值,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养诚实守信的大学人才。既然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那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呢?首先分析一下大学生目前面临诚信危机的原因: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成熟、社会阅历浅、责任意识薄弱、思辨与分析能力欠缺是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但是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如:文化层次较高,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思想开放,传统保守的观念较少;竞争意识、进取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等。但也存在众多缺陷: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细心呵护下成长,虽然生理上已成熟但不少人心理素质并不成熟,经常表现出以我独尊、心理逆反、不愿接受纪律约束等弊病;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社会阅历浅,对社会上多种不良现象缺乏清晰认识,容易将一些负面的现象当成社会的本质;他们虽然自我意识较强,但责任意识薄弱,在“义”与“利”面前往往选择后者;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各种文化冲蚀着祖国,由于他们缺乏冷静的思辨分析能力,加上自控能力较弱,容易迷失方向,放松对自己的自律致使遭遇诚信沦陷。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大学生应该在“修业”的同时加强“修身”,防止大学生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失衡的现象发生。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克服纯文化课的倾向,即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分数化,淡化了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样就会把大学德育的灵魂淡化掉。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的挑战。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担。这并不只是需要坚实的知识底蕴,而且需要坚定的意志,创新的能力,诚信的品质等等。

  而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品质。古人云“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这就是最好证明。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看到孟信手中牵的不只是一头病牛,而是一条诚信的纤绳。从这个小故事中不难看出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仅如此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

  因此尽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涉世虽浅,眼光虽薄,心灵虽弱,但凭着一份执著,靠着一份不辍,携着一份坚强,我们追求着一份美好的信仰,寻觅着永恒的美德,追求着一种有血有肉的人格魅力――诚信。诚信是大学生的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然而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许多人忘记了诚信,丢弃了这个我们千年不变的民族信念。他们信仰“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迷失在“利”的旋涡里,他们只看到了眼前微小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丰厚的利益。我们现在虽然处在校园之中,并没有真正的接触社会,也无法真正体会到诚信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利益。但这也是微型社会,我们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因此我们也要严守诚信这个规则,把它运用到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也许在潜移默化中诚信就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是重要一环。

  而作为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我们,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拥有诚信的品质。如果说社会是一座大厦那诚信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诚信,大厦就会倒塌。另外,诚信在人际交往中也很重要。你诚信,别人通常也会诚信。这样,群体关系会非常好,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有诚信品质的人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可自己依赖自己,我认为,要作到让人认可与依赖一定要诚信。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帮助。诚信是做人的资本,因为它是自我把握的尺度;诚信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待。

  2022最新精选关于诚信演讲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理念--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首先,我想先说一下诚信,诚信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简单的来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他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诚信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和作风,是一个人做事的原则,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品牌。他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常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做与说的合称。诚信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我们的先哲孔夫子告诫我们: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等这类的句子经常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其实,说,一种语言;做,却是一种沉默、一种努力。也许说也是出自真心,但做却是这种真心的真实体现,如果不想让说变成空洞的语言,那必须要用心去作,去证明你所说的是真的,不管前路有多难,也要挺起胸膛,一个人活着,是一种责任,用心尽力去实现自己说过的话,更是一种责任,如果只说不做,那不论你怎么说,都只是一个不幸的谎言,一个伤人的大话,毕竟,我们要看说的最初,也要看做的结果,不是么?信誓旦旦,天花乱坠地说,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不去做,只是一个说的梦幻,而梦幻总有破灭的一天,希望,我们都不只在嘴上应允,而要用行动去证实,我们是最棒的。说与做,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光说不做不可以,只会说,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行动,说的在多、说的在好,一切都是空谈,没有多大的意义,既然说了就应该让它成为现实就应该有所行动。同样,光做不说也不可以,只知道埋头苦做,做了之后什么都不说,即使做了,别人也不知道,让别人知道并不是表示是在炫耀自己做了多伟大的事,而是应该让大家了解、明白你做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所以说,说与做都有其重要性,说与做应该相统一,而不是所谓的只说不做或者是只做不说。

  说与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无信而不立”,我们每个人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答应了客户的要求,就要尽心尽力的去做。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

  相信大家都知道双汇瘦肉精的事件吧,双汇肉的广告大家应该都看过,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十八道检验居然检查不出瘦肉精,他们根本没有按照说的去做,只求利润最大化弄虚作假,添加瘦肉精,欺骗消费者,可是最后这个并没有给他带来利益,相反的却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企业要积攒声誉,创立品牌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需要数十年之功。可稍有松懈、管理不善,就会土崩瓦解。所有的行业,品牌都要引以为戒。

  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诚信经营更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所以我们公司要秉承诚信理念: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所谓真诚产生信任,信任产生理解,理解会产生成功。我相信只要有了诚信,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2022最新精选关于诚信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立身,友善待人》。

  诚信友善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阴云遮不住的一片晴空,是巨大痛苦中的一剂良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闪亮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毫无疑问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立身,友善待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一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大力宣扬的道德品质。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让我想到河南一位卖鸡蛋的大哥,任庆河。他原来的店铺拆迁了,他担心拿着店里鸡蛋票的顾客找不到店家着急,因此在店铺旧址一等就是三个月。这个看似平常的等待,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赞誉,他也因而在网络上被网民称为“诚信鸡蛋哥”。其实诚信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一种契约精神下的道德垂范,更是一个可以改变现实的“技巧”。中国传统文化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诚信其实便是一个的例证。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言出必行,诚信对己,诚信待人。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友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法宝,说话和颜悦色、做事留有余地、不与同学发生矛盾、原谅他人的过错、主动承担较为辛苦的工作等,这些都是做事友善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的气息……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