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暑假实习论文8篇

时间:2022-08-01 08:57: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暑假实习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暑假实习论文

篇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窠臼,主张以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表征当前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并根据自身的原有经验和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确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将这一教学目标分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并介绍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协助学生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1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传统金工实习车间建设。学生在进入数控车间之前,应该扎实提高自身的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等切削加工技术,将传统金属切削加工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在规定的实习课时内完成对普通车床、普通铣床等相应工种的金工实习,提高其技能水平。在金工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机械制造知识与技能划分成若干个不同难度的小任务,让学生能准确把握刃磨与安装、工件的定位与装夹等,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加工人员。因此,传统金工实习车间建设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实习的基础与条件。二是加强数控实习车间建设。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及专业发展需求,引进一大批最新的数控设备,以保证数控机床所使用的设备与企业发展接轨,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淘汰一大批老、旧设备,更新数控系统,通过数控模拟教学软件弥补设备不足、系统更新缓慢等缺陷,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控实习条件。

2.2进行模块化教学

一是普通机床操作模块,即在学习完专业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安排一定量的课时,让学生参与普通机床操作,掌握各种刀具刃磨、加工切削用量、零件加工等具体技能,以保障数控加工顺利进行;二是数控仿真模拟操作模块,即利用网络系统和软件进行合理的编程练习和模拟操练,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和技能;三是数控机床操作模块,即以刀的操作为教学的中心,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内容,实行分组轮换操作,以明确学生的操作步骤,提高其操作能力。

2.3加强任务设计与分析

与知识学习相比,技能学习更具有指向性,意味着学生每次学习的技能只能集中于某一个方面,并不能同时兼顾所有技能的学习,因此,实习教师应该将数控加工的实习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项目,并对每个项目按照总任务-子任务的顺序进行区分,让学生正确分析每项任务,从而将教与学的内容化整为零,降低操作的难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控技能。例如,在进行数控加工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基点与节点计算能力较差的情况,将CAD绘图功能练习、CAD尺寸标注练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让学生对CAD、CAM、CAXA等软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手工编程能力。

2.4开展自主协作学习

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能力,既熟悉企业的工艺流程,又具备扎实的数控加工工艺理论,以双师型教师的姿态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数控加工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每项工艺背后的理论基础,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将数控加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其完整的数控加工知识体系。例如,我们既要让学生切身体会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也要让学生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思考每一项操作所应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理论基础才能相辅相成。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实习的全过程,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第一步,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零件加工,熟悉手工编程,让每个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流程;第二步,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更加复杂的数控加工,将实习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促使每个小组在合作的情况下完成具体任务,从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与实践性,缩减教师直接讲的时间。

2.5进行合理的交流评价

一是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每一个步骤,将任务驱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技能。以数控车工工艺实习为例,我们可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影响下的数控加工实习教学具体为向学生布置实习任务、读图与识图、制定计划、制定加工方案与工序、进行零件加工、检查加工质量、教师检查验收与师生交流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严格按照学生自主完成每项任务的原则,区分数控加工工艺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

二是数控加工实习教学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最大限度地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始相互了解,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彼此,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进行互评,分析各自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合作效率、实习态度与具体操作技能做出合理评价,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易用给教育学带来生机和繁荣。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人机对话的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需,作为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渐渐的成为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成之一。

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课堂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尤其是使完成教学难点更省力、更有效,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已经比较广泛的采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但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教学的灵丹妙药,认为一堂好的讲课关系在于课件,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的特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不够广泛,但在其他学科中使用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有时甚至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及分析

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和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同意和协调发展。就这些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不够: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这使得培养的学生思维上属再现型,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出问题并应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大信息量,打破因信息狭窄而形成的思维瓶颈。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在承载和传递信息数量和质量方面,比起多媒体技术,已明显不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授效率高,课堂信息量大。据观察,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大约能提高25%的效率。传统教学在课堂上能做的演示实验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能口头讲述一些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极强,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于一身,具有只能力、数字化的功能,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甚至可以显示一些不易看清楚的技术动作。很多重要的信息和精彩的图片及音像资料都可以及时编入电子教案,引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

例如:本人在《足球规则简介》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曾做过比较。有两个班采用常规口授加板书的形式,另外的班级则采用幻灯片结合视频剪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结果采用常规教学的班级各种图示、规则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胡动讨论。在期末进行的《足球规则简介》笔试中发现两种不同方法教学的班级成绩差别并不大,然而在临场比赛担任小裁判方面则显示出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课堂上就有通过观看比赛录象担任裁判的练习,而且老师还通过慢镜头讲解分析,与规则联系密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传统教学法仅仅依靠老师在讲台上比划,学生获得的直观感受较少,虽然效果要差许多,以至于临场使用顾此失彼。

3、多媒体教学虽然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不少优势,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取舍。

例如:本人在“篮球训练之跳投”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也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一种采用常规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然后集中讲评等方法,另一种采用多媒体教学,先观看精彩的“篮球训练之跳投”片段,然后慢镜头讲解投篮动作,师生共同分析技术特点等。学生兴趣倒是很高,动作要领基本都能表述,然而练习效果却不怎么样,给人以“纸上谈兵”的感觉,教学时间还多了一个课时。反之常规教学的效果要好许多,不仅能讲,还能做。究其原因本人认为该内容宜边讲、边练、边体会,脱离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时代。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多媒体,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赶时髦,应该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和平共处”,像辅相成,这样才能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正如人们所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做时才理解。因此无论多媒体的演示多精彩,蚕毕竟只是看和听,学生没有动手去做,就谈不上理解得有多深了。所以,利用了多媒体演示,还更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⒉多媒体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如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在教学中模拟一些不易观察的、快速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或技术动作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共组,教书才是驾驭媒体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何种媒体手段,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量,该用则用,不需要用就坚决不用。针对体育教学而言,一般情况是,多媒体技术应着重运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如各种规则介绍、健廉知识、体育欣赏以及部分技术动作复杂不易看清或师范讲解困难的教学内容,而对那些比较感性,难度不大的内容,边师范边讲解更能主观体现的教学内容,比如大多数的技术练习、素质练习等,更适宜让学生通过观察师范、协同配合、组织练习来领会,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把增施钾肥作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进行试验示范,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总结了单季杂交水稻施钾增产效果以及钾肥的施用技术。

云和县地处浙江西南部,云坛乡是该县的一个山区农业乡,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单季杂交水稻常年播种面积在333.3hm2左右。近年来,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把增施钾肥作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1水稻施钾试验推广概况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全乡水田缺钾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80%,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主要障碍。为了研究钾肥的施用效果和推广施用钾肥,提高施钾的经济效益,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进行钾肥的试验探索,先后在云坛、李山前、梅湾、靛青山、陈村等村设置钾肥试验点,累计3年共28大区对比处理,试验示范面积达67hm2,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2施钾增产效果

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证明,增施钾肥能使水稻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据5个村的28个对比试验和测产验收统计,单晚稻平均增产688.5kg/hm2,增产11.3%,如2004年调查云坛村单季稻施氯化钾150kg/hm2,单产7929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555kg/hm2,增产7.0%;李山前村单季杂交水稻施氯化钾150kg/hm2,单产8454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852kg/hm2,增产10.1%。从总的验收情况看,单季杂交稻施用钾肥,平均单产8055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648kg/hm2,增产8.1%。由此可见,施用钾肥不仅补充土壤钾素不足,而且调节了氮、磷、钾的合理比例,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钾肥施用技术

3.1根据土壤特性施用

对缺钾严重的土壤,施用钾肥效果显著。据调查,速效钾含量在50mg/kg以下的砂质田,单季杂交稻施氯化钾150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10.2%;而含钾比较丰富的灰泥田(85~100mg/kg),施用效果不如砂质田。如梅湾村的灰泥田,水稻施氯化钾150kg/hm2,单产7822.5kg/hm2,比不施钾肥的只增产5.6%。

3.2钾肥要与氮、磷配合使用

实践证明,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钾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缺钾田施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氯化钾112.5~150kg/hm2,配比较为理想,增产显著。

3.3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技术

3.3.1秧苗期适施钾肥。培育无病带蘖壮秧,是获取水稻高产的基础。含钾丰富的秧苗较粗壮,表现为叶厚、蘖多、根系发达、移栽后恢复生长早。因此,秧苗期必须适量施好钾肥。①旱育秧:用氯化钾45~60kg/hm2加适量氮磷肥混合湿润营养土4.5~6.0t/hm2沤制5~7d后作为秧苗基肥施用。②水育秧:早晚稻在4.0~4.5叶时用氯化钾60kg/hm2加尿素60kg/hm2于睛天下午灌薄水层后均施。

3.3.2分蘖期挑施钾肥。在插秧后到晒田前,一般施氯化钾45~105kg/hm2。在施肥过程中,必须因土、看苗进行挑施,重点掌握好3种类型田:①对瘦质田、冷水田、污泥田等含全钾1.5%以下的属于缺钾类型田,其缺钾症状一般在插秧后10~15d开始出现,缺钾植株比正常植株矮小、颜色暗绿、生长不整齐,老叶片的尖端出现黄萎,之后根系变黑,植株衰退,严重的易发生赤枯病或致死苗。因此,对此类田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分蘖期应挑施好钾肥,可用氯化钾75~105kg/hm2,配合磷肥施用,同时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工作。②对泥肉田、粘土田等含钾量中等的土壤,应根据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要求而定,以生产6000kg/hm2稻谷的田片,应施氯化钾45kg/hm2左右。③对含钾丰富的土壤和较肥沃的田块,分蘖期应看苗管理,苗势好的一般少施或不施钾肥。3.3.3幼穗分化期巧施钾肥。幼穗分化期应根据水稻前期生长情况施用钾肥。如前作种植蔬菜等短期作物或施有农家肥的,因残留一定钾养分,但苗势一般的,可施氯化钾45~75kg/hm2;如前作种植春大豆、春玉米或排场代料黑木耳、香菇等田块,且稻苗过氮导致叶片浓绿披斜的田片,一般施氯化钾105~135kg/hm2,以提高植株抗性。

篇4

STEP的基本内容

Dinkmeser等认为,对父母的教养行为应进行系统的训练,以有计划、系统地预防、矫正不良的教养行为。训练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训练STEP模式认为,所有的教养行为,其效果都取决于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提高教养效能、促进儿童发展、提高父母满意度的前提。Dinkmeyer等人(Dinkmeseretal,1990)认为,建立有效的、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四个主要条件[4]:1.相互尊重(mutualrespect)。Dinkmeyer等人认为,亲子间多数问题都起因于缺乏相互尊重。父母不尊重孩子经常唠叨、吼叫、打骂、贬损孩子,不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和时间,既不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无法让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会相互尊重。因此,父母首先要先尊重孩子,给予适度的关心,减少对孩子的批评和唠叨,并在友善的环境中与孩子交流;2.共享欢乐时光(takingtimeforfun)。建立关系需要时间,STEP模式非常注重家庭共享时间,该模式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积极的亲子关系,父母每天都应该与孩子有一段共享的欢乐时光,在此段时间内双方(尤其是父母)都不会强迫对方做如何事情。对年幼的孩子而言,上床睡觉前如能有段与父母独处的时间非常重要。STEP模式建议父母轮流单独与孩子共享欢乐时光,以增进亲子情感。3.鼓励(encouragement)。STEP模式强调儿童有成长的内部动力。为了培养孩子的信任感、价值感,父母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部力量和成长。鼓励孩子还有利于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亲子间的合作关系,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特长。4.传达爱(communicatinglove)。儿童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来源于爱与被爱,父母应随时将爱•198•传达给子女,付诸行动的爱的表达,如说出爱、抚摸、拥抱、亲吻等对孩子的成长、对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价值感、相互尊重以及发展责任感与独立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Dinkmeyer&McKay,1989[5])。

(二)有效的亲子沟通训练STEP模式的另一重点是训练父母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亲子间的沟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的符号系统,向孩子传递着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态度、评价等。积极的沟通,使父母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表现对孩子的接纳、理解和欣赏,减少孩子的逆反和防御,对孩子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沟通训练包括:1.积极倾听训练。父母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感觉,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才可能使孩子敞开心扉,并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发展信任、理解,感受支持和爱。积极倾听的训练内容包括:表现出对孩子的谈话感兴趣;放下判断与批评;察觉非语言线索;让孩子把话说完;反映孩子的感受。2.清楚的自我表达训练。在讨论孩子面临的困扰时,父母要用倾听来表达父母的接纳,以帮助孩子认识、应对或解决其困扰,让孩子有机会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学会人际沟通的技巧。

(三)检查、消除孩子不良行为目标的训练1.检查孩子的不良行为目标。儿童的不良行为目标主要在于获得注意、争取权力、进行报复与表现自己的不适应。从这四个角度入手,就可以发现孩子不良行为的目标所在,所以,消除这些不良行为目标是STEP的另一个核心问题。2.消除不良行为目标。首先要鼓励儿童成为“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的人。STEP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面对挑战的资源。父母的职责是要为儿童提供挑战,使儿童获得挑战的经验,并发展自我资源。鼓励儿童成为“自我导向”的人,以向儿童传递这样的信息: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令人尊重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对家庭社会有贡献的一员,从而获得自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教导他们责任、自主、正义、公平等作为他们的行为目标。同时家庭还要满足孩子的“附属感”,父母应该给儿童提供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机会,尤其是自我负责的机会,容许所有的成员自我表达,每个人在家中有平等的权力。这样,儿童才能产生“附属感”,感到自己对家庭、社会的价值在于自己的贡献。此外,减少“权力斗争”也是减少不良行为的重要环节。不良行为有时是“权力斗争”(powerstruggle)的一种反映,是儿童向父母争权(“谁能主宰我”)的一种形式。如果儿童的不良行为起因于赢得父母的注意和争取权力,那么,除非这种情况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就难以消除。尤其当儿童争权失败,儿童会增加对父母的抗拒,进而放弃表现适宜行为的机会。改变儿童不良的行为关键在于亲子关系,尤其是儿童被父母的接纳程度(Dreikurs&Soltz.1964)。

STEP的有效性研究

STEP也常利用团体方式通常最多十几个人编一组,进行STEP相关的学习活动与演练,相关的实验研究也表明,这种模式有其可取之处(Berger,1995)。Nystul(1982)研究STEP对父母教养态度的影响,他们对70位母亲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参加训练的实验组母亲比没有参加训练的控制组母亲在教养态度上更为民主;实验组母亲也更多地口头表扬孩子。而Burnett(1988)在对STEP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参加STEP方案显著改善了父母的教养观念,使他们明显地减少了权威、增加民主、感受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与自我了解;在教养方式上则倾向于减少严格的管教、增加口头鼓励;而孩子在行为的责任感、自尊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变化;被试的家庭气氛、亲子互动也都更积极(Schultz&Nystul,1980;Tavormina&Hampson,1980).台湾学者也基于STEP方案做了很多实证研究。刘姿吟[6](1992)以台北县秀朗小学23位五、六年级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对实验组家长进行了为期八周的“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并分别在训练一周后和八周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满意度”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父母在教养态度上的总分及“自信程度”、“接纳程度”、“了解程度”等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控制组,八周后两组差异仍然显著;实验组被试在教养方式总分及“接受—拒绝”维度上的得分也明显高于控制组,但八周后两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亲子关系的满意度上没有即刻效果,但八周后实验组高于控制组;接受训练的实验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生活常规、责任性、亲子关系、抱怨行为上有明显改善,八周后除“生活常规”外,依然有效。张爱华(1986)[7]也发现,STEP方案对改善母亲的教养态度(如民主vs权威)和教养行为有影响。曾家炎(2005)[8]STEP方案明显改善了父母的“教养态度”,他们在自信、归因、接纳、了解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进步;“亲子关系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在“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明显提高;提高最为显著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以及自我反省及觉察能力,以上改变在一个月以后的测试中仍然有效。国内赵阿勐(2006)研究指出在亲子沟通水平和教养态度上都发生了积极正向的改变,可以达到改善家庭环境和促进子女成长的目的。潘子彦和伍新春(2008)运用STEP模式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做了实证研究,对天津两所小学中11名家长进行了父母效能系统训练,通过对父母和孩子进行访谈证实,他们所感受到的亲子关系有所改善;通过前后测结果发现在亲子关系类型中,家长报告中严格型、不安型达到显著差异;孩子报告亲子关系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型方面有了显著变化。

STEP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启发

作为一套协助父母增强教养能力的方案,STEP方案在美国约有200万人以上的受益者(PaulW.Robinsonetal.2003)。对该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指向于儿童成长、家庭健康幸福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儿童内在的行为目标和成长目标该父母训练模式重视对儿童行为的内在目标和成长的内部动力的分析和引导,认为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内在的行为目标,所有儿童都有内在的向上成长的动力。当儿童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儿童的自我受到威胁,如儿童被注意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儿童感到被挑剔、被控制、被拒绝等的时候,就可能激活儿童的防御机制,导致错误行为目标的产生,进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儿童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暴躁、易激惹、挑衅、逆反,以及表现无能、依赖、情绪低落等,大都与不良的行为目标有关。这些问题行为是儿童对这些情境的应对策略,是问题情境所导致的。所以,父母敏锐的感知、判断孩子的问题及不良行为原因及行为目标,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行为目标,强化内在的成长动力,培养成就感和价值感,消除错误的行为目标。此外,该模式认为,孩子的自尊来自于被尊重的经历。父母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接受、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欣赏,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积极引导,对孩子错误行为目标的分析和处理方式,都能影响孩子的自尊水平、影响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背景和合作关系、影响孩子的责任感和成熟水平以及对学业的积极态度、成就取向以及对挑战和压力事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

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信息加工理论;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在课程改革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数学教学的理念日益先进,数学教学方式日趋丰富,数学教学思想也渐渐多元,而数学教学成果更是汗牛充栋. 在欣喜地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初中数学教学的进展,我们也会看到其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经验移植的较多,原创创新的较少;经验概括的较多,理性分析的较少;拼盘杂烩的较多,精品味道的很少. 这些不足,一方面源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传统,即初中数学教学更多地容易变成任务的教学,即使不创新也能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中获得一个较好的评价,因此教学创新反而有时会成为另类,再加上创新总是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风险,万一影响了教学质量反不被同事、领导所喜欢;另一方面则是由初中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所限,即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支粉笔,再加上多媒体什么的,也能应付日常的数学课和必要时候的公开课. 而且,平常的数学课要的是所谓实效,即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公开课要的往往是吸引眼球的招式,具体招式背后的思想并不容易为同行所重视. 或者说多数同行想重视也重视不起来,因为他们同样不具备发现教学智慧的眼睛. 这样的条件与结果之间形成了不太好的循环,因此就造成了初中数学教学某种程度上的低水平重复. 纵观近年来数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小学数学的风生水起,而初中数学相对就要冷清得多.

因此,笔者以为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摸索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以使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进一步由经验走向学术. 笔者在本文中就尝试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有关思考.

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的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思考

信息加工理论被比作是解释学习行为最为有效的理论之一,最早源自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类比. 其相对于课程改革的支撑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言,有着自身的优点,如其解释比较细致、结构更加严谨、说服力更强.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虽然相对更好理解,但若深究其中的学习心理机制,我们还是会发现其存在一些粗糙之处. 那,信息加工理论下的数学问题解决有哪些理论阐述呢?

我们先来看看信息加工理论. 一般认为,信息加工就是将学习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信息加工往往也不一样,常常称之为学习事件.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提供、控制外部条件,促进学生内部的信息加工.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相通的地方),而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动作由八个阶段组成,其中涉及的期望、知觉、编码、记忆等与本文所说的问题解决关系不明显,故不多占篇幅. 从整体来看,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比作信息在不同时段得到的不同加工,最终形成学习. 我们再来看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需注意的是,问题解决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决问题. 后者往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路中的一部分,而问题解决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其存在自身独有的结构,既有解决问题的影子,也有自身的特有内容,而学生原有的经验是知识基础,心智水平、思维操作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信息加工理论立意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而问题解决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 因此,人们天然地利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问题解决. 目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问题解决主要分成问题的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等四个过程.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是第一个环节,而对后三个环节则忽视较多.

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的数学问题解决实践分析

通过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信息加工理论下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大体轮廓. 事实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问题解决的思路如果加以转换就会符合信息加工理论的要素. 而且,有了这一理论的指导,其他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再是一件难事,也就是说,有了一个理论的牵引,众多的数学问题往往会成为同一个问题. 一旦达到这样的情形,我们认为初中数学教学离有效教学的要求就更近了.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实例来看看怎样通过信息加工理论实现问题的解决.

这个实例来自于网上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在某些杂志上也曾提及. 其一般出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但如果利用初中的数学知识也能得到相应的解法. 而且根据笔者的实践,在初中教学中穿插这样的挑战,更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魅力,因而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道题目是这样的:

如果遵循常规的解题思路,那我们的教学往往就只是讲授式的,因为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缺少明确的思路,因而不大可能自主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但如果能够利用信息加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就有可能自己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笔者的尝试是这样的:

第三步,应用算子. 得到上面的结论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必然解决,因为在无法判断这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什么关系的情形下,要得到题目所求三角形的面积,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三个直角三角形的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有丰富解题经验的学生首先会产生一种意识:这三个直角三角形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这种意识来源于日常的解题,因为大多数初中数学问题都会存在一些“必然”因素,这些必然因素往往又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很“偶然”得到的认识. 因此,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关系也由这些同学先行发现,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就可以实现其他学生的知识共享. 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就是,将它们的斜边首尾连接,就可以得到一个边长分别是2a和2b的长方形. 因此所求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第四步,评价当前状态.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在初中数学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有一个反馈评价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检查自己问题解决思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一个反思的过程:这个解题的思路是怎么想出来的?怎样思考就会变得更为简单?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利用信息加工理论进行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反思

篇6

关键词:引用;评价理论;作者立场;引用方式;引用本质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101-04

一、引言

“引用”是在学术文体中使用了写作文本之外来源的信息,包含概念、术语、数据、研究方法、知识论述以及研究结果等信息的显性互文性的构建行为。“引用”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引用先前研究可以有效支撑引用作者所提观点;第二,合理的引用可以展示文本作者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掌握状况,也是其写作能力的部分体现;第三,合理的引用是将知识和观点等信息归功于最初提出者的行为,建立了文本作者与被引者之间的交流,是维护学科领域内部研究者之间的一种纽带;第四,合理的引用可以有效避免剽窃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引用的认知和社会功能,有必要对引用这一文本行为进行系统性梳理。

二、研究背景

White认为对于引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科技发展史、信息技术以及应用语言学。本文属于应用语言学对引用的研究范畴。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对引用的先前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研究方向关注引用在学术写作中的修辞、认知、知识论功能。第二个方向涉及一语及二语学术写作初学者对引用这一互文性话语现象的习得过程。第三个方向则探讨不同语言、学科、研究方法学术文体中的引用差异。但以上研究均未提出系统性的引用分析框架,本文在Coffin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未来引用研究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对话性分析

巴赫金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认为意义协商的方式可以由对话性(dialogism)解释。在学术写作中,由引用建立的作者与潜在读者之间的意义协商可以是对话扩张型(dialogic expansive),也可以是对话收缩型(dialogic contractive)。对话拓展型是指引用作者在构建意义对话时,刻意给读者留出发声机会,允许和鼓励不同读者对所引观点进行不同方式的解读,发表不同看法,体现不同态度和立场。相反,对话紧缩型则是指引用作者特意缩小读者对所引观点和内容进行主观解读的可能性,压缩读者发出其他观点的空间,鼓励读者就所引内容持有与引用作者相同的观点。因此,对引用作者观点的其他解读会带来潜在的意x对抗,从而需要较高的人际交流成本。收缩型和扩张型对话为引用特征的具体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引用”分析框架和对话性案例分析

Coffin认为引用隶属于评价理论中的“介入”体系,处于介入:摘引范畴。该体系同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元功能紧密相关,关注引用言语“进行人际或概念意义的协商的方式”。在Coffm的分析框架中,引用特征被分成了三个互相联系的系统(见图1)。

第一个系统为文本作者的立场,包含四种情况:认可(Acknowledge)、疏远(Distance)、支持(En.dorse)、反对(contest)。第二个系统涉及引用融入,包含文本融入和被引者融入两种情况。因为“融入”主要针对被引人和内容的文字表达,考虑到中国读者对该概念可能存在的理解困难,在本研究中该系统被修订为“被引方式”。第三个系统涉及引用的本质,如被引者是自然人,还是非人,或者是抽象人?引用自然人有没有具体的姓名体现(Named vs.un.named)?引用的文献来源单个还是多个(individualvs.collective)?被引用者是在相关领域具有的地位高低(high status vs.low status),等等。在此有必要指出,在Coffin中,被引用者地位高低取决于有没有提供真实的被引者姓名。这一命题及潜在读者对被引者地位预设的主观性促使我们在本文中对这一分析框架做出修正,并最终摒弃了这一引用特征。

本研究为分析以上引用系统和特征,特建立了英语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语料库。该语料库包含了于2009~2013年在以下六种中英文应用语言学权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现代外语》、《Applied Linguistics》、《The Mod-em Language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并从中抽样120篇论文,使用UAMCorpus Tool软件识别、编码并分析引用共计4234处。

(一)引用作者立场

在以上介绍的四种引用作者立场当中,认可表示对被引内容或观点持有中立的立场;疏远则表示对所引内容的信度不负责,持有相对怀疑观点,但并无反对之意;支持和反对则分别代表了作者对所引内容持有积极和消极的态度。以下为表明引用作者立场的例子:

1.林莉兰编制的量表从动机、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行为3个方面调查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2.Barcelos and Kalaja (2003) claimed that be-liefs are context dependent, dynamic, experiential,and contradictory.

3.Stryker and Leaver (1997) persuasively assert-ed that performa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can andshould reflect an integrated continuum of form andcontent rather than a mutually exclusiv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two.

4.However, Chen and Chang (2004) failed tofind a link between academic learning history andFLA/FLCA.

例1中“调查了”表明引用作者客观地提出林莉兰的研究,并未直接流露出自己主观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评价;例2中"claimed"(声称)则表现出来对两位被引作者观点及其信度的不确定性,但并没有批判的态度,在这两例当中,引用作者并未对所引内容表示出明显支撑或者反对,允许读者主观解读,根据Coffin的归类均可以表达出主观的立场,因此认可和疏远这两种引用者立场都属于对话扩张型。例3中用了副词“persuasivelv”和动词“asserted”的组合充分说明对两位被引作者的信任和支持;例4则用“failed to find”指出了Chen和Chang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其投射出批判的态度。支持和反对立场已经明确体现了引用作者对所引内容的立场,意义协商空间缩小,因此为对话紧缩型。

(二)被引方式。被引方式包含作者被引方式和文本被引方式。前者区分了被引作者融入文本的方式,即作者直引:被引作者姓名直接在句子当中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例5),和作者间引:被引作者姓名未充当句法成分而被放在句后括号、脚注、尾注、注释中(例6)。

5.例如,Boyland和Anderson发现,结构启动效应即便在启动句和目标句相隔20分钟的情况下仍然存在。

6.In both cases, work has frequetly been orga-nized around such categories as gender (e.g., Suther-land, Cowley, Rahim, Leontzakou, & Shatuck, 2001 ),class, and culture (e.g., Canagarajah, 1993; Ndura,2004).

例5中Boyland和Anderson是整个报道句的主语成分,对于别因作者姓名的凸显表明这只是被引作者的个体观点或者发现,是许多论点当中的一种。除各学科泰斗级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外,一般不代表该知识界相关领域已确立的观点,也不一定代表引用作者的观点。这种作者直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其他声音,承认除了被引作者和观点外,也存在其他研究可能,故而属于对话扩张型。相反,在例6中,被引作者均被放置于相应的所研主题之后,如genre和culture。这种处理方法突出了文本,而弱化了被引作者,显示出文本的客观性,强调了所引观点已经成为研究领域内部广为接受的事实,不因研究个体的意志为转移。在此,作者被引方式表明其观点与学科背景属一致意见,故而不提倡不同观点。由此,作者间引突出了作者与读者在所引热菀庖逍商方面的对话紧缩型。

文本被引包含三个维度:文本直引、文本间引和文本混引,它们均涉及被引内容植入于文本的方式,即分别对应直接引用原文,改编重组原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以下分别为三种文本被引方式的例子:

7. 'A test ought to bring about good in society;that is it should not be harmful or detrimental to soci-ety' (Kunnan 2004:33).

8.Elsewhere (Gray 2010) I have argued that thetextual construction (and imaging) of English in ELTcoursebooks parallels the processes of commoditypromotion more generally.

9.The goal here was to identify the "telling"(Geertz, 1973; K. Richards, 2003) : particular per-sonal insights which resonate in terms of the connec-tions they make.

10.在心智哲学研究中,有些学者在研究类似的现象时曾提出诸如“现象质”(phenomenal quality)、“原感觉”(raw feels)等术语。

例7完整的一句话是对Kunnan文章中话语原封不动的引用,并且全部置于引用符号之内。引号的使用及具体页码的标注是文本直引的显著特征。文本直引还包括整段引用(字符数一般大于40),该方式虽不需引号,但往往以一定的缩进形式显著地标示其是以“插入”的形式镶嵌于写作文本当中。这种文本被引方式从形式上决定了所插入的话语发声的来源,被引作者应对其效度负责,引用作者在构建和协商意义时更多起到“搬运工”的作用。读者可以不赞同被引内容,因为从形式上可以看出被引内容本身就是和作者文本分隔开的。因此,文本直引属于对话扩张型。例8中被引内容放置在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当中,已经明显成为主句的一部分,被同化于作者的文本。相对而言,引用作者不鼓励读者方面其他的解读方式,故而文本间引为对话紧缩型。在所建的引用语料库中,我们也发现有如例9和10将文本直引和文本间引相混合的例子,并将其称为文本混引。例9中,“telling”是直接引自于括号中的两个文献来源,而其余部分则是引用作者自己的措辞及其修改。例10中的文本混引是仅出现在汉语文章中的情况。引用作者为了避免其所用外文术语的中文翻译可能带来的混淆,特提供外文原术语,而其他部分为引用作者的话语。文本混引仍然允许读者对所引观点的形式和意义持有主观看法和态度,所以其为对话扩张型。

(三)引用本质。引用本质包含两个范畴:人化和识别。在人化范畴中,引用会出现如例11中自然人(human)为被引用者的情况,也会有像例12中抽象人(abstract human)的情况。后者情况下,自然人“布龙菲尔德”仅作为中心语“向心构造理论”的修饰成分。第三种人化的情况为非人(non-human),例13中,被引部分成为“西方修辞学”,不具“人性”。

11.陈国明提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最新最完整的模式,包含三个互相依存的层面:(1)认知层面,指跨文化理解;(2)情感层面,指文化敏觉力;(3)行为层面,指跨文化效力。

12.布龙菲尔德的向心构造理论在分类上确实有些问题,对形式类以及中心语和短语的功能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13.西方经典修辞学由五个基本范畴组成:修辞发明/觅材取材(invention)、布局(arrangement)、文体(style)、记忆(memory)及宣讲(delivery)。

相对来说,按照自然人、抽象人、非人的顺序,人化范畴体现的对话扩展性逐渐递减。自然人体现出最强的被引作者主观性,而抽象人和非人则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物化,因此,前者对话扩张型,后者为对话紧缩型。

在识别范畴中,本文对Coffin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改,仅包含命名和分组两个次范畴。前者关注被引出处是否包含具体被引作者姓名,后者则关注引用来源的数量,区分了被引为单个或者多个来源。例14中,被引出处不仅为自然人,引用作者还列出了研究者姓名Shaw。这一已命名特征说明,所涉内容出自具体理论或者证依据。相反,例15则将被引人视为Scholars,虽为自然人,但并未列出学者姓名,属未命名。

14.As Shaw pointed out, very often a lack of vo-cabulary impedes effective reading of authentic texts.

15.Scholars of representation concentrate primar-ily on the semiotics of textual and visual images.

一般来讲,正因为命名提供了具体地理论或实证依据,其比未命名的识别范畴更具有较高信度。引用作者更期待通过命名缩小与读者的意义协商范围,劝说读者接受其命题观点,故该范畴为对话紧缩型。反观未命名,引用作者未列出确切的文献来源,引用作者对引用命题的信度处理相对较低,鼓励读者独立的看法和解读,故而该范畴为对话扩张型。

本文分析框架中最后的一个次范畴为分组。例16为引用单人单出处文献,其属于个体引用,而例17为引用多人多出处文献,属于集体引用。相对而言,个体引用突出了引用来源的单一性,投射一家之言之意。因此,引用作者构建出一种对话扩张型的特征。集体引用则体现出引用作者特意在更广泛的程度上旁征博引,证实所引命题具有更广泛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因此期待读者同引用作者一样接受所引命题,无需其他视角和解读,缩小了对所引命题进行意义协商的空间。因此,该范畴构建出一种对话紧缩型的特征。

16.张力军认为状语表示的性状是由动词造成的结果。

17.自主学习者不仅应具备自我管理的学习能力,还应具备自主学习的心理。

五、结论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家庭疏离

中图分类号:C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25-D3

一、农村留守儿童与其独特的家庭结构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与人伦情感

严格定义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三方面主要因素:外出父母数量、父母外出时间、子女年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上述三方面因素的界定标准尚不统一:一是大部分学者针对外出父母数量,认为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外出打工,其子女就被界定为留守儿童;--是针对父母外出打工时间,大多数学者认为以半年为界限;三是针对子女年龄的界定,认为应该限定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综合现有文献,笔者采用上述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界定标准,对农村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人伦情感主要是指子女与父母及其他长辈之间与生俱来的亲情。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或其中一方长期在外打工,无法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体会父母的疼爱与家庭的温暖,在父母长期缺位的生活环境中,其人伦情感明显缺失。

(二)独特的家庭结构分析

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共分为“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属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五类。调查数据显示:隔代监护最为普遍,所占比例为55.7%,子女大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其次是单亲监护(父母一方在家中照顾子女),所占比例为23.1%,且留在家中的大多为母亲;亲属监护占比例为17.7%,同辈监护与自我监护比较少见。与正常家庭相比较,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无疑是比较特殊的,父母缺位造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家庭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方面。

二、农村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

(一)人伦情感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出现差异

在家庭里,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角色,子女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非常强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文化教养、行为方式、观念态度”都将给子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也是通过对父母的观察模仿逐步形成与之类似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态度。而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多数情况下是从身边个体或群体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外出打工的父母无法完整、系统地将自身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子女,更无法教化子女认同其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随着子女的成长,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已经基本形成,但这些贯穿于子女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思想理念却是在人伦情感缺失的状况下产生并形成的,子女通过模仿其他人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必然会与父母产生强烈的冲突。

个案:(小张,13岁,父母外出打工)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好,在班级里担任班长,我很重视这个职务,同学们都巴结我,因为我是老师眼前的红人,像我村的人都巴结村干部小刘哥哥一样。刚入初三时,我外出打工的妈妈怕这个职务影响我学习,就找班主任撤销我班长的职务,因此,我特烦她,就算她是为我成绩着想,可是她都不知道同学现在都很势力,我自从不当班长后再也没有人巴结、奉承我了,真讨厌我妈妈什么都不懂还瞎操心。

从上述个案中明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人伦情感缺失所形成的价值观与父母不同,行为处事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碍于家长的权威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但这种接受是被迫的,孩子“口服心不服”,对父母产生强烈反感。

(二)人伦情感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

良好的人伦情感关系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彼此的亲切接触”,子女感受父母的爱能够产生安全感与责任感。良好的人伦情感关系还能够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和谐。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是子女模仿的对象,父母会以直接的形式向子女传递道德知识与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与良好的同伴关系,最终促成子女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家庭是个互动群体,家庭中每个成员既是施动者也是受动者,子女在互动中“身心的发展、品德、个性”都得以完成。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在子女身旁,不可能有这种互动。

个案:(一个外出打工的父亲,39岁)我在外打工,妻子已经过世,有一个儿子在上初中,我把儿子寄养在父母那,因为是男孩子,父母都比较疼他。我平时因忙碌工作很少给他打电话,现在孩子和我也不像以前那么亲了。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吃饭挑食就说了他几句,他就很不耐烦。看到儿子总是看电视却不学习,我就让他好好学习,他却说:“你谁啊,有什么资格管我?”我听了很伤心,长时间不与儿子在一起生活,我们之间感情越来越冷淡了,儿子对我外出打工一点都不理解。我也想好好与儿子相处,但是没办法啊,我总得出来赚钱养活他啊!

从上述个案中能够明显看出,该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子女因人伦情感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农村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子女因父母外出打工、人伦情感缺失而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从而很难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调查发现,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人伦情感缺失仅仅片面接受爱却不施爱,缺乏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一些孩子表现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甚至具有严重的攻击。

(三)人伦情感缺失导致隔代抚养中的教育偏离

父母外出打工后,隔代监护是最为普遍的抚养方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60岁左右的人口中有40%没有受过教育,而且这部分人中95%都聚集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因自身成长环境、经历、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与时代相去甚远,祖辈的受教育程度从客观上决定了对孙辈的监护抚养只能停留在温饱式抚育的水平上。

个案:据新华网报道,小王,14岁,在上初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其寄养在孩子的祖父母家中。小王花钱大手大脚并迷恋网络游戏,两位老人对其劝说,小王不仅不听,并威胁说“再管我,我就离家出走”。两位老人在与其父母通电话时总是报喜不报忧,对小王的变化遮遮掩掩,无形中纵容了小王的堕落。最后小王因没钱去抢劫同校学生,最终落入法网。

祖辈对孙辈因天然的血缘关系对孙辈相对溺爱,在相处中对孙辈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在监护和施教时偏重于对孩子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乏道德与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导。由于文化层次的差异,祖辈对孙辈不能科学合理辅导其功课并对其学习进行有效监督。这就容易使孩子的道德心理发展出现偏差,即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认知上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将自己的观

点与别人的观点相协调。在农村,大多数祖辈的观念与教育方式相对比较陈旧,祖孙之间的隔阂比较严重,话题大多是唠叨生活琐事,当孩子遇到一些情况时,在家庭中往往缺乏具有共同语言的交流对象(与祖辈交流困难且又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这就无法有效满足子女成长中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加之老年人因身心的衰老与退化,在情绪上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怀旧感”等消极特征,这些消极特征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儿童,并使之形成“沮丧、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情感特征。

三、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疏离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父母应为孩子提供相对熟悉、稳定的家庭环境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旦父母离开子女,很容易导致子女对“父母角色认同”出现疑问,让子女很难对父母产生依恋,加之叛逆期与父母意见不同,出现矛盾时因缺乏交流一时得不到解决会使其隔阂不断加深,可以说任何抚养方式都无法完全替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笔者认为,除非家庭发生重大突然变故等情况,否则父母应尽量在子女身边进行抚养并为之提供相对熟悉、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并将子女留在家中,这本身对子女的成长就是不利的。父母外出打工应尽量选择将子女带在身边。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中陪伴子女,外出的另一方则需要经常与子女联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方外出对子女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这种陪伴,能够有效帮助子女建立稳定的“家庭认同意识”,避免子女因感情投向过于单一而将原本家庭中“父、母、子”三方共同分享的“家庭之爱”将外出打工的父母排除在子女的“家庭认同意识”之外,让孩子出现“恋母”、“恋父”或对父母双方都不依赖的情况。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去适应不断变动的生活环境能够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缺乏稳定的家庭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孩子被频繁寄养于不同的家庭中,很难建立稳定的“家庭认同意识”且家庭社会化功能也无法有效实现。农村一些父母外出打工时,选择将子女寄养在亲戚家中,这就要求父母尽量选择让孩子在相对熟悉、稳定且有一定感情基础的家庭中(曾经共同生活过且保持着密切的交往的祖辈家庭或亲戚家庭),家庭是子女“过渡时间最长、建立最持久、最有影响力关系”的环境,稳定且适当的环境对于子女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子女对被寄养家庭的“生活习惯、成员间相处方式、管教期望值”比较熟悉,能够保证子女较快融入并适应新的家庭生活,且寄养家庭也能较快适应其加入,可以有效防止与避免子女出现“寄人篱下”、“局外人”的不良情感感受。

(二)父母应增加与孩子生活家庭的交流机会

1.父母应增加与子女的交流

子女被寄养后,出于对父母的依恋与思念,使其对寄养家庭中的抚养者产生一定逆反心理,寄养儿童往往性格中存在“疑惑、过敏、世故”。一些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顾就不再理会,认为子女有人照顾就万事大吉了,这类潜意识中将子女视为一种负担并将与子女分离的期限模糊化将给子女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让子女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心理且亲子之间极易产生隔阂。一旦子女在被托付的家庭中无法很好地适应,子女会很容易产生凄苦的感受。父母外出打工后,其家庭中与子女交流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互动频率极低”四大特点,这就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功效降低到最弱,也是形成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其家庭社会化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例如电话),以帮助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且能够有助于子女克服“寄人篱下”的心理,有条件的父母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例如孩子放假时把孩子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或者回家看望孩子),通过与子女多沟通、多联系,尽量缩短亲子分离的时间并将亲子分离的期限明确化。

2.父母应增加与子女寄养家庭的交流

父母外出打工一般会选择将子女寄养在祖辈家庭或亲戚家庭中,当子女在与父母相处或回到自己原本的家庭生活时,已经不再适应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寄养在祖辈家庭中,祖辈对孙辈太过溺爱。寄养在亲戚家庭中,寄养家长往往考虑到与孩子父母的关系,对其管教时存在多方面顾虑,毕竟管教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担心管教太严格孩子会有可能误解并向其父母“告状”,于是在管教过程中因无原则地迁就、顺从而导致监管不力。对此,笔者认为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寄养子女时应与寄养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管教、期望、教养方式”等多方面尽量达成一致,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子女面对新家庭的生活形态时产生心理冲突,还能让子女在寄养家庭中较快地去融入、适应,保证子女在不同家庭生活中的前后一致性,避免子女对当前家庭生活与管理人因存在不满情绪难以建立认同问题。父母在与子女寄养家庭的交流中要多关注子女的心理需要与情感需求。将子女的思想动态及其前因后果都了解清楚后,与寄养家庭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子女与寄养家庭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并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与理解,让子女在新的家庭中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构建学校监护体系,加强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辅导

学校在留守儿童人校时应对其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库。作为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校,应为留守儿童构建学校监护体系,通过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健全相应配套措施,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设立“代管家长制”,实施“一对一”的帮扶机制,以保障“代管家长”真正有效担负临时家长的相应责任。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进行及时有效的相关辅导,以促进其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通过电话、信件等联系方式,加强与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

(四)改革教育体制,有效加强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农村社区,应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在农村社区建立“健康服务中心、抚养人支持小组、被抚养儿童心理治疗小组、信息公告服务中心”等机构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类心理与健康问题,让被抚养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应在社区中建立相应的“社会互助网络、农村留守家庭互助组织”,呼吁社区各界志愿者结对帮助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参考文献:

[1]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周洁,钱金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5)

[3]李孜,李燕.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实践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陈

蓉.需要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刘宾,欧阳文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报告[J].陇东学院学报,2010,(3)

[6]董士昙,李梅.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与犯罪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7]贾婀娜,毕经华,贾潇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0,(4)

[8]王新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的问题探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4)

篇8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技术伦理;应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中存在的技术伦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食品,各种食品添加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食品品质,同时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伦理问题,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很多的负担,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的追求金钱利益,败坏道德品质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生产者片面的追求金钱利益,昧着良心把一些化工原料添加到食品中,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导致30多万个婴儿患上了结石病,三鹿公司破产。这种可耻的行为不仅严重的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还扰乱了正常的食品生产加工秩序,从而使食品添加剂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二)拒不执行生产标准,忽略道德规则

现代的食品工业需要食品添加剂,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只要严格按照“GB2760-2008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种类、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要求,食品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很多食品生产加工者忽略了道德规则,在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时存在很多诸如如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故意隐瞒或不明标注食品添加剂含量等问题。

二、 保障我国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的策略

解决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问题,需要从逻辑理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我们要解决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问题,既可以从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入手,又可以从它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着手。但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涉及面广,操作复杂,仅凭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是不可能轻易的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社会、每个人的齐心协力,共同面对。从技术伦理的视角寻求相关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技术伦理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从技术层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为人类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人们在从事技术工作的时候必须将“人”放在核心位置,不断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马克思认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①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更是压迫坚持这一原则。

2.安全原则。“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自觉遵循的人的生命安全的需要是重要的伦理道德原则。在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问题上坚持这一原则,确保人们在整个食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才更是重中之重。安全性是人们在选购食品时的首要选择,所以我国食品添加剂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安全原则。

3.健康原则。把健康原则作为一种伦理原则来看待,是因为它在实践中有着普遍的应用和普世的价值观。在人类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中,我们的行为不仅要尽可能有利于人和其他生命客体的发展,而且尽可能的有利于他人取得最大程度的健康效益。当今世界,追求健康已经被看做了一种新的社会潮流。它体现在饮食方面,就是消费者已经开始注重食品的安全性,是否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二)推动我国食品添加剂健康安全发展的道德规范

1.坚持诚实守信、文明生产。诚信是传统美德。食品生产行业,应该立足诚信,做好本质工作,尤其更要以严肃的态度,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不应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参杂、参假、伪造为目的,明确标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注明其使用功能及用途,以及使用剂量。从而让消费者了解这些信息,达到放心购买的目的。

2.做到敬业尽责、恪守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应用的安全,必须要有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对于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应该把爱岗敬业作为一种责任,爱护自己的职业岗位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在生产管理、加工时都应该严格的遵守遵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三)保障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的技术伦理措施

要切实加强和保障我国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目前,在食品添加剂应用中,最难解决的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必须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变。

1.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形成利益平衡机制。利益平衡机制是解决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问题的有力杠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生产企业与食品消费者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冲突表现为企业追求在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如果不考虑两者利益的平衡,最终影响食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由国家承担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职责,通过立法、行政等给消费者特殊保护,补救其弱者地位,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维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从而建立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

2.实现他律走向自律的转化。对于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利益平衡机制只是外在的制约力机制,还必须探寻内在的制约机制,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内因,即要求我国在食品添加剂安全应用过程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他律是外在的强制力,自律是内在的驱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他律走向自律是实现我国食品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弘扬道德诚信的强大动力。

注释:

①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李宏伟.现代技术的陷阱: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翁定孟,沈文元,吴瑛.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问题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6.

[3]冯浩,吴莉,陈晓勇.浅析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2005.

[4]殷有敢,王伟博.“安全为天”的伦理阐释[J].理论界,2006.

[5]宋萍,马彦芳.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J].食品与药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