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05:47: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活动实践个人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需要更深刻地思考自我与社会,更理性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学会面对生活。高中心理活动课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高中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既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并非仅是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偏重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不能促进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有效学习。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互动体验式教学”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互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使师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和理解、内化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性知识,最后将理性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生成情感、健全人格、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的互动过程。
“互动体验式”教学有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所揭示的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心理学依据。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学习过程要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到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经历从感知者、观察者、思考者到实践者之间的角色转变。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立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主导为中心,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拓展知识。
二、“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方法
根据中学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互动体验式”的课堂结构,可以架构为:“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迁移应用”这样六个环节。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
1.“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引入话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设计者是教师。因此,教师有一个启动互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话题来引发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话题可以是我们咨询时了解到的学生们关心的话题,例如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2.“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创设情境
作为“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动。所创设的情境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要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学生亲历的事件,也可以是案例,还可以是名人典故或者小故事。大课堂的空间下设计情境,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把握好时间。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兴趣原则,即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主题原则,情境要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要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具体原则,情境要有目的、有计划,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和教学单元的内容一致;时间原则,每节课的情境设计不超过15分钟。情境设置可以利用小表演、投影或者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3.“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观察反思
这个阶段是学生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自主体验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探寻感悟或体验的方式和方法。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听到、看到和感觉到的,将学生的体验由感官的表层感受引入内心深层的思考。
4.“互动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阶段就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辩论,互相启发,运用团体的互动,让学生个体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收获启发。团体内彼此的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作为体验主体的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交流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向。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尊重对方的观点,专注倾听,发言要围绕主题,随时聚焦和掌控好时间。
5.“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总结要简短、概括力强,可以通过名言警句将本次课程的学习理论要点进行连接、提升;也可以采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用学生分享总结的最精彩的原话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6.“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迁移应用
迁移应用是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当然,以上六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备课情况有所侧重,作灵活的调整,一切以实效为依据,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三、“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策略
“互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心理学学科特点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挖掘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切入点和操作模式。
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如果离开心理学知识去实施,是无实效的。另外,体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师应根据心理活动课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把学习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人际适应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等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融入到恰当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这样,既保证了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了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具体而言,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互动体验教学的方式。
1.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上使用心理情景剧教学时要注意选题应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剧情集中,反映教学主题,典型性强。整个情景剧的时长控制在八分钟内为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并从中归纳心理学理论知识或解决方法。
2.游戏活动。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教学中开展游戏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后的分享讨论是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讨论,点出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使学生在玩中、做中、乐中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电影(视频)赏析。所选材料要密切配合教学主题,所截取片断要集中突出所讲的心理健康内容,典型性强。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观看前提示学生注重心理感受,不要过分注重故事情节和艺术表演。视频素材放映后,教师要组织讨论或辩论,深入分享并要学生联系自我形成心理学认识。
4.冥想。冥想是使人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冥想可以使人们放下理性认识的控制,全然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使生命的存在摆脱“我应该”的状态,全然地进入“我是”的自然状态,与真实的我在一起,去感受,去觉察,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去改变,去成长。课堂上如何使用冥想呢?先让身体放松,然后根据课程目标使用指导语,语速缓慢、轻柔。如果有条件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最终通过分享、讨论和总结、解说,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思考与认识。
5.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了解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状况,同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测试题的科学性。指导语应提示学生按照他们的真实感觉而非理性的“应该”去完成测试。分数只是参考,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分享讨论时尊重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不要强求每个人都表达或全部表达。
6.案例教学。围绕教学目的,把学生的心理个案加以典型化和保密处理,形成供学生讨论研究的案例。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个案分析中了解某种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解决这类心理问题,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们体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观察所形成的意义通过行动应用来验证和理解,透过“看”与“做”的交替,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四、“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作为高中心理活动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特征和适用范围以及操作策略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以下问题:
1.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体验,仅把体验学习理解为一种新的“寓教于乐”活动,只停留在“体验”具体活动阶段,忽略了学习者个人经验的处理及转化,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内化的“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或“迁移应用”等循环走完,结果是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强调“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催化、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并建构学习经验,然后将形成与类化的概念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检验,防止出现只有“做”却没有“学”的片面化倾向。
2.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趋同化”倾向
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即用传统课堂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或者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独特的自我”特性,因为体验者的经验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个体体验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体验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个性在“体验教育”中的必然反应,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3.正确认识并定位互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
体验学习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心理活动课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善于将体验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体验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今,互动体验式教学将成为普遍采用的心理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关键词: 职高学生 心理学教学 体验式探究教学
一、问题缘起
心理学的概念比较难懂,理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又比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低,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心理活动,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尽量提供感性材料,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自主体验、建构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心理活动中,诸如观察、调查、实验、沟通、游戏、角色扮演、收集材料等活动中,通过实践亲历和心理亲历,感悟、探究心理活动,亲自得出心理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心理活动的过程、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心理学的良好认知结构,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教学“情感种类”时,我首先创设情境,进行一个心理实验: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元旦放假一周”。因临近元旦,学生都很想回家,学生听到老师说的这个消息,入境,高兴得热烈鼓掌,产生激情。接着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的情感体验有什么特点?”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分析归纳,得出“激情”的定义。然后进行事例分析,即教学中应如何控制消极激情,使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种体验式探究教学,使心理学各项教学目标都能比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因此,在职高心理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探究教学是可行和有效的。
二、实施体验式探究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经验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提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的学习情境,如:创设真实的情境、想象情境、质疑情境、纠错情境等,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这是体验式探究教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思维的过程”时,教师播放多媒体动画: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写着写着,突然被一个单词、句子或公式、定理卡住了。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那些被卡住的东西才慢慢清晰起来,但至提笔正要写时,那些东西似乎已到了笔尖,却写不出来,真叫人苦不堪言……教师趁机提问:这种“思维卡壳”是什么心理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有效调适它?今天我们学习了“思维的过程”,就能解决以上问题。这样创设学习情境,既能为学生排忧解难,加强心理指导,又能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获,认识到心理学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喜欢上心理学,激发他们对心理学课的热爱之情,唤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情境的创设决定着学生体验、探究的方向和意义建构的内涵与质量,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情境创设时,首先要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彻底放松心态,积极主动地思维,展开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产生自觉参与和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2)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引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创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引发学生的心理体验。但教师更重要的是,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以教学任务为基础,使学生在丰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新课,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心理问题的体验: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以免学生思维混乱;④注意时机,即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以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做到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初步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学习的任务课题。教师通过重点讲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引发认知失调,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产生主动探索心理知识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并做出大胆猜想,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构筑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学习“记忆与遗忘”,在情景体验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学习课题:人为什么会遗忘,你想知道遗忘的规律吗?你想变成记忆超人吗?通过自由质疑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2.提供学习资源,积极感悟,体验探究。
教师借助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经历观察与操作、比较与概括、猜想与验证,积极感悟新知,体会体验的乐趣,进行心理活动的探究。例如学习“情绪和情感”,学生围绕“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不良或消极的情绪”的问题开展探究。学生搜集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自身的心理体验,通过沟通、交流,探究排解消极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学生的看法有:当我难过的时候,我就想哭,哭完了就好了;我想找人倾诉或写日记;我想揍人;我想摔东西;我只想一个人喝的烂醉,忘记痛苦和烦恼……从而得出结论:发泄是情绪排解的重要方式。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排解痛苦的方法,请大家来想一想,这些方法我们分析归纳起来,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哪些是误区?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画出下图:
教师要鼓励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借助于心理活动的载体大胆表现心理活动,去体验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把探究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3.合作探讨,共情理解,相互促进。
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协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学生积极探讨,达到共情理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合作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心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有重要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交流,尤其是同龄之间的交流。因而,心理学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交流过程,如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教学媒体的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老师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猜想中交流,在参与心理表现的活动中交流。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相互探讨分析,揭示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规律,期望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实现学习互补,达到思维、智慧和成果共享的目的,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使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逐步提高,使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心理问题的共情(共感理解)能力,这是学会共同做事、共同生活的必备心理素质之一,也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平行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记忆与遗忘”时,教师提供材料供学生合作探讨:有一位高二女生,在课上给同学写情书,老师发现后很生气,但她说是以前写的,不是上课写的,老师更加愤怒,推了她一把,她摔倒了,于是跟老师对立起来。再加上她以前经常无故旷课、逃学,在校表现不好。学校让她休学一段时间,回家深刻反省。她感觉委屈愤怒,老师对她不公平,想告老师又怕告不赢。后来,她自己厚着脸皮又回到了学校,老师对她不闻不问。她觉得这是对她很大的伤害,想忘记却无法做到,很痛苦。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是她,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再痛苦?
学生1:写情书、旷课、逃学等都是错误的,违反了中学的校规校纪,老师推学生有违师德规范。双方都有错误。
学生2:老师推学生,主观武断,让她休学,她感到不公平,伤心、难过,认为对她的人格是一种侮辱。
学生3:不管怎样,老师最后还是让她进教室学习,这对她也是一种宽容。
学生4质疑:为什么平时要逃学呢?高中生是不准谈恋爱的,难道不知道吗?写情书、旷课、逃学,老师当然会生气,在校表现一贯差,老师也不喜欢。老师误解了,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呢?
学生5:事情的发生,两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当时她认错态度好,跟老师解释清楚,老师就不会生气和误解。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已没有机会改变过去发生的一切,只能采取正确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尽快地释怀,淡然处之,时间就是心灵最好的良药,会治愈一切心灵的创伤,从教训中成长。
学生6:不要再拿过去的事情折磨自己了,振作起来,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学生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色、观点出发,阐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体验和理解,积极主动地交流、讨论、探究,获得心理问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理解心理活动和规律,学会了共感理解,学会了平行思维,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做到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4.知识整理,实践运用,体验内化,思维创新。
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对心理问题所提出的猜想有可能各不相同,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体验心理、探究知识的途径也不是单一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对心理知识产生多种理解和认识,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没有规律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监控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学习中出现的难题,引导学生结合各心理学知识点及重难点进行强化和系统整理,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心理知识,同时验证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会到学习心理学的价值,教师在实践应用阶段,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围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目的,利用网络容量大、形式生动的特点,组织设计有趣味、有层次、与生活密切联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学完错觉后,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设计一些错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错觉的知识和原理,再次体验、探究,获得思维的创新。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遗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什么有些让人内心痛苦的事情想忘却忘不了,有人耿耿于怀,以至产生心理障碍,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5.反思总结,强化体验,意义建构,拓展延伸。
为了达到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的双丰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体验式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思和评价,并通过交流促使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概括和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有效拓展学习的空间。总结要把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总结的“主题”,通过总结巩固知识,建构意义。例如学习了“情绪和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反思:我们发泄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把我们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别人的身上,更不能搞破坏。进而拓展探究:你了解的情绪和情感的障碍有哪些?如果同学有情绪和情感问题,你应如何帮助他们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回顾和总结、反思和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作出,教师只给予必要的辅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活动的变式训练,获得心的体验的进一步强化,促成心理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延伸、体验升华。
三、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1.重视发展学生的情商,给予成功体验。
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会使学生深受鼓舞,始终沉浸在好奇和成功的喜悦中,会使学生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验成功会使人们自强、自尊、自信。通过亲身经历的心理事件和事实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感到“我能行”,从而摈弃那种“我不行”的自卑感,增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敢于争取更大胜利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体验式探究教学。
体验式探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尽可能地因材施教。教师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指导、监控、调节就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提供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力争使每一个学生每次课都有提高。对心理发展比较好的,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课堂心理水平测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情况,增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信心和练习的兴趣。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又能控制个别学生的非学习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监控系统进行循环监控和个别指导。
3.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启发的教学形式,通过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心理问题思考。教师则应走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及时引导,不苛求统一的结论,从而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9-01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一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
1.淡化学科体系
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 采用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另外,教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地进行科学的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三 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的模式。然而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全由老师包办、代言;学生参与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学生在活动中是自觉地体验、领悟,还是光凑热闹,只为娱乐,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认为所谓“活动”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是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形式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体验。如何让心理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识活动课,把握“四是四非”
1、心理活动课是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心理疾病的治疗。据专家调查,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即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约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发展性问题,而存在需要心理治疗的障碍性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到1%。这点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应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
2、心理课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而非纯知识理论的传授。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模式宜采用生活经验型,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为主,让学生了解有关自身发展的心理学基本知识。但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点,防止教学纯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
3、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而非解决个别心理问题,要把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区别开。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系统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的,虽然在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要求有灵活变化,但不是无计划地就问题论问题。
4、心理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领悟,而非娱乐游戏。心理活动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但不应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气氛的热烈。不恰当的活动形式不仅会淡化、削弱活动课知识的含量,而且易造成活动目的模糊,课堂纪律混乱。
二、设计活动课,坚持“两依据、两注意”
“两依据”是:①要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它有心理科学的特点,所以活动的设计要以心理学知识、心理训练方法为依据。比如考试后,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会进行考试分析,班会内容无非是:总体成绩分析、年级比较、表扬进步、鼓励落后、总结经验等;而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是:成绩归因、ABC情绪理论辅导、挫折教育等,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②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心理活动课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其所需,解其所惑,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比如:考前进行复习方法、考试心态的辅导,运动期间进行挫折教育、自信心的辅导,这些都倍受欢迎。
“两注意”是:①注意设计活动不能完全参照参考书,生搬硬套。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宜照搬他人经验,因为即使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其心理特点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设计课程不能照搬参考书的训练步骤、活动方式进行。心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特点,制订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方案。②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意识水平不同,教师应据其心理特点设计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强,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涉及到个人的某些问题时,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愿意当庭讲出来,此时如采用集体讨论、自由发言、自我陈述等形式,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三、实施活动课,贯彻“一为主、四解放”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来体现的。活动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课堂活动开展得生动而富有成效,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做到“一为主、四解放”。
“一为主”是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活动的实施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其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安排者、活动的参与者。
为了更好落实“一为主”,需要做到“四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个人自由思考的空间,不设置惟一解决问题模式,要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情绪辅导的问题设置时,设计成“当你考试不理想时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想______你的心情会好一些”,不如改为“遇到______事,我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我这样想______心情好多了”。这样稍动一下,多一问就增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变“你”为“我”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利于沟通的情绪背景,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通过灵活改变活动方式,提供有利于学生发言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多动一动。活动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要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大讲特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如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去参观,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流程:“问题设置(或讲故事或读文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似乎学生参与不少,也是以学生的自我认识发言为主,然而这其中有太多的教师代言部分,而且到课堂上看一看其实际效果并不是想像中的样子。活动的实施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并无固定的模式、严格的结构。举一例来说,要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若用提问的形式:“生活中情绪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吗?”或是“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情?”这表面也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但学生的体验不会深。不如改为情绪词语接力赛的活动:按座位顺序,一人接一人说一个情绪词语,不允许重复、超时。也可把表示情绪的词语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取,按上面写的表演,并让其他同学猜其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在课堂活动中,应尽量少用讲授课中的问答形式,可将问题融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与动中去体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应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心理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而笔者所在学校在七、八年级开设了心理活动课,周课时均为一节。学生经过七年级对心理活动课的适应和八年级第一学期进一步的积累,八年级第二学期,笔者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组织为主的课堂模式,大胆尝试,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舞台,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选题、合作研究,并通过心理活动课来汇报展示成果,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获得直接体验。小组合作是让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在积极地互动交往中培养组织协同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及包容尊重的态度。研究性学习则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者的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拥有了互动交流的机会、释放活力的场所、施展才华和表达思想的平台。
一、实施过程
1.教师宣布课堂改革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心理活动课,教师宣布课堂改革。由以往教师组织课堂,变为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班级学生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内容设计成一节心理活动课,活动时间安排在35分钟左右,剩余10分钟由教师和学生总结。
2.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建采用自由分组的办法,在教师宣布课堂改革之后,学生根据意愿在五分钟时间内完成小组组建,每一组人数控制在4~7人之间。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分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落单学生,判断原因后及时帮助其加入某一小组。同时,教师还要协调人数较多或者人数较少的小组,提醒学生学会包容和放弃等。
3.分组讨论,确定相关信息
分组完成后每组发放一张表,学生需根据表中的要求进行相关讨论并填写完整。(见表1)
表1 分组讨论表
抽签号
成员
组名 组员人数
口号
研究性学习主题
备注:
①课程按照抽签顺序(序号)依次进行。
②每一组需要准备35分钟左右的心理活动课一节,主题积极向上,有现实意义,围绕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积极品质培养、同学交往、与父母和老师相处、青春期困惑、情绪调整等),课程要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课前三天需向心理教师汇报教学内容和思路,需要获得指导和帮助的也要提前与心理教师沟通。
③课前需充分搜集资料(心理游戏、案例、故事、视频等),设计教学过程,可制作课件、编排情景剧等辅助教学。
④第一位成员是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统筹安排以及与教师的沟通,各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⑤每组上课结束后要交一份课程活动报告,内容包括组名、分工、课程设计思路、活动总结和反思(报告中每人署名写一段个人总结)。
(1)确定组名和口号
组名要积极、响亮,有一定的内涵。例如“少年崛起”小组,象征着少年积极向上势不可当的力量;“smile girl”小组,名字里扑面而来的是阳光和朝气;“that's real me”小组,带给人一种自信的活力;“琢铖挽月”小组,将组员许卓、屠铖、陈苏婉、杨月的名字巧妙地组合起来,充满诗意。
因为供学生讨论的时间较为仓促,所以学生呈现的组名和口号应简明扼要。
(2)选择研究性学习主题
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主题。从学生的选题分析,选择人际交往主题的占50%,主要包括青春期男女生交往、同学友谊、与父母的交往等,如“过早的爱情”“兄弟姐妹好相处”“友谊最珍贵”等;学习方面的主题占20%,如“作业熊猫眼的诞生”“诚信?分数?”等;还有20%是关于情绪调整、挫折应对、认识自我等主题,如“我要我的快乐”“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触摸你的内心世界”“叛逆如我”等,另外10%是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等。
从学生的主题选择来看,八年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关注度很高,人际交往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快乐,也会带来很多的困扰,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顺利而快乐地度过青春期大有益处,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学习压力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压力和应对挑战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3)抽签决定上课顺序
教师提前准备好签条,每组组长到教师处抽签,并将抽签号填在分组讨论表中。
4.课前准备
分组讨论表填写完毕后统一交至教师处,教师将分组研究性学习信息统计后制成班级心理活动课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安排表,并迅速发至各班教室,以备学生查看和提前准备之用。(见表2)
表2 八()班心理活动课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安排表
序号 组名 人数 组 员 口号 课题
1
2
…
从学生的研究开展情况看,小组合作过程中既要防止一人独揽大权,又要防止组员偷懒怠工,因此任务分配做到具体细致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指导小组成员先通过讨论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确定心理活动课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然后分工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合作整理,确定心理活动课的人员分工。
学生的备课内容必须提前三天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备课内容进行审查,防止学生出现原则性或者科学性错误,同时对学生课程设计的环节和材料的选择等进行整体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课件进行审核修改,为学生成功完成心理活动课助力。
5.课程实施,撰写课程活动报告
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带给自己、同学和老师的是大大的惊喜。本来以为学生只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将主题相关的内容展示给班级其他同学,没有想到学生上课的方式多种多样,编排话剧、拍摄心理短剧、视频欣赏、互动游戏、心理测验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方式)被学生生动形象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学生在生涩的尝试中感受着课堂上的快乐。
小组完成课程内容后需要提交课程活动报告。课程活动报告包括八个项目:①组名;②口号;③组长;④组员;⑤课题;⑥分工;⑦课程设计;⑧每个人的活动感想或总结(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署名写一段话)。课程活动报告要求在课程开始前两周发放给组长,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完成报告并及时提交。
二、学生的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兴趣非常浓厚,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愿意与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品尝到新的学习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快乐。心理活动课堂成为一个大舞台,一个学生施展才华、分享快乐的舞台,一个学生获得知识、收获友谊的舞台,一个学生体味辛苦、获得成长的舞台。课后学生所提交的课程活动报告非常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感受,现采撷一二为例。
1.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
李诺在课程活动报告中写到:“我认为此次活动我们团队的长处和短处显而易见。我们此次的课上得比较有创意,不足的是我们的团队荣誉感稍微欠缺,没有很好地团结协作,这一点对于我们以后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李巧妍认为:“这次心理活动课的课前准备可以说是一波多折,幻灯片制作还算顺利,但排话剧时大家有许多分歧,好在最后圆满解决。这次我最大的收获是——团结与责任!”
杨冬冬说:“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和不懈的坚持的重要性,也收获了很多友情。”
2.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成长
“这次经验让我懂得了很多,胆量也变大了一点,不再那么内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味到了有朋友支持和帮助的美妙滋味,真是太棒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隗莉如是说。
范毅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反思:“这次活动中我缺乏集体精神,让组员有些‘分裂’,我有责任,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与大家多商量,不私自做主。”
另外,笔者通过连续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悄悄发生着改变。
三、教师的总结与反思
此次教学变革,不仅学生感触颇多、收获甚丰,作为教师的笔者,也在肯定此种尝试的基础上,努力在细节上寻求更加令人满意的突破。
1.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务必具体到位
因为是自由分组,所以不同组的学生构成情况肯定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落到实处,每组成员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一组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具体细致的要求非常重要。比如组长的任务,组员的任务,时间的安排,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课堂上人员的分配,课后如何完成课程报告等,教师应注意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否则完全指望初中学生的自觉性及细致的协调分工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2.第一小组的示范引领特别重要
由于此次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是抽签决定汇报课的顺序,上课顺序完全随机。从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第一组上课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的班级,后面每一组都能很好地进行;而第一组没开好头的班级,后面则可能需要好几组的摸索实施才能出现一个表现精彩的小组。第一组不仅是“第一个上课的组”那么简单,实际上,他们表现出色,对后面的小组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因此,在对第一组进行指导时,教师一定要格外细致。教师在点评时也要明确指出第一组整个准备过程及上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这对后面的小组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3.细致的评价评比制度必不可少
笔者此次尝试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开始时只在口头上提醒各组之间要竞争,组内成员之间要注意合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把竞争机制建立起来,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个别组不当回事、松懈大意、敷衍了事的情况。事后,笔者猛然醒悟: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自觉性和责任心很难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一开始建立细致的评价评比制度,即每节小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师都能够认真地把上课过程做一个完整的听课笔记,通过笔记分析学生的整体表现,再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因此评比环节必不可少,不仅对汇报组进行考评,也应对听课的学生进行考评。评比能够发挥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听课学生的言行,让汇报的学生能够有更加精彩的表现,听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并有尽可能多的收获,一举多得。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活动评价手册,将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总结及平时表现作为评价大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评价手册。另外,在设立等级评价的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特别奖项,如最佳课堂表现奖、最具创意奖、最有默契奖等。
4.对教师的要求更具挑战性
学生上课,教师应该轻松很多,其实不然。从课前的准备、课程的开展到课后的点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但一定要全盘掌控大局。
课前对每组学生的上课内容进行悉心指导,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各个环节设计到幻灯片制作,视频短片的选择,都要一一过目,当学生在准备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点拨。课堂上突发状况的处理,如学生幻灯片突然无法播放,教师对这样的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到。课程结束时的鼓励点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渴望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所以课程结束时教师的点评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课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应预计到学生会因为紧张、准备不足等情况出现课堂留白,这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因此,教师在课前也要注意收集与学生上课主题相关的资料,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突发的各种问题。
四、总结
关键词:性格;情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15-01
文学即人学。文学要表现人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的某些心理特征。但小说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出的果实,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比如在刻画人物时,中国古典小说常常是结合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与西方小说注重浓墨重彩地描摹人物的心理不同,也与中国有些现当代小说强调挖掘人物的潜意识不同。这种含而不露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就使我们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实践也证明,这种心理分析对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成为一条解读小说的终南捷径。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具体谈谈心理分析在中国古典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一、心理分析在分析人物性格中的应用
优秀的小说往往能真实而艺术地再现生活,其中的人物也会从文字中获得生命,拥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且这些心理活动又能影响人物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因此,在中国古典小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让同学们就课文内容提问题时,有位细心的同学问:“课文中提到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黛玉却答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相同的问题,黛玉的回答为什么前后自相矛盾?”这问题刚好问到我想讲的一个教学点,我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就问有没有同学知道原因。 “你倒是很通人情世故嘛!”我的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那么,这一细节说明黛玉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又不失时机地追问。“说明黛玉多疑心细”。“说明她敏感”。“说明她自尊”。“说明她三思而行”。“说明黛玉对进贾府存有畏惧心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借助黛玉自身的语言描写,我适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使同学们不仅理解了人物看似矛盾的言语,领悟到作者的独具匠心,而且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二、心理分析在诠释情节设置中的应用
曲折动人的情节不但引人入胜,而且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现。小说大家无不注重情节的设置,努力使情节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其中的一个秘诀便是用人物心理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既巧妙又自然,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在中国古典小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小说情节设置的妙处。
团体心理活动是指在团体中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及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引进团体心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活动分享,真正“认识自我”
针对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珍爱生命》、《走进青春》、《感悟青春》、《日新又新我常新》、《发现自己的潜能》、《自我新形象》、《学会调控情绪》等教学内容,尝试开展“洞口余生”、“照镜子”、“优点与缺点”、“头脑风暴”、“积极赋义”、“微笑握手”、“超级记忆”等团体心理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体心理活动,增强了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逐步矫正不良的情绪,纠偏错误的认识,感受生命的可贵,明白人体潜能的无限等,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学会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逐步形成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珍爱生命》时,我引进了团体心理游戏“洞口余生”。游戏要求:同学们围坐一圈,在靠门的位置留下一个空位作为“洞口”。游戏模拟的情景是:有一群登山队员在一个山洞里玩耍,突然发生意外,山洞即将倒塌。但是逃生的洞口狭小,每次只能出去一个人,每个人都想早出去,越到后面越危险。游戏的程序:大家依次陈述自己出去的理由,然后每个人投票,获得票数最高的人最先出洞,剩下的人再讨论决定下一个出洞的人。在这个心理游戏中,学生们的理由五花八门:“请把票投给我,我出去后马上找人救大家。”“我是家中的独子,爸妈没了我会哭死的。”“我真的很想出去,但是机会有限,我想还是让我们班女生中最弱小的小敏先出去吧。”“我不想死,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把票投给我吧!”……这是一个澄清生命意义的心理游戏,不关乎正确与否,每个人在游戏中感悟着自己、体会着别人的人生。这个游戏包含着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遇到险情如何成功保护生命;对家人的关爱,对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尊重、爱护;面临挫折不选择放弃生命等丰富的知识和情感。通过这样的团体心理活动,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地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家人、关心他人。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当天晚上,就有一位妈妈在电话中激动地说,今天孩子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关心起她的身体,还帮助她做家务。该班的班主任也惊讶地告诉我,最近班上的调皮生好象销声匿迹了,卫生状况也好了许多。
二、活动参与,学会“交往沟通”
针对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我与父母交朋友》、《同学、朋友》、《男生、女生》、《老师伴我成长》、《网络交往新空间》、《竞争合作求双赢》、《心有他人天地宽》、《诚信做人到永远》等教学内容,尝试开展“加我为友”、“盲人走路”、“背靠背夹球走”、“背摔”、“捆绑过关”、“合力吹气球”、“人椅”、“空椅子”等心理活动小游戏。此外,还可以开展“老师的一天”、“男女生交往调查”、“爱的回报调查”、“在我家中,下列事情谁来做”、“面对父母的唠叨,我……”、“我心目中的好朋友”、“我的人际交往圈”、“网友的要求”、“人际迷思”等量表调查活动。在上述团体心理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不同对象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体验到沟通的乐趣,感受到交往合作的愉快,领会到合作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观念,逐步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从而有效改善了人际交往的状况,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心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竞争与合作》时,我引进了团体心理游戏“捆绑过关”。游戏要求:准备一些A4白纸和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6人一组,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主持人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绑好以后,完成老师所提供的任务(画一架飞机);完成规定任务且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在这个心理游戏中,各个小组的成员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相互积极协作、主动配合,虽然在完成任务中丑态百出,失误频出,但是每个小组都没有放弃。学生们在紧张的活动中逐渐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相互关系:合作与竞争并非是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会到人际交往中需要信任与合作;健康的竞争与合作,既有利于团结又有利于成功。这一心理活动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班级的建设。事实证明,活动后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高涨,在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中,学生团结协作,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八年级共有8个班)的佳绩。
三、活动融入,逐渐“适应社会”
针对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新学校、新同学》、《学习新天地》、《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未来道路我选择》等教学内容,尝试开展“超级握手”、“认识朋友”、“音乐欣赏”、“理想大拍卖”、“模仿动物叫声”、“大风吹”、“找零钱”、“超级天平”、“吹气球”等团体心理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上述团体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逐步增强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掌握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抗压能力;引导学生正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理性分析,并在人生选择时能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理智作出抉择。
一、问题的提出
团体心理活动是高中日常心理工作和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以往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以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为主,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心理技术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但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运用什么形式、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并主动进行挖掘和发展是评价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一个人自我发掘和成长状况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探究“生长点”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有很多,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好品质的一门学科,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问题的发掘和探究上。本文作者在学校团体活动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究。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团体心理活动的实践
(一)借助拓展活动,塑造学生积极的行为
在最初阶段,学校将团体心理活动开设为校本选修课,活动对象是高一年级新生。由于学生们对于心理这个名词都感到很新鲜,而且觉得心理选修课的课业负担肯定不重,于是报名参加的学生达到80人。我原计划设定的活动主题为“团队的建立”,由于人数的超编只能改变为“心理活动课”――就是将80个学生分成4个大组,组与组之间进行一些竞争类的心理游戏。实话实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在操场上,嗓子都喊哑了,学生还是像小鸭子一样东一堆、西一片。但是后来小组建立了,每个组有负责人了,秩序也就逐渐形成了。当时的团体心理活动借用了拓展活动的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团队的组建,学生们在课上一起活动,没有压力,过得很高兴。但是除了高兴,我的团体心理活动还带给了学生什么呢?我觉得没有。因此,我决定在小范围内改进这种活动形式。
第二学期,我针对上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限制了活动人数,并对来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对心理学感兴趣、并能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同时可以为自己的团体作一些贡献。学生都有一定的惰性心理,很多学生一听说要完成任务,就不来报名了,这样我就筛查出真正在主观意愿上愿意参加的学生。这期团体活动我既没有定主题,也没有针对学生做特定意义的专项辅导,只是做了一些拓展活动的常规流程,进行了“团队的组建”,每次活动时间间隔为一周,共活动8次。这期的成员是24个学生,我按照我所学过和体验过的知识,将学生打乱分为两组。从团队的破冰期开始,一直到团队的高效工作期,每次活动设计一个小专题,让两个团队在相互竞争中达成一种内在凝聚力。由于人数较少,我可以清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行动和表现并及时作出指导和反馈。在这个团体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表现,自然地成长。在团体活动的最后一次,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在团体中的成长作梳理,并且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大家对这个团队都表现出了不舍之情。有一位学生在一开始的团体活动中在交往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退缩,不爱说话,一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手足无措并伴随有一些口吃。经过8次的活动后,他觉得自己能够比较自然地与陌生同学打招呼并能当众简单表明自己的观点了,他觉得非常高兴。
(二)借助团康辅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007年,我赴香港乌溪沙训练营参加了团康辅导导师训练营,这次活动为我在学校团体心理活动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扩展了视野,丰富了思路。
在此次活动中,我有一个深切的感悟,那就是团体康乐辅导(团康辅导)与以往我们接触到的拓展活动和历奇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团康辅导更注重的是一种在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而拓展与历奇活动主要是以任务的达成为目标。我觉得这种情感体验对学校团体心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乌溪沙训练营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关于团队的创立过程,也就是当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时,如何让这个团体在情感上更融洽,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使这个团队更具备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以往的拓展和历奇活动所不具备的,而且可以将这种积极的效果保持到团体活动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团康辅导程序结构解读:
1.心理历程
2.团康特色活动
3.评价系统
使用过程评价、自我发展评价、终极评价及行为塑造技术。
4.不同阶段的活动介绍
(1)团队建立期(热身、互动)
带动唱――如:《中国人》《让爱发光》。
初步认识:人名串串烧、组员特色介绍。
加强记忆:抛狗仔、抛鸡仔(引出指导语差异、建立团队间的竞争)。
队旗、队歌、队呼、展示形式、掌声的创作(在团队中建立分工,发挥每人所长,建立和谐团队)。
(2)团队凝聚期
早上绶带,表扬前一天的优秀队伍。
队旗、队歌发表 (荣誉感的增强)。
突破难关:团体凝聚力的增强,以时间作为任务完成的限制,从而迫使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并加以实施。
参考活动:同心圆、迷宫、鼻触瓶、解毒圈、传递球、飞毯……
(3)团队工作期
当以上所有的程序进行完毕之后,我们所组成的团队就成为一个工作整体,大家在团队中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角色,如:领导者、策划者、执行者、监督者……在后续的活动中,团队中的成员会不自觉地在团体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以使本团队的效率达到最高。这时,时间不再是衡量任务完成的标准,而任务能否完成成为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活动:过电网、罗马炮架、核辐射、寸步难行、多边形组成、变形虫……
此时的团队就结成为一个高效、团结的整体,活动后进行分享和情感体验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此时的分享是有感而发,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批评也就更加真诚并对团体有促进性。
(4)在细节处唤起积极情感体验
在进行团康辅导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深。在最后一天的总结会时,导师公布了各个队伍的得分总和,我所在的队伍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领先第二名20多分。这时,导师对我们说:“下面,我来为冠军和亚军队伍颁奖!”然后,他念到了第三名队伍的名字,颁发了第二名奖,又念到了第二名队伍的名字,颁发了第一名。我感到茫然了,左顾右盼,发现同组成员之间也很迷茫。这时我们的导师不再提这件事情了,我们觉得心里很别扭,看着获奖组的成员们欢欣鼓舞的样子,觉得非常不公平。这时,导师突然说:“我们现在颁发特别大奖给……”当听到我们队名的时候,我们觉得异常开心!导师总结说:“其实,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当你以为它理所当然是你的时候,你往往会失去,而我们往往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第三名的队伍和第一名的队伍,你们的感触应该是最强烈的!”我的心中触动很大,反思整个训练过程,发现像这样在细节上的精心设计是很多的。
导师指导语的时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团康辅导活动中指导语的准确性也非常值得思考。当团队建立之初,在开展“抛鸡仔”的活动时,一开始导师的指导语要求“小组每一位组员将玩具鸡仔抛给对面的组员,同时叫出对方的名字。每一位组员都被叫到名字之后,玩具回到最开始的组员手中,游戏结束。我们比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大家把玩具鸡仔抛来抛去,力求尽快结束以赢得比赛,最快的小组大约用时两分钟。当进行两轮之后,导师将指导语变换了“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手都摸到玩具鸡仔,同时大声叫出对面组员的名字,完成的组高喊完成,我们看哪个组最先完成。”有些组没有听清导师的要求,还在将玩具抛来抛去,有一个小组认真研究了导师的话,然后所有组员摸着玩具,一起喊出对面组员的名字,他们仅仅用了两秒钟。其他组没有意识到指导语的变化,处于茫然状态,同时觉得这个组作弊了,认为不可能这么快完成。这时导师笑了,将指导语又重复了一遍,大家恍然大悟。作为导师,这种细节设计需要我们慢慢回味、细细体验,思考之后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三)与德育处和年级组工作相配合,营造学校融洽的心理氛围
将问题解决在没有发生之前,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团体心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如果说对心理出现偏差的学生进行调整是我们的重要工作,那么一对一的解决往往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与德育处配合,找出每个年级学生的集中高发问题,将它作为团体心理活动的主题,从而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打一剂预防针。如:对高一适应情况不良的学生,如果他有主动希望改善人际关系的愿望,我们开设了提升交往能力的团体;针对高二学(下转第27页)(上接第24页)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我们开设了激励团体;针对高三学生压力大,有时会破坏公物的情况,我们开设了合理减压团体。这些团体以海报招募为主,教师推荐为辅,在加入团体之前首先进行座谈和量表的测试,如减压团体,我们通过SCL-90量表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想加入团体的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做到了有针对性,让真正需要在团体中成长的学生加入到适合他的团体中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的时候,他在团体里往往就能找到支持,有利于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除了做小范围的心理专题的团体活动,从上学年开始,我们开始与德育处和年级组配合,做好学校积极心理氛围的创设。如: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针对新组建班集体的凝聚力问题,我们推出了年级性质的团体活动,邀请班主任参加并作为团体一员,使师生关系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得到拉近。同时在活动中自然涌现出一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为教师选择学生干部提供一些参考。班级间的竞争在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问题与反思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孤立的单打独斗,而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大氛围中顺势而为,我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又是对他们工作的有力补充,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切入点,让学校感到离不开心理工作,这时应该是心理教师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感受到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
1.可以提高班级建设管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可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
3.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4.可以增强心理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的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可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心理学科在学校中不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