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16:09: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械加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也非凡有意义的实习课。金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把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熟悉到肩负的责任。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铣工、车工、刨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一个工件;最辛劳的要数车工和钳工,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把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 在了解、熟悉和把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 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金工实习对我们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练习的作用,使我们不但要把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们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练习,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中,学校将各工种的实习内容如:结合制作榔头,将下料、车工、铣工、刨工、等串联起来,使我们对机械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有一个整体的熟悉。使我们了解了各工种的先后顺序和作用。
⑤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安全规则,同时加强对实习日记、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 实训中心教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熟悉,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金工实习成绩,实行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平时成绩+产品质量成绩+综合考试成绩=总成绩,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都安排了一定灵活时间和实习内容,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慨,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 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我认为在数铣和数线这些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实习项目中,应多分配点时间,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另外,我觉得我校的金工实习课应该再减少一些讲解时间,增加一些动手时间。还可以将一些理论搬到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目的。
实习期间,许多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也让我们敬佩。老师能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非凡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觉得金工实习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出色的一笔.它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熟悉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一、首先?在青年团员开展“学习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的教育。通过团总支的团课、团会,使全体团员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学习雷锋的光辉事迹,学习雷锋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遇到困难,不认输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学习使雷锋精神在学生们心中重新焕发光彩。 二、利用板报等宣传阵地号召团员青年,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三、活动安排得当。团委在制定学雷锋工作思路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活动的可行性。以不影响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下,活动形式和方法适合大学生、贴近社会,注重实效,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受益。
活动一?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校内开展帮扶活动。在学习上,开展“一帮一”小组成绩好的同学帮助较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上,开展“结对子”活动,帮助由于某些原因而生活不方便的同学。
活动二?3月7日下午,我院同学们在团总支的倡议下,放下休息时间积极的参加到清扫卫生的行列中,在青年志愿者协会汽车分会会长吴志兵的带领下,我院50余名青年志愿者来到了汽车实训中心进行对实训设施的清扫。本次活动积极有序,有一部分人打扫卫生,一部分拿着拖把在后面拖地,剩下的同学们擦拭实训设施,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从脸上的汗水和脸上洋溢着的表情看出,同学们为了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风貌在积极得做着贡献,为了能够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而做出的努力,辛勤的汗水播撒在这面大地上,让中华美德留在人们心中。
活动三?各班组织学生在学校道路进行“减少白色污染?还我绿色家园”活动有的擦洗灯柱,有的擦座椅,有的擦标示牌,更多的同学则在捡抬白色垃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能为学校环境保护做一点贡献,他们觉的非常光荣。
活动四?学院组织老师、学生、 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活动总结如下:
1、准备充分。学校团委考虑全面,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可行方案。
2、纪律严格。为了保证活动圆满成功,每次活动都有严格的纪律,学生都按班级分成小分队,便于管理、有利于安全。
3、及时总结表彰。每次活动结束及时总结,对表现出色的志愿行进行表彰,对稍差的班级和个人及进沟通交流。
总之,丰富多彩的活动都结束了,但学雷锋的活动并未结束,我院团总支继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之坚持经常。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争取做到更好。在这些活动中班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雷锋的积极分子和优秀班干部他们都为班上的同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也把雷锋精神深深印在我们心中。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同学们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摘 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是高等院校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工业设计等理工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对相关学科人才培养意义深重。基于协同创新能力从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的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完整的创新能力训练体系,通过各方资源的调配,建立涵盖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 协同创新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
一、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从培养目标来看,国内各高校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分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两类:前者偏重于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指导,各高校把科研课题引入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后者偏重于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应用型人才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经过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设施已变成一个集资源、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平台,众多高校已配备具有培养基本工程能力的教学链,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已增设相应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基础训练和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或选修课割裂开来的现象,往往是由教师主导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设计技能训练实验较少,不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考核形式重理论轻实践,试卷得分和教师印象的影响较大。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应用,要求汽车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汽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可进行如下改革: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的平台,基础课平台包含汽车工程专业所需的各方向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就科研和就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可选一个或多个基础课平台,满足扩大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兼顾学生学习的深度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教育发展的大思路,应该重视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带动共性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腾飞。协调两个或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一致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即协同。“协同创新”是指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可以有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团队形式实现教育功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以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作为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专业,汽车工程的专业性质使得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发散性等方面的训练,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水平决定了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
各高校应利用本校的工科优势,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和特点,构建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以学科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例如围绕汽车电子的开发设计、汽车服务管理、零部件产学研和汽车竞赛等方面培养设置课程。汽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运用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协同创新的学习模式;第二,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发展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第三,把科研课题研究结论或成果作为拓展知识加入专业基础课教学,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善。学校根据学科的不同方向设置必修、必选和公选课,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完整连贯的同时多学科交叉学习,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另外,改变闭卷为主的传统考试手段,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评分由考试卷面得分的方式向教师、学生竞赛、企业相结合的考评转变。管理模式的协同涉及高校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和各学院之间的沟通合作。现代大学发展所面临来自自身或外部的事务需要高校迅速做出有效的回应。高校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集各方资源于一体,发挥有效管理的职能作用。例如,将职权相近的部门合并重组以优化管理;或明晰机构权责,简化部门工作流程以提高效能。
三、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计划的集中体现,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专业特色和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符合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汽车工程专业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的显著特点,学科方向大致有汽车车身与安全技术、汽车设置与制造、电动汽车等。学生在有限学时内不可能学完全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考虑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交叉,对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设计,如图1所示,即根据专业的不同方向,分通用课程和模块化课程,学生如果选择了某一专业方向,其他两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可作为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要求,让学生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掌握好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构建自己的协同创新知识体系。
2.科研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多个成员甚至团队协作配合,共同完成。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是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教育模式和众多的课程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许多科研成果见效慢,学生无参与积极性,只能把精力集中于如何拿到奖学金,或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许多高校因此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一些措施,如设置科研和创新学分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计入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选题与科研课题结合等。对于科研课题如何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若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教学实践探索,注重学生对发散性思等方面的训练,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高校许多教师的研究课题都与基础研究相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协同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不仅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富有影响力、感染力和时代感,而且也能借助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往往有相应的实验学时,可为学生设置基础科学研究相关的试验课题,并提供开放实验室,教师只拟定试验题目和过程指导,学生需独立完成查阅资料、拟定方案、试验操作、数据分析、试验总结等的每一个环节。此外,专业基础课还可育承担普及、宣传、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协同绿色制造相关企业的社会资源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和校园文化等紧密联系。大部分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高校必须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使得各个科技创新活动团队之间建立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和新的竞争优势。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可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创建实训基地,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途径、方法为中心,集聚多方资源,滚动发展和建设,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开放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
科技创新活动能增强不同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互动效果,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协同创新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和社会现实,是大学教育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基础课不同模块间协同创新的重要教学环节。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平台,学生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扩大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要求。以学科研究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兴趣爱好。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相关措施,把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专业基础课教学,并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高校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戚建庄.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于巍,陈少志,侯增文.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5-27.
[4]李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协同创新课程模式改革[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7):35-39.
[5]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21):36-38.
[6]易军,李太福,葛继科. 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82-183.
关键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产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电气传动、精密测量、机械制造和管理信息等技术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微观角度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训教学,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安全教育,规范教学
实训教学前,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以预防为主,主要做到:(1)要求学生了解数控车床有其自身的特点,向他们指出安全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如因运行速度较快,操作不当会造成人身事故或机床损坏,所以必须遵守操作程序。(2)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做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3)教师应教会学生每个实训操作动作规范、标准,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风,做到操作一丝不苟。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既可以减少事故,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分组,以优辅差
数控车床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操作一个系统的数控车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数控车床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各种不同系统车床的操作。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大、教学难度高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解决这种局面,我认为,可以采取“科学分组,以优辅差”方法。
实训教学分组中,很多教师都由学生自行搭配或随便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这种分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分组原则是能使其达到最优配置。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实训教学前,可以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学习、性格、悟性等情况,以“优劣搭配”的原则来分配每组学生,安排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群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这种做法的优点主要是:(1)优等生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辅导,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管理整个课堂,有利于整个课堂秩序的维护,保证实操课能安全、规范地进行。(2)每组的差生都有优等生进行辅导,能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师生之间更容易。(3)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解答那些优秀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优秀学生的进步也就比较快,解决“吃不饱”问题。(4)差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辅导与帮助,他们的学习也就会逐渐好起来,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由于优秀生辅导差生时,也会遇到许多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使他们多了很多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进而解决“吃不了”现象。(5)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使他们能更加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三、自由训练,提高能力
综合训练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工件的复杂程度。一般实操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比如,首先可以练习光轴的加工,然后是阶梯轴,再次可以进行圆球面、螺纹等的加工练习。这一阶段必须要规定好练习内容、训练要求、时间、零件检测标准等。
综合训练时,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训练”,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当然,“自由训练”并非完全放任自流,这是前阶段训练基础上的升级。在这一阶段,教师规定了学生的训练步骤和达标方案。比如,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零件图形和尺寸以及技术参数,并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备教师检查。这一步不仅要求学生懂得车工工艺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公差与配合、制图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较大的,但它也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挥,培养他们综合的专业能力。其次,学生必须根据零件的需要选择刀具,有时甚至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并磨出所需刀具。因为学生自己设计的工件通常形状怪异,难度很大,在练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自然就会加大学生的练习难度,也拓宽了学生练习的知识范围。再次,因为工件是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所以他们的兴趣会很高,遇到难题时,他们会互相探讨,动脑思考,直到将问题解决。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和教师难以传授的知识。
当然,这样的“自由训练”也不是意味着一味鼓励学生往难处钻,而是要循序渐进、分层次分步骤进行。有的学生想“一步登天”,想一下子就能自己设计并加工出非常复杂的工件来,这是不现实的;还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弄虚作假,胡乱抄袭,这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设计图纸时,应该严格把好关,严格控制这些好高骛远或想瞒天过海的学生。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引导学生设计各种自己力所能及的零件,鼓励学生练习时做到由易到难,步步为营。
四、引产入教 ,促进发展
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管理和技术。通过对外承接产品加工业务,在教学中以产品为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通过这种引产入教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把专业教育的课堂营造成虚拟工厂,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对各种零件的加工,接触各种材料,了解、掌握其加工性能,通过对零件的加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承接加工生产,学校又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既解决了该专业教学成本高的难题,又可提高该专业的社会影响,从而实现多赢,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总之,如何提高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是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作为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现新的亮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紧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兆华数控车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6
[2]沈建峰虞俊数控车工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6
论文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关键词】特色课程体系 专业群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
【资助项目】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集团化办学的专业群及其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与研究-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15SDJ19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4-02
The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Taking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or Example
Guo San-hua,Cao Li-juan ,Xie Shao-xia,Wang Shi-jiang
(Yant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llege,Yantai 265500,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was created based on fully integ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teaching materials,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Profession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was created based on the basis ,integration,practicality,humanity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s.Taking the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or example,w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group 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
【Keywords】special 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group ,shando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引言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在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实训、实习条件,充分调整企业和院校之间的合作基础上,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整体提升学生的技能、人文素质要求,实现专业建设的良性支撑[1]。在充分整合现有相关专业基础上,提炼出基础性、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的适合于整个技术链人才培养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可有效实现岗位分析 ,促进专业性知识、技能的交叉,更好的服务于当前区域经济产业链,形成良好的互动、共育、共发展式的企校联合模式[2]。
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专业群建设为例,分析了专业群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典型案例,为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发展提供良好借鉴和案例支撑。
一、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以企校联合课程开发、企校共育人才培养、企校技能有效对接为原则,依托于产学结合、实训基地共享、企校管理体制机制、传统文化传承为基础,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一)依托于企校联合课程开发构建专业群特色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体系
企校联合课程体系开发着眼于当前专业群的定位,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体系建设有行业依据和企业标准依据[3]。实现课程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对接、技能基础水平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当前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技能基础水平满足岗位要求。
(二)依托于企校共育人才培养构建专业群特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企校共建实训基地是企校共育人才的一个有效平台,在注重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和学校育人的有机结合[4]。以学生为中心,以企校共建实训基地为主线,构建并实践“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企校共育人才培养,并在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和育人机制,使学生在整体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下人文素质得以提高。
(三)依托于企校技能对接构建专业专业群特色专业技能综合课程体系
立足于产学结合、岗位分析,在对企业岗位调研和技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技能综合课程,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岗位分析过程中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技能和人文要求,使在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和提升,满足于学生技能和认知提升要求,同时也满足于企业对不同工作岗位的高技能需求,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
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注重将定向专干技能融入企校联合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具备特色的与企业衔接的综合技能、管理、知识衔接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集团化办学条件下针对不同专业群形成了北京现代汽车专干技能班、博世工程师班、LGD液晶显示专干技能班、戴姆勒定向专干技能班、上海电梯安装与维修专干技能班,将专干技能培训知识融入到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技能、知识、管理认知等水平。
二、典型案例分析
依托于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相关行业企业的产业链建设,在基于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围绕汽车、电子、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设定了汽车产业的专业群、电子类专业群和机械专业群。三个专业群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的专业群构建原则,形成了特色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实例分析其遵循的构建原则及效果。
(一)构建方案
1)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团、LGD液晶显示等大型合资企业构建企校技能基础课程体系
在焊接技术、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突出技能基础性要求,注重专业群下的技能基础性要求,按照富士康科技集团、LGD液晶显示等相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辐射产业链其他企业和行业的岗位需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强化项目化实训,实现企校共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形成企校联合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2)依托于企校共建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传统文化传承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将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学校育人机制、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融入到企校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凸显企业用人机制、体制的日常实践,传统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传承,学校育人理念在学生实践和实习过程中的渗透,将企业6S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宣传、道德讲堂、学院育人理念很好融入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5]。
(3)立足于周边中小微企业产学结合、定向专干技能培训构建企校技能需求对接的技能综合课程体系
围绕区域中小微企业,依托于电子技术研究所,构建产学结合的专业群技能综合课程体系,将定向专干技能培训所提出的技能综合要求很好的融合和渗透到专业群技能综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形成装配工艺、SMT贴片技术、通信设计、智能系统设计等综合技能课程体系,实现学生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时。
(二)有益效果
围绕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了电子类专业群所涵盖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学生近三年(2012-2014)的毕业生发展信息,其学生就业表、技能大赛表、学生发展分析表如下图所示,其结果表明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实现了与区域产业链良好对接同时。
三、总结
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分析了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以电子类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为实例,构建合理有效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得到相应的提高,为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案例支撑。
参考文献:
[1]赖剑峰,郭三华,曹丽娟.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与分析-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6(9):127-129.
[2]娄 锐,徐红英.构建高职专业群平台支撑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2):90-92.
[3]郭三华,赖剑峰,曹丽娟等.集团化办学下的企校联合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4,(6):54-56.
[4]王晓东,李彩虹.依托职教集团,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J].江苏高教,2011,(6):140-142.
[5]赖剑峰,郭三华,曹丽娟等.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分析-以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60-62.
作者简介:
郭三华(1982-),男,汉族,山东蒙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专业群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曹丽娟( 1981-),女,汉族,山东莒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机械大类专业 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97-02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大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我院机械大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我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大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我院机械大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机械大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了机械大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我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1 机械大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起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大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于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意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2 构建机械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的选学课。
(4)高素质的机械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有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3 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人,中级职称占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1)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
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2)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的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3)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大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4 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机械大类专业实践快两年来,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我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湖南省挑战杯竞赛和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8年荣获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中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10年第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铜奖3项。2009年挑战杯比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2009年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主办的第一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竞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成功地承办了该项大赛,并获得了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地方院校机械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进而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仲魁,夏菲,梁丽萍,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9~52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3]李郁峰,陈念年.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
学年上学期,我们在新迎校区工程实训中心进行了为期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铸、锻、焊、热处理、钳、车、铣、刨、滚齿、数控和特种加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教程。每个星期,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周的实习。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锻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铣工、车工、刨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一个工件;最辛苦的要数车工和钳工,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掌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
所有工种中,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精美的螺母。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⑤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实训中心教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金工实习成绩,实行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平时成绩产品质量成绩综合考试成绩总成绩,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都安排了一定灵活时间和实习内容,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我认为在数铣和数线这些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实习项目中,应多分配点时间,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在焊接方面我觉得应该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虽然不一定就买来这些设备,但我觉得应该传授一些,以便让我们能知道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外,我觉得我校的金工实习课应该再减少一些讲解时间,增加一些动手时间。还可以将一些理论搬到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目的。
实习期间,许多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也让我们敬佩。老师能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觉得金工实习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它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另外像铸工和看似简单的拆装,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周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金工实习电焊实习报告总结【二】
第一次去到车间,其实还蛮期待的,到处都让我觉得新鲜,因为都从来没接触过那些东西啊。所以心里一开始就酝酿着:”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女孩子也可以的!”第一节课主要讲的是理论,因为安全第一嘛!
老师在上面认真 地讲着关于焊工的知识和操作规程跟注意事项。我认真 做好笔记。知道了焊接的种类,焊接前要防触电,防弧光的灼伤和烫伤,知道了引弧,运条这些专业术语…之前都一直认为只要注意一下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居然还有那么多的知识跟要领!仿佛是简单的,但我却越听越觉得危险,越听越觉得害怕了。但我怎么能退缩啊?就算怕死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啊,坚决不当缩头乌龟!给自己鼓劲,加油!
在听过老师 认真 的讲解跟实际操作后,终于有了机会穿好围腰,戴上皮手套,拿好面罩。一切就绪,准备动工咯!!!
理论听起来还蛮简单,看老师 操作起来貌似也不怎么难。但自己做起来呢?实在让我很抓狂。开始的时候就站旁边拿面罩看同学先操作,心里不断捉摸那些细节,回想老师 刚才说过的要领。看着看着好像也不那么怕了,于是就很勇敢地开动。恩恩,当我真正做到引弧,运条的时候,真的不觉得怕了。虽然第一节课下来,那个焊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我相信熟能生巧。大家都很努力,我也要很努力,大家都没有放弃,我当然也不会放弃。我有目标。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我都有认真 地练习 ,虽然自己还是觉得不满意,但是有一点点的进步也是好的,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说明我还是可以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