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志愿者感言8篇

时间:2023-01-09 11:1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志愿者感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志愿者感言

篇1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MP感染的全面认识。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诊断的893例MP感染患儿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儿童患者MP感染阳性率为24.5%。春、夏、秋、冬四季MP阳性率分别为26.6%、16.4%、20.0%、30.1%,冬、春两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夏、秋季。2012年M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度。男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3%、23.4%;0~1岁、~3岁、~6岁、~14岁患儿MP阳性率分别为11.7%、25.8%、49.6%、39.9%;MP感染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异常732例,外周血WBC正常643例。结论 本地区MP感染常年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冬春季为高发季节。MP感染的高发年龄为学龄前儿童。MP感染临床特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常伴肺外器官损伤。大环内酯类疗效好。难治性病例可联用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儿童; 感染;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08-03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其流行病学的研究,既往各地报道不一,考虑与地域、环境、气候及检测MP的方法等因素有关。为了解本地区近3年来儿童MP感染情况,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3648例住院患儿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其中男性2103例,女性1545例;年龄7天至14岁,平均 3.4岁。年龄分组:0~1岁1597例,~3岁1135例,~6岁492例,~14岁424例。病程5~28天,平均8.7天。发病季节:春夏秋冬分别为1152例、608例、811例及1077例。疾病分组:上呼吸道感染246例,支气管炎391例,毛细支气管炎538例,支气管肺炎1257例,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282例,间质性肺炎22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180例,急性胃肠炎395例、颅内感染45例,其他疾病(溶血性贫血、败血症、急性肾炎、心肌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共94例。MP感染及MPP的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1]。

 

1.2方法

1.2.1血清MP-IgM抗体检测方法:患儿入院后立即或次日早晨采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MP-IgM抗体(试剂盒由德国维润提供,型号为ESR127M)。结果评定标准:单份血清MP-IgM>或=1∶80表示急性感染。第1次MP-IgM抗体阴性者5-7天后再次复检。

 

1.2.2其他检查:所有病例查三大常规、肝功能、心肌酶学、肾功能、胸片,重症MP感染者行肺部CT检查。有神经系统症状时检查脑脊液。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P感染总检出率及不同性别MP感染检出率比较 MP感染总检出率为24.5%(893/3648), 男、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3%(532/2103)、23.4%(361/1545),差异无显著性(χ2=2.28 P>0.05)。

 

2.2不同年龄段MP感染检出率比较(见表1)

2.3不同年度MP感染的检出率比较(见表2)

2.5不同疾病MP感染检出率及MP感染的疾病谱 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MP检出率最高,占63.6%。其次是间质性肺炎,MP引起的疾病以肺炎最常见,共占62.0%。(见表4)

 

2.6MP感染临床特征:发热769例,咳嗽724例,喘息237例,咽痛72例,腹痛63例,头痛19例,抽搐22例,眼睑水肿11例,肉眼血尿3例,皮疹17例,肺部啰音505例;外周血WBC正常643例,升高102例;尿常规血尿9例;肝功能异常137例;心肌酶谱升高316例;胸部X线异常732例。脑电图异常10例,脑脊液异常3例。合并细菌感染11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2例。

 

2.7治疗与转归: 高热者先予红霉素静脉注射热退后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经2~4周治疗后875例治愈。18例难治性MPP患儿经痰培养11例合并细菌感染,联用头孢吡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氢化可的松,其中3例并发支原体脑炎,经积极抗MP、脱水降颅内压及护脑治疗,住院3周痊愈出院。另外2例合并肺不张,治疗2周热退,复查X线肺不能复张,转省级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而痊愈。

 

3讨论

篇2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35-0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恢复期长,易复发。故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使其比较系统地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家庭护理必备知识,出院后能正确的进行自我护理及治疗,达到巩固疗效,直至痊愈之目的。现将我院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休息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仍需休息1-2个月,所以应避免过度劳累。因过度劳累必将加重已受损的肝脏的代谢量,不利于病情治愈。

2 膳食

膳食指导的目的是供给充足的营养,促进肝糖原的形成,保护肝细胞,增强再生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刺激胆汁分泌,加速废物排出,促使肝功能恢复,防止疾病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饮食为高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类。(1)热量:成人每日摄入量2000卡左右,儿童减半。(2)蛋白质:每日每人每公斤体重1.5-2克。(3)碳水化合物:不宜过多,过多可影响胃肠酶的分泌,使食欲下降。(4)脂肪:无需限制脂肪。(5)维生素: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转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肝炎患者易造成维生素缺乏,应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6)宜少食甜食,不宜吃高脂肪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7)严禁酒类,有腹水者应进低盐饮食(每日氯化钠不超过3克)。(8)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食道静脉曲张者应吃软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3 用药指导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慢性病,多数患者出院后都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服药,以巩固疗效,达到进一步康复的目的。为了能使病人正确用药,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名称、性能、剂量、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同时告诉患者:(1)出院后一定要按时服药,经常坚持,不可间断,这样有利于肝脏的恢复。(2)严禁患者吃偏方。(3)叮嘱患者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巴比妥类、磺胺类、氯丙嗪类,有些必吃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定期在医院复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4 自我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自己皮肤、巩膜的颜色;观察晨起尿的颜色是淡黄色还是浓茶色;是否有腹胀感觉;同时观察尿量的改变,并做好记录,为就诊时提供资料;注意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鼻衄、便血等。

5 情绪的调节

克服焦虑心理及抑郁心理,合理宣泄,患者要心情开朗,保持乐观的情绪,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遇事处处想开点,保持精神愉快。

篇3

比粉状持久、比膏状保湿、比霜妆轻薄,胭脂水的多重身份我们还将认识几个?

ID 01 晒伤“微整形”面部被紫外线晒伤灼红的位置斑驳难堪,先用粉底将泛红区减淡,再利用胭脂水将泛红位置按照圆形或横向腮红的形状补全,轻松将晒伤转变成好气色。

ID 02 仿真修容 用大地色修容时总是担心别人从侧面看出端倪,可以在打算用深色修容粉的位置先拍一点胭脂水,让引人诧异的黑线和黑影变成自然的肌肤凹陷区。

ID 03 耐久唇色 唇蜜唇彩提供的膜状外衣很容易被水和油冲刷干净,不想唇色被美食“吃掉”,最好在无润唇的条件下先用胭脂水红润唇色,去过角质的双唇持色力更强。

ID 04 新色粉饼 冷色调粉饼总是让你的脸色看起来形同死灰?!在粉饼上以分散形式点几滴胭脂水,干燥后使用,浅浅淡淡的红润感让你的粉饼再次成为新欢。

ID 05 锁骨嫩肤液 穿着需要露出锁骨的晚装时来不及去角质怎么办?用胭脂水在锁骨上轻轻画上一道,再用指腹拍开,之后使用珠光定妆粉。胭脂水模拟的是幼嫩皮肤下透出的少女血色,梦幻指数一试便知。

ID 06 好运额头提亮液 M.A.C魅可曾在其海报中让模特尝试了粉紫色的额头妆容,没错,当你的发型需要露出额头而额部乌青发黑时可以这么做――先将胭脂水在拇指根部最厚的肌肉上拍开,再轻轻覆盖在额头上,红润饱满的额头绝对会给你带来好运。

Benefit贝玲妃lollitint萝莉胭脂水 330元/12.5ml

以甜蜜糖果紫色全面提亮肤色,长效塑形凝胶配方让颊彩持久水润,同样适合唇部妆容。

Innisfree悦诗风吟生机果萃胭脂水 60元/9ml

拥有优秀的着色力及持久效果,无滑石粉、无硅、无矿物油,轻盈着色保护皮肤。

Make Up For Ever清晰无痕腮红液 320元/10ml

前所未见的液态霜妆质地,让腮红触感丰润自然,保持超强持久度有效避免脱妆。

Giorgio Armani阿玛尼极缎妍柔液体胭脂 450元/15ml

极易延展的色泽让肌肤即刻披上健康光泽,用指腹就能推开的质感打造微光润泽腮红。

Majolica Majorca恋爱魔镜魔法持久粉嫩腮红蜜 290元/5.4ml

水润的蜜妆质地,顺滑服帖易于上色,显色度增强配方,让肌肤的甜美触感立体化。

篇4

【关键词】 质量控制;眼科患者;院内感染

眼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护理人员是各项医疗措施的直接执行者,由于眼科疾病专科护理强,技术精细,任何护理质量问题都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或经济负担,眼科患者周转快,平均住院天数相对较短,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不高,但一旦眼内感染则往往治疗效果差,所以加强眼科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观察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入住眼科的患者240例。其中白内障患者40例,青光眼患者60例,眼部肿瘤患者10例,眼外伤患者50例,其他眼部疾病患者80例,年龄在8~75岁之间,实施各种眼科手术的患者128例。

1.2 方法

1.2.1 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制定的质量控制 主要从年龄、有无全身疾病、有无局部的炎症、患者的知识面等方面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填写成每人一张表,由主管护士针对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确立各项监控指标,使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各项目达标。

1.2.2 在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上的质量控制 眼科护理操作是专业性很强的技能操作,平时对科室护理人员注意规范护理操作 强化专科训练,提升业务水平,掌握和提高眼科护理操作技术,对低年资有护士,安排高年资,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护士负责带教[1],对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必要时派相关人员到外进修学习[2]。使用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1.2.3 从患者方面采取的质量控制 利用空闲时间给患者讲解或采用板报、发放小手册的形式给患者宣传院内感染相关知识,让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不用手随便去眼部揉搓。加强自我防护措施,防止细菌之间的传播。

1.2.4 利用人利资源采取的质量控制 因护士工作繁忙常会忽视很多消毒环节,科学合理排班,统计各班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大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设立监测员,定期监测消毒灭菌剂有效浓度,定期进行培养,有专人负责科室的诊疗器械清洗、消毒,保证消毒有效。

1.2.5 在病室环境上采取的质量控制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走动,降低室内细菌密度,对病室定时用紫外线消毒,定时监测。整理床铺时让患者暂离病房,或患眼用无菌纱布覆盖,以减少细菌直接进入或沉积于患眼内。

2 结果

240例患者中有仅有1例发生轻微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4%,比报道的1.3%[3]低,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能自觉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 讨论

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善,而老年人各种器官处于衰退阶段,抵抗力较低,加之手术应激反应等综合因素使术后医院感染率明显增加,全身疾病不仅是很多眼部疾病的诱因,也是影响其愈合及使伤口感染的因素,特别是高血糖使伤口不易愈合,增加了感染机会,并发局部炎症,患者自身常带有致病菌,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评估,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了一定的掌握,就可根据掌握的情况给患者患者提供有针对性地护理,如给患者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患者的抵抗力,积极治疗全身疾病,控制局部的炎症等;规范护理操作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侵害,保证了护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学习还能使护理人员的意识性增强;配备专职的监测员,使其责任感增强,有利于监督和执行各项消毒工作,合理的排班使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能自觉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同进对患者的宣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自身病菌带来的感染;清新的室内环境,减少了细菌的滋生,给患者的身心也带来一定的愉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通过以上各项护理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提高的患者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晋云花.耳鼻喉科低年资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四川医学,2007,28(6):686.

篇5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Origi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afte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cells in 34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a sex-mismatch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 (HSCT).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from 34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or test.The different passage MSC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to reveal the cell surface antigen expression.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alysis of the amelogenin (AMEL) genes was used to detect donor cells from host cells.The cultured MSC were stain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probes for chromosomes X (Xp11.1-Xq11.1) and Y (Yq12) to distinguish donor cells from host cell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1out of 34 cases showed the confluent stroma and 24 out of these 31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passaged for more than 5 generation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PCR and FISH analysis.According to FCM results the number of CD14+CD45+ cells,which was regarded as monocyte/macrophage from the cultured MSC (passage 5) was less than 0.04%.In PCR assay,the marrow-derived MSC from the passage 5 were found to be of host origin. FISH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marrow-derived MSC from the passage 5 were found to be of host origin up to 100%.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igin of MSC in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afte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as confirmed to be derived still from the recipients their own.

Key words

hemo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geneic hemo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源于人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占骨髓中有核细胞的0.01%-0.001%。从骨髓中分离出的MSC能在体外大量扩增且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1]。MSC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蛋白,在造血细胞的生长、成熟、归巢及增殖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2-5]。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临床植活的患者中MSC是否为供者植活一直存有争议[6-11],目前对SCT后患者MSC的来源问题尚无定论。本研究选择临床上供受者性别不同的allo-HSCT后临床造血植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allo-HSCT

后造血植活患者中骨髓源的MSC的植活来源,进行了研究。

材料和方法

病例

病例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或北京道培医院,为供受者性别不同、造血植活的allo-HSCT患者共3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16至48岁之间。预处理包括马利兰(busulfan,Bu)/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或Bu/CTX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造血干细胞来源为:骨髓移植者3例,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2例,骨髓加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19例,骨髓加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再加第三者脐血混合移植者10例。移植后给予的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霉酚酸酯(mycofenolate mofitile,MMF)及强的松等。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分型及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hort tandem repea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TR-PCR)等方法进行造血植活及嵌合分析(附表)。Table.Characteristics of 34 patients received HSCT(略)

MSC的分离及纯化

对患者及供者行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血10 ml,骨髓用PBS (0.01 mol/L,pH 7.4)1∶1稀释后,Percoll(比重1.073 g/ml)900×g梯度离心30分钟,离心后收获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用DMEM-LG洗2次,以1.4×105 /cm2的细胞密度接种于T-25培养瓶中,培养基DMEM-LG(Gibco BRL life Technologies,USA)含10% FBS,在37℃,5% CO 2条件下孵育。每3天全量换液,待细胞长至85%至90%融合时,用0.25%胰蛋白酶-1 mmol/L EDTA (Gibco BRL life Technologies,USA) 37℃条件下消化3-5分钟,以1.3×104/cm2的密度在T-75瓶中进行传代培养。每次传代均更换新培养瓶。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

不同代数MSC用0.25%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配制成1×106/ml的细胞浓度,与CD14-PE,CD45Per-CP,CD44-FITC,CD29-APC(BD Biosciences,USA)避光孵育15分钟,用PBS( 含2%血清白蛋白)洗涤2次后,以PBS悬浮或1%多聚甲醛固定待上机。对照采用IgG1-PE,CD45-Per-CP,IgG2b-FITC,IgG-APC。每次上机( FACS BD Biosciences,USA)分析10 000个细胞,使用CellQuest 软件 (BD Biosciences,USA)进行数据分析。

釉基质基因分析

通过单步PCR反应扩增釉基质基因(amelogenin,AMEL)可同时分辨男性或女性细胞来源[12],电泳后女性细胞形成单条977 bp的条带(AMGX),而男性细胞形成2条977 bp (AMGX)及788 bp (AMGY)的条带,第5代患者MSC悬浮于PBS中,使用DNA提取试剂盒(Omega Bio-tek,Inc.)进行DNA抽提。每个DNA样本进行PCR扩增,使用的探针为:探针A: 5′-CTGATGGTTGGCCTCAAGCCTGTG-3′,探针B: 5′-TAAAGAGATTCATTAACTTGACTG-3′ ;探针C: 5′-GCCCAAAGTTAGTAAT-TTTAC-3′ 。PCR的最终反应体系30

μl,包括:250 ng DNA,每种探针30 pmol,250 mmol/L dNTPs,2.5 U Taq DNA 聚合酶 (Sangon,Shanghai.China),2.5 μl 10×PCR 缓冲液(50 mmol/L KCl,10 mmol/L Tris-HCl,pH 9.0,0.1% Triton X-100,1.5 mmol/L MgCl2),首先进行95℃预变性3 分钟,PCR反应包括94℃ 1分钟,60℃ 2分钟,72℃ 2分钟,共30个循环。PCR扩增产物采用含0.5 μg/ml溴化乙锭的1.5%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影。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使用CEPX spectrumOrangeTM/Y spectrumGreenTM DNA探针试剂盒(Vysis inc.USA)进行FISH分析,以分辨男性或女性细胞。第5代患者MSC用甲醇:冰醋酸固定滴片,用70%甲酰胺2×SSC进行标本DNA变性,73℃,5分钟,室温下不同浓度乙醇脱水,加10 μl探针后,42℃过夜,次日0.4×SSC及2×SSC/0.1% NP-40洗脱,10 μl DAPIⅡ复染核,使用荧光显微镜(Olympus BX-61,Japan)进行观察,每个样本计数500个细胞。ProbeChekTM 玻片(Vysis inc,USA)作为阳性对照。

结 果

MSC的生长及传代能力

34例患者MSC培养后31例(91.1%)均达到了融合;1例(2.9%)达到部分融合,2例(5.9%)未达融合,后3例患者均为临床上造血恢复极差的患者;24例患者MSC能成功传代5代以上,且可进行PCR、FISH分析。

患者MSC的富集及鉴定

在MSC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全量换液去除淋巴细胞,而如何去除骨髓基质中的混有的单核-巨噬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巨噬细胞也是黏附细胞并能成为基质层的一部分[13]。本研究利用 0.25% 胰酶-1 mmol/L EDTA反复消化细胞以最大限度去除巨噬细胞,因为巨噬细胞对0.25% 胰酶-1 mmol/L EDTA不敏感,每次传代我们都更换培养瓶以进一步去除瓶壁上对此酶不敏感而未消化下来的巨噬细胞。FCM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各代CD44+CD29+CD45-CD14-细胞比例不同,0、2、3、4、5、6、9和16代CD44+CD29+CD45-CD14-细胞依次为32.47%±1.54,90.34%±2.11、95.23%±2.34、95.13%±0.93、96.68%±1.53、95.12%±3.28、92.19%±3.12和80.56%±4.23。CD44为黏附分子,CD29属整合蛋白家族,CD14、CD45为造血细胞表面分子,CD14为巨噬细胞相对特异性表面抗原,这说明所培养的细胞绝大多数为易贴壁的MSC,混有的巨噬细胞不多,我们选择第5代MSC用于PCR及FISH分析,其中CD44+CD29+细胞占(98.41±0.91)%,CD14+CD45+细胞占(0.039±0.02)% (图1),这表明用于PCR及FISH分析的第5代MSC中,混有的单核-巨噬细胞数极低[(0.039±0.02)%],低于PCR及FISH检查的敏感度(3%及1%)[10]。

患者MSC的植活嵌合分析

对第5代MSC细胞我们进行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AMEL基因检查。AMEL是釉质母细胞分泌的一种基质蛋白,AMEL基因位于人类X和Y性染色体上,编码一种高度保守蛋白,女性(XX)有2个相同的AMEL等位基因,而男性(XY)有2个不同的AMEL等位基因[12,14-16]。电泳结果显示,女性为1个977 bp的单条带,而男性则为788 bp和977 bp处两个不同的条带。本研究PCR结果显示:临床上造血植活的患者,其骨髓第5代MSC来源于患者本人(图2)。

对第5代MSC细胞利用双色荧光DNA探针进行了FISH 检查,CEP X DNA探针 (位于DXZ1区) 是位于X 染色体上(Xp11.1-Xq11.1)AT集中区的一个α微卫星DNA序列,荧光标记为橘黄色,CEP Y DNA 探针(位于DYZ1区) 是位于Y 染色体上Yq12区域的一个特异性的微卫星DNA序列,荧光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女性细胞的细胞核中显示2个相同的橘色荧光标记,而男性细胞的细胞核中显示1个橘色荧光标记,1个绿色荧光标记。本研究的FISH结果显示,临床上造血植活的患者,其骨髓培养扩增第5代MSC100%来源于患者本人(图3)。

讨论

Allo-HSCT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造血系统及非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而骨髓中的造血微环境与细胞外基质构成了骨髓的空间结构,其功能是否正常对于allo-HSCT之后的造血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19]。allo-HSCT后造血植活的患者,其基质细胞的来源存在争议。Keating等[6]报告了14例患者,发现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基质细胞逐渐转为供者源的;Simmons等[7]报告同胞HLA配型相合的10例患者,证明患者的基质细胞均为患者源的;Tanaka等[8]报告11例患者,其中7例患者的基质细胞均为患者来源,而4例患者的基质细胞显示了以患者为主的混和嵌合体; Koc等[9]证实移植后的患者 MSC源于患者;Cilloni等[10]报告11例去T细胞异基因HSCT患者,证明患者的基质细胞存在混和嵌合体; Awaya等[11]报告了4例患者,证明患者的基质细胞均为患者源的。

转贴于

因此目前对allo-HSCT后患者MSC的来源问题没有定论,虽然大多数结论倾向于allo-HSCT后患者的MSC源于宿主本身,但纵观起来,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所研究的MSC没有进行有目的的纯化及鉴定,以去除可能混杂的巨噬细胞的影响[6-9]。尽管有些研究考虑到了巨噬细胞的影响,但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10,11]。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进行下去,以明确allo-HSCT后患者MSC的来源,利于指导临床上的allo-HSCT的相关治疗,为是否在allo-HSCT过程中联合输注MSC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共分析了34例allo-HSCT患者,其中24例患者进行了PCR及FISH分析,结果证实其MSC均为患者源的。我们选择AMEL基因作为性别鉴定的方法之一,与单纯扩增Y染色体上的基因鉴别性别相比,其优势在于:检测方法同样简便、灵敏、准确,甚至可检测出仅1个细胞或部分降解的DNA 样本[20],具有临床实用价值。X 特异性片段同时可做为内对照,防止由于Y 扩增产物的缺失而做出错误的结论。选择AMEL基因作为性别鉴定的方法,不论男或女,受检样本DNA如何,均可得出扩增产物,检测结果不受Y 染色体正常变异的影响,若检测不到扩增产物即意味着扩增失败。这一方法可防止由于试验操作过程任一环节失误或Taq 酶缺乏等因素而造成的假阴性结果。我们选择双色间期FISH 分析MSC分裂间期细胞,与单色FISH比较,也避免了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同时结果非常客观且直观。

关于供者MSC没有植入的原因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处理方案没有完全清除患者的骨髓MSC以便供者的MSC植入。其次,供者的骨髓移植物中MSC含量太低(2-5 MSC/ 1×106单个核细胞)也使供者的MSC不易植入[21]。第三,不同的输注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影响MSC的植入; Richard等[22]在对1例重叠综合症的病人进行骨髓移植后,同时将从供者髂嵴获得的骨碎片进行腹腔内注射和直接注入受者的髂嵴,13 天后再静脉输入体外培养扩增的来自供者骨碎片的成骨样细胞,结果发现病人移植后1年骨髓黏附细胞66%、外周血细胞89%为供者来源,2年的时候,呈现95% 的嵌合,并且自身免疫病有显著改善。这一研究在证明基质前体细胞可以植入的同时,也提示不同的输注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影响MSC 的植入。第四,患者原发性的基质缺陷也有助于供者基质植入,在Horwitz等[23]的一项研究中提示,如果正常的供者基质细胞和异常的宿主基质细胞相比处于竞争优势,它们就能够植入。在此项研究中,33名成骨缺陷的病人在接受常规骨髓移植后,有2人检测到供者来源的成骨细胞。基于以上的分析,补充输入供者MSC应有利于供者MSC在患者骨髓中植入。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allo-HSCT后临床上造血植活患者的MSC均源于患者本身,而患者的MSC逆转为供者来源是否对患者有益,补充输入供者MSC是否确实能使供者MSC在患者中植入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Reyes M,Lund T,Lenvik T, et al. Purification and ex vivo expansion of postnatal human marrow mesodermal progenitor cells.Blood,2001; 98: 2615-2625

2 Dexter TM,Allen TD,Lajtha LG.Conditions controll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in vitro. J Cell Physiol,1977; 91:335-344

3 Dexter TM,Spooncer E,Simmons P,et al. Long-term marrow culture: an overview of techniques and experience.Kroc Found Ser,1984; 18:57-96

4 Toksoz D,Zsebo K,Smith K,et al. Support of human hematopoiesis in long term bone marrow cultures by murine stromal cells selectively expressing the membrane bound and secret forms of the human homolog of the steel gene product,stem cell factor.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2; 89: 7350-7354

5 Deans RJ,Moseley AB.Mesenchymal stem cells: biology and potential clinical uses.Exp Hematol,2000; 28: 875-884

6 Keating A,Singer JW,Killen PD,et al. Donor origin of the in vitro haemat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 after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man.Nature,1982; 298(5871): 280-283

7 Simmons PJ,Przepioka D,Thomas ED,et al. Host origin of marrow stromal cells following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Nature,1987; 328: 429-432

8 Tanaka J,Kasai M,Imamura M,et al.Evaluation of mixed chimerism and origin of bone marrow derived fibroblastoid cells afte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r J Haematol,1994; 86: 436-438

9 Koc ON,Peters C,Aubourg P,et al.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main host-derived despite successful hematopoietic engraftment afte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lysosomal and peroxisomal storage diseases.Exp Hematol,1999; 27: 1675-1681

10 Cilloni D,Carlo-Stella C,Falzetti F, et al. Limited engraftment capacit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cells following T-cell-deplet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Blood,2000; 96: 3637-3643

11 Awaya N,Rupert K,Bryant E,et al. Failure of adult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to generate marrow stroma after successfu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Exp Hematol,2002; 30: 937-942

12 Pugatsch T,Oppenheim A,Slavin S.Improved single-step PCR assay for sex identification post-allogeneic sex-mismatched BMT.Bone Marrow Transplant,1996; 17: 273-275

13 Purton LE,Mielcarek M,Torok-Storb B.Monocytes are the likely candidate “stromal” cell in G-CSF-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Bone Marrow Transplant,1998; 21: 1075-1076

14 Lau EC,Mohandas TK,Shapiro LJ,et al. Human and mouse amelogenin gene loci are on the sex chromosomes.Genomics,1989; 4: 162-168

15 Nakahori Y,Takenaka O,Nakagome Y.A human X-Y homologous region encodes “amelogenin”.Genomics,1991; 9: 264-269

16 Sivagami AV,Rao AR,Varshney U.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preparing DNA from the hard tooth tissue,and its use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of amelogenin gene segment for sex determination in an Indian population.Forensic Sci Int,2000; 110: 107-115

17 Appelbaum FR.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es: a brief review of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Semin Hematol,1988; 25 (3 Suppl 3): 16-22

18 Dexter TM.Regulation of hemopoietic cel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Leukemia,1989; 3: 469-474

19 O′ Flaherty E,Sparrow R,Szer J.Bone marrow stromal function from patient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one Marrow Transplantn,1995; 15: 207-212

20 Mannucci A,Sullivan KM,Ivanov PL,et al. Forensic application of a rapid and quantitative DNA sex test by amplification of the X-Y homologous gene amelogenin.Int J Leg Med,1994; 106: 190-193

21 Koc ON,Lazarus HM.Mesenchymal stem cells: hesding into the clinic.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1; 27: 235-239

篇6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沙眼衣原体; 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01-01

IUD insertion were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ZHANG Chong-yuan ,DIAO Jin-ling

(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zhuchengCity,ZhuchengShandong26221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trauterine device (IUD) species and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Chlamydia trachomatis (CT) infection. Methods Disease survey the way women have been selected for IUD insertion of the 52 people infected with Chlamydia trachomatis, the application of gold standard method detected 28 cases of copper IUD, and 24 cases of cervical secretions were inert IUD CT examination. Results 52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CT infection natural negative end 26. (Copper group was negative 24, negative rate of 85.71%; inert group of negative 2, negative rate of 8.33%.) Conclusion copper IUD compared with the inert IUD, significantly reduced C. trachomatis infection.

[Keywords] intrauterine device;Chlamydia trachomatis;observational study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已成为最重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之一,国内外均有报道CT感染与宫内节育器(IUD)种类有关,但在农村普通人群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女性生殖道CT感染与IUD种类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通过对年龄25岁-49岁的农村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普查,将筛查出的已放置IUD的CT感染者共52人(含铜组28人、惰性组24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

1.2方法

将筛查出的52例放置IUD的CT感染者按其放置IUD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放置含铜IUD 28人,为Ⅰ组,放置惰性IUD 24人,为Ⅱ组,分别于筛查后的3个月、6个月取其宫颈分泌物,应用英国立明公司生产的试剂测定宫颈分泌物中的衣原体抗原IgG、IgM(金标法)。

1.3 检验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2例CT感染者中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28例,6个月自然转阴24例,转阴率85.71%;放置惰性宫内节育器24例,6个月自然转阴2例,转阴率8.33%。两者相比,χ2=30.95,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由此可见:含铜IUD与惰性IUD相比,明显降低CT感染率。52例放置IUD妇女CT感染情况(见表1)

3讨论

CT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欧美国家CT感染在泌尿生殖感染的重要性已是超过淋球菌而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首位病原。我国人群中CT感染率也有上升的趋势。由于正常人群中CT感染阳性检出率低,本研究改变前人单纯选择CT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的方法,扩大筛查范围。从农村选择大样本量筛查放置不同IUD的CT感染者,进行观察研究,仅采用被动观察研究的方法,容易被接受。由于CT引起的感染缺乏特异的体征,容易被忽视,其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含铜IUD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避孕效果、降低了带器妊娠率。近年来,关于IUD是否增加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报道不一,国外研究报道含铜IUD对CT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有关含铜IUD与CT感染的关系, Kleiman等[3]认为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培养基中铜离子浓度与含铜IUD宫腔液中铜离子浓度相似的话,则对CT有抑制作用。Mehanna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应用含铜IUD者CT血清学抗体滴度明显低于应用其它类型IUD者,推论含铜IUD可降低CT感染率[4]。本研究发现,应用含铜IUD者与应用惰性IUD者相比,前者感染率明显降低,P<0.01,具有显著差异,证实含铜IUD除避孕效果好之外,还有接近药物治疗效果的抑制CT感染的作用(据吴蓉报道,CT药物治疗效果为91.70%)[5]。这可能是放置含铜IUD后铜离子浓度增加,内膜吸收高浓度铜离子后,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属线粒体酶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线粒体中DNA合成减少,线粒体肿胀,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造成内膜细胞物质能量代谢障碍,使沙眼衣原体蛋白合成受抑制,从而抑制了沙眼衣原体的繁殖。本研究为临床大力推广应用含铜IUD作为避孕首选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丽英,董兆文.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实验室诊断.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6,5:316-317.

[2] ClaimW, SAROVB , SarovI ,et al .Serum IgG and IgA antibodies to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ectopicpre gnancies .Contraception,1989,40:59 -71.

[3] Kleiman D, Sarov I, Insler V. Inhibition of CT growth in endometrial cells or by copper possible, relevance for the use of the copper IUD. Contracep tion, 1989, 39 (6) : 665 -676.

篇7

[关键词] 护理干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117-02

内科患者一般均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由于医院的特殊环境,内科患者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失眠是内科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有研究报道称[1]内科患者的失眠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而睡眠质量对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又是极为重要的,长期失眠的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严重者还会诱发一系列疾病。为改善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我院对一部分内科患者进行了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的276例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33例,女143例,年龄24~78岁,平均(48.3±7.5)岁,分别来自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与内分泌科。入选标准:住院时间>20 d;住院期间病情稳定,无危重疾病;能正常进行语言交流;知情同意。患者入院后先于第1天~第10天进行普通Ⅱ级护理,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从第11天起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干预10 d后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是否改善。

1.2 方法[2]

Ⅱ级护理:早晚为患者整理床铺,日间遵医嘱为患者输液、发放药物,提供健康指导,定时巡查病房,及时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配合医生处理临时情况等。

护理干预:在普通Ⅱ级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睡眠状况的干预措施。①环境护理:设定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病房中的生活用品摆放整齐,保持足够的活动空间,睡前减少刺激性的灯光、声响和气味等。调低各种仪器和信号灯的声音与亮度,关闭病房灯光,减少走廊灯光,保持病房中的生活用具等整洁干净。对医护人员要求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②针对护理:内科患者大多会出现疼痛、咳嗽、咳痰、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会影响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做出评估,与医生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睡前护理措施。例如对夜间易发心绞痛者可于睡前适量吸氧或口服长效硝苯地平。保持正确的睡姿:睡眠最佳姿势是右侧卧位,该姿势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维护脑细胞正常功能。③心理护理: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要将疾病的病因、发展、预后等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对疾病有总体认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④作息护理: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作息表,鼓励患者多活动,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也可听些舒缓音乐促进睡眠。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3]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记录睡眠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群睡眠质量的评估。具体项目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PSQI 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行两组间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患者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PSQI 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调查[4],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着一定的睡眠质量问题,如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时间缩短等。我们认为内科患者住院失眠的原因[5,6]主要为以下几点:①环境变化:医院的环境与患者家里的环境截然不同,很多患者突然换了环境,夜间总是睡不着,在新的环境中患者精神紧张、心情烦闷,对睡眠有一定影响。②疾病因素:内科住院患者常为慢性疾病,病痛的折磨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另外,住院期间一般都是几位患者在同一病房之中,少则3人一个病房,多者5人一间病房,有些患者睡眠较浅,同屋的患者晚间有轻微的动静就会被吵醒。严重者可一夜醒好几次。③经济因素:患者因住院经济费用产生的焦虑与担心也会影响睡眠质量。目前,我国住院费用对大部分患者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患者除担心自己的病情外,还要担心经济因素,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④其他因素:有些患者平时有抽烟酗酒的习惯,住院期间不得不戒除这些不良嗜好,也影响了睡眠时间与效率。医院的管理普遍比较严格,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不得不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患者在晚间睡觉前的一些习惯必须暂时戒除,使其感到很不适应,也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我们首先对患者的病理、心理、环境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与医生共同制定了护理干预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改善病房环境方面,我们采取了减少病房噪音、降低光亮度的措施,并调整了病房的温度湿度,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度[7,8]。针对患者的疾病本身,例如呼吸科患者频繁地咳嗽、咳痰造成的睡眠连续性差、睡眠时间缩短等问题,我们采取了给药控制、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手段,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夜间易发心绞痛者我们在其睡前给予适量吸氧或口服长效硝苯地平的措施。对于心理焦虑紧张的患者我们鼓励其多进行肌肉放松疗法[9]。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不惧怕疾病,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我们对内科患者进行了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显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PSQI 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有一定改善,患者的PSQI评分比干预前显著降低,从而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居蓓华,朱胜春. 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关怀情况调查与对策[J]. 护理学报,2010,17(2):10-12.

[2] 李学群.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5(30):10-11.

[3] 励灵玉.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5-6.

[4] 方芳,程云,周剑英,等. 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4-117.

[5] 段伟莉,吕元红,周雀云. 层级全责护理在NICU 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6-67.

[6] 王正英,刘晓芳.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8,23 (11):7-9.

[7] 谢素兰,李吾枝.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 当代护士,2011,4(9):131-132.

[8] Terzoudi A,Vorvolakos T,Heliopoulos,et al. Sleep architecture in stroke and relation to outcome[J]. Eur Neurol,2009,61(1):16-22.

篇8

方法:选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对这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知识需求的情况。

结果:对发病原因有8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53.3%,有3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20%,1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6.7%,对发病原因了解的程度为93.3%。对用药知识有4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26.7%,有7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6.7%,4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26.7%,对用药知识了解的程度为73.3%。对饮食知识有7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46.7%,有5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33.3%,2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13.3%,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86.7%。对预防知识有5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33.3%,有7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6.7%,3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20%,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80%。对自我护理方法有4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26.7%,有6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0%,5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3%,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66.7%。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患者希望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93.3%,60例患者希望健康教育处方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60%,50例患者希望组织专题讲座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33.3%,60例患者希望开设电话咨询服务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40%。

结论: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应加强护理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护理相关知识需求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88-01

病毒性肝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且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疾病,由于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因此,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1]。目前,在临床医学上,想要彻底的治愈病毒性肝炎非常的困难,并且预后差,尤其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导致患者不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造成很大的感染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于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本文主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调查,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这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12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岁。这150例患者有本科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有20例患者,高中学历有80例患者,初中学历有35例,小学学历有15例。150例患者病程在2个月到1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年。

1.2方法。对这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病毒性肝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知识的获得途径,以及护理知识方式的需求等等[2]。并且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给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各项内容的讲解。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于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如下,对发病原因有8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53.3%,有3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20%,1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6.7%,对发病原因了解的程度为93.3%。对用药知识有4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26.7%,有7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6.7%,4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26.7%,对用药知识了解的程度为73.3%[3]。对饮食知识有7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46.7%,有5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33.3%,2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13.3%,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86.7%。对预防知识有5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33.3%,有7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6.7%,3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20%,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80%。对自我护理方法有40例患者了解,占总人数的26.7%,有60例患者部分了解,占总人数的40%,50例患者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3%,对饮食知识了解的程度为66.7%[4]。

由表2可知,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患者希望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93.3%,60例患者希望健康教育处方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60%,50例患者希望组织专题讲座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33.3%,60例患者希望开设电话咨询服务获得护理知识,占总人数的40%。

3讨论

医院应该让患者了解病毒性肝炎疾病知识的特点,医院通过有计划对护理知识的宣传,进而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患者在护理知识需求方面,健康教育处方、开设电话咨询服务、医护人员上门指导等方式是患者所需求的。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患者最多选择的是医务人员专门指导,其次是健康教育处方[6]。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临床结论,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应加强护理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春颖,孙海庆,初春梅.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10):122-123

[2]于振艳.健康教育对病毒性肝炎实施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1(09):189-190

[3]谭玉波,施爱辉,王慧.重症病毒性肝炎25例的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1,11(02):112-113

[4]王瑞芳,王忠娥,雷静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11(09):199-2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