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煤化工企业论文8篇

时间:2022-06-18 05:06: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煤化工企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煤化工企业论文

篇1

1.1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资源需求的越来越大,很多煤化工企业都进行了大型煤化工装置的购进,从而加快企业的生产速度。但是,伴随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来的是更大的危险性。煤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发展,为煤化工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而一旦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进而给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此外,面对着不断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显然还不能适应。所以近年来,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得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因此,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2国家、社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

在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在2010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与媒体都关注起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进而使煤化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随着国家、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也应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3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煤化工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负压深冷等多种严酷且复杂的工艺工程的运用。所以,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工、处理和运输一些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化学品。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使用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再者,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将产生一些废物,所以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使这些安全生产问题得到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化工企业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2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显然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一味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表面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员工违规操作、加班加点的现象长期存在,进而导致了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管理责任未能落实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需要人员去落实,进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想要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就要使管理的责任得到落实。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显然没有落实。一方面,一些企业只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却没有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一种口号,并没有具体的人员去展开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一些企业并没有去追求事故产生的责任人,也没有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而是一味急于恢复生产工作,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显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水平无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流动在各个大型企业之间,无法真正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和设施比较落后,无法进行新型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再者,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和规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更新,所以无法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2.4资金投入不足

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比,煤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少量的资金投入。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仅不能进行人才的培训,也无法进行新的安全设施的购买,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树立安全文化

为了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首先要进行安全文化的树立。因为,安全文化的树立,可以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使企业全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努力做到使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落实,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进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想要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加强,还需要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因为,在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下来。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保证责任人的责任能够在监督管理之下得到落实。再者,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管理。而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责任的判断,并追究责任人的管理责任。因为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吸取工作中的教训,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企业要积极的寻求方法进行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进行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来进行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吸纳,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者,企业还要进行专业援救人员的培养,进而使安全生产事故得以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更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工作,进而使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4结语

篇2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密切,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变化,煤化工企业作为新行业,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规模都在蓬勃增长,然而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化工企业间的竞争,企业的发展因此遭遇瓶颈。财务管理能够影响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健全企业的管理流程,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合理控制企业成本费用,在企业提升经营水平的过程中也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因此,财务管理对煤化工企业具备重要性。要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快财务管理改革速度,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措施,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重视财务预算工作,加大财务分析的力度,全面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继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煤化工企业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煤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诸多问题,有些已经阻碍了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以下进行详细论述。

(一)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顺畅

煤化工属资源密集和资产密集行业,其高达上百亿的投资规模决定了煤化工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工业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架构、管理制度以生产为中心。首先,煤化工企业的管理思路从如何可以安全、平稳、高负荷生产产品出发,管理实际中,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设备、仪表、安全等问题。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产品的市场需求度、产品的生产成本控制、企业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竞争优劣因素的考虑。其次,煤化工企业中设置计划财务部,其职能主要为记录、核算、报告企业资产和财务状况,表现为对各项生产和经济业务的事后记录。对于全面成本费用控制这一关键工作,财务部门多数是被动的做事后分析对比,较难参与到事前、事中控制管理上来。最后,煤化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中专业职能界限分明,成本费用控制的概念往往无法体现在业务和生产进行过程中,相关的控制措施和跟进办法也很难做到与业务、生产流程结合镶嵌。因此,在传统的重生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难度。

(二)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信息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除了包括制度和框架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关的财务管理机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煤化工企业普遍只注重财务管理制度和框架的构建,却完全忽视建立财务管理机构的相关问题,这就导致企业“尾大不掉”,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更没有明确的管理思路、办法,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难以有效结合。其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普遍无法正确的认识企业财务管理,更有甚者甚至认为财务管理“没有用”或是认为财务管理就是“会计的工作”。由于思想的偏差,人们不重视财务管理,所拥有的财务管理理念也非常的落后,导致现阶段财务管理的作用只在会计工作方面上发挥了少量的作用,财务信息指导作用也难以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企业高效运行,并最终反作用于企业,影响企业发展和资金的有效运用。再次,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复杂,财务管理涉及的问题非常多,管理工作难以保证面面俱到。最后,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的煤化工企业已经不再如以前那般凤毛麟角,企业之间除了存在帮助、合作以外,必不可少的也存在竞争,因此企业方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认识到企业间竞争客观存在性,有意识的逐步建立、完善煤化工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煤化工企业在此方面还非常的欠缺。

(三)煤化工生产流程较长,成本归集、核算、报告和考核口径不一致,前后协调需不断优化

煤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长,而且较为复杂。以某煤制烯烃项目为例,该联合装置主要包括煤气化装置、甲醇装置、MTO装置、聚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等装置十八个小单元。以煤为原料,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制备粗合成气,经部分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净化得到满足甲醇合成要求的精制合成气,再经合成和除去轻组分和溶解性气体得到MTO级甲醇,同时部分甲醇经过精馏得到精甲醇。MTO级甲醇经过MTO装置生产乙烯和丙烯,再经聚合生产出合成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该项目年产30万吨聚丙烯、30万吨聚乙稀的化工联合装置,同时副产硫磺、丁烯、丙烷和乙烷以及C5+等副产品。首先,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是一个长流程的复杂过程,成本归集、核算、报告和考核等难以有效控制,各方配合协调存在较大困难。企业内部无特别明确的成本责任,成本控制与各部门及职工个人的责任成本或业绩评价没有关系,职工对成本管控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其次,成本管控体系有待完善。在上述某煤制烯烃项目中,固定资产投资大,折旧、摊销以及修理费等与投资相关的成本占聚烯烃产品完全成本比重超过40%。变动成本占完全成本比重约为50%,目前己建立制造成本等成本指标,但偏重于事后分析,需建立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防控的目标成本,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生产成本管控。企业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成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难以提高质量。最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虽然较高,但因为企业重视程度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后续培训得不到保障,全面的财务体系以及生产工艺体系培训跟不上,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与时俱进,在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力不从心。

三、煤化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全面成本管理策略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任务,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判断一个企业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盈利与否,最终的经营成果如何,是不是能实现效益。而全面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让整个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作业流程之中,通过全面的成本核算、分析以及成本的决策等来充分调动其员工以及企业组织人员的积极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费用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煤化工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是煤化工企业立足于企业战略目标,以改善企业成本环境为目标,以更宽的视角调整企业价值流程,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并最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系列的工作。要在煤化工企业内部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策略,可以从如下六个角度出发。

(一)重塑优化管理架构,强化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职责

煤化工企业应积极的组建财务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充分调动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参与全面成本管理的热情,让企业领导者担任组长,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由分管领导、相关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生产中心负责人担任组员,共同负责全面成本管理的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工作。另外,企业方面还应有意识的完善成本管理岗位职责,将成本管理从事后核算、记录扩展到生产计划、统计、成本预算、成本分析考核等全流程管理,从传统的成本核算转型为成本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成本管理的牵头部门应该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有意识的强化生产计划、物料能源统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考核等工作,其他部门应该在业务开展和产品生产过程中辅助、配合财务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全面成本管理的职能,也才能够提升管理的实效。

(二)结合生产管理,构建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系统

构建煤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也就是责任会计系统,该系统必须包括煤化工企业的内部责任预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核算、评价责任单位经营业绩这三个方面。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计量、传送报告、分析考核、对标比较等与成本控制相关的所有信息。因为煤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种类较多,管理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其要需要充分的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优势,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管理办法以及成本控制办法,确保成本归集、核算、报告和考核等口径一致。让企业各个生产中心在研究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与财务会计核算相联系的企业内部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从基础环节出发,下调成本核算主体,提升部门之间的成本管理信息反馈能力,并最终实现优化、协调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三)创建适合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报告

建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报告,对相关人员提出要求,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及时上交成本管理报告。财务成本管理报告在内容方面应突破传统财务会计数据的范围,使业务指标与企业财务指标相结合,并包括成本管理报表以及成本管理分析两部分。煤化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报告要能充分地反映出企业的成本特点,还应能够有效涵盖与生产、投资、管理等相关的一系列内容,要能够适应管理层的需求,为管理层提供落实管理的凭据。因此,全面成本管理报表应该包括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发生表、全面成本结构状况表、税费完成情况分析表、期间费用发生表、存货占用情况表等等。只有全面的分析了上述表格内容,企业才能够获知成本水平的变化情况,也才能够衡量预算指标与上年同期完成数据之间的差异,也才能够正确的分析影响企业成本升降的因素,并最终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正确评价成本计划执行结果,将自身成本执行结果与本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对比,对自身全面成本管理细节进行调整、完善,进而编制出更加科学的成本计划,为企业落实决策提供依据。

(四)完善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考核

完善企业成本管理考核体系,也就是将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众所周知,成本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是预算和考核。这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效果。预算是考核的根基,只有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才能为考核的顺利进行夯实基础。因此,煤化工企业应做好成本要素的计划测算工作,建立成本测算模型,利用零基预算等方法完善预算测算方式,增加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并逐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煤化工企业内部逐级分解的经营预算与企业整体的财务预算有效衔接。煤化工企业可以在年初分解财务预算指标,将成本管理工作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中心,有效的分解成本管理责任,以保证全面成本管理顺利进行。按月对各个单位的成本管理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奖金挂钩,严格落实奖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员工参与全面成本管理的热情,也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

(五)学习、推广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环境中,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顺应时展的潮流,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更应与时俱进。首先,煤化工企业应积极学习同行业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经验,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的嫁接、移植。企业还应积极主动推广公司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经验,使企业能够互利共赢,共同提高。例如可以采取“竞合共赢”的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对标工作,加大企业间的交流力度,促使企业能够吸收彼此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煤化工企业还可以开展“走出去学习”的模式,委派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精英人士去国内一些发展迅速、财务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开阔自身的成本管理眼界,丰富自身的成本管理经验。

(六)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

首先,近年来煤化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职能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更高的水平。现如今,财务管理要求财会人员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因此这就需要素质过硬的财会人员来适应时展。因此,煤化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判断能力。其次,煤化工企业的会计人员都要参加生产工艺流程、能源物料平衡培训,促进财务人员对实际生产情况的掌握,便于对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设计和成本预算考核管理。对于专项费用的预算开支也要严格把握,严格按照预算项目和金额执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经营管理理念普及到财务管理部门,争取让每一为财务人员都能掌握,开阔财务人员的视野,增强财务人员的大局观和全面性,使财务人员能从企业价值管理角度出发做工作,促进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力争培养出一支坚持原则、业务过硬、熟悉生产的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在经济下行、市场需求紧缩的环境下,煤化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压力,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煤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把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严控企业成本,用全面成本管理策略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煤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煤化工企业能够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作者:石楠 单位: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赫民.浅谈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之全面成本管理[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09):211-211

[2]冯峰.浅析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提升策略[J].化工管理,2015,(18):1

[3]杨高鹏.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1,(06):131

篇3

检修气化炉上升管和下降管工艺、检修处理项目

在工艺系统停车后,首先将气化炉烧嘴抽出切换至预热水,并对气化炉进行自然降温处理,并随时监测炉膛降温情况,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停止激冷环供水,并排空激冷室积水。并将于气化炉相连接的合成气及合成气放空管线、置换氮气管线、合成气出口喷淋水管线、密封冲洗水管线加上盲板进行有效隔绝(1996年,原造气643工号甲烷化炉更换触媒,因5人修理炉内炉砖,1人修理测温点,由于连接炉本体管线阀门没有加盲板,阀门关闭不严,渗漏出有毒气体造成6人在炉内熏到,监护人发现及时,立即通报车间领导组织人员进行营救,并通知急救中心前来抢救。车间、厂急救中心、厂领导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施救,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最后6名员工挽回了生命)。气化炉黑水管线、激冷水管线及文丘里洗涤器进行断口处理,排空渣池内的积水,并将气化炉与渣池相连接管线上阀门关闭并加上盲板。通过以上措施使气化炉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设备,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高压工艺水窜入气化炉内,对检修人员造成伤害。检修人员在检修之前对检修项目进行了危害辨识、风险分析并采取了管理控制措施,还根据安全检查查表的检查内容对起重工具、割焊工具、钳工工具以及报警仪、安全行灯、断路器、个人防护用具等进行了安全检查。在办理检修命令书时,参照作业票证对炉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及氧气含量标准要求科学有效地进行分析,防止中毒、爆炸、窒息事故发生。因为在生产、检修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有半水煤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对员工身体会造成健康危害,根据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一氧化碳(水煤气的主要成分)、硫化氢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II级,属于高度危害,所以在工作中要每小时进行一次分析。作为检修人员,厂安全生产部、车间安全组平时就加强对特殊工种及钳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对监护人员也要求要恪尽职守6楼人孔设专人监护,发现有人晕倒立即通知其他人员进行抢救。4楼破渣机油站设专人监火,并备好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实施监管,检查员工着装是否正确,检查动火、用电、受限空间、吊装等作业是否按照检修操作规程操作,并检查长管面具是否好用,灭火器是否失效,安全照明是否有漏电现象等等,有效的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洗涤塔板检修与更换前工艺处理项目

在系统停车降温结束后,排空洗涤塔内黑水,将洗涤塔与高闪连接的黑水管线、文丘里洗涤器及极冷水泵管线进行断口处理,将合成气及其放空管线、洗涤塔安全阀、洗涤塔高压灰水总阀、冷凝液总阀、密封水总阀、置换氮气阀加入盲板,是洗涤塔形成一个独立的检修空间。检修工在检修前要对所进行的检修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检修计划,安全员要对检修人员进行工作前安全注意事项提示并检查检修员工所使用的安全防护器具是否无损坏安全可靠,检修人员在与化工联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和登高作业证时,要在化工的指导下,打开洗涤塔上下两个人孔盲板,这时空气形成对流,当温度降至常温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分析和氧含量分析,分析合格后,检修人员身带报警仪扎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使用安全行灯进入他内进行塔板检修,在拆卸塔板时,要做好记号按先后循序进行拆卸。在检修过程中,如果报警仪发出报警声音,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作业空间。人孔外监护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擅离职守,在工作中分析人员每一小时进行一次分析(一氧化碳中国MACmg/m3:30)(,氧气含量19-22%)。

篇4

关键词:国有煤化工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前言

现代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留住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留住人才是国有煤化工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和人才流失原因的分析,以及结合本人在国有煤化工企业工作的一点经验,提出一些关于国有煤化工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性建议。

1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

1.1 国有煤化工企业的人才特点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特点:①从流量看,人才流失量大势猛,尤其是专业、学历、职称具有强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②从专业结构看,工程技术类人才流失严重。③从学历和职称看,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四是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的流失不容忽视。五是从流向上看,主要目标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单项流动,使国有煤化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流入方不花一分钱的人才培训基地,也使其无法正常保有自身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这一类企业人才投资和培训的积极性。

1.2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煤化工企业的高学历、高层次、年轻化、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导致企业现有的人才储存空洞,企业人才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从长远看对企业的发展是个挑战。技术性人才一旦取得相应的资格和技术就跳槽离开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思想和经验趋于成熟也远离企业而去,使企业出现老的老,少的少的局面。

2 国有煤化工企业留人难和人才流失的原因

2.1 国有煤化工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煤业化工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人才的短缺加剧了人才的竞争,现代化特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一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存在负债率高、冗员多、社会负担大、经济效益差等不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煤化工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2)组织因素

国有煤化工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产权模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这些弊端严重地危害了国有煤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损害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造成了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3)个人因素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能提供丰厚的报酬、优越的工作条件、灵活的发展路径等,恰好能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要。所以,在进行横向比较、权衡利弊之后,选择退出国有煤化工企业就很自然地成为个人之举。

2.2 国有煤化工企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及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人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在招聘人才过程中,标准不明确,没有弄清楚企业到底是需要哪一类人才。选拔缺乏公平竞争性,从而使配置的人才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要求;人才考核缺乏科学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人才薪资、晋升难以与考核挂钩;人才难以在不同的部门、地区、专业之间合理流动。人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已成为国企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使一些真正有才能而没有关系的人对企业失去信心。

(2)人才观念落后

在人才的争夺、选用、开发和管理上国有煤化工企业观念比较落后:缺乏人才危机感,对人才争夺反应冷淡;忽视对人才开发的优先投入;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对人才的漠视,致使人才的作用难以发挥。这对一切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们来说都是缺乏吸引力的。

(3)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国有煤化工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①激励手段简单,忽视了多种激励措施的有机组合,认识不到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过程。②物质激励力度不足。国企员工的物质待遇普遍较低,与外企、私企员工相比差距较大。③激励机制的缺陷使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热情也就无法调动,企业气氛沉闷,这如何能使企业对人才产生吸引力。

(4)职业发展缺乏规划

有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使用,更多程度上是靠惯性,缺乏合理的人才需求分析和对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与指导。许多新招聘进企业的优秀大学生由于本身的期望值过高,在进入企业之后没能被合理的分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上学无用论的观念,一腔热情备受打击,因而对企业失去信心。

(5)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国有煤化工企业过分关注产量和利润的提高,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虽然有的领导也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予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其导向、凝聚、融合、激励等功能难以发挥,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不能使员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团体,员工对企业不能产生同甘共苦的感情,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失去对员工、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

(6)培训不够重视

没有将培训工作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目光短浅,由于担心人才流失,投资得不到回报,有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不舍得投入。简单的将员工培训理解为初级的职工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而做一些表面的培训工作,没能取得培训的实效,员工培训工作便成为一种形式。

3 国有煤化工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面对优秀人才的流失,国有煤化工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留住人才?企业领导者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留住人才、留住人心的环境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3.1 留人的本质是满足员工个人合理的需求

组织有组织的需求,员工个人也有个人的需求,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会重点关注组织的需求,往往不太关注或者忽视员工的个人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无非是这几个方面,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人际交往和情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理想实现的需求等。

(1)对于刚大学毕业的员工最主要的需求是个人成长、能力提升,能学到实用技能,有很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如果这个需求能满足,他们就能在公司发展。

(2)对于大学毕业5年以上,这些员工一般技能已经成熟,能独挡一面,虽然也希望个人能力成长,但不是重点。这种类型的员工,一般也是别的单位重点需求、愿意高薪猎取的人才。对于这样的员工,薪酬要给的有足够的竞争力才好,否则,一旦有高薪的机会,他们就会跳槽。这个阶段的员工还有一个职业上的需求,就是希望做管理者,进入管理阶层,如果这个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又缺乏其他晋升通道,缺乏正确的引导,一般也干不长。

(3)对于大学毕业十年以上的人员,除了有职位上继续晋升发展、薪酬继续上涨的需求外,他们需求的重点转向了尊重和自我实现。通俗讲,就是希望在公司内部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尊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理想来办事,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希望能多一些时间培养子女,这类人员通常是公司的真正的骨干,流失后公司损失最大,所以这类人员的需求应该引起公司的重点关注。

(4)对于大量的基层操作人员,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需求的重点是生存和安全,是薪酬和福利。有些倒班的员工只期望能到达长白班岗位就可以满足,管理者也能充分尊重他们,一般留人问题不大。

(5)特殊的人采取特殊的政策,可把人才分为关键和特殊人才,后备人才,对前者给予特殊政策,破例政策;后者给予鼓励政策,在工资和奖金上拉大与普通员工的差距,在住房等问题上也有特殊照顾。

3.2 建立公平的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顾客,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建立公平的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企业应充分发挥经济利益的驱动功能,实行按劳分配。尽快推行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不同方式予以重奖,建立重业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工资待遇,要使其薪酬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薪酬能使职工不必为物质生活的困乏而担心和奔波,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企业要建立全体员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全体员工有共同的经济目标,共同参和,共同奋斗,效益共享。

3.3 先进的企业文化留人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长久发展的动力,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能有效的放大企业效益,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本身必须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同时又有实现想象的机会存在。人才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除了工薪等利益之外,更重视追求的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企业内部有机会得到再造与升值。如果企业没有文化或一味地追求利润,而忽视掉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就是给人才加薪,那也只能是留住人才一时,却留不住人才一世。

3.4 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

要使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有全面的培训,有系统的学习,有整体的关心,给他目标、给他提升、给他机会、给他成才之路。为有才能的人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这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有时可能会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所以,给人职业生涯对于他来说,就是给他成功的阶梯,大多数人才在这个时候都会安心留下。

4 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国有煤化工企业的一般情况作出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国有煤化工企业要增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并留住人才,必须认真的审视自己,诊断问题“症结”所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找出解决措施并不断加以完善。只有建立起完善而又全面的人才激励机制,国有煤化工企业才有可能吸引到所需的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以及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国有煤化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占友.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C].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

[2]王伍超,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C].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

[3]王建.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策略[J].人才管理,2009,(5).

篇5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成本管理 内部控制 问题 措施

一、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呈现生产批量连续性、工艺流程复杂性以及各环节连接性等特点,致使我国煤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及时性较差,成本控制困难以及成本管理复杂等问题相继暴漏出来,贯穿到煤化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制约着煤化工企业的长治久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

1、成本管理控制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实行企业生产经营各个过程划分到各部门之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处理,例如成本管理就应该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与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毫无关系,尚未把企业全员都定位于成本控制的主体之中,进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长久以此循环下去,势必会造成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人员的思想观念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之后,给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长期发展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2、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

有效地成本核算是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体系,基于我国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核算体系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现阶段中的成本管理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够作为有效地成本管理核算体系运用于现行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同时,现行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下为设定有效地核算方法,造成企业成本核算有关人员在进行计算各自的生产成本时,无法划分成本核算对象,进而,在进行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各过程材料成本分摊时,缺乏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无法达到成本管理核算预期的目标。

3、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监督管理机制,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为煤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或者是建立起监督管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有效地实行,其主要表现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人员工作力度薄弱以及监督效率低下等等,以上种种不良监督想象不利于煤化工企业的长治久安。

4、煤化工企业成本计划与控制稍显薄弱

目前,较多的煤化工企业都制定了基于工厂、车间的成本控制体系。对于成本计划与控制也有了一些措施与对策。但是随着生产的逐步稳定,管理的重点也由安全稳定生产转为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这时,原有的工厂级别成本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这个阶段的需要。在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深入应用过程中。公司更需要成本管理体系“升华”,通过利用成本的“挤水”效应来提升利润。这就引入了精细化管理与全面成本管理的思路。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伴随着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目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煤化工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目前,已将加强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上升为煤化工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不断强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即:

1、强化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建设,实现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

实现以上目标的实施,因从二个阶段进行即首先是通过着力于建立成本管理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全面的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建设;其次是在传统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基础之上,要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吸收以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力求实现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将其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贯穿到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成本管理控制,使其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

2、树立起成本管理理念,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广大员工成本意识淡薄,不能够以一颗积极的心态参与成本管理,这就需要煤化工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成本管理宣传培训力度以及定期的对广大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力求增强广大员工的成本意识,树立起全员产于成本管理的观念,使其成本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力争煤化工企业以有限的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3、加强煤化工企业成本核算以及生产管理手段

立足于做好成本计划以及控制工作,将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化。有效地成本核算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手段是煤化工企业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条件,因此,首先要不断完善生产系统以及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充分的利用好原料以及废料的综合利用工作,以最低的生产成本造就出更好质量的产品;其次是通过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制定出有效地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明细管理,力争实现成本的控制与考核工作的高效进行;最后是以科学的手段,将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深入贯彻到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中进而,实现煤化工企业的长期发展。

4、建立有效地监督激励体制

这就需要煤化工企业在传统监督机制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同时,建立责权利与奖罚制相结合的制度,坚决实行“有功必奖,有过必罚”采取以上措施,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不断推进煤化工企业长期发展,使其成本管理制度立于不败之地。

5、做好成本计划与控制工作

做好全过程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明细管理。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计划、控制。生产初期成本计划根据“设计值”来进行设定。生产稳定运行后,基于成本数据库按照“成本构成”估算成本计划。物料成本根据“配方”估算,相关费用根据全面预算的费用计划估算,间接人工按上月人工费用估算。化工原料从投料、生产都需要记录过程。需要通过生产记录取得投料数据,成本按批次计算,直接按生产批次计算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的分摊,按设备的实际生产使用时间分摊(根据生产记录);合理分解企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通过准确的找出成本动因可以正确的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正确核算煤化工企业联副产品。煤化工企业有大量的副产品产出,而且副产品对外销售并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副产品的准确分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准确性;做好成本的控制与考核。具体做法为:设定标准成本:将单耗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对于实际成本根据标准成本将其分解为标准的部分和偏离部分(成本差异部分),并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逐步纠正。在具体工作中,按照成本形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变动成本,重点考核变动成本部分;进行成本分析,改善后续工作。通过比较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例如通过量差可以推出投料不稳定或配方问题对成本的影响:通过价差可以推出材料价格变化对成本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构成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而为降低成本,支持产品定价以及决策提供依据。

三、小结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现阶段内,我国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基于种种挑战严重制约着我国煤化工企业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要求煤化工企业通过对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分析以及研究,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基础之上,不断创新,进而,为实现煤化工企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贵阳. 试论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及对策[J]. 中国总会计师, 2008, (09)

[2]闫豪. 对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 (07)

[3]闫润萍,连守田,彭文兰. 浅谈煤炭企业成本控制[J]. 煤炭经济研究, 2009, (01)

[4]张丽华. 浅论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 (08)

[5]刘更生.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J]. 中州煤炭, 2009, (06)

篇6

煤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煤化工企业从来没有间断过探索改善组织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近几年来很多企业都为了实现员工和企业绩效统一,建立了绩效考评机制。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建立全员绩效考评机制是其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煤化工企业朝着人本管理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全员绩效考评;企业管理;实施

企业想要开展好以人为本的管理,培养员工的技能和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其贯穿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个方面,要求企业全员都要参与到绩效考评的工作中来。近年来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全员绩效考核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都加快了实施全员绩效考核的脚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全员绩效考评在煤化工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一、全员绩效考评的概念及煤化工企业实施的意义

1.全员绩效考评的概念。

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以及工作的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也就是以员工的职务为标准来评价员工在一段时间内对于企业所作出的贡献。现在绩效考评不再只重视评价的结果,而是兼具评价过程,不再只重视惩罚而是兼具改善。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是转向了双向的沟通和交流。

2.煤化工企业全员绩效考核的意义。

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实行全员绩效考评有利于其进行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调整员工职务的根据,以此来达到合理用工、合理用人的目的。其次是分配劳动报酬的依据。煤化工企业和绝大多数企业一样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需要对员工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衡量,在企业中建立全员绩效考评可以更加准确的衡量员工的劳动,为按劳分配提供依据。再次,可以更好的对员工实行激励措施。考核本身就是一种激励,通过对员工的考核对于其表现好的地方可以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地方要找出其问题所在,并且要明确员工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使更多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比较旺盛的精力,从而完成组织的目标。最后是员工进行培训的根本。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对企业的员工事项绩效考评可以对员工的情况了解的更深入细致,从而可以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也为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员工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价值。

二、当前煤化工企业全员绩效考评的发展现状

企业经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收益,使企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煤化工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关管理理念的革新,煤化工企业也变得更加重视绩效管理,并且在全员绩效管理的实施中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出现:

1.员工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煤化工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员工都觉得绩效考核就是每年所填写的那几张考核表格,相互测评打分,几乎每年都是同样的形式,所以实施与否并没有什么差别,会对绩效考评的实施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都说明了员工没有正确的认识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性,他们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也仅仅是考评这个环节。

2.绩效考评的随意性过大。

在煤化工企业的全员绩效考评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定量指标少,定性指标多,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也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一切考核都是根据考核者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的。因此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考核的正确性也因为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误差。比如考核者在对和自己比较相似的员工进行考核时,一般会对他们做出比较有利的评价;或者是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这些比较经常发生的行为都使得绩效考评失去了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3.绩效考评方法比较单一。

对员工的绩效考评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需要合适的考评工具来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考核手段单一,不适用量化测评工具,使得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性大大奖励。另外针对考核体系的设计也有不科学的地方,不管是考核体系过大或者是过细都会降低考核的可操作性。如果考核体系比较笼统的话,会使考核过程中使用的考核标准过于的模糊,会不好掌握考核的尺度,另外考核的结果也会和考核者的素质息息相关。如果考核体系过于细化的话,会使考核的程序变得十分繁琐,增加了考核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导致考核无法正常有效的执行,所以很多的考核者就只好走过程,降低了绩效考评的可信度。

三、煤化工企业全员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法

1.煤化工企业实行全员绩效考评需要遵循考核原则。

绩效考评是一个过程,想要促进全员绩效考评在煤化工企业中更好的实施,就必须要做到:第一,考核的标准一定要制定的科学合理,规范客观,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第二,考核的程序必须要可行。考核的程序需要尽可能的简单和直接,以此来确保考核可以有效的实施;第三,考核的结果需要公正有效。想要确保考核结果的有效,必须要建立起考核的审核和监督的系统,对考评者的权责进行考核,明确考核者的责任。第四,考核的结果要与个人岗位工资晋级和职务升迁挂钩。

2.煤化工企业实行全员绩效考评需运用“三个延伸”。

2.1从重视过去延伸到重视未来。对员工实行绩效考评一般都是对员工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所以它评价的是员工过去的得失,以考核的结果来对员工过去的表现进行一个总结,前瞻性并不明显。所以现在需要转变之前的那种想法,要向前看,帮助企业进行前瞻性的看待问题,充分的利用绩效考评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评价,及时的发现员工在工作方面的问题,有效的帮助员工和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障碍进行合理的预测,帮助员工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的完成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

2.2从重视结果延伸到重视过程。之前对员工的考核重视的都是考核的结果,而绩效考评则十分的注重考核的过程,它所关注的是考核的每一个环节,对员工进行动态的管理,而且也会对整个的考评过程进行追踪。如果只重视考评的结果,就好像是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样。而决定一位员工能发展到何种程度的往往是其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转移到考评的每个环节和过程上,实行动态的考评。监控考评有没有偏离预定的轨道,进行及时的追踪,让员工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顺利的实现晋升,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

2.3从重视奖罚延伸到重视能力。对员工进行考评的主要目的就是依据考评的结果对员工实行奖罚,绩效考评所重视的不仅仅是对员工奖罚而是要在奖罚的基础上根据考评的结果来详细的分析原因,对于一些能力不足的员工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煤化工企业中实行绩效考评,根据考评的结果对高绩效的人进行表彰促进他们更快的进步,这样就会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对于低绩效的人需要淘汰,如果无法淘汰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防止有人掉队。当然不仅仅要重视奖罚,还需要更加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找出高能力和低能力员工之间的原因,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最大限度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当前煤化工企业进行不断的改革,对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需要对其员工实行全员绩效考评,这种考评方法的顺利的落实会促进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作者:方国辉 单位:神华宁煤集团烯烃二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舟平.企业管理中全员绩效考核科学实施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217.

篇7

关键词:ArcGIS管网 爆管分析 算法优化 理论实现

一、管网爆管分析算法研究背景分析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化工的工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城市燃料生产的主要供给来源,煤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城市能源持续供给的有力保障。作为煤化工企业建设工程的核心,管网结构铺设占据了煤化工建设工程内容的近65%,且管件结构搭建和装置布置也愈加趋向于复杂化,这对煤化工管网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管网搭建工程施工中,由于煤炭原料气化和液化过程所涉及的管件设备大部分埋设在地下,这就导致了压力管易受到地下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爆管事件。为实现对爆管事件及时有效的处理,煤化工建设管理部门应在爆管事件发生后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将爆管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为实现对煤化工企业气体,液体燃料生产过程中地下管网的高效控制,并在最大限度上杜绝爆管事件的发生,我国多数煤化工工程都已建立起了地下管道管理系统,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爆管分析功能。

二、ArcGIS管网模型构建及流向生成

ArcGIS管网构建工程是以逻辑网络模型和几何网络模型为基础而实现的,几何网络和逻辑网络的关系如图:

由图分析可知,在几何网络结构中,要结合实际管件装置布局和具置设定,设立对应的管道接口和网络结构交汇点,如通过设立N1,N2交汇点,使得煤炭在气化处理后能够同通过管网结构进行分支处理,其次在管网逻辑网络的构建中,也应对不同接口和管件进行尺寸控制,如在煤碳气化处理管道的交点网络数据设定中,应将距交点距离较远点的标准值设定为2~3m,而要将边缘管网的管道数据标准值控制在10左右。在逻辑管网的构建中,将ArcGIS管网中的特定属性及连通信息以逻辑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而ArcGIS几何网络模型则更为侧重对管网中要素的集合,通过建立起一定数量的交汇点以实现对管网中网路要素的描述。从模型中点与边的关系角度分析,逻辑网络模型是利用边元素表和点元素表呈现点与边的关系的,而几何模型则是通过在网络要素和逻辑网络中建立起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进而在模型中建立起管道网络关联。ArcGIS管网模型的构建中,由于其能够描述煤化工管道网络中物质的流向,所以管网模型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网络流的源点和终止点,以此表示网络中形成的流向。在进行爆管分析时,通常将水供给点,供热点等设置为流向源点,用户设置为能源的终止点,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函数接口形成流向。在ArcGIS管网中最为普及的是已知流向,未知流向和为初始化流向三种流向方式,在树状管网结构中通常生成已知流向,环状管网结构中多数生成未初始化流向,而在多源点的情况下,则主要生成未知流向。

三、ArcGIS管网分析算法优化方案设计

结合ArcGIS管网模型设计可知,在树状管网结构下,单一源点的建立要结合ArcGIS结构提供的函数接口才能实现,而煤化工气化管道和液化管道管网结构的搭建多采用多源点的环状网络结构,这就使得部分管网爆管分析方法无法准确的应用在煤化工工程的建设中,所以为提升煤化工管网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应对管网分析算法作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以实现对管道网络的有效管理。在ArcGIS管网分析算法的优化中,进一步强调了拓扑结构在网络中的建立,并结合了网络中点和边的连通性与物质的流向性,以有效控制爆管两端最近的阀门,进而实现对爆管事件的有效控制。ArcGIS管网分析算法的优化方案中,应首先科学合理的设立起阀门数组和节点队列,并通过将搜索起始节点加入队列以进一步提升节点队列间的连接性。为提升ArcGIS管网中爆管阀门的搜索效率,应首先在模型的有效边集合中选取一条边,并判定其流向,一旦发现该边流向为无流或顺向,则终止对该边的搜索,而若在边中发现逆向流,则要将就爆管点最近的阀门加入到阀门数组中,并依次重复管道流向的检测工作。为进一步优化煤碳气化处理后管道运输的ArcGIS管网分析算法,应利用元素两端的方向性进一步判断网络模型中的流向,如果经计算后流向是从模型边的起点到终点,那么该流向即为顺向流,反之则为逆向流。

四、ArcGIS管网爆管优化方案实现方式探究

1.爆管分析的实现

在ArcGIS管网爆管计算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搜索爆管周围最近的阀门以及关闭阀门后对保管区域的影响,因此在爆管分析过程中通常会利用NETFLAG技术为煤化工管道爆管位置设置标记。从爆管种类角度分析,ArcGIS管网爆管通常分为边上爆管和点上爆管两种,边上爆管主要采用设置边标记的方法,通过判断模型边上的流向,以决定对阀门的搜索方向,而在处理点上爆管问题时,则是首先判定是否符合阀门处理的类型,当发现是处理类型后则直接在该点进行阀门搜索。在完成搜索阀门工作后,ArcGIS管网系统依照优化方案将搜索后的阀门设置成为无效阀门,再利用IFraceFlowSolver函数接口进行函数查找,并将查找后的爆管接口与区域地点相连接,以这种方式确定爆管的影响区域。在完成煤化工管道爆管修复工作后,将管网恢复至正常运行的状态,以此保障城市管道网络的稳定工作。在ArcGIS管网阀门搜索工作中应当强调网络模型中源点和流向的设置问题,在完成爆管点的搜索后,及时形成网络流向,以确保系统爆管分析功能的正常实现。

2.爆管分析的模块化封装

为实现煤化工管道ArcGIS管网爆管分析算法的有效优化,应从ArcGIS系统的核心,即Arcobject组件的COM技术编写方面做进一步优化。COM技术是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编写技术,在该技术中,一个或多个相关方法及属性在对象操作机制的调控下,有效实现了软件重用,程序封装及动态连接。

五、结束语

为实现我国煤化工管网爆管的有效控制,应以我国传统模式下的爆管分析方式为基础,结合建设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爆管分析计算方法。ArcGIS管网爆管分析法作为时下最为普及的爆管分析方法,在煤化工管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中阀门搜索功能与爆管影响区域分析等问题的有效处理都为爆管处理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对于煤化工业生产要求不仅要实现节能减排,安全问题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爆管分析预防工作,提高管道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殷人昆,等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姗姗.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爆管分析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 2005-041

[3]吴玮,等基于ArcGISEngine的GIS开发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1)1

[4]梁娟妹.给予接口的ArcObjects编程[C].第六届ARCGIS既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

集120041

[5]程耀东,孙建国.基于组件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 (2)1

篇8

其实自职业生涯之初,王强便加入阳煤集团,先后就任于阳煤集团三矿工程区、阳煤集团三矿多营总公司计财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资金结算中心、山西晋润煤电公司财务总监及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会计师,现任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一路走来,我一直很庆幸自己遇到的领导都非常好。”他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阳煤集团前身阳泉矿务局,始建于1950年,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形成煤炭和煤化工为主导产业,铝电、建筑建材地产、装备制造、贸易服务四大辅助产业强势发展的煤基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阳泉煤业、阳煤化工、山西三维和太化股份四个上市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407位,中国500强第68位。”

应对行业下行

宏观经济下滑,对于煤炭行业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

2008年,煤炭行业曾受到一次警示。当时煤炭行业还处于“黄金十年”之中,山西省委、省政府出于安全生产和减少资源浪费考虑,强力推进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间接压缩了实际生产量,使得煤炭的供应量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呈增长趋势,而实际供应量却有所减少。很快,新的供需不平衡出现,煤炭行业在经历了短期的价格下滑之后,再次供不应求,价格出现上涨。

“如今,经过对煤炭资源的整合、技改后,煤矿产量开始全面释放,而正常的经济需求无法与整合之后的供给数量相匹配,导致产能过剩。从汇率的角度讲,进口煤炭对国家资源经济发展有利,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肯定会支持煤炭进口。如此一来,煤炭行业受到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

所以,从宏观来看,如何控制煤炭总体产量、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成为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

成本的走高是所有行业面临的现状。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主要是料工费,在现有通胀水平下,通常情况下,几乎所有企业的产品价格都会上升。

其次,中国经济在发展前进,人工成本已经进入必须上升的阶段,因为人工成本上升会强制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用人数量,释放出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目前,人工成本业已飙升且未来十年还会持续走高。

第三,煤炭行业自进入黄金期之后,承受来自政府层面30%~35%的税赋,这对于高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进入下滑期之后,政策层面如若不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必定是雪上加霜。

从微观来看,如何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成为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从企业角度来讲,开源节流的手段很多。首先是压缩支出,尤其是非生产性费用,比如管理费用当中的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运输费等,这是必须采取的手段。

其次,成本方面,其中可采取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降低采购价格。生产消耗无法轻易改变,但可以通过市场倒逼机制将压力转移给供应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如今,全国上市化工企业已达到40多家,一方面,我们对外进行企业对标,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对集团内部企业来讲,同一产业,不同企业的成本对标可以获得相对真实的数据。由于集团内部不同企业在不同省份,因此我们需要同一个平台整合。

另外,作为战略性举措,煤炭企业要加大煤炭转化率。我们的下游企业是发电企业、钢铁企业、化工企业,加大煤炭转化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就要推进“园区化、一体化”,形成循环经济。

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还是人才,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是人才竞争。有了人才,资源、技术、资金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说到人才的重要性,王强向我们分享了阳煤集团当初投资氯碱化工项目实现转型时候的教训:“由于当时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尤其是化工领域的专家,最终导致企业投资的项目今年关停。近几年来,阳煤集团通过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延伸至下游煤化工产业链,很快实现了产业规模夸张,与此同时集聚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兼并重组完成之后,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应地向新型煤化工方向发展,这对技术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市场机会也相对较多。”王强表示。

经过5~6年的快速扩展,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企业如今面临两大问题:第一,管理的层级相比十年之前的二至三级,已攀升至现在的五级或六级。这种局面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矛盾的,管理链条层级越多,管理的信号传递就愈加衰竭,而层级的减少涉及机构改革和企业内部的整合,实现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尽管煤炭行业已经做了将近20年的信息化升级,“人、财、物、产、供、销”都形成独立的从上而下的管理系统,而平台方面,几大系统之间难以实现数据分享,由此形成信息孤岛,很难从集团管理层面实现现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完全闭合,问题十分突出。王强指出,“企业应当推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这将带来长期收益,但需要企业在短期内完成较大的投资,作为企业决策者,这方面一定要下定决心推行ERP管理,实现所有现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闭合、共享。然后,通过流程优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管理效率。”

CFO修行

其实进入财务岗位,王强还是受了家庭的影响。“我的母亲就是财务出身,如果说存在职业规划,那么上大学的时候我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财务管理专业,这可以说是我对自己理想的坚持。当然,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然会有更多激情,在外人看来,这可能就是我的优势。”王强这样描述自己的主观培养。

对于职业规划,王强并没有太多的个人设计和主观能动。“对于财务生涯,我自然也有过自己的憧憬和向往,但集团公司对我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调动,让我客观上一直处于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当中。”他说。

早先,阳煤集团要求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南开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我当时选择了企业管理专业。那个阶段的学习,包括后期完成毕业论文,强化了我在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他说,在与华润电力合资的企业工作,这段经历给予他进一步学习世界先进企业管理的机会,让他积累了很多实践上的经验。

之后,阳煤集团发展煤化工产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重组了当时山西省最大的化肥企业丰喜集团,王强也是这时被派去那里担任总会计师一职。“这样一来,我有了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一方面,原先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学习,使得个人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企业管理专业培训;另一方面,现实的工作环境逼迫我必须将书本上的办法结合实际情况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到阳煤化工股份公司总部工作后,作为骨干力量、直接参与企业借壳上市工作,进一步熟悉了企业资本运作,等等,这些经历,一步步拓宽了他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视野。

王强自2006年开始担任不同企业的财务总监,回忆几年来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他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2009年,当时阳煤集团刚重组了丰喜集团后不久,整个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突然恶化,他要做的是争取到银行的支持,避免企业的现金流发生断裂,实现企业的稳定运行;二是,当时主管的企业属于集团企业,下设19个分、子公司,缺乏集团资金管控手段和措施,经过多次汇报、沟通,公司最高决策者最终决定安装资金集中管控软件,与银行对接,实现“收支两条线”的每日清算;三是面对财务后备人员的匮乏,在争取到主要领导的支持之后,推行财务管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2~3年的轮岗培养,现已有20多位后备人员进入管理岗位,实现了后备人才的及时补充与业务强化。

尽管按照中国国情,总会计师并非由董事会直接聘任,企业日常工作依旧由董事长、总经理或CEO全权负责,总会计师要在董事长和总经理或CEO的领导之下行使职权,远不同于国外CFO要对董事会负责、行使对CEO的监督制衡职能,拥有一定的否决权。而在王强看来,阳煤集团内部,财务部门的参与度已经很高,“庆幸的是,一路走来我任职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于财务总监都非常重视,只要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点名某一项目由财务总监牵头,其他副职领导就会全力配合执行。”

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财务会计人员一直不被重视,但就阳煤集团来看,财务部门被决策层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升。决策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的重要性,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所有涉及投资性的、经营性的决策时,都会要求财务部门出具投资效益分析。“让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进入决策层,我们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王强表示,“但要做到能够胜任,CFO要汲取的还有很多。专业财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储备和积累。只有这样,CFO在发表意见之前才可以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更加有效地参与决策,更容易和总经理、董事长进行沟通,效果远好过只站在单纯的财务核算层面相关规定框架下考虑问题。”

进一步说,CFO要具有全局视野。以风险管控为例,CFO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从财务角度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点,尤其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上;投资方面,要精确测算风险点,执行项目并购之前要对产品市场有充分的了解,重视前期市场调研,以能够更加合理地判断下一步的举措,虽然对具体的专业技术不够精细,但是要掌握充分的资料,预判市场趋势;经营当中,CFO要关注生产流程、原料成本、供应链管理,了解产品市场恶化的原因,及时调整融资策略,协助企业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

如今作为新的上市公司,阳煤化工的内控体系还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排查制度缺陷和冲突。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内控体系也会不断修正和完善。内控体系建设主要还是基于决策层的意识,目前大部分公司尚没有风险总监一职。“就我个人而言,最主要的一点要看企业是否具备正常经营所需要的现金流,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常规财务信息当中,我确实刻意优先关注现金流,之后才会关注损益和资产负债,也就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王强表示。

从一个年轻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王强认为煤炭企业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存在共性的。未来五到十年,领导层需要下定决心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否则各种潜在问题可能会相继爆发。另一方面,新信息层出不穷、新概念覆盖全球,作为一个高层决策者,除了关注自己本身所处行业,对行业发展所涉及的新兴的技术、理念和概念的分析和研究,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再次就是之前提到的人才战略,好的用人机制才能吸引、产生优秀的人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