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8篇

时间:2022-12-09 13:09: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篇1

为提高初中生对方程式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我们首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方程式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全球通用的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最简明语言;要学好初中化学,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另外,在课堂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可以从问题入手,组织探究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通过“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等环节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

二、遵循原则,规范书写在初中生了解化学方程式重要性的基础上

介绍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客观事实。强调不能虚假臆造一些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更不能虚假编造化学方程式。这对刚刚学习化学的学生非常重要。二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问题,要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守恒等。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常常丢三落四,前后矛盾。所以,课堂上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典型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步骤书写,指导他们按步骤仔细核对,及时查漏补缺,改正错误,并及时归纳总结书写方法和要领。同时,我们还要结合例子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的反应条件、气标符号和沉淀符号等都要书写正确。同时还要进一步组织判断正误题的有效训练。总之,只有通过有效训练和正确书写让学生明白化学式写错、没有配平、反应的条件没有注明、气体沉淀符号使用不正确等,都是错误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有效而规范的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抓住关键,重点强化配平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

怎样配平,有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奇偶法、最小公倍数法。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贪大求全,不要操之过急,在刚学配平时要重点放在最小公倍数法上。通过有效练习,指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准确运用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并逐步探索其他方法的应用,以有效达到配平时快、准、好的学习效果。

四、理解涵义,掌握读法化学方程式能够提供给我们很多相关化学信息

初中生获得化学信息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而很多实验是为论证化学方程式设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实验优先”的教学理念,认真做好化学演示实验,组织并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使他们尽量多地获得化学反应直观感受,把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模式,这样既使初中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内涵,又能培养初中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化学方程式的读,让学生学会读。通过规范的读,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涵义的理解和掌握。

五、分散训练

强化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有效学习其实是从感知化学反应现象开始到掌握化学反应规律结束,因此化学方程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要坚持以实际训练为主,刚学化学反应时要重点抓好“文字式”学习,积极采用“互现法”加强表达式学习;学习化学式后要加强化学式的书写训练;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强化练习和加强督导,及时纠正孩子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犯的错误,还要指导学生分散训练,强化记忆,及时归纳总结。

六、加强联系

篇2

关键词:关联记忆;规律记忆;现象记忆;化学方程式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化学学习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牢记化学方程式可以为学生学习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传统的死记硬背法已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巧妙方法,简化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让学生能够轻松记忆化学方程式。下面笔者将从关联记忆、规律记忆、现象记忆三方面入手,谈谈指导学生记忆方程式的体会。

一、关联记忆,由此及彼

在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化学方程式非常繁多,这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些看似繁多的方程式间也存在着某种关联,在记忆时只要循着这种关联便可快速记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关联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联想记忆。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时,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常见的酸和碱,然后学生开始理解记忆化学方程式。我对学生说:“大家阅读教材,试着写出盐酸、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纷纷开始阅读教材,然后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

2HCl+Zn=ZnCl2+H2

H2SO4+Zn=ZnSO4+H2

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这组化学方程式总结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学生观察后回答:“活泼金属+强酸=相应的盐+氢气,其中活泼金属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在联系了两组方程式后,学生掌握了金属与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在记忆化学方程式时采用关联法,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化学方程式,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为学生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同时关联法记忆,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为以后化学方程式的轻松记忆奠定了基础。

二、规律记忆,举一反三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非常繁多,因此要记忆如此多的化学方程式容易使刚接触化学的中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反应规律进行记忆,使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规律理解这一类化学方程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酸和碱的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盐酸与氢氧化钠以及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两组化学方程式合作讨论并总结出酸和碱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学生纷纷开始了讨论。讨论过后学生回答说:“根据这两种化学方程式我们得出酸与碱反应会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并且这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酸+碱=盐+水。”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这种规律举一反三将盐酸与氢氧化镁以及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纸上。学生纷纷开始动笔,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H2SO4+Cu(OH)2=CuSO4+2H2O

让学生总结规律并根据规律举一反三书写其他化学方程式后,学生都掌握了酸碱反应的规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规律法记忆化学方程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了这一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以后的应用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三、现象记忆,联系实验

化学方程式是由数字、元素和各种符号拼接而成的,因此它的记忆就显得十分生硬乏味,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实验的加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僵局,使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变得灵活生动、简单方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和记忆牢固程度。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大家清楚一些我们周围常见的气体,我带领学生做了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我先给学生展示了我们实验的装备,然后对学生说:“大家根据老师刚才的演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我们开始实验。”学生组装并检查仪器后,开始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我问学生:“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当盐酸滴在大理石上时,大理石表面一直有气泡生成,最后大理石全部溶解,说明大理石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一瓶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说明实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思考后写出了反应方程式,即:

2HCl+CaCO3=CaCl2+H2O+CO2

通过在实际过程中利用实验现象记忆方程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掌握。同时,结合实验记忆的方法也使得方程式记忆变得轻快有趣。

总而言之,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关联法、规律法记忆方程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掌握方程式书写的规律,理清各方程式间的联系。同时利用实验现象记忆,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物质的性质,给以后的解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篇3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认识。

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化学反应的前和后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去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够分析得出化学所反应的规律,让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教学要达到学生掌握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条件为点燃),欲让学生掌握这一化学方程式,就有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对该化学方程式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进行铝燃烧的实验,会根据平时在生活中的经验,铝不会燃烧的,这种持有怀疑的姿态去猜想,激发学生急于去探究铝的燃烧实验;学生亲自对手实验后,对实验前的疑问得到释疑,从这就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个现实,达到心理认识;其次,接受引导学生分析参加反应的金属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现象,燃烧的状态非常剧烈,产生更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灰色固体,即三氧化二铝。教师引导学生对反应前后的参加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变化,引导学生能够用文字来表述反应的情况;学生明确了反应物与生成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化学方程式来反映这一变化的情况,向学生讲清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规则;化学教师再引导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金属在氧气中,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够生成金属氧化物这个规律,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逐步引导学生能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推进过程。

二、初中化学教师在对待实验应该建立在客观事实为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这足以看出化学实验并非是凭空捏造物质反映的用字母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而是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物质参加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的一般过程,实实在在的,这样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建立在客观事实上,通过教师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达到《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便于学生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像、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三、初中化学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初学化学这门课,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去达到这一目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是需要学生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设计整个学习化学的过程。其次,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的眼、耳、鼻、口等行动起来,去捕捉实验现象中的有用的信息,反过来,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因此,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最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第一步,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首要的方法,养成记录实验的良好习惯,能够让学生把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形成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学生的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学习化学知识的模式,既能达到对化学方程式的全方位的理解,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初中化学教师要适宜督促学生巩固训练,达到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目的。

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实践题的解答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假设、动手实验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结论或提出有关建议”,根据这一要求,化学教师要抓住化学方程式的“三个要点”:基础是文字式、关键是化学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在识记方法上强调学一个方程式,记住一个方程式,采用逐步积累的办法去学习化学方程式,达到会写,会读,会用的学习目标。

五、初中化学教师要熟练掌握质量守恒这一定律,达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篇4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记忆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

化学方程式既是中学化学三大化学用语中最重要的化学用语,又是化学计算应用的基础,例如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种类型计算: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因此,熟练记忆和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保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不科学,记不清甚至记不住化学方程式,导致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其实,掌握科学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就能较容易地记住这些化学方程式。

我在近几年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一下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根据一般的学习规律不难发现,系统的知识比零碎的知识易记忆,理解了的知识比不理解的知识易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将不同反应类型的方程式进行分类总结,把相同特点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在一起,根据反应规律让学生进行系统记忆。分析高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方程式大约占80%左右,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大约占20%左右,记住氧化还原方程式,就记住了大部分化学方程式,实际上大部分氧化还原方程式是不用专门记忆的,而是可以通过推导得出的。

然后记大约20%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将这些方程式分类总结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水解反应等。根据不同反应特点分门别类,进行理解记忆,就能很快记住这些化学方程式。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化学方程式和它所反映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成物颜色的不同、火焰颜色的不同、指示剂颜色的改变等许多直观现象的不同,可记住许多化学方程式。例如: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现象是钠首先熔化,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有淡黄色固体固体物质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物质是过氧化钠。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助于记忆这一化学方程式。二是寻求内在联系,巧妙记忆观察下面一组化学方程式:其特点是两个反应的反应方向相反:A中反应物恰恰是B中的生成物;A中的生成物恰恰是B中的反应物。其次,反应的条件也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找出内在联系,可以巧妙地记忆这些化学方程式。三是根据物质性质,类比记忆。例如,氢气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与许多的金属氧化物(如Fe2O3、WO3、ZnO等)起反应。因此可以类比记忆这一类化学方程式。此外,一氧化碳、碳单质与有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酸与金属起反应等,这几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分析。

当然以上这些记忆方法仅限于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针对学习主动性不强,底子也弱的学生就要重头、重严“治理”了。首先,将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印出来发给学生,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个组长负责抽背,不合格的上报,我再找学生谈话,限定时间让学生到我这里背诵,直到合格为止。将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印出来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进行抽背。当然方程式要用汉字注明。实践证明,负责的家长抓得较好。利用开班级家长会的时候可以对这部分家长进行表扬、鼓励。然后,进行课前的听写,一般需要五分钟时间,一般听写十个方程式。听写之前告诉学生将会听写哪十个方程式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为了防止学生时间长了忘记前面学过的方程,听写的十个方程里面有五个是之前听写过的。

批改听写本的时候最好是面批面改,特别是后面的学生,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完成。若出现不合格学生要求其利用当天时间记忆并到组长那去背。必要时候要找其谈话或者让他多写几遍加强记忆。时间允许的话,反复多过几轮,效果会好得多。以上方法主要是在复习期间使用,如果是上新课则要加强平时的听写。

以上方法只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积累,肯定还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4).

[2]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化学教学,1988(01).

[3]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中学生理科月刊,1996(24).

篇5

【关键词】 初中化学;四大难点;突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教学大纲中是这样定义重点的,在知识体系中,知识网中多次交错的知识。对于难点的定义,在老师教授或者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地方。实践证明,老师在将重点完全交给学生的同时,学生对难点也有所突破。这就证明了重点和难点是有关联的,两者相辅相成。以下主要具体介绍四大难点的具体内容以及解决方法。

一、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的范畴很广,它包括化学元素、元素化学式、物质反应后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之所以会成为难点,并不是因为化学用语的概念难以理解,而是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始终围绕着化学用语,它的出现频率极高,学生一旦对某个化学用语疏于记忆,解题过程就会变得复杂。因此,学生必须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记忆。

(一)扩展知识密度

课本中将化学用语仅仅安排在两个章节内,要同学们在短短两个章节的时间内记住众多的化学用语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如果不记住,之后的化学课程的学习会更加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扩展知识密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记忆。也就是说,在化学课程学习初期,老师就应该逐步渗透化学用语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慢慢累积,经过不断的记忆,化学用语在心理就会根深蒂固。这样的做法能够将化学用语由难变易。

(二)制作卡片记忆

尽管老师可以在化学课程前期适当渗透有关化学用语的知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需要用到的化学用语越来越多,他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对学生的记忆和灵活运用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应提倡学生自主制作化学元素卡片,卡片一面写元素或物质名称,另一面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化学元素的记忆,并且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

实践证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利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准确记忆了化学用语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在之后的学习中,化学用语这个难题就被解决,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更轻松,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相对提高。

二、物质相关知识

物质相关的意思是指物质的结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和共价化合物等等建立在化学元素基础上的知识。这些内容会成为难点,并不是因为内容本身难而是内容量之大在对学生的记忆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遇到如此大量的化学物质相关知识时,短时间内无法克服记忆问题。老师为帮助学生更快的记忆物质相关知识,就要教会学生使用联想法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两种相同质量的液体混合后得到的总质量小于两者之和。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但是分子是微观的,学生不能有直观感受,因此在理解上非常费力。此时老师就要举例,两个同样大小的碗分别装满了黄豆和芝麻,将两者混合倒入更大的容器后会发现其体积小于两个碗之和,原因是黄豆之间有间隙,芝麻和黄豆就能起到间隙互补的作用。此时学生在大脑里就形成了宏观感受,老师再讲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知识时,学生领悟起来会更快。

研究证明,通过比喻的方法进行物质相关知识的讲授能够更快的达到教学效果。将这部分知识学好,会为之后化学课程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由于比喻的形象生动,学生一旦记住就不会忘记。

三、方程式

方程式包括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两种,这两种方程式都遵守守恒定律,但在书写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一)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将化学用语和物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对刚刚学习化学的学生们确实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学生考虑不到多方面的因素,如下标、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物符号等。此时,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可将书写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中间用等号,记住有条件。把系数配平,完成化学式。如有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诸如此类的顺口溜既好记,学生在书写化学式的过程中友又可以根据顺口溜内容检查自己是否遗漏了相关内容。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将知识组合成系统,方便以后的运用。

(二)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是对离子符号的综合运用,较于化学方程式稍难。学生不仅仅要保证方程式基本条件完整,还要记住每个物质中构成元素的离子价,离子价有正负和阴阳之分,学生要正确的写出电离方程式会更加困难。

想要正确的写出电离方程式要综合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在学习初期就记录相关的离子价,再用化学方式是同样的顺口溜检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

四、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遇到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题目,首先要正确书写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得到溶质质量。再根据守恒定律算出溶液质量,最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分数得出最后的结果。除此之外,我国近年来也有部分地方使用图像和方程式结合的方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能够更直观的展现化学问题中的重点。

五、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四大难点的突破方法实施,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方面也有较大进步,学生的化学成绩普遍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继续保持这样的教授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在不断探索中得出其他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为培养祖国栋梁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清怀.巧用分子模型突破教学难点——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2]于得娟.浅谈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3).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化学 方程式 教学 应用

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要想学好化学方程式,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概念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

如4P+5O2

2P2O5表示的意义为:

1、 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 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会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 表示磷原子、氧分子、五氧化二磷分子之间的粒子个数比为4∶5∶2。

学生对意义1掌握得比较好,但对后两个意义就有点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具体举例讲解、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进一步吃透。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臆造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左右两边的各原子个数相等)。

要让学生知道任何化学反应都是通过实验验证出来的,决不能随意去写。如:石头永远不会变成金子、水是不会变成油的道理,碳在充分燃烧的时候会生成二氧化碳而在不充分燃烧的时候却生成了一氧化碳等,让学生从有趣的科学中得到启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从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去探究、总结,进一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科学发展观。

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从而体现出质量守恒。

好多学生在配平时会丢三落四,总是出错,就此教师要引导他们首先掌握方法,然后多加训练,相信他们会慢慢掌握的。方法具体如下:

1、观察法:查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系数,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如:配平C+O2

CO,先观察碳原子,左边1个碳原子,右边也是1个碳原子,左右相等,然后观察氧原子,左边2个氧原子,右边却是1个氧原子,因此就在CO的前面配上系数“2”,即C+O2

2CO,这时氧原子配平了,碳原子又不平了,最后在左边C的前面配上系数“2”,即2C+O2

2CO。

2、最小公倍数法:找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个数变化较大的原子的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这个公倍数除该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为化学式前的系数,然后依次调整其它原子的个数,这个方法用得比较多。如:配平P+O2

P2O5,先观察左右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结果都不相等,氧原子的较复杂点,所以就从氧原子着手。先算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左边10/2=5,右边10/5=2,分别在化学式的前面注上相应的系数,即P+5O2

2P2O5。氧原子配平了,下面就看磷原子了,很好办,在P的前面配上系数“4”,即:4P+5O2

2P2O5。

3、待定系数法:这种方法用于配平较难的化学方程式,可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讲。如:配平C2H6+O2

CO2+H2O,有的同学对这个化学方程式用前两种方法配不出来,较发愁,没关系,我教你用待定系数法去配平。首先在反应物中找较难的化学式下手,设它的系数为“1”,其它依次设为“x、y、z”,即1C2H6+xO2

yCO2+zH2O,然后依据各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列出简单的方程组,接着将化学方程式中的未知数换掉,即:C2H6+ O2

2CO2+3H2O。最后将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去分母,即在每个化学式的前面乘以系数“2”,最终为:2C2H6+7O2

4CO2+6H2O。

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例)

1、“写”:左为反应物化学式,右为生成物化学式,中间用“—”连接。如:Fe+O2——Fe3O4。

2、“配”:即配平化学方程式。如:3Fe+2O2——Fe3O4。

3、“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把短线改成等号。如:3Fe+2O2

Fe3O4。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表示生成物为气体;“”:表示生成物为沉淀)。由于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中既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沉淀生成,因此3Fe+2O2

篇7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记忆方法 关联记忆 规律记忆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的准确表达方式,是学习化学必备的素质,是把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一条纽带,并且在中考中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占有相当多的分值。然而,从历年中考发现,化学用语的表达失分比例较高,主要是初中阶段化学方程式的数目多,记忆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很低。因此,如何有效记忆化学方程式便成为能否教好化学、突破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查阅有关资料,在此领域研究的较少,成功的经验不多。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点滴收获,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作一总结,以供商榷。 

一、分散难点,夯实基础 

一个化学方程式看似简单,实际上它其中集合了多种元素,如果把化学方程式比做一个中心,那么它的分支就包括文字表达式、元素符号、符号表达式、化合价、化学式等方面,因此要写好化学方程式必须从每一个元素着手突破。 

1.文字表达式。在开学初,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当学到第一个化学反应时还不知如何对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描述,这时便把文字表达式渗透进来,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反应,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每学到一个化学反应都练习用文字表达式描述,课上进行描述和默写比赛,加强巩固,即使在学习了化学方程式之后也仍然坚持先写文字表达式再写化学方程式。这样做既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奠定了基础,又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化学反应。 

2.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基本的环节,对元素符号的记忆也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在教学文字表达式的最初就开始渗透,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就先记忆Mg、Fe、C、O等元素符号,这样,在正式进入元素符号的教学时,常用的27个元素符号已所剩无几了,这时再进行全面默写,很快的,所有学生便通过了记忆元素符号这一关。 

3.化学式。化学式的书写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才能保证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化学式的书写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常用的物质化学式采用熟记,用多了自然记住,如:H■O、CO■、O■等。另一种是不常用的物质化学式掌握书写规律的方法,就是应用化合价书写,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关键,因为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都适合用这种方法。我们在这一块的教学中放慢了进度,细心讲解,加强练习,争取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掌握。 

4.化学方程式。在前面基础牢固的前提下,进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主要就是解决配平和注明条件的问题了。在配平上主要掌握最小公倍数配平法,以教材中常用的反应为例进行练习巩固,学生易于接受,不宜涉入过难,以免学生失去信心。 

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以往多数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背符号,甚至连配平的化学计量数都要记下来,这样的记忆效率非常低,以至于某一个数字没有记住就导致整个化学方程式写不下来,越来越乏味,最终失去兴趣,成绩下降。在记忆化学方程式上我们的做法如下: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时,由于化学课上的各种实验会使学生有很大的兴趣,但当接触到化学上的基本概念、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时,由于大部分学生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会导致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这是学生学好化学,记好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逸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关联记忆。把一些相互关联的反应放在一起串联记忆,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如:“碳三角”即碳在氧气充分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又生成一氧化碳。 

3.规律记忆。抓住反应间的共同规律记忆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方法适合于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如: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就会生成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等等。 

三、课堂教学中体现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渗入,在教学中每当学到一个新的化学反应,都不要立即进行板演化学方程式,而是带领学生加以分析,一步一步地书写,让学生真正体验书写的过程,然后当堂练写几遍达到巩固。在教学一些相关的反应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反应间的规律或联系,寻找记忆的捷径。 

四、温故知新,熟能生巧 

篇8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记忆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的准确表达方式,是学习化学必备的素质,是把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一条纽带。然而,从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化学用语及化学方程式相关问题完成效果不好,失分比例较高。主要是初中阶段化学方程式的数目多,记忆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很低。因此,如何有效记忆化学方程式便成为能否教好化学、突破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经过几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研究,取得了点滴收获,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做一总结,以供商榷:

一、分散难点,夯实基础

一个化学方程式看似简单,实际上它集合了多向元素,如果把化学方程式比作一个中心,那么它的分支就包括文字表达式、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等方面知识,因此,要想写好化学方程式必须从每一个元素上着手突破。

1.文字表达式

在开学初,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当学到第一个化学反应时还不知如何对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描述,这时便把文字表达式渗透进来,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反应,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每学到一个化学反应都练习用文字表达式描述,课上进行描述和默写竞赛,加强巩固,即使在学习了化学方程式之后也仍然坚持先写文字表达式再写化学方程式。这样做既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奠定了基础,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化学反应。

2.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基本的环节,对元素符号的记忆也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

3.化学式

化学式的书写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才能保证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化学式的书写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常用的物质化学式采用熟记,用多了自然记住,如:H2O、CO2、O2等;另一种是不常用的物质化学式掌握书写规律的方法,就是应用化合价书写,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关键,因为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都适合用这种方法。我们在这一块的教学中必须要放慢进度,细心讲解,加强练习和小考,及时辅导。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掌握。

4.化学方程式

在前面基础牢固的前提下,进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主要就是解决配平和注明条件的问题了。在配平上主要掌握最小公倍数配平法,以教材中常用的反应为例进行练习巩固,学生易于接受,不宜涉入过难,以免学生失去信心。

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以往多数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效率非常低,以至于某一个环节没有记住就导致整个化学方程式写不下来。越来越乏味,最终失去兴趣,成绩下降。在记忆化学方程式上我们的做法是: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在刚接触到化学时,由于课上的实验会使学生有很大的兴趣,但当接触到化学上的基本概念、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时,由于大部分学生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会导致逐渐失去兴趣。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这是学生学好化学,记好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2.理解记忆,逐步书写

就是先根据文字表达式和化合价书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然后进行观察配平,最后注明反应条件,同时考虑到“”和“”的使用。

3.对比记忆

在教材中有一些化学方程式之间具有对比性,如:2H2O通电2H2+O2和2H2+O2点燃2H2O,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放在一起对比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关联记忆

把一些相互关联的反应放在一起串联记忆,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如:“碳三角”即碳在氧气充分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又生成一氧化碳。

5.规律记忆

抓住反应间的共同规律记忆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这种方法适合于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如: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就会生成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等等。

6.熟能生巧

及时反复小考,这种方法到化学方程式知识学习时更显得重要了,所以要精心设计每一次的小考试卷,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监督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其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课堂教学中体现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渗入,在教学中每当学到一个新的化学反应,都不要马上进行板演化学方程式,而是带领学生加以分析,一步一步的书写,让学生真正地体验书写的过程,然后当堂练写几遍达到巩固。在教学到一些相关的反应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反应间的规律或联系,寻找记忆的捷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