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细节护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7-09 08:30: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细节护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细节护理论文

篇1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平均年龄为45.8岁。手术时间最长的患者为3.9h,最短的30min。这些手术包括妇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普外手术、骨科手术、泌尿科手术。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疾病种类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而且两组患者对本次的研究知情,并签有同意书。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手术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相应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再给予细节护理。例如,在术前,护理人员要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参与医生护士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有所了解,从而帮助患者解除心里对手术的恐惧。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患者不免看见一尘不染的手术室会有畏惧心理,这时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并且要友善地和其打招呼,介绍自己,并向患者了解一些患者的基本信息。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必需严密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且询问患者手术之后的感觉。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1.3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患者的数据记录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较观察组低,而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低,而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2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25.6~84.3岁,平均年龄(5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27.1~85.5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神经外科疾病,均排除严重心、肾、肝、脾功能严重损伤者,并且排除对抗生素等特殊药物过敏的患者,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工作缺陷:

根据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本课题研究员对本科室所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问题存在的缺陷,总结如下:①是不是能够认真切实的执行护士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制度要求自己。②护士盲目的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自信,不注重细节之处,认为细节琐碎之事无关大雅。③护士个人修养不够,对患者态度不够友善,并且不注重礼节,不注重严格尊重患者的感受。④忽视自身专业素养不够,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够杂实。⑤科室对本科室护士管理不够严谨,制度不太明确,使护士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清楚,具体护理环节没做到位,对护理实施不明确,监督不力。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细节护理管理方法主要从:强调细节护理的重要性,增强细节护理的理念;提高护士职业修养,注重礼仪细节;注重护理内容细化;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

1.3评价标准

1.3.1病情变化:

比较2组患者病情状态变化,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变化。意识状态用GCS评分测定,通过睁眼、语言、运动3个方面来评价意识状态,每个方面5分,评分1~9分为不正常、≥9分为正常。生命体征变化测定包括患者,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与否。肢体感觉功能变化包括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有无感觉障碍等多方面反射甚至有无障碍进行综合分析以无效、好转、显效3个层次。

1.3.2情绪状况:

比较2组患者愉悦、平静、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1.3.3患者满意度: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意识较状态、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感觉功能变化正常率分别为94.4%、88.9%和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59.3%和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情绪状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情绪愉悦、平静的良性变化者显著低于于观察组,对照组抑郁、焦虑、恐惧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4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72例儿童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其中护理组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4.25±1.0)岁;对照组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半岁~8.5岁,平均(4.50±1.0)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护理。护理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细节护理模式。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尽快帮助患儿及家属熟悉医院的环境,以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情绪,并采用热情、亲和的态度与患儿进行沟通,让患儿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馨,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细节护理方案的制定。

首先必须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意识,并加强对护理人员在儿科、细节护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能注重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减低护理工作中的失误率,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细节护理方案。

(3)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通过采用热情、亲和的态度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以加深对患儿的了解,要充分理解患儿及家属的情绪,根据患儿的不良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并在其家属的协同下进行有效的安抚,以缓解其不安情绪,使患儿能平静地配合治疗。

(4)细节护理。

由于儿科患者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不仅要为患儿营造一个个性化、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还要做好患儿的细节风险护理工作。主要是由于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容易造成护理出差错。因此,要加强对患儿的细节护理,如将床位号贴在醒目的位置,以便核对;在输液时必须要仔细核对患儿的床号、药名及姓名,以免出错,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投诉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投诉率比较

护理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非常满意65例,满意14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非常满意38例,满意19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82.56%。护理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8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4

1.1一般资料作者所在医院自学习细节管理之后开始试验儿科细节管理的重要性。随机抽取儿科住院患儿206例作为此次试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甲、乙组;其中甲组患儿103例,男64例,女39例,平均年龄6.0岁;乙组患儿103例,男61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甲组患儿实施常规的儿科护理,乙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护理,细节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2.1细化护理服务流程,体现以人为本在儿科护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满足儿科患儿特殊的护理需求。完善护理流程,注重服务细节,主动寻找护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完善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护患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问题及早沟通,以免因误解和沟通不良形成护患矛盾。转变护理的模式,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护患之间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护理需求,主动提供护理服务,满意患者的护理需求,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2.2细化培训体系,提高职业素质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对于儿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新上岗的护士。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并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

1.2.3细化管理制度,建立良好工作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是保证护理队伍良性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对儿科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量化,使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细化规章制度。参考多种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实施。另外要对儿科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控,对工作中出现的忽视护理细节,造成护理疏漏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帮助儿科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1.3评价指标记录甲、乙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并发症、感染、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计算,同时也要对两组患儿的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以便评价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该研究共发放了206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06份,回收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的乙组患儿并发症4例、护患纠纷1例、感染3例,满意度97例(94.17%);甲组并发症9例、护患纠纷3例、感染7例,满意度80例(77.67%)。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甲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乙组患儿也明显高于甲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5

1.1对照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细节护理管理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

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

1.2.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

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

术前洗手、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

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也已成为手术室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用于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手术室感染出现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器械、敷料、医护服装及其他医疗用品有无彻底消毒,手术室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及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手术室感染。近年来,随着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上升,为提高医院手术室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出现,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术室作为承担手术及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同时因患者开放性创伤及术中医源性暴露等原因,手术室感染极易发生。目前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手术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术安排过于密集、无菌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灭菌方法错误及医疗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接近30%,且护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媒介作用,其中日常护理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常规护理操作及管理失误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关键因素。细节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临床需要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操作素养考核,对于护理操作细节逐个分化,通过量化考核显著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项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术室管理工作开展,在注意严格掌握护理法规掌握及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还加强了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及与患者沟通能力。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树立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思想,通过完善宣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室细节管理应用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2)建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自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至以下各级护理人员实现分层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为监控手段,真实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

篇6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并给予细节护理管理的患者9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细节管理组),男540例,女440例,年龄16~76岁;消化系统疾病203例(20.7%),神经系统疾病225例(23.0%),呼吸系统疾病189例(19.3%),循环系统疾病169例(17.2%),内分泌系统疾病194例(19.8%)。另选取2012年6月前(我院实施细节护理前)的976例作为对照组,男506例,女470例,年龄18~75岁;消化系统疾病231例(23.7%),神经系统疾病173例(17.7%),呼吸系统疾病201例(20.6%),循环系统疾病188例(12.3%),内分泌系统疾病183例(18.7%)。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等资料大体相似。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的日常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褥疮的预防及护理、助产护理、吸痰、注射、各类标本采集等。细节管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严格按照细节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护理,具体如下:

1.2.1强化细节管理观念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节护理规范化专业培训,落实和规范各项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中培养慎独精神和严谨态度。护理人员定期培训专业知识、规范消毒技术,并定期进行护理相关知识考核,全面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对理论和实践水平,让护士自觉自愿的改进护理服务细节。

1.2.2注重环境细节管理

基层医院是集就诊、治疗为一体的空间,人口流量大,病种繁多,易对空气和物体造成污染,应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至少1h,物体表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清洁每天2次,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时清洁空气过滤器,以降低病原微生物生存的机会。

1.2.3强化细节防范意识

严禁将诊疗无关的物品带入诊疗间。护理人员应重视手污染,操作前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手清洗和消毒;规范护理人员正确戴口罩,防止医院交叉感染。

1.2.4加强器械细节管理

制定医疗器械使用规范标准、器械消毒流程。根据诊疗器械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既要确保器械不受损坏,又要保证消毒质量,所有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1.3效果评价

对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价。①护理质量量表包括病区管理、基础管理、药品器材管理和护理文件质量等4方面,每个方面均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质量越好。②护理风险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数据比较用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细节管理组在病区管理、基础管理、药品器材管理和护理文件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细节管理组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以往,基层医院多注重诊疗技术的提高,而比较忽略诊疗细节护理程序的制定和完善,这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成功率下降和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升高,从而影响到医疗质量,增加了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机会。

4结语

篇7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儿科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10岁,平均(6.50±0.25)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9岁,平均(6.00±0.15)岁。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加入本研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依据儿科护理要求给予相关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例和患者满意度。

1.2.2细节管理方法

1.2.2.1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的所有细节过程中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贴心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接下来才是“病”。要明确做到护理方式的改变,应将“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明确改变服务基本理念。

1.2.2.2护理指导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和家长给予亲切问候。在实施护理工作前,应嘱家长安慰患儿、鼓励患儿,减少患儿及家长与医护人员的距离感,重视细节化的管理服务,护理人员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动作、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患儿及家属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尤为重视并且多进行换位思考,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后应该对患儿与家属进行指导,如果患儿身体出现状况,应多询问,因操作引起患儿不适或出现错误时,需要使用道歉语,使患儿和家长通过护士语言、体态等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从而尊重、理解护士,积极配合护理。

1.2.2.3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对儿科护士的操作技术和护理理论要求较高,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尤为关键,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护士长在工作中需要了解护理人员的个人情绪问题,减轻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感受较好的人文关怀,减轻工作压力,保证护理质量。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因此,医院需要定期让医护人员学习基础知识、遵守服务流程、加强护理礼仪及职业道德培训,并定期进行职业素质考评,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进行量化,通过护士间的评比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以此全面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1.2.2.4注重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接触的都是患儿,因此,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对患儿入院接受就诊、参加各项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应制定细致、完善的工作流程。对于危重症患儿应做好全程检查并且加强监控。其次,加强护士工作的过程管理,保证每项工作的安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严格“三查七对”,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等。最后,对医疗费用实施透明制度。总之,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做到最好,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患儿在院期间的安全。

1.2.3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分别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为70分以下,70~<90分,≥90分3个等级。同时,对两组患儿家长以问卷方式对护理纠纷、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78份,收回78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大于或等于9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企业管理中,细节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概念,主要注重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倡导每位在自己岗位工作的员工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求看重细节和力求工作完美。细节管理的魅力与优点也因此受到卫生系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引进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细节管理是对细节进行超越、控制、延伸、完善、补充、分析及辨认的过程,通过实施管理战略,增强组织的效率和执行能力,从而达到对整个护理质量进行提升的目的。当今,我国独生子女较多,儿童在此环境下的成长大多具有忍耐性差和独立性差等特点,从而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难度提高。另外,因为患儿发病的特殊情况,加上患儿合作性差和家长的关心等,使护士的基本功受到艰难的考验,因此,护理人员如有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则极易造成患儿在临床护理中的不配合或抵触等情况,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及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还需要做好交流工作与心理辅导。细节管理对于每位护理人员来说是必须要学的。各医院对于护理细节的看重、关系到医疗质量能否提升,医疗安全能否得到保证及患儿及家属能否满意,其作用很关键。因此,在病房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的理念,实施细节护理,建造并发展拥有细节管理特性的新型护理模式,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病房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细节管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大于或等于90分所占比例、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结语

篇8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2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3±3.1)岁,包括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11例脑出血、9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7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8.3±2.3)岁,包括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8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9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哺乳期妇女或孕妇、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肿瘤患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既往病史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细节管理措施,其方法如下:

1.2.1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神经内科中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强化,尤其是加强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因此,应当在院内定期开展各种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神经内科护理培训,让所有护士都有忧患意识,对于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培训和防范,确保每一位神经内科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1.2.2做好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自入院起就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每一位患者对疾病都能有一个充分认识,同时还应当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使其了解神经疾病可能发生的其他并发症,如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避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必要的自我伤害以及坠床等情况出现,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1.2.3防止其他并发症:

对于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而言,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则是行动不便而出现的压疮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对此类情况及时做出预防。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后,无论是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护理模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医院也越来越关注细节管理,现代护理学也已经将细节管理纳入护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身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开始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要有任何风险都来自于细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找出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降低风险发生率。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以关注和重视,掌握好各项细节工作,将细节工作看成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和医院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医院还可制定出相关流程,规范细节管理的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细节管理要求和制度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完善,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活动,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病情,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防范。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从根本上强化院内的细节管理,从而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舒适、优质的护理。现如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现代护理学强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细节管理的重视,其内容主要包括:细节化的操作、细节化的护理以及重视护理措施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高水准、高舒适的护理环境。细节管理要求护理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将护理工作做到极致;同时还需要具备准确的决策和信息,细化操作流程、管理流程和执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细节管理充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4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