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英语教师个人研修总结8篇

时间:2022-03-31 13:09: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英语教师个人研修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篇1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机制建设 模式建设 成果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tudio Construction Analysis

CUI Xiaocui

(Shenyang Foreign Affairs Service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Abstract Now there are many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students listen cramming teaching mode,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coupled with poor basic English students, teachers make learning English is boring to explain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assive lectures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we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eachers around the studio, in order to rely o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 leading modern advanced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io by teachers trained a concept advanced,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advanced English teachers teaching achievements.

Key words teachers studio; mechanism building; mod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construction

1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一部分教师抢得先机,脱颖而出,成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却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中,产生较为严重的“职业枯竭”的困惑;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成为“高级讲师”之后继续提高发展的动力和空间有限。类似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现象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严重影响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也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限制。部分中职学校仍旧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地影响着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而学生的厌学、弃学使英语教师也无心主动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但目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并努力改变现实。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汲取各地名教师工作室经验,以中职英语名师为依托,引领现代先进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2012年9月笔者负责成立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

2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内容

2.1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自我的形成。

2.2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从任教之日起直到退休离开教学岗位这段时间内,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工作的过程。我们依据教师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以下五个时期。包括: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休期。

2.3 英语教师工作室性质

教师工作室可谓“教师发展共同体”。而关于“共同体”,最早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 年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探索源于20世纪杜威“雏形的社会”的学校概念。国内外研究最有成效的当是“学习共同体”。 教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型教师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成长的平台。

2.4 英语教师工作室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包括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文化特征、有效策略研究。我们将重点关注教师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特征。具体体现:(1)两性:①组织结构的开放性;②专业影响的辐射性。(2)两制:①专家引领的导师制;②研修活动的合作制。(3)三化:①成员组成的名师化;②研修途径的多元化;③培养方式的集约化。

2.5 英语教师工作室研修模式

(1)提供学习资源,引领自我发展。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型教师组织。所有成员在加入工作室之初,就在领衔人的指导下制定工作室成员成长计划,确立符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同时工作室把读书、教研、交流放在首要位置,以改善成员的心智模式,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成员除阅读学习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观摩名师、观摩同伴、观摩同行的课堂,聆听专家讲座,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思想意识。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专业分享。在教师工作室,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者,而是专业社群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智慧互补,经验共享。名教师工作室的“作业制”和“会课制”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形成专业共同体。

“作业制”,针对工作室人员分散在各校区的情况,工作室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作业制”的运作方式,来提高每次集中活动的效能。工作室集中活动时布置研究“作业”,使每个成员带着研究任务从事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活动,再带着完成的“作业”参加下次集中活动。

“会课制”,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工作室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的会课活动,让每个学员置身课堂教学研究,在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中前进,在学习和继承主持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3)积淀教研文化,推动反思成长。工作室作为一个专业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浓厚的学习、研究的氛围,形成了一种立足实践、开放合作、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而这种积极进取的学习型组织也塑造着每一位教师,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己,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

无论是工作室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自觉充当教育观念的先知者、教育问题的发现者和教育科研的实践者。工作室领衔人更多是对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研究符合自己教学理念的理论,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流派。工作室成员则大多是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成果

3.1 形成独有的模式

经过两年的英语教师工作室实践探索,我们归纳总结总结教师工作室的一些本质属性和组织特征,以利于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推广和实践。

(1)两性:①组织结构的开放性,除相对固定的工作室成员外,吸引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工作室的各种研修活动,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②专业影响的辐射性,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工作室成员又影响、带动其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促进其专业发展;通过工作室开放、互动、合作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促进一大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2)两制:①专家引领的导师制,以领衔人为导师,还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科教研员、学科特级教师等为工作室顾问,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专业到学科专业,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专家引领;②研修活动的合作制,借助网站、QQ群等交流平台,导师、顾问、工作室成员、其他骨干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教研文化,在研修活动中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三化:①成员组成的名师化,工作室领衔人为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具有境外教学培训经历,工作室成员也是市、校级优秀骨干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工作室的研训活动,把工作室成员培养成高一级的骨干教师或名教师。②研修途径的多元化,工作室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通过成长规划、专家讲座、阅读反思、合作教研、专题研究等多种途径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③培养方式的集约化,利用名教师的优质资源,把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集中起来培养,变单一的、自然的名教师成长方式转变为团体的、合作的培养模式。

3.2 教师取得成绩

(1)中职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考核评价模式及教材建设上有创新之处。(2)工作室的创建成为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平台和阵地。大家对教学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研发适合本校学生专业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3)两年的实践,我们培养出了沈阳市骨干教师2人,学科带头人1人,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说课大赛金牌教师5人,在辽宁省内金牌指导教师10余人,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教学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2] 孙小利.重庆市独立学院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篇2

顶层设计,健全研修组织

行政驱动,构建框架 一方面,创建学科中心组。学校成立了英语学科中心组,组长是分管学科的中层以上干部,组员是各年级部英语学科教学资深的备课组长。学校搭建平台,是为了高中三年英语备课组长开展学术探讨、经验分享、答疑解惑,真正做到通晓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既能分段实施,又能有机融合,并最终达到教学整体化。另一方面,建立双组长制。一位组长负责英语学科教学进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导学案的制作与打磨和学生试卷的筛选等;一位组长负责研究高考走向,在课题研修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不仅探究各类课型的基本模式形成课堂案例,进而加工形成范式,还要指导教师个体成长,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

健全保障,确保工作常态化 其一,确立固定时空。学期初,学校教务处安排教师教学课程时,都会在每周的5个工作日中预留2个半天,同年级英语教师都没课。英语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需求,选择其中1个半天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半日研修,具体活动地点也相应固定。其二,委派专人协调。学校派中层以上干部直接蹲点各备课组,参加每周的半日研修,负责指导和帮助英语学科研修建设,解决学校和备课组间需要协调的工作,了解备课组工作的需求,以便学校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持。

资源共享,注重协同发展

现代教育已经告别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时代”,合作才能共赢。共享教育资源,分享已有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探究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名师引领,举措共享 一是设立“名师工作室”。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指导同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设立“我也是名师”工作室,健全教师成长导师制,快速引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负责人要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制定培养名师的总体培养目标,确立名师自我提升计划。教师成长导师要根据“自我提升计划”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策略,助推教师成长。二是开展同伴互助式学习。英语教师在平日教学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发现了一些疑难问题。作为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可以运用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完成相互比对和互补、相互体验和借鉴,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工作实效,增强研修共同体内的凝聚力。

科研先导,成果共享 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教师成长导师预设一些“订单式”专题研讨任务,驱动教师自主成长,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也要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进而上升为英语学科研修共同体共有的教育理念,形成更丰富的教学行为生态。二是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学实际,要求教师围绕学科研修撰写教学反思。通过每月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加以研究,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个体教学素养,打造学者型、研究型和反思型的教师。

实施动态评估

引领教师集约成长 英语学科作为高考大学科,同组教师有较大的教学质量竞争压力。而这种同伴竞争压力,会使研修合作产生无形壁垒。但要提高整体教学效益,英语教师必须走集约成长之路才能减少教师“能源”消耗,做到“多、快、好、省”。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采取“捆绑式”考核,倒逼同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共生和共进。

融合教学、研讨和培训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觉、在研讨中感悟,在培训中提升。学校评价教师,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讨以及参与培训等综合评价。评价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教师熟悉每周半日研修流程,对上周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共同讨论下周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并形成统一的教案和学案,然后教师按照师情、生情进行个性化解读创作,实施“同课异构”“商材议教”,形成符合个性的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也能积极围绕某一专题,整合英语学科研修组的集体智慧,开展沙龙式的半日研修。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途径

一、引言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1],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来自教学、科研任务和个人生活的压力,少数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的职业倦怠就很容易产生,这将严重影响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不利于高校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自身的专业成长问题,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和科研发展道路上走有效的专业成长途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他们的专业成长途径,以期给这一重要的教师群体提供思路,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二、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大途径

(一)教学反思

很多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2]。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也不例外,开展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他们可以通过弘扬教学优点和改善教学缺点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和基本的内容,作为教师,他们如果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就很难在教学岗位上立足,这必将影响专业成长的顺利进行。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主动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此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

每次上课结束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利用一段时间回忆自己上课中的教学活动,并最好将自己的回忆和反思写成反思日记[3]。通过这一方式,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细节记录下来,直观地掌握自己教学活动的完成质量,对于好的部分可以继续保留并加以弘扬,而对于不好的部分可以通过尝试改进加强提升,从而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除此之外,教学反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通过学生的反馈加快教师的教学反思。如果条件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每学期特定的时间提交英语学习反思性总结,并就教学效果作相应的评价;如果条件不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选择在每学期结束后,给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调查问卷,也可以找学生参与访谈,这两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从学生身上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通过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又一促进力量。教学比赛一般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英语功底和很精细的课程设计,为了达到教学比赛的要求,参赛教师都必须在英语功底和课程设计上下功夫,通过提高自己的英语功底和不断打磨课程设计,他们会对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可以更直观和强烈地体会到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技能的要求,并通过提升各方面技能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另外,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与其他参赛同行一起交流,同时他们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诸多比赛评委的检验和建议,这无疑为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笔者曾参加外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比赛,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一教学比赛,笔者经历了从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知之甚少到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微课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这些变化就是其教学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积极抓住各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合作

教合作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4],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借助合作填补这些方面的空缺。通过与其他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年长而又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科研的合作,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关专业成长的经验。

在开展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比如说多听他们的课或者邀请他们听自己的课,通过听课后的互相交流可以产生很多教学改进方面的好想法,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另外,科研同样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科研上也应该寻求与其他教师的合作。这里所指的“其他教师”,不但包括大学英语学科的其他教师,而且包括非大学英语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其他教师,因为通过跨学科的教师合作同样可以增强科研能力。只要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在科研上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应该抓住每一次教师合作的机会。为了提高科研能力,他们可以参与其他教师比较成熟的科研团队或者科研项目,通过在团队或项目中与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习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实力。

在科研领域的教师合作形式上,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采用与非大学院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中小学英语教师长年奋斗在英语基础教育的一线,他们是英语教学的实践者,也可以是英语教学研究的参与者,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改进教学活动,以强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合作形式可能在操作上比较难执行,但是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和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是相当有益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学问题,通过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合作,就这些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他们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科研范围,而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专业研修

除了自身的教W反思、参加教学比赛和开展教师合作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专业研修的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在这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良性发展[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专业研修已不仅仅停留在面对面的课程授课方式上,还有很多网络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而学习时间不足的难题,因为网络课程的研修在时间安排上是很方便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各大外语类的出版社都有线上的研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外语教学和科研的各个层面,给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了网络课程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以参加面授式的研修课。通过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课程中得到更多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解决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多关注自己所在院校或者其他院校的学术会议和讲座活动,通过参加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讲座进行专业研修。这种研修虽然是短期的,但是通过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不但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就较为长期的专业研修来说,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申请出国交流的机会,通过在英语国家的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基本功、文化内涵和科研能力,这对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无疑是一种促进。除此之外,就还未取得博士学位的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在得到所在院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进行长期的专业研修。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更多加强学习科研方法的机会和平台,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项目,这对他们科研实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专业成长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外语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了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和外语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他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的四大途径促进强自身的专业成长。

从整体上看,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其实是有机联系的。就教学反思而言,除了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开展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开展,通过反思促进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参加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教师合作来获得其他教师对于改进教学设计的宝贵建议,同样需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反思不断使教学设计精细化,而通过专业研修也可以提升教学比赛实力;在参与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就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比赛经验和专业研修方式等向其他教师取经,从而更多地储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专业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比赛和教师合作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在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的联合指引下得到专业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爽.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32-34.

[2]姜宜敏.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发展途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56-58.

[3]于昕.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策略[J].黑河学刊,2009(5):90-91.

篇4

2014年夏,笔者参加了外研社在长沙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修班”,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背景下,研修班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立足高校教学实际和教学发展趋势,着力帮助高校英语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交流教学方法。本年度研修班主题为“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堂”,为此,研修班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在总结2013年“教学之星”大赛的基础上,举办第二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展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颖与生动。2013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向全国近7000位大学英语一线教师展示了大学英语教师智慧的光芒与迷人的风采,带去了生动的课堂设计与创新的教学方法,一颗颗外研社“教学之星”熠熠闪耀着光芒,照亮自己的征程,也影响和激励着全体观摩教师一路前行。2014年,又一批璀璨的“教学之星”在研修班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展示大学英语教学的智慧与魅力,让同行“一日阅尽各高校大英教学之精彩”,博众家之长,听万家之语,经过观摩与思考,交流与探讨,终成一家之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同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样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学设计,满载研修收获的喜悦,带走受益终身的新知。

1 观课感受

大赛是以“微课”形式进行的,即每位参赛教师自行选择教学材料进行15分钟的教学展示,笔者在教学观摩中,揣摩了各种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了教师授课的得利和失利之处,回顾了亮点,提出了建议。以下是观摩教学后的几点感受,希望与同行共同切磋:

1.1 注意语速,并不一定讲得快就好,要注意观众的理解速度

英语教学不是新闻播报。有的教师语言功底很扎实,英语讲得很流利,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用极快的语速一气呵成,本意是想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却适得其反,既没有美感,又没有教学效果,往往观众还没听清前一点,她已进入下一点,观众正在反思其中一点,她却不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教学流于形式、索然无味、趋于幼稚。只有那些语速快慢得当,抑扬顿挫到位,时而风趣、时而深奥、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发人深省的语言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把每一个教学“小”点都打磨得有听头

有的教师列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却频繁地略讲某些教学点,只注重拓展值得发挥的内容,认为应该详略得当、裁剪精良。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展示已经是15分钟的微课堂,应该是浓缩的精华,讲不精彩的点就应该避免列进来,在赛前的选材上已经给各位选手留有很大的空间了,已经选取了教学点,又频繁选择略讲,会使观众期望落空、造成疲劳、弱化教学表现力。所以对于陈列出来的教学内容,应该每一点都讲得独树一帜、精致深入、耐人寻味。

1.3 PPT一个版面展示的东西不要太多,容易让观众花眼、分神

在制作PPT的时候,应该力求简洁、明确、色调应该朴素、一致。有的教师PPT制作得花哨、鲜艳,一页上既有表格、图片,又有大段文字。其实,这样的PPT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喧宾夺主,PPT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而又弱于教学内容。一页上太多的元素,只会加重观众的输入和理解负担,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起到阐释作用,而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搬家、为其换一张不同背景的写字板而已。故PPT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经过整理和提炼过的。

1.4 观众听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兴趣度和教师对材料的加工度及教师的风趣度和教师吸引注意力的能力

有的教师所讲的内容知识性很好,却没有能够把这样好的材料精细加工,发挥到极致。就像厨师的拿手菜需要好的食材和精湛的厨艺一样,一堂能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的课也需要投观众所好,选取有趣、好发挥的材料,还需要教师对材料的精细加工,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教师应该具备一个相声演员的风趣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能力。这样的潜力能够为教学锦上添花、引人入胜。正如此次大赛一位教师在讲有关文化差异的课文时,选取了电影“喜福会”中洋女婿瑞奇拜见中国丈母娘时由于文化差异而闹出的一系列滑稽、难堪的故事片段作为教学展示内容,做到了选材的切合、有趣,又加之该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善于讲故事、善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把视频内容浑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发挥饱满、游刃有余、表情生动、沉稳老练,令观众折服。

1.5 不要就讲课而讲课,要启迪明智、发人深思,要有独到见解和理解的深度,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此次大赛恐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教师对于“一些人为什么选择独居”这个问题的精辟分析了。其实笔者也多次上过这篇名为“故意选择独居”的课文,却从来没有思考到这种深度和处理到这种高度。该教师首先选择播放电影“地心引力”中非常有意义的片段:一个孤独得近乎崩溃的女宇航员接通了来自地球的语音通话,当听到与她通话的男子逗弄自己的宠物狗发出叫声后瞬间她的心被融化了,她怀着极大的欣慰央求男子让狗多叫一会儿,这声音勾起了她对昔日地球上温馨生活的眷恋。通过展示这一片段,说明了一个长期与世隔绝、脱离了人际交往的人内心是多么地恐惧和孤单。这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引起共鸣,不落俗套地导入到课文内容的探讨。随后该教师对比了课文中谈到的几类人为什么觉得独居是一种乐趣。并用表格从方方面面进行剖析,非常明了。首先那些人一般是艺术创作类型的人,其次他们都是主动而不是被迫选择独居的,所以感受自然要好得多,再者他们的独居实际上是一种“伪独居”,因为他们的独居生活有亲友协助,独居地点离人类社区并不远,并不时伴有人际交往,所以他们并不能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最后,他们往往在独居中有巨大收获,就是能找到创作灵感,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独居并不是一种痛苦,反而是一种乐趣。因此,该教师总结出来了三个能使人觉得独居是一种乐趣的重要因素,即:出于自愿、独处中能找到个人满足感和有不时的人际交往。并和大家探讨了一个时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宅男”和“宅女”,分析他们为什么“宅”得住的原因,引导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想,能对课文内容深入透彻地分析、融会贯通地理解、举一反三地说明正是这位教师授课大获成功的原因。

篇5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要适应当今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对新知识进行选择、整合、转换、积累和沉淀,不断加深本领域的知识内涵,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操作技能.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文献研究表明,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阐释“.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专业的显著特征就是把专业作为一个永久目标来对待(Pennington,1990)”.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变化,而语言教师的的发展同样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四个特点“,(1)这种变化既可以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也可以指意识上的变化;(2)变化不会一蹴而就;(3)有些变化可以直接获得,可以量化,而有些却不能;(4)有些变化是封闭性的,而有些则是开放式的(Freeman,1989)”.张正东、李少伶(2003)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英语教学信念、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健康的个性心理、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日志、利用案例、语言学习经历、录像带、行动研究、同伴观摩、合作教学、教辅教导、教学档案夹(KathleenM.Bai-ley,2004).在国内,李静纯(2000)、张正东(2003)、杨党玲(2003)、贾爱武(2003)、王颖(2003)、潘颖(2004)、葛敏(2006)、朱林民(2007)等也都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分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教师的个人日记研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反思性教学、积极从事教学科研、进行校内外交流、加强同伴合作等.

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

学校层面的发展途径可称之为校本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任职学校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管理策略,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2.1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实践表明,校本培训已是教师发展的一条十分便捷的途径,因为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教师自主参与的全员培训,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校内师资培训形式.教师是在学校中获得发展的人,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关,参加校本培训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构建主动学习型的教师文化,着力形成一种英语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每一个教师都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当前和未来工作的期望,根据自己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侧重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学习、情境学习,挖掘自己的直接经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校本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新教师入职后,先参加一系列的入职培训,学校请来专家做以理论为主的专题讲座,然后与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学艺,进班听课,边学边教,争取新教师早日站稳讲台.这种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不仅缩短了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也促使老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受益.另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组织的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案例的研讨及对本组内教师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观摩研讨活动以其可操作性强、能促进教师思想的交流而受到欢迎.除此之外,从教师的主体性出发、以研究教学问题为主线、在教学研究中发展的同事间的合作研修,以个人反思为主,建立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采取融合式培训等方式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校本培训途径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探究教育理论,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提高教育教学应变能力,从而获得专业成长.

2.2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今天,英语教师需要相互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集体备课符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大势所趋.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目标,学进度,学内容,实现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包括思维和经验的共享,从而达到高效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展现个人能力,促进教研活动开展;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可以充分开发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包括准备、分析、创造、提高和总结五个阶段.一般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可操作的基本程序是:集体分工→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以笔者任职的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的情况为例,在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中,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总体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制定好全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年级每次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使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接到任务后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摸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前设计出有独创性的教案和课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在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环节中,英语教师分别以说课的形式陈述自己的备课方案,再集体探讨,取长补短,充实和完善教案内容.中心发言人可根据讨论的结果修改多媒体课件和其它备课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最后对重点章节跟踪听课,及时总结、交流、评估,以此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改要求实施三级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主体,即以英语教师小组为单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确立教师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将自己定位于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整合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生能力等.英语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为:实践—评估—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对面临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评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确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所以,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英语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开发的过程.笔者任职的学校比较重视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开设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课的英语老师在每学期初将自己要开设的选修课上报学校,供学生选修.同时要将选修课教案、讲义、习题等配套材料提前与备课组长沟通,研讨部分内容,最终形成校本课程.几个学期后,根据学生与学校对选修课的评价,确定校本精品选修课程,开发校本选修教材.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包括校本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师的个性化教案、试卷乃至课后习题设计等.笔者单位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出一套试卷,设计课后习题两份,其中原创题要达到70%.每位英语老师在命题的过程中都会深入钻研,争取命制出高质量的题目,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致使命题教师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逼迫自己提升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后,再将这些试卷、题目汇编起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校本教材.教学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4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式的科学质询,通过数据收集,调查研究,寻求对特定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与每天的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如果一个老师产生了想要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就会自发地去通过教学日志、录像、同伴观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批判性反思他的教学理念、行为习惯和专业发展,展开交流与合作,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其内容、方式、样本、周期、条件都能由英语教师自己决定,既有教学实验的效果又比教学实验简单易行,是较好的教学科研发展途径.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长期规划和学期规划.在短期规划中,每位教师要集中解决至少一个教学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都会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做预备调查,发现问题的原因,对自己想要采取的行动制定详细方案,然后开始行动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行动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也可以邀请同事观摩行动的过程.最后在学期末形成书面研究报告,来对照开学初的短期发展规划,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使每一个英语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熟练地解决教育教学上的各种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3结语

篇6

【关键词】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 培训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据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有关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了“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长春师范学院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班的培训任务。培训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圆满结束。

培训通过采取置换脱产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内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需求为主,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介绍、教学指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探索适应小学英语新课程师资培训要求的各种理念和方式,培训过程中注重专家与学员的互动与研讨。培训按照项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影子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体现互动、共享、多样化特征。

在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办学校不断总结反思,以探求使项目有效且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案,但难免遇到困难和阻力。总的来说,此次培训的特点有以下5个结合:

1.省内省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团队。本次培训聘请了吉林省内省外、校内校外多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到省内重点小学进行参观和课例观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理论专题讲座,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既有国培专家指导下学员的理论研究环节,又有“影子培训”及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的实践推广环节。既有学员课上理论学习环节,又有课下在专任教师指导下独立练习及完成作业的实践应用环节。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次培训在注重教学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设计了科研能力培训内容。不仅请专家做了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还请专家为大家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使大家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4.课例观摩和学员自我教学交流相结合。通过现场课例观摩使大家身临其境,领略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通过学员教学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其他学员的特长。

5.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本次培训除了有集中形式的专家讲座之外,还有学员分组讨论、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训”,这对大家接受相对全面的培训,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培训之初应使学员明确具体的培训方案与要求。本次培训方案是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并聘请了省内、国内一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但部分农村学员对于英语学科理论知识兴趣不高,他们更加关注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通过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联系,以获得参训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本次培训开班之初,我们发现各学校选派学员的变动比较大,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及数量与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骨干教师名单不符,这给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接待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3.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能及时到位。由于各学校对顶岗置换实习生的质量要求过高以及对置换实习生的安全无法给出保障,使实习生不能及时下派,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极大地干扰了学员学习的热情。

4.部分参培教师对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对症下药,缺啥补啥,有些学员感到培训中讲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现存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5.外聘专家、外籍教师及培训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与参培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差距太大,影响了培训效果,后期经过调整有所好转。

总结反思问题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1.预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和水平的学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可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讲座,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通过省教育厅与地方教育局提前联系,组织调研,预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

3.在培训之前提前做好顶岗置换实习生与培训学员之间的对接工作。

4.组织英语教法教师到吉林省农村和长春市部分小学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进一步了解英语教学的现状,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训方案。

5.聘请的高级外语专家和学者不宜过多,应该多聘请一些一线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并与校方领导取得联系,走进他们的实际课堂听课,亲身感受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

“国培计划”是国家发展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吉林省的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深入理解小学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解决英语教师由英语新课程理念向英语具体教学行为转化的问题,为全面推进英语新课程在全省的深入实施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最终形成一批具备较高学科素养、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能够在农村基层小学发挥骨干作用的英语学科带头人;一批用于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教师资源;一批就地取材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知识更新的课程与学习资料;一批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研究课或示范课;从而促进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篇7

一、近几年来英语学科组建设的基本情况

以国家、省、市区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为主线,本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集体协作、科研创新、共建优秀教研组”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近年来,我们英语教师队伍不断成熟壮大。在要求每名教师都形成自己教学科研特色的同时,我们始终注重强调和培养英语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个性教学培养和自主探究课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整合教学观点、挖掘内部潜能、网络实现共享等平台手段,自主创立了“以激发兴趣为首,活跃语言思维和联想空间;以课内教学为主,划分必练句型和提高句型;以教材内容为线,结合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以语言交流为旨,创造模拟空间和情感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到了英语界教育同仁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和认可。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的各项竞赛中屡获佳绩。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省级重点课题《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且顺利结题,并借此契机对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教学管理的衔接,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衔接,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评价体系的衔接,英语分级目标和教材的衔接,学生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衔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阔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二、教学、教研常规工作

首先请看一个图表:

我们觉得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十分注意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找准符合时代英语教学的新方向。我们首先确立了小学英语的总体目标和各年段的分级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态度,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能用简单纯正的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际。听:借助提示能听懂简单故事,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听懂日常对话。说: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日常交流、讨论。读:要求认知单词2000左右,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写:能写出自然流畅短文(80字左右)、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二)开展丰富的备课形式,形成了不同的英语教学特色。在学科备课组活动中既强调各学年纵向备课,又强调学年团队内的横向备课。我们本着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引,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心理和各年段学生所能达到的英语学习标准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同时,我们邀请师大著名教授,结合外教观点对自身教学进行指引。在学科备课中我们坚持个人备课与团队备课相结合的制度,按照“个人准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的流程,形成了“初备―复备―细备―精备”的备课风格。

(三)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完善了英语课堂的结构。听课、说课、评课,被我们称之为“校本研修”。我们积极组织公开课活动,全组教师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已上过省、市、区级公开课12节,校级公开课每人9节以上,做到开课前人人争开公开课,开课后人人积极参加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进一步提高的建设性建议,使我校外语课堂结构得到不断完善。

(四)利用丰富的外教资源,提高了教研组的活动质量。从我校开始筹备引进外教到今天我们共同参加每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我们始终把这看作是提高我组教研质量的契机。

(五)以科研为指引,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活跃了英语教学的课堂。作为学校所申报的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的实验教师,我校的英语教师积极撰写主题性论文,并多次获奖。在研究《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所有教师积极思考,共同分析、讨论,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自身特点和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指定各年段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方向,解决中小和幼小衔接难问题和教材内容重复问题。今年来自省教科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十名教师对我校在“十五”课题中所申报的《中小幼英语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考察。在专家组的集体鉴定下,我校的3名英语教师在结题现场会中就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汇报,得到了吉林省教科院领导和东北师范大学魏丽明教授的好评。我校的2个省级英语课题顺利结题。

(六)全面启动评价的多元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有效监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不断进步,感受到自己不断成功带来的喜悦。通过教学反馈,使教师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针对优质生和潜能生恰当进行辅导。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其他许多方面,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即使是考试,我们也一改过去那种只考笔试或笔试加听力的做法,而是包括听力、口试、笔试、朗读、百词、句型、阅读等在内的综合语言能力考核。通过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培养形成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在活动中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气氛,孩子们踏入校园就能够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英文壁报、中英对照的格言、通告、指示牌、充满异域风情布置的英语活动室,以及不时从你身边匆匆走过的外籍教师等,这一切无不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存在,英语的重要。 学校推行英语教师全天候英语交流,学生课内课外听到的全是英语。在营造英语氛围方面,活动始终贯彻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时段。

一是英语早自习全攻策略。学校将周一至周五的所有班级早自习定为英语早自习,全校学生每天早上都能在一种英语的氛围中快乐地说英语,用英语。

二是英语沙龙―英语角。开办于去年四月的英语沙龙,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从一个局限于定期向学生开放,只是放放英语动漫,进行一些简单英语会话模式的初级阶段发展成吸引学生眼球的来自澳洲文化、山水、花鸟、动物的英语原版图片,英语各种节日简介,以及名胜古迹简介的英语活动天堂。

三是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学校英语艺术节,每年一次英语唱片街活动,快乐英语碰碰车、英语闯三关、英语故事大王、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不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围绕英语节所搞的大型文艺演出,和全市范围内的英语竞赛等活动也促进了其他学校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篇8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在这一段时间,我更新了教学理念;通过与教师们的互动交流,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当然,通过学习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总的来说,通过这十几个个专题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一、及时更新理念,用理论指导行动

由于学校教学条件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都要学习更新理念和理论。

研修期间,进一步熟悉每个专题的精髓,然后阅读拓展材料,最后完成当日作业。学习后,让我深深地懂得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教师必须从根上转变观念。课堂教学是课改的核心,老师必须培训学习,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自己的课堂产生精彩,让学生喜爱你的课堂,让新课改的精髓在你的课堂焕发光彩。过去也知道课堂的生成、三维目标等概念,但不系统,不深入,这次学习后课堂教学有了一个系统的、全新的认识。对于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继续学习

习惯更好

通过研修,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只要有空,打开电脑,浏览研修网站,看是否有新的学习资源,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

“教研,教研,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虚”教研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遥不可及,其实它就在我们的工作中,像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内就课堂上或书本上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听青年教师讲课后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等,这些都是教研活动特有的形式,只是我们没能让它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者说是没养成这样的习惯。基于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强教育教学的反思力度,营造自主学习与反思、同伴合作与互助的氛围,唤醒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整合县内以及本校内的教研资源,力求专业支持,实现有效教研,渐进式地促进农村英语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并不断的更新、演绎和丰富,发挥和挖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达到尽快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是没有教研,而是缺乏理论的指导,理念的灌输,如果把这些平时的讨论、评价写成文字性的东西总结并保留下,供其他人参考、借鉴,便能使之成为宝贵的经验。

三、不断反思

热情更高

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每天课后及时总结这一节课的得与失,使“教学反思”常规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有实效。这为教研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通过研修,我对比过去的教学,总结了自己教学中成绩和不足,完成了几篇教学论文。如今,我又在不断思索今年下学期教学创新点及自己的课堂教学设想。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