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8篇

时间:2022-12-31 03:09: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篇1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20-02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在石油工业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内原油进口比例已经超过50%,国内石油巨头已经逐步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管道建设方面中石油将积极加强海外战略发展布局,推进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将按期建成投运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适时开工建设。

在如此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石油工业尤其是管道建设和储运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设也力求国际化培养,在本科教学中强调专业英语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为石油巨头输送更多具有扎实业务能力和一定英语水平的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油气储运专业教学课程设置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旨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了解和掌握专业方面的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知识,能逐步实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翻译和撰写外文文献,从而成为能在该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在两年普通外语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阅读一般难度的专业英语书籍和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和具有在一定的专业文章写作能力,形成较为实用的专业英语能力。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课程设置中,油气储运专业英语在整个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被放在第六学期进行,课程设置为32个学时,每周4个学时。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是承接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双选教学的桥梁,学生通过大学两年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以及CET-4和CET-6考试,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第六学期引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的水准,以及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油气田地面工程简介、管道工程、储存设备、施工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腐蚀和油气计量等几个方面,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2.油气储运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油气储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提高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油气储运05级四班在第一次CET-4考试中一次通过率高达81.6%,当时为我校四级过级率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直至2009年储运05级毕业时总的CET-4通过率达到了76%,六级通过率达到了31%,但是毕竟还有24%的学生没有通过最终通过CET-4,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距还是较为明显。

另外,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于专业词汇的解释、英语长句的翻译甚至部分部分语法的解释,不能很好地平衡专业内容讲解和英语分析[1],最后处于一种只讲授专业内容而忽略英语教学特色或者忽视专业知识讲解而变成纯粹英语教学的尴尬境地,完全脱离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初衷。在2011年油气储运08级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考试结果分析发现:该课程学生的成绩优秀率是28.83%,良好率是39.26%,中等率是17.18%,及格率是8.59%和不及格率是6.13%,但是在结业考试中有两位同学的卷面成绩仅仅为2分和5分,和近30%的优秀率相比的确显得触目惊心。

3.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讨

在微观层面进行教学资源的重整和教学思路的梳理,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实现精品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理想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以及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控教学;另外。积极投入专业课程学习并拥有扎实公共英语和专业基础的学生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实现理想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个英语模式下的专业教学[2]。此外,还应该在宏观层面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型,从英语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科技论文写作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升,全面提高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3.1 微观方面提高教学主客体能力

(1)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准

专业教师通常都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一定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同时对于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都有很深的掌握,在业务上都颇具造诣。制约专业英语教学的提升主要是对英语的熟练运用。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3]。

篇2

关键词: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

1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联合培养是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改革,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验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已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单位所认可。

2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加强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开展了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跨学院联合培养在多个不同学科背景下,可以达到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攻关,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型的思维能力,丰富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具有独特的培养优势。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研究方向,突显培养特色

以把握油气储运学科内涵为核心,寻找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口,凝炼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水平,提出跨院联合培养研究方向。同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建立联系的枢纽,体现学科专业的内在属性,优化学科结构,贯彻培养方针,明确培养目标,坚持培养理念,突显联合培养的特色。

(2)整合培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不同学院之间容易沟通协调和接洽、资源容易整合和共享,包括教学资源、导师资源、科学研究实验资源、图书资源。围绕培养目标,积极鼓励研究生学习各学院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课程设置逐渐向前沿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各院之间通过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组成导师组指导研究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既可有效利用各院校现有重点实验室资源,提供良好实验条件,减少仪器设备闲置,又可以加强实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各院馆藏书量,避免重复购置资料造成无谓的浪费,可以跨院查阅文献,真正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3)配套管理措施,保证培养质量

加强过程管理, 在学位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提高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两个方面。使研究生掌握各学科基本理论,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巩固知识,开阔视野,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为今后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课题研究阶段,着重针对提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过程、论文质量、论文评议、论文答辩等研究生培养过程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进行严格考核,从环节上保证了培养质量。

(4)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构建联合培养机制

针对选择性招收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定学科交叉的联合培养计划,营造有利于联合培养的教学条件和氛围。同时开展学科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这有利于提高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的整体科学能力,加速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构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评价体系,建立研究生教育宏观调控机制,有助于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有助于研究生本人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全过程为主线,根据教学要求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探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评估细则,确定评估项目和具体评估指标及其主要参考依据,逐项评估其在学习各不同阶段的能力,建立一个评价研究生能力的操作平台和便于评估的科学体系,最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管有机结合的评估体系。

3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1)资源整合问题

由于各培养单位之间的相互独立,联合培养工作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操作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由于受到教学体制和科研环境的影响,学校科研环境还需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很好的讨论环境,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及相关的设备服务也需丰富。这就需要各院之间、各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及时加强沟通,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2)创新性管理模式

跨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尝试,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流程, 在实施过程中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安排、课题选择、毕业答辩等环节、各院的行政管理、课题的经费筹措、专项资金保障、合作协调、奖励惩罚、学术交流、监督评价、考核、成果归属认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保障跨院联合培养的顺利推进。

4 结论

通过对石油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以及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情况调研(包括与学生座谈,相关指导教师研讨等),探索跨院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可行性;通过调研与研讨,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原则,包括学生的原专业、学生的发展意向、动手能力等,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原则;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队伍;制定联合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等,从整体上保证了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润进,原永兵.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5):68-70.

[2] 陈力.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2012,(5):81 -82.

篇3

论文摘要:从石油工业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石油工业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石油工业人才已迫在眉睫。特别是榆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在的榆林市,作为重要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对油气储运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在学院领导的努力下,我院的油气储运专业已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为了加强油气储运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工程型人才,对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但是,由于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相对榆林市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毕业学生不能达到目前油田企业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样的形势,本项目提出对油气储运专业课程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油气储运的课程编排中,《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可以将储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衔接的很好桥梁。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方式有所不妥,使得这门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下,应该配套一系列仿真课件,与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脑海。仿真课件可以使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从而更好地学习该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以便为将来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加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以仿真课件的训练,再配合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可以综合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分析目前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体系、内容与实践课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作为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那么其它课就很难学习。据调查发现,学生很多都不太明白课程中一些具体的流态名词,以及抽象的流体损失问题,如果有了仿真课件,这些疑难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其次,我院储运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中,有些由于厂家设计问题造成数据不准确,所以原本刚够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数目,现在只能增加每小组的人数才可以维持正常开设实验课程。由于该课程中涉及的实验数目较多,也导致了场地的严重不足。再次,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课知识与生产实习相互渗透。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习的相互渗透又甚为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针对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现状,以及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情况,笔者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按照实用、新颖、精练的要求,着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更新 

课程建设旨在突破学科专业局限,又要照顾到专业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本课程中加入非牛顿流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的特色。 

2.强调计算机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一部分符合我院具体专业情况的仿真模拟课件的使用量,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课件相结合,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不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节省了学生花在琢磨流型变化上的很多时间。鉴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对于各种工艺流程图的介绍,传统的板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笔者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抽象、晦涩、枯燥的缺点,使学生从动态的画面中,比较轻松地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 

3.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在工厂的实习,可以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厂中实际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尽快解决实验设备结论不准确的现象,使教学仪器百分之百地准确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尽可能地将流体力学作为向外专业进行开放实验,让有兴趣的学生也能参与。 

通过该项目制定的措施实施于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使每届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此举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效果的考核 

 

前已述及,这门课程主要是油气储运学科的专业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扎实的基础,树立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方式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测试,考察学生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这样,考试题型多是一些发挥性的,让学生用“渔”的本领去为本门课程的学习画上休止符。 

四、结语 

总之,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分析,可以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变,按此目标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学有所用”,“教学相长”。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和长期艰巨的实践过程,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只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实践,就可以开拓出一条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更加富有成效的新途径,而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改成果。 

 

篇4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输送及管理的一门综合学科。它连接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分配、输送等环节,主要包括油气集输、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油气储存与装卸及天然气的城市输配管网等。中国的油气储运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很多石油天然气的项目是与其他国家合作,在国外有许多的油库和管道都是由中国设计和施工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对外管道、油罐和油库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其外语水平在油气储运专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学好专业外语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丰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专业外语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已学过的各类油气储运工程知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注重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外语文献的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语言基础、语言技术和语言的熟练程度,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但是,当今的大多数高校对专业外语课程并不十分重视,这样就导致了专业外语的教学质量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进行以下的探讨和研究。

一、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

很多学校开设专业外语基本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学时一般为32学时,导致授课时间过少,教学质量也是差强人意。由于专业外语课时较少,所以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在课堂内开卷考核这种单一的形式,这样造成学生对专业外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基础外语,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的专业外语一般设置在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在大二下学期很多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或者六级,在上了大三之后,由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二)授课方式

专业外语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很多是教师翻译课文,学生记下不认识的单词;或者是教师让学生朗读外文并进行翻译,然后教师再进行纠正,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虽然现在已经有部分教师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讲课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但是授课实质上主要还是对原文进行翻译,并没有为学生传授专业外语的专业性和实践应用性。还有就是国内的一些相关资料,例如图片、视频或者其他素材并不多。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材选择

近年来,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外语教材开始不断增多,而且很多学校也都能及时更换教材,但是,但大部分教材的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相近,而且不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很多数据、方法和实例都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情况,因此,这种教材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师资力量

由于各高等院校对专业外语课程的认识一直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专业的专业外语都是由经验不多的新教师来授课的。由于教师在专业外语教学时间短,连续性差,对专业外语的认识还不充分,因此该门课程的改革、创新力度没有太大的突破。再来,由于教师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国外相关专业,与本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外籍人士接触也不多,因此经验和外语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五)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是基础外语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专业领域,造成学生一直缺少应用的机会,导致学生从内心深处认为学习外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通过了四六级就忽略了对外语的学习,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质量应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着手。[1]利用现有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优势,即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和文化接受程度高;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改革,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

(一)教学内容

1.选择合适的教材首先应选择适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点的教材。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因此在选择时应偏重那些与时代接轨的教材,并且应与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相适合的专业外语教材,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精选与实际工程相联系的英语资料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管道、油库及相关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因此其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的知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前提条件下,给学生介绍一些现代储运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等具体的专业外语资料;同时结合专业图片,使学生将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英语词汇联系起来;并且鼓励学生多读相关外语资料,可以将感兴趣的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使他们真正克服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3.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专业外语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需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一般专业外语课程安排在第五或者第六学期,相对于公共外语课程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性,并且大部分学生因为已经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有所下降。所以专业外语的课程设置应与大学外语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并且应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使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有一个连贯性。因此专业外语最好开设在大二下学期,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外语四六级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2]除此之外,专业外语也应在大三和大四两个学年开设,这样可以保持学生一直受到英语的熏陶。由于受到时间,学分等一些因素的限制,可以适当减少每一学期专业外语的学时,比如8-16学时。虽然学时减少了,但是对英语的学习可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

(二)教学方式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专业外语的教学目的侧重于外语的实际应用。所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专业外语的授课过程中应加入一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提出与课程相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使专业知识与专业外语内容有效衔接起来。对于一些相关的较难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以外语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预先进行提出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相关的电子资料来准备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者让学生以做报告的形式来分析这些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提问或是课堂讨论的方式,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对专业外语的学习产生兴趣。[3]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油气储运专业外语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对油气的性质,储存设备的结构、输送方式和工艺以及施工过程的描述,如果采用传统的黑板加教科书的授课模式,学生往往容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为了使提高油气储运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效果,在内容讲授时,应以传统授课方式为基础,主要讲解一些专业词汇和重点句型等,再结合管道、储罐及相关设施的示意图、模型及施工视频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既便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又增强了直观性和形象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促进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共同提高。实践证明,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是一些图像和视频资料,而不是简单的阅读、讲授与灌输,所以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增大教学信息量,克服传统板书的局限性,又可通过播放一些重要的和相关的专业视频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3.加强专业外语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油气储运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管道、油库、站场及储罐的设计、管理、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是一门对工程实际要求很高的学科。在专业外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因此,应加入一定的工程实际知识,例如外文的图纸或国外的工程实例,这样学习专业外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4.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专业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读懂外文的专业文献,能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并且可以用流利外语进行口语交流。因此专业外语的考核应该体现出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专业科技论文方面的英译汉、汉译英以及平时在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通过这种灵活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外语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素质

1.专业外语中的不同内容应由不同教师讲授油气储运专业外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输送各种介质的管道、储罐、施工方法、各种介质的性质。由一位教师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难免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应由多人共同承担专业外语的教学,每位教师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内容讲授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外语中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会使学生对专业内容和外语产生浓厚的兴趣。2.提高专业外语教师的语言能力为了使专业外语教师具有更高的外语水平,应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可以在国内进修,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短期的出国进修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组织专业外语的授课教师进行讲课比赛或课件比赛,这样可以给老师起到很好的示范和督促作用。还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外语教师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还可以探讨专业外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三、结语

篇5

论文关键词: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a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本文从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4):123-126.

篇6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a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本文从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4):123-126. 

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阎凤元(1981-),女,北京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工程师。(北京 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95-02

油气储运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1]油气储运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解相关专业知识、锻炼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教学形式。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认真实验,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

然而,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单一,多为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及报告评分。随着实验室的发展建设及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增加,简单考核实验基本情况的方式已不适用于现在的实验教学。为此,针对油气储运专业实验的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力求全面覆盖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保证专业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3]

一、实验考核模式的现状分析

1.实验考核内容不全面,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实验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传统的实验教学的考核内容只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而实验的预习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学生与实验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都未能纳入实验考核内容中去,因而无法对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2.很难实现对实验全过程的考查,激励效果不明显

现有的实验考核体系仅能对学生在实验室的行为进行观察评定,实验指导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实验工作其他环节中的行为和表现。而且打分几乎完全依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造成学生片面重视这一环节,小组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学生懒于动手,坐等他人实验结果,只重视实验报告书写,甚至出现实验报告抄袭得高分的现象。这会严重挫伤认真实验、勤于思考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作用。

3.考核模式长期不变,不能适应储运教学实验室的发展及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增加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以往演示性、验证性的基础类实验较多,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油气储运系大力发展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建立了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创新实验平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开设了大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而传统的考核模式很难适应这些新开发实验的要求。为此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重点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新型实验教学的要求,取到良好的考核效果。

4.实验考核方式单一,很难起到启发创新思维的作用

以往实验考核为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但无论哪一部分都仅能反映学生实验基本情况,不能反映并鼓励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能发挥考核对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导向作用。因此,构建以培养实践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实验考核模式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实验考核内容的分类优化改革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目前共开设了四类实验: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这四类实验各有特点,在原理知识、设计能力、操作水平、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应分门别类细化并增加实验考核内容。通过专业课程教师和实验课程教师共同讨论,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部分内容在总分中的权重。同时由于油气储运专业实验常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石油类产品及有机化学试剂,因此有必要强化对安全知识和实验室管理规定的考核。

1.基础性实验

油气储运专业基础性实验多为原油及油气产品物性认识的验证性、测量性实验,一般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以往实验中学生仅关注测量所得数据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为此考核内容有必要强化实验原理的掌握。此类实验涉及油气样品、高温(如柴油馏程)、低温(如液氮)操作、精密仪器等,安全尤为重要,因此考核内容中加强了安全知识的考核。调整后的实验教学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实验原理/方法考察、实验前仪器准备、实验操作流程及操作过程、规范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分析与思考、实验报告。

2.设计性实验

油气长输管道和油气储存装置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流动工艺、材料、设备、仪表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各专业课程中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最多,如某长输原油管道冬季输送方案设计与模拟、某油库的收发油工艺设计与管理模拟等,均要求学生通过已知参数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软件模拟。考核内容不应只包括原理知识的记忆和实验过程记录,还应增加或加强实验方案设计及比选、实验情况分析及处理、实验总结与思考的考核,才能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鼓励个性化方案和方法/手段的创新,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如管道密闭输送运行模拟、输油管道水击过程及控制实验、油田集输管网运行模拟分析实验等,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手段涉及专业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因此,实验考核增加了相关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考查内容,考核内容主要有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仪器设备知识考核(如原油旋转粘度计测量原理及仪器误差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4.研究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注重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多为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开放性实验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学科竞赛等。研究性实验周期较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传统的实验原理、方法等考核内容明显不适用于此类实验。新设计的研究性实验的考核内容包含研究目的、实验手段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查阅文献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创新合作能力,以及结果处理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三、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对实验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采用评阅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为此应综合采用多种新形式的实验考核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考核效果。

1.应用实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做好实验预习考核

实验预习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原理、熟悉实验设备及操作的重要环节,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以往学生不重视这个环节,在预习中盲目抄袭讲义且不求甚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实验指导书、仪器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定等相关知识以多媒体课件、文档、图片、视频的方式植入实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全面指导学生预习,并在预习考核系统中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核,包含管理规定、油气安全知识及事故应急处理。二是仪器模拟操作考核,将实验仪器操作制作成FLASH动画,应用鼠标点击完成模拟实验操作过程,不能按照要求操作则扣分。三是实验必备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实验原理、方法、专业背景等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在线测试系统的考核才能预约实验时间,进入实验环节。

2.实验过程监控记录

由于实验学生人数众多,实验指导教师很难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因此,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增设了不同的实验过程监控方式。仪器操作类实验,在每一个操作台前安装了摄像系统,教师通过摄像监控系统可观察每一组学生的操作,并给予客观的评分。计算机仿真类实验,在仿真系统中植入操作过程记录程序,将学生的每一步操作记录在数据库文档中,并自动上传至控制中心,教师根据学号调出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3.建立上机题库,全面考核实验知识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综合各门课程知识,建立专业实验题库,可分实验选择试题,也可分课程随机抽取试题,用于学生实验结束后检验所学知识,对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有积极地促进和激励作用。

4.创新研究实验进行验收答辩及成果展示

此类实验项目多来源于科研、专业竞赛、学生自主拟题等,没有固定的实验方法及步骤,依赖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索,完成时间长。传统的实验报告考核方法完全不能适用于此类实验。为此创新性的设计、采纳了结题报告、产品/模型/成果文件/软件、及实验答辩的多种形式对创新研究实验进行考核。尤其是每学期组织一次的实验答辩,不仅很好地考核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作品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能体现出学生的反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技道德、责任心等,能够客观全面地对创新研究实验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

四、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应用效果

科学、公正、客观的实验考核结果是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科学实践素养的重要保障,为此油气储运专业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实行上述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保证了实验预习的质量,减少了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差错,这对于降低实验中发生意外的概率有积极作用,此外强化安全知识和实验室规章的考核也有利于提高教学实验的安全性。二是提高了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过程的掌控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识别企图“混水摸鱼”的学生,减少了实验评分中的不公平现象,在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上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三是解决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考核这一紧迫问题,对于新型专业教学实验的顺利开设并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四是增强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实验效率,锻炼了学生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在专业教学实验及实验考核中还存在如下不足需进一步研究解决:首先对专业教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仅体现在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体现在专业课教师不重视、不支持专业教学实验,为此需开展专业教学实验及考核方式改革,并在软件开发、设备购置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其次专业实验考核模式虽然较传统方式更全面、客观、科学,但需要实验指导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工作量,因而在推广中遇到一定的阻力,这一问题可通过在实验教师工作量评定及业绩考核方面出台适当的鼓励机制来解决。

五、结束语

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教学实验考核的改革,适应我国工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解决了油气储运专业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专业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而且这一考核方式的改革,解决了工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很多带有共性的问题,对其他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考核改革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严大凡.油气储运专业建业——甲子回溯[J].油气储运,2012,31

(6):401-406.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专业英语;成效;问卷调查

油气储运工程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交叉性工程学科,其专业知识包含油气集输、油气长输、油库设计与管理等。而专业英语作为衔接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纽带,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课文阅读的方式,逐步教授学生专业单词以及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是目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相较于通识英语,专业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发生教师与学生间对于学习难点的理解偏差,降低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集中答疑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教育方法,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内化学习能力,成为解决师生教学重点偏差的手段,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育中进行了改革试点。为了明确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成效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依托网络调研平台,从油气储运工程大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共51名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填写。51名受调查学生中男生15人,女生36人,分别占比29.4%与70.6%。由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基本英语水平相关,因此在调研之前也对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在调查对象中,通过四级的人数为38人,占总人数的74.5%。在后续的调查结果分析中,需要考虑学生之间英语基础的差异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调查问题设置

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23个问题,见表1。设置内容除基本情况调查外,首先设置5个问题摸清调查对象在常规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其次围绕翻转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了两个部分共9个问题,分阶段地了解调查对象对于该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最后是总体情况调查,设置了7个问题,主要用于掌握调查对象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认可度以及对教学方式推广的支持度。

二、翻转课堂教学成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础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常规课堂学习情况的调研,掌握了被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在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偶尔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老师讲解的学生占比47.06%,另有近50%的学生会发生更加频繁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存在听不懂的现象,具体人数与分布见表2。而对于翻转课堂上自己的具体表现,认为自己完成“很好”和“较好”的同学占比约为47%,认为完成“一般”的学生占比约为51%,认为自己完成“较差”的学生仅为1.96%,见表3。一方面,可以认为,在常规教学中从没有发生过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讲解情况的同学,是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其翻转课堂的表现应当为“很好”。调查结果显示,翻转课堂中表现“很好”的同学的占比达到了9.80%,几乎是自认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好学生的3倍(3.92%)。可见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常规教学中经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讲解情况的同学,是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翻转课堂的表现预期在“较差”状态。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在翻转课堂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仅为1.96%,远低于常规学习中经常不能跟上进度同学的比例(13.73%)。可见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优生和差生中均要优于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会改变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体现。

(二)课前学习环节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影响

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前学习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补充了中文教材、学术论文和网络视频资源。对于学生完成课前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超过六成(66.67%)的学生认为课前学习的内容量适中,在余下的学生中,认为课前学习内容掌握较差的学生仅有1位,占比为1.96%,其余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前学习效果较好或很好,自评价为“一般”“较好”“很好”的学生总人数占比超过了98%。这一比例与表3中认为自己在翻转课堂上表现很好、较好及一般的学生总数是一致的。表明专业英语课前学习环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关联性,课前学习环节做得较好的学生,预期在翻转课堂中应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此外,将课前学习评价与翻转课堂表现评价进行详细对比可进一步发现,对自己在翻转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为“很好”的学生比对课前学习内容掌握自评为“很好”的学生多2名;而评价等级为“较好”的学生在翻转课堂自评中又比课前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多3名,见表5。表明通过翻转课堂的课上活动,有5名(占比9.80%)学生提升了自己对于学习状况的评价等级,说明通过良好的翻转课堂课上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总体情况调查”环节,要求学生对于翻转课堂做出总体评价。首先,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90.2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翻译能力,另有86.2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对于油气储运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其他三个潜在的能力提升范畴“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口语交流能力”的被选择率仅分别为52.94%、43.14%和35.29%,见表6。这些薄弱环节为未来专业英语翻转课堂的课上活动设计,提供了改进方向。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超过一半的同学(50.98%)更加喜欢翻转课堂,仅有2人(3.92%)明确表示更加喜欢常规教学,另有45.10%的同学表示自己难以做出偏好选择,见表7。可见,翻转课堂相比于常规教学而言,其吸引力优势是显著的。但是,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近一半无法在翻转课堂和常规课堂之间做出明确选择,说明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的专业英语翻转课堂设计,来提高学生们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翻转课堂改进建议

(一)在课堂环节中增加教辅材料和趣味阅读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阅读能力”提升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阅读材料和提高阅读量来解决。目前,超过六成(66.67%)的学生认为课前学习的内容量适中。因此,增加的阅读量和阅读材料不应纳入课前学习环节,而需设置在课堂环节中。阅读的内容应当与课文内容相关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篇幅应保证班级同学能够在10min之内完成阅读并消化篇幅内容。对于阅读效果的考察可以是多方面的,一类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课上布置5~10道阅读理解题;另一类则是结合口语交流能力培养来设置,这类具体内容参见第三点改进建议。

(二)增加专业英语写作练习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专业英语写作”提升不足的问题,分别在课前学习环节和课堂环节增加专业英语写作的相关内容。可适当将部分课前学习中的专业英语阅读材料替换为专业英语写作内容,此外在课堂环节再辅助部分写作内容,两者可以联动。例如在课前环节设置的专业英语写作内容,可以在课上进一步延伸,将文字转换为思维导图、流程框图等,更加多样灵活地掌握专业英语的写作方式、类型和内容。

(三)在课堂环节增加英语口语交流内容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口语交流能力”提升不足的问题,在课堂环节中增加英语口语交流内容。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建议与课堂环节中增加的趣味阅读联动。具体做法是,将班级中的同学分为2组以上,安排不同的教辅阅读材料。之后留出5~10min的准备时间,让不同组的同学之间用英语相互交流,向对方说明阅读材料内容大意。

(四)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可度

针对翻转课堂认可度仅为50.98%的问题,从增加学生获得感入手来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接受比例。首先是保证以上三点改进内容的落实,补齐翻转课堂的能力培养效果。其次可以适当增加课堂环节在课上演讲、口语交流的点评和评优,以及课上小测试的评优环节,量化体现学生的所学所得,突出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认可度。

四、结束语

为明确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油气储运工程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共51名学生完成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优生和差生中均要优于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也普遍较为满意。但是,学生对于翻转课堂在“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三方面在能力提升上的作用的认可度不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无法在常规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中选出更喜欢的教学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四点翻转课堂的改进建议,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提高其对于翻转课堂的认可度。研究成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金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57-158.

[2]李洁,王黎,孙鹤旭.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89-90.

[3]陈海林.翻转课堂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知识经济,2020(18):165-166.

[4]彭星煜,梁光川,胡亚梅,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220-221.

[5]吴瑕,贾文龙.翻转课堂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29):219-220,2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