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01:10: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虎字四字吉祥成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日语;中语;惯用句;比较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28-03
所谓的惯用句,在日语中(《广辞苑》第五版)的解释是这样的:二つ以上のから成され、句全体の意味が々のの元来の意味からはまらないような用的表。(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句子的整体意思不能由各个词语本来的意思决定,是一种习惯的表达。)
日语的惯用句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它不仅在表达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日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惯用句大多都是用极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不仅被广泛用于口头会话,也常被用于文章之中。通过惯用句,我们可以生动、幽默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例如,日语中的足を洗う(洗手不干)、鼻毛がい(好色)、猫の手も借りたい(非常忙)等等,而汉语当中,也有很多的惯用表达。例如,“墙头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晴天霹雳”、“对牛弹琴”。这些表达在汉语中被分别归类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之中。由于在汉语中与日语惯用句对应的比例较大的是成语,因此本文以成语为主要的比较对象。
不少学者专家都曾对中、日文的惯用句做过比较分析,其中绝大多数是以身体词汇为中心的。而笔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发现中、日文惯用句之间的关于动物的词汇也是很有趣的比较对象。例如:犬と猿の仲(水火不容)、猫に小判(对牛弹琴)、蚊の(微乎其微)、蛙の子は蛙(龙生龙凤生凤)。可见,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表达意思相同的惯用句所使用的动物词汇是有不同的。从这一点上说,对中、日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做一个归纳和分析,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日语常用惯用句词典中收录的惯用句为调查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231个;以汉语《通用成语词典》中的收录的成语为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惯用句124个;以这些惯用句作为例子,重新整理归纳之后,找到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试图从文化等角度来寻求其中的原因。
一、中、日语成语中的相同之处
(一)有相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汉语
井の中の蛙(井底之蛙) の穴から堤も崩れ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俎上の(俎上肉) 虎に翼(如虎添翼) 牛に文(对牛弹琴) 塞翁が(塞翁失马) 虎の威を借りる狐(狐假虎威)
(二)动物词汇来源广泛
例如:汉语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门可罗雀 风声鹤唳 打草惊蛇 龙飞凤舞 鸟语花香 杀鸡取卵 鹦鹉学舌 噤若寒蝉
日语
足元からが立つ の上のも追えない 鼠がを引く 後の雁が先になる 虻蜂取らず の穴からも堤も崩れる 蛙の子も蛙 狐と狸の化かしあい 犬に のも信心から みにする
(三)动物词汇使用时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
在汉语中,有“鹤发童颜”一词,而在日语里,有「は千年、は万年的说法。相似的说法请看下面一组:
虎の子(珍贵的东西,宝贝) に遭えば鼠も虎になる(耗子逢时也能成老虎) を牛にりえる(弃优择劣)
而汉语中,有“生龙活虎”、“鼠目寸光”、“马到成功”等等。对于“虎”“马”等动物词汇赋予了褒义的含义,而“鼠”这样的动物,中、日文中的惯用句里都赋予了贬义之意。
二、中、日语成语中的不同之处
(一)汉日语惯用句的字数不同
汉语的惯用句以成语为例,成语多为四字。而其他的,如“拍马屁”、“背黑锅”等等多为三字。可以说,汉语的惯用句字数相对固定。与此相对,日语中的惯用句没有固定字数,如上所举之例,「は、「兔に祭文、「雉もかずばたれまい等,有三字,也有四字或者更多字数,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惯用句中使用的动物词汇有不同的倾向
汉语惯用句方面,在《通用成语词典》中的123个关于动物的成语惯用句中,有26个中包含了“马”,13个包含了“虎”,依次为“龙”,“牛”,“鸡”,“狗”等。
日语惯用句方面,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常出现在惯用句里。例如:、蛭、蛤、泥、、、、、蛙、、、、等等。
(三)惯用句中出现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不一致
如前所述,中、日文中的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的例子为数不少。但是也存在众多的褒贬意义不同的现象。例如下面一组例子。
のお灸(小儿烂嘴疮) の行水(蜻蜓点水)
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の甲より年の功(姜还是老的辣)
上面列举的日语惯用句中出现了「(乌鸦)、「(乌龟),而惯用句本身并没有贬义之意,甚至有褒义的表达。而这两种动物在汉语的惯用句中出现时,例如爱屋及乌、缩头乌龟等,有贬义之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虫”。日语中「虫がいい表示自私自利。而在汉语用于贬义的较少。
(四)汉日语中都有自己特色的动物词汇表达
汉语中关于“龙凤”的惯用句相当丰富。例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潭虎穴、乘龙快婿、龟龙麟凤、凤髓龙肝、凤子龙孙等等。这种表达方式在日语中甚少出现。
日语中「が豆を食ったよう(惊慌失措)、「に三枝の礼あり(有礼貌)「虫が起こる(抽风)、「虫が嫌う(不喜欢)、「虫がまる(消气)等说法。前者的“鸽”在汉语惯用句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虫”在汉语惯用句中也不在表达人的情感上使用。
三、日语和汉语中惯用句表达方式异同分析
日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和动物有关的惯用句,这些惯用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人和动物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出现大量和动物有关的词汇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不同,在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的特点也存在差异。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清楚地找到了汉语和日语惯用句在关于动物词汇之间的异同。想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有相似之处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生活在东亚的土地上,并且两国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因此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会存在一些共性。这种共性使人们形成了一些共识。另外,由于日本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本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更高。体现在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上的便是,许多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认识上是一致的。
例如上述所举的例子,关于“虎”这种动物,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都会想到它的威武、凶猛。而“鼠”,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动物。日本人民认为老鼠胆小,猥琐,所以有「のい鼠(家贼)的说法。而在中国,人们也有同样的看法,例如:贼眉鼠眼,用来形容人的长相猥琐。汉语中有“胆小如鼠”,日语中有「鼠のように臆病(胆小如鼠)。又如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猪”是一种懒又笨的动物,而“羊”却代表温顺善良,“兔”则是机敏迅速的形象。可见在大的生活背景相同的情况下,惯用句中的关于动物的部分还是存在不少相同的表达习惯。
(二)文化之间有差异冲突
虽然中日之间有一部分文化是重合的,但是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中国是大陆国家,而日本是岛国。因此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有不同。汉语和日语也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它们对某一些动物的文化理解会有偏差。
例如“龟”,中日两国人民都把它看成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在汉语中除了用于褒义的,如龟鹤遐龄。还有在惯用句中出现“千年乌龟万年王八”来骂人的说法。相反,如上所举的例子,日语中的「的褒义色彩较浓。在日本人看来,龟是很吉利的动物,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就有「の年をがうらやむ(鹤嫉妒乌龟的长寿,贪得无厌之意)。
此外,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乌鸦)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中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乌鸦和喜鹊是代表相反含义的动物。喜鹊是报喜之鸟,是喜庆的象征,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而乌鸦确是不吉利的象征,经常和死亡、恐惧及厄运联系在一起。乌鸦的啼叫也被认为是凶兆,人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是被中国人讨厌的动物。“爱屋及乌”,“天下乌鸦一般黑”中的乌鸦都是让人很反感的。而在日本,乌鸦却是受到尊敬的鸟。据说日本人在处理垃圾时,都会为乌鸦考虑,把乌鸦能够食用的垃圾分开装袋以供乌鸦享用,以致于乌鸦中也出现了“上班族”:为了能吃到不同地区的新鲜垃圾,乌鸦们每天都很忙碌。另外,在动漫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乌鸦的身影,而它并不会带来什么坏运气。日本人认为乌鸦的叫声淳朴,而喜鹊反倒是因为“喳喳”声,被日本人看成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不受欢迎。所以在日语惯用句中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类似的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惯用句还有很多:
虫がいい(自私自利) 雀の(微乎其微)蛙の面に水(满不在乎)
が合う(投缘)猫の手も借りたい(人手不足)犬と猿(水火不容)
(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部分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中,中日两国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了同一种意思。例如,汉语中的“对牛弹琴”,日语中有多种表达,分别是:猫に小判,牛に文,豚に真珠,の耳に念,犬に,等。
另外,汉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日语中有「なき里の蝙蝠。汉语的“守株待兔”,日语中有「柳の下にいつも泥はおらぬ等等。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比较之中,提到了、蛭、蛤、泥、、、、、蛙、、、、等等词汇。例如:
蛙の子も蛙,の寝床,でをる,をむ,に瓢箪,蛞蝓に,等。
由于日本四面临海,陆地面积狭小,日本人的食物中鱼类产品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和鱼类相关的惯用句。而中国由于地处亚洲大陆,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之中,因此对陆地动物更为熟悉。所以汉语中和“马”、“牛”相关的惯用句则较常见。
四、结语
鸡年企业拜年贺词
2017鸡年吉祥贺词
最新鸡年春节贺词
2017鸡年英文新年贺词
鸡年热门拜年贺词大全
2017鸡年贺词贺语大全
2017年鸡年吉祥贺词大全
2017新年鸡年贺卡贺词大全
1. 幸福美满 官运亨通 美梦连连 万事顺利
2. 恭贺春节 恭贺新喜 恭贺新禧 官运亨通
3. 合家欢乐 龙凤呈祥 龙门精神 红红火火
4. 二龙腾飞 三羊开泰 四季平安 五福临门
5. 六六大顺 七星高照 八方来财 九九同心
6. 官运亨通 美梦连连 万事顺利 荣华富贵
7. 荣华富贵 一帆风顺 金玉满堂 龙凤呈祥
8. 新年快乐 龙马精神 万事如意 百尺竿头
9. 红红火火 事业有成 心想事成 一帆风顺
10. 国家兴旺 民众安康 国家安庆 人寿年丰
11. 春光骀荡 国步龙腾 门凝瑞霭 户发春光
12. 风光胜旧 岁序更新 天翔紫燕 地暖春风
13. 天高地阔 人寿年丰 天开淑景 人乐丰年
14. 万物回春 天开化宇 人在春台 一门瑞气
15. 万里春风 春回柳叶 赋献梅花 千祥云集
16. 百福骈臻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椒花献颂
17. 万马奔腾 全家福气 满院春光 庆云跃日
18. 金玉满堂 龙凤呈祥 龙门精神 百业兴旺
19. 芳草迎春 江山秀丽 人物风流 江山如画
20. 吉星高照 吉祥如意 开春大吉 五谷丰登
21. 五福临门 万事顺利 万事顺意 六蓄兴旺
22. 荣华富贵 金玉满堂 鹏程万里 万古长青
23. 笑逐颜开 心旷神怡 莺歌燕舞 招财进宝
24. 新年快乐 学业有成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25. 日月皆春 江山永固 祖国长春 红梅献岁
26. 喜鹊鸣春 花香四季 月满一轮 花迎春光
27. 励精图治 革故鼎新 抬头见喜 举步迎春
28.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国光蔚起 民气昭苏
29. 财源广进 恭贺新禧 吉星高照 恭喜发财
30. 财源广进 合家欢乐 飞黄腾达 万事顺意
31. 新春快乐 福寿安康 岁岁平安 年年有余
32. 恭喜发财 财源亨通 金玉满堂 喜气洋洋
33. 万事如意 大吉大利 三羊开泰 财源广进
34. 牛耕绿野 虎啸青山 无边春舍 有福人家
35. 四时喜庆 五谷丰登 四时如意 万事遂心
36. 龙吟国瑞 虎啸年丰 龙兴华夏 燕舞新春
37. 平安无恙 吉庆有余 百花献瑞 百花齐放
38. 福星高照 恭贺新春 吉庆有余 福享新春
2. 恭喜发财 财源亨通 金玉满堂 喜气洋洋
3. 万事如意 大吉大利 三羊开泰 财源广进
4. 牛耕绿野 虎啸青山 无边春舍 有福人家
5. 四时喜庆 五谷丰登 四时如意 万事遂心
6. 龙吟国瑞 虎啸年丰 龙兴华夏 燕舞新春
7. 平安无恙 吉庆有余 百花献瑞 百花齐放
8. 福星高照 恭贺新春 吉庆有余 福享新春
9. 喜气盈门 岁且更始 时乃日新 三阳开泰
10. 心想事成 五福临门 五谷丰登 迎春接福
11. 春光骀荡 国步龙腾 门凝瑞霭 户发春光
12. 风光胜旧 岁序更新 天翔紫燕 地暖春风
13. 天高地阔 人寿年丰 天开淑景 人乐丰年
14. 万物回春 天开化宇 人在春台 一门瑞气
15. 万里春风 春回柳叶 赋献梅花 千祥云集
16. 百福骈臻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椒花献颂
17. 万马奔腾 全家福气 满院春光 庆云跃日
18. 金玉满堂 龙凤呈祥 龙门精神 百业兴旺
19. 芳草迎春 江山秀丽 人物风流 江山如画
20. 吉星高照 吉祥如意 开春大吉 五谷丰登
21. 五福临门 万事顺利 万事顺意 六蓄兴旺
22. 荣华富贵 金玉满堂 鹏程万里 万古长青
23. 笑逐颜开 心旷神怡 莺歌燕舞 招财进宝
24. 新年快乐 学业有成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25. 日月皆春 江山永固 祖国长春 红梅献岁
26. 喜鹊鸣春 花香四季 月满一轮 花迎春光
27. 励精图治 革故鼎新 抬头见喜 举步迎春
28.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国光蔚起 民气昭苏
29. 财源广进 恭贺新禧 吉星高照 恭喜发财
30. 财源广进 合家欢乐 飞黄腾达 万事顺意
31. 幸福美满 官运亨通 美梦连连 万事顺利
32. 恭贺春节 恭贺新喜 恭贺新禧 官运亨通
33. 合家欢乐 龙凤呈祥 龙门精神 红红火火
34. 二龙腾飞 三羊开泰 四季平安 五福临门
35. 六六大顺 七星高照 八方来财 九九同心
36. 官运亨通 美梦连连 万事顺利 荣华富贵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一、引言
汉语成语是汉语民族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和语言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记载和反映。汉语成语一般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生动,具有完整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完整性是指成语的含义并不是各个词义的简单叠加,而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固定性是指成语的形式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被更改、替换,即使是同义词替换也不行。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因此成语折射出汉语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地域、民俗典故、宗教心理、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使成语本身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汉语成语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样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便成了汉语成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拟从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及超额欠额现象。
二、汉语成语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
超额翻译(over-loaded translation)通常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而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少于原文的信息量,即译文没有完全、充分地传达原文内容。这种信息的超出或缺失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因为许多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色彩,文化上的差异在所难免地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超出或丢失某些东西,造成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1.语义信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将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除了表示逻辑、认知和外延的理性意义,作为语序、强调手段的主题意义和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Leech还区分了和语言运用社会环境有关的社会意义,以及与其它语言成分共现时所产生的内涵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这些意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翻译中很难把握,通常是造成超译或欠译的原因,如成语“望子成龙”,一般意译成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但汉语中“龙”的意义就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因为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通常代表邪恶。因此在这里,我们没法将这个“龙”转译成dragon,造成反映意义的欠译。
又如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其实这里汉语中的“天”和英文中的“God”是不能等同的:“天”指中国人信奉的天神,有时候又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万物的主宰者,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神仙;而“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世界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和“天”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译文“Man proposes,God disposes.”里,一方面丢掉了中文“天”的含义,造成欠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西方基督教文明里God的内涵,造成超译。
“世外桃源”(Shangri-la)也是如此,Shangri-la一词源出James Holton小说Lost Horizon中假想的喜马拉雅山山谷名,那是一个偏僻怡人的理想乐园;而“世外桃源”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与世隔绝、不受战祸的安乐美好之地。因此将“世外桃源”翻译成Shangri-la,造成其源语内涵意义欠译的同时,也导致译语内涵意义的超译。
再如成语“红运当头”(have a spate of good luck),中华民族崇尚红色,用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因此,包含“红”字的词语一般都有繁荣昌盛、受欢迎之意,如“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红光满面”等,而英文red却不具备此意,所以在翻译时也只好采取意译的方式,形成欠译。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例子如“鱼米之乡”(a land of milk and honey)、“未雨绸缪”(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害群之马”(black sheep)、“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somebody’s eye)、“守口如瓶”(as close as an oyster)、“繁文缛节”(red tape)等,都由于词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或搭配意义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超译与欠译。
2.文化背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尤其是汉语成语,要想在翻译时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实地、恰到好处地传译出来,绝非易事,欠额或超额翻译在所难免。
比如成语“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东施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所以“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因此,不管是将其意译成imitate awkwardly,还是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杨宪益译),无疑都会要么丢失原文背后的文化典故,要么使译文晦涩难懂。而如果采取地道的英文表达法,将其全部道来: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则又如讲述一段故事,损坏了“东施效颦”作为汉语四字成语的结构特点和概括力,是典型的欠额翻译。
“名落孙山”(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也是如此,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公《过庭录》:宋朝孙山考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儿子考中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婉言应考不中。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但在源语的风格、文化背景和民族色彩方面都有所欠缺。一些包含有典故的成语如“三顾茅庐”(make three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repeatedly request sb.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叶公好龙”(Lord Ye professed to love dragons;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退避三舍”(give way to sb.to avoid a conflict);“请君入瓮”(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愚公移山”(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邯郸学步(learn the Handan walk――lose the ability one already has in trying to acquire a new trick; attempt to walk like a swan)等,它们都存在同样的欠额翻译情况。
还有一些成语采取归化的译法,就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归宿,尽量依照译入语的文化习惯来处理汉语成语的翻译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如“致命要害”(Achilles’ heel),“画蛇添足”(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足智多谋”(as wise as Solomon),“不辞而别”(take a French leave)等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其优点在于以英文中现成的形象和比喻来转达汉语成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喻义,通顺简练易懂,但它们都存在欠额与超额同时并存的现象:欠缺的是源语的文化背景,超出的是译入语的文化背景。
三、结语
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汉语成语恰到好处地翻译为英语绝非易事,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译或超译现象。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成语及词汇本身概念之外各种不同的联想意义,译者首先应充分理解成语的内涵,尤其是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大量翻译练习和实践,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风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原文的忠实,同时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杰弗里・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摘要::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成语习语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中英文作为世界上两种影响面极大的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成语习语资源,并反映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英中的成语习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语言、掌握语言。
关键词:成语 对比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都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育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尔特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词汇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成语习语的定义、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
二 成语习语的定义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语(metaphorical)、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成语(idiom)、格言(maxim)等,是指词汇中结构固定,语意、语法完整,在功能上以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词组或句子,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短语,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的表现。
汉语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英语“idiom”广义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狭义指的是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三 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下面我们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方面对英汉习语及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
1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说话方式和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地方特色,习语也如此。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就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英国是位于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国渔业发达,人们历来善于航海,因此就有大量的成语涉及海上的航行和经受的风雨。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ll at sea(不知所措)”、“trim the sails(随风转舵)”、“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等。
农业是每个国家都不可少的,磨坊和铁匠铺曾经是英国农村重要的手工业,从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to plough a lonely furrow(孤独地行动)”、“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说得中肯,打中要害,做得恰到好处)”、“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相应的,习语很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顺藤摸瓜”;“枯木逢春”;“七十二行,庄稼头一行;“不耕不种,终身落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
中国盛产竹子,汉字里便有很多同竹子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节外生枝”等等。而英国不出产竹子,英语中“bamboo”的一词也源自马来语,所以英文中这方面的习语也寥寥无几。
2 宗教信仰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所以许多英语成语出自《圣经》。如:“a labor of love(爱做的事,出自喜爱而做的事)”、“after one’s heart(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to heap coals of fire on somebody’s head(以德报怨使人感到后悔惭愧)”、“to fall from grace(堕落,犯罪)”、“to cast pearl s before a swine(明珠暗投,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者)”、“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想要面包,反而给石头;意为“得非所求”)”等。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如:“一尘不染”、“不二法门” 、“五体投地”、“回头是岸”、“菩萨心肠”、“借花献佛”、“大慈大悲”、“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劫难逃”等。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被神秘化的数字文化内涵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数字“七”情有独钟。这是由于古人将七个天体(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与神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字“七”被神化,而这个神秘的数字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宗教方面的习语有:“Seven Days in Creation(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世间万物)”;“The 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Faith(信任),Hope(希望),Charity(仁慈),Justice(公正),Fortitude(毅力),Prudence(谨慎)and Temperance(节制)”;“The 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七大礼物)”;“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天精神善事)”。
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有时就用“baker’s dozen”来代替。这条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规定。但是,要保证面包的重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容易做到。为了避免因短秤少两而受罚,面包师便在规定的一打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宁多勿少。这样,“面包师的一打(baker’s dozen)”就变成13,而不是12了。例如:“S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eggs.(她买了13个鸡蛋)”。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要算“九”了。“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起初是龙形(或蛇形)之图腾化的文字,后来演化出“神怪”之意,象征着天。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面阔九间;紫禁城有大小院落及房屋9999间。汉语中带有九的成语比比皆是,例如,“九霄云外”、“九天揽月”、“九天九地”、“九牛一毛”、“九生一死”、“九牛二虎之力”等。另外,“天诞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民间还有九头鸟之说。
如今,随着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其价值观也发生相应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由此带来对另一个数字――“8”的膜拜。因为数字“8”汉语谐音为“发”,因此凡是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店名称(或开张日)无不带有“8”这个吉利的数字。由此可见,英汉民族不同的数字观念,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3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名著是成语的重要源泉之一。一些名著的诗文语句因此成为广泛流传的习语或成语,这一点英语和汉语具有共性。英汉语的一些习语或成语都来自本民族脍炙人口的名学名著。如英语有这些成语:“a nine day’s wonder(九天的新鲜)”,该习语出自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传奇诗《特罗勒斯和克丽西德》,比喻昙花一现的人事物;“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涂彩)”,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约翰王》第4幕第2场,喻指“作不恰当而过分的修饰”,这条习语相当汉语的“画蛇添足”(to paint the lily)。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百合花(lily)象征着纯洁、高贵、美丽与吉祥。关于百合花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夏娃因为同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被赶出了伊甸园。她悔恨自己的过失,不禁流出了眼泪。而这表示忏悔的泪水落到地上,立即长出了百合花。也许由于这一传说的缘故,西方人一直视百合花为圣花,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亵渎这种象征纯洁吉祥的花。如果有人给百合花上色,那就是“多此一举”,有时还引申为“冒犯”的意思。如在美国,人们常说“to gild the lily.”
再如,“Mid summer madness(仲夏疯狂)”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第十二夜》第3幕第4场,这条习语被后来人喻指“极度疯狂”。
汉语中源自中国古名典名著的成语更是俯拾皆是,如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就有很多。如:
《三国演义》成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割须断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足鼎立;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红楼梦》成语:骨肉分离;太虚幻境;曲径通幽;鸳鸯在梁;摸着石头过河;风水宝地;寻花问柳;耳鬓厮磨;锦衣纨裤;饫甘餍肥;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了然不惑。
《水浒传》成语:腥风血雨;心满意足;一马当先;逼上梁山;不识泰山;飞檐走壁;一箭之遥;人困马乏;改邪归正;徇私舞弊;积草屯粮;天诛地灭;探头探脑;有头有尾;民穷财匮;指手画脚;两相情愿。
《西游记》成语:三头六臂;拖男契女;三五成群;长年累月;福星高照;一本正经;万事不求人;好自为之;好吃懒做;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普度众生;法力无边。
4 历史典故与历史事件
典故是指典制和掌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结构简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含蓄幽默。一般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这样的一个渊源和背景是很难理解典故的涵义的。例如:“拔苗助长”、“滥竽充数”、“黔驴技穷”、“愚公移山”、“叶公好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朝三暮四”、“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东施效颦”等来自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都源自中华民族特有的古代文化。英语中与此对等的习语很难找到,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也有类似从典故中产生的习语,如“to be cat’s paw(被人利用,吃力不讨好)”,源自《伊索寓言》:相传有一只狡猾的猴子看见火堆中烤着的粟子,自己想吃而又不敢拿,于是哄着猫儿“火中取粟”。猫取出一个,猴子就吃一个,等到猫把火中的粟子全部取出后,猴子也就全部吃光了。猫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的结果。
四 结语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浓缩的文化”。通过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生活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各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成语。
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相距遥远的平行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但源头的差异,决定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过自己一段独立的互不相交的发展史,它们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今天来研究中国与西方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旨在把握中西两种文化在各种具体文化观念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认识文化交际的本质,从而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文化传达。
参考文献:
[1] 洪蓉:《比较英汉习语及成语 透视中西文化差异》,《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2] 赵冰:《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 陈兰娟:《从习语看中英文化差异》,《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摘要词汇同语言一样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挖掘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明确二语习得词汇文化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词汇,更有利于加强二语习得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性。
关键词:二语习得 英汉词汇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反过来成为语言的内涵。词汇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特质。然而在长期的二语习得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偏重于追求词汇数量的增加,而并不十分重视探求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词义理解偏差、语境与词汇选择不得当等等交际失误。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著作中阐述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区别,即:词汇的概念意义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的意义;词汇的内涵意义指词在说者或听者、作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情感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也就是联想意义。我们可以得知,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笔者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 二语习得过程中色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人们通过对色彩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又经过不断的判断与推理,运用语言来描述色彩,从而产生了色彩词;这些色彩词在不同的地域或民族语言中,经过转义、引申的过程,逐渐具备了文化内涵。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色彩词,其文化涵义差异很大,只有在参考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色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明确的判断。
在我国古代,色彩观念自“黄帝”崇尚单色起,就与我国的文化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把色彩与“礼”结合到一起,寓于色彩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色彩被纳入“五行说”,此后色彩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封建统治、封建迷信使得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更为抽象,色彩寓意深广,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相比而言,西方文化体系的建构更加注重科学理性,提倡现实主义的科学态度,力求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西方人的色彩观念较之中国而言寓意更为直接。下面笔者通过“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典型色彩词的文化寓意来进一步阐释。
1 “黄色”
“黄色”在中国古代就被奉为“正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人文始祖“黄帝”、文明起源“黄河”、古代文化重地“黄土高原”、华夏儿女的“黄皮肤”等等。自汉代起,黄色就成为我国古代皇室的专用色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被运用到、皇室、皇陵、寺庙等建筑上,甚至我国古代君王的“龙袍”都是以黄色为主的。同时,封建迷信思想,把黄色诠释皇权的神圣也推广到对神灵的敬畏,便有了祭祀神灵的“黄表纸”等衍生物,中国人也常常把死人要去的地方称为“黄泉”(the place where the dead were buried),把大吉大利的日子称“黄道吉日”(the lucky da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如此郑重的寓意,英语中yellow一词往往寓意胆怯、卑鄙、靠不住、嫉妒、耸人听闻等,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have a yellow streak(胆怯、卑鄙的行为)、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等,这些寓意始于《圣经》中犹大为了30块凯撒币而出卖耶稣的卑鄙行为,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颜色,所以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英语词汇中用yellow来形容庸俗低劣的行为。
2 “红色”
中国古人对红色有着特殊情感眷恋,从民间到宫廷,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等喜庆之日都要挂红,例如:红灯笼、贴红福字、红春联、红喜字,红盖头、红裙红袍等等。红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代表正统、喜庆、吉祥如意,当红色被赋予了封建等级色彩后,自然成为皇室的主要装饰颜色。红色除了被用于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衍生出来很多带有“红”字的词汇,形容突来横运可以说“红运当头”,形容生意兴隆可以用“红红火火”,形容嫉妒羡慕可以用“眼红”,某人很受欢迎可以称为“大红人”,形容美丽女子可以用“红颜”等等。一个“红色”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期盼吉祥康泰的美好愿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的red多是贬义,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红色本是鲜血之色,理应寓意暴力与流血,例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等等。
二 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文化的比较分析
习语是指语言中意义和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语言表达法,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高度概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iom也做过如下阐释: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s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 unit.(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个词的意义)language or dialect of a people or country(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的方言或者语言),因而习语较之其他语言表达方式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力,同时又与词一样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一般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典故等。本文以成语与谚语为例来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的文化内涵。
1 成语
广义上来讲是社会上流传的现成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把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具有它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同该语言的历史、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中成语颇为丰富,大多由四字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过一个神话寓言:古代有个叶公,很喜爱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里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来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从窗户探进来。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后用“叶公好龙”来比喻口头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又如《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籍谈,晋国为什么没有贡品。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周王室的赏赐,哪里有贡品来进贡。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籍谈:你作为晋国掌管典制文书官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忘记了?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其后便出现“数典忘祖”这一成语,用以形容某人忘本或者对于本国的历史无知。
而英语成语往往由短语组成,长短不一,其隐喻意义要在了解其文化内涵后,才能得以知晓。与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或诗文名句等。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按照直译应为 “纠纷的苹果”,实际上是指“事物的争端”。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在珀琉斯和爱西蒂斯婚礼上,因为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恼羞成怒决定制造争端。她悄悄来到婚礼并且带来了“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导致了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蒂的争执,后因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热衷于阿芙罗狄蒂许下的“绝世美人”而把“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蒂,由此而引起的争夺“绝世美女海伦王后”的特洛伊战争。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由此产生,多有争端、罪魁祸首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英汉成语中,都多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喻体与喻指不对等,即对于同一个喻指,二者采用不同的喻体;同一个喻体,却表达着不同的喻指甚至出现语义缺失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英汉成语之间语义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差异。
2 谚语
谚语是一种生动简练、涵义深刻的语言表达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文化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例如在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就常常出现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等,还有一些谚语本身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阶级传统,如“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总体来讲汉语谚语结构复杂多样。
而英语谚语往往句式结构较为完整,例如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喻指,人多手杂反而误事),这就与汉语中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团体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英汉不同的语言文化。
三 二语习得过程中动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动物词在英汉词汇中,都有着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负载的代码,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都是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于是常常取用自然之物来喻指人的品行,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便由此而产生了。例如:牛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牛的动物特性使得中国人由此联想到人的勤劳、朴实、忠厚等品行,所以在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年轻人胆大肯干,不肯服输的精神)、老牛舐犊(借用牛的特性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等。而西方人却很少用动物来比喻人的品行,而是用动物的自然属性来象征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这与西方人重视事物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季羡林先生曾写道:“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特别是那一些最古老的如吠陀语和梵文等等,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单独一个词儿,你不敢判断它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一个词组中或者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季羡林先生的这段话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也形象地概括了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文化中,就是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文化往往追求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所以往往将动物道德化、人格化,而英语中动物词汇文化却受其直线思维的影响,多表现在更为直观的形式上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人崇拜“龙”,于是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成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车水马龙、画龙点睛、来龙去脉、龙盘虎踞、群龙无首、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龙却是被人们极其厌恶的一种动物,在《新约启示录》中曾描述龙是一种古蛇,又名魔鬼,是迷惑天下的撒旦,因此龙在西方常常被比喻为魔鬼。又如在中国的词汇典故中“狗”常常被描述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等,这是中国人根据狗的特性而联想到人的品行,往往带有讽刺意味和贬义色彩,中国人虽然喜爱动物,但是仍会习惯把动物当做牲畜或玩物,实际上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在西方就大有不同,“狗”这个词在英语中被称为dog,在英语中有涉及到狗的相关词汇也很多,往往直接指代人而非人的某些品行。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等等。这些词汇往往都有褒奖意味,显然可以体现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见,同一个概念意义词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关键词:卜凤;典故;溯源;沿用
一.典故溯源
《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
乙将求佳婿,曾不良图,入币之仪,既从五两,御轮之礼,未及三周,遂违在耳之言,欲阻齐眉之请。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据《汉语大辞典》中对“卜凤”词条的解释,卜凤最早出自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在择婿时懿仲很信天命,于是现卜卦看看是否恰当。占卜的结果得到“凤皇,和鸣锵锵”等吉语,于是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后因以“卜凤”为择婿的典故。唐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卜凤”这一典故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使用,这主要在于古代先民们对占卜之术的热衷,以及对凤鸟的崇拜。
占卜是指用龟壳、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中国古代先民们深谙占卜之术,并且这种文化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沿流。凤是象征祥瑞之物。历代文人常用凤比喻有圣德的人或帝王,又或者是文才荟萃的地方。“卜凤”这一典故把占卜之术与凤鸟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历代文人究竟是怎样运用这一典故的,而这一典故又有着怎样的演变?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卜凤”典故沿流
(一)、“卜凤”典故历代使用情况普查
“卜凤”典故的出现,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这一典故在历代流传的时候,出现了众多变化。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查阅历代典籍资料,共分析出24个典形,分别是:卜凤、卜妻、陈凤、凤卜、凤凰、凤凰、凤凰之兆、凤鸣、凤占、凤兆、凤翥鸾翔、和凤、鸾俦凤侣、鸾凤、鸾凤和鸣、鸾交凤友、鸣凤、鸣凤朝阳、鸣凤飞、梧凤之鸣、梧桐栖凤、燕燕、、占凤。根据各变体的中心意,本文将做以下分类:
① 占卜婚姻义:卜凤、卜妻、凤卜、凤占、凤凰之兆、凤兆、占凤
② 凤鸟义:凤凰、鸾凤
③ 美满爱情义: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凤和鸣、鸣凤飞、凤凰、燕燕、、鸾交凤友、凤鸣
④ 德者贤才义:鸣凤、鸣凤朝阳、梧桐栖凤
⑤ 政教和谐义:梧凤之鸣
⑥ 后妃伴随君主义:和凤
⑦ 咏夫人义:陈凤
(二)、“卜凤”典故源与流释义
1、表示占卜婚姻
“卜凤”典故始于先秦,用来表达占卜婚姻之义,最具典型性的记载是《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里的文段:“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春秋左传》中有大量描述占卜之术的文字,此篇中描写占卜婚姻以择婿的故事形象的展现了当时占卜文化中的一部分。“占凤”、“卜凤”都指卜婚、择婿,《聊斋志异・胭脂》:“父宝爱之,欲占凤于清门。”
《醒世恒言・第一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中写道:“娶无依之女,虽属高情;更已定之婚,终乖正道。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鸾鸣。”因懿氏卜妻敬仲,得吉卦,谓“凤凰,和鸣锵锵”,因而将占卜婚事叫做“凤卜”,或称好姻缘为“谐凤卜”。另外,由“凤卜”一词还延伸出“凤卜其昌”,意为男女的结合兆示未来的家庭昌盛发达。
“凤占”一词与“凤卜”意近,《剪灯余话・卷四・洞天花烛记》:“每到春时懒倍添,绿窗慵把绣针拈。奇逢讵料谐鸳耦,吉卜宁期叶凤占?鬓乱绿鬟云扰扰,手笼红袖玉纤纤。”春秋时,陈国大夫懿氏将把女儿嫁给陈完,用龟壳占卜是否吉祥之事,所以后世遂以“凤占”比喻占卜妻子,亦作“凤卜”。
“凤凰之兆”比喻美满婚姻的预兆。唐皇甫枚的作品《王知古》:“(保母)乃曰:‘今夕何夕,获遘良人。潘杨之睦何遵,凤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2、表示凤鸟
“凤凰”也作“凤皇”,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称“凤”或“凤凰”。传说中此鸟非梧不栖,非竹实不食,帝王有道即现,无道则隐。《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过昆仑、饮砥柱,濯羽溺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仪意为扮作凤凰的舞乐队来跳舞。文献中对凤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末,公元前四世纪的编年史《春秋》中说:凤凰出现(与麒麟、白虎、龟、青龙、朱雀、以及玄武在一起)标志着国家是在正义之君的统治之下。孔子曾提到没有祥瑞,凤凰不再出现:这大约是由于朝廷太腐败了的缘故。凤凰是四种神异动物中的第二种,它属于有羽类动物之王。凤与龙在一起,象征着皇后与皇帝。后来,凤凰还用来指女人。
“鸾凤”指鸾鸟和凤凰。可以比喻贤俊之士。《后汉书・刘陶传》:“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也常比喻夫妇。卢储《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3、表示美满爱情
“”一词出自《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其羽。”本义是凤和凰相偕而飞,后来用来比喻夫妻和谐相爱,或用以祝人婚姻美满之辞。也作“凤皇”或“凤皇于蜚”。后世经常有“愿”的说法,“愿”指男女结为夫妇的愿望,如《铁花仙史・第二十六回・三神仙法润玉荚蓉》:而今幸遂愿,红叶为媒信有之。
“凤翥鸾翔”同“凤凰”,意为并列像凤凰向高处飞腾,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合意,多用于婚姻方面。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鸾俦凤侣”《好逑传・第十六回・美人局歪厮缠实难领教》:“何不与舍侄女竟成鸾俦凤侣,便完了百年的大事?”源见“卜凤”,谓男女欢爱如鸾凤般相偕作伴。另外,“鸾交凤友”也比喻夫妻,《再生缘・十二回》:“从前上个陈情表,少不得,成就鸾交凤友缘。”《花月痕・二七》:“好一对儿鸾交凤友,耍孩儿,自今以始岁其有。”也作“凤友鸾交。”“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关系非常恩爱,《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魏四十七・嵇康》:“翩绵飘邈,微音迅逝。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凤鸣”也比喻夫妻感情融洽,宋吴s《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
4、表示德者贤才
“鸣凤”有多重意思,一般指德者贤才或泛指杰出者,也可以用来比喻夫妇和谐,或单纯指凤凰鸣叫。这里主要讲它的第一重意思,即指德者贤才或杰出者的情况。《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中“鸣凤”比喻文章的风骨、辞采俱备。《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
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凤凰在太阳升起时鸣叫,古代以为是天下太平的吉兆,比喻贤臣得遇明君、生逢良时;也有形容人奋发有为之义,赵癯斋《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正看鸣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
“梧桐栖凤”也是贤才之喻,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
5、其它
“和凤”源见“卜凤”,意为后妃伴随君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承风,竞峻当熊之节。”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沈缙凇短旃俅奘汤煞蛉寺氏挽歌》:“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这里引用陈敬仲娶妻事,以“陈凤”代指卢氏,哀挽卢氏去世。春秋时,懿氏将女儿嫁给陈国公子完(敬仲),嫁前占卜,得“凤凰”之吉卦,后世以“陈凤”作为咏夫人的典故。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其中“梧凤之鸣”源见“凤鸣朝阳”,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也比喻贤者尽展其才。
(三)、“卜凤”典故的词语结构
从先秦直到如今,“卜凤”典故及其变体共计24个,这24个词语的结构并非完全相同,而是有多种结构类型。根据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的理论,本文将这些典故词语划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
1.联合型
联合型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可划分为联合型的有五个:凤凰、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
“凤凰”和“鸾凤”这两个词语结构类似,它们各自的两个词根的意义都是并列的,可以互相说明,其中“雄鸟曰凤,雌鸟曰凰”,人们常将“凤”与“凰”合称而为“凤凰”;“鸾鸟”与“凤鸟”也是合称而为“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则分别由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似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强化词义的效果。
2.偏正型
偏正型是指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
其中是定中关系的有: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是状中关系的有:。
3.动宾型
动宾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卜凤、卜妻、占凤。这三个词从词语结构上来分析都可以定义为动宾型词语。“卜”和“占”都是动词,“凤”和“妻”皆为名词。
4.主谓型
主谓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词。
凤卜、凤鸣、凤占、凤凰、鸾凤和鸣、鸣凤朝阳、鸣凤飞、燕燕这八个词属于主谓结构。
三、结语
“卜凤”典故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它将凤鸟与中国古代的占卜之术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共分析出24个典形。这些典形在意义上都与占卜之术或凤鸟相关,本文经过整合分析,共总结出这些变体关于占卜婚姻、凤鸟、美满爱情、德者贤才等七重含义,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说明;在形式上,这些典形的词语结构又可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这四种,以两字词语和四字成语居多。(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四版).
[关键词]旅游英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60 ― 02
当今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迅速并对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旅游景点的推介。因此,旅游海外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准确,生动,形象的景点介绍译文会让外国游客用眼睛欣赏风景之时,也能够用心体会到浓郁的文化。由于西方游客与中国人在思维方式、语言特征、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不同,这就要求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在传达游览信息的基础上必须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来看待旅游英语翻译。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旅游的核心之处在于文化感受,壮丽山河、秀美风景不仅让外国游客陶醉其中,满足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更重要的是亲临体验了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了解了其中独特的文化气息。旅游宣传资料成为推介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媒介, 浓郁的民族气息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也是文化旅游,在游览中陶冶情操,丰富知识,体验文化。
旅游语篇是文化的载体。吸引游客、唤起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致,并激发其参与游览的乐趣,这是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所在。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游客对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传播中国文化精髓。文化内涵的翻译传递就成为旅游资料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而种种不同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自然山水风景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文化特点,我们要利用旅游英语弘扬民族精神。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使旅游英语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之间的精神纽带和交流桥梁。
二、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沟通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国游客在感受理解游览地独特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带到景区所在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变成一种需要。
为外国读者和游客提供实用的游览信息,包括历史文化信息,这是旅游资料翻译的根本目的,在旅游服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资料翻译实际上是代表源语文化的译者与代表译语文化的外国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认知行为、社会规范等,因而有可能造成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沟通受阻,交流合作不畅。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待旅游翻译可有效减少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特性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交际误解。旅游资料翻译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同样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因此了解和研究文化差异有助于追求多元文化的协调兼容,洞察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的原因,同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1.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或是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会使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们养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方文化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不同褒贬义、联想义及象征义。如“喜鹊”汉语报春,预兆喜事临门,而英语指傻子,比喻话匣子,叽叽喳喳的人;“狗”汉语多贬义,而英语多褒义,指可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另外,这一差异还表现在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如兽中之王在中国人心目中为虎,而西方则指狮子;富贵牡丹是中国人眼中的花魁,而浪漫玫瑰则是西方的代表。
2.民风民俗
文化的渊源不同,词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涵义也必然不同。由于两国的民风习俗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翻译困难是合理的。附加上必要的注释成为译者在处理译文文化转换时常用的方法,以促进交流顺畅,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当天赛龙舟,吃粽子。因为“端午节”是汉语有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那我们如何让外国人在吃到粽子时怀有这种感情,我们肯定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又如Spring Festival,对外国人而言, 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春节”所隐含的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给红包等信息,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它认为是春天的一个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已。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西方人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民俗活动。
另外,在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下,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不一致。在英国人的印象中,“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中国诗句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则道出了苍凉之感。汉语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东风报春,万物复苏大地回暖,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凛冽,给人萧条凄冷之感。对于不同生活习俗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力,译者必须要仔细领会并融会贯通。
3.思维心理
中国人注重整体上的感观认识,直觉思维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人关注逻辑思维,严谨缜密,理性心理占主要成分。例如,汉语旅游语篇先从不同角度广泛描写记述,言辞华丽文笔优美,主观感受强,最后归纳总结出段落的重点,呈螺旋上升式。而英语旅游景介则注重客观写实,语言简约而流畅,段落的开头先有一个传递信息出发点的主题句,简明扼要告诉读者段落的主线和范围,便于其理解和接受,呈直线式。汉语无论修饰语长短、繁简,都放在中心语前面;而西方人则喜欢将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诸如此类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句式严密。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上强调谦虚和褒扬,这是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样的文化心理导致中国产生了很多敬辞与谦辞,如恭候、令尊、贵国、拙作、高见等,可是英语里的to await respectfully,your father,your country,your opinion,my (poor) writing等并不是这些敬辞的完全语用等效翻译。因此要译者要熟悉西方人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牢牢树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得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思维表达方式,使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4.语言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汉英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中西方读者各自喜闻乐见的形式。英语和汉语是这个世界上发展非常成熟的语种,英汉互译有相当的难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词汇选择和句式运用上。例如,有的译文把“精品游览线”中的“精品”译成essence,这里的“精品”应理解为“精选”而不是“精华、精粹”,最好译成choice或well-selected。再如小吃“藕粉”不应译成“lotus root starch”,这会让西方游客想到吃多淀粉食物带来肥胖的后果,所以应译成“lotus root paste,powder或pudding”,让外国游客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
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贯强调神韵、格调以及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极浓。在语言上注重意合,语言形式零散,语法呈隐性。汉语讲究中庸,推崇“不偏不倚”,喜欢大量使用四字成语,比如莺歌燕舞、雕梁画栋、桨声灯影等。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托物言志,倾向神似,语篇优美华丽,用词凝练含蓄,行文工整,声律对仗,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相比之下,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的抽象理性思维,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用词强调简洁自然、行文注重逻辑理性、描述突出直观可感,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
5.语篇风格和修辞
汉英语言中谋篇布局、篇章风格、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就是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真实反映。东方人擅长于整体性,富于想象依赖直觉。西方人则擅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严谨。在描述旅游景点的介绍中,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表达方式直观通俗易懂,在旅游信息设置上,英语旅游文体重在明示,强调提供资讯的功能,内容准确丰富实用,通过对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等诸方面的信息传递突出客观性与可靠性,在中文景介中经常出现的风光景色等描述性篇幅则用笔不多。
一般来说,汉语旅游语篇常以逻辑关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先叙事描写,后下结论,由远及近,重心落在句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和整体本位观的影响。而英语旅游资料则是开门见山,先下结论,后记述,从近到远,中心句和主题句常位于句首。另外,汉语旅游资料中形象生动的景点描绘语言往往与修辞紧密相连,在英译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通过使用修辞方法为游客提供更有趣、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材料,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拟人等。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有了文化内涵才会具有灵性,才能给游客带来特有的文化感受。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对外宣传资料,起着传达文化信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到并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差异,将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恰当、微妙而又辩证有效地传递出来,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不同文化差异内涵的理解和合理处理,有利于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J〕.中国翻译,2002,(02).
〔3〕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