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减法教案8篇

时间:2022-08-27 20:31: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减法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组题引新:

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

(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

(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

(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

(2)[1]揭题:

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

[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

(-、-、+)结果分别是多少?

(3)剩下的题你们是怎么算的?(选一题投影说)同意吗?强调格式时指出:看这儿,如果我们用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应该按照***(学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过程写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单独列成一步。若错,师板演。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2]计算这样的题,为什么要通分呢?

[3]剩下的5题你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可以都做。

[4]反馈。

3、那你们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生答,教师板书: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巩固反馈:

1、计算,并验算。(投影显示)P1223

(1)现在我们来看P1223这儿几个要求,另起一行写出“验算”后再验算。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同学可以都做(中间可提问:怎么验算的?)

(2)投影反馈,还有做另外两题的吗?

(3)计算了这几题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化简,验算方法,验算时要用原数)

四、课堂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卷

你可以任选A组或B组题进行练习,A组简单点,B组难一点。

A组:1、计算,并验算。(任选2题)

+-+-

2、P1224

B组:1、同上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2)

(3)(4)

……

2n-11

2n2n

这样一直做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全课总结

篇2

本节的重点有两个:

⒈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⒉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是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因此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本节的难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首先是化简,在化简之后,就是类似整式加减的运算了.整式加减无非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在化简之后也是如此,同类二次根式类似同类项.但是学生初次接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是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1)在知识引入的讲解中,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先给出几个二次根式,把他们都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在进行比较或者加减运算,从而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和同类二次根式;二是先复习同类项的概念或进行一两道简单的正式加减的题目,通过类比引出同类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综合应用,但有些过繁.

(2)在教材例1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细分处理,例如分成几个小问题:①把被开方数都是整数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②把被开方数都是分数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③把被开方数带有简单字母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④把字母次数略高于2的放在一个小题中,……使问题的解决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便于学生参与其中,也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在组织学生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教学中,同样将例题细分成几个层次进行教学,例如:①不需要化简能直接进行相加减的,②需要化简但被开方数都是简单整数的,③被开方数都是有理数但既有整数又有分数的,④被开方数含有字母的,等等.

(4)在二次根式加减法的组织教学中,虽然教材已经不要求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但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总结法则,既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5)在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比如:①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就不是同类二次根式,②该化简的没有化简,或化简的不正确,③该合并的没有合并,不该合并的给合并了,或者合并错了,等等类似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学设计示例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

2.学生学法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3.疑点及解决办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

3.再通过较复杂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法则.

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学次根式化简的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最终能化为同类二次根式项相合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本节课就是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整体感知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应分二层含义去理解(1)化简后(2)被开方数还相同.通过正确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来准确地实施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应特别注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仅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减,根式一定要保持不变,并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以增加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算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什么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由学生回答)

与的形式与实质是什么?

可以化简为.

继续提问:,可以化简吗?

,可以化简吗?

这就是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讲解新课】

1.复习整式的加减运算

计算:

(1);

(2);

(3).

小结:整式的加减法,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2.例题

(1)计算.

解:.

(2)计算.

解:.

小结:

(1)如果几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那么可以直接根据分配律进行加减运算.

(2)如果所给的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应该先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

定义: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例题

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解:略.

例2计算.

解:

.

例3计算.

解:

.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

(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

例4计算:

(1).

解:

.

(2).

解:

.

(二)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练习:教材P192中1、2(1)、(2)、(3)、(4)、(5);教材P193中1、2.

(三)总结、扩展

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整式的加减法进行比较,强调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93中(1)、(2)、(3)、(4)、(5)、(6);教材P194中4(1)、(2)、(3)、(4).

(五)板书设计

标题

1.复习题5.例题(1)、(2)、

2.整式的加减例题(3)、(4)

篇3

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与减号,能够将加法与减法算式正确读出来,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二、设计意图

主要让小学生对加减法有比较准确、清醒的认识,掌握加减法的表达形式与运算方法,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准确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与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与减法算式。

四、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小棒、卡片、图片以及其他各种学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数字,从1数到5,然后再从5数到1;其次,将带有数字的卡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正确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按顺序填数字:()3()5,()3()1。

2.探究新知

(1)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观察,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①学生表演:让1名学生走到2名学生身边,再将2个气球与其他2个气球放到一起。②学生看视频说出其含义。学生1:有3名同学,走了1名同学,还剩下2名同学……老师总结: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还有1个气球与2个气球放一块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原来的3名同学走了1名,还有2名同学。同样,原来的3个气球,拿走1个气球,还剩下2个气球。③让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与体会。④让学生自行总结,对学生的表演进行完整的叙述。

(2)学习加法算式。①将同学或者气球的数量抽象理解成数字1或2。②老师:将1和2放到一起,就代表加起来的意义,数学中用符号“+”来表示。③原来的1个气球,放在符号“+”的前面,后来的2个气球,放在符号“+”的后面。④指导学生数一数,回答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回答,老师在板书写下“=”,然后在等号后面写下数字3。

(3)学习减法算式。老师:原来有3名同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3。板书:3。老师:走了1名同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1。板书:1。老师:原来的3名同学走了1名,就是在3名同学中拿走1名同学。(边讲解边用手势表示)那么在数学中应该用符号减号“-”来表示。板书:减号(-)。老师: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下几名同学?学生:2名。老师板书“=”,在等号后写下2。这种问题就应该运用减法算式进行计算,读作:3减1等于2,用算式表示为:3-1=2。老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4)发散联想。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1+2=3的加法事例。

学生1:我有2个橡皮,妈妈又给我买了1个,现在我有3个橡皮。

学生2:我有1个香蕉和2个苹果,所以我有3个水果。

……

老师再引导学生,(指着气球图问):这幅图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2+1=3。

(5)减法的计算方法。老师:你是如何计算出4-2=2的?学生1:通过分解方式想出的,4可以分为两个2,所以4-2=2……让学生讨论。

(6)巩固练习。进行动手操作,对加法的含义进行体验。将桌子上的小木棒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加以指导,最后学生进行交流与总结。

篇4

(一)使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得数。

(二)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清口算方法,把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百或几个千。难点: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后面的单位是百、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80和130里面各有几个十?

(2)700和1000里面各有几个百?

(3)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呢?

2.口算

20+30=50+50=30+4=54-50=54-4=

70-30=8+7=13-5=7+6=14-7=

说说前6道口算的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学习例3

(1)出示:400+300=

师问:谁知道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400+300=700我是这样想的:4个百加3个百是7个百。所以400+300=700)教师将得数写在题的后面。

(2)出示:700-300=

问: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700-300=400。我是这么想的:7个百减3个百剩下4个百,所以700-300=400)

(3)出示:2000+6000=

师问:谁知道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2000+6000=8000。我是这样算的:2个千加6个千是8个千,所以2000+6000=8000)出示:()个千加()个千是()个千请同学上黑板填。

(4)出示:9000-4000=

师问:说出得数,再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9000-4000=5000。想:9个千减去4个千还剩5个千,所以9000-4000=5000)

计算过程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反复叙述学生很快都能掌握。

(5)让学生观察这四道题,口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整百、整千看成几个百或几个千,这样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实际上就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后面的单位是百、千。如果单位是百,后面加两个零,如果单位是千,后面加三个零)

(6)练一练

200+400=3000+6000=4000+5000=

600-400=9000-7000=600-200=

3.学习例4

(1)出示:200+30=230-30=230-200=

出示计数器,帮助学生理出计算方法。

出示计数器:先拨出2个百,再拨出3个十,问:2个百加3个十是多少?230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200+30=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00+30=230想:2个百加3个十是230)

师问:百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多少?十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如果去掉3个十(或者说去掉十位上的3个珠子)还剩多少?230-30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想:230里面有2个百3个十,去掉3个十还剩2个百,所以230-30=200)

师问:如果从230里去掉2个百,还剩多少?(学生如答不出,可出示计数器,如答得出,就不必出示计数器了)

230-200=30。想:230里面有2个百3个十,去掉2个百,还剩3个十,所以230-200=30

(2)观察这一组题,有什么规律

(3)练一练

4000+500=3800-800=4500-500=

4200-4000=4500-4000=4020-4000=

4.学习例5

(1)出示:8+5=80+50=13-5=130-50=

师问:这两组题谁会做?第2组题是怎样计算出来的?(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

(2)观察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都是算8+5=1313-5=8,不同点是第2组题后面的单位是十,所以在得数后面还要加1个零)

(3)出示:900+600=1500-600=

师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4)做一做

70+50=400+600=800+900=120-50=

1000-600=1400-600=120-70=1700-800=

5.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是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其实这些题都可以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只不过后面的单位是十、百、千。如果单位是十,得数后面加一个零,是百加两个零,是千后面加三个零就可以了,虽然这些题不难计算,但由于数目较大,很容易出错,看谁在下面的练习中最认真,不出错。

(三)巩固反馈

1.口算

900-300=500+400=2000+5000=8000-3000=

300+50=4000+300=640-400=5200-5000=

口算卡片出慢些,留出学生思考时间,可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填

3.作业P44:第1~3题,P45:第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篇5

(一)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在100以内)

(二)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三)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教具和学具

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计算

32+40+6=47-10-8=

师问: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设疑引入

变两道复习题为:32+46=47-18=

师说:这样的题我们学过笔算,如果用口算的方法来算该怎样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和研究的。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这种口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

例11.64+25=

板书例题后,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这是一道什么样的口算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题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讨论:想什么办法,把这道题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题。第二个加数25可以看成是哪两个数的和?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这样口算:先算64加20得84,再算84加5得89。

也可能这样算:先算60加20得80,4和5得9,再算80加9得89。

还可能这样算:用竖式的形式口算。

比较: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看哪一种方法简便。

通过比较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这时教师重点板书和提问第一种方法的口算过程。

板书:64+25=89

想:64+20=84

84+5=89

提问:为什么要把25分成20和5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2.28+37=

想:28+30=+=

第2题可以让学生试算,边算边思考:把37分成几十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口算步骤。

做完第2题后,让学生直接想前边板书的32+46该怎样计算,口算步骤是什么。

小结:通过以上三道题的计算,你能说说怎样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吗?(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例21.58-26=

师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那么两位数减两位数该怎样口算呢?请你试着说一说、算一算。

板书想的过程:

想:58-20=38

38-6=32

教师板书后,可多让同学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要照顾到后进生。

板书:2.72-49=

想:73-=-=

第2题可以让学生把想的过程直接填在书上。然后师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做完第2题后,让学生看着前边板书的算式47-18,直接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算出结果。

师问: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2+4054+3036-2032-46

54+3836-2452-1052-18

2.看题列式口算

(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什么?你学会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6+4237+5254+2845+19

15+6576+2334-2398-76

56-3790-7542-3974-16

(2)填得数

(3)填括号

58+()=79()+22=65

28+()=41()+19=78

86-()=42()-15=13

67-()=35()-26=2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口算的知识基础是:两位数

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所以在课堂设计时为了突出本课

的重点,先出了这样一组题做复习准备。32+40+6=47-10-8=,然后把这

组题改变成32+46,47-18,为学习例题做了铺垫。讲授例题时引导学生把两位数

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用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新的口算问题。讲授例题时,还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

、比较几种口算的方法,最后选出比较简便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先加(减)

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从而能够比较熟练地

篇6

(一)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10+4=10+2=10+5=10+6=

10+9=7+10=8+10=9+10=

(2)举卡片表示结果

13-6=16-7=12-4=15-9=13-8=

2.板演笔算减法竖式,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

3.订正板演,提问: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

(二)学习新课

1.以旧引新,学习例5

师问:板演的第2题,如果把17改成97,应该怎样计算呢?

出示:

2.尝试探究

师:这道题咱们还没有讲,但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只要动动脑筋,是可以做对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试做,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3.引导获得正确知识

师说:这三种算法究竟哪种正确呢?看看图解。(出示书上计数器图)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说出个位和十位的计算过程,学生如果说不清,可引导提问:(1)数位对齐后,从哪一位减起?够减吗?怎么办?(2)十位3退1还剩几?(3)用几减9?够减吗?怎么办?注意引导学生看图,最后有一名同学正确、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1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11减7得4,在个位上写4;十位退1剩2,2减9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10再减,12减9得3,在十位上写3,百位4退1剩3,对齐百位写3)

请学生判断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正确,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个竖式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追问学生:今天学的笔算减法式题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板书课题: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4.学习例6

师说:刚才大家学习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些红苹果,不过有个条件,必须猜出苹果下面的数是几,才能得到苹果。出示例6:

学生猜对后,问:你是怎么猜对的?引导学生正确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师问:你们还想不想得苹果?老师这儿还有呢?逐一出示四道题:

(三)巩固反馈

1.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962-893=4614-1825=

做题前要提出要求: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比较爱出错,做时首先要保证不抄错数和计算符号,其次一定要进行验算,用双重保险保证计算正确。谁两道题都计算正确,老师还要奖励他一个大红苹果。

2.独立竖式计算

3.列式计算

(1)296比384少多少?(2)754比63多多少?

(3)1445与526相差多少?(4)比735少86的数是多少?

4.夺红旗比赛

5.质疑并小结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篇7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二)使学生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步骤.理解“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比较例4和例5两种应用题的异同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听算,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12-914-86+78+6

11-912-815-913-8

8+89+718-99+4

2.看图列式计算.

师: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4:一共养多少只兔?

(1)正确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

(3)根据条件和问题出示兔图.结合图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结果.请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4)列式计算7+5=12(只).

(5)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体订正后师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解答?(求一共养多少只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解答)

师:现在我们把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改变一下.

2.出示例5:学校养和一共12只.白兔是7只,黑兔是几只?

(1)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并到前面在原题上画批.

(3)根据条件和问题出示兔图.结合图教师提问:根据这道题的意思,谁能猜出黑兔是几只?(黑兔是5只)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答出:黑兔和白兔一共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的7只,剩下就是黑兔的只数.也可能答出:黑兔和白兔的和是12只,又知道其中一个数是7只,求另一个数.所以黑兔是5只)

师强调说明:白兔的只数加上黑兔的只数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的只数.(学生口述想的过程)

师:求黑兔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4)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12-7=5(只)

(5)口答:黑兔是5只.

教师再把例5改为:学校养和一共12只.黑兔是5只,白兔是几只?(抄在小黑板上)

请学生依照前面的解题步骤分析后,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一说怎样求白兔的只数?为什么用减法解答.(同时板书算式)

3.对例4和例5两道应用题比较.

师:这两道应用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结果:

相同的地方是:学校养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两个已知条件中的一个不同,问题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师:什么时候用加法解答:什么时候用减法解答?(求两数和,用加法.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4.小结: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师: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想?(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出示下图后,依次出示下面三小题.

(1)小兰家有9朵白花,6朵红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2)小兰家有白花和红花一共15朵.白花有9朵,红花有几朵?

(3)小兰家有白花和红花一共15朵.红花有6朵,白花有几朵?

指名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号应在图中什么位置.

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讨论后两道题与第(1)题的联系,进一步认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投影出示下面应用题,读题后直接列式解答.

(1)体育组有排球和篮球一共17个,排球有9个,篮球有几个?

=(个)

回答:篮球有____个.

(2)小英要剪12个,剪好了8个,还要剪几个?

=(个)

口答:还要剪____个.

3.p.12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填算式.

8+5=9+7=

+=+=

13-8=16-9=

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解答的应用题,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给学生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尤其突出了数量关系分析,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通过充分让学生口述“想”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是减法意义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应有意渗透减法的含义.如:在解答例5时,如果学生说出:“知道白兔和黑兔的和是12只,白兔是7只,另一部分就是黑兔,所以求黑兔是多少只用减法”时,教师要给予肯定.

通过比较,强化了求另一个加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从和里去掉一个加数就是另一个加数.

篇8

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1节:小数的加法

主备教师

崔秀珍

学科

数学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2、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助学单、课件、当堂检测卷

教与学活动

调整与

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从这些物品中任选两件,算一算共需多少元。学生列式计算完后,共需多少钱。

5.20元

2.30元

1.20元

3.40元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法。

二、展示预习成果、探究新的知识。

(一)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件出示课本90页主题图,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预设:

生1:买1顶线帽子和1副线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5.65=(元)

生2:买1顶皮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10.35=(元)

生3:买1顶线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10.35=(元)

生4:买1顶皮帽子和1副线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5.65=口(元)

(二)你认为这部分知识,最重要的是什么?

探究用竖式计算小数进位加法:

(1)12.55+5.65=18.20(元)(2)45.8+10.35=56.15(元)

12.55

45.8

+

5.65

+

10.35

18.20

56.15

(3)12.55+10.35=22.90(元)(4)45.8+5.65=51.45(元)

12.55

45.8

+

10.35

5.65

22.90

51.45

生1: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点对齐。

生3:从低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

你还想知道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师:注意:得数末尾有0时一般把0去掉。

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末尾有0时一般把0去掉。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四、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12.34+5.62

28.73+12.51

6.93+0.52

24.84+2.14

13.09+3.06

3.8+3.09

2.学校食堂购进了一批白菜,上午用了32.25千克,还剩85.75千克,食堂共购买了多少千克白菜?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