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10:48: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项目管理系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敏捷 Scrum
1 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敏捷化产品开发方法在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兴起,紧接着这一年年底敏捷概念传播到北美汽车制造商和IT部门,然后敏捷方法作为软件开发方法被其他行业迅速采纳。在传统方法中,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很容易导致项目产生混乱,而敏捷方法不仅能接受项目中的任何变更,并且能以一定方式控制项目中的变更带来的风险。
2 不确定需求的项目管理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对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使得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把项目分成很多个小步骤,可以接受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2000年议会科学与技术办公室的报告中的内容,其中提到把项目分解成为小模块能灵活应对项目中产生的需求变更,分解出来的一部分包含明确的需求和固定的价格,另一部分用来应对变更的需求和价格,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更安全和容易地进行。同时,软件公司在与政府IT部门工作时应该提供优秀的领导能力,更广泛的部门目标,与供应商良好的关系,适当的风险管理以及考虑到尽可能多的用户标准。
赛迪监理通过对众多大型项目的管理研究发现,6到12个月短时间的项目比一年以上的项目成功率要高。持续时间长的项目失败原因是由于过时的技术导致用户需求变化。软件公司把时间为一年以上的项目分解为小模块来应对项目中的变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敏捷方法就有能力应对客户的需求变更和不断变化的技术。目前,有一种常用称之极限编程(XP)的敏捷方法,它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可以应付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技术,在客户有系统需求时,给予及时满意的可执行程序。这些要求不一定需要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实施,但随着项目的发展这些要求是被包括在哪一个阶段要取决于项目的环境,客户的需求可以通过原型法来确定。
E-type模块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存在不稳定的需求。这些模块必须在整个项目中经常使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获得更好的效果来提高客户满意度,软件公司更新管理技术来适应需求的新变化。由于需求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开发人员往往对敏捷过程要进行不断的验证,确保整个项目是以正确的方式在进行在每一个开发周期,开发人员通过检测测试结果,如果有错误,则对项目文件进行修正。客户和开发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在不破坏计划的前提下应对各种变更,并尽快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此外,开发人员应该对任何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风险提高警惕。
Scrum是软件公司用来应对不确定需求的另一种敏捷开发过程。Scrum过程中产生的产品backlog对需求变更具有重要的作用,产品backlog包含了项目中的各类要求和问题,在开发过程中,产品backlog中的要求可以在任何时候做出改变且不会影响该项目。产品负责人确定客户需求的优先级,然后将确定优先级的需求分配给冲刺backlog。只有是客户提出的需求才可以对产品backlog进行更改,这避免了软件公司在项目发生变更时发生混乱。
软件公司也常使用一些需求管理工具,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内容的需求管理被称作为以文档为中心的工具;另一类是面向过程的管理工具,用来解决结构化信息项目的需求。这些工具能够与其它系统工程、软件工具、分类需求,以及其它查询和搜索关键字设备进行接口集成。HERMES是一种可以对需求进行概括的需求管理软件,它自带的XML技术可以把需求从文本转化为对象,而且可以供其它模块共享。这种管理系统一般应用于需求编制易修改的项目,此系统会检测需求概括后的关键字,有助于开发团队和设计者把需求考虑到系统及其开发过程中。
3 Scrum方法
Scrum是一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整个开发周期包括若干个小的跌代周期,每个小的跌代周期称为一个Sprint,每个Sprint周期一般为30天。每天有15分钟的Scrum站会,团队的成员在会议中轮流回答以下3个问题:昨天我完成了哪些工作?今天我将完成哪些工作?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团队成员从产品backlog中自已挑选任务创建冲刺backlog,每天项目的冲刺backlog会提交给管理者,将客户需求确定优先级顺序经过分析得到冲刺任务列表,同时团队中产生的任何问题或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管理者都能够快速提出来。Scrum适用于不确定需求产品的开发,只要使用Scrum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快速解决,项目开发中的需求变更会在产品订单中得到即时更改。每个Sprint周期的产品订单和团队人员在一个周期30天内是不变的,以确保迭代结束时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Scrum Master主持Scrum会议,管理每日Scrum流程,负责为成员解决障碍和问题。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时那些未完成工作量的需求将移到下个月的产品backlog中,下个月团队成员参考第一个Scrum过程的反馈内容。回顾会议由开发团队与Scrum负责人共同讨论这个迭代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使团队持续成长。下图详细说明Scrum过程。(图1)
敏捷开发是一种开发方法学,可以快速应对客户变更的需求。它强调以人为本,采用迭代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发软件。一般来说,迭代周期为1到4周,短期迭代允许项目需求频繁的变更,产品是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时被逐步交付使用的。在应对不断变更的需求问题上敏捷开发是最适用的方法,所有由需求变更导致的困难和风险都会在迭代周期中得到有利的控制,并使得客户利益最大化,团队成员面对面的交流使得制定决策计划比通过文档交流要快速得多。图2表示了整个敏捷开发过程。
从上论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Scrum过程方法和敏捷开发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短期迭代:Scrum过程的短期迭代周期为30天,每天15分钟的Scrum例会,每个迭代过程必须在30天期限内交付。敏捷开发的迭代周期为1到4周。这两种短期迭代都适应于需求更改频繁的项目开发。
2)增量式开发:Scrum过程的迭代周期结束时新增了交付功能,交付的需求进入下个月的迭代周期订单进行解决,每个Scrum迭代过程的结果可以看作是项目开发中的增量开发。同样的,敏捷开发也在每个迭代周期产生一个已通过测试的交付软件。
3)管理团队:scrum Master管理整个scrum流程,主持scrum每日例会,并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在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这样避免了迭代结束时的交付延迟的问题。敏捷方法中的团队成员都拥有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两种方法都有助于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避免出现混乱。
4)降低风险:短期迭代使得scrum方法和敏捷过程降低了需求变更带来的风险。在迭代周期结束时产生的需求变更可能会导致混乱,在下一个迭代周期中会改变技术以及规则来进行调整,使得项目没有风险的进行最终交付。这样会使整个项目处于正确的进程上。
5)改进控制:Scrum的每日例会允许利益相关方(一般指产品负责人)参加并对项目开发提出意见,项目开发者在下一步的开发过程中参考客户提出的意见确认更明确的用户需求,有益于项目的发展。敏捷开发是由管理者进行控制,它的改进有以下几种机制:(a)敏捷方法的设计,开发,测试迭代周期为企业带来了有商业价值的小幅增量。(b)在每次迭代结束时,利益相关者审查项目已完成的工作,如果有任何变化或问题可以直接反馈到下一周期的计划安排中。(c)越早反馈有助于项目越顺利正常进行。(d)每次迭代的测试确保开发商在项目中的赢利。
6)有益的交流:Scrum和敏捷方法都提倡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每个成员都对整个项目有很好的了解,这有益于他们进行下一步工作。
7)及时交付:Scrum和敏捷方法都按时交付项目增量,这样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最终按时交付。
Scrum和敏捷开发的缺点列举如下:
1)只适合6至12个月周期的项目。
2)开发人员40以上不适用于此类方法,因为它是否适用于40以上人员是还值得商榷。
3)这两种方法合适于软件开发项目,核心是人而不是过程。
4)采用Scrum是昂贵的。
5)Scrum需要培训。
4 SCRUM和PRINCE2
受控环境中的项目(Prince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和私人部门的项目管理方法,它是英国项目管理的标准,英国政府项目都实施此方法。 PRINCE2是基于过程的结构化的项目管理方法,在赛迪监理的四控三管一协调理论中也有所体现,它一般包括:项目准备(SU),项目启动(IP),控制阶段(CS),产品交付物管理(MP),阶段边界管理(SB),项目收尾(CP),项目指导(DP)和项目计划(PL)的过程。由项目委员会来控制项目系统是否值得,计划是否合理等要点,项目经理来确认项目如何来进行,小组经理来进行工作具体实施。PRINCE2的项目计划是以产品导向的,也就是说项目计划强调项目按预期交付结果,而不是简简单单计划在何时该做何事。换句话说,PRINCE2使用产品分解结构。
小组经理和项目经理都与产品交付物管理(MP)过程相关联。小组经理负责受理,执行及分派工作包,而项目经理授权,评估取得的进展,并回顾已完成的工作包。这一过程包括小组经理和项目经理分别管理的三个子项目。左边的每个子项目直接与右边相连,用于通知子项目结束时的进度、质量和其他问题的子项目。图3显示了在Prince2产品交付管理的步骤。(图3)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MP1,MP2,MP3是由小组经理完成,而CS1,CS2,CS9过程是由项目经理完成。这整个过程可以在交付工作包的时候与Scrum相结合,Scrum可以在MP2阶段帮助团队进行项目控制,从而在这个过程结束的时候交付一个高质量的工作包。Scrum过程的产品backlog相当于这里的CS1过程中从DP过程中由项目委员会编制的计划单,Scrum过程的需求优先级排序特征和Prince2中的将工作包授权分配类似。Scrum和MP在团队中都是交付项目的成品。MP2过程中的工作包都要执行Scrum过程的每一个工作包,在每个验收点报告给项目经理。同时,小组经理更新质量记录和时间表给项目经理,不同的是,在Scrum过程中这些情况会在Scrum主管主持的Scrum例会中被反馈。在Scrum过程结束时的潜在的交付增量可以比作MP3过程,双方都提供一个完成的工作包。Scrum与Prince2的整合是由图4表示。
同样的,Scrum可以结合到CS过程中。Scrum可以结合到Prince2的每个工作过程中,并且将每个过程结束时的已完成工作包交付到下一个过程。在结合Scrum之前Prince2过程中的需求是可以进行任意更改的,而一旦结合了Scrum就得对需求变更提高警惕,因为Scrum过程中需求只允许在产品backlog中进行变更,只要产品backlog发展成为冲刺backlog就不再容许任何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根据客户需求来对产品订单进行需求优化级排序,最重要的需求将在第一个迭代周期解决。(图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Scrum和Prince2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表格如下:(如表1)
5 结语
敏捷方法是一种适用于短期的、需求变更频繁的项目管理方法,同时,敏捷项目管理对软件项目开发有着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Scrum和敏捷方法的优缺点也在上文中有进行讨论。每个项目团队要针对不同的项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方法,给项目提供合适的方法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Reed.K,Damiani.E,Gianini.G and Colombo.A(2004)Agile management of uncertain requirements via generalizations:a case study,in:Proceedings of the 2004 workshop on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for software agile process,ACM Press,NY,USA,pp40-45.
[2]Parliamentary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 Government IT projects,Report 200 - [Blackboard Material].
[3]Taylor.A(2001)IT projects sink or swim,British Computer Society-[Blackboard Material].
[4]Mahnic.V and Drnovscek.S(2004)Agil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Scrum,at http:///scrum/FirstScrum2004.pdf/[accessed 05/05/2007].
[5]Mikneus.S and Akinde.A (2003) SCRUM an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ology,at http://facweb.cti.depaul.edu/jnowotarski/se470/akinde-mikneus pres scrum.ppt/ [accessed 10/05/2007].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系统设计 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0前言
本科研管理系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使得科研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动化。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学校科研项目繁多,如果用手工管理存在许多不便之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
1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通常是经过手工操作完成的。申请一个项目首先从可行性分析开始,接着填写项目申请书和进度报告等。得到上级的批准通知后,根据批准通知规定的研究年限和资助经费,签署《项目责任书》,按批准通知中的修改意见对原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如无修改意见,按原研究方案执行、检查),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按规定时间报送相关部门(一式一份)审查,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
研究计划执行中,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填写《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报送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在检查考核基础上,对《进展报告》实事求是地签署意见。地区科学基金及联合资助项目,同时报送匹配经费的主管部门。
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简称《总结报告》),并由单位审查、验收并签署意见。各单位应将本单位全部结题项目的结题简表,按统一规定录入软盘,于次年受理面上项目申请期同时统一报送计划局。最后由相关部门审核。
如下图:
这样的操作效率大大的影响了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一个项目从申请到审核到立项的,到结项周期过长,而且不方便项目管理。
2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典型的项目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c/s结构前台是客户机应用程序,后台是服务器数据库。本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功能:
(1)项目申请,包括项目申请书的录入、管理、查询,在项目申请书录入时还应该把一些项目相关的资料也一并录入,如项目小组成员的详细信息、项目计划等。在完成录入后,还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维护、查询等操作;
(2)科研成果管理,包括项目中产生的一些科研成果和论文著作的录入和一些教材资料信息的录入,同时还能对所录入的信息进行信息维护,包括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
(3)系统功能,它包括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维护,可以新增用户、修改用户权限、修改密码;数据分析,对所有的项目数据和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表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从而进行分析预测,研究项目开发的发展趋势。
3项目申请书模块管理
项目在开始时要先经过项目申请,因此,要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填写完成后,用户还可以对其他项目申请的情况进行查看、查询,了解实际情况。在项目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三个内容:
(1)项目申请书的填写。用户在此填写自己的项目申请的基本信息。此外在填写项目申请书的同时,应该把该项目的小组成员和项目进度计划也一并填写。
(2)项目申请书的查看。一般用户可以查看其他项目的情况,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3)项目申请书的查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条件,来寻找需要的项目资料。
功能:成立一个项目,就应该增加该项目的基本信息的记录,该窗口提供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所属学科、申请金额、批准金额、申请时间、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联系电话和是否批准的信息录入,而且连接计划录入和小组成员录入这两个界面进一步增加详细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基温.信息网络技术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8.
[2]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1.
[3] 斯蒂芬.哈格.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5.
1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的研究意义
1.1集成系统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随之加速。而信息技术及系统集成管理方法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企业均开始进行计算机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更多的企业加大了在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提升方面的投资,成绩显著。本文立足于轨道交通建设特点,结合近阶段涌现的成功经验,描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轨道交通建设特点的融合的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对企业不断地改进提高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管理水平、提高建设效率、更具竞争力的未来进行展望。
1.2系统集成类项目的建设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显著。我国在轨道交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并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的更高要求客观促进了企业主动在工程管理领域大量采用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工程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工地”。在实现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水平及提高建设效率这些目的同时,也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信息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
2.1实现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对工程项目而言,总的建设原则是采取前期预研,总体规划,优先目标,分步实施,多方协同和效益驱动等相关原则。而对于轨道交通工程而言,由于其所需要管理的面更广,内容更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宜首先研究确定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以及集成化管理所应该包括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信息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和基础,进而形成整体运行架构、完善各子系统承载功能,从而进行分部设计和实现。一般而言,系统贯穿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实现虚拟的现场状况和组织模式,使其更接近于真实的工程现状。各子系统针对各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的过程和检验监测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注重实用,易于操作。在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同时,为今后的工程交付提供了系统详实的数据资料。
2.2实现各类目标的细化
信息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的“智慧工地”的建设,使各种项目目标和要素得到细化和分解,并处于全过程受控状态。系统从工程领域“人、机、料、法、环”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工程项目特色及自身管理经验,以基本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脸及图像识别、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已有如集成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的地下结构作业监控系统、集成人脸识别和移动定位技术的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等多项面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出现。这类系统均将工程项目各要素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现场管理和现场度量提供基础数据。并结合数字测量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在总体目标细化分解的基础上,分阶段实现其资源、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目标的达成。各参建企业全面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总体把控,实现建设管理的整体目标的受控达成。
2.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管理工作
信息是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核心和基础内容。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阶段,宜在实现“智慧工地”并采集海量数据的同时,对实时采集的各种信息实时做相应治理和处理,将其结果用以辅助建设管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轨道交通建设受制于数字化及信息处理技术,多采用人工测量和收集数据,造成了建设效率低、成本高的状况。针对以上情况,在对工程现场数字化的基础上,可建设统一的数据仓库,将数据和信息归集并进行挖掘,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及时分析处理和有效归档,形成数据分析结果,辅助现场管理。企业进而可根据应用场景,通过对数据处理算法的设计和迭代,在实现实时监控的同时,将“智慧工地”采集的海量数据用于企业知识建设,辅助对各项工作和资源的管理,从而提高后续项目的建设水平。
3结语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可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轨道交通建设企业应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把握好发展的机会,以“智慧工地”为契机,拉通“云、大、物、智、移”等新兴技术与工程项目之间的联系,使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施工现场的现代化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促进轨道交通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晓望.计算机系统集成实施与项目管理途径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08):65-67.
[2]黎波.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与项目管理实施要点研究[J].通讯世界,2016(16):205-206.
[3]赵学东.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实施与项目管理途径研究[J].通讯世界,2016(16):213-214.
[4]刘立群.试议计算机系统集成的项目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5):158-159.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系统研发
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科技项目的创新与实施带来的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问题越发严峻。人们不断的创新新科技推动了国家快速发展,而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项目管理面临着知识管理系统问题。知识管理系统的主题对象是科技项目管理,这是一项高层次的知识管理体系,科学技术事业的研究与知识的发展需要具体的管理系统操作与统一规划,这样不仅节省人工成本,也对科研方面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成本。
一、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目的是在项目进行中工作人员更好的管理知识系统,处理科学数据、信息,促进科技项目更好地进行管理与实施。知识管理系统是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知识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知识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开发可以有效地推进科学技术管理体系,更能系统地操作与管理。
二、目前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科学项目管理是由多个人多组织、不同层次相互协助共同管理的,管理过程所遇到的数据信息、知识信息与其他信息都需要系统的处理。知识系统与人员操作管理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科技项目的管理与发展。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在目前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多重资源与创新意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离不开多重信息的整合与重组,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了知识管理系统老旧,对数据信息、知识信息与其他信息收集的不完全无法有效地进行优化整合与管理。缺乏多重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数据资源、人才资源和其他资源。无法对接受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知识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地输入与更新,才能与科技项目更加匹配。人工创新意识薄弱,传统思维意识占据主导地位,人才的选拔与储备需要更高层次管理。不断创新,对知识管理系统不断改进与完善,让知识管理系统更适合科技项目管理。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处在不完善体制下,习惯用传统低效率的管理模式,思维落后,缺乏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动力。这不仅影响管理效果,还无法对新知识进行优化与管理。
三、研究知识管理系统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系统离不开对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的存储管理与整合优化。
(一)整合多重信息资源与共享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是遵循国家科技发展规律产生的,知识管理系统中整合多重信息资源,实现知识共享更有利于科技发展与管理。1.整合人工信息、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离不开人工信息、人才资源与信息资源,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存储,优化知识库资源,给有需要的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基础。人才资源的选拔与储备很重要,只有不断地选拔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地整合信息资源才能实现强大的知识库信息。2.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对文化知识信息、数据信息、员工信息、科技信息等进行收集整合与优化,形成知识库。该知识库实现共享机制,科研人员、部门、单位、专家及其他组织共同分享知识库中的信息。不断整合多样化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更有利于科技项目的研发与管理。
(二)新知识系统取代旧知识系统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只有不断地研发更新,才能与时俱进。新知识系统取代旧知识系统在科技项目管理中是必然趋势。新知识管理系统不断地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输出,完善信息基础,科研人员不断获取先进知识,不断实现创新、创造,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的研发才能取得科技项目的进步。
(三)优化人工管理机制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系统是由相关工作人员操作管理,优化人工管理机制,促进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能力提升与进步;优化人工管理机制对人工,人才信息资源更快速地整合、输出。人工管理机制的优化有助于科技项目层次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84-01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从阿波罗登月计划、北极星潜艇研制计划等科研项目产生,并逐渐成熟。项目管理已不仅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也逐渐成长为一门新的学科和专业。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项目,尤其是较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更新处理,需要各种图表,需要在施工前做好规划、编制好计划,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反馈真实的记录,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不断的调整;这些具体工作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是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过程。因此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
1、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
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以下将简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用到的关键技术。
1.1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工作流等方式实现远程用户的协同工作。它不仅可以便于项目层的管理人员之间共享信息,也可以便于企业层和项目层之间的协同工作。例如,当项目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向企业层管理人员报告信息时,企业层管理人员只要在线,就可以及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回复。
1.2 工作流管理技术
工作流管理技术支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流进行定义和管理。由于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很多较为固定的工作流程,在系统中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3 工程数据库技术
工程数据库包含了几何的、物理的、技术的(或工艺的)以及其他技术实体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施工项目管理涉及大量的文档、 图形等数据,因此有必要采用工程数据库系统。
1.4 可扩展标记语言
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将存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交换,为保证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可读性,信息数据必须符合一定的数据交换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通过标记的内容和标记的相互包含来表现文档结构和内容,可以支持对可扩展标记语言文档进行类似数据库进行的操作,从而大大地方便了对文档信息的管理,并适合用于建立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系统的文档数据交换标准。
(1)兼容现有协议
XML文档格式的管理信息可以很容易地通过HTTP协议传输,由于HTTP是建立在TCP之上的,故管理数据能够可靠传输。XML还支持访问XML文档的标准API,如DOM,SAX,XSLT等。
(2)统一的管理数据存取格式
XML能够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定义管理信息的结构。以XML格式存储的数据不仅有良好的内在结构,而且由于它是W3C提出的国际标准,因而受到广大软件提供商的支持,易于进行数据交流和开发。
(3)不同应用系统间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只要定义一套描述各项管理数据和管理功能的XML语言,用Schema对这套语言进行规定,并且共享这些数据的系统的XML文档遵从这些Schema,那么管理数据和管理功能就可以在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共享和交互。
1.5 掌上电脑技术。
掌上电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作为施工现场信息终端,除用于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外,它还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使管理人员在现场及时地访问项目数据库信息,前提是将其集成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
2、项目管理软件是怎样设计
经过系统研究论证,作者在本文中采用基于B/S的三层架构,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方法,构建.NET和J2ME混合编程平台,并使用UML建模,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最终编码实现了基于WEB的项目管理协作平台。现在,本系统已经在国家体育总局多个场馆建设项目中投入运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1)研究B/S模式的三层架构,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识别参与者和用例,运用.NET技术构建一个跨平台的、使用方便的、易于扩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2)根据企业的需求,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划分系统模块,确定边界类,建立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模型。
(3)研究、J2ME、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等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
(4)使用和UML(统一建模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工程图纸管理系统数据库开发,并实现数据库安全机制。
(5)为了让企业生产部门能够快速响应,满足工程技术人员多种访问终端的需求,提出实现无线移动办公,因此供手机客户端开发工具J2ME应用程序的研究来实现外部调用。
(6)使用测试工具,编制测试用例对系统功能和安全进行测试。
3、项目管理软件的重大意义
(1)考虑主要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2)考虑项目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式中主要类型。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变化。
(3)允许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设置。系统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工作,设定该工作的开展包含哪些步骤,每一步由哪个部门(组)的哪个人来负责,以及每一步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目的是确保系统能适应工作流程的变化。
(4)可以集成已有的成熟软件。如办公自动化(Microsoft Office)软件等,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已有的成熟软件能得到应用。
(5)能通过集成已有的软件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文件管理、招投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目的是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包含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方面。
4、结语
在日益发展的工程建设领域,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增强计划的可执行性,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项目管理软件在未来的发展市场是相当可观的。
参考文献
[1]许成绩.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关键词:XPDL;工作流;工作流引擎;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36-0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行业也获得了健康发展的契机,而房地产项目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设计理念是否先进、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开发商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开发商普遍采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并行项目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由于当前很多的工程经过层层分包和转包,加上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流程控制管理理念,项目的管理比较混乱,设计方和建筑方沟通不彻底,项目协同设计能力较差,容易偏离初始设计目标,后期反馈导致项目修改负担重。同时各项目管理系统平台缺乏统一规划,各自形成“信息孤岛”无法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
目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一般是将现有业务的应用逻辑和业务流程固化到一起[1],通过人工操作处理业务流程信息。房地产项目运作的环境错综复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宏观、微观金融政策的调整、消费对象和消费意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房地产项目的经营者迫切需要提高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对复杂、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由于人工处理信息时效性差,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方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计划和控制。与此同时,当遇到外界环境发生改变,就不得不对已有的规划设计进行修改,甚至已经建成的建筑需要拆除重建,往往这种方式在时间上又是不被允许的,就会导致项目遭受巨大损失。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流转一般通过菜单驱动方式,该方式只能机械地处理系统包含的数据和文档资料,难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做出相应设计上的修改和灵活管理业务逻辑变迁,无法实现开发商、建筑商、设计院之间的多方协同设计项目管理工作[2]。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由于涉及到很多资源、进度、收入、设计、合同的变化,这些数据始终处于流动变化状态,业务流程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增加一个审批流程,由于传统系统不能适应业务处理流程改动,除非修改系统源代码,这又需要大量时间和费用,还能导致整个项目管理的业务流程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这类系统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变更或重建,其中包括改变工作流程流向、增加新工作流程环节、减少老工作流程环节、合并工作流程环节等。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处理工作流程是通过开发人员人工编写固定操作流程,并由人工触发转入下一步骤,这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需求灵活多变的现状。
1 相关技术
JaWE(Java Workflow Editor)是一种全新的图形化工作流过程定义编辑器,它严格遵循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的接口规范,输出一个标准的过程定义文本描述XPDL(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文件。工作流过程定义接口定义了一个公共接口模式,不同工作流产品的过程定义是可以通过XPDL标准来进行交互的。由JaWE定义的工作流过程模型,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流软件产品上进行运行和通讯。基于元模型框架的XPDL过程定义接口规范定义了在一个过程定义中常用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实体属性。按照元模型定义,JaWE通过XPDL规范的公用接口模式能够实现多个模型间的转换和过程定义的内部描述。
2 支持协同设计的工作流项目管理系统模型
图1给出了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设计的体系结构模型,新模型采用工作流技术来解决目前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强耦合与弱柔性的问题。该系统结构包含5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表示层、访问控制层、模型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库。表示层包含所有用户服务接口,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访问控制层主要负责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按照身份服务权限表赋予相应服务模块的访问权限;模型层封装系统所有的服务器组件、逻辑业务功能接口和XPDL流程定义文件,它结构复杂,任务繁重是整个系统协作运行的核心层;数据访问层为以上各层提供数据库访问服务接口;数据库主要存放各种相关应用数据,包括XPDL工作流模型定义文件、工程设计CAD文件、企业业务文档数据、系统访问控制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
3 设计实现
该文设计的Web应用框架采取目前主流.NET开发技术设计,程序开发语言为Visual C# 2010,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0。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采用XPDL规范,它是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一种基于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它负责定义工作流参考模型中的过程定义交换接口。工作流过程设计组件使用JaWE 图形化设计工具,工程设计组件使用AutoCAD,它是目前世界各国工程设计人员的首选设计软件,简便易学、精确无误。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它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下面逐层进行阐述。
3.1 表示层
表示层为系统用户提供对项目管理系统的访问接口,由
Web窗体和代码隐藏文件组成。Web窗体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用户操作接口;信息格式检验脚本对输入信息格式是否合法进行验证,若用户输入格式不正确则提醒读者输入正确格式;访问控制根据用户组信息赋予当前用户相应的系统使用权限;而代码隐藏文件是.Net Framework用来实现各种控件的事件响应处理程序。本架构同时支持B/S模式和C/S模式设计,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器或Windows Form来获取系统提供的功能服务,为安全性考虑工作流设计员与系统管理员采用C/S模式设计。本系统涉及到四类角色,工程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流设计人员、系统管理员。
3.2 访问控制层
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对用户名、密码进行验证,确定当前用户具备系统相关服务使用权限后,允许访问相应模块。由于本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为了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需要严格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权限,可以采取基于角色对象身份的访问控制技术[3]。角色权限分组管理是对系统的全部资源建立独立的访问权限管理,根据系统使用人员情况设定所需要的角色分组类型,同时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限。为方便系统管理员管理,预先按照用户职务对访问权限进行预分组,从而实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系统实施过程中再将具体用户分配到相关的角色分组,极大地方便了管理员进行权限管理。同时允许系统管理员对角色分组权限进行微调,实现灵活的访问控制。
3.3 模型层
模型层由XPDL流程定义文件、JaWE流程定义工具、工作流引擎和AutoCAD组件构成,为用户提供工作流流程定义和工作流业务实例的建立、管理、协调控制和协同设计功能等。下面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XPDL语言是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一种基于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它定义工作流参考模型中的过程交换接口。任何业务流程都能使用XPDL工作流模型设计,XPDL过程模型由一系列活动(Activity)以及这些活动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资源和角色按照一定的约束关系组成。XPDL工作流过程定义就是将这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之间的关系按照业务需求定义,并对相应的活动安排活动的起止日期、活动相关角色、资源等,然后将XPDL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发送给工作流引擎,通过引擎触发任务项即在“合适的时间发送到合适的人员”。
系统引入工作流流程建模工具(JaWE)目的是为了便于定义工作流过程模型,直接生成XPDL过程定义文件。JaWE提供了制定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图形化建模工具。每建立一个业务流程,需要的基本节点有起始节点、执行节点和结束节点,执行节点是为了执行任务或批量执行任务,系统将通过工作流引擎来执行前面生成的XPDL文件,并把新的节点模型号、节点类型、节点号、节点名称、处理者权限等信息写入数据库,新建流向时将模型号、当前节点号、前导节点号和后续节点号读入引擎,任务完成,工作流程结束或触发其他工作流程。JaWE作为一种柔性工作流技术可以通过图形化的设计界面进行工作流业务的设计,比如设置节点属性,修改流程结构、修改节点、修改路径、创建子流程等;能够修改流程结构和对相关属性进行设置[4]。工作流流程的设计是有着严格技术要求的,一般应由系统分析员级别的研发人员承担,这关系到系统能否正确运行的核心关键,用户在自行进行修改、添加时应严格按照系统使用说明书进行,并做好原流程的备份工作,方便必要时可以恢复。
工作流过程的定义分为两个维度,模型级和过程级。模型级:一个模型可能包含若干个工作流过程定义,这些过程共享相同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参与者(Participants)、相关数据(Relevant Data)。模型就是一个容器,容纳多个独立的过程和他们的实体数据。过程不能单独创建,只有先创建一个模型,才能创建模型所有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工作流应用程序、参与者、相关数据。在模型中定义工作流的过程定义、应用程序、参与者和相关数据实体是全局的,他们能够被模型中所有的过程定义所引用。过程是工作流业务过程实体的图形化表示,只要含有活动(Activity)和变迁(Transition),进行具体的业务过程定义时,首先要创建业务过程的所有参与者,控制相关的活动。接着定义业务过程的所有活动,一个过程必须有一个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最后用变迁来连接这些活动,表示出活动之间的联系[5]。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是为了解释XPDL过程定义,并调用相应的业务处理应用程序来帮助执行活动。工作流引擎被划分为执行器和监视器两个功能。执行器实现了绝大多数的复杂工作流流程的运行功能、工作流实体对象的实例化、工作流事务处理等方面。监视器主要判断是否有超时的过程实例或者节点实例存在,但监视器并不对发现的超时对象进行处理,而是采用消息通信的方式,通过引擎消息队列通知执行器来处理这些超时的对象[6]。工作流实例运行时,引擎要使用工作流引擎管理器提供的服务来创建和管理工作流实例的运行,相关服务可以通过函数接口向引擎提供,具体设计方法篇幅较多,可以参考我的论文《基于业务流程可视化的工作流引擎设计》。
3.4 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
数据访问层可以封装几种常用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如事务提交、事务开始、事务回滚、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等,供上层复用或调用。访问层独立设计的优点就是可以针对用户特点选用不同数据库的访问程序和SQL程序,实现对多种数据库的支持,扩展该框架的适用范围。
数据库存储系统涉及到的工程设计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包含工作流数据模型库)、文档数据库和角色权限数据库,它是表示层与模型层逻辑运算的数据来源。在该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是与具体业务有关的数据,它只对数据访问层开放,对于其他各层它是透明的,不可直接访问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统一管理,提高安全性。
4 结束语
该文通过对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普遍存在将现有业务的应用逻辑和业务流程固化,通过人工操作处理业务流程信息,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求。该文将工作流、协同设计技术引入,重新设计出灵活的工作流项目管理系统,采用JaWE组件规范设计XPDL工作流模型文档,设计实现工作流引擎对其进行解释执行,改进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
计模式,消除了由于业务流程迁移而对信息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实现快速改变业务流程而无需改变系统主程序。数据访问层采用策略模式可以支持目前常用大部分数据库,基本实现了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林闯,田立勤.工作流系统模型的性能等价分析[J].软件学报,2002,13(8):1472-1480.
[2] 张益林.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及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05.
[3] Sandhu R,Coyne E,Feinstein H.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s[J].IEEE Computer,1996,29(2):38-47.
[4] 杨磊,戴金海,陈琪锋.柔性工作流的可视化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25(7):223-227.
[关键词]节水;增粮;系统;3S技术
2012年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部经商水利部、农业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建议结合四省区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到今年为止辽宁省节水增量项目已经第四个年头,在这四年间辽宁省已建节水增量地块数以千计,总面积达500多万亩。地块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不到百亩,大的可以达到几万亩。而且地块分布不均匀,全省除大连外均有分布。如何加强已建的节水增粮项目的管理和如何科学规划今后的节水增粮项目成为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将节水增粮项目相关信息展现给管理部门,让管理者对已建项目最直观的了解是对项目管理和规划的前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S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利用3S技术构建的辽宁省节水增粮项目管理系统能够将地块的分布、大小、位置和水源的供水能力、分布以及管路的分布、长度直观的展示在管理者面前。对于全面提升节水增粮项目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系统的建设内容
利用3S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节水增粮工程项目为核心,以资源共享和计算机辅助决策为载体,打造包含项目管理、项目建后管护、统计分析于一体的“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地满足项目管理的业务需要,为全面监管“节水增粮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过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1)实现“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的录入、前期工程、资金监管、建设管理、验收等业务功能,全省节水增粮工程的统一管理,各区县按照统一格式,通过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向水利厅农水处报送“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的信息。(2)对节水增粮工程建后管护进行监控,及时掌握工程的运行使用情况;通过汇总分析“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的运行使用情况,对项目的建设目标等进行综合研判。(3)提供信息化工具对灌溉措施、耕作措施、农艺措施、墒情预报等各个环节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节水增粮工程的效益。(4)利用空间地理分析和汇总分析为各级业务管理机构提供直观、快速的查询结果。同时利用时空分析对项目的历史执行情况做出最直观的分析。
2系统功能
辽宁省节水增粮项目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不同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分配账户和密码进行登录。系统主要有以下五个模块:2.1GIS模块(1)地图操作。主要实现地图上定位、放大、缩小、鹰眼等操作。可以使用户直观了解到地块、水源、管路等项目元素的分布。(2)点击查询。可以对项目元素进行,例如:点击地块可以显示此地块的面积、种植作物种类等属性信息。(3)空间查询。可以在地图上高亮显示用户所选择的行政区域内的项目元素。(4)缓冲区分析。用户可以随意的在地图上点一个点,以此点位圆心,以用户输入的长度为半径建立一个圆形缓冲区,将这个缓冲区内的所有项目元素进行高亮显示,并且能够点击查询其属性数据。2.2项目管理模块(1)项目的录入。可以对后台数据库没有记录的项目录入到数据库中,使数据库数据不断丰富,满足系统对数据的调用。(2)项目的审批。县市级逐级上报,最终将备审项目上报到省级用户。省级用户通过后此项目数据将进入已审待建项目数据库,县市级用户将无法更改此项目的所有数据。当此项目建设完成后省级用户将以此项目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审查验收。(3)综合查询。主要是根据用户输入条件对数据库数据以表格形式进行提取。2.3专题图制作模块GIS专题图可将GIS数据和业务关联数据以丰富多彩的图表形式展示,是GIS表达空间数据的一种强有力方式。系统提供多种GIS专题图制作方式:分级分类图、热点图、渲染图、点密度图、饼状柱状图等。2.4系统运维模块对系统的用户、角色、权限和日志等信息的管理。将管理对象与对应不同职能的管理员进行分层管理。不同的管理员通过登录运行管理系统完成对系统支撑软件、应用服务和业务的管理。通过系统管理不同的用户只能看到系统分配的内容,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系统提供自定义模板管理,用户可自行定义模板。2.5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提供用户制定的统计模版,用户输入一定的条件即可以统计各种节水增粮工程项目数据,同时提供同种统计结果展现方式,例如表格、图标,用户也可以将查询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还可以根据Word模版自动生成相关的工程简报等等[2]。
3结语
辽宁省节水增粮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经过反复调试,目前已经正式运行了,2012年至2014年所有节水增粮数据都已经顺利录入数据库中,并且符合各个模块的要求。通过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系统的搭建,有效整合全省各级农水业务部门与节水增粮工程项目有关信息,能够支撑节水增粮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为科学管理节水增粮工程项目,实现农村水利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参考数据。
作者:姜于 单位: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实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094-02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性信息数据,并为学校实验室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性依据[1]。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中的实验室项目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相当地繁杂,每次统计相关数据都要评估人员耗费大量的精力通过人工计算、绘制才能到得相应报表。因此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实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对实验项目日常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统计是非常必要的。
据调查,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还没有成熟的实验项目管理系统来对实验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仍然使用十几年前北京化工大学用Visual FoxPro开发的单机版的实验项目管理系统,不能通过网络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这系统已不能在现在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利用网络化的实验项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共享大量信息, 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简化工作, 提高效率[2]。一些重点的高校也联合研制出了实验室管理系统,但系统比较庞大,使用费用比较为昂贵。针对现有系统一些不足,笔者结合本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设计一套实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 总体设计
1.1系统功能
实验室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不能是因上报数据而只做“上报”工作,应当整合资源,数据共享,加快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统计数据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功能[3]。据对西南地区部分高校实验项目管理工作日常情况的考查调研,结合本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实情,分析归纳出实验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系统设置、基础数据管理、统计与报表。具体功能如下:
系统设置模块的功能有系统参数设置、帐号管理、部门管理。系统参数设置功能主要是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如单位名称、学年学期等。部门管理功能主是为学校建立下属实验机构,帐号管理是给建立的下属实验机构分配帐号。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对基础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管理的数据对象有:实验室、教师、课程、实验项目、教师或学生(依靠实验室完成)的科研成果等,其中教学安排由教学计划文档导入。
统计与报表模块的功能是根据系统内部存储的基础数据按一定的规则统计生成相关报表,并将报表导出为Excel表格进行编辑和打印 。能够生产的报表主要有:实验项目统计表、实验课表(有班级、教师、院系为单位的三种方式)、生成实验室任务通知书、实验开出率统计表、实验室利用表等。
1.2系统角色
系统用户角色设计为三类:学校用户(管理员,教务处人员)、院系用户(分院或系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教师用户。学校用户功能是:系统参数设置,部门管理,部门帐号管理,以学校层次查询统计实验各项信息,产生相关报表。院系用户功能是:实验室管理,教师管理(分配教师帐号),课程管理,导入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以院系层次查询统计实验各项信息,产生相关报表。教师用户功能是:填写项目信息,科研成果信息,导出实验任务通知书。
1.3系统结构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为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系统运行在学校可以从外面访问到的服务器上。这样网络化的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任意能够连网的电脑上操作,系统的客户端不需要特殊软件环境,只需要安装有浏览器软件即可,大大的方便用户使用系统。
2 详细设计与实现
本软件设计选用的开发环境是VS2010,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是C#,页面脚本代码用Javascript,服务器环境是IIS 7.0和SQL server 2005。由上述的系统功能结构图知,本系统模块较多,具体设计复杂,在此选其中3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块描述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2.1 实验教学计划导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教学计划导入模块是本系统一个重要的数据输入模块。本系统中没有对实验课程进行安排的功能,因此实验教学计划是事先安排好后通过Excel电子表格导入进本系统中的。本模块与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导出的教学计划表相结合,使用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导出的表格删除表头后可直接导入到本系统内。省去了实验教学课程安排的复杂环节。
本模块的中心思想是:第一步,利用FileUpload组件将存储实验教学计划的Excel表格上传到服务器端;第二步,读取实验教学计划的Excel表格;第三步,将表格中教学计划具体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第四步,关闭文件,删除上传的Excel表格。实验教学计划导入模块关键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BtnInpu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确定导入数据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
if (FUpld.FileName != "")
{//若上传组件中所上传的文件名不为空
string UpFile;
//给所上传的文件以上传的时间命名
UpFile = DateTime.Today.Year.ToString () + DateTime.Today.Month.ToString ()
+ DateTime.Today.Day.ToString () + DateTime.Now.Hour.ToString () +
DateTime.Now.Minute.ToString () + DateTime.Now.Second.ToString () + ".xls";
UpFile = Server.MapPath(@"UpLoad\" + UpFile);
//存储上传文件
FUpld.SaveAs(UpFile);
System.Data.DataTable dt = new System.Data.DataTable();
string Msg = "";
string sheetname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读取上传的文件
ReadExcel(UpFile, sheetname, out dt, out Msg);
//将读取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DataInputA(dt);
//删除上传文件
if (File.Exists(UpFile)) File.Delete(UpFile);
Session["UpFile"] = ""; }
}
2.2实验开出率统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开出率统计模块是本系统一个特色模块。通过对基础数据库表里的数据提取分析,筛选并统计出指定学期的实验开出率统计表。表中有对班级名称、课程名称、应开实验项目数、实开实验项目数、实验项目开出率、学时数、人数、人时数等数据的统计,具体功能相对复杂,但非常有效地免去了人工复杂的运算工作。
本模块的中心思想是:第一步,在数据库建立课程表与实验项目表按课程编号建立自然连接的数据视图;第二步,从教学计划表中读取具有实验课的数据表;第三步,按实验课名称统计出相应实验课的实验项目数,计算实验开出率。实验开出率统计模块代码相对繁杂,在此略过。实验开出率统计模块运行效果图如下:
2.3实验任务通知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任务通知书模块也是本系统一个特色模块。通过对基础数据库表里的数据提取分析,筛选并产生指定学期的实验任务通知书。实验任务通知书以RDLC报表形式呈现,实验任务通知书中有教师姓名、班级名称、课程名称、应开实验项目名称、计划学时数、实验项目类型等数据,在本模块的实现过程中还运用到了子报表数据根据父报表数据联动的相关技术,具体功能也是较为相对复杂,但非常有效地免去了人工的填写相应数据信息的操作。
本模块的中心思想是:第一步,在数据库建立课程表与实验项目表按课程编号建立自然连接的数据视图;第二步,从教学计划表中读取具有实验课的数据表;第三步,在父报表中将实验课程编号传递给子报表,在子报表中筛选出相应实验课的实验项目相关信息。实验任务通知书模块代码相对繁杂,在此略过。实验任务通知书模块运行效果图如下:
3 小结
通过高校实验项目管理软件的讨论与研究,基本实现了上述实验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本研究的应用将使实验项目日常的信息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实验项目信息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于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信息管理与统计上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佳.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探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