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机械科技论文8篇

时间:2022-07-08 04:20: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机械科技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机械科技论文

篇1

农业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比如说,在讲授“内燃机”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每天可以看见很多车辆在马路上驰骋,那大家知道它们的动力是来自哪吗?然后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再通过自由发言或分组辩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发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进而引进内燃机的理论知识、基础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课堂上所讨论的话题应该是能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材内容。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学习教材内容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生动、深刻的认识。

2、模型、挂图、想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现象,导致在课堂上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而农业机械化课程作为农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们一开学就要接触,肯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模型、挂图、想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多动脑、做思考。比如在讲授“内燃机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挂图先给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内燃机的结构,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黑板上,教师可以一遍引导学生们看图片,一边讲解内燃机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内燃机的模型,并结合图挂画出来。结合模型或者图挂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的更具体、生动,一方面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一方面也提高了农业机械化课程的实效性。

3、实物教学法

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的教学只能依靠图片、模型结合教材内容来教学。而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操作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的图片或模型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不能全面展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利用实物教学法,让同学们在观察和操作实物中学习教材知识,避免了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实物来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学生们通过在课堂上对实物的观察,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转化成具体的实物,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利用实物教学法来讲授农业机械化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触摸、体感实物。比如说,在讲授“二冲程内燃机”这部分知识时,由于二冲程内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如果紧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们的想象,教师很难清除的表达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很难完全掌握教学知识,而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如果教师不结合实物在讲授这节课时,只有30%的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其中还不乏似懂非懂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首先给同学们展示实物,让同学们对二冲程内燃机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讲解有关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理论性的知识,这样学生们通过对二冲程内燃机的实物观察和体验,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相关理论了。数据表明,利用实物教学法来讲课,70%的学生基本能掌握教学内容。

4、多媒体教学法

篇2

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环节,是我国绿色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设计农业机械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可拆卸性的设计,将其作为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目标,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可以将农业机械可拆型性设计分为2种类型,在产品回收基础上的设计,是指当农业机械产品已经无法再使用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回收更多的零部件,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机械设计的成本费用;为了方便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而设计可拆卸性,主要是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水平,简化维修技术人员的操作,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

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2.1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为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可拆卸性的时候,一定要保障维修的便利性。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以便于将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维修工作,保障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环保性,不可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在密封的时候所采用的液体也必须具备无毒性,以保障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在设计农业机械可拆卸性的时候要确保所设计的农业机械能够被拆卸。要防止农业机械各部位零件表面的再加工。在拆卸零件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

2.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典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可拆卸性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设计的时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将已经被验证的有效的可拆卸设计方案应用于新的产品设计工作中,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CAD技术与CAM技术有效统一,以提高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实现设计目标。为保障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则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数据库,将典型的设计方案添加到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评价来保障可拆卸性设计水平,以确保农业机械在维修的时候能够被拆卸。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应的信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3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

在研究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方案的时候,应当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是气吸式小麦精播机,其结构主要是由排种器、开沟器、支撑机架等部件组成。传统小麦精播机在设计的时候,许多地方都需要进行焊接,不可进行拆卸,在对其实施维修工作的时候十分不方便,以至于小麦精播机的许多机械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这种小麦精播机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为此在设计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以提高小麦精播机中开沟器的可拆卸性。小麦精播机的开沟器部位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接种漏斗、开沟铲、开沟器导管和播深调节板。如此一来,在维护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能够将螺栓卸下,然后对播深调节板进行修护。

4结束语

篇3

1.1茶叶现状

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产茶的历史追到唐末,兴起于明清,繁盛在当代,到如今产茶已经有漫漫一千多年的历史。茶叶品种丰富,制茶工艺精湛,茶叶品质优异。多年来,大力发展“三步走”、“茶业富民”等战略,显现“铁观音 和谐健康新生活”品牌价值。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茶叶的需求也水高船涨,茶叶产量飞速提高,传统落后的茶叶机械制造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茶叶发展的需求。茶叶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机械生产及运用将会对茶叶产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将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客观的经济利润。为了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使茶叶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进而开拓国际大市场。因此,引进新型制茶机械,研究适合茶叶品质特点的机械化制茶技术就是摆在民众及政府面前的重要事情。

1.2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单机作业多、连续化机械少

目前还有数量不少的茶厂的制茶机械装置水平较低,很多机械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旧、老、坏、破烂不堪等现象十分严峻。加工设备基本上是常规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没有起步,机械化滞后。由于这些茶厂缺乏先进茶叶机械装备,茶叶机械装置性能不稳定,以单机作业及传统手工作用为主,这就导致了茶叶采摘、生产的连续化工作能力弱,制茶工艺较难实现规范调控。

1.2.2设备创制与工艺脱节

新型茶叶机械制茶技术在的一些山区推广量小,且茶农对部分新型机械技术性能掌握尚不过硬,特别是在投叶量、作业时间、加压等方面使用不正确。在大宗名茶的加工上,干燥工序与炒干机不配套。很多生产茶叶机械的技术人员并不精通茶叶加工工艺,使得茶叶机械与茶叶加工工艺出现不协调发展的现象。

1.2.3茶叶加工设备标准化不统一

目前,茶叶加工机械设备缺少统一的技术指标,除了标准件、通用件外,各企业生产的茶机零部件不能通用。这一方面给采茶用户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茶企业的成本。同时,目前有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配套不合理,较难实现全自动生产流水作业,制茶效率跟不上,工艺不时应人们对茶品质要求较高的需求,进而影响了茶叶机械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具体措施

2.1设备创制与工艺、品质结合

小型茶厂、大型茶叶生产企业要因地制宜,要建立以大型茶机生产企业为主体,茶叶生产为导向,生产、学习、研制、研究相互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发展机械产制来适应当下人们对茶叶品质的需求,适应当下茶叶市场的需要。比如,杀青炒干滚筒的转速可调、珠茶推炒机推炒幅度可调、各种扁茶机压力可调等。在引进的国外茶机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消化吸收与再创造。比如,在优化制作技艺方面,充分利用与台湾人缘相近、地理条件相似的优势,积极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和制茶机械,与本地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的研发道路,研发新的适合不同种类名茶品质要求的茶机产品,创新茶叶生产技术。

2.2在推广使用机械生产加工工艺

在推广使用机械生产加工工艺,要制定茶园管理、栽培、采摘、修剪、加工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步骤。目前,根据的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等名茶初始产制的基本原理及传统制作加工工艺,名茶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等名茶的机械加工工艺程序定为:鲜叶采摘-筛分取舍-摊放晾干-杀青-揉捻滤净-解块分解-分筛栓选-理条分析-初烘一步-摊凉二步-复烘出炉,一个流程下来,全程机械化生产及加工,将会极大地提高速度及经济效益。

2.3加快茶园耕种机械的运用

随着茶园种植规模的急速扩大,仅仅是依靠人工作业式的管理茶园,采摘茶叶,费用大及劳动力的紧缺就摆在了茶园主们面前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快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进茶园机械耕种的引进。在一些高瞻远瞩的茶厂或是企业,就走在了前列,如注重“铁观音”、“黄金桂”等品牌生产的茶业总公司的上第茶厂、普瑞历山茶业有限公司等都已着手引进茶树修剪机、采茶机等,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进一步上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化,思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但现有的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对于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一)农机培训领域不宽,办学不活。教育培训面较为单一,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上,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制约着农机校的生存与发展。

(二)师资力量不足,再教育缺乏。目前学校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性的进修,对新式农业机械状况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三)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投入偏少。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必要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无培训基地,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现有教材、教具、教模不能满足培训需要,电教设备落后,利用率低。

(四)农机系统人才的文化结构偏低,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农机系统人才资源的区域分部结构不平衡。

(五)拖拉机驾驶员接受培训的自觉性较差。

二、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对象

一是精心组织普及性的培训工作。结合地区的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好保护性耕作、水稻育插秧、推广鉴定、农机维修、安全监理、质量投诉、农机认证、科技攻关和农机化信息等培训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并结合实际做好推广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人员总数要实现20%以上的增长。

二是深入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针对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的需要,深入开展对各级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免费论文参考网。培训农机管理人员普及率100%,培训以乡级以上农机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是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管理办法等内容。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是加快农机技术人员培训步伐。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的需要,加快对农机科研推广等技术人员的培训步伐。全年培训农机技术人员80万人次,培训对象为农机科研、推广、监理、鉴定、教育培训等人员,培训内容是结合当前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试验鉴定技术及安全监理技术等内容。

四是加大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培训力度。针对快速增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驾驶操作维修技能的迫切需求,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购买新农机的农民,培训他们的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内容,同时结合技术推广项目,培训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三、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1、开展好农机系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作,重点抓好计算机应用、世贸组织相关知识和外语培训。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农机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结合农机推广项目,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开展技术培训。同时,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发放,利用召开的作业现场会,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

3、各相关部门要关心支持农机培训工作。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农机培训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影响到农民的经营效益和安全生产。因此,对农机培训事业要在方面多给予支持。

4、抓好教师培训树立现代教学理念。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已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三个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要求,给农机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新的任务。要看得远,要有预见性,加强对农机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加强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让教师熟练地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计算机备课,制作电子教案,下载教学资料,制作网页和课件等,已成当务之急。

5、与监理部门合作,搞好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免费论文参考网。《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经实施,可利用检审验期间或其他时机进行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提高拖拉机驾驶员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另外,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可由监理部门出面,培训学校积极配合,对违章行车的机手举办安全教育学习班,提高拖拉机驾驶员参加培训的自觉性。

篇5

英文名称: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298

国内刊号:11-1964/S

邮发代号:2-3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6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目: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

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院:现代农业学院

业:农村区域发展

级:20__级

学生姓名:__

指导教师:__

期:20__年4月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现代农业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__级

学生姓名:__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主管教学院(部)长:

20__年4月

目录

一、任务书…………………………………………………………………………1

二、目录……………………………………………………………………………2

三、前言……………………………………………………………………………4

四、正文……………………………………………………………………………5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5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6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6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6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7

2、我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现状……………………………………7

2.1我镇的基本镇情……………………………………………………7

2.2我镇农机化现状……………………………………………………7

2.3农业机械装备………………………………………………………8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8

3、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9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9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9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不够稳定……………………………………9

3.4农业机械化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9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9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10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10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11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11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12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13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13

5、结论………………………………………………………………………14六、谢辞……………………………………………………………………………14七、参考文献………………………………………………………………………15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

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

加以复种指数高,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再看看“公路变晒场”,就知道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农业机械的缺乏。

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关于__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21世纪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国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为农业机械化制定了不少的政策法规,这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给农机工作者以振奋和鼓舞。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是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工作中摆不上位置,因此各级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很少。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课题。

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表明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突出的,它与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机械化,即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以人畜为主的劳动形式。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条件。

1.2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技术的发展要以一定的载体为媒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载体。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大面积、大规模实施,必须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才能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发展,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可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3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机械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都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纽带。

1.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从农作物种植、农业运输、机械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诸多环节,到建设农业设施和抗灾工程,以及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离开机械化是无法实现的。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不仅仅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一项现代工程技术,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有效保障。

1.5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服务,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化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加工、运输的全过程,是其它服务不能替代的。

二、我镇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2.1、我镇的基本镇情

__镇位于__县城北部,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千米,东与__镇接壤,南与__镇相连,西与__镇及__乡、__乡相邻,北与__镇、__镇毗邻,最高海拔2577米,最低海拔1860米,政府所在地海拔1880米,年均气温14℃左右。辖区面积24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5人。有耕地面积1814.2公顷,水田、旱地面积分别为854.8公顷和959.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9亩。全镇辖10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7981户30207人,非农人口1245人,占总人口的4.1,少数民族1343人,占总人口的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少,但除去老人和小孩,一个劳动力负担4.8亩耕地,一头耕畜负担近11.4亩耕地,加以复种指数高,一年耕作三至四茬,作物生长期短,耕作季节性强,以致耕作粗放,并常因贻误农时,造成减产。

2.2、我镇农机化现状

20__年全镇机耕面积3500亩,机耙面积3010亩,机收面积500亩,机电排灌面积1100亩。20__年机耕面积4600亩,机耙面积3050亩,机电灌溉面积1500亩,机收小麦面积510亩,农机运输总量212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43万元。20__年完成机耕面积4800亩,机耙面积完成4100亩,浅旋面积1200亩,完成机播面积510亩,机收面积300亩,新增动力38千瓦特,农副产品加工总量2.47万吨,农机运输总量214万吨公里,农机总收入353万元,农机化培训45人。有力地支持了我镇的春耕生产。

表1:我镇农机化现状统计表

单位:亩、万吨、万元

2.3农业机械装备

到20__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693.38万kW,拥有大小农业机械203台,全镇有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382人,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业机械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更强烈,在我镇农活集中,抓节令,每当4月底5月初,劳动强度大,这时经常看到的是“公路变晒场”,到20__年,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353万元,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展联合作业,大大缩短了“三夏”周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在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我镇除机耕、机播有一定面积外,机收面积很少,象水稻生产、玉米机收、

设施农业、副食品生产等处于一种新事物的状态,距离实现农业机械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也制约了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我镇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主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缺少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这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不够稳定

机构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农业机械机构,这是几次机构改革的结果,只要一说要进行机构改革,农业机械人就人心慌慌,再有农业机械部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发展后劲,这些对农业机械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是相当不利的,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4农业机械相关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和加强

目前各级虽然出台了部分农业机械法律、规章,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如农用运输车的管理体制不顺问题,致使大量的无证照农用运输车存在,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并影响到对其他农业机械的有效管理。

3.5机械的修理服务问题

从过去建立农场、拖拉机站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到,机械能不能适应我们的耕作制度、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能不能万能通用、价格低廉,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关键问题。过去我们所采用的拖拉机和主要农具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这些农业机械的效能是好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农业机械的性能不能完全适应我们的经济、技术、土壤和气候条件,同当地的耕作制度和经营条件存在着矛盾。进口的农业机械一般是:一、型号很大,适于大量开荒和大面积单一作物的耕种。二、作业项目单一,只适于耕地,不适于运输和其他工作;耕地又只适于平播,不适于垅作。三、适于干旱地带,在湿洼地区和雨季作业困难。而我镇的农业特点是:一、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需要精耕细作。二、地形复杂,田地面积不大,以种植水稻与杂粮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以垅作为主(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结果只好改变某些原来的耕作制度以适应农业机械,形成了“削足适履”的现象。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经验,我认为在设计制造农业机械的时候,必须面向生产,根据地区条件使机械适合多种作业和多种作物的需要。并且,还要价格低廉,节省燃料,构造简单,便于操纵修理。按照这些要求,拖拉机的马力、构造、体形、附属装置等,就必须具有万能通用的性能。

在加强机械的设计制造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不能因为要实行农业机械化就不重视旧农具的改良和畜力的利用。应当把推行农业机械化同人力、畜力和民间农具的利用结合起来,也就是新旧农具结合,“机、马、牛”结合。

4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4.1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

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认真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农业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政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要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其他农业发展资金中,财政资金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并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使用。

4.2确定目标,制定规划

我镇要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要根据各地的条件、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并突出地方特色。基础较好的坝区应率先成为我镇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区;粮食生产区要重点解决玉米、水稻生产机械化;根据我镇农业的特点,争取玉米和油菜生产机械化上做好文章。规划要明确各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强化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4.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是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政策,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决定继续延长30年土地承包合同。要稳定这一基本制度和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市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又被赋予新的机制、新的内容。重点要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等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建龙头,强龙身,壮龙尾”的思路,建立健全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逐步形成以区(县)级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头,以乡(镇)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龙身,以村和农业机械专业户为龙尾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各类专业性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和专业户、机具租赁公司以及农业机械作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以农田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推进农业机械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同时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要面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开展综合服务,特别是要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龙头”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4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事业“横跨工农业,涵盖大农业”,其管理涉及的业务,既有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又有以行政力量组织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的政府行为。因此,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首先要在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农业机械促进法》、《云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强配套法规的建设,完善农业机械法制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形成依法管理的新局面。其次要稳定和理顺农业机械管理体制,强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稳定和充实农业机械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抓好农业机械的生产和供应,与 工商行政和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对农业机械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环节进行行业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农民权益。要重视和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特别是国家要授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部门对农业机械实施全面监督管理。

4.5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

在稳定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充实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要下大力量,狠抓农业机械科技进步,用更多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产品来武装农业,来提高农业机械乃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作为我镇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重点应围绕“服务农村,富裕农民”做好文章,进行项目推广,如发展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吸纳、加工、辐射功能,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种植业方面要加强新机型选型和引进推广,尽早实现水稻、玉米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切实抓好增产效果显著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玉米移栽、地膜覆盖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为我镇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4.6注重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

要提高农业机械工作的科技含量,关键是要加快跨世纪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天津农业机械化事业事业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市和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这个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阵地,下大力量加速培养跨世纪的、优秀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农业机械人才,为农业机械队伍源源不断地补充生力军,增添新鲜血液。

5、结论: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的装备和投入水平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农业的产出水平方面;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本身的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产前和产后关联活动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农业的技术层面,而且还表现在农业的组织层面。

我国的土地政策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应当承认,我国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也应当看到,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培养,“谢谢”!

参 考 文 献

1、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3.P17-23

2、余泳昌.《新编农业机械读本》.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5-1.P45—47

3、王福海.《农业推广》.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__-2.P1—4

4、于 冷.《农业标准化》.出版日期20__-1-1.P86—88

篇7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县,农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具体表现在:农业机械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方法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所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先进技术和作业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本增效。农业机械有利于防灾减灾,从老天爷手中夺粮。在灾害天气下利用机械可以完成抢种抢收。农业机械有利于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同时,土地向大部分种粮大户集中,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离不开机械化。农业机械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高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运用好政策性补贴加快农机化发展。大部分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大在、年利用时间短、资金回收周期长、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而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增强,农机拥有量增加,农机化作业水平大大提高。

2、强力扶持农机大户与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农机化的发展。农机大户的发展对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有很大的示范推动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其在政策、信息、技术、资金方面应给予帮助,鼓励农机大户为农户提供耕、种、收、植保、灌溉一条龙作业服务,加快推进集约化作业的农机服务方式,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机化发展。农机化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许多农业机械不适应于农艺作业要求,最终无法推广和使用。因此要求农机生产厂家设计人员与农艺人员相结合,设计出适合农艺作业要求的新机具;农机推广和培训技术人员与农艺人员相结合,探讨出即适应农机作业又适合农艺要求的操作方法。

篇8

英文名称: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镇江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8530

国内刊号:32-1814/TH

邮发代号:28-8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