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体育研修总结8篇

时间:2022-05-09 03:47: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体育研修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体育研修总结

篇1

笔者曾以参训者的身份参加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发现有些培训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者的学习需求、培训形式陈旧、组织管理不到位、参训者参训动机不明确、授课教师水平不高等,造成培训走过场,既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又浪费参训者的时间、精力。因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对培训是否有效应予以重视、探究,要把“让每一位参训教师都学有所获”作为培训宗旨。笔者在策划、组织、实施“象山县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高90学时培训”时,边实践、边探究、边反思,下面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与同行们探讨。

一、按需施训、内容科学是培训有效的前提

在制定培训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参训对象的培训需求,然后根据参训者的需求来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内容。笔者对我县初中体育老师进行90学时培训需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日常深入学校进行教研指导时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1.我县在职的初中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是体育专业毕业,但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层次不一,个别教师运动技能水平较差。2.教龄在十几年以上的教师的敬业精神普遍强于教龄在十年以内的教师,但教龄在十几年以上的教师运动技能有很大的退化。3.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执行力不强。4.在日常的教学中施教内容存在应试化、单一化,忽视队列队形与动作技能的教学,对教材的理解比较肤浅,处理教材能力较弱。5.我县初中教师的培训需求: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了解课改前沿动态,提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对体育课的理解,明确体育课该怎样上;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怎样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等。针对上述培训需求,笔者把初中体育教师90学时培训定位在“教学技能提高”上,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多样性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市、省体育教研员及特级教师的力量,用理论引领、实践跟进、专题研修等形式,提高我县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达成培训目的,笔者选择的培训内容分理论与实践两大类(见表1)。

从表1中可见,理论部分的内容涉及师德修养、课改前沿动态、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单元计划等专题,这些专题可以打开教师的思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理论修养,都是我县初中体育教师急需继续学习的内容。实践部分内容有队列队形训练、篮球技能、田径技能训练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很有必要对教师的运动技能加以纠正、指导,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动作示范的规范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实践以篮球和田径两个模块为主,田径和篮球是初中教材中的主要教材,在初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实践活动,来验证教师的教学能力,来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争辩、解剖,最终达成共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调控、教学反思等能力。无论是理论部分还是教学实践部分的内容,都体现了学科教学的专业性,针对性强,突出以课程改革与学校体育为主线,以立足课堂、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为核心,达到增强修养、转变理念、创新教学、巩固技能的目的。

二、研训一体、考核科学是培训有效的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所研究的专题,以“短、平、快”为原则,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组织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讨论分析,然后设计研究方案,采取实践措施,进行实证研究或实践探索,最后总结经验,撰写培训体会,直到实践并提出新的问题,层层推进[1]。

本期培训形式采取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机械式培训,在培训中结合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完成培训工作,做到“训中有研、研中有训、研训一体”。理论部分采用专家专题讲座形式,各位专家的讲座主题明确,都是理论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做讲座时不是单一的灌输,而是与教师交流互动,抛出问题,引导参训教师讨论、争辩,最后由专家点评、小结,大家对问题达成共识。这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锋,给参训教师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量,对抛出的问题有了更透彻的理解,给参训教师起到极好的专业引领作用。实践部分的技能训练,参训教师人人参与,先由指导教师统一讲解、指导,然后分四个小组自主练习,参训教师间相互纠错,最后技评。参训教师对这样的技能培训形式很感兴趣,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刚跨出校门的教师,都不甘落后,都想在同行面前露一手自己的看家本领,各项练习都异常认真。参训教师的篮球动作、田径动作、队列队形动作、口令的规范性、指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实践采用课例研修的形式进行,对某个教材内容进行多轮上课,先小组集体备课、上课、观课、小组评课、提出修改方案、小组代表发言、教研员点评,然后再进行第二轮上述教研流程。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只有一轮,研讨后就结束了,而本次课例研修教研活动有两轮(时间允许的话可多轮)。在第一轮评课后,对提出的整改方案再付诸于行动,来验证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法、学法等是否更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更理想。

在课例研修中,参训教师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事干,为本组的集体备课积极出谋划策,观课要完成观课量表的记录,评课时,人人要汇报观察记录分析,并提建设性意见。因任务明确到人,课例研修行动中参训教师的表现都很好,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效果。这样的课例研修行动,为参训教师的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参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教材的理解更深刻,打开参训教师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具器材;在教学层面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体育教学行为,较好地掌握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能运用科学理论思考、剖析、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期培训采用的管理办法是:1.常规管理:制定班级管理规则,每半天都需参训教师在考勤表上亲笔签到;在参训教师中推选班长和班委若干名,共同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把参训教师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落实等事项。2.评价管理,采用多元评价法对参训教师的培训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占10%)、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占20%)、运动技能的技评(占25%)、教学设计(25%)、评课稿或课后反思或案例(占20%),总分达到90分者为优秀,60~89分者为合格,上公开课者发给县级公开课证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分由组内教师互评产生,运动技能的技评得分由参训教师推荐的各项运动技能较好的教师担任;教学设计和评课稿或课后反思或案例由班委成员根据参训教师完成的作业质量打分。评价者由参训教师担任,参训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评价者和管理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参训者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参训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动机明确、师资精良是培训有效的关键

动机明确实际上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落实培训中的日常问题。因此,我们更关注研究主体的实践性和亲自性。这样做有两大优势:一是在于教师“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研究能力的提高:二是实效性强,教师可直接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或策略,它更容易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因此,在本次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研究主体行动上的真正参与[2]。要使培训有效果,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更关键的还是参训教师的学习动机是否明确、是否有继续学习的愿景;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否让人信服,指导是否深入。从心理学上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呈正比关系,学习动机强,学习热情就高,学习效果就好。因此,笔者在培训开班仪式上,对参训教师介绍本期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授课教师,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培训形式的新颖性、授课教师的威望、专业水平来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动机,并使参训教师明确培训的具体任务。有些参训教师原先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参加培训,听了笔者的介绍后,对本期培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本期培训师资精良,授课教师阵容强大,一部分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有本县的学科骨干教师、2007年全国百名体育优秀教师姜全林老师、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马冬花老师、某部队连级军官,还有一部分不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更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如: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资深体育教研员葛永利老师、浙江省宁波市体育教研员朱水敏老师、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浙江省前任体育教研员董玉泉老师等。各位专家都如约按时到场做讲座,讲座紧扣主题,例:浙江省前任体育教研员董玉泉老师的讲座,展示了他丰富的教学功底、深厚的教育智慧,从理论联系到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传授了很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策略,如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魂”,坚持健康第一的魂;“链”,形成一个整体设计的链条;“点”,设计课堂教学的亮点、闪光点;“变”,突出教学方法的变化、变通;“台”,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趣”,贯穿教学活动的兴趣;“情”,调节课堂氛围的激情;“度”,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度、难度;“时”,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效率;“量”,关注课堂教学的运动量,这些设计要素给参训者以很好的启迪。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的讲座就“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回顾”、“影响课改进程的相关问题”、“对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的认识”、“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分析,使参训老师对体育课程标准及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课程理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在谈到单元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的制定、体育教材功能价值、“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体育教学设计中的练习密度等几个最基本问题时,余老师运用翔实的案例加以说明,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开阔了参训老师的视野,使大家对体育课堂教学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得以重视。余老师的讲座起了很好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参训教师指明了体育教育、体育课改的方向。各位专家的讲座各有特色,涉及的面也各不相同,但都充实了参训教师的理论知识,使他们的专业素养得以很好的提升。

四、结束语

报名参训的体育教师38人,于2月15日准时开班,2月29日圆满结束,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培训组织者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形式、培训专家等向参训教师进行了无计名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8%。本次培训不追求活动形式的轰轰烈烈,只关注活动过程的扎扎实实。将大型的培训活动“化整为零”,改变了以往培训活动中只有少数“专家”发言,而绝大多数教师只能“看”和“听”,却不能“说”的弊端。教师们的相互讨论交流,不仅可以强化教师参与活动的直接性,而且更有利于将研讨的问题及时“消化”,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2

200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进入课改实验,七年来我们一方面通过培训、研讨、对话等教研活动,在全省创设一种学习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参与高中课改,倡导因校制宜、百花齐放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观摩、交流、评优等活动,用典型带路的方法推进课改实验,闯出了一条模块教学的路子。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有如下特点。

一是体育师资配备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看,已基本能适应高中课改要求。二是体育教师对学科价值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比较到位。三是体育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比课改前有较大提高。四是大多数学校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意识有所加强,模块教学的实施操作基本规范。五是由于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高中文化科教师,缺少针对技艺类学科(体育与艺术教育)的条目,例如有关于图书、实验仪器、网络教学的条目,却没有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大课间活动、运动队训练的内容,所以对结果分析有很大影响。六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是侧重于讲授、提问、追问、谈话、实验演示等,而是动作示范、运动负荷、师生互动、运动安全等。因此,这次调查中的许多条目缺少学科针对性。体育教师填写时只是根据只占1/11的室内理论课的情况来回答,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一、基本情况

1.省教研室在省级课程管理中发挥了研究、指导和管理的作用。

(1)调研交流。

我们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调研活动,并逐步做到每次调研有一个专题,每次调研有一个提纲和一份问卷。例如新课程实验工作一年后我们在全省进行了抽样调研,并据此写成《对江苏省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调研与思考》一文在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上作大会发言,反响热烈。此后我们又通过调研写成《苏北三县一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等多篇论文,多次在中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奖。

(2)培训、研修。

我们积极组织培训和研修,认真学习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通过调研、交流、对话等形式,着重在由理念层面向操作层面的转化上下功夫。例如参加华师大主办的国家级培训时我省精心挑选的38名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十天的培训中,勇于思考和探究,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乐于互帮互学,受到一致好评。回来后参与开展的省、市级培训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出台文件。

总结基层学校模块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针对面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等文件,对全面指导高中课改实验起到了很大作用。

(4)课题引路。

多年来我们坚持课题引路,坚持每年一次的论文评选活动,并坚持论文报告和答辩的做法,对培养体育科研队伍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已连续四届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奖,取得了三个全国第一、一个全国第二的好成绩。

(5)能手比赛。

从2002年第二届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开始,我们不断修订比赛规程,使之逐步趋于规范和完善,成为基层体育教师争相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平台,也成为培养体育骨干教师的抓手。

至今我们已举办了中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共五届,由于我们突出一个“能”字,要求参赛教师能设计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能说课、能上课、能评课,同时有展示自己演讲和才艺表演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以赛导教、以赛促研”的作用。

我们还重视把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从而使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变成一次具体而又生动的实践培训。

2.大多数学校为模块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为了共同研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在实验之初,从学校层面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要促进各市普通高中之间的经验交流。我们开展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学校实施方案》)征集、评选和研讨活动。从124所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和其他7所高中所提交的131个《学校实施方案》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呈现出丰富、生动的局面,形成了模块教学的五种模式。

(1)标准模块组合的模式。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田径类和健康教育专题类二个必修系列,和其他六个运动系列中适合本校学生需求和爱好的、同时学校条件许可的某些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设置。

(2)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将田径类项目和体操类项目合并为“基础运动类”项目,作为必修系列,并由此构建两个基础运动类必修必学模块,为2个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强化学生基本体能的发展,因为田径类项目只包含了走、跑、跳跃、投掷,而体操类项目还包含了悬垂、支撑、攀登、爬越。

(3)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将有深厚群众基础并已形成传统的学校特色项目引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并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我们将这些项目称为校定必修项目,通常为1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校传统项目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一批进入学校传统项目运动队的后备体育骨干,同时巩固和发扬学校传统特色,形成校园体育文化。

(4)多元结构的模式。针对来自不同初中的高一新生,他们在体育运动能力、锻炼习惯和学习基础上存在差异,高一年级时,不打破行政班界限进行选项教学,而是着重打好基础,进行多元目标指向性学习,初步了解学校选项教学的内容、方式、特色和教师特长。高二年级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项,逐步培养兴趣和能力。高三年级完全自主地选择1-2个项目学习,着力培养体育特长。这样,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完成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各个维度的目标,从量变到质变地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为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打好基础。

(5)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有的学校因设施等条件的不足和师生人数较少等因素的限制,尚不能采用教学班合并重新组合成选项教学班的形式,为解决这一困难,采用对行政班多数学生所选的两个项目的必修选学模块进行复式教学。

3.模块教学的责任落实到体育教研组。

体育教研组的凝聚力、责任心和课程实施能力是模块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省大多数四星级高中的体育教研组均能积极投入到高中课改中,在模块教学的实践中,展现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并在模块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块教学方案》设计程序和方法。

4.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将模块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课堂。

全省各高中体育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在“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和学时计划”的评选、研讨和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展示、培训活动中,展示了他们才智和活力。

从2009年全省高中优秀体育课评选、2011年全省高中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2012年全省高中体育教学能手比赛和全国优秀课展示活动来看,我省高中体育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参与能力也相对较强,得到全国和省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这反映出江苏高中体育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高中模块教学给广大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提升专业水平和展示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空间。

二、取得的成绩

1.从“选项教学”到“模块教学”观念的提升。

“选项教学”反映了高中课程改革“内容的可选择性”,但高中课程改革的内涵远远不只是“内容的可选择性”,还有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评价的改善等等。通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江苏广大高中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由“选项教学”到“模块教学”的观念和行为的提升。

2.学校领导为模块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高中是基础教育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面临决定人生的高考,学校和师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学校领导层如何为学校体育定位,如何为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这将决定体育模块教学的成败。

江苏省许多优秀的高中的领导认识到,体育作为高中课程的一个学科必须纳入高中课程选课制、学分制、导师制的统一管理之中,才能有效地达成其水平目标;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作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窗口,更应成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最具生命活力和教育特色的要素。例如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高中等学校,直到高考前一刻仍坚持上好体育课。

3.模块教学对教师指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模块教学对学校体育教研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予了各学校体育教研组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把模块教学的责任落实在体育教研组是我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教研组一方面要协助学校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学校实施方案,另一方面要组织专项备课组制定相关模块的教学计划,细化到单元,并指导教师制定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细化到学时。

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省淮阴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铜山中学等学校的经验介绍表明,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教研组应承担起如下重任才能确保模块教学的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1)组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安排相关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2)积极争取学校以及相关处室的关心和支持,主动承担或协助《学校实施方案》的制定。

(3)做好教师模块教学分工和学生选项指导工作。

(4)建立专项备课小组,制定《模块教学方案》。

(5)利用、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模块教学。

(6)优化学习评价,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

(7)在模块教学中,传承和发扬学校特色,并向课外延伸,搞好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

4.在模块教学中进行基于模块的单元构建。

篇3

关键词:领域目标;业余训练;人心;人才

前言

21世纪作为一个新型的时代,对所有人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体育人才也要全方位的提高,成为高素质、高素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作为竞技体育的基础部分,学校体育首当其冲。本文就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现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实现五大领域目标进行了探讨。

1.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概念及任务

1.1何谓学校业余体育训练

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一部分热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较好,又有某项运动专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的训练过程①。

1.2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任务

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专项的技术、战术与知识,加强身体、技术、战术等全面训练,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提高对所从事的专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总的来说是为了学生打好身体、技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基础。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群众体育骨干服务。

2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也沿着竞技体育的单一路线大步向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在重视竞技体育的时候经常会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就会出现业余训练最常见的问题,即:学生文化科学习成绩下降,因为学习成绩的下降,很多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思想上也更容易出现偏差,变得“中体轻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到小学、初中,大到高中、大学,在学校里出现抽烟、打架,以强欺弱的违规违纪事件,而这类参加业余运动训练的学生最后就会被贴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标签。

2.2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2.2.1训练理念的错误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授业者,学生的竞赛成绩出众,体育教师也万分光荣,但如果在开展业余训练的时候为了追求自己的名誉,只是一味的紧抓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便是训练理念的错误,也是造成学生“中体轻智”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

2.2.2学生自身能力的薄弱

“贪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作为十几岁的孩子,自控及抗压能力尚显薄弱,而面对着繁重的文化科学习任务,以及从早做到晚的作业,很多学生就会抗拒学习,甚至逃避学习,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一大因素。

2.2.3教练员自身素质

教练员是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训练的效果②。目前,在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教练队伍中,大多教师来自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的体育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经历,这与现行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手段有一定的差距,难以达到培训高水平运动员的要求③。

3“训就人心,练就人才”,对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建议

通过翻阅资料,及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参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实践,总结问题,究其原因。新课改下的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不能再盲目从事,如何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目标,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新型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作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执行者的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五个必须。

3.1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训练理念

学生接受业余体育训练最后的走向如何,都是由教练员所决定的。是继续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族,还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教练员的训练理解是方向标③。所以针对以往错误训练理念造成的不良后果,教练员应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深切贯彻国家新课改的方针、政策,重视训练成绩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力及社会适应等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3.2育人先育心,增加师生交流,全面了解学生

要真正使一个学生得到好的教育,不出现思想偏差,首先要从学生的心入手,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智健康才是体育训练乃至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

对问题训练生,教练员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3.3家校紧密联系,文化、素科团结协作

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成功与否,学生是不是真正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教练员一个人的责任和任务,而是学生家庭、学校以及各学科的共同职责,只有学生家庭和学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得到了学生家庭的认同与支持,才更利于学生参加业余训练,只有家校紧密联系,才能时刻关注到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而只有文化、素科的相互团结,相互协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得到基本的保障,文化、素科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才能合理调配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使学生自己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致文化学习和业余训练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4建立完整的训练体系,良好的训练氛围,出真正的体育人才

完整的训练体制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21世纪的今天,我国作为竞技体育大国、强国,任何一项取得成功的项目,都有其自己的一套训练体系,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想要取得成功,也必须具备一套完整、健全的训练体系,良好训练氛围的营造,能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业余体育训练的快乐,只有完整的训练体系以及良好的训练氛围,才能培养处新型的体育人才。

3.5提高教练员自身综合素养

在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中,教练员一方面是训练的执行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学习模板,大量的研究表明教练员的自身水平在学校业余训练中对于学生训练兴趣的激发有着显著的作用,教练员的自身水平越高,学生就越是崇拜,而就是这种崇拜心理,促进着学生更刻苦,更认真的训练。所以,教练员在进行训练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钻研先进的训练知识和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德、智方面的能力,为人师表,言行端正,举止大方,确立自身人民教师的正确形象。

4.结论

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本来就是一件很复杂、很繁重的事,而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对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众多学校业余训练的教练员访谈,结合自身参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实践经验,发现学校业余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参与训练的学生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广大的学校业余训练教练员提供借鉴。而要真正实现新课改对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所提出的目标,广大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教练员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浦江县郑宅中学)

参考文献:

[1] 张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J].科技资讯,2009(7):44-46.

[2] 李良生.课余训练的概念与任务[J].研修专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2012(9):23-25.

[3] 吕坤.试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论文天下,2011(7):71-74.

注解:

① 张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J].科技资讯,2009(7):44-46.

篇4

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推动陕西教育科学发展

1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抓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将学习实践活动与谋划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适时启动《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对未来12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部署。启动《陕西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研究制定《陕西省普通高校设置工作若干意见》、全省中小学发展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和制度,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2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做好省属高校领导班子的调整补充工作,指导有关高校做好党委和纪委换届工作。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政治建设。加大高校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工作力度,加快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步伐。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制定2009-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探索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路子,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继续做好在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健全高校教代会制度,做好民主推进校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工作,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工会组织,促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3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教材出版、校办企业、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学校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4 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开展修订《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等法规的立法调研。学习、宣传、实施《教育督导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加大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开展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积极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做好行政审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委厅机关法律事务办理工作。

5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启动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从2009年开始,每2年对全省中小学校进行1轮督导评估,市、县(区)两级每年共督导评估6000所学校,监督指导学校规范办学。创建3个“双高普九”县(区),评估验收4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督导评估与考核7个县(区)的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督导评估10所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继续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和复查工作,创建1~2个教育强县和一批教育强乡镇、复查4个教育强县。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6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国际间高水平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开展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加大教育领域引智工作力度,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来陕工作或以各种方式为陕西服务。认真执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和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做好因公出访团组派出工作,全面实施“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海外培养及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做好外国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省自费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抓好我省4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建设。做好邵逸夫、朱英龙、王永庆先生赠款建校项目的各项工作。加强我省高校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7 加强委厅机关建设。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努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水平。统筹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综合协调、公文审核、会议管理和督查督办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开通机关办公内网,进一步整合优化全省教育网络资源,努力办好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积极推动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做好教育和保密工作。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深入推进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努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

二、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工程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抓住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等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制定《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的统筹管理职能和作用,建设好、管理好中央和省级立项建设的74所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组织举办全省第四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深入开展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培养德育工作典型,创建具有陕西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品牌。

9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努力使全省中小学都能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调研视导和网络研修活动。做好2009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组织开展基础教育重大课题研究,继续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举办薄弱学科教师研训班,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科建设。开展义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织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积极推动教科书循环使用。加强基础教育学校的规范化管理。

1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高校思想理论课新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全年培训200人。举办四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举办两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加强5个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以纪念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世情、国情、社情教育。在全省高校积极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工作,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5所学校。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站点击率。继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查。

11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骨干体系建设。通过开展评估督查活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推进重点地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推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办好陕西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织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展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推动我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2 推进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抓好中考及中考分析反馈指导初中教学工作,抓好中考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继续落实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改革措施。落实《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抓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操作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半年出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方案。在高考自主命题中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2009年度我省各类招生计划及生源计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完善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办法和高考短信服务平台功能,做好省级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为考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高考移民”。

(二)以实施民生八人工程基础教育项目为抓手,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13 做好学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大力推进灾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受灾中小学一期新建校舍建设项目缺,资金,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秋季开学前完成建设任务,把项目学校建成功能完善、质量可靠的放,G工程。做好后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

14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前一年实现新机制改革目标,使我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在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同时,稳妥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配合财政部门研究提出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15 抓好民生工程基础教育项目的实施。积极实施中、省重大教育投入项目,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生活设施改造项目、中小学条件装备项目、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初中校舍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城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选择1~2个县进行完善学校设施“整县推进”建设模式试点。以学生食堂、宿舍卫生安全为重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抓好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16 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城市幼儿园管理。按照三级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高的思路发展高中教育,抓好省级标准化高中、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做好特殊教育学校与启智学校建设工作,根据国家下达我省的2008年度特殊教育项目建设计划和投资,协调指导项目建设的实施:会同省发改委积极争取2009年度特殊教育项目。继续做好民族教育与教育工作。开展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评估,促进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

17 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和普及实验教学县创建工作。扩大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覆盖面,继续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开展市、县级技术支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深化远程教育培训和应用研究,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研究引领工作。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水平,创建和复查一批普及实验教学县。

18 抓好教育对,支援工作。进一步拓展教育对,支援领域,推动高校和城市优质中小学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困难学校;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提供经费、物资和智力支持;组织对重点支持吴起、平利教育发展工作进行中期检查督导,总结和推广经验。

(三)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19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把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完成招生33万人的任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以扩大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重点,拓展东西合作、西西(陕西和重庆)合作新领域。制订和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行为。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建立并完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注册制度。

20 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人人技能工程”及其六个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短期技能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确保全省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全年完成短期技能培训16万人。重点支持各市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公共平台)建设;每个市重点支持2~3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创建若干所国家优秀和1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8个专业性、10个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48个示范专业、12个精品专业。实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创建3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30个高职重点专业、5~6个高职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建设工程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1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研究制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各市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动员企业广泛参与,联合各县级职教中心,建立10个区域性(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以行业为依托,组建一

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举办数控技术等6个专业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完善大赛相应制度建设。

22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市级政府统筹力度,以各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实行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市级职业教育中心。继续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全省新建7所县级职教中心,加强3所县级职教中心。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着力加强资源、政策、资金、培训“四统筹”。深入推进“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主阵地作用,新建100所省级示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

22 推进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加强对全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督导评估工作,确定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积极支持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自学考试等重要作用,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为抓手,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24 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建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教学名师50名、教学团队50个、特色专业5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0个,引导高校积极争取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加强对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与成果的总结,做好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巩固教学评估成果,完善教学评估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机制,促进高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施“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我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高等学校图书资料文献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

25 深入推进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按照《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做好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中期和年度检查。开展2009年度省高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大力培育高等学校优势特色骨干学科。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二期验收和三期建设的推进工作,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26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办好西部大讲堂和博士生论坛,培育、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开展研究生英语课程质量检测,抓好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创新水平。加强学位管理,积极推进学位授权制度改革,做好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和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工作。

(五)以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27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组织高校申报“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专项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培养资金项目、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重点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联度密切的、有可能产生标志性成果并能够实施转化的项目,遴选100项科研成果和可转化项目组团参加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

28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全省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软、硬件建设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调研编写陕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指南,推进重点实验室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组织全省高校申报省“13日”工程研究中心。组织高校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继续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完成第三批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考察立项工作。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完成2009年省教育厅到期项目验收结题工作,自然科学成果、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奖工作以及省科技成果奖励的推荐工作。推动高校企业改制,推进高校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

(六)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9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组织师德宣讲团,深入市、县和学校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贯彻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省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

30 开展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学习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省、市、县、校及各级培训机构的职责,指导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深化培训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计划”。继续实施“阳光师训”项目,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50000名。完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省级培训1500名,培训者研修1000名,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研修1000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4000名,中小学实验教师技能提高培训600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100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培训400名。启动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工程,建设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网。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力度,完成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120人、提高培训250人、高级研修培训250人、“送培下乡”培训200人、培训者培训60人。认真组织职称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织评选陕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继续做好特设岗位教师和教育硕士的聘用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31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完成1200名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开发一批具有陕西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包。制定《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研究制定省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师资培训基地考核管理办法。依托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面向省内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职教师资本科班、硕士班。启动实施中职骨干教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力度。推动实施高校“三秦学者计划”,建设学术骨干体系。制定《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暂行办法》。

32 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学校的岗位设工作的指导。完善高等学校和厅属事业单位各级岗位设置标准和聘任办法,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编制管理,开展全省中小学编制工作调研,理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编制标准关系,解决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偏低的问题。建立全省中小学校及教师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

建设和管理。

三、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3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以校园招聘市场为基础、区域协作市场和行业市场为补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做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指导学校建立与就业状况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预警机制。做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

34 认真实施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绩效工资制度,规范教师津贴补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指导高等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依法提高教师待遇。

35 鼓励和规范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鼓励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措施。制定全省独立学院过渡期方案。继续组织开展“放心上民校”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引导民办学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规定,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督查力度,严格民办高校办学条件,规范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引导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保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36 积极帮助高校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加强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健全高校财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省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帮助高校调整优化融资贷款结构,减轻还贷压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逐步化解高校经费难题;适应高校资产快速增长趋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实施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篇5

一、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苦练内功,勤于思考。

一名出色的学校领导,必须具备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扎实的专业技能、娴熟的学校管理方式方法、为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坚定信念。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才能够在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前提下,才能够把学校领导好、发展好,做的有效、做出特色。一年来,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广泛学习,提高自身的品味和素养。如通过参加**市特级校长李海棠校长培训基地学习、到**市实验学校、杭州市第二中学、**市育才中学、陕西省西安中学等学校参观考察、听取**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课程改革:传统经验与现念整合》的报告、山东聊城杜郎口镇中学校长崔其升的《校长的课堂建设力——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报告、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校长素质与学校品牌建设》的报告、**市首届“十佳”青年校长郑杰的《学校发展与发展学校》的报告、于漪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变革》(郭景扬著)、《校本管理》(胡惠闵著)等专著,苦练内功,并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把所见所闻、心得感悟进行思考、提炼,先后完成了《弘扬精神打造教育品牌--中学教育发展特色研究》、《以基地为依托不断提升自我》、《高尚的品质是校长的最重要素质》等专题研究的文章,并有《课堂教学的重构:走向“生活化”》一文在《**教育科研》(20**年第11期)上发表。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传承发展、充实提高)

无论是今年上半年在中学工作,还是本学期来到**中学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工作环境。每一所学校,无论其现在的发展水平、现状如何,都有着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也即特殊的发展轨迹。一所学校所以发展到今天的这种状态,都是从过去一步一步走来、形成的,都是特殊的。来到了新的学校,要想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对这所学校的过去、发展的历史有清楚的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基于这种思考,今年8月底我来到**中学以后,就下定决心,采取三种方式对**中学进行广泛、深入的了解:一是看,包括看学校的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看领导的工作方式、师生的行为举止、看学校的文书档案、师生的作品成果,看课堂、看学校的各项活动;二是听,采取参加学校各种会议、讨论、交流活动或个别访谈方式,听取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学校的介绍、想法或建议、愿望,三是想,即把通过上述渠道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归类,形成理性的思考、规律性的认识,为下一步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铺垫。

有幸的是,来到**中学以后,我有机会参加了两项涉及到学校全局的重要工作:一项是为迎接普陀区教育督导室来校督导,撰写《**市**中学发展性督导自评报告》;另一项是:进行20**年新一轮《**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的申报,并设计制作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风采展示网站。这两项我来到学校之后就立刻全身心投入的重要工作,使我有充分的机会和条件接触到学校的各种文件、档案、制度规划、总结反思,使我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各方面情况,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两项工作一直进行到11月中旬。

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两个轮子一起转”。

尤其了解到,学校自1965年创建以来,有许多骄人的成绩:首批“**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多次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学校”,是“**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学生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新一轮“**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学校经历了“学校主动发展”、“学校持续发展”、“学生主动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基于网络的“有效管理”和“教育科研”两项办学经验,向全市推广。学校合唱队在市、区颇有影响,曾获得“20**年中国城市童声合唱比赛”金奖,多次获得“**市布谷鸟音乐节合唱比赛”一等奖,等等。

第二:“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依靠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认真踏实,自觉规范,探索进取”的教风、“刻苦、奋发、主动、创造”的学风。

现在,学校把“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作为办学理念。这种理念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三:学校领导、老师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矢志从教、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具有良好师德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和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有现代管理意识和水平,学校向心力和凝聚力强。

虽然迄今为止我对学校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是我总觉得,学校一定还有很多我没有了解到的东西,即使是我已经知道的,也很有可能仅仅是表面,我还必须在这方面用比较多的精力。

三、学生自主发展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发挥众议,群策群力)

来**之前我就听说,这是一所十分规范的学校。来了之后,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等等。从德育工作的角度来说,现在学校的起点很高。那么,在现在已经很高的起点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具适切性和发展性?如何使德育工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代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把学生作为人的本体的发展,因此,深度开发学生潜能,积极搭建学生主动探求、实践体验的平台,理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懈追求。

基于这种考虑,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1、完善以“五以”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工作目标体系。“五以”即:

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旨。通过自主管理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广泛的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管理活动成为育人活动。

以学生为主人。所有自主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成才需要。

以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离不开教师指导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教师的管理在自主管理体系中更多的体现为方式、方法的指导,从传统的保姆型、警察型转变为顾问型。教师的工作更多体现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逐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以学校为主导。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应该是在学校整体改革框架下的学校管理模式探索。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理应得到学校中心课题的有力的支持,并努力实现目标一致,学校还应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实现校内外全员管理,整体育人。

以活动为主线。学生的经验大多数来自主体体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交往,自我实现,精神调剂的需要。如进行“温馨教室”设计大赛、金秋歌会、学生运动会、足球联赛,本月还要进行跳踢比赛、拔河比赛、新年音乐会大型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以更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2、进行岗位锻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行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制。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协助年级组长开展年级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年级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参与年级家长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参与对学生考评等工作。

进行学生大队委员改选,发挥大队干部参与大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活动,突出学生地位和自主管理能力。

3、开展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以“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科学等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学生艺术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密切结合。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主要有:庆祝教师节尊师爱师主题活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血脉亲两岸情,涉台教育主题活动、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活动、“祖国与我同行,阳光体育主题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歌声伴我快成长**中学20**金秋歌会”等。如学校体育工作,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用、责任共担、荣誉共得”的体教结合工作原则,构建了以“健康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校本体魄健康系列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荣获“20**年普陀区涉台教育月活动先进集体”奖。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依据“促健康发展,育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把课外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按照“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原则,充分利用学校业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服务基地”三大板块横向交织、层次递进的校外教育基地网络,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提高学生是社会适应能力。

5、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全员育人的教育网络。

成立了新一届社区教育理事会。充分挖掘、利用社区优质教育资源,本学期成立了以街道、警署、居委会等单位为主的新一届社区教育理事会,以期达到校内外资源共享的目的,发挥其在学生教育中的协调、保障、指导作用。

成立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年级组建立了“年级组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委会在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参与管理与监督实施作用。学校还利用“公告栏”、“告家长书”、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等形式,听取家长与社区群众的意见,形成教育合力。

开展家长满意率调查和社区满意率调查。我们树立起家长即顾客的观点。从大规模调查中获取有价信息,并以此作为学校改进工作,改善办学的重要参考。

6、加强育德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育德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我校十分重视以班主任、团队干部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并以德育队伍的专业化为主题,积极构建完善的学校德育保障体系。主要举措有:

通过完善专业引领下的德育校本研修制度,提高德育队伍培训的实效性。本学期主要通过班主任专业能力培训和中队辅导员专业能力培训两个层面,增强了德育队伍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实行班主任带教制度,以老带新,促进年轻班主任的健康成长。

通过采用班主任“精彩一刻”演讲的方式,为班主任搭建展现智慧的舞台。

通过“**中学教育网志(Blog)”网络交流平台的应用,促进育德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创建合作团队,营造同伴互助、成果共享的和谐氛围。

7、完善德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随着学校教育的新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要求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修订以及正在修订的的规章制度有:《**中学升旗仪式细则》、《**中学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中学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中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中学教室财产保管制度》。相关制度的修订,更好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

四、立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旋律。

“向科研要质量”是**中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功经验。把科研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是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一大创造。,同时也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仅在20**-20**年三年间,学校教师荣获论文奖多达26项,还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等多项**市和国家级课题。学校在科研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下一步学校的科研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如何更好地运用科研手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使科研成为学校教师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并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把科研与聚焦课堂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及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使学习、思考、行动成为全校教师的习惯性动作、使“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基于上述的思考,从教师的成长起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问题的探讨入手,拉开了本学期教育科研的大幕。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自本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我们计划与全校的每一位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和需求、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进行了单独的交流,探讨了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心理辅导、课外活动、学生自主发展、同学交往与同伴互助、家校沟通、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大量富有价值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继续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现代教育的理论和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学习,向学校领导和老师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2、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机制研究,加强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成长关系的研究,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6

一、“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校的建校史就是一部课程的发展史。“3+x”一体化校本课程是在一系列课程内容、体系、形式变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概括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我校编制了《泰山学院附中学科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泰山学院附中实验教学实验细目》(以下简称“《细目》”)。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学校都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编制适合我校特点的《纲要》,并且每学期都进行全面修订,将修订工作贯穿在学期教学中,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结合《纲要》对上一周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教学进行研讨,对《纲要》中的问题加以修改。

例如,我们编制的《初中数学星级作业》分为基本水平展示、中级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学校精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训练题组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初步实现了五个功能:作业题目类型多元化,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类型;作业题量控制,实现有限覆盖;每一题目都标有星级,学生可自主选择;课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控制教辅资料,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分年组织编写了《细目》,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一一梳理,明确学期内容与整个学段或学年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

二是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整合。我校开设了12门国家课程,9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在时间上相当紧张,在师资上比较缺乏,在内容上部分知识重复、陈旧、脱离生活,如果不进行校本化整合,地方课程非但难以落实,还会效率低下,收获甚微。为此,我们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举办暑期骨干教师研修班,研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2016年7月28―30日,课程研讨会在先期实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多个整合方案,如《基于项目制学习的信息技术STEAM课程》《环境教育与情景英语课程整合探索》《环境教育课程纲要》《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整合方案》《安全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实施》《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还有关于校本课程的《“拼天下”STEAM综合课程深度开发策略》等。

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国家课程原有学科体系的整合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对内容、时间、师资和场地进行全方位整合,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探索整合课程的最优方式。在原有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提出了“‘3+x’一体化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设想。

二、“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构建

在课程开发上,我校放眼未来,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课程的整体性,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把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我们围绕“3”设计了一个“课程魔方”(见图1),这个“课程魔方”正面三部分依次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底面三部分分别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侧面三部分分别为七、八、九三个年级。

这个魔方有27个大小不同的小长方体也就是9维27个课程群,在每个课程群中,架构了多元、多阶、严密、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真正成为“一体”。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DNA”,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所有课程都必须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构建。多样的校本课程就像营养品一样,滋润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提供的课程群。这些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七年级主要开设“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定的基础课程外,我们又开设了七类基础型课程,将三级课程整合为一体。我们开设的基础型课程是:

①学科类课程(语文阅读与写作、散文游记选读、望岳文学编辑部、数学傲来峰俱乐部、泰山植被研究、泰山小导游、法律大讲堂、英文剧场、法语俱乐部、日语俱乐部等);②人文素养类课程(泰山文化之历史名人、泰山石刻、中华字谜、对联文化等);③科学素养类课程(数学思维方法、生活中的物理、生物实验设计技巧、丰富的生物世界等);④艺术素养类课程(播音主持、声乐技巧、美术欣赏、漫画设计、陶艺制作、布艺创作、剪纸艺术等);⑤身心健康类课程(乒乓球运动、溜冰与平衡技能、轮滑、定向越野、极限飞盘、心理辅导等);⑥信息技术类课程(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3D打印技术、机器人大赛等);⑦生活技能类课程(化学与健康、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插花艺术、水培生活等)。基础型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思路和理念在课程建设的集中体现,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校内开设的基础型校本课程排在了课表里,利用学校的“自主选课学习日”,教师人人开设课程,学生人人选课走班。课程的开设实行教师网上晒出课程方案,学生网上抢课,先到先得,额满为止,打破原有班级,成立课程班级,实施走班主题教学,这样就更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八年级主要开设“拓展型”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我校紧紧围绕着“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学生核心素养,创建了自己的校本拓展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我们的拓展性课程也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课程如开学课程、主题班会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习力系列课程(学长学姐谈学法、班主任谈学法、身边伙伴谈学法等)、知恩感恩系列课程、校园节日课程(体育与健康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演练课程(集会防踩踏演练、灾害事故应急疏散演练等)、开放周“家长讲坛”课程、“学友讲坛”课程。校外课程如攀登泰山体验课程、“远足励志”课程、“暖冬行动”志愿者活动课程等。

九年级主要开设“研究型”课程,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我校面向有特殊或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设了各种研究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成为一个共同体。我们的研究型课程主要以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这些课程不占用统一课表时间,学生来源打破年级。课程开发的教师也不固定在某个年级,有特殊技能的教职工都可以参加,活动场所也不局限于校内。学生和教师平等的组成课程团队,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家庭、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往往与杂志社、工厂企业或某些政府机构有联系。如我校的望岳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写作尖子生,其创办的《望岳文学》校园期刊,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校园期刊。我校的小记者团积极外出采访,进行写作训练,许多作品发表在《泰山晚报》上。我校的拱北石科技社积极与泰安市科协联系,走出去请进来,提高了科研能力,多位成员获得发明专利。我校的3D打印社积极开展活动,制作了多个作品,部分生陶醉在创客

空间。

课程魔方把三个级别、三种类型的课程和三个年级都交织在一起,纵横有序,高低衔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式网状结构,使各种课程成为一个有机体,集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给学生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x”是一个未知量,可以无限地扩大增长,意味着学生有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这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存在于学生身上,难以预料又即时生成的具有课程价值的活动,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自我开发。这种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过程由学生自主实施,效果由学生自我评价。因为是即时生成,又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统称为“x”课程。例如,我校八年级女生自己开发的“剪纸小组”,男生自己开发的“吃货小组”(烹饪),小作家范开源和同学开发的“创作小组”等都属于我们的“x”课程。“课程魔方”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各种课程的“一体化”,再加上“x”课程的补充,我校的课程构建可以说达到了高度的“一体化”。

三、“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3+x”一体化课程是一个立体网状结构,千头万绪,复杂繁多,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控制程序是很难实施的。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课程管理科,三个年级分别设立三个课程实施小组,配备两名工作人员。每学期初,我们先发动组织师生申报自己开发的课程,然后写出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交给课程管理科审批,批准后按计划具体实施。课程管理科的任务非常艰巨,首先要定好课程的主要承担者,安排好各种课程的实施时间、地点,协调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各种关系,分配好实施资金和器具,然后是实施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是一个最难的工作,不做好过程控制就很可能使课程的实施有头无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下雨”。鉴于此,课程管理科安排了专门的课程监察人员,按时检查课程实施情况,做好课程实施记录,从细节管理上严格要求。期末要求每个课程小组都写出总结,学校给予书面评价和一定奖励。因为课程管理科工作做得具体扎实、细致到位,所以我校“3+x”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我校整合开发了200多门校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我校教师开设的英语配音课程将手机与多媒体连接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便捷的表现平台。通过配音这个过程,配音者能更精妙的把握英语语言的细微之处,更深切地体会到努力付出之后“成功”二字的内涵。可以说,每一段配音的成功都会催生内心巨大的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当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他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通过配音,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心生强烈的内驱力并由此辐射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学习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7

年,是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开局年、起步年,也是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年。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经过一年的探索、尝试和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评价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个过程虽然起步坎坷、举步维艰,但成效显着、意义深远。我们今天组织大家在这里召开全学区教育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让我们总结成功经验和成绩,反思存在问题和不足;思考新学期工作思路,谋划新学期工作措施。使全体教师在新学期里,能进一步端正思想、转换思维、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以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思路,更加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确保完成本学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在高效教育综合改革中创出佳绩。下面,我就全学区教育工作讲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年工作回顾

年,我镇教育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学区教职工齐心协力、忘我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深化,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逐步加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骨干力量逐渐壮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课堂改革稳步推行,新的教育教学机制初步建立。

为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探索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市教育局在年新年伊始,就开展了一系列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专家报告会、教学研讨会、教学现场交流会及中小学课堂教学竞赛等大型教研活动。花海学区紧跟市教育局课改步伐,抓理论学习,促活动引领,研磨课堂细节,按照“试点先行”到“整体跟进”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课改全面推行。

学区相继组织开展了“启迪心智,激活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研讨会、“破茧而出,回归教育的本真”学习感悟报告会、“化蛹成蝶,为课改插上腾飞的翅膀”打造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的开展,既为学科教师指明了高效课堂改进的思路与方向,也为教师教改增强了信心和活力。中学先后三次派出5人到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等课改名校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并将所学到的名校教学管理、课堂模式、课堂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及时汇报交流,同时为教师们带来了《昌乐二中的秘密》这本解读“271高效课堂模式”最透彻最具体的读本。使教师开展新课改活动有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顺利实施。通过近一年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现已形成一套相对稳定且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评价体系。值得肯定的是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尝试、勇于探索,课堂中正逐步呈现出蓬勃的活力与生机。至上学期末,中学各学科已全面实施“271高效课堂模式”,并初见成效。从课堂上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显着提高,学生由原来的“听”为主,逐步向“做”为主过渡。中心小学也能积极参与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寒假教师整训期间,学区组织中小学教师积极讨论制订校(园)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导学案管理办法、小组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三力建设”自主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操作性强、指导性强、实效性强的文字材料。为今后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念依据和制度保障。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改良性发展。

在教研活动的开展上,各校积极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重点突出了“四个落实”:一是“学”,上一年学区、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年先后开展集中研讨会6次;先后邀请地市级骨干教师7人为我镇中小学教师展示了精彩的示范课;中学共有12位教学骨干,共展示了22节研讨课;中小学及幼儿园共30位教师上了观摩课。在活动中通过展示和点评,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说课、评课、上课的水平。二是“考”,组织以“新课改、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师业务知识考查,重点考查教师对所教学科教材的理解、知识点的把握以及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三是“评”,5月份,以全市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和小学品德课教学竞赛活动为契机,中学和中心小学分别开展了参加全市思想品德课教学竞赛的选拔活动。6月份,中心小学开展了“我心中理想的一堂课”教学评比活动,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积极性,活动精彩纷呈、富有成效。同时,中小学以“晋级创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进行三个课型的评课验收活动,有力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四是“研”,将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一帮一”结对子等任务明确到个人头上。教研活动坚持不断总结、及时推广的原则,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年我镇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5月份全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选观摩活动中,唐华老师获中学组三等奖,陈娟老师获小学组二等奖;8月份全市“教师三字一画”基本功竞赛中,王慧蓉老师获全市一等奖;中学课题《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申报省级课题。王成老师的《以人为本,培养德性,立足规范,着力创新》、焦文珍老师的《赴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心得》被《玉门市高效教育改革研讨交流经验材料汇编》收录。本年度,我镇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7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活动中有10人获奖。共有2名教师分别被玉门市教育局命名为“玉门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王喜辉、魏旺正先后参加了评选酒泉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三、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年轻教育骨干成长迅速。

一是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考评细则,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

二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启动课堂教学晋级创优活动。严格按照《玉门市课堂教学晋级创优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学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晋级创优活动纵深推进。启动“名师”培养工程。落实《玉门市中小学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充实培训项目和内容。各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经验。花海中学组织教师分别赴玉门二中、黄闸湾中学等学校交流学习,花海中心小学先后组织教师赴玉门市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参观学习。花海中学先后派出五名教师赴山东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等地学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上学年学区组织的各种省市级短期培训、专项培训、专任教师技能培训共计330人次。

三是注重培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把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未来的发展相结合,本着“在比赛中提高,在竞争中成才”的原则,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晋级创优活动,各校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指导。通过培养,一大批年轻教师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四是为了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学习,现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年我镇教师有6人取得了本科学历,15人参加在职专升本的学历进修。

四、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各种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上年度学区坚持“强化管理、抓标务本”的方针,继续以“五个抓好”,即抓实备课、抓活课堂、抓精练习、抓勤辅导、抓细考查,规范教学行为,确保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完善了各种检查和评估制度,监控教学过程,严格教学秩序,教导处对教学常规检查能认真记录。在导学案和作业批阅上实行月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教师进行整改。九年级实行月考制,每次月考后,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总体成绩优胜的班级进行奖励,获得奖励的学生在光荣榜中张贴照片,以促成班与班、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竞争氛围。去年初中会考,花海中学3名学生进入全市前十名,7名学生进入全市前五十名,整体成绩较上年有所上升,有101名学生被玉门一中录取。学区每学期都抽一定的时间到各学校进行常规检查。4月份和11月份,学区巡回各校全面检查教师工作情况,经检查所有教师所有学科都能认真备课,无漏备、缺备或不备课上课及不签批教案现象。中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如初中物理、化学、数学竞赛及书信大赛、作文竞赛、防震减灾小论文比赛等,一年内中小学集体和个人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68项。中学先后被命名为“酒泉市防震减灾示范校”、“酒泉市信息技术示范校”。

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年,是我镇教育布局调整取得成效的一年,也是教育项目实施的攻坚之年。中学综合楼已经完工,现已投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校舍紧张的被动局面,为学校开展实验教学、艺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活动空间和设施保障。中学餐厅主体框架已经完工。中心小学明德教学楼已经打好基础,新建成的中心小学“生态沼气厕”所已通过验收,中心小学学生浴室也基本完工,校园建设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巩固和完善现有成果,挖掘校园文化潜质。各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及楼道走廊文化建设,完善各班、各室的学习园地,营造氛围;把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块绿地育人,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上学年开始,各学校积极行动,倡导读书活动。一方面,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各校都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布置橱窗、学习园地以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家长大力宣传读书的作用和益处,让读书的思想和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积极创造读书条件,中学在教室建立书柜,通过学生自捐图书和学校购置图书相结合逐步充实书柜,目前学生人均有效图书已超过5本。为使读书时间和效果得到保障,中小学每天下午自习抽30分钟时间为专门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年8月,深圳天图创业公司向我镇中心小学、小泉小学和条湖小学捐赠了价值10余万元的图书,加之学校先后筹资配备、更新了部分图书,使我镇的图书配置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六、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年教育局明确提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人才资源,积极发展艺术特长教育,按照教育局的总体要求,学区在教师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内部调整、外出培训等方式,充实学校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学生音、体、美、舞等特长培养。中学根据学生自愿、艺术组选拔,挑选出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学生,成立了音乐、美术、舞蹈特长班。特长班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艺术素养,为升入高一级艺术特长班打好基础。在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学校成立了体育兴趣小组,利用早操和活动课时间,有专职体育教师对学生集中进行技能和体质训练,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实现向体育专业学校输送特长生的目标。各小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组织书法、绘画、文体等兴趣小组。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质,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学前教育逐步形成规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学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对我镇中心幼儿园和五所村小幼儿园,进行全面细致地督查和指导,使得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幼儿园办学声誉得到家长认可,全镇幼儿入园率达到99%。年12月9日至10日,花海学区成功举办了幼儿教学观摩活动,全镇17个幼儿班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认识到幼儿“小学化”教学模式的弊端,懂得了幼儿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八、综治安全工作细致入微,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

综治安全工作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抓实抓细安全管理。一是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各类应急预案和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定期排查,加大整改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换陈旧的电路电器,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设备;四是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安全防范力度,如,张贴“校园安全直通车”铭牌,成立校园护校队,加大值班安保力度等;五是各小学坚持路队制度,保证了学生的行路安全;六是通过开展防震知识讲座、消防安知识讲座以及地震安全逃生演练和消防安全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七是加强对学生食堂的卫生安全和住校生的安全管理。坚持学校领导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八是配合各部门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进行整治,有效地制止了“三无”车辆接送学生的不良现象。

一年来,我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投入了全部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离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效课堂改革方面。一是教师信心不足。面对新课改,很多教师观念守旧、畏缩不前,思想上抵触、行动上迟缓;二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内涵研究不透、把握不准、领悟不深。特别是导学案的编制,良莠不齐、难易不当。更甚者,把导学案编成了习题案,没有真正起到“导、学、做”的作用。部分教师离开网络和工具书就无所适从,只会教不会研。个别教师对理论的学习一知半解,所以在操作起来生搬硬套。三是评价机制没有发挥效能。现有的评价机制还未触动学生思想深处,还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致使部分学生思想懒散、消极应付,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造成点评问题时片面狭隘。四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比较突出,不能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

二、学校常规管理方面。一是制度执行不力,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虽然很健全,组织机构也很完善。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大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不明,立场不坚,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这些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个别教师可以不服从学校领导工作安排,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推三阻四,消极应付。学区三令五申的要求,坚决杜绝教师参与赌博行为,但个别教师仍然以身试法,参与赌博活动,再次警告这些教师,我们一旦掌握了有力的证据,我们决不姑息迁就,一定会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二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没耐心、不细致。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很有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作为教师,正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搀扶者和引路人,教师应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郁结,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个别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思想过于简单,感情过于冲动,稍微发现学生的不良表现,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甚至疏远漠视学生,造成了学生的抵触情绪,给学生思想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力。这些方法极不可取,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克服这些简单幼稚的做法。各学校应尽快建立起学生综合档案,将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案,便于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分发挥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获得愉悦,获得教育,帮助学生走出狭隘的思想误区,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综治安全工作方面。12.1学生走失事件,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尽管我们所做的工作细致入微,措施办法具体到位,但仍然存在疏漏,仍然发生事故,这就说明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有一点马虎,在行动上不能有一点迟缓,必须时刻高度警惕,紧绷安全这根弦,把安全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一定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年工作的思路

一、继续推进高效教育综合改革。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展示,大胆质疑,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高效学习。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花海中学通过一年的探索研究和尝试运用,在“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施行中,初步形成了完整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各科课堂教学已趋成熟,并制定出了《花海中学打造高效课堂配套管理制度》。本学年,中心小学及各村小学应以此为蓝本,在小学低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整体植入“271高效课堂繁体模式”。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考评制度,使高效教育综合改革在我镇中小学中全面铺开。

二、积极开展课堂晋级创优活动。

本年度,各校应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制订的《玉门市课堂教学晋级创优活动实施方案》,根据《花海学区课堂教学晋级创优活动各学校年度任务指标》,继续扎实开展课堂晋级创优活动,各校评审小组,应根据上年规范课、标准课评审验收活动方案,对教师在三个课型(新授课、综合实践课、复习课)中的课改理念、课标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认定,并根据《玉门市课堂教学晋级创优活动评价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审验收结束后,及时收集申报验收教师的相关授课资料(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包括说课稿、教案、课件、导学案、评审小组评议结果等,归类整理后妥善保管。做好迎接今年四月份市教研室对标准课抽查验收的工作。

三、强力推进海量阅读活动,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海量阅读”是一种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通过海量阅读,能直接促进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信息的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同时,在教师中实施海量阅读,可以使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师的知识积淀更加深厚,为引领学生成长、灵活驾驭课堂教学打好坚实基础。新学年,市教育局把海量阅读上升为学校的教学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我镇师生海量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学校要根据校情和学情,制订《阅读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纳入正式教学的范围,让阅读成为一门课程,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要求小学生每年阅读图书不少于20本,初中生每年阅读图书不少于30本,中小学教师每年阅读教育专着不少于10本。各校要定期组织学生朗诵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以活动促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业之本、强教之源,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的必然要求。本学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逐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以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重点突出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学能力的评价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做到优劳优酬。考核在理念上要简化,要克服畏难情绪,在全面的同时要突出教学业绩的比重。考核在操作上要细化,要科学、合理、公正、公开。

二是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酒泉市、玉门市《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规定》,从严规范教师行为,完善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和师德考核制度。三是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各学校要认真学习《玉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玉门市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本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培训制度。为教师提供多种培训渠道,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并把教师培训成果,作为绩效考核、教学能手评选的重要条件。四是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学校要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建立教材研修制度,营造讨论交流、教学研究的氛围,通过加强教师设计练习的能力训练、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研究教材的能力训练、加强教师读书活动等,建设教材过关、思维创新、理念先进、热爱学习的师资队伍。

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力争课题研究出成果。

课题研究在我们各学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个别课题,只申报立项,不能有效地地组织研究,拿不出阶段研究成果,得不到结题审批,使课题研究变成了形式和摆设,课题研究空洞而无味。今后,我们要本着“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参与即提高,成长即成果”的思路,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做好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重视已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过程和结果,争取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学区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到对学校年终考核机制中,使我镇课题研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六、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完善规范档案资料。积极落实市政府、市教育局有关“两基”迎“国检”的部署和安排,建立健全“两基”迎“国检”工作机制,制定“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严格按照“两基”国检有关要求,查漏补缺,补充、完善、规范档案资料,确保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

篇8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在音准方面有偏差;也有个别同学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段总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时段目标: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

本单元以“我的祖国”为情感主题,安排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中国心》、听赏乐曲《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我的祖国》以及音乐知识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强音记号”了解歌唱家郭兰英,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

本单元以美丽的草原为情感主题,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草原的宽阔及草原人民的奔放。

第三单元:星空畅想

以“星空畅想”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及感受无边无际的星空,畅想浩瀚的宇宙。

第四、五单元:外国影视音乐

本课是一个以借鉴为情景,以其他国家的经典歌曲为主题。第六单元:奥林匹克风

本课以了解奥林匹克的文化为主题。

三、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

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业务研修安排:

1、每周进行集体备课。

2、每周四参加区教科中心举行的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

3、潜能生辅导安排:

采取长期化、短时段的教学方式,将音乐技能的各种要素(音色、音准、表情等)逐一深化学习。

六、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

1、音乐课常规教育

2、我的中国心

3、欣赏:自新大陆

4、一个妈妈的女儿

5、我和我的祖国

5时

2

1、美丽的夏牧场

2、聆听:赛马

3、聆听:草原上

3课时

3

1、我爱银河

2、蓝天向我们召唤

3、聆听:天地之间的歌

3课时

4

1、小小少年

2、聆听:碟中谍

3、啊,朋友

4、天空之城

4课时

5

1、雪绒花

2、聆听:音乐瞬间

3、苏珊娜

3课时

6

1、我和你

2、阳光体育之歌

3、欣赏:奥运会会歌

4、圣火

4课时

7

期末考试:每人进行单独表演

1课时

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本学期在结合上学期课题的基础上,继续研讨《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这一持久性课题,力争将这一课题中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五、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计划。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十七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十七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教学工作计划《音乐教学计划》。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4面对新学期的到来,我真正体会到了肩负重任的感觉,相反,却给了我更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动力,为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使个人工作和学校工作同时起飞,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特做如下计划:

一、学科内容与学生概况:

本学期我任1—6年级音乐,根据校区的安排及个人情况,我将在任好音乐课的同时认真学习和研究思想品德,不能局限于音乐专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低年级学习音乐的情况:

小学生再入学前,尚未经过听宾辨、比较等听觉训练,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他们在唱歌时常会走调。节拍、节奏也不稳,在唱音阶时也常易走音。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低年级多数学生他们尚不具备准确的音高、时值概念。因此我将针对学生教育“先入学为主”的特点及时地培养学生准确的音高,时值概念,则将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使他们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当然,这种音高、时值概念的培养,必须遵循学习音乐的感知规律。注意学生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使教学方法既符合教学原则又符和音乐学科的特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作要求与设想为保证教学工作的实施,再工作中自我要求如下:

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安全,学习和生活、深入了解和引导学生。

为人师表,言行得体大方,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学校临时交给的任务。

深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参与性。

参与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并引导部分“不出头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其在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积极参与学校及其区里举行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并进行记录与总结。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与思考,虚心听取和请教各位教师以及有关领导的意见和见议。

三、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初定计划,不当之处,望领导给予指出。

最新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5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学习心得体会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初二级学__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温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2、启迪聪明,陶冶情操,进步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爱好、爱好、把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好为主,以达到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进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串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练习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