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17:37: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嵌入式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95-03
一、引言
21世纪的经济社会正朝着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的方向迅猛发展,作为其中发展主体的现代企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何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认真审视的核心问题,也是在高校教育中全面推进和加快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于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完善和实施有效实践教学。现行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局限:共性趋同、培养目标定位偏高、针对性不强、适应(企业)能力差[1-3]。表现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难以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本职业务以及快速成长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本文将在分析传统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培养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设计出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丰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上可概括为“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辅助”的基本形式。在实施安排上属于较为典型的串列式布局(参见图1),即“前端实施理论教学,后端实施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在完成了理论教学任务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希望通过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则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因受到实习场地和实习时间的限制,通常是将学生集中在一两个企业中,在为期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实习,大多数同学的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相似或相近,实训内容也基本相同,由于时间较短,参与的学生较多,企业难以提供全面细致的实习安排,学生也因此难以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工作内容和操作技能。
三、对传统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
传统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前即完成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优点是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对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内容、运营模式在头脑中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概念,易于理解和把握实习单位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操作技能。但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难以形成对该专业实践应用的认知,对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集中实践安排在后端且时间较短,学生不容易回顾和联系起已完成的专业课程内容,从而影响到实习效果。三是,集中安排实习,通常为一到两家企业,并且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岗位较为单一,学生难以通过集中实践环节来掌握多项业务的实务技能,且无法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质来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四是,实习教师通常擅长的专业领域(理论和实务)较为局限,难以对同学实习期间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答。因此,传统的串列式实践教学培养方法,难以有效完成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满足和适应现代企业对于复合型、高层次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四、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总结设计及其应用
对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总结设计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实践教学的局限,有效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关键在于“两个层面的嵌入”,即理论教学中的实训嵌入、教学过程中的实训嵌入。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参见图2):第一,建立课程群组,在每一课程群组中选择1~2门课程设置成为专业核心课程。这一做法是因为课程群组中的多数课程的实训内容存在较多相似,可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来替代,进而防止重复安排,有效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第二,扩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时,将实训内容嵌入课程教学。现行的专业课程一般安排为48课时,基本为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扩大课时,将代表课程群组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到的基本的、典型的实务操作技能在课程中进行训练,这是第一层面的实践教学嵌入。第三,划分集中实践环节为两个关联的子过程,分阶段嵌入整个教学培养过程中,以取代传统的单一阶段实践教学安排,通过反复实训,有效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这是第二层面的实践教学嵌入。
通过实例进一步阐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在安排教学计划时,首先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分组,构建“基础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等课程群组,选择1~2门典型课程作为该课程群组的专业核心课。例如,选择“管理学原理”作为“基础企业管理”课程群组的专业核心课程,“项目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课程群组的专业核心课程(参见表1)。编制教学实践计划,安排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实训的内容。根据初步实施的教学经验,专业核心课程安排80课时较为合理,其中48课时为理论教学,16课时为课堂实训,安排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内容,16课时为学生实际操作,安排问卷设计与发放、市场调查、企业调研等内容,将课程群组中要求涵盖的基础的、典型的实务技能在课堂中进行训练。此外,将实践教学划分为2个子过程,分两阶段嵌入整个培养过程(中段和末段),形成两阶段集中实践模式。
从目前初步实施的效果来看,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达成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较好地克服了传统串列式实践教学中实训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对学生进行实训,提升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兴趣。第二,克服传统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学生短时间难以较好地把握实务技能的局限,通过“两层次+两阶段”的实践教学的嵌入安排,保证了学生的实训时间。第三,在专业核心课程与分阶段集中实训中引入企业导师,利用企业导师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有效弥补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使学生实训内容符合贴近现代企业需求,实训效果达到企业管理实践要求。
五、总结
实践教学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体系中亟待探索和改革的部分,关系到高校能否实现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本文在分析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局限的基础上,总结设计了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从两个层面上将实践教学嵌入“课程教学”、“整体培养”过程,构建“两层面+两阶段”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嵌入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初步实施的效果显示,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有效提升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满足学生特质化要求,增强多专业技能训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谢奉军,黄新建.论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75).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63-02
近几年,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提速,3G网络全面铺开,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进而为嵌入式系统产业带来更大的人才需求。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嵌入式软件人才将是企业争夺的目标。
相对强大的市场需求而言,目前,嵌入式人才市场的现状却是企业举着大把的钞票却招不来合适的人才。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嵌入式人才缺口每年为60万人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水平相对滞后,每年输送到市场上的嵌入式系统人才不多。形成的现状就是:一方面,有些高校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另一方面,嵌入式企业缺乏有经验的人才。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学校其实并不少。从教学层次上,可大致分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嵌入式方向、高职院校的嵌入式专业以及与嵌入式相关的社会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面向的是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想在嵌入式开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讨论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普通本科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在原有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开设与嵌入式有关的课程是水到渠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某些重点高校就依托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在研究生层次展开了嵌入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Delta OS,它是电子科技大学和科银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全中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些重点高校在本科层次也开始引入嵌入式有关的课程,但嵌入式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研究生层次和科研实验室中。
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层次嵌入式方向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在计算机类或者电子类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有志于从事嵌入式开发以及未来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嵌入式开发的学生进行广泛的兴趣培养。具有如下特点:(1)本科层次的嵌入式专业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三,甚至大四,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出现。有些本科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才开始接触嵌入式开发。嵌入式系统课程在本科阶段多作为专业知识的拓展或研究生学习的铺垫,更多出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或者所辖的二级学院培养方案中。(2)本科学生入学素质高,学制长,理论基础扎实。由于学生拥有深厚的计算机或者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往往在接触嵌入式开发后可以触类旁通,学习能力和速度都非常惊人。(3)本科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较强,以科研带动教学,研发氛围非常好。一些重点高校的优秀本科生在大三就可以加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中,进行嵌入式产品的实际开发。(4)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科研的实力较强,一些重点院校与国际知名的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无疑大大促进了本科层次嵌入式方向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随着嵌入式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国内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也以较快速度发展。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起步最早,发展较快。从2003年首次开设全国高职院校中的第一门嵌入式系统类课程,并创建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个嵌入式系统类实验室“深职院-电子科大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室”开始发展至今,该专业已有400名左右的嵌入式方向毕业生,其中大部分都就业于嵌入式相关行业,有些学生在企业工作两三年后,目前已成为嵌入式专业方向项目经理以上技术人员。总结这些年来的办学经验,深职院嵌入式方向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教授紧跟当前嵌入式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把学生培养成“能工巧匠型大学生”。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说明。
面向工作岗位,体现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 自本专业创建至今,每年5月定期举行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广泛邀请业内精英企业的总裁和一线技术负责人讨论、修订当年新生的大学三年教学计划。来自企业的声音使得每一届学生的培养计划都源自就业岗位,符合工作需要。
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潮流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按照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和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包括:微控制器高级应用、RSIC嵌入式系统技术、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DSP技术、智能网联网技术、嵌入式SOPC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等。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素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在各种实验(实训)室进行,并基本保证每人一套业内实用的实验设备。
与嵌入式知名企业紧密合作 定期举行最新行业技术交流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参观,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除了前面提到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还大力建设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生具备国内外认可的嵌入式行业权威认证 引进“ARM中国技术工程师”、“WinCE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国内外认可的权威认证,既拓宽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高职院校本身的一些客观条件也影响和约束了嵌入式系统人才的素质,如学生入学基础较差,学制较短,学历证书对企业没有较大的影响力等等。
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培养嵌入式系统人才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两种模式均有优势和不足。能不能取长避短,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结合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研究并探索一种学制与普通本科一样,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相似但更高的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和普通本科一样培养四年制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在培养思想和课程体系上有以下特点。
(一)培养思想
直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普通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嵌入式行业的相关工作技能,能将学校所学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很快适应并进入工作角色。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使学生在体系化结构的嵌入式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能基本胜任一线的工作角色,并具备一定的专业自学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有潜力和后劲。
课程设置目标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是结合硬件平台设计、系统软件规划、应用软件开发等一系列环节的软硬件综合工程。因此,要求应用型嵌入式系统人才必须掌握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能力,必须是全方面的软硬件人才。这和普通本科院校电子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的人才有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软件硬件兼顾的四年制课程体系 结合课程设置的目标,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软硬件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进入32位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在硬件方面,必须先学习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低频)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在软件方面,要学习C/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软件学和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只有掌握了这些课程的内容,才能进入32位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而32位嵌入式系统本身的知识点很多,主要包括32位嵌入式芯片的结构与功能、32位嵌入式硬件体系结构、硬件平台的电磁兼容设计、嵌入式软件中的Bootloader引导程序、驱动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平台的移植与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因此,必须全面、系统地规划应用型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的四年制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中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的关系 虽说“实践出真知”,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这一行,没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 “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根据嵌入式系统助理工程师工作岗位的特点,以一个具体的嵌入式公司的研发活动展开分析,并确立研发中的典型工作过程,仔细分析工作过程对嵌入式助理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完成课程的初步设计。在经过与企业兼职教师商讨后,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并整理出实用及可操作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方式进入教学。根据PDA研发过程,将课程分为14个项目、1个课程设计完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其实践和理论的课时比例为42∶22;全程在专门的实训室中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基于IntelPXA270的嵌入式教学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方法,系统掌握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开发及应用的相关技术。
学完一门课程,掌握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技能 在课程体系中,多加入学习时间集中、实践动手环节为主的整周实训课(单元课),建立以产品为实体的多种工程技术开发实训项目以及相应的实训室等。如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该课程集中在2周实施,共56学时,在这2周的学习中,学生在基于IntelPXA270的嵌入式教学平台上围绕PDA应用项目完成内核及SDK定制、bootload、串口开发、gprs应用、gps应用等10个实用的实训项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针对PDA及相关嵌入式系统的常见应用项目的开发方法。
像专业核心课一样,认真进行毕业实习工作 普通本科院校一般只在大四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考虑到让学生多些时间体验工作岗位,体验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用人企业的需要,在大四下半学期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甚至可以考虑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为学生联系或者学生自主联系嵌入式行业公司,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一个学期,使学生把握住宝贵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时间。
此外,与国内外的业内知名公司合作,引入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认证,作为学生的课外延伸。
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满足嵌入式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实际工作岗位,兼顾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理论和方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嵌入式系统教育从高职层次向应用型本科层次逐步转变的一种探讨和尝试。随着这种模式的推行和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嵌入式系统人才从校园走向广阔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彭艳.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2007,(14):38.
[2]熊茂华.高职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
[3]解志坚,张红燕,曾炼成.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的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4]李志杰.新形势下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12).
关键词:案例教学;嵌入式系统安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86-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出[1],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实践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讲述理论模型,缺乏创新,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授课目标无法很好完成。为此,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目标
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内容涵盖了安全体系结构/协议、认证技术、病毒与恶意代码、网络入侵、入侵检测与防火墙、嵌入式系统安全等内容。课程顺应嵌入式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建立对嵌入式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全貌概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对办法,独立学习与初步设计嵌入式系统安全方案,为今后应用嵌入式系统或从事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照顾到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步采取“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方法设计
案例教学(CaseTeaching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W.B.Doham推广,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3]。应用到本课程中,在每个技术专题的讲解过程中,采用“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试点教学。
四、实施方案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实际特点,笔者采用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如在讲解网络攻击技术专题时,首先铺垫知识点。网络攻击分为三个阶段:预攻击、攻击、后攻击阶段。预攻击阶段要收集目标网络、目标主机的信息。如,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操作系统类别、开放端口和服务情况等。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必须辅以实际案例。因此,课堂中为学生演示信息收集过程。通过网络命令ping、tracert/traceroute、nslookup,或网络登录截取banner信息等,推断目标网络和目标主机的基本信息。这些都是学生日常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中常接触的命令和操作过程,但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很少有人能够联想到这类操作可帮助黑客获取到如此重要的敏感信息。完成了上述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课堂中演示用实际工具,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软件,获得目标主机的系统漏洞和开放端口/服务情况。通过案例解析,让学生从理论了解到实际操作,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在小组讨论阶段,老师可提出问题:“上述扫描工具的实施原理是什么?能否借助于之前学习过的网络知识、编程知识,自己设计实现一个类似的软件工具?”鉴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留在课后完成。但教师需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给出具体任务。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转而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实训总结”,通常是以“作品展示+演说答辩”的形式进行。
五、评价准则
课程授课模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准则也要做出适当调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如图2所示。由于课程特点,授课内容是以专题展开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进行,所以评价标准也以项目为单位。评价表的评分标准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充分考虑“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新知识点理解、辩论/答辩”等阶段的学生表现,在评分过程中,教师评分和同学评分的比例也有所调整。该评价准则,涵盖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响应国家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例,对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本科教育正逐步由培养精英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为此,众多企业和高校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了合作,积极探索出了“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定制培养”“就业引导”“项目引领”等多种合作模式[1]。国际上,校企合作被认为是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著名的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等[2]。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德州学院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教育改革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结合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德州本地有实力的企业生产情况及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探寻多种企业和学校深度密切合作的双向嵌入式合作模式,并不断改进,促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对于新世纪高等院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是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办学核心理念之一。学校承担着培养能够较快上岗、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工作技能的人才的职能和任务,而企业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技术的拥有者,所以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3]。所谓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学校和企业寻找结合点,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各自的需求嵌入对方,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有机结合,利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促使学校和企业在技术、管理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互动与渗透,为社会培养出较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4]。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5]。
三、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结合德州学院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研究。
1、建立校企协调委员会
为了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配置,协调确定合作发展方向及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校企协调指导和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德州学院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校企协调委员会”。实践证明,通过委员会的运作,可以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更新与技术进步实现对接,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协助建立实训基地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2、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
“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满足合作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较高的职业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具体过程包括选择本地区对口专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共管协作机构,制定教学大纲,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已经成功地与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新能源汽车工程师班;机电学院与皇明太阳能集团组建太阳能工程师合作班等都是典型范例。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即可解决企业对优秀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又可以加强高校的产学研水平的提高。如德州学院美术学院与山东安华瓷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企校共建美术专业教学研发基地;地理学院与山东致远中信不动产评估有限公司共建科研合作基地等。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三方面与德州学院进行合作。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相互嵌入,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为企业解决一些难题。
4、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
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及具有相应理论科研水平的优秀教师对于校企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优质资源,校企双方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德州学院近年来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断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5、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
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来确保其正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学生既隶属于学校又是企业员工,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评。校企双方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将各自的考核标准、规章制度进行综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使此培养模式正确、科学和稳定地运行。
四、实践总结
校企合作双向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竞争力,是一种高效、互惠的合作方式,有利地促进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李永平,张秀琴.企校合作实训基地双向嵌入合作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4)36-38.
[2]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3.
[3] 赵晖.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50-5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校企共建;企业嵌入式
1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背景
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融合下,将企业资源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企业实践知识为主导,培养与行业零距离融通的应用型人才[1]。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实际上是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文件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2]。高职网络安全技术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素质及网络技术的综合素质,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规划、实施、应用、管理与维护知识,具备网络故障排除和网络组件、维护和管理方面的专业计算机人才。根据我校长期的教学实践,特别适合于“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培养为基础,介绍我们探索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2网络安全技术企业“嵌入式”培养模式
2.1企业“嵌入式”培养理念
目前,订单培养、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运行模式,本质上都是解决企业参与嵌入式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数人强调要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或强制企业配合,这是比较片面的,不符合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决定了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制度研究层面,只是笼统地提出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完善或者改革,不能深入到法理层面,制定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3]。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培养紧贴企业用人要求,明确定位学生职业方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准员工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项目为驱动,案例为导向,目标学习,过程管控;培养中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做到“做中学”,在项目实践中进行学习,实行企业思维融入教育的模式;另用企业级项目,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积累项目经验;实现集中式、模块化教学,连贯性的课程设计;可以“实践-理论-实践”方式教学,将“抽象”实例化;课程围绕培养目标设计,“主动式、适应性”教学应对各类风险。
2.2企业“嵌入式”培养目标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班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树立院校的品牌、扩大了知名度;启用企业嵌入式培养项目,扩大计算机专业招生的规模、增加了效益;校企深层次嵌入式培养合作,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接轨,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与考查,为天融信、博路科技、华为、H3C及其渠道公司选拔、储备优秀人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扩大天融信、博路科技、华为、H3C等企业在院校的融入度;通过企业嵌入式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学校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依托天融信、博路科技等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企业接触机会,创造更多更优的就业机遇;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合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2.3企业“嵌入式”培养保障监督
基于校企结合要求,完善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监督机构,院部专业各级领导和督导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和进度。对于每项教学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专人负责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进度及考核任务落实情况。学院建立一系列有效奖惩激励机制,建立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学项目进行考评,以确保教学项目高质量完成。在课程考核方面,以实际网络公司项目为主导,采用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战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提高学习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成为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桥梁,通过实训真正使大学生实现从学生到网络企业学员的“零适应”,因此在学习期间,要求所有学员以准员工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3网络安全技术企业“嵌入式”培养实施方案
3.1嵌入式培养的总体方案
嵌入式培养的实施,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企业,行业品牌大中型企业是优选对象,企业有相应的岗位培训部门将为后续企业嵌入式培养提供更好的实施成效。金肯学院网络安全技术方向选择了天融信和博路科技两家企业同时合作,吸收不同企业的优势,制定培养实施的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3.2嵌入式培养的三年规划及课程体系
根据制定的总体嵌入式培养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将实施计划进行细化,首先详细制定第一学年的学习计划,使嵌入式培养的专业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入学伊始,就到阿里巴巴(南京)云计算创新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未来信息馆、H3C杭州总部体验中心的参观实习;了解企业发展策略和职业素质管理制度,建立合作团队,进行多个项目的拓展训练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学习创新、吃苦耐劳;做一个合格的企业人、职业人活动;由华为、H3C、天融信资深经理、项目经理各种专题讲座和技术讲座,并参加各类计算机行业大型论坛,开拓视野。从第二学年起,嵌入式培养专业班学生正式进入企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并配合企业课程实训,交替进行培养,使本阶段的学生在培养结束之后,具有包括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大规摸路由技术、构建高性能园区网、构建安全优化广域网、网络安全运维、信息安全攻防技术等企业核心技术的能力;通过中小型企业网络综合实训、大中型企业网络排错综合实训,使学生具备熟练操作各种网络产品、完成大中型企业网和园区网络各种配置维护操作的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使网络运行畅通无阻;用企业工程项目实战,让学生完整的了解一个工程项目的流程,标书文档编写标准和网络设计思路。最后一年中,嵌入式培养重点是实现企业综合项目的实习,就业实习,此任务主要在嵌入式培养的企业完成。根据实习经验,和实习中遇到的工程项目,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进行毕业论文的攥写;完成毕业项目设计以及答辩,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优秀毕业。
3.3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双证融合”
嵌入式专业重视产学研,与地区企业紧密结合,加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尽可能考虑与企业需求相接轨,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专业坚持将职业需求与本专业课程设置相结合,把职业标准融入到本专业课程标准中,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方向,以增强学生在技术岗位适应性。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内,由一系列的理论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形成模块化,构成的与之相应的高级别职业证书教育体系,为每位本专业学生储备对应的能力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外,引导学生参加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近年来,我们重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取得,相当多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双证融合”,具体包括华为H3C认证网络工程师、注册信息安全员等各类企业技能证书。
关键词:案例教学;嵌入式系统安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86-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出[1],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实践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讲述理论模型,缺乏创新,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授课目标无法很好完成。为此,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目标
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内容涵盖了安全体系结构/协议、认证技术、病毒与恶意代码、网络入侵、入侵检测与防火墙、嵌入式系统安全等内容。课程顺应嵌入式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建立对嵌入式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全貌概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对办法,独立学习与初步设计嵌入式系统安全方案,为今后应用嵌入式系统或从事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照顾到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步采取“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方法设计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W.B.Doham推广,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3]。应用到本课程中,在每个技术专题的讲解过程中,采用“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试点教学。
四、实施方案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实际特点,笔者采用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如在讲解网络攻击技术专题时,首先铺垫知识点。网络攻击分为三个阶段:预攻击、攻击、后攻击阶段。预攻击阶段要收集目标网络、目标主机的信息。如,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操作系统类别、开放端口和服务情况等。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必须辅以实际案例。因此,课堂中为学生演示信息收集过程。通过网络命令ping、tracert/traceroute、nslookup,或网络登录截取banner信息等,推断目标网络和目标主机的基本信息。这些都是学生日常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中常接触的命令和操作过程,但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很少有人能够联想到这类操作可帮助黑客获取到如此重要的敏感信息。
完成了上述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课堂中演示用实际工具,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软件,获得目标主机的系统漏洞和开放端口/服务情况。通过案例解析,让学生从理论了解到实际操作,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在小组讨论阶段,老师可提出问题:“上述扫描工具的实施原理是什么?能否借助于之前学习过的网络知识、编程知识,自己设计实现一个类似的软件工具?”
鉴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留在课后完成。但教师需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给出具体任务。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转而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实训总结”,通常是以“作品展示+演说答辩”的形式进行。
五、评价准则
课程授课模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准则也要做出适当调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如图2所示。
由于课程特点,授课内容是以专题展开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进行,所以评价标准也以项目为单位。评价表的评分标准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充分考虑“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新知识点理解、辩论/答辩”等阶段的学生表现,在评分过程中,教师评分和同学评分的比例也有所调整。该评价准则,涵盖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中,结合课题特点,采取“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具有深刻的启发性,突出课程实践性特点,缩短了抽象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9-53.
[2]案例教学[EB/OL].[2015-11-10].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改革;ARM嵌入式
0 引言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12级嵌入式专业在开设《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时,所采用的教材内容大都按传统课程的学科体系来编排,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日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在13级嵌入式专业该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环节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突出能力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1 《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12级嵌入式专业中,开设了《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这门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方面,该课程的大多数教材编排是按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的,对于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建立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知识偏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②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还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缺乏高职教育特色,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这种教学方法淡化了课程的实践性,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虽然借助于Protues软件与ADS1.2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嵌入式技术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把ARM处理器当做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来学习,没有体现其嵌入性的特点。
2 基于工作工程的《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12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13级中实施了目前觉得最优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以项目开发流程进行考核评价,在教学中体现其实践的重要性。采取由浅入深,以应用为主的教学环节。我们作如下设计:
2.1 处理器无操作系统的情况
任务一、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搭建(子任务1、硬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子任务2、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任务二、GPIO的应用(子任务1、点亮LED;子任务2、流水灯的设计)。
任务三、定时器的应用(子任务1、采用定时器0,使LED每秒钟闪烁一次;子任务2、实现定时器的PWM功能)。
任务四、中断应用(子任务1、采用查询方式,使用4个按键实现4个LED的亮灭;子任务2、采用中断方式,采用定时器0实现LED0每秒钟闪烁一次)。
任务五、LCD控制(子任务1、在TFT LCD上显示一个像素;子
任务2、在TFT LCD上显示单像素;子任务、在TFT LCD上显示图片)。
任务六、综合实训:基于定时器0,采用中断方式制作电子相册。
2.2 处理器有操作系统的情况
任务七、运动模块的设计(子任务1、编写Hello程序;子任务2、运动模块的设计)。
我们力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开始把S3C2440处理器当做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来学习,从控制一个寄存器、I/O端口和点亮LED开始,建立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引出ARM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通过实际项目开发,学习嵌入式开发。
3 案例分析
以综合实训制作电子相册的工作任务为例:要求使用定时器0,采用中断的方式,在DC09G275显示屏上显示相片。我们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进行总体设计:系统采用S3C2440处理器无操作系统情况下,主频为400MHZ的TQ2440 ARM9开发板。具体设计如下:
3.1 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平台主要由S3C2440和TFT LCD控制器相连接。图1即为定时器0输入时钟的产生。通过外部输入晶振Fin=12MHZ从而产生三种与S3C2440有关的时钟:FCLK=200MHZ, HCLK=100MHZ, PCLK=50MHZ。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1.jpg>
图1 定时器0 输入时钟的产生图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2.jpg>
图2 LCD接口电路
图2为S3C2440与TFT LCD的连接图。S3C2440处理器内部集成了LCD控制器,只需要将控制器输出引脚和TFT LCD相应的信号线连接即可。其中LCD的电源在S3C2440的GPG4引脚上。因此,初始化时,需要使该引脚配置为输出,并且输出高电平给LCD供电,当不需要显示时,可以使该引脚输出为低电平,将LCD关闭。
3.2 软件设计与实现
本案例软件设计主要分为两大模块:
①timer模块,这个模块包括定时器的初始化、定时器中断函数的初始化、定时器中断处理以及图片生成文件;
②LCD模块,主要包括Lcd的初始化。如图3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3.jpg>
图3 系统模块图
3.3 系统调试
在ADS1.2开发环境进行编译,编译生成.bin格式的二进制文件。再使用SecureCRT和DNW串口工具将其下载到Nand flash中,从Nor flash启动开发板,可以看到LCD上显示出相应的图片。如图4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4.jpg>
图4 图片显示
我们在13级嵌入式班中做了改革实践。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按以上的要求完成电子相册的制作,从分析任务开始,通过自学、老师指导等环节,学生掌握相关准备知识,然后学生分组制定工作计划,拟定实施方案,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到综合联调实现,小组自评、互评,老师总结。首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其次通过优秀同学的带动,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电子相册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12级嵌入式班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演示为主,然后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做的方式。结果学生听课无兴趣,做的过程中问题也很多,真正实现任务仅是认真听讲表现好的几个同学,几乎过半的同学无法掌握相关知识,更没有掌握实操的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在这里得到验证。
4 结论
从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将企业需求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应有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还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29-02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教学研究不仅强调单门课程要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更注重整个教学体系要系统化,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笔者拟以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体系设置,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使学校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轨。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般来讲,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一般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关键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事嵌入式技术产品的软硬件系统基本开发、调测、维护及技术支持等工作,更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步具备社会交流、组织管理、自我学习等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设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我校1~5学期每学期都有为期4周实践教学的特色,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分阶段系统化设计。我校1~6学期各阶段培养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充分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及人格的培养。实训强调的是以“做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每项活动都需要学生自主地组织实施,教师的作用是帮助、指导和引导。因此,要求学生明确任务,积极参与,相互讨论,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生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另外,要求学生同企业员工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校内、校外(企业)实训守则。
为实现各阶段目标,每个学期从实训目的出发,对实训模式、实训组织、实训内容、实训软硬件条件、实训师资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和演绎,最后与合作企业讨论后共同实施。在此,以第一学期的实训教学为例,将该设计详细展开,如表2所示。
以《数模电路基础》课程为例的实践教学设计
由于国家高职录取政策等原因,现阶段进入高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与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具体实践课程设计中,要求专业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以《数模电路基础》课程实训为例,本实训课程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入门级基础实践课程,以数字电路为主,涵盖电路分析、模拟电路等内容。根据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硬件电路组装、调试和检测的职业能力,较高的要求则是硬件电路的分析、综合与设计能力。为此,本门实践课程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实训——拔河游戏机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首先教师给出参考电路,学生通过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原理验证,基础好的学生可进行分析综合并提出自己的方案。这样,可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学生本人上台讲解自己的方案,当持不同方案的学生人数多时,还可进行分组辩论。教师仅起组织、引导作用,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无论结论是否正确,都要鼓励学生动手验证。
原理验证完成后就可以实物电路设计与制作。本专业尽管以软件开发与应用为主,但还是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物电路设计、焊接等技能。发给学生大小相同的敷铜电路板,学生各自为战,设计出自己的布局图。在焊接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发现设计缺陷,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焊接是否成功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这时教师的鼓励与耐心起很大作用。教师传授基本方法与技巧后学生就自己练习了。此时,教师可挖掘若干焊接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助手,指点焊接。在焊接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调试自己的产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从讲授者的角色转化成工作情境的设计、组织、引导、监督及挖掘学生潜能的工程师的角色,该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以“沟通、理解、体验和感悟”为理念的实践教学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课程的考核评估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中要努力寻求职业工作要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生已学到的技能和以工作为基础获得的职业能力上。整个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按照项目分工及指引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情况、学生实训表现、实训小组提交实训报告质量,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1)实训单位评价方法。由顶岗单位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及完成分配的任务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占总成绩的50%(即50分)。(2)学生实训表现评价方法。该部分成绩由学生自评互评两部分组成,具体评定标准如下:学生小组成员互评在实训结束后进行,采用不记名评分方式。学生小组成员互评占70%,学生自评占30%,此项共占总成绩的30%(即30分)。评定标准与实训单位评价方法相同。(3)实训总结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由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训总结报告质量评分,此项共占总成绩的20%(即20分)。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更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即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工作而应获取的能力和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满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3]赵昕.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姜大源,等.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陈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