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3-01-31 14:54: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文内容;学生成长

一、从课文中汲取涵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进步,并不断超越自我。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把学生带到课文中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心理、思想、意识观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文的独特魅力。

比如对《山雨》这篇课文的指导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景色中看到作者的万千思绪,将朱自清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笔触与情感世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朱自清那种细腻的情感、文人骚客精锐的观世眼光。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经典段落,对景色描写一段的朗读,要注意忽而平稳、忽而深沉、忽而急促的范读节奏感的呈现,阅读时要把自己融入当课文环境当中,一边朗读一边还要用精编的解释语言呈现那种富含诗情画意的境界思想,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主体概念。

对《静夜思》这首诗进行讲解时,必须对作者本人的经历讲述出来,对这首诗的惆怅的思乡之感情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伟大诗人多愁善感的一面,达到与古人心与心的近距离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对于《小壁虎借尾巴》、《司马光》、《乌鸦喝水》等课文来说,要让学生发现人、事、物发展过程中各自表现出来的特征,不要给他们下某种定义,先要听听学生心中的想法,让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疑惑,再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循序渐进地解决,让学生不断理解课本内容。

二、给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要讲到学生心里去,不能读读就算,让课文里的人、事、物上找到鲜活的灵性,将这些闪光点抽丝剥茧,抽离出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的知识体系,这个只是体系必须具有“人文科学”的一面,教师正确解读课文,学生准确接受课文信息,才能学到更好的东西。

现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发展、巨大变革的时代,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学生从小就接触这些信息,将来也会调入“拜金主义”的深渊,所以教师要课文中“仁义道德”、“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展现给学生,还要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产生的年代,对那个时代背景能够全面了解,通过阅读、学习课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来才能找到更好的“人生轨迹”。

《伯牙绝琴》、《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文章,里面展现的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教师需要解读他们身上“心怀天下”的精神魅力,从细节上处理一些阅读困难,俞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可以培养出“无言胜有言”感情、詹天佑是怎样通过努力建设铁路的、鲁迅叔叔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寻求救国之路的,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大开眼界。

三、因为文学是比较注重感性效果的,而人的感性思想正是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一个法宝,必须将学生的感性的一面激发出来,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经典人物内心描写等内容感染学生的心,教师既要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透明水晶”,又要给学生指明一条通往“精神圣地”的道路。

同时,对于《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草虫村落》这样的“科教”文章来说,它具有教育意义,怎样让学生从中学到科学知识是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必须深入到这个科学领域之内,可以在课堂上将图画、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科技的魅力,将课堂“打扮”成更加鲜活的教育圣堂,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实惠”,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环境当中,让学生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来建立自己灵活的知识体系,才能取得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与关注,才有可能真正弄清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所在,从课文内容中找到更多的趣味性的东西,将其活力激发出来,才能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在把握困难和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蒋呈隆;;基于学习需要的校正式语文阅读教学流程[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2]步进;;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和“根据学生学情”的统一性[J];语文学习;2011年Z1期

篇2

王晓春老师在《做一名聪明的教师》一书中写道: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用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心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把铁锻成钢。于是,我一改往日的严肃,与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交谈式的谈话“同学们,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时要把课本和字典放在旁边,如果遇到不会写的生字词以便于你们及时的查阅。做完作业之后要回头去检查一下是否有遗漏或是疏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试着去做做看,好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老师多么想每天都能收获你们的笑脸和拥抱啊……”逐渐的,孩子们开始认真起来,作业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哦,原来“鼓励就是最好的喝彩”。

在周记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倾诉各自的心理感受,宣泄各自的积怨。有的学生涉及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学生诉说着离家的难舍与想家的痛苦,有的学生因不想让父母失望而为成绩焦灼忧虑,有的学生在诉说某位教师待人如何不公……通过日记,我可以了解学生近期的动态,思想与情感,内容多少并不做评论,此时教师只是一个读者、倾听者,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迷茫或是不解耐心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他们如何记事、如何写人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

孩子们开始敞开心扉将日记视为与老师心灵沟通的平台,也很乐于写日记。此刻我更加坚信,小学语文课是可以在合适的环节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呢?我班有个学生朱x,性格内向很少引起旁人的注意。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满脸通红,课间也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你追我跑的嬉笑打闹,遇到与别人相对的目光就会默默地低下头。

课上我常鼓励他:“说一说你的看法吧,不要管它对与错!”他却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敢———”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我知道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胆怯心理,这种心理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通常表现为与人交往时不敢正视他人,局促不安且不自觉地约束自己。这种心理会使人逐步走向自卑、退缩,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甚至影响学生将来职业选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期中,因为与同学之间的一点小事,他竟然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甚至从学校偷跑回家。他的母亲也是万般无奈,多次因对孩子的担忧而向我哭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朱x从小就特别内向,由于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农活比较多也很少有机会带他出去,所以他的活动空间很小,缺少与人交往的经历,长此以往形成了他这种胆怯心理。就该生不正常表现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建议其家长经常来学校探望他,陪他到一些公共场所去游玩;在家时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发他独自去商店买所需物品,到邻居家借东西等。同时建议家长多鼓励,尽量不对他训斥或是否定性的评价,经常与学校联系,保持家校步调一致。教师则努力寻找每一次接近他、关心他的机会,在他的作业中每表现出一点进步,就会写上赞扬和鼓励的批语:“你观察得很仔细,语言描写也很生动,较上一次有较大的进步!继续加油!”一次次地鼓励,希望他能坚强、乐观。渐渐地他活泼起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在课堂上发言时也有了自信,更可贵的是也愿意参与到同学们的各项活动中去了,曾经忧郁黯淡的神情里多了几分坚定。通过该同学的个案,我觉得有些庆幸,庆幸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些可喜转变。其实,诸多孩子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不被外人知道的故事,单亲、残障家庭、留守儿童……然而,就是这样看似黯淡无光的生命每一个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师者就需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呵护。

事后,我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原来小学语文课也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教师自身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会受到教师言行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尽可能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因为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提高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2.教师要真情投入,创设良好的情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教学的心理因素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大类,要促进这两大心理因素的协调进行课堂教学是关键。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还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与提升。教师要尽量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幽默、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理解投向学生,联系学生的实际,找准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避免单调、枯燥的教学,将教材所讲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真正的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在这样自由、平等的情境下,学生心情愉悦,勇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乐于思考,进一步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激发学生在真情中沟通,寻求真切的情感体验。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与直观理解上,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声像图文集于一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充分激发想象力,比如学习散文《草虫的村落》时,教师就可以收集一些儿时捅蜂窝、抓蛐蛐、在远足中捕捉蜥蜴的图片,并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出来,配上儿时轻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声画当中,在这种情境之下感受草虫世界的奇异,体会作者的一颗童心和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文本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在朗读、表演、交际、写作中更加深刻的体会文本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和升华。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体;意识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阅读题是提升和培养主体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重视相关的课程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与阅读教学

在人教版教材使用的区域当中,小学阶段接受学习的孩子年龄一般是6到12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成体系的语文学习,再加上语文学习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应试性,所以老师在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现实特点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认识到拼音文字等语言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随着小学生认识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社会认识和自我表达也是同等重要的,而阅读作为学生认识社会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所以老师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实际上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老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让学生不断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正视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古诗词来进行人与诗歌、人与诗人之间的对话。读完之后,让学生们自己体会诗中“尽”“孤”“闲”等字词意思。通过阅读,学生就可以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相比于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留白”的教学理念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后复习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还要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敦促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的家长也参与到阅读中来,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家长一定要避免犯老师反复讲解的错误,用自己的讲解占据学生的全部时间,家长应该是在引领和帮助学生复习,给学生留出充足和独立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辅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朗读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民主地进行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作者写的是“山中观景”的话题,为什么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那么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区别又是什么呢?你从文中那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欢大自然的感情?总之,在帮助学生复习的问题上,老师应该和家长达成一致,特别是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老师和家长都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阅读来完成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将扮演辅的角色,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提供服务。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