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22:1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完善学生学业的考核机制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90124)。
作者简介: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河南财经学院校长,《经济经纬》主编,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43-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199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是1978年的158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中心和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核心一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根据他的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从而使这个地区成为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例如,通过不断购买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原料,或到其他地区进行旅游等活动,使资金流向那些地区。然而,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边缘贫困地区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它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减慢,因而地区差异加大。例如,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迁移到增长中心;银行系统把边缘地区的储蓄吸走而投资到中心地区;竞争使边缘地区传统的弱小工业破产等等(Myrdal,1957)。
克鲁格曼的中心一模型通过在新贸易理论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阐述了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区和农业为核心的区。克氏的中心一模型认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是集聚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若一个区域
的制造业份额比另一个区域大,该区域的价格指数就较低,由于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厂商就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从而能支付工人较高的工资,这样,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从而在空间上出现中心一结构。并且这种中心一模式一旦建立,就能持续下去(李小建,2006)。显然,克氏的研究焦点仍然放在制造业以及制造业集聚的中心上,而忽略了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的发展问题。
从以上简要讨论可以看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一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规律,强调了城乡联系中的城市的主导作用(安虎森,2004),以及发达地区、工商业、大型企业或创新企业、创新性企业家、经济能人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不发达地区、农业、中小企业、一般民众等弱势群体则被忽视。
(二)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重富”传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十分强调培育和加强经济增长点。(1)重点支持城市增长。建国以来,为了促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国家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城市,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1952年~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额达11594亿元,农业提供的积累在国民收入积累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达到40%以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进入80年代才有所减少(冯海发等,1993)。(2)重点支持发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支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沿海开放地区等(魏后凯,2006)。国家的投资布局也向沿海倾斜。到1990年为止,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中,沿海地区已经提高到50.9%。
与此相应,中国区域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侧面的研究。从上世纪50至90年代,先后进行了待开发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铁路沿线调查,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各省市区地域开发规划;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行了大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研究;本世纪以来,进一步参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决策,在国家以及大区域的区域规划、产业集群、外资区域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陆大道,2007)。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研究都主要以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其核心都是围绕促使具备特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优势区域先富起来,其结果是在国家政策视野以及学者研究视野中农村区域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落后区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与西方发达国的后工业化社会有很大不同(李小建,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者不应该盲目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问题。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和弱势地区。区域经济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应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研究。
三、区域关怀研究的内容
(一)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正如图l所示,在t1时刻,区域1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区域2才刚刚起步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到t2时刻,区域1进入发展的后期阶段时,区域2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在全国统一的格局下,应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要求。以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论,一般来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粗放,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而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的区域,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如对发达地区有利,便对欠发达地区不利;若照顾欠发达地区,则对整个社会带来资源过渡消耗的威胁。因此,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应该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区别对待。当然,从全国宏观调控角度,也可为了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对严厉的政策。但必须配以公平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以使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贡献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回报。
(二)关注区域优势的发挥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区域,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每一个区域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如城市地区具有基础设施好、人才密集的优势,在研究中,应关注其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考虑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以及其负向外部性问题。相反,农村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优势,在促进农村地区这些优势发挥中,应该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如此,同样的城市地区,同样的农村地区,也可具有不同的优势特点,相关研究更应关注这些具体差异,以充分调动区域的发展积极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
尽管区域关怀不应该有区域歧视,但是由于落后地区长期被人忽视,故应该给予特殊关怀。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落后地区的关怀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还可研究如何通过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四)关注特殊问题地区的发展
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农民工集聚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区等等。从区域关怀角度,应该针对这些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类似地,国家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改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企业。在为企业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原有工人下岗失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集聚地区成为了低收入人群集中区。最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河南为例,2008年9~11月,共有120万农民工返乡,主要集中于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已难适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给所在区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已出现社会治安恶化的苗头。区域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机理。如有些问题的形成便与受益者与实际成本支付者错位有关。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者应该通过更深层次挖掘,更全面角度分析,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区域状况服务。
四、区域关怀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一)研究立足点的转变
前面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立足点上存在一些偏向。从区域关怀的角度,这些偏向应该给予纠正。(1)从工业偏向转变。前已述及,区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实践均十分注重工业,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性产业的特殊作用。然而,农业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的广大农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取代农业而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农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在某些农区,农业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核心。(2)从城市和核心区域偏向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城市或经济核心区被放在区域发展的首要地位。但是,这些区域仅仅是众多区域的一部分。从区域关怀的角度,在这些区域之外有更多的区域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此相关联,一些非区域性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空间影响。如对于特定产业部门的激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及标准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诸多情况下,这些影响严重偏向于繁荣的核心区和首位城市(理查森等,2001)。(3)从强势个体(大型企业、能人等)偏向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大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分配过程中对强势个体的偏向。因此,为了做好区域关怀研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立足点上应该由过去关注强势群体(城市、工业和发达地区)为主的格局向两者兼顾或关注弱势群体的格局转变。
(二)研究思维的转变
1,内外理论嫁接。中国本土的区域研究,侧重于问题导向,并不注重科学规范基础上的科学问题提炼。与此相对应,近年来一些学者引入西方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区域研究的科学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西方新近兴起的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区域研究新思潮(刘云刚等,2008)。从区域关怀角度看,这些中外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各有使用的区域背景。为此在区域研究中,应注重内外理论的嫁接,不同方法的融合。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要将西方范式中的精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创新思维,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模式。
2,经济、社会和环境统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区域关怀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要注重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并对这种贡献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3,区域导向性理论选择。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理论。已有的区域发展理论,都出自一定的区域背景,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在具体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理论支撑框架。注意通过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特殊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区域发展理论。
4,弱势区域理论构建。从区域关怀角度构建弱势区域的发展理论,应着眼于发挥区域优势,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区域内行为主体(如农区中的农户、农民等)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弱势行为主体优势发挥的环境,建立不同行为群体之间或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研究区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强势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外生力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内外因素融合、利于弱势区域发展的理论。
五、结语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区域不公平有所增加以及区域研究者的“重富”状况,在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的背景下,笔者将人文关怀理念用于区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区域关怀概念。区域关怀的关键,是始终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尊重、平等和自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最基本理念(王小文,2008)。区域关怀的核心,是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式的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区域的机会平等指每一个区域有大致相等的发展机会,即各区域发展机会起点应该平等,发展机会的实现过程也应该平等。承认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发展阶段的不一致,给予适应其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论支持,给予相应的政策关怀。补偿原则是指国家或大区域为了某些整体利益的实现,可能要危机某些(小)区域发展机会时,应当给予这些(小)区域应有的机会或利益补偿。
(一)区域要素共生互动的理论分析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是有等级不同的行政单元组成的系统。以行政单元为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区域内部性和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单元内部的各种经济要素在聚合整合效应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区域内部的诸要素通过优势互补或消解矛盾,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的外部性是区域之间在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区域外部性表现为两个方向: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促进作用,负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区域形成的阻碍作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赢得较高的区域经济增长力,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区域内部性。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区域间的不合作问题。在由于区域间竞争而削弱了合作的时候,区域间的整合协同效应就会被削弱。所以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正外部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内部性,在区域经济实力提升之后,也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水平。在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与内部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和内部性转化为外部性的过程中,外部性和内部性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使得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区域内部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的素质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使得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由此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如图3所示,图中存在三个区域: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区域的内外是相对的,对于区域A而言,“区域B+区域C”是区域A的区域外,而对于区域B而言,“区域A+区域C”是区域B的区域外,区域C的区域外是“区域A+区域B”。如果以区域A为着眼点,这时“区域B+区域C”与区域A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处于大背景下的“区域B+区域C”将小区域A同化,这是“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情况,如果“区域B+区域C”相对落后,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区域A被同化后变得落后,如果“区域B+区域C”是相对发达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被同化后的区域A变得更好。仍然以区域A为着眼点,内部性外部化就是区域A对“区域B+区域C”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区域,这时候区域A相对于“区域B+区域C”发展状况更好,内部性外部化之后,会使得更大的范围发展状况变好,区域A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提领作用,作为“小环境”的区域A就会成为“大环境”“区域B+区域C”的经济增长核。如果区域A是相对较差的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就会使得“区域B+区域C”变得更差。外部性和内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影响实力较弱的一方,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被实力较强的一方所同化。在外部性相对于整个区域而言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时候,区域的整体实力就会得以提升。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给整个区域施加正外部性的增长核,以此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大城市或者港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施加正外部性的重要作用。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层面看,大城市、港口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焦点。区域内与区域间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一般不能自发进行,而是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理顺区域内与区域外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的愿望更大,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都会在这样的合作中受益,彼此都会为对方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区域合作经济效益的来源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的发展条件,每一方依托对方为自己提供的条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将对方施加给自己的外部性转化为自己的内部性,并且将自己的内部性施加到对方区域,并融合到受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去。在区域内部性、区域外部性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区域之间逐渐走向融合。每个区域都会收到在单区域独立发展或者单要素单独发展过程中不能得到的收益。聚集经济最重要的效果就是促进成本节约。生产要素聚集可以通过借力发展实现成本节约从而发挥聚集经济效应,聚集效应越强,区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竞争力。一是资源得到共享。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经济主体在单独发展的时候需要单独建设的很多设施诸如公路、影院、商店、学校、医院等,都可以专业化运行,这些资源就会由单个经济主体发展情况下的私有资源转变为公共资源,借助公共力量可以构建诸如此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经济主体的运营成本当然就会降低。资源共享使得每个经济主体的边际成本都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各自的边际收益。二是实现合作双赢。区域内更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成本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合作伙伴成为产业链条中前向一体化或者后向一体化的环节,聚集效应会让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专业化,产业链条也会因此延伸得更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价值循环速度更高,经济体得到谋求收益的可能性增加。三是交易费用降低。生产要素、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由于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往来频繁,所以彼此的合作愿望增强,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诚信水平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聚集经济能够实现交易费用内部化,让谋求合作的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经济收益水平。四是降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相对于分散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分散发展状况下的远距离运输可以转变为门对门运输,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很多都成为上下游企业关系,可以近距离地实现价值替换和物质循环。交通成本节约,不但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使得经济主体盈利的可能性增加。五是劳动力资源充分。聚集经济由于能够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和就业机会,于是可以充分吸纳劳动力资源。这也会使资方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增强,以便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够把握住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资源。在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卖方优势,就会更加强化资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聚集经济使得劳资双方都能够受益。
二、环渤海临港地区港口与腹地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港口与腹地间经济的四个阶段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级别的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同一港口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腹地的影响力也是有差别的。图4表示了某个港口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对腹地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曲线展示了港口经历了发生、成长、成熟、融合等四个发展时期。在发生时期,港口的实力很小,港口成长需要依托对港口的支撑,这时候港口需要将来自腹地经济的外部性同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使自己的成长力逐渐增强,港口需要不断创新和从腹地汲取营养才能够不断壮大。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表现港口(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在发生阶段,来自腹地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港口不断成长壮大。在成长期,港口的规模有大幅提升,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也变大,影响区域也在变大,但是腹地对港口的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大,港口要通过将来自腹地的外部力不断同化为自身的成长力,使自身规模不断增长。在成熟期,港口的规模已经很大,对腹地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这时候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腹地对港口的影响,港口的影响力已经能够涵盖腹地的大部分面积,腹地在港口的影响下,经济结构和城市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腹地经济实力开始得到整体提升。融合阶段是港口与腹地关系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时候腹地已经被来自港口的外部经济影响力所同化。港口与腹地进入一体化发展时期。正是因为港口对腹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港口才有发展的必要。港口在创达成熟以后,将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港口功能越全、规模越大,就越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所以从区域经济关系方面看,港口虽然只是一个点,实际上港口所连接的空间远比受其影响的腹地面积要大得多。熟悉港口发展的阶段理论,就能够合理把握港口所处的阶段,为其设计合理的腹地以及构架港口与腹地的恰当关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港口对腹地的影响环渤海地区依托广阔的腹地和港口,将内地与国际紧密联系起来,港口是拉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港口这个优势,就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所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渤海附近的经济发展问题,还应该是依托环渤海地区,拉动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四省两市发展的问题,环渤海是华北经济的增长点。环渤海地区包括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同时还包括了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副省级城市,依托渤海湾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渤海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形成环形辐射影响,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推进,由沿海地区到内地的辐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圈层:东北地区依托大连港形成环状辐射响,渤海湾形成对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山东地区依托青岛港形成辐射影响,渤海湾形成对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华北腹地是环渤海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依托渤海湾内的港口首先形成了环渤海临港核心地区,唐山是直接受益者,这是渤海湾向西形成辐射的第一环,以第一环为核心影响天津、沧州、秦皇岛,形成渤海湾影响域的第二环,第三环为北京、保定、石家庄以及承德地区,使得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笼罩在渤海临港经济的影响中,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影响的地区不仅包括以上三个环,依托前文述及的三个层次,还向更加深远的冀南、冀西、冀北以及山西等地区施加影响,这样就构成了环渤海临港经济区向西辐射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包括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并且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等11个中等城市,这是形成华北城市群的主要方面。港口与内地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虽然随着空间距离延长,临港的经济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临港地区的经济辐射面却在不断加强。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来自港口的经济影响力就是腹地经济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内地的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后,外部性得以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使得内地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因子,内地经济在将港口经济影响力这种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之后,又会对沿海地区形成较好的回波效应。环渤海临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三)腹地对港口的影响腹地对港口的影响主要通过丰富的资源为港口提供发展支撑。每个港口都有其主要的服务腹地。秦皇岛港和京唐港省内腹地为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廊坊五市,省外腹地为北京、内蒙古、晋西北、辽南等地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为煤炭、钢铁、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这些行业在全国的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该区域拥有很多全国知名企业,例如唐钢、燕化、三友集团、冀东水泥等。便利的港口条件与丰富的内地资源之间形成良好的依存互动关系,该区域依托资源优势能够很好地发展精细化工、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电子信息、铝材加工、新型建材、天然气利用等产业。多样化的产业与便捷的港口紧密衔接在一起,使腹地能够形成“和而不同”的多个产业链条,产品借助港口进入国际大市场参与国际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循环。河北省港口已完成的总吞吐量中,东北地区、山西省、内蒙古和北京等省外区域的石油、煤炭、粮食和铁矿石就占到了90%。将以环渤海港口为中心的经济腹地的第三圈层和第四圈层乃至更广阔的地区纳入到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内,需要腹地和港口之间能够相互依托,彼此为对方提供条件,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将对方的外部性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核心区域与腹地区域共同得到发展。第三圈和第四圈成为环渤海腹地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物流能力、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准确快速地集散功能。以环渤海地区的交通为例,这里通过京津交通枢纽形成了向北、向西、向南的交通网络(如图5),对腹地内的广大地区形成经济辐射。依托京津冀鲁辽等邻近环渤海区域可以对更加广泛的晋蒙豫等地区形成经济辐射,环渤海的影响面更宽,环渤海地区成为沟通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地区的中介。除了方便的交通网络外,该地区在贸易网络、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分布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贸易方面,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贸易网络体系,为商业贸易和物流创建了发展平台,尤其是相对完备的物流体系,已经将区域腹地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在产业结构方面,前文述及,该区域产业结构齐全,能够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撑,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石油、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居全国前10位。随着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聚集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化,产业间的协同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城市建设方面,该区域已经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延伸部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程度增强,环渤海地区会使得京津冀城市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在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开始,向北经过邢台、石家庄、保定一直到京津、唐山、秦皇岛的环状城市链(如图6)。
三、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环渤海地区有很多港口,在众多港口服务同一腹地的时候,港口之间不免会存在竞争问题。有效的竞争机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过度竞争也会让港口之间由于相互牵制而形成内耗。如果港口业务出现趋同问题,港口在过度竞争中由于不能获得正常利润就会影响正常经营。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角度看,港口与腹地之间相互支撑,只有港口对腹地的拉动力这个外部性被腹地同化转化为腹地的内部性,并且腹地对港口的资源支撑这个外部性不被港口同化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之后,港口与腹地之间才能够相互依托发展。
(二)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并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由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服务行业,所以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形式和标志。环渤海地区交通网络相对比较完善,港口、特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密度较高,这里具备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具备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基本条件。港口将这几种运输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并且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连接在一起。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突出该区域的港口功能,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以临港地区为基础,逐渐向腹地扩展,在整个区域内建立起依托大中城市为节点和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脉络的环渤海经济体系,加快临港地区的工业园建设,强化港口地区的产业集聚凝聚力。通过产业集群建设,逐渐发展其沿海经济链与腹地城市之间形成有力的依存互动关系,让港口物流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类型:(1)自然区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性质。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区域自然环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行政区域。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自然区域相比,具有可变性和不稳定性。(3)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区是客观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说来,构成现代经济区域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指各级城市)、经济网络(指交通网、流通网和通讯网等)和经济腹地(指中心和网络的吸引范围)。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经济区域的特征是由区内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形成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依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是经济区域,还可以是自然区域(如流域区域等)。从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应该是经济区域,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探讨区域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从实践角度看,按行政区域(地方)来探讨经济运行的逻辑,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跨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进行卓有成效的行政协调,所以大大削弱了区域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可见,从经济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行政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由于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历史短,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所以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述差异很大,代表性的观点包括:(1)诺斯(H. O. 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2)程必定(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3)周业、刘再兴等(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以多层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气的经济有机体的科。”(4)艾萨德(Walter Isard)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等等”。(5)杜贝(V. 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6)陈栋生(199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7)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通过对上述论述的比较,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和(2)的观点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大同小异。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而(1)和(2)强调的也是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实际上,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第二,(4)的观点主要强调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即只重视区内经济的发展,未涉及区际关系问题。第三,(5)的观点与(4)的观点正好相反,它只强调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的研究,对区内经济发展问题未予注意。但是,得指出的是,这一提法没有把区际关系限制在国内,既可以是国内的区际关系,也可以是跨国界的区际关系。第四,(3)、(6)和(7)的观点既强调区内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强调区际关系的研究。但是在表述上也还是有所差别的,如(6)和(7)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的科学;(3)和(6)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7)则未明确说明这一点。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第一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厦门
[正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一般说来,其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生产效率高;三是创新能力强。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是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1、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厦门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大,整体竞争力较强。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戴尔电子、金龙汽车、翔鹭石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二是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厦门地方不大,面积仅1569.3平方公里,但高等院校密集,尤其是厦门大学享誉海内外,每万人中大学生比例高居全国前列,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九位。三是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已经和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了相互开放、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厦门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集中体现在产业整体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链条较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例如光电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宜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提升”的发展思路,督促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使其能够满足原先不能达到的市场需求,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从而推动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为此,首先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并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化,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是传统产业接纳高新技术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契机,全面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最后,坚持投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要继续坚持实施投资带动战略,抓住扩大投资不放松,着力引导各种资金投入主导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重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同时,搞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增长方式,为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全面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均服务业占有量比重较大,但是,随着gdp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比重却呈下降
趋势。因此,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厦门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充分认识厦门发展服务业存在的差距、潜力和目标任务,要像重视发展制造业一样重视发展服务业,以抓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来抓服务业。
1、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一是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是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组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厦门有港口、交通、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前景广阔。为此,我们要以打造国际中转港、赶超高雄港为目标,加快港口开发开放步伐,积极扩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深化“大通关”建设,推进区港联动、厦漳港口组合和海铁联运等三项工作,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力争把厦门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二是科技服务业。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程度。
三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厦门发展金融业要以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精心培育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特别要充分利用好与台湾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五缘”优势,抓住四大对台基地(即祖国大陆对台通商基地、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基地、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基地和农业合作基地)建设的契机,勇挑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重任,大力引进台湾金融资源,吸引台资金融机构入驻,力争使厦门成为台资金融机构汇集地,并最终实现从经济特区向金融特区的转变。
四是会展服务业。会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厦门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为会展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要继续以“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重点,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把厦门培植成海峡西岸的高层次会议、展览中心。要着力整合会展资源,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争创厦门会展业的品牌优势。要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延伸会展业产业链,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大力培育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
一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坚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鼓励扩大信息消费相结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力。要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移动通讯平台、宽带多媒体平台的信息增值业务,不断拓展网络增值服务,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
二是旅游业。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大关联带动作用。20__年厦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712.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93亿元人民币。今后要围绕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东南沿海的重要旅游口岸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要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发展与邻近的漳州、泉州、龙岩的旅游互动,开辟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要积极争取国台办的政策支持,将现有的厦金旅游审批权下放至厦门,并开放大陆居民走厦金航线赴台旅游。要抓住厦门成为台胞包机新增航点的契机,加大厦门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台胞、国际游客在厦通关、登陆。
三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建设海峡西岸和东南沿海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尽力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厦门的环境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音乐、艺术、舞蹈等特色教育,特别要发挥厦门作为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的优势,从政策引导、产业规划、环境营造、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油画产业的层次,做大做强油画产业。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厦门与台湾有着很密切的文化渊源,对台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厦门作为闽南文化的汇聚地,闽南的各种文化都能够在厦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先锋和主力作用,充分利用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理位置毗邻的优势,狠抓有闽南特色(如歌仔戏)的文艺精品创作,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全方位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全面提升直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消费业
一是现代商贸业。一方面,要从“扬长”出发,依托厦门的人文优势、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服务配套设施较完善等优势,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加快商贸零售业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制等多种现代流通方式,努力构建聚散能力强、辐射面广、高效益、高容量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三大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商贸中心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从“避短”出发,通过新建、调整、提升,促进城市商贸等级网络体系的形成,支持商贸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促进商贸业专业化发展,重点
培育石材、汽车、it电子等专业市场,同时以专业街为载体,支持专卖店、精品店、品牌店为主的新兴商业业态的成长;扩大商贸业吸纳辐射能力和范围,努力提高商贸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是社区服务业。要坚持以方便百姓和增加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要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进城务工的组织和就业培训服务。
三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几年,厦门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今后要重点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当前,要积极探索建立房地产政府调控体系,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建立房地产信息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引导,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提升第一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厦门作为沿海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城市,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仅有2%,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厦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村的城市化,就没有厦门城市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厦门全市人民的小康。为此,一要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厦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银鹭集团、大洋集团、如意食品集团等,已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后,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运作规则,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扩大订单农业规模,组织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户与市场、农业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要抓住当前对台形势转变的时机,加大农业对外特别是对台开放力度。一方面,通过农业科研部门及相关民间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名优新品种和台湾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保鲜、加工等前沿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卫生技术等多方面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区,提升厦门农产品品质,增强厦门农业的比较利益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三通”和业已形成的台湾水果中转地等有利条件,以及大嶝对台贸易区的有利地位,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设备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把厦门建成对台农业合作基地和台湾农副产品到大陆中转集散基地。三要围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环保”的要求,适度开发观光农业。根据厦门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宜主要开发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观光果园。如荔枝园、草莓园、花圃、台湾水果园、柚子园等等,让游客入园摘果、赏花,享受丰收的喜悦和陶冶情操;二是休闲农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实现住宿、美食、度假和游乐于一体,丰富厦门旅游的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参考文章]
1、《厦门市投入产出表20__》 厦门市统计局
2、《厦门市统计年鉴20__》 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主编:李宝瑜 中国统计出版社
2、研究机构负责产业区域等规划;
3、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学对于这时期的区域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选择考博继续深造也是比较好的出路;
4、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任教;
摘要:武陵源区是我国首批的世界自然遗产,随着近年国内旅游的升温武陵源区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对武陵源区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武陵源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武陵源区;旅游发展
武陵源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主要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天子山两个自然风景区组成,面积390.8平方千米,武陵源地区石英砂岩比较多,而且在地表,经过流水的长期,形成了这一地区最奇特的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分布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大多数,具有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一、武陵源风景区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旅游热不仅带动了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学术界也出现大批学者投入到我国旅游发展的研究中。向延平基于武陵山区的经验数据,研究了武陵源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空间相关关系,表明该区域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外, 也反映了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集聚性、 同质性等特征, 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黄忠伟,黄梦哲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作者对比分析了我国大陆与台湾旅游发展的差异性,总结出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另外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诸如发展乡村旅游,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等,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区域型的发展模式最终也是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武陵源风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必须要以保护为前提,旅游资源的禀赋才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武陵源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反过来会对资源禀赋造成侵蚀。当前武陵源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白色垃圾污染、水土流失等等。张家界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度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武陵源景区地表水水质2012年度各监测断面除黄龙洞达到相应功能区Ⅲ类水质要求,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未达到相应功能区Ⅰ类水质要求。据武陵源生态区建设规划(2005—2012)可得,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6826亩,占幅员面积11%,其中,中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高达54%。从全区水土流失的区域分布来看,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坡耕地、油桐林粮间作地、紫色砂岩区的疏林及未成林造林地。
目前,武陵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仍以山水观光为主导,旅游开发的附加值低,模式简单易于复制和模仿,严重影响到武陵源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趋势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丰富而具有特色,。武陵源的旅游发展还比较单一,未来发展的道路必须朝着多元复合型升级转型才能跟上旅游资源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就是这种单一的模式阻碍了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的发挥。旅游发展的多样化可以赢得更多市场需求,多元复合型发展必然会在多样化发展的过程形成市场的集聚,这样才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更有力的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每一个旅游景点的难题,武陵源区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稳步进行。武陵源区旅游的建设政府参与必不可少,旅游交通的建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保护等等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开发当中适当的引入市场的机制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政府力所不及的问题。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好武陵源区的旅游产业。
三、武陵源风景区的发展建议
3.1深入挖掘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禀赋
在经济空间中,各区位上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区域性要素分布的空间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绝对的、普遍的、长期的,从而形成区位优势差异。空间区域上经济活动的产出与区域性主导因素成对称关系。当经济活动与区域性主导要素相符,则产出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相同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区位上有不同的产出效果,从而获得不同的利润。
独特的自然风光是武陵源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但现阶段大部分的自然观光旅游的开发都停留在旅游资源的表层,利用效率低,难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景点。相比原始型观光旅游,基于区域视角的一体化综合开发,不仅要保留原始的自然景观,而且在开发中力求环保,在深入挖掘资源禀赋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挖掘、改造和发展,需要更符合自然区位条件的现状,融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从而形成更为强势的区域旅游景点。
3.2发挥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根据特定空间的要素享赋差异进行区位选择,不同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而集聚经济的内在报酬递增效应以及循环累积效应进一步强化了集聚,促进了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因而武陵源区旅游资源集聚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就是要协调区域优势发展低碳生态的产业链,目前武陵源区的发展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吃、穿、住、行、游”等传统旅游产业层面,缺乏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产品。其中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融当下流行的低碳旅游与生态一体是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旅游模式。武陵源区域旅游行业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质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政府主导的力量不足欠缺。,武陵源区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区发展起步晚,经济发展落后,武陵源区自身人才不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并重
旅游资源的集聚经济,会产生正的外部性经济,但是负的外部性也是经常存在的,这种负的外部性存在会削弱社会福利所得、打破经济自组织的内在机制,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作为这种负外部性的补充,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政府与市场互补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发挥二者的长处。市场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以弥补政府的不足。对于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我们可能更多地需要政府的指导作用,避免市场逐利过程中不适当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注: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区域经济学的武陵源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CX2013SP89项目负责人:邹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杨新军、马小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
【关键词】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 应用性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目前,在国外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流行且应用很广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各知名法学院。
1919年,华莱士.B.唐哈姆任哈佛商学院院长,他对案例教学极为赞赏,主张在商学院推广使用,认为商学院的课程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今日,案例教学仍在法学教育与工商管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梅森教授在哈佛大学创立了“梅森联谊会”,专门从事有关寡头垄断理论的安全收集、整理及其经验性研究工作,而且他们还把研究成果大量运用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此后经济学安全教学与研究在美国及欧洲的大学中普遍开展。
我国的一些机构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经济学案例的引进和研究工作。1991年,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我国首次举办了关于案例教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进修班,该进修班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并编印了一大批案例教材。近年,我国陆续有学者开始进行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尝试,2000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始在各个专业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尝试,并组成了经济学各个专业的案例教学研究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4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经济学案例丛书。目前,我国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索和讨论正方未艾,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一、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20年,在中国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不同于其他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鉴于该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往往是以现实的区域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专题讲座、热点讨论、小组辩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可以更加积极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也可以达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许多院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都采用案例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鸦式”课堂讲授,而学生则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无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注重要最新社会热点的应用,同时采用同学们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随着“两会”的召开,可以快速将两会传递的最新信息,利用专题讲座,或者案例讨论等形式,应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
(二)理论教学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如区位论、产业理论及增长理论等,因此,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的讲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熟悉与系统掌握整门课程的系统知识;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指导案例教学,如增长理论,在讲授学习完基本理论,清楚理解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基本理念后,可以在课程上,让同学们讨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采取的发展策略,如“”时期实行的发展策略,而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因此,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前提和基础,而案例教学是对区域经济理论学习的升华与应用。
(三)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一些经济学家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经典案例,在经济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学生的熟悉度,尽量选择学生有所认知的。如区域经济学中“区域开发”理论,其经典案例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但对于广西的学校与学生来说,更加熟知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经典案例比较典型,在教学中可以对讲授的理论进行分析说明,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会对自己城市自己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更加容易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会使理论学习更加有效。
(四)案例教学多形式并重
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应多种形式并重,热点讨论、专题讲座及PPT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热点讨论更多的是,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讲授到,针对已讲授理论知识,结合热点,让同学逐个或者组成不同的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点,锻炼同学们应用已学理论的能力。而专题讲座,主要是任课老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到其他高等院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专家、企业家或官员到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这种形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并能够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如在讲授区域规划相关知识时,可以邀请发改局的官员做一场关于所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区域经济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更加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三、总结
案例教学在法学、工商管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注重应用性,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成熟的案例教材、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应用较少等问题。尽管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教学中还不成熟,但是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看到学生在经过多次案例讨论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同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热点的讨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霞.浅谈区域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1).
[2]五丽娟.论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3]曹容宁.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与教育方法的探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报,2005(3).
[4]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5]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6]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7]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鸡西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