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8篇

时间:2022-06-06 01:09: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厂车间管理制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篇1

2017年车间工作计划书一

风风雨雨的2016年过去了,迎来了挑战性的2017年,回顾2016年的工作,首先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所有班组长以及员工,在这坎坷的一年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在这一年里跟着领导学到的多,得到的也多;2017年我车间认真执行上级领导们的会议精神,虽然有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距离还很远;质量的不稳定,工作事故的出现,设备的损坏,面对着种种困难,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这一年里更能体现我们的管理能力,更能发挥我们本身的潜力,结合实践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年执行)

我们将在认真吸取以前教训的基础上,把提升维修服务质量作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将维修技能提升和标准维修操作流程为培训重点,不断强化员工主动服务意识。加强维修现场管理,做好车辆维修后自检与互检工作。

二、减少客户报怨量(全年执行)

针对2016年在客户报怨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2017年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客户报怨量,提高一次性修复率。第一,加强车间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将与售后各部门合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服务态度且在平时维修现场中对员工维修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使其熟知职位可能产生的维修问题和避免方法。培训频率做到至少一月两次。第二,加强检验员的质量巡检工作,避免二次返修的发生,并要求其对返修情况记录在案,使质检工作有迹可循,便于维修后分析与研究。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机制中加入维修技能考核,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尽最大努力提升进站车辆的一次维修合格率。

三、提升维修产值(全年执行)

在提升维修工时前提下,建立新的产值奖惩制度,建议加入维修新增金额提成率。即下维修工时费任务,做到完成任务或超出任务有奖,完不成任务要罚。(具体任务量根据前三个月工时费平均值进行汇总统计,然后逐渐递增)

四、加强现场管理,推进6S管理制度(每周检查)

在2017年,将进一步加强车间6S现场管理,保持车间维修现场的整洁有序,推进6S管理制度,将该指标作为优秀员工考评指标之一,避免做得好和做得差都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力争在2017年售后车间6S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走上新台阶。

五、加强车间设备及工具管理(每月检查)

针对车间设备管理现状,制定车间维修设备及工具管理负责人,减少设备及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率,提升设备及工具故障及时报修率,设备及工具负责人对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检查,实施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备使用和修护。上述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及工具稳定运行及正常维修使用,为按时保质交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良性竞争

作为领导必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做好带头人。采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对经常违反纪律,不听从指挥,恶性竞争,影响公司形象的员工,坚决予以辞退。争取为满意度和一次性合格率双提升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

在2017年我们将知难奋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力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争取做得员工与客户的双满意,实现公司新一年的经营指标!

2017年车间工作计划书二

在这一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工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不少安全隐患,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工厂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管理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在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工厂将根据实际,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扎实、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以确保全工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因此,明年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1、根据我工厂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把我工厂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我工厂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落实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各部门、车间都要与工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使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3、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按规范完成厂区安全设施的布置工作,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确保安全经费富足、到位,同时把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立足防范,狠抓“三违”行为;

4、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强化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抓好各项安全整治措施的落实;

5、加强我工厂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在企业中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

6、加强我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每月组织一次工厂全体人员的消防演练,为“提高我工厂发生火灾后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工厂财产损失”提供保障,同时在厂区范围内按要求安装足量的消防设施,加强重点防火区域的消防管理工作,做到勤巡逻、勤发现、勤解决,以消除各项消防隐患;

篇2

上半年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车间刚刚组建就及时组织人员制定了车间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三标一体”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为契机,依照厂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车间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个车间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协助人事劳资科完成了车间的定员、定岗工作,编制了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了各岗位的要求、职责,健全了各级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科学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使车间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上半年,车间在全新的组织架构下开展工作,对车间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车间按照要求,制订了车间的年度培训计划,涵盖了车间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设备保养、消防知识、体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结合车间实际,按照车间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车间培训工作。

1、消防知识、安全生产培训

月份,车间组织全体职工在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整个培训过程轻松有序,培训内容通俗易懂。通过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机组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消防知识。消防宣传挂图的张贴悬挂工作是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车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挂图贴在了车间一进门最为醒目的地方。通过组织培训和挂图宣传的形式,使车间全体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今后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内退返岗职工的培训

今年有新员工职工分配至车间工作,车间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由班组长牵头,机长具体负责的方式,对新员工的工作业务技能、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训。在XX年月日起至 月 日期间的试用期内,新员工对待工作积极负责,认真向学习上岗操作技能,通过两个月的岗位实际操作,已经能胜任车间安排的岗位工作,得到了同事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设备保养知识培训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让车间机台人员更好地了解改造后的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切实有效的维护保养,在生产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车间依然组织专人编写了相关培训材料,分班组、分时段由各班组长带领本班人员进行培训,为车间按计划顺利完成各品牌的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质量知识培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车间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产品质量作为车间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为了使机组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车间产品质量,车间组织生产管理员、修理工和电工等在开展了“质量体系”文件培训。通过车间的几次质量事故,结合体系[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 gzu521.com )文件的要求,向参会人员阐明了体系文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车间全体员工,特别是机台人员要严格按照车间制定的质量方面的文件要求和质控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5、标准化知识培训

为了跟上工厂“三标一体”标准化体系管理工作的进度,在车间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组织人员完成了车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文件的建立工作。因此,车间各班组根据本班上班时间,组织本班员工在活动分别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就有关三标一体理论知识及相关体系文件要求等,向参会人员做了深刻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在线产品的质量控制、安全和设备保养三方面围绕车间实际,对与车间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体系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三、加强车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品牌生产质量

为确保工厂改革顺利进行、车间正常运行,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计划,车间确定了一切工作围绕“提质、降耗、增效”的工作方针,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了:

1、车间制定了质量管理和质控方法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并对品牌质量标准做了宣贯。

2、产品质量只有依靠全员质量管理才能得到有效保证,车间通过强制管理制度和组织学习加强全员在线产品质量控制,促进“人人都是质检员”得以逐步落实。

3、本着“设备是基础”的原则,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在用设备完好,以高效的设备保障在线产品质量。

4、实行质量缺陷分析整改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通过对质量缺陷的分析不断查找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员质量管理。

篇3

上半年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车间刚刚组建就及时组织人员制定了车间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三标一体”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为契机,依照厂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车间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个车间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协助人事劳资科完成了车间的定员、定岗工作,编制了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了各岗位的要求、职责,健全了各级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科学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使车间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上半年,车间在全新的组织架构下开展工作,对车间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车间按照要求,制订了车间的年度培训计划,涵盖了车间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设备保养、消防知识、体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结合车间实际,按照车间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车间培训工作。

1、消防知识、安全生产培训

月份,车间组织全体职工在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整个培训过程轻松有序,培训内容通俗易懂。通过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机组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消防知识。消防宣传挂图的张贴悬挂工作是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车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挂图贴在了车间一进门最为醒目的地方。通过组织培训和挂图宣传的形式,使车间全体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今后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内退返岗职工的培训

今年有新员工职工分配至车间工作,车间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由班组长牵头,机长具体负责的方式,对新员工的工作业务技能、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训。在2009年月日起至 月 日期间的试用期内,新员工对待工作积极负责,认真向学习上岗操作技能,通过两个月的岗位实际操作,已经能胜任车间安排的岗位工作,得到了同事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设备保养知识培训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让车间机台人员更好地了解改造后的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切实有效的维护保养,在生产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车间依然组织专人编写了相关培训材料,分班组、分时段由各班组长带领本班人员进行培训,为车间按计划顺利完成各品牌的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质量知识培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车间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产品质量作为车间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为了使机组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车间产品质量,车间组织生产管理员、修理工和电工等在开展了“质量体系”文件培训。通过车间的几次质量事故,结合体系[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 WWW.GZU521.COM )文件的要求,向参会人员阐明了体系文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车间全体员工,特别是机台人员要严格按照车间制定的质量方面的文件要求和质控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5、标准化知识培训

为了跟上工厂“三标一体”标准化体系管理工作的进度,在车间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组织人员完成了车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文件的建立工作。因此,车间各班组根据本班上班时间,组织本班员工在活动分别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就有关三标一体理论知识及相关体系文件要求等,向参会人员做了深刻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在线产品的质量控制、安全和设备保养三方面围绕车间实际,对与车间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体系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三、加强车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品牌生产质量

为确保工厂改革顺利进行、车间正常运行,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计划,车间确定了一切工作围绕“提质、降耗、增效”的工作方针,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了:

1、车间制定了质量管理和质控方法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并对品牌质量标准做了宣贯。

2、产品质量只有依靠全员质量管理才能得到有效保证,车间通过强制管理制度和组织学习加强全员在线产品质量控制,促进“人人都是质检员”得以逐步落实。

3、本着“设备是基础”的原则,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在用设备完好,以高效的设备保障在线产品质量。

4、实行质量缺陷分析整改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通过对质量缺陷的分析不断查找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员质量管理。

篇4

个人九月份总结及十月份计划2021

一、九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1、做好动态调整工作

在前期动态调整评议会议基础上,按照动态调整文件要求,再次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包保干部一起入户核实,宣传扶贫政策,进一步核实家庭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截至目前,我村共清退现有贫困户19户71人,户中清退11户13人,新识别1户1人,目前现有贫困户58户204人。

2、整理村级扶贫基础资料

工作队一是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把基础信息、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重填写帮扶手册。二是重新上墙制作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三是重新入户采集贫困户的各项基础信息,制作电子档案,并更换一户一档中不规范的材料。

3、做好村部改建工作

按照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要求,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对村为民服务全程服务大厅和扶贫工作室进行改扩建,从而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在村部门口建设了400平方米的小广场。

4、推进扶贫工厂建设

工作队积极联系灵璧县服装加工和培训的大户-文静服饰有限公司到村设立扶贫工厂,确定老村部作为工厂厂址,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了扶贫工厂的建设方案,目前已开工建设。

5、打造精神脱贫氛围

为进一步打造精神脱贫、勤劳致富的宣传氛围,帮助贫困户进一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及脱贫信心,在村主要道路的电线杆上制作悬挂了农村环境整治和扶贫宣传道旗二十余幅;在村部广场两侧制作大型宣传画和大幅标语各一幅。

6、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八月份,工作队队员克服高温酷暑的影响,陆续对四十余户贫困户家庭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同时开展政策宣传、情况核对、资料整理的工作,得到广大贫困群众的一致称赞。

二、十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督促扶贫工厂建设工作,争取扶贫工厂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2、进一步做好村级档案整理工作。

3、推进村健身文化广场和村里小广场等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争取村里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4、抓好贫困户的的项目管理,落实入股分红。

5、督促、指导帮扶责任人开展好帮扶工作,进行贫困户收支核算。

6、推动“两学一做”学习贯彻落实,继续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培训各项日常党建工作。

7、做好县、镇及相关部门安排的工作。

个人九月份总结及十月份计划2021

一:生产管理

 1:在生产现场规划及标识完善方面我们虽做了规划及标识,但部分车间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安排员工完成,例如:天平操作工作台面定置未完成。

2:D1生产项目推进虽然有执行,但因物料及ERP系统问题还须进一步落实。

3:生产系统报表完善方面,部分报表已出台,但标准的表码及规范化还要更新。

4:适用性生产设备采购方面因生产进度影响还未采购。

5:员工培训效果评定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在质量、成意识方面还要加强。

6:技术文件编制及作业指导书完善方面,在老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努力完成D1基本部件作业指导书相关内容,但还有测试,调试、包装等方面加快完成。

7: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度方面,仓库管理制度出台,但执行力度要加强,公司还有很多制度要完善加强,例如: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车间员工管理制度、车间员工考核制度、计件工资制度、车间工具管理制度等都要规范化。

8:现场操作工艺指导创新方面在工作中部分部门有指导改善,但在生产过程中改善是永无止境的,还在继续在现场改进。

9:5S推进项目执行良好,但在检查结果处理方面要加强管控,一项制度推进要有结果才能改善。

10:生产部各岗位职责编制方面,仓库职责已完成,后面还有很多,这些完成后都为公司以后发展打好基础。

二:仓库

1:仓库现场规划及标识完善方面部分有所更新但不完善,后期仓库各区域定置要加大力度完善。

2:仓库盘点工作进行后,现场及数据已复查,还在整改过程中,后期改善结果将在9月份第一个周周五进行复查。

3:仓库材料及成品入、出库流程编制方面已出台,但在执行中的漏洞还要进一步完善。。

4:ERP系统完善已加强改善力度。

5:仓库人员沟通工作进行了几次,但效果不明显,在工作中自由散漫,后期沟通加强,制度管理加强。

6:1楼仓库规划未清理,实现空间有效利用未进行规划。

三:采购

1:加快作业计划物料跟进,满足作业需求,彻底了解供货进度,在管控方面加强力度。

四:售后

1:编制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及流程已出台,后期改进及执行加强管理力度。

2:售后相关记录表单出台,加强跟进力度。。

五:文控

1:表单统一规范化由检验组人员统一完善,基本信息已输出要加强进度。

 个人九月份总结及十月份计划2021

总体的工作完成有成绩,但不足还很多,要进一步去学习,去改善,去进步,才能共同成长,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如下:

一:生产管理方面

1:生产现场方面应加强可视化标识完善。

2:操作员工使用工具加强规范管理。

3:员工行为规范方面加强制度化力度。

4:人力资源流失方面加强管控,离职流程及过程加强监管,员工沟通工作要加强,培训后来人力资源骨干,进行后期人员调整。

5:员工培训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意识要进一步提高。

6:物料跟进到位后,作业计划要系统跟进,有序安排,做出计划进程跟进表管控。

7:物料使用流程加强进程中管控力度。

8:D1产品作业文件在9月中旬完成。

二:物资管理方面

1:仓库盘点抽查工作推进,本周五进行,结果要进行书表通报及整改措施。

2:仓库现场规划标识本周末(9月3号)确定方案,进行标识标签确认后采购,标识,对仓库各物料布局统一规划。

3:人员方面加强制度化管控力度,工作思想沟通及工作职责分配安排。

4:中转仓库内不良品及报废品处理。

5:仓库配料制度重新讨论新的方案。

6:公司固定资产盘点汇总工作开展。

三:采购方面

1:加强公司作业计划内物料跟进力度,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2:仓库安全库量保证。

3:ERP系统完善。

四:质量部门

1:人员职责分配安排与协调。

2:标准表单规范化。

3:来料检验方法及标准检验文件完善。

4:中转仓库不良品及报废品判定。

5:条形码使用进程管控规范。

6:检验表单及检验文件统一整理,保证后期文件查阅。

7:检验区域标识规范化。

8: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工具使用,加强制程质量管控力度,保证产品出厂合格率。

9:公司后期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方案策划。

五:人力资源方面工作

1:人员动态了解及后期人员规划。

2:离职人员流程管控已讨论,后期加强执行力度。

篇5

关键词:现代化 化工 虚拟教学工厂 实践

一、前言

当今社会,高级技工的贫乏成为突出问题之一。一方面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纷纷加大招生人数,另一方面社会高级技工的贫乏却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化工行业与日常的工业行业有所不同,其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不安全因素,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这给技校学生到实际工厂实习带来了困难。鉴于此,建设现代化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其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等进行了探索。

二、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含义

虚拟教学工厂就是将日常生活中实际的工厂环境引入到学校教学的环境中去,并将工厂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结合。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实际的化工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接受真枪实战的实习操练。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必要性

首先,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行业的运用,使得化工行业正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因此,现代化工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简易的开关操作、查看数据等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系统的操作分析能力等。而实际的教学环境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再加上实际的化工生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就使得建立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十分必要。

其次,传统仿真化工实训基地[1]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它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而且运行费用较高,对原材料的消耗也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很少有学校能够确保传统仿化工真实训基地的正常运作。所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虚拟化工教学工厂成为了众望所归。

第三,单纯的理论学习与相对单一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即使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沟通、合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处处碰壁,不仅发挥不出自身优势,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可能性

首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大大降低虚拟工厂所占空间,其控制对象为真实的化工生产过程,借助仿真仪器与真实仪器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逼真的化工工厂环境。[2]这样,学生不用深入到实际的化工工厂就可以得到切实的操作锻炼,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熟悉各种化工仪器的使用等。

第二,学校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为建设化工虚拟教学工厂成为了可能。不同行业可以为学校建立虚拟工厂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支持。

四、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尽可能保证虚拟工厂的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包括化工生产的各环节、各方面,具体表现在生产规模的真实性、生产工艺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真实性等。只有尽可能的保证虚拟工厂的真实性,才能让学生更真切的体验到化工工厂的生产过程,在工作时才能上手更快、适应更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工厂的真实性是以学生的可动手操作为前提的,如果背离了这个前提,再真实的虚拟工厂也是徒劳。

第二,功能的全面性。建立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面向的不仅仅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此进行实践操练。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虚拟工厂的建设成本,而且有利于不同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一门学科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分离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虚拟工厂内进行科研工作,虚拟工厂可以为教师弥补实践经验的空白。

第三,管理制度的健全化。虚拟工厂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所以虚拟工厂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健全化。车间主任职责、车间组长职责、车间职工守则、车间设备使用规则等都是虚拟工厂中必不可少的制度建设。[3]让学生在提高自身动手能力的同时遵守工厂守则,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现代化化工企业的要求之一。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级化工技工人员的缺乏使得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势在必行。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成为了职业技校的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文对虚拟工厂的建立进行了必要性、可能性的实践探索,并对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萍,白秉旭.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2,(03):3.

篇6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我在浙江省市安吉县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为期2周的实习。通过这次短期的实习,我对服装企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我通过实习的各个环节加深了职业道德观的理解,培养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2.实习时间

我于XX年8月13至8月25日为期2周的实习。

3.实习单位

3.1实习单位地点及规模

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山河村。它是中外合资企业,是生产加工的经营模式。它拥有7625平方米的服装大楼,熟练员工200名,设备齐全,有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年生产能力可达30万件单棉服装。该公司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方针,精品意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有着良好的信誉。

3.2实习单位主要业务

主营行业服装服饰女上装,主要生产面里料,辅料,羽绒,晴棉,床上用品,棉装,职业防护衣帽,单衣,羽绒服装等。主要市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海外市场(欧美、中亚、日本、韩国)。

3.3实习单位的历史与发展

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是在年12月注册成立的,至今已快六年。在期间该公司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经过经营者与员工的不懈努力克服了困难,让公司制度越来越完善,经营越来越好,知名度也在提高。

4.实习过程

我是在8月12号去新三和有限公司实习的,首先潘师傅对我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也让我跟后整理车间同事做自我介绍,这是我要工作的车间,同事看起来都比较和善,这让我比较宽心。潘师傅跟我讲了要做的工作并且让旁边的同事教我这么做,我时常犯错误同事们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还很热心的宽慰我,让我很感动。渐渐的我慢慢熟悉清剪线头,把脏污,画粉清洗干净、挂吊牌、备用扣等工作。

经过2周的实习我了解了服装厂的工厂管理制度是责任控制制度,该公司要分为以下部门:(1)厂长办公室(2)业务部(3)质管部(5)裁剪车间(6)缝制车间(7)后整理(辅工车间、整烫、检查、包装)(8)厂部办公室(9)设备部(10)餐厅部(11)后勤部(12)仓库。

各个部门都有其自身的职责,比如,厂长工作职责是:一抓人员,深入员工队伍,了解员工心声,在沟通中加强老员工的稳定。多渠道加强人员招收,设专人负责新工人的培训,保证车间生产所需人员。加强员工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技术骨干的挑选与培养,储备企业长期发展所需人才。二是抓货源,承接工厂正常及外放所需货源,并掌控业务实际操作流程。跟踪落实原辅材料,保证车间的正常生产,减少误工浪费。深入车间生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压缩工时,提高有效产出。将内销和外销定单合理衔接,尽最大量的处理库存面辅料。三是抓管理,根据个人特长,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营造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分解各项指标计划,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完成。明确工作职责按iso9000标准控制产品质量。加强执行力度,做到奖罚分明。加强各项费用的核算,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加强伙房、宿舍、保卫等后勤部门管理,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利用晨会检查上日工作情况,布置当日工作计划。

我在后整理车间,明白后整理工作职责是:一是辅工车间,核对工票与实物是否相符。检查首件与样品、工艺是否相符,保证质量。周密均衡安排每天生产,做到及时外放,保证交期。及时分清内外销产品的区别及线头、脏污的处理。按流转单,转交烫熨班。二是整烫,烫首件产品,按生产计划、交期进行生产安排。如发现工票与实物不符,及时查找上道。按工艺要求整烫每一个部位,保证质量。三是检查,检查对照样品、工艺是否相符。每捆抽查尺寸并做记录。做好新款首捆成品优先检验的信息反馈。交接必须按流转单交付,并留存根。不良品、粘污必须开出返修记录单,及时转到车间并记录时间,及时跟踪回收,保证数字的准确。四是包装,包装时对照工艺、洗涤、工票三者相符。按照装箱单进行包装,设专人清点包装。发货后,每天写出发货分析,报厂长,并保证入库数字准确。

还有领导对管理层的控制:一是每天晨会控制二厂上天的工作进度。二是月工作考核与工资挂钩。三是具体细节控制:1、考核指标中,有两项没有完成的,扣主要负责人工资的30%,有三项没有完成的,降职或降薪使用,或直接调理岗位。2、工厂定员生产,降低员工流失率,不高于30%,对所有管理人员下达招工任务,完成奖励,完不成进行扣罚,每少招一人扣50元。3、做好投产前的跟踪落实,凡是有落实不到位,造成停工待料的,扣责任人考核分5分。4、质量:加强质量的跟踪凡是造成50件以上批量返修扣班长工资50元,凡是造成100件以上返修扣车间负责人、考核5分,扣质量负责人考核5分,造成大批量返修扣车间、质量负责人20分。5、技术指导和班长以工时分钟、人员定员、质量、三个指标考核,每项指标完不成扣考核分5分。6、因个人原因给工厂造成损失在1000元以内的人员,扣当月工资的305,1000元以上元以内的,扣当月工资的60%。元以上的,调离岗位。7、各车间和部门工作流程执行iso9000标准,连续三次罚同一错误者,予以调离岗位等。

同时,我也知道了该公司的产管理制度主要指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流程:业务—技术—仓库—裁剪—缝制—后整理—出库

具体控制如下:

(1、业务与客户承接定单,通过业务与客户协商确定工厂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确定投产及发货日期。

(2、技术科按客户要求,确保样板、样品与资料相符,并发船样待客户确认。

(3、仓库及时清点面辅料,齐全后方可投产

(4、裁剪与技术属上下道关系,裁剪车间待样板、面料确认后才能投入生产,并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能供应缝制车间生产。

(5、缝制车间要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给后整车间留出足够的时间。

(6、后整车间要做好与缝制车间的衔接工作,辅工车间要保证缝制车间的半成品,服务好班组,成品衣服要有序的在车间及各道工序间流转,确保产品质量保证按时发货

正因为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各个部门的员工各司其责才让工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很高的保证。我明白了一个经营良好的公司必定有一套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还了解到一些关于服装方面的知识。真货是国外大品牌提供全套面料、部件、版型设计,到国内寻找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正规渠道出厂的,就是专卖店里的“真货”。“原单货”(也叫余单、尾单)就是生产厂家从不到3%的“计划报废物资”中抠出一点,偷偷加工的成衣。它和“真货”的惟一区别,不过是“庶出”而已,数量较少。还有一种“原单货”,是因为种种问题,被品牌商拒收的“外转内销”,有时数量颇多。最常见的是颜色差异,即与外商要求的不一致,但是质量仍然能够保证。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挺爽型面料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5.实习结论

这次实习被分配到后整理车间工作,在公司的安排和老师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整理车间的相关工作,对该公司的管理制度、一些部门的职责、生产流程、服装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指导老师、同事们的关怀与热心帮助,团队合作精神与敬业精神。

6.实习小结

篇7

5.3通风

5.3.1加工、包装车间应通风良好,配有换气设施或空气调节设施以防室内温度过高,

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16;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

5.3.2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2m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

5.3.3排气口应装有防止害虫侵入的装置,进气口应装有空气过滤装置,过滤器应该能被清洗和重新安装。两者均易于拆下清洗或更换,室内空气调节,进排气或使用风扇时,空气流向应从高清洁区流向低清洁区,以防止空气对产品的包装材料造成污染。

5.4供水

5.4.1生产供水:工厂有足够的供水设备,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必要时设置储水设备,应有防治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使用循环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上述规定。

5.4.2制冰供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制冰及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污染。

5.4.3储水池(塔或槽)应以无毒,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建成,并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应定期清洗消毒。

5.4.4用于制冷、消防和其他类似用途而不与原料或成品直接接触的非饮用水,应使用完全独立、有鉴别颜色的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水系统交叉联结或倒吸于生产(饮用)水系统中。

5.4.5供水设施出入口应增设安全卫生设施,防止有害动物或其他有害物质进入导致食品污染。

5.5卫生设施

5.5.1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应在远离生产车间的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其设施应采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可防治害虫、老鼠进入,并能避免废弃物污染厂区和道路。

5.5.2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必须设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废水、废弃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厂区内部的排放有害气体和煤烟。生产车间的下水道口需设地漏、铁栏。废气排放口应设在车间外的适当地点。

5.5.3更衣室、淋浴室、厕所: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淋浴室和厕所。更衣室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离地面20em以上。男女更衣室应分开,室内应有适当照明,且通风良好,并设有供生产人员自检用的穿衣镜;淋浴室可分散或集中设置,淋浴器按每班工作人员计,每20~25人设置1个,淋浴室设置天窗或通风排气孔和采暖设备;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

5.5.4洗手、清洗、消毒:洗手设施应以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建成,其设计和结构应不易藏污纳垢,并易于清洗消毒。洗手设施应分别设置在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适当的地点,应设热水和冷水洗手设施,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防止已清洗或消毒过的手再度污染。洗手间内设置足够数目的洗手设备(每25人设一个洗手水管,每50人设一个消毒盆)并备有洗手剂、清洁剂、消毒剂和干手设备。洗手的警示语要放在一个醒目的位置。生产车间进口处应设有工作靴(鞋)消毒池或备有防污染鞋套。消毒池壁内侧与墙体成45。角坡形,池深足以浸没鞋面,生产经营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方能进入车间。

5.6贮藏库

5.6.1贮藏库应装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或温度测定自动记录仪、自动温度报警装置,保证切割蔬菜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温度在4℃±0.5℃。

5.6.2贮藏库内应各有垫板,垫板高度不低于10em,库内灯光应有防爆装置。

5.6.3贮藏库门设有风幕装置,以备开门时防止外部温度的影响。

5.7实验室

5.7.1工厂必须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检验室应具备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所需要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对鉴定,及时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未开展检测的项目,可委托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食品卫生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7.2实验室应配备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实验室操作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的检验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5.7.3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实验、检验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原材料、半成品和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单。试验和检验的原始记录应齐全,并应妥善保存,以备查核。

5.7.4如对检验结果有争议,应由卫生监督机构仲裁。

6设备

6.1加工设备

6.1.1设备的设计、构造和安装必须满足加工的要求。

6.1.2设备与设备之间应排列有序,各工序所用设备和容器不得混用,以免交叉污染。

6.1.3固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彻底清洗、消毒。

6.2操作台、工器具和传送车等,应用无毒、无味、坚固、不易生锈、易清洗消毒、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与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

6.3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器具不能接触地面,废弃物应有专门容器存放,必要时加贴标识并应及时处理。清洗和消毒的设备和装置的设计有专门的用途和适当的维修。为了防止污染,这些设备应该和食品贮藏、加工、包装的地方严格分开。

6.4制冷设备:产品冷却设备的设计应该能够尽快达到和维持所要求的温度,设备上应设计有控制和监测温度的装置。

6.5温度测量装置:为保证温度控制精确性的需要,应该安装、校正和维护温度测量,记录装置。

6.6磁铁:在某些操作(如切块、切片或填充)的前后应该安装磁铁以保证有效去除金属污染;磁铁的磁力大小要适合需要,如有必要要进行检测。

6.7金属检测器:金属监测装置的安装、校正和维护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书来作,以保证有效去除金属杂质,这可能包括产品性质的调整、目标金属的选择、设备大小和速度调节等。

6.8计量器:流量计(如氯喂料速率计量器、气压计等)在安装时和随后的每一年都要进行校正以确保精确性。

6.9其它仪器:其他必要的控制关键因素的专门仪器也要到位,如有必要也要进行校对(如氯注射装置、氯浓度检测设备、pH计等)。

7机构与人员

7.1机构与职责

7.1.1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及其它各部门均应设置负责人员,以监督或执行所负责的工作。

7.1.2品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训l生产经营人员,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7.1.3品管机构应独立设置,并直属于工厂最高领导,对工厂监管负全面管理职责,并有充分权限以 执行品质管理任务,其负责人有停止生产或出货的权力。

7.1.4品质机构应有食品检验机构,卫生管理机构,作业现场品质人员配置。生产负责人与品质管理负责人不得兼任,其它各部门人员均可视实际需要兼任。

7.2人员与资格

7.2.1品质管理部门应配备掌握专业知识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7.2.2品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备两年以上食品卫生管理经验,熟悉掌握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

7.2.3质量检验人员应毕业于检验专业或上岗前应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检验资格证书。

7.3教育与培训

7.3.1工厂应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技术人员应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卫生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7.3.2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忠于职责、以身作则,并随时随地督导及教育所属员工确实遵照既定作业程序或规定执行作业。

8卫生管理

8.1 工厂的卫生管理

8.1.1工厂根据本草案的要求,制定卫生实施细则。

8.1.2工厂必须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管理机构应配备经专业培训的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按规定的权限监督全体职工执行相关的卫生和管理规范。

8.1.3卫生管理机构职责:宣传和贯彻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在本单位的执行情况,定期向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规划;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训食品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并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8.1.4维修、保养:建筑物和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给排水系统等均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正常运行和整齐洁净,不污染食品;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杜绝隐患,防止污染食品。

8.1.5清洗、消毒:应制定有效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和制度,生产车间内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应经常清洗和进行必要的消毒;设备、工器具、操作台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处理后,必须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蔬菜原料或产品;每班工作结束后或在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8.1.6除虫、灭害:厂区应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蚊、蝇、昆虫等的聚集和孳生;对已经发生的场所,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防止蔓延和对食品的污染;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8.1.7有毒有害物管理: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有”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管理制度;使用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使用方法进行,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除卫生和工艺需要,均不得在生产车间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各种药剂的使用品种和范围,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部门同意。

8.1.8污水、污物: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符合标准者应采取净化措施,达标后排放:厂区设置的污物收集设施,应为密闭式或带盖,要定期清洗、消毒,污物不得外溢,应于24h之内运出厂区处理;做到日产日清,防止有害物集聚孳生。

8.1.9废弃物:加工后的废弃物应及时从生产车间运出,堆集于污物设施内,及时运出/--N处理;使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8.1.10卫生设施:洗手、消毒池,靴、鞋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8.1.11工作服:工作服包括淡色工作衣、裤、发帽、鞋靴等;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其他人员也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8.1.12车间设有专职卫生岗,负责监督检查进入车间人员衣着和消毒情况。

篇8

【关键词】制丝车间;设备综合管理;体制;MES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某些制丝车间已经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工艺技术、装备自动化和集中控制水平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如此大的改观下,很多工厂依然沿用旧的设备管理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先进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效率。所以对新管理体制的探索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以某车间的德国虹霓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为例,分析了对其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管理方法和效果。

1 建立健全设备综合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缩小设备的损耗周期,各工厂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对设备管理更加精益化,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多方位、全过程地探索。

1.1 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制丝车间各种工艺水平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正逐渐取代老式机器,并呈现出高速、精密、智能等特点。如果在管理环节出现漏洞,将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果严重。轻则一个程序出现问题,重则引起大范围质量事故。除此之外,先进设备的最终价值要在投入生产后才能体现,所以本身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逐渐进行调整和开发,以求将其效用发挥到最大。

1.2 完善综合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制丝车间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对于设备的管理以事后修理为主。当时车间的设备落后、简陋,通常都是人工操作,浪费了大量劳动力,对机器维修的投入很少,更没有专门的修理工人。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人与维修工人逐渐分离,出现了专业化人才,到八十年代初,维修技术从整体上才发展起来。但此时的修理主要还是集中在事后维修,而且通常是靠经验。第二阶段是预防维修制。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真正意义上的流水线生产开始出现。此时若设备出现问题,往往导致整条流水线瘫痪,影响整体进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设备的维修改为预防维修或者计划维修。第三阶段则是当前大多车间正在使用的管理体制。对于像德国虹霓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这种常见设备,过去的生产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新的阶段要求工厂必须在继承以往旧经验的基础上转变为综合管理,即必须将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结合起来。从技术角度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从经济角度要将设备的功能价值发挥到最大。

2 建立综合管理体制的方法

2.1 设备管理机构的分权

一直以来,制丝车间实行主任领导下的维修班值班长负责制,具体是指车间的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由值班长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在业务和技术上指导维修班。虽然这种组织管理方式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新技术和设备大量引进的今天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模式。

根据管理学的集权和分权原理,以及管理层次越高,管理幅度越小的原理,我们将以前的集权制转变为分权制。具体是指取消以前的维修班值班长制度,建立“区域负责制”,即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管理员。各级设备管理员的权力包括经济管理权、技术管理权、行政管理权,对下一级的维修人员有分配权和奖金考核权。

2.2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为了将制丝车间设备的管理日益精益化,对其管理来讲,核心是其内部运行机制,它是综合管理体制是否能够运行完善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把设备的综合管理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二者结合,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将过去封闭、落后的管理转变为现代开放、先进的设备管理,树立一切好设备只为生产服务的理念,继承和坚持过去良好的制度,例如管理员检查制度、操作员日常检修制度等。在坚持这些制度的同时实行群众管理和专业性管理双向同时管理制,并计入考核成分。第二:将过去只要求降低设备停止率转变为要求设备完好率、维修完成率、有效整改率等多项要求。仅仅要求降低设备的停止率仍会有进行维修的时候,所以必须在日常的保养和维修中加强排查力度,发现任何隐患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临时突然的故障发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第三:将过去只对维修时间进行考核转变为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同时考核,积极展开提前预知的维修。因为过去只考核维修时间通常会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和维修过剩,加大维修的费用,所以对维修费用的分配必须明确到各个维修小组,继续加强质量维修。

3 加快设备管理信息化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面向车间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设备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常在底层工业控制和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之间。

3.1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因为MES是整个控制层和计划层进行信息传输的纽带,必须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做出统计和分析,所以MES并不是只单独解决某一个生产环节问题的系统,它可以优化整个生产制造过程,通过连接企业的整个信息流来进行信息集成。它可以利用汇集到的信息指导并调控整个车间的各个环节,利于企业决策。

3.2 设备管理系统在MES中的作用

MES的生产环节包括管理订单和设备、跟踪库存和物料的流动、收集数据等,它可以控制生产质量、维护产品管理、分析性能和管理人力资源。所以,作为MES的数据核心,设备管理系统在以上各方面都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它是MES解决方法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4 建立综合管理体制的效果

4.1 树立了新的设备综合管理理念

在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制丝车间设备管理日益精益化的过程中,过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维修费用大、技术改进难、日常管理琐碎等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各维修人员会提前在设备运行前就进行调试、预生产、预维修等,及时排查问题。另外会在设备运行后进行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完善管理体制。

4.2 提高了设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各种设备在种类增多、技术复杂的环境下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有限的,在“区域负责制”实施后,设备管理员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内开展设备综合管理,将每一项专业活动细化到最小,这样不仅可以在规范化和专业化上提高综合管理的效率,而且还能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参与感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廖和滨,林天勤,吴永生,等.许可有效降低机械设备故障停机时间的方法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