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篆刻考察报告8篇

时间:2022-08-15 07:34: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篆刻考察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篆刻考察报告

篇1

关键词:伊犁;地域;美术;美术新课程;开发

一、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新疆成为全国第三批参加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在2008年9月正式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主要按照课程标准中的5个系列9个模块在全疆范围内实施。伊犁位于新疆的西部,就目前而言,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内地城市,加之人才的匮乏,导致这里的美术教学相对落后,还处于缓慢提升的阶段,而地域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对于当地美术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对现有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而言,灵活的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地域资源结合,现阶段难的是需要找到适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编写合适校本,并能适应学生们的需要。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并且将其运用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解决当下美术教育的特殊问题,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伊犁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伊犁地区出土的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让世界人民惊叹,石人、彩陶、金属器皿、织物等数量多种类丰富。还有精细的民族手工艺,毡子、地毯、木雕工艺、铁艺、刺绣、花贴、都市等。美术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比如沙粒画、羊绒画等。这些个丰富的美术资源足以构成一套系统的美术教材,运用在伊犁地区的美术课堂上。

二、地域美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现状

伊犁的地域美术资源有如一个“矿”,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完高中三年之后,对家乡的很多美术文化、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比如新疆出土的青铜器,出土的红宝石金面具等。哈萨克族的刺绣、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等民间工艺也很少有人知晓,大量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民居特色被排挤到了城市的边缘,这些珍贵的文化逐渐遗漏。血淋漓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在高中就给学生埋下整理、传承的种子,弘扬对地区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目前伊犁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学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课本开设课程,对于抵御资源的教学研究几乎为零,也有一些学校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较为分散、不成体系。目前正对这一问题,在美术课程逐渐得到重视的今天,课程改革中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课程与美术教学研究。开发具有地域资源的基础美术教育鉴定较为突出,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选取具有开发意义的,利于增强美术课程的,较为贴近实际生活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热情的方面加以研究。面对种类繁多的美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考虑,由于美术发展的特殊性,在美术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门类中,选取有利于课堂的点来进行实施。考虑到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每个课时的内容含量和深度都要安排适当,在教学中选取合适高中知识水品的作品和可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并且必须做到图文并茂,作品图片清晰正确,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并且设置发散思维的“思考题”或“独特视角解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拓展和衍生。再者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固定的教材是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发展要求的,在面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美术门类时都需要填充和完善教材,并且需要使用课件来展示大量的资料。让课堂成为一个视觉化的,强化视觉感受,通过课堂的“艺术考察与实践”与“课外寻找”题目培养学生在课外了解文化研究学习艺术的能力。

三、美术新课程中加强多种艺术形式的开发

学生可以通过简单撰写考察报告,教师给予相关的阅读书目和查阅的资料,以方便学生通过手机资料,完成考察。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在考察报告中所体现的知识点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需要老师在后续讲课中解答疑难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效果会与以前不大一样,以新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直观的参考背景,学生的审美兴趣也可以在教学时查缺补漏。目前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热情并不高,对于书本上的美术作品欣赏一直较为反感,这一点在伊犁地域的某些学生上尤为明显。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具有地域特征的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和积极的上课态度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以贴近生活的作品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新疆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模糊,通过在课堂上等于地域美术资源的讲解,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更强的知道作用,通过美术课程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和文化,充分实现美术的德育功能。

四、思考地域资源美术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系列。修完得到相应学分,在高中阶段我建议学校给予美术课程充足的课时量,按照课程的安排,把教材中的单元统一整体灌入鉴赏。把地域资源模块放在学习中,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解决美术课堂的特殊性问题。新疆目前的很多获奖油画、国画作品、以及设计作品内容可以放在绘画欣赏系列中学习,少数名族工艺、纹样和建筑等放在工艺美术系列中学习,与美术教材认识体系接轨。

五、结语

开发地域资源美术,并且推广到教学实践中。伊犁地区的自愈资源丰富,有如诗如画的风景,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和丰富的出土文物等,目前需要对当地的美术资源进行筛选,更具本地实际情况做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知识难度的把握,以适应当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审美水平,做出多样性,富有弹性的地方教材,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效果。使地域美术资源在新课改中实现可研发性和持续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 美术 教学

一、把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通过深入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价值追求;比较高中新课程与原高中美术欣赏课、义务教育课程的区别,抓住普高美术课改的关键所在;把握美术新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性质、以及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计、评价指标的特点和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本,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构建有特色的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课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课程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是义务教育的延续。高中美术课程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特征,又要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和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相区别。与义务教育的区别在于,它适度地向美术本体回归,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要求更高,相对学习面可能更窄,不必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面面俱到,然而又是蜻蜓点水般的学习;与专业院校的区别在于,它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方面必须与学生的兴趣、时间和条件相适应,学习的难度,尤其是技能学习的难度要相对低。

课程的性质:强调了课程的人文学科的特征,通过课程学习传承美术文化,形素养;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发展空间,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人生。因此,高中美术课程不是单纯的美术技能课程,而是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形成美术的意识和多种能力,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美术课程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美术素养;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选择性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可根据美术教学设施的条件、美术教师的特长等因素来选择开设的模块。

课程结构设计:首次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

课程目标设计: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程目标,教师实施课程更具可操作性。美术课程各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各模块及每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

课程的评价: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并要求教师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及需要改进之处。

二、设计有学校特色的美术课程开设模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由9个学习模块构成,在9个模块中,选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三年内必须修习3个学分。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即鼓励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以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参考: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美术鉴赏

绘画

工艺

……

美术鉴赏

雕塑

设计

……

设计

绘画

……

(为高考报考专业做准备)

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书法

篆刻

……

摄影摄像

……

(学校能开设的其他美术模块)

1. 课程开设既要考虑到一部分学生高一年级选修音乐,高二选修美术课程的需要.同时也需要考虑部分学生高一至高三美术课程继续深入学习的需要。

2. 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学校教学条件,注意整合学校师资与教室的条件,尽可能多提供学习模块。

3.每个学校的师资与教学条件不同,开设的课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必须遵守1+2或更多的模块教学要求,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要求。

当前学校开设模块教学的情况是:多数学校选择在高一开课,也有个别计划在高二才开课,每周一课时。都开设了“美术鉴赏”模块,有两个以上美术教师的学校则开设了二至三个模块,最多教师选择开设的模块有“绘画”,累计排序下去的有“电脑绘画电脑设计”、“设计”、“书法”,从调查情况也看到,教师较擅长传统美术技法及现代媒体技术。选课方案由学校制订,学生基本没有选课的主权。因此,在推进高中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1)各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在学生选课前应该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说明。美术教师通过举办作品展、讲座、座谈等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点,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也可通过一些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模块。

(3)召开班长或美术课代表会议,组织指导学生根据学校设课和自身情况确定个人高中阶段的课程修习计划,并及时选定每学期课程。让学生自行填写学习自愿,由班长或美术课代表进行人数的协调与合理搭配,并将名单提交任课教师进行合理分配。

高中美术课程选课指导1

领域:艺术

科目:美术

系列:美术鉴赏

模块:美术鉴赏

专题:

课程类型: 必 修

分:一学分

时:18学时

开设学段:高一、高二

评价方式:论文或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作品分析、美术鉴赏水平测试等

课程内容简介:

1. 鉴赏基础:学习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2. 鉴赏学习活动:鉴赏中外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网络等途径检索与搜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象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3. 考察活动: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写出考察报告。

选择建议:

本模块是高中阶段美术必修课程,每一位同学都必须选择。通过鉴赏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能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了解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高审美与鉴赏的能力。

评价方法:学习态度30﹪;学习效果(美术考察或美术鉴赏论文)70﹪。

咨询教师:

高中美术课程选课指导2

领域:艺术

科目:美术

系列:绘画雕塑

模块:雕塑

专题:

课程类型: 选 修

学 分:1学分

学 时:18学时

开设学段:高二、高三

评价方式: 考 查

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课程内容简介:

雕塑学习内容主要了解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并选择泥、陶、石膏以及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通过雕塑的学习能掌握和运用雕塑的艺术语言和制作技巧,进行雕塑作品的基本创作和学会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选择建议:

雕塑学习是提高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表达能力,理解雕塑作用和艺术价值的一种有意义的美术学习活动。对希望提高自己认识空间、表现空间能力的同学和有志于将来进入大学相关专业学习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考试说明:学习态度30﹪;作品创作70﹪。

咨询教师:

比较项目

人 美 版

人 教 版

美术课标适用性

知识

价值

注意选取适合高中生理解的素材来构成知识体系,知识背景、知识内涵较丰富,重视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丰富的知识背景与知识内涵,重视宏观与微观的比较分析,知识要点展示明确,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能力

价值

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利用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

情意

价值

学习导向明确,注重以多种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欣赏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结构及呈现方式

结构

设计

结构清晰,主次突出,内容和形式结合较好,图片设计适中,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

结构清晰,主次突出,情境创设灵活,图片的文字点评有详有略,符合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特点。

课题

设计

课题的呈现富有文彩,注重视觉美术语言的表述,又注意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课题文字富有文彩,呈现的形式既突出主题,又富有人文特征。

活动设计

活动栏目丰富,注重创设学生学习的多元情境,将活动设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如:思考与讨论、知识窗、名家论述,人物故事,学习活动,艺术实践,自我评价。

活动栏目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将活动设计融于实践情境中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如:思考与探究、小辞典、小资料、背景资料、练习题、扩展练习、推荐参考书目。

其他说明

配套教材已出版的有《美术鉴赏》、《绘画》、《篆刻》、《雕塑》、四本。教材开本小,文本较薄。

配套教材已出版的有《美术鉴赏》、《绘画》、《篆刻》、《书法》、《工艺》、《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六本。教材开本大,文本较厚。

三、深入研究教材,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教师普遍反映教科书内容容量大,教学内容组织困难,18学时难以完成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配套的教辅资源缺乏,现有的资料性教参很难满足教师教学设计参考的要求,而且还不齐全。以下试比较其中两个版本的教材,分析当前高中美术教材的特点。

普通高中《美术》人美版和人教版教材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到,高中美术新教材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学本,并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增加了大量的、多样化的活动性学习内容,体现了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学本,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建议根据课标内容要求、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认真研究如何更好的“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选取共性的课题或基本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并结合校本课程资源、有广州地区特色的原生态美术文化资源,对新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补充、合理重组。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出现在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可组织学生开展分层、分组、分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前课外主题

性阅读自学等多形式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较突出的问题是:不重视课堂常规教学、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表现在教学设计文本粗略,忽略对课外作业情况的评价或分析,无课题板书,吝于图解、示范,不出示经典作品的题目、作者,无明确的作业练习要求,教学语言表述忽略美术术语的运用等。

因此,要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要把握教学重点,不要随意选取,偏离教材的主要内容,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此外,对于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情况,建议区内教学资源共享,或因地制宜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四、研究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更注重阅读理解和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从;更注重主动学习和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更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归纳,而不是知识的片断;故在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中,要更注意学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归纳,注重技能训练,做到理解与练习相结合。特别提倡“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实践创造评价延伸”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以小组方式进行问题、主题、案例、情境的研究。同时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

针对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的状况;教师可根据模块特定的内容和目标而采用学习指导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体验法、实践法、比较法等,也可以大单元的方式,设计融表现与鉴赏为一体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借用一般教学模式如经验学习模式、比较发现模式、探究学习模式、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等。

根据上述分析,对高中新课程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1)突出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

(2)认识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要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重视解读试验教科书,可从学生经验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引导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4)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既尊重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的个人意见,又鼓励学生运用特殊的工具材料进行独特的创作。

(5)加强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丰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鼓励以岭南、广州地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作为案例研究的突破点。

五、改进和完善美术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并针对模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或评语相结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建议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参考以下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结合的评价表:

《3D动画设计——梦幻汽车》作业要求暨评价表

作业要求(评价指标)

A

B

C

D

E

优点

不足

汽车造型富有创意:美观而富有想象力(20%)

20

18

16

14

12

汽车结构合理,并有一定的复杂性(30%)

30

27

24

21

18

材质、灯光具有仿真性和想象力,贴图适宜(20%)

20

18

16

14

12

动画关键祯设具有丰富性(10%)

20

18

16

14

12

场景设计生动而有趣(10%)

10

9

8

7

6

篇3

福建省科技馆福建福州350005

摘要: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教育应该成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正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最主要阵地。

关键词 院科学教育;科学教育项目;科技场馆;青少年;促进

1 科学教育在国外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造成一些强国的崛起:如蒸汽机和纺织业之于英国;有机化工和内燃机之于德国和电力、铁路和钢铁业之于美国。西方国家由此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将科学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冲破了被教会控制的经院教育,实行了科学教育,即在中小学中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在我国,科学教育进入课堂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901 年,清政府决定将旧式诵读经书的学校改革为现代化的学校;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全国普遍实行。这是科学教育进入学校的开始;民国初期,中国政府在小学课程中设置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自然课和常识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和国民希望强国的想法;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以来,科学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先后公布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重新编制了小学《自然》课的大纲和教材以及完成了《科学(3耀6 年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小学科学教育八套教材的审定。这说明我国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着力把科学教育提高到与传统的语数英物化课程并重的高度上来。

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0 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 世纪以后,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后,当代的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国家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科学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许多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样确立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经合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测项目(PISA)对15 岁的青少年进行素质评测,以前只评测语文和数学,自本世纪以来增加了对科学素质的评测。2008 年,PISA 把科学素质的评测列为重点,给予很大的重视。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在早期建立的科学概念,掌握的探索技能以及确立的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成年后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科学教育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

2.2.1 青少年早期的经历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健康、以及脑的组织结构等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早期青少年脑的可塑性最好,是功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却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2.2.2 脑的发育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既和基因有关,又和外界的刺激有关。在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中,给青少年创造优良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2.3 早期发展对青少年气质和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们一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社会来说也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2.2.4 早期发展对于感知和认知能力,对于身体健康,对于预防不良发展倾向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总之,青少年的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他们后来的学习、工作,以至成年后的发展,从整体上说,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某些方面后来可能做些弥补,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 在科技场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我国科技部科普统计数据,截至2012 年底,我国建筑面积在500 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735 个,其中含科技馆364 个,科学技术博物馆632 个,青少年科技馆(站)739 个。青少年是科技馆教育活动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众,科技场馆是开展校外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硬件设施急剧扩张的同时,科技馆要吸引公众、尤其是让青少年“走进来”,并且“留得住”,就要在软件,尤其是科学教育项目的研发上下功夫。科学教育项目研发也是解决目前科技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

4 科学教育项目在福建省科技馆的开展情况

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始创于2012 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展评活动,向社会、中小学校和科技场馆推介这些教育项目,提高人们对科技场馆非正规教育价值的认知。同时,主办单位还希望活动能传播创新的科学教育方法和理念,激励更多的科技场馆研发创新性的科学教育资源。

在2014 年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福建省科技馆推荐了两个项目:“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和“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这两个项目都极具当地特色,深受参与青少年的喜爱。

4.1“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

寿山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其色泽瑰丽雅致,品种丰富多样,目前有160 多种,在石间世界可谓倾国倾城。其中“田黄”价比黄金,几乎是历代皇帝刻制“御玺”的专用石料。“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旨在以福州本地特色自然资源———寿山石为依托,让孩子从欣赏、体验、实验探索、刻制、交流等方面经历对寿山石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

项目流程有:

淤赏石:到“寿山国石馆”参观。

于探石:到“寿山石矿洞景区”探索寿山石挖掘的方式和形成的奥秘。

盂捡石:在景区捡石区捡自己心仪的石头,辨别石头质地。榆磨石:在磨石区打磨石头,形成自己的寿山石毛坯。

虞研石:在福建师范大学地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岩石分类和辨别方法,对寿山石的硬度、种类、成分、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探究,撰写探究报告。

愚刻石:在专家指导下了解篆刻历史,学习篆刻方法,并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

舆写石:制作寿山石探索海报,表达自己的体验及收获,传播寿山石文化。余谈石:邀请各界专家和孩子们一起座谈交流。俞挺石:进行网络签名,支持“爱我国石、爱我家乡”活动。本项目的特色有:

4.1.1 深入、系统的探究过程

本活动从考察体验开始、到动手实验研究、到亲手磨石和篆刻,制作海报以及网络签名等,充分考虑到少年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和体验,到实验及理性分析,最后到情感升华和表达,探究过程系统、深入。相对单一的课堂授课,孩子在其中所收获到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精神以及情感体验是极其深入的。4.1.2 与学校科学课程衔接紧密与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认识岩石》、《岩石会改变形状吗》等内容契合,很好地实现了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

4.1.3 文化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活动把岩石形成、寿山石形成及成分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寿山石文化艺术体验过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具文化内涵。4.2“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

这个科学教育项目方案旨在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教育,使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做中学(Learningby doing)”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同时启迪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认识到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并可结合福州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两岸科普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2.1 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对闽江河口湿地鸟类活动的观测,了解认识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初步学习鸟类活动的观测技能。4.2.2 青少年的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4.2.3 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兴趣的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近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自项目开展以来,参与的青少年在专家的指导下,观赏鸟类纪录片、参与观测知识讲座,并实地进行了湿地考察。在考察中中青少年们完成了观测、记录、写生、填写考察报告等多项任务。在活动中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湿地、飞鸟、人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体会到湿地的脆弱,大大增强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比任何一堂青少年只能正正经经坐在教室里,教师讲授,青少年只能被动接受的生物自然课程的效果都要好得多。而且,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兴趣,科技馆还组织他们进行湿地写生比赛,制作湿地水鸟书签,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