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21:09: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机电一体专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适应自动机械及成套生产线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技术改造等一线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1)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处理文字、图形的方法;机械制图、电气控制的技术标准及零件几何精度、检验检测标准;机电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机电设备气液控制回路的原理、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工程基本知识及传感器、仪表的应用、元件安装、调试与维护;失效机械零部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零部件修复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自动机的结构组成、自动生产线的布局与选型知识。(2)培养一定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以下专业技能: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能操作一般的加工机床加工机械零部件,能利用手动工具加工、修复易损机械零部件;能解决电气工程基本问题,会分析、安装、调试常用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能读懂常见的气压、液压回路图,并会绘制、分析回路,能按照回路图进行元件的安装和调试,会分析故障;能根据自动生产线设备的结构图进行装配、调试机器,并能对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分析和使用;获得对自动机与生产线生产、装配车间的管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基础。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自动机械及成套生产线制造岗位,如机电设备零部件设计、整机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与调试、外协与销售。自动机械及成套生产线使用岗位,如在液态饮料、调味品、奶制品、日化品、及食品等生产企业,从事设备安装、调试、维修、运行与管理。其他机电一体化产品及成套制造企业,如地铁安装调试、汽车装配,游乐设备装配及使用,烟草包装设备安装与维护,塑料加工设备安装调试,印刷包装设备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及应用等。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采取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仿真与生产结合、专职与兼职教师合作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2]对自动生产设备安装与维修、典型自动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与编程等课程,采取分阶段教学,第一阶段由专任教师进行多媒体分析讲授,设备工作原理、结构等理论知识,及对工艺原理、结构的仿真分析,第二阶段集中实践教学,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完成,将学生分组,围绕设备观察、分析,答疑,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设备零部件拆装、维修等项目实训,并根据项目情况,定期轮换。
3.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途径与方法。积极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德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探索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边做边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更多的信息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每届学生在第五学期进行有专业特色的《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习,这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采取的形式是:实习前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就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项目、管理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协商,签订校、企和实习生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成为企业准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做事,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专业相关自动机械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训练专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融入社会。另外,还将“挑战杯”等项目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专业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1.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学生在“厂中校、校中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课堂仿真学习、实训室里实践学习、实习基地车间生产训练,即车间做课堂,上班即上课;同时还有在企业里的课堂分析与思考。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学中施教,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综合训练。
2.构建专业基础宽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基于机电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了“以自动生产线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等岗位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了专业根基宽厚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工程、信息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再就业适应能力。[3]设置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培养专业核心与综合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快速与社会接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丰富,由原来的灌装生产线设备扩展到诸如包装印刷机械、加工成型机械、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等自动生产线领域,涉及范围更宽广。
3.做学一体,教学手段与方法灵活多样。积极开展课堂与现场一体化教学,实施项目驱动“分步”实践教学法,车间做课堂,工作中上课,不同内容、不同手段,灵活运用,教学做一体化。对机电设备的原理性、陈述性知识,采取多媒体课室、车间现场集中教学,以动作模拟,原理仿真、视频教材等进行分析;对于测绘、拆卸、安装、调试、检测类技能培养,采取在实训室、企业车间现场,教师或师傅示范指导、培训录像观看、学生动手实践的手段与方法,力求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条件有很大改善。按照企业模式和专业教学要求规划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满足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需要,建设自动生产线技术实训基地,改建、扩建、新建专业实训室,现有150个工位,满足实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和新建校外实习基地,近年来新建了30家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外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三、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1.重点培养,均衡发展,提升教师水平与能力。用两三年时间,培养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授级专业带头人。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分批次送往国内外一流院校进修、知名企业培训,着重培养其机电设备的制造、装配调试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执教水平。采取企业推荐与学校考核相结合,聘请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由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涉及食品、轻化工自动生产线设备的制造及应用、地铁安装调试、汽车装配、游乐设备装配及使用、烟草机械使用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领域。
2.拓宽视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广东轻工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利用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基础,创新校企合作平台,加深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并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的国际合作。课程按照分级开发、全面提升的思路,设置“机电一体化认知课—机电技术基础课—机电职业能力综合课—可持续发展的拓展类”。依托实习基地,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为原则,编撰与科技发展相适应、适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
3.创造条件,提高实践育人效果。结合学校的“重点平台建设跃升”计划,以“广东省自动生产线装备研发技术平台”项目为依托,完善现有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购置一批机电产品单元装置,包括机电传动单元、工业机器人、机械手单元、游乐设备单元、地铁控制单元、烟草机械单元、塑料机械单元等,满足分组教学,现场进行结构分解、维修装配、仿真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决策和创新思维能力。维护好原有轻工包装生产线设备制造与使用企业实习基地,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开拓新校外基地,涉及烟草设备、地铁设备、汽车装配、游乐设备、塑料加工设备等机电产品制造与使用诸多领域,拓宽本专业就业面。
4.对接产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面向轻工业服务的轻工机械行业产品门类众多、标准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不大,中小型民营轻工机械企业占相当比例。在目前生产一线用工紧张的形势下,很多中小型企业希望学校能灵活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快解决设备工程现场安装调试、技术服务方面用人难的问题。我们提出“就地培养”措施,教师紧密联系企业,主动面向本行业企业开展企业员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提升,积极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第四学期后期,企业来校进行宣传介绍,鼓励学生报名,初步预订学生为准员工,第五学期以实习组形式整个学期到企业实习,教师送课到企业现场教学、就地培养,解决企业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开发应用仿真流程、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程,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做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一)不完善的教学条件
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中,虽然拥有基本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训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倾向于:验证性。缺少大型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实验课程,即:缺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综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不完善的教学条件现状,中职院校可以采用与小型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院校中,很少有“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有,存在的比例也相对较小。而对于专业的理论教师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实训教学。所以,中职院校可以采用聘用企业的高资历的员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培训内容。
(三)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定位
在我国部分中职院校中,并没有制定系统的专业定位。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与机械不能作为一个学科来学习的。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三年之内,准确掌握两个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科学的。从理论的基础上而言,应该制定一个侧重面,或以机为主,或以电为主。
二、专业改革与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构建
(一)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大学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在专业教育的特征开始,要根据职位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应该把知识的运用作为重点,针对课程进行升级和调整,全面思考和中职的联系,防止重复。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把要培育的对象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单元。并且要明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能够承受的职能以及需要培育的知识与能力。其次,应该调整好教学模块间互相重复和交叉的知识。综合化的课程应该重点培育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该运用“讲练式”的现场教学或者“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最后,课程的整体设置比较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完善性与系统性。综上所述,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两方面,即综合化系列的课程与专门化模块课程。1.综合化系列课程(1)机械制图,具体包括原来机械制图的内容,以及添加了计算机协助绘图的内容。让学生把制图、尺寸标注以及公差标注结合在一起。(2)机械设计基础,包括三部分,即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以及机械原理。这个课程重点是培育学生与机械工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与能力。(3)传感器技术,具体包括三部分,即传感器的类型、运用以及原理。(4)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三个方面,即计算机的原理、编程以及资料的处理。(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括三部分,即商品设计的方式、系统的设计实例以及掌控的形式与策略。2.专门化模块课程专门化模块通常是依照设置的方向,融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对人才需要的状况,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此模块完成的核心是,在就业之前进行相关培训,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并且要明确实践性和全面性。师资、设备符合条件的学校,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完成这个模块。在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分为几个专业的合作小组,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各个小组。各个合作组需要完成一个子课题。而子课题根据本质的不同能够分为生产加工型、开发设计型以及生产综合型这三方面。师资、设备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将专业化的模块放入企业中来实行。使得老师和企业员工依照企业的状况,共同完成模块课程的开发和教学。
(二)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一、采用类比的形式创设情境,化“抽象复杂”为“形象直观”
类比的形式在电工教学中很常见,如我们常以“电流”和“水流”相类比,研究电流理论;以“人在运动场地跑一圈”来类比“电荷在任意回路绕行一周”;以“汽车的刹车过程”来类比“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等。笔者仅以《数字电路》课程中采用文字游戏作类比简述其应用。如在“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一节,涉及高中代数“集合”理论内容较多,常规教学方法是以“文氏图”的形式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笔者灵活运用了文字形式,以“A”表示“文具”,以“AB”表示“铅笔”,则“A+AB”表示“文具和铅笔”,从语法结构看,二者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因此,“A+AB=A”。教学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后,学生不但理解了该表达式的含义,而且记忆深刻,更能推广应用到“A+ABC=A”“AB+ABC=AB”,效果十分明显。
二、以角色设计的形式创设情境,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如笔者在进行“基本RS触发器”这一内容讲授时,为使学生能够根据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符号(见图1),深入理解并迅速记忆相应的逻辑功能表(见表1),采用了角色设计的形式。即把两个输入端分别设计成两个领导,其级别相同,代号分别为“RD”和“SD”。代号为“RD”的领导负责将输出端Q的状态置为0,而代号为“SD”的领导负责将输出端Q的状态置为1,当输入端状态为0时(如RD=0),表示相应的领导(如RD)下达相关置数命令(如令Q=0);输入端状态为1时,表示领导没有命令下达。这样,当“RD=1,SD=1”时,含义为“两个领导均没有命令下达,输出端状态应‘保持’不变”;而当“RD=1,SD=0”时,含义为“领导SD已下达命令,输出端Q的状态应为1”;相应的,在“RD=0,SD=1”情况下,含义为“领导RD已下令,Q的状态应为0”。对于最后一行“RD=0,SD=0”,情况比较特殊,其含义为“两个领导下达了两个相反的命令,因此,输出端不知所从,‘状态不确定’”。以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又极富趣味性,既避开了繁杂的物理过程分析,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效果非常好。与类比方法相类似,采用角色设计的形式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某些场合下如能结合角色体验和角色表演,则更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佳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在专业课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实物、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以具体形象来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授“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时,笔者先以汽车的刹车过程为类比引出本课,然后以图2所示“过渡过程的产生”做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基本了解了过渡过程概念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现象,同时在与电阻支路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储能作用才是造成电路发生过渡过程的根本原因”这一既重要又抽象的结论。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笔者打破了常规教学“先分析研究基本理论,然后再做验证性实验”的路子,而是先做观察性实验,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这样,理论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既便于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如笔者在进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教学时,就将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先做观察性实验,然后作理论性讲解。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做观察性实验还是演示性实验,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设计,要使被观察的实验现象比较突出,要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现象的发生,或重点强调某些操作步骤,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利用提问和讨论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15)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事业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和创新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培养“三位一体”复合型师资为目标,通过技能达标、专业补缺、脱产进修、学历提升、企业实践、教学评价、教学比赛及课题研究等不同途径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师资培养;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79-03
作者简介:王连英(1971—),女,浙江永康人,硕士,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技师培养。
背景描述
我校数控加工专业始建于2004年,主要由原汽车维修类专业的机械基础教研室组建,多数教师都在近3~8年内引入。目前,我系有专职教师45人,师资来源主要有引、调、聘、留四种。“引”主要是指引入普通工科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应届毕业生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0%;“调”是指从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学校选调进来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9%;“聘”是指不占编制的外聘教师,主要由企业的技术骨干、企业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和部分高校毕业生构成,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8%;“留”是指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各种渠道进来的教师各具优势和不足,教师培养培训和学历达标任务比较繁重。
从年龄结构上看,我系中青年教师占93%,老教师只占7%,这与我系成立时间不长有关。从职称构成上看,我系也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即“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31%,初级职称教师占47%,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级教师仅占22%。
综上所述,在我系的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和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居多。他们多数理论知识较好,实际操作技能较薄弱,且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而数控加工专业是工学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只懂理论的教师很难胜任课程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基础。
主要目标
为满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应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德育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育一批优秀的教学骨干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支适应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生产实践“三位一体”(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生产实践)的数控加工专业复合型教师队伍。
实施过程
我系的师资队伍培养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培养“三位一体”复合型师资为目标,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进行师资摸底,制定教师素养提升方案 通过对现有师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划分,了解各类师资来源的优势和不足,根据需要制定教师素养提升方案。例如,普通工科毕业的硕士生或本科生,他们学科知识比较系统、但技能方面明显不足,并且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也较薄弱;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对企业具体工种、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定位不准确;留校的毕业生技能操作水平较好,但学历较低,缺乏教学经验等等。为此,应依据不同的师资来源制定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帮助教师策划、制定生涯规划,通过技能综合训练、企业生产实践、学历提升及教育方法探究等模式弥补其“出身”的短板。
培养途径 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1)技能达标。利用校内实训设备,我校在暑假期间对从普通高校引进的教师和从科研机构等调进来的教师进行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各类机床的操作技能训练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训练,要求专业教师技能达标,通过训练后考取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另外,学校通过每年举办“技能节”,进行技能综合训练,以“赛”促“练”,多位教师实现了多工种的技能复合与提升。(2)专业补缺。不同教师都有自己的短板。两年来,我们安排教师参加“数控编程操作”、“全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技工院校职业能力教学管理”、“中职教育中德合作教师培训”等校外组织的各类培训15人次。还先后派出3位教师赴德国参加“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派1名教师赴新加坡考察学习。通过开展各类职后培训与专题培训,加快这些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3)脱产进修。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带薪脱产的形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职业教育方法与操作技能训练。期间已安排3名教师分别前往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4)学历提升。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提供15 000元/人的学费资助,期间有3名教师分别考取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攻读在职工程硕士,以提高其教学研究水平。对学历尚未达标的教师,学校以学费全额资助的形式鼓励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期间有2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5)企业实践。除了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为此,我校主动联系合作企业通过给予经费补贴的形式,利用假期安排教师进企业锻炼。两年来,已有11名教师分别前往金华汤齿机床有限公司、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金华汤齿齿轮箱厂有限公司、浙江金轮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金华市科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浙江固驰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教师企业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等,提高其实践生产能力。(6)教学评价。通过组织听课、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评价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7)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学历普遍较高,但具备高学历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难以迅速提高。教学比赛用特殊的形式宣示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了一种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的氛围,是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提升教学基本功的有效形式。我校每年组织说课比赛、技能节比赛,开展与企业的技能交流等,通过各种比赛促进教师成长。(8)课题研究。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确立了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研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实施条件
制度保障 (1)建立教师培养推荐制度。有计划地由系主任、教学副主任、专业带头人共同向学院推荐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师参加相应的学习、培训、考察、实践等。(2)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由系部会同专业组共同制定校内和校外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完成各层次的培养与培训工作。(3)建立教师培养考核制度。由系部会同专业组共同制定校内和校外师资培养、培训考核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4)建立教师培育“成长档案”制度。由系部给全体专业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编制培养计划、记录培养过程、积累培养成果。
经费保障 (1)在系部专业建设过程中,划出师资培养专用资金用于教师校内培养。(2)学院人事处统一师资校外培养资金实报实销制度。(3)努力争取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的各类师资培养经费。
人员保障 落实师资培养系主任负责制,成立由系主任、教学副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师资培养管理小组,负责实施校内培养计划,推荐校外培养人选。
实施成果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以赛促教”、“产学研结合”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的培养,两年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德育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教学骨干、技术骨干和学术骨干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以省级专业带头人、校级专业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富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师素养提升 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本专业的专任教师普遍接受了新一轮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其中骨干教师培训数量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专业教师每两年进行两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在这两年间,机电系新增技师7名,新增高级技师3名,有2人学历达标,获得本科文凭,有3人在职读硕士,还有4人获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教师在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技能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教师科研能力提高 在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企业调研和课程开发,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论文和课题。我系教师参与并完成省级课题2项,完成校级课题1项,已经立项省级课题2项。两年内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5篇,有10篇论文在不同级别的论文评比中获奖。(2)一体化教材开发。由骨干教师开发的《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铣工实训指导书》、《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等多门一体化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后,深受学生喜爱。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基础”、“车工工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相结合,把静态教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素材,使机床设备、生产过程等过去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明的内容,生动、形象、明白地呈现在屏幕上,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课堂 通过学校教师下企业与企业技工进课堂的培育模式,学校里培养了一批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他们把企业的生产管理、新技术、产品发展特征、人才需求等技术与信息带入学校,融入教学,使校内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无缝对接。同时,部分教师把这些结果提炼成教学研究成果进而推广指导学校教学改革。通过两年的培养,我校的教师基本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成为了教学的多面手。目前,机电系有10个理实一体化教室,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校企深度合作 通过培育,多数教师不但具有了深厚的理论水平,同时都具有了实践动手能力,与企业合作后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同时也与企业合作进行了项目开发与合作。在两年时间里学校教师为周边企业完成了多个批次的产品加工,帮助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教师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之前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三分之二的教师负责理论课程,另三分之一的教师负责实习指导课,相互之间少有互通,导致一学期中实训课教师工作超负荷运作,而理论课教师还“吃不饱”却也爱莫能助,出现教师数量的不平衡。通过培养,各类型教师加速成熟,成长为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与操作技能,又具有生产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人人都是骨干,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缺口,改变了“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
体会与思考
领导重视 师资是一个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师资培养的过程必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有时还会暂时影响到教学的安排。领导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提前规划 目前,社会上各类培训很多,其中也不乏骗钱的机构。术业有专攻,没必要每个培训都参加。管理者必须事先有用人的规划,每个教师发展的方向不一样,要结合教师的兴趣、特长等确定明确的培养思路。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定位 要根据办学层次、办学定位的要求确定师资培养的重点,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职业,2010(3).
[2]程相波.对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方法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l):68-71.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全国职教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工作
1统一思想。明确认识
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中等职业学校正是通过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某方面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专业建设是学校的主体工作,职业学校要形成名师名校名学生效应,依托于专业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实际,依据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专业布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办学规模、人员编制、师资结构、建设投人方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明确提出:为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以现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建设机械加工、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等300个骨干专业。到2007年.基本形成以骨干专业为龙头,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满足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市场设置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中等职业学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瞄准市场,主动适应企业、行业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依据市场对各种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坚持进行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调研等制度.以确定现有专业是否招生以及招生的数量。瞄准市场开设专业,还要敏锐地捕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确定已有专业的新专门化方向。我校在办学思路上长期坚持面向铁路行业,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社会市场,按照“建设一个专业,发展一个专业,谋划一个专业”的总体思路,在加强内燃机车、铁道车辆专业建设的同时,依据哈大电气化铁路开通的机遇.重点开发电力机车专业,为哈大线培养了千余名电力机车运用和检修人员,现已成为沈阳铁路局电力机车乘务员培养培训基地。在办好传统机械加工、机电技术专业基础上,紧跟现代加工技术进步,开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4年被教育部等七部门命名为‘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强化示范专业建设,优化学校专业布局
1、以评估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示范专业建设
职业学校的示范专业建设如同企业的品牌产品,一所职业学校只有将自己的骨干专业办成示范专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才能办出特色,立足市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从专业设置、专业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设施、专业教学管理与改革、质量效益和示范作用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具体要求,对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了导向性和指引性的作用。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应当以指标体系为依据,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职业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效益。
2.发挥示范专业的辐射作用.形成资源共享的学校专业建设布局
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发挥骨干示范专业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要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和设置专门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性。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当以骨干示范专业为基础,充分结合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处理好骨干专业、长线专业与新兴专业、短线专业的关系。专业建设是动态的、变化的,中职学校在加强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其辐射作用,及时改造和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和设置.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的学校专业结构布局,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我校在形成以电力机车、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为一体的机械、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综合化专业结构基础上,依据产业结构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在开办铁道运输、起重运输机械、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上,适时开发现代物流专业;在开办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上.开力、动画设计专业,实现了文理结合、文理相通、资源互补的现代化专业体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3.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必将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广泛需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强调“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才是传媒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提供了一种参照,以此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各路精英在新媒体这一魔方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 高职教师;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54-05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但因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所以“依托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立足点”[1]。正因如此,地处浙江沿海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五”期间就提出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基地两大发展目标,并以提升教师科技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的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一、技术走向产业的具体路径
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让技术研发走向产业应用,既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教师技术研发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普遍存在的社会认可度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等内外制约因素,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台州主导产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特点,积极探寻技术研发对接产业、转化成果服务产业、起草标准引领产业、搭建平台融入产业等科技社会服务的具体路径。
(一)技术研发对接产业
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科研以技术应用型研究、开发型研究为主体,以解决实践第一线的具体问题为目标。”[2]近年来,学校对接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在研究领域上,主要对接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服装机械等台州主导产业。在市场对象上,主要针对台州民营经济比重大(97%以上)、企业规模小的特点,着力面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在研发成果上,近五年来,该校获得专利授权12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1项,尤其是由该校教师主持完成的“ZJQ600/400低噪声气冷罗茨真空泵”、“SJQ-2-590高精度晶片大型多线切割机”2项技术成果,经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确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也积极参与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活动,承担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4项,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5项,部分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其中电子电气系张迪同学主持研发的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公寓智能限电电表”获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竞赛特等奖,同时获得专利授权并推广应用。
(二)成果转化服务产业
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高校技术研发的根本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部分成果处于沉淀或闲置状态,无法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3]。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大量现实问题,为企业技术改进与革新提供有力支撑。近三年来,学校承担横向科技服务项目283项,实际到账经费1574万元,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及软件著作权分别为44项和12项,专利转让数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转化率达33.375%(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显示全国高校专利平均转化率为5%)。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统计显示,该校2011年度转让专利数占全省所有高职院校总数的70.6%,2012年该比例据初步统计为84.85%(全省45所高职院校共转让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3项,该校为28项)[4]。该校真空技术研发中心张宝夫主任与企业合作研发的风洞模拟试验JZJQ3750-321真空抽气机组,研究成果取得了4项专利,并在四川省绵阳风洞基地应用效果良好,神州九号的返回舱即采用JZJQ3750-321机组先在地面进行了模拟试验。模具研究所李金国副所长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立项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形成了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5项专利成果,相关技术成功转让给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天 车灯有限公司等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起草标准引领产业
起草标准是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证明,也是高校教师在行业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张宝夫老师长期担任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真空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在真空技术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全国真空行业多项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并率团至美国旧金山首次代表中国真空行业向ISO/TC112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国际标准:“真空技术-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第3部分:罗茨真空泵”的制订工作。学校还与国内电工行业标准化的综合管理机构——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由电气自动化研发中心和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微电机换向器下刻机”和“微电机换向器精车机”2项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机械行业标准。
(四)搭建平台融入产业
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科研机构、技术孵化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为积极融入并引领台州海洋产业的未来发展,学校整合研发力量申报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并被列为台州市首批两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另一个设在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获100万元资助,该团队研究成果为10余项发明专利和一系列SCI收录的研究论文。针对台州机电制造业拥有巨大产能的现状,该校积极建设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并被列为台州市首批重点实验室。为更好地通过平台搭建吸纳高端研发力量服务于台州医药化工主导产业,以该校东港生物与化工学院为基础申报的生化制药院士工作站获台州市委组织部、台州市科协审批立项,目前正在院士及其团队的带领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相关工作。该校还对接台州产业设立了15家科研机构(其中3家为市级),并大力推进组合式科研机构建设。针对台州民营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以及难以独自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学校利用校企合作联系广泛的优势,吸收产业相近的多家中小型企业共同投入,在校内组建功能不同的多个实验室,并逐步形成组合式研发中心,目前已建有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生化制药等3家组合式研发中心,如图1所示,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此外,学校还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在校内设立浙江工业大学台州技术孵化中心,服务于台州企业。
二、基于技术产业化的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举措
(一)制度先导:创新技术走向产业的机制
根据新制度主义的制度绩效理论,制度决定绩效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且有效率的组织是绩效增长的关键因素[5]。学校在2003年就将科研管理职能从教务处独立出来,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不断出台、完善、创新一系列的科研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提升教师科技服务水平、激励教师走向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很大一部分与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密切相关,内容涉及专利扶持、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推广应用、量化考核、评奖评优等。如在全校出台、修订的18个科研管理文件中,与应用技术研发推广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促进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奖励管理办法》《专利扶持与奖励办法》《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教师专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量化考核与管理办法》《“和园讲坛”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评审与奖励办法》《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试行办法》等。通过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化运行与创新发展,积极倡导“成果主导、项目主抓、精品主攻”的科技服务理念,鼓励将应用技术成果申请为专利或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鼓励以项目为纽带校企联合开展技术革新与攻关,鼓励整合力量重点突破效益好、产业化比例高的技术服务项目。
(二)培育能力:奠定技术走向产业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骨干少,高层次人才少,高素质研究团队少,科研人员水平、能力和层次不高”[6]。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科技社会服务能力。学校通过选派教师到高校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或开展专业实践锻炼等主要形式,积极培育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开展科技社会服务应具备的专业研究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1.培育教师专业研究水平
学校每年选派15位左右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为了确保访学质量,学校既对访学教师给予激励,将访学经历及其业绩作为高校教师专业资格评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给访学教师多出成果的压力,要求在访学期间及访学结束一年之内,每位访学教师必须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2篇论文且主持1项不少于5万元到账经费的横向科技服务项目或1项厅级纵向科研项目,否则将全额扣除岗位津贴。此外,学校还长期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工程、专业带头人培育工程、教授培育工程等人才项目,推进教师整体专业研究水平明显提升。
2.培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学校通过实施访问工程师、专业实践锻炼、承接企业委托课题、到企业兼职等形式,增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访问工程师、专业实践锻炼是学校培育青年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前者要求接受访问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访问时间通常为一学年,而后者在企业选取、实践时间等方面则更具有灵活性。作为普遍性的硬性要求,所有教师3年内必须累计有3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锻炼经历,申报晋升职称的教师必须有任现职以来累计6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而承担委托横向课题、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转让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服务活动,均可作为访问工程师和专业实践锻炼成果的重要形式。此外,学校还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强化服务:技术走向产业的助推器
学校通过完善机构、构筑平台、助推服务等方式强化教师对外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和服务效果。
1.完善机构
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产学合作办公室,成立产学合作委员会,并在科研处下设技术孵化中心,专人负责对外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事宜。二级院系层面在学校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配备了二级院系的兼职产学合作负责人和专职产学研秘书各1人。
2.构筑平台
在2010年,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吸纳30家企业、13所学校、7个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浙江台州湾职业教育集团,同时创设“台州产学研信息港”,这种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信息共享为纽带”的校企合作模式,凝聚各方智慧,并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积极构筑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技术成果产业化带来了新空间。此外,学校还先后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台州分部、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借助外力构筑科研合作平台。
3.助推服务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科技社会服务与技术走向产业。一方面,学校发起“学校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暑期校企合作大调研”等活动,为教师走进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平台和助推力;另一方面,学校依托台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台州方圆专利事务所等技术性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拓展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渠道。此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还以依托专业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市场分析、编制简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助推教师更好地开展科技社会服务。
(四)经费保障:技术走向产业的支撑力
很多高职院校因受主办方财政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办学经费并不宽裕,更难以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7]。学校为推进教师积极从事于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广,不仅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而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争取获得社会的研发经费支持。学校将专利申请与维护、横向科技服务项目、紧密型校企合作项目、科研量化考核与奖励、科技讲座与交流等纳入专项经费预算,拨出款项成立专项基金。以专利发展专项基金为例,每年拨款10万元,用于支付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的申请费、费、年费、登记费等,奖励优秀发明设计人。学校还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在科研设备及研发经费上的支持,通过企业捐赠设备、资助经费和学校提供场地、派遣人员的形式,校企双方共建研究所或研发中心。近年来,除上文提到的校企共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生化制药等3家组合式研发中心之外,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与汇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缝制设备研究所、与杭州通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自动化研发中心、与台州凌霄泵业有限公司共建凌霄机电研究所,并由此获得企业的科研设备及研发经费上的有力支持。此外,学校还与两家年产值在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设立了标力建筑工程学院、东港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由企业每年出资数十万至百万元作为相关二级学院的办学经费,其中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助教师开展与企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科技产业化具体路径及其推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但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实现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还应做大量的细致性、开创性工作,如高职教师如何面向区域性的中小微企业寻找技术开发项目,如何组建应用技术的教师研发推广团队,如何形成自身相对固定的优势技术研发领域等。
参考文献:
[1]陈安生,张丽君,唐小萍.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功能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53-55,95.
[2]顾健.高职科技管理推进技术服务的三个主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9(9):221-222.
[3]郭强,夏向阳,赵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51-153.
[4]唐丽华,刘洁,王方,等.浙江省高校科研师资学科2011年度报告[Z].杭州: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2012:115-121.
[5]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6]崔昌玺.试论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12-13,16.
[7]仲耀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27-29.
Path Analysis and Promoting Measure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iscussion on the Promo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Ability
YANG Lin-sheng
(Taizhou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China)
一、实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先理论后技能”是众多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南洋学院在着手新教改前,也一直沿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学水平,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这种模式带来的瓶颈和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教学知识化倾向比较重,效益不高、吸引力不强;二是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学的需要;三是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四是队伍建设不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对这些问题,学院探索了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学技能”的教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推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等因素决定的,这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仅适应于知识传授的课程,大力推行适应于能力为重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学院在对全院各专业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后,适时启动了并行排课的教学改革,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吻合。
基于“培养有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基础并具工匠精神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确立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是:“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现代学徒,逆向体系;顶岗实习,无缝对接。”按照“并行排课,技能优先”的思想修改试点专业教学课程标准,让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就按现代学徒模式接受专业技能训练,实施“逆向体系”改革;基础课程如数学、语文、思政、体育等围绕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按照“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改革思想,进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并组织教学,英语专业实践全英环境的教学实验。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和指导,落实“顶岗实习,无缝对接”的最后教学环节,学院调整了2+1的顶岗教学模式,改成了2.5+0.5的顶岗教学模式。试点专业新生一入学就上技能课,且半年就拿出相关作品。比如,服装系学生学习不到半年时间就能做出衬衣。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基础课程教师队伍是前提条件,实验实训基地是必要基础。除此之外,改革的成功还有赖于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其中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改革内容。学院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采取了“两阶段、 七步骤” 的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主要是开展整体思路的设计,转变管理层和教师的职教观念,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这一阶段分三步实施。
第二阶段主要是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阶段分四步实施。
第一步,全员发动。首先,分层面、分系部进行调研、讨论、座谈、发动,全院教职员工和学生统一了认识,激发了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经过调研和讨论,全院大部分的教师、干部认为改革必须进行。虽然在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不少困难,但绝大部分教工希望改革,也愿意改革。同时,经过对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这种“入学就学技能”的教改模式很期待。学院确定了在4个系分选1个专业和1个班级改革试点。此外,学院在试点专业改革的同时,开展以项目促改革,首批确定了22个配套校级教改项目,包括了教学体系构建、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全英环境模拟教学、课程设制、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教学等内容。
第二步,课程设置。学院遴选出4个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每个试点专业完全打破了原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整合了一套以技能优先为主线的逆向体系;数学、语文、思政、体育等基础课程围绕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按照“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改革思想,进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创新设计和教学,打破大学原有的文化基础课按照课本章节顺序每周连续授课的方式,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小块,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需要单独教某一模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此次教改中最大的挑战。课程整体设制凸显“技能优先”的特点,采取专业技能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并行排课的方式,即让学生在学习技能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发现需要学习理论课、基础课才能解决,激发其主动求学。比如,学生要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就要先去接触汽车维修的各环节,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论课会揭晓答案,也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课程的具体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实践和理论课时达到1∶1;(2)实训教学实行2班倒或3班倒;(3)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承担;(4)技能训练与产品研制项目相结合;(5)实施“2.5+0.5”的教学实习安排;(6)部分专业理论课也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学徒授课方式。
第三步,技能教师培养。为保证“技能优先”的教改质量,学院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支职业技能教师队伍,一支学生技能教导队。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策略,不断完善培养机制:一是开展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拔一批优秀的职业技能教师,并按照技能水平分级管理,待遇与等级挂钩,每年滚动选拔,级别动态管理;二是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三是聘请企业有专长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或技能实训教师。同时,从全院各专业中择优选拔了100名左右技能尖子学生,组建了学生技能教导队,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的战队管理。这支队伍的目标是:(1)培养一支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精英队伍;(2)储备一支能够应对各种类型技能竞赛的专业团队;(3)学生充当实训老师的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学习专业技能,让学生队员在边学习边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双赢。
第四步,教学组织方式。一是推行“工匠导师制”。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同时担任试点班的任课教师,效果显著,如机电系一年级新生在教学过程中能自主开发出带声控钳工台照明系统、LED荧光灯电路和架构等产品。二是实习环节落实“顶岗实习,无缝对接”,在“顶岗实践”中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如服装设计试点班的22名学生,将全部进入服装企业顶岗实习,系里指派老师全程与学生一起吃、住、学、做,食宿费用由企业承担。三是改革考核模式。试点专业每门课程确立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学到了什么”,转变为考核学生“会做了什么”,如对汽车进行零件的更换、故障诊断和维修等。同时引入“企业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由一纸试卷的答案决定,而是由社会企业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第五步,体系重构。学院遴选出4个专业进行试点,彻底打破原有的专业课程内容与结构,按技能优先的逻辑关系逆向构建课程体系。目前,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专业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已修改完成,学院在此基础上将在2016级新生中普遍推广。
第六步,全面实施。试点专业构建的技能优先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经过专家论证后已具备全面实施的可行性。通过论证的专业将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目前学院37个专业都在制定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将在2016级新生中全面实施“并行排课,技能优先”的教学模式,所有新生将按照新教改思路上课。
第七步,模式创新。在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取得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将改革经验向全院所有专业推广,同时对与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后勤保障体系等进行全方位创新, 最终建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目前, 我院第一阶段的改革已经完成,经过这一轮改革,学院教师更新了职教观念,实践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师生重视技能、讨论技能、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第二阶段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已完成了对全院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论证和重构,即将推广实施。
二、应用型科研助力教改成为高技能人才“孵化器”
科学研究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以“接地气”的应用型科研作为教改的“孵化器”,把科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带动学生技能水平提高。
学院成立了南洋产业研究院,并设立南洋产业研究院基金,主要目标是通过学院提供资金、人力的支持,教师带着学生搞科研,在实现产业转化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参加科研,积极撰写科研论文,走上省内、国内、国际学术讲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对资金使用有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求立项的所有项目必须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10~15人),且每个项目必须以学生为第一作者;课题进行中的开题和中期汇报都是由学生承担;二是学院将资助学生参加广州乃至全国举办的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到会上宣读论文,或资助少部分学生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英文论文;三是择优部分资助学生到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重点培养能力突出的学生,切实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扩大学院影响力。
目前,南洋产业研究院基金资助的首批18个项目已立项,主持项目的不仅有本校的专业教师,也有校外科研单位专家,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牌大学的青年教师、博士和硕士,共吸纳了校内各专业近300名学生参与其中。如,学院引进了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王新华教授级高工等高级人才手把手教学生做项目,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院还创新性地发展学生科研项目公开汇报会,学生团队先后汇报了《四效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六旋翼无人机》《基于Arduino控制的移动平台》《自动雨阳棚》以及《飞轮式停车机器人》等多个项目,不仅汇报思路清晰,项目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做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此外,学院还通过定期举办“博士讲坛”、“院长与你面对面”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学院自 2015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新教改推行的课程体系设置从逆向思维出发,教师的职教观念不断更新,学生“带着专业问题学理论”,既消除了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迷茫,也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快速成长,已经显现出喜人的局面:
一是实验实训条件大大改善,专业技能课程开设效果凸显。根据技能优先的教改思路,将“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更名为“实训室与设备管理处”,统筹对全院9个系的实验实训室环境、功能布局进行了更新、调整和优化,试点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率达到100%,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有力训练。
例如:(1)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核心技能课程――机器人实训深受学生欢迎,共56个学时(工业机器人实训和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各28学时),2015级新生第一学期就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认识传感器、PLC、变频器、气动技术应用,而且学会ABB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和RobotStudio虚拟仿真软件应用等。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分解至各个学期之中,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前夕都有非常明确的实训目标。
(3)英语专业在校内创建了封闭式全英语训练营,推进全英语情景化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在校外仿照欧洲小村庄的布局已完成 “温莎英语村”筹建的前期工作,拟将英语村打造成集学生实训基地、生态观光旅游与跨境电商基地“三位一体”的高端教学基地。
二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教学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思政、语文、数学、体育等均已实行专题化模块教学。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为例,思政部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把教材内容分为了8个大的专题模块。
专题模块化教学呈现五个特点:(1)每个大的模块中包括许多具体专题,子专题的设计既涵盖了教材的重点知识,也涉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2)统一的教材内容转变为生动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多人集体备课,就专题内容和教学方式集思广益,讲透、讲活每一个专题;(4)聘请校外专家讲和校内老师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校外实践课与老师现场讲解相结合。
三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在此次教学改革中,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学院实验实训室向教师和学生全天开放,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实训室都有老师在,不仅学生遇到问题随时都能找到教师帮助解决,而且教师自身在实训室随时可以练习,不断增强动手能力。
四是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全院160名学生接受了系统的技能优先教学改革试点,学生学习呈现三大特点:(1) 学生用项目和作品说话,积极性高,全勤率高,兴趣浓厚。(2)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效率大大提高,试点前,服装系每位学生一学期只做4件成品,试点后一个月能完成7件成品。(3)通过教改,使学生达到三个能力层次:理论基本应用、看懂并设计常规市场产品、产品设计创新和发展。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