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地监控方案8篇

时间:2022-06-03 05:20: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地监控方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地监控方案

篇1

关键词:施工监控、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监测频率

Abstract: in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ach step of the excavation geometry size and space without the support of excavation exposure time, with the surrounding wall body, the soil mass displacement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is all kinds of changes, there are certain relevance,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work can be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use of territories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 control of soil mass displacement of potential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in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is realistic.

Keywords: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monitoring content, monitoring stations layout, monitoring frequency

中图分类号: U67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述

佛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路线西起于连接佛山一环的佛陈路立交、沿现状佛陈路、佛碧路东行、跨越陈村涌、止于连接105国道及广珠西高速路的碧江立交、是连接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陈村镇的城市主干道、也是广州亚运会主通道之一。其中,锦龙路地道工程处于佛陈路和白陈路交接处。锦龙地道设计西起锦龙大道以东K7+760,东至K8+300,下穿白陈路,全长540m,K7+970~K8+100路段130m范围内为暗埋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形式,结构净宽29.2m。

锦龙地道工程周边路段是陈村镇最繁华的路段,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人流车流量大且比较复杂,道路两旁房屋密集,是周边居民、厂房及商业中心的主要出入道路,施工过程中需维持周边道路的通行。在交叉口的四个方向分别有顺联广场、新君悦酒店、苏宁电器、陈村医院等大型建筑物,而且周边地下市政管线比较多。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为了确保地道基坑施工及周边建筑的安全,必须对地道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

2 基坑安全等级

本工程地处城市中心区,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较多,水平位移较敏感,且建筑物和管线比较重要,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支护结构应满足基坑稳定要求,不产生倾覆、滑移和局部失稳;基坑局部不产生隆起、管涌及支撑系统失稳;支护结构构件受荷后不发生强度破坏。

3 基坑施工监测流程

4 施工监控目标和项目

施工监测是设计的补充、延续和深化,是动态设计的重要内容。只有对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动态监测才可能把握施工节奏,及时调整修改施工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本工程在基坑整个开挖施工中,要紧跟每层开挖、支撑进展,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地层移动沉降进行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可能产生较大的水平与竖向变位,由此造成水平支撑所受轴力可能产生重新分布,导致局部支撑轴力超过设计的承受能力,将影响到整个基坑的稳定性及相邻管线、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基坑施工、周边邻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施工监控的目标是精确监测围护结构、钢管支撑、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各项变形或受力变化信息,为锦龙路地道、陈村通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信息化服务。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围护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测斜);(2)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3)支撑轴力监测;(4)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5)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6)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7)周围地下管线沉降监测;(8)格构柱顶位移监测(水平位移和沉降)。

5 监测点布置

采取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法,在围护墙体、支撑、坑外地下水及周边地表、建构筑物、市政管线等位置布设监测点,形成一个立体的监测体系,以便系统地了解所有监测对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变形、受力等情况,起到科学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展的目的;监测点具体布置情况如下:

5.1 围护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为了解因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拟在围护结构内埋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测斜),监测孔重点布置在地道遮光段、暗埋段及泵房区域,监测孔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5m左右。

5.2围护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

在第一道圈梁(围檩)施工的同时,布设围护墙顶位移监测点,间距约为25米。在混凝土硬化之前,直接把圆铁钉埋设在混凝土中,并在钉上刻划“十”字丝,监测点位置与附近测斜管相对应。

5.3支撑轴力监测

轴力监测点布置于支撑的跨中部位(根据实际受力情况亦可设置在端部),并采用钢弦式应变计进行监测。间距约为25米。每组监测点由2个钢筋测力计组成,对每一个监测点于Ф609钢管支撑左右表面对称焊接一对应变计,通过测读应变计的频率推算施加于钢管支撑上的轴向力。

5.4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选用Ф108钻机成孔(由施工单位实施),用 Ф50 PVC管,加工过滤眼并包扎过滤网进行埋设。

5.5地面沉降监测

为了监控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应在围护体周边地面布置沉降监测点,监测点主要布置在新君悦酒店广场、顺联广场、陈村镇政府、锦龙花园及其它建筑物门前广场。在砼地面上可直接钻孔埋设Ф16mm圆头铁钉,在一般地面上宜埋设Ф16螺纹钢筋,长300~500mm,地表用混凝土加固。

5.6周围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考虑到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对锦龙地道工程周边主要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包括房屋裂缝调查、房屋沉降与倾斜观测,观测内容与方法如下:

(1) 房屋裂缝调查:在基坑开挖之前,同业主及相关单位一起对沿线建筑物(基坑中线向外延伸直线距离各方向各100米)进行裂缝普查工作,对普查范围内房屋的现状及已有裂纹进行描述与拍照或录像,用读数显微镜或游标卡尺记录裂缝的最大与最小处的宽度,测读精度为 ,留存档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继续对已有裂缝和可能出现的新的裂缝进行跟踪测量。

(2)房屋沉降与倾斜观测:沿房屋外墙以及房屋承重构件或基础的角点布置,高架道路监测点布置在桥柱上。观测各测点处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根据相对沉降量计算房屋倾斜量。

5.7周围管线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

对基坑挖土深度3倍影响范围内的高压线塔座基础、地下给排水管道进行变形观测。高压线监测点点位可布设在塔座基础或电杆上,地下给排水管道监测点点位可布设在窨井盖、阀门上、管线附近的土体中。

5.8格构柱顶位移监测

对部分格构柱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测,可在格构柱顶选择易于观测点,用油漆标识清楚。格构柱的监测数量约占总数的1/4,即每四个格构柱布置一个测点。

陈村通道各监测项目数量统计表

序号 监测项目 测点数量 备注

6 监测周期与频率

6.1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2组,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6.2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为见下表

施工监测频率安排表

7结论

在不同支护方法的不同部位,其稳定性是各不相同的。一般地说,稳定性差的部位容易失稳塌方,甚至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应将易出问题而且一旦出问题就将带来很大损失的部分,列为关键区进行重点监测,并尽早实施。上述地道施工监测方案为初步研究,需结合施工工地现场情况,进一步完善监控项目、组织机构和预警机制等措施,最终完成可指导锦龙地道工程施工的监控方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武汉地铁;低空间;高架桥;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武胜路站为地下三层13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总长543.299m,标准段宽22.5m,站后设双线双列位停车线。车站中心里程处标准段基坑宽22.5m、基坑深度约为24m,高架桥下基坑宽23.6m,基坑深约24.6m,桥面下车站主体基坑采用盖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1m宽地连墙加四道砼支撑的支护形式。

武胜路立交桥为南北直行高架,沿线东西向规划宽不等,跨越地铁车站范围桥面宽度16m,桥下净空4.2m。武胜路高架桥21#桥墩位于地铁车站主体内部,20#、22#桥墩位于车站两侧。20#~22#桥墩基础采用墩下设两根直径为1.20m的钻孔灌柱桩,桩距为3.30m,设计桩长均为43.65m,20#、22#承台边距离车站围护结构外侧最小距离分别为5.3m、3.28m。

高架下部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为1m,设计深度约51m。高架桥下净空约4.2m,受结构高度限制,高架桥下地连墙无法采用常规地连墙成槽设备,拟采用宝峨MBC30卧式双轮铣进行成槽施工,施工范围基坑围护结构两侧各20m,地连墙分幅为5m,每侧各4幅墙,共计8幅地连墙。地连墙接头采用H型工字钢接头工艺。施工前,先将桥下施工区域地面放坡下降2.5m,以保证满足施工净空要求。

图 1 高架桥下地下连续墙平面布置图

1.2工程地质

场区地貌单元为长江Ⅰ级阶地,属河流堆积平原区。地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筑土层(Qml/)、湖积层(Q/4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及冲洪积层(Q/4al+pl/)。场区基岩为志留系(S/2f)泥岩,岩面整体较为平缓,局部有所起伏。

场区地貌单元为长江Ⅰ级阶地,属河流堆积平原区。地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筑土层(Qml)、湖积层(Q4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及冲洪积层(Q4al+pl)。场区基岩为志留系(S2f)泥岩,岩面整体较为平缓,局部有所起伏。

图 2 高架桥下地质剖面图

1.3水文地质

场区附近不存在地表水,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1).上层滞水

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勘察期间,水位埋深多在1.0~1.9m。

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主要赋存于3-1b、3-5层及4大层砂土层中,具承压性,水量丰富,主要接受侧向补给,并进行侧向排泄。汉江切穿了上层黏土层,江水与承压水水力联系密切,呈互补关系。场区孔隙承压水动态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向汉江排泄,承压水位较低,丰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承压水头较高,平水期江水水位一般略低于或略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向江水排泄或江水向地下水补给,径流速度缓慢。汉江江水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承压水头与江水水位涨落密切相关,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对承压水影响较小。勘察期间水位埋深多在4.3~5.5m,相当于高程18.95~19.93m。根据武汉市区地下水长期观测成果,承压水位标高为18.5~20.0m,年变幅3~4m。

3).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基岩裂隙中,与上覆透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贫乏。

2 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在基坑开挖的范围内,随着土体的卸载桥桩侧摩阻力损失,为了弥补21#桥桩桩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摩阻力及整体稳定性损失,在基坑开挖前对21#桥桩进行桩基托换,即在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前,首先在被托换桩沿高架桥两侧各施做两根钻孔灌注桩作为托换桩,托换桩桩长53m,且桩底进入(20a-3)微风化泥岩不少于1m;然后放坡开挖至设计新增高桩承台底部标高,在基坑内施工新增型钢混凝土承台包住既有承台,新增承台与既有承台之间采用界面处理剂及植筋的方式进行连接;待新增承台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桥面下主体基坑。20#、22#桥桩桩基位于车站主体基坑两侧,为降低桥面下地连墙施工对20#、22#桥桩的影响,对桥面下车站主体围护地连墙槽壁进行双排高压旋喷加固,加固深度为地面以下47m,且加固深度比20#、22#桩端长不小于1m。

图 3 高架桥桩基托换及槽壁加固平面图

2.2材料准备

(1)混凝土:托换桩、横系梁C30;新建承台C40 P8;地下连续墙混凝土C35 P6。

(2)钢筋:采用HPB300、HRB400热轧钢筋;钢筋接头采用接驳器机械连接。

(3)型钢:Q235b钢。

2.2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阶段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表1。

表 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单设备功率 备注

1 双轮铣槽机 1台 宝峨MBC30 柴油

2 履带吊车 1台 50t 柴油

3 挖掘机 1台 PC200 柴油

4 泥浆工厂 1套

5 双轮铣槽机后台 1套 99KW

6 刷壁器 1个 1000mm

7 电焊机 17台 BX-300 25KW

8 切断机 1台 QJ-40 7.5KW

9 弯曲机 1台 WJ-40 4KW

10 车丝机 4台 HGB-40 15KW

11 空压机 1台 0.9m3 9KW

12 打灰架 2套 35KW

13 黑旋风滤砂机 1套 ZX-200 55KW

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高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机械选用卧式双轮铣槽机(宝峨MBC30型),钢筋笼吊装采用整体制作、槽口上方分节对接;墙身混凝土采用水下灌注;地下连续墙接头采用型钢接头。其总体施工流程见图4。

图 4 地连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工艺

3.2.1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点、导线点及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经监理单位验收无误后,对地下连续墙中心线进行定位放样。

3.2.2 导墙施工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砌筑导墙。导墙制作做到精心施工,导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边线和标高,是成槽设备进行导向,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上部土体稳定,防止土体坍落的重要措施。

导墙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宽比地下连续墙厚大5cm,导墙顶口和地面平,肋厚200mm,一般控制深度为1.8m(根据现场场地标高调整),导墙插入原状土20cm以上,且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混凝土标号C25,不得漏浆。导墙在施工期间,应能承受施工载荷。

3.2.3 泥浆制备

(1)泥浆性能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拟采用优质钠基膨润土和自来水为原材料搅拌而成。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详见下表:

表 2 成槽护壁泥浆性能指标要求

泥浆

性能 新配置泥浆 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检测

方法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比重

(g/cm3) 1.04~1.11 1.06~1.15 1.35 泥浆

比重计

粘度

(s) 22~25 25~35 60 500ml/700ml

漏斗法

含砂率

(%)

PH值 8~9 8~9 >8 >8 >14 >14 PH试纸

护壁泥浆在使用前,应进行室内性能试验,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调整泥浆指标。不符合灌注水下混凝土泥浆指标要求的应作为废弃泥浆处理。

(2)泥浆配制

泥浆配制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 5 泥浆配置流程图

(3)泥浆储存

泥浆储存采用半埋式砖砌泥浆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设置1个泥浆池,盛装泥浆的泥浆池的容量应能满足成槽施工时的泥浆用量。

(4)泥浆循环

泥浆循环采用3kw型泥浆泵在泥浆池内循环,15Kw型泥浆泵输送,22Kw泥浆泵回收,由泥浆泵和软管组成泥浆循环管路。

(5)劣化泥浆处理

劣化泥浆首先储存在废浆池中,而后采用封闭的泥浆罐车外运到指定的场所。

(6)泥浆施工管理

成槽作业过程中,槽内泥浆液面应保持在不致泥浆外溢的最高液位,并且必须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成槽作业暂停施工时,泥浆面不应低于导墙顶面50cm。

在清槽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槽底0.5~1m处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5,含砂率不大于4%,粘度不大于25s。

3.2.4 成槽施工

槽段开挖选用宝峨MBC30型超低净空双轮铣槽机进行成槽。其照片及机械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 6 MBC30型双轮铣槽机照片 图 7 MBC30型双轮铣槽机侧视图尺寸

图 8 MBC30型双轮铣槽机正视图与俯视图尺寸

槽段施工顺序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根据现场道路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跳槽施工。

槽段开挖

①成槽挖土顺序的确定

单元槽段采用三铣成槽的原则,先铣两侧土后铣中间土,跳槽施工,待一期槽段混凝土浇筑2天后,施工二期槽段。

②槽深测量及控制

槽深采用标定好的测绳测量,每幅根据其宽度测2~3点,同时根据导墙标高控制挖槽的深度,以保证设计深度。

③槽段检验

槽段深度检测采用测锤实测槽段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槽底深度,三个位置的平均深度为该槽段深度。

槽壁垂直度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

④清底

槽段开挖完毕,采用双轮铣槽机自带的泥浆泵回路清除槽底的沉渣:

图 9 双轮铣清除槽底沉渣示意图

⑤刷壁

为提高接头处的抗渗及抗剪性能,在连续墙接头处对先行幅墙体接缝进行刷壁清洗;一般反复刷动至少8次;刷壁器上无泥后继续刷壁2~3次,彻底刷除接头上的夹泥。刷壁工具使用特制刷壁器,刷壁必须在清孔之前进行。

采用自制桁架(钢筋笼起吊用的桁架)起吊刷壁器进行刷壁。

3.2.5 钢筋笼制作和吊放

(1)钢筋笼加工平台

本工程钢筋笼施工搭设1个钢筋笼加工平台现场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加工平台尺寸为54m*6m。

根据设计的钢筋间距,插筋、预埋件及钢筋连接器的设计位置画出控制标记,以保证钢筋笼和预埋件的布设精度,钢筋笼平台标高用水准仪校正。

(2)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整体制作,分节起吊,槽口上方分节对接,对接采用Ⅰ级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笼加工时纵向钢筋采用Ⅰ级直螺纹套筒连接,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采用点焊,纵横向桁架筋相交处需点焊,钢筋笼四周0.5m范围内交点需全部点焊。钢筋保证平直,表面洁净无油污,内部交点50%点焊,钢筋笼桁架及钢筋笼吊点上下1m处需100%点焊。

(3)钢筋笼保护层设置

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宽度上水平方向设二列定位垫块,每列垫块竖向间距按3m设置。

(4)钢筋笼吊放

由于本工程钢筋笼较长,而高架桥下净空较小,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工艺采用分节起吊、槽口上方对接的形式,分节长度5m,钢筋笼在槽口分节对接,采用Ⅰ级直螺纹套筒连接,具体吊装措施为:

根据施工高度的限制,定做一架桁车,利用桁车进行吊装;钢筋笼分成5米一节,共10节(单节钢筋笼重量约6吨)。

采用专门设计的起吊龙门架(高度为6.5m)进行吊放,如下图所示:

图 10 钢筋笼起吊龙门架

施工步骤:

a. 先将钢筋笼分节运输至施工场地内,采用50t履带吊吊装至龙门架内,然后固定在龙门架内;

b. 然后通过卷扬机来移动龙门架,将龙门架移至槽段处将钢筋笼准确入槽;

c. 通过控制电葫芦将钢筋笼缓缓下放,下至导墙面时,采用槽钢将钢筋笼固定在导墙面;

d. 吊起第2节钢筋笼,然后对接;

e. 依次吊放后面小节段钢筋笼至槽口上方进行对接,直至全部钢筋笼对接完成。

钢筋笼整体制作,分节吊装,考虑到钢筋笼对接需要时间,在每节钢筋笼对接时,确保桁架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3.2.6 混凝土灌注

⑴ 本工程槽段混凝土的级配除了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水下砼的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180mm~220mm。

⑵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端距槽底不宜大于500mm;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混凝土须在终凝前灌注完毕。

⑶ 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选用D=250的圆形螺旋快速接头类型。用混凝土浇筑架将导管吊入槽段规定位置,导管顶部安装方形漏斗。

⑷ 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0m/h,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宜为2~6m。

(5)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测试坍落度,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混凝土试块。

4 结语

桥下低净空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施工机械选型、成槽、钢筋笼吊装等方面,在研究本专项方案的过程中,已对以上问题充分考虑、科学计划,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尚需精心组织、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使工程中所以重难点均得以安全解决。

参考文献:

[1] GB 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 丛葛森.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 龚晓南,高有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沪建办综〔2020〕3号)和《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 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沪建办综〔2020〕4号),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督查范围

全市所有在监房屋建筑和市政非交通类工程建筑工地。

二、督查时间

3月10日起至疫情结束,每周三天(周二、周三和周四)。

三、督点

1. 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2. 人员到岗履职情况

3. 复工条件落实和保持情况

以上内容详见督查表(附表一)

四、督查组织

1、督查共分12个检查组,每组2-3人,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以下简称“管理总站”)、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审图中心”)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其中管理总站、行政服务中心、审图中心等共计8人,总站不少于16人(巡查科3人、质量、安全各2人、市场科、技信科、执法科各抽1人、监管科不少于6人等)搭配组成。

2、第一到第九组各对口一片区域(见下表),第十到十二组直接对口总站直管工程。

3、总站负责将各组片区内复工工地详细清单分发到各组组长,管理总站、行政服务中心、审图中心联系人每周五向总站提供下周二三四参与督查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服从督查安排。

4、组长科室负责本组督察实施,行政措施单开具,每日情况快报;检查数据汇总和检查情况总结工作。

组别

组长

组员

对口区域

第一组

总站安全科

总站巡查科

闵行、自贸区

第二组

总站安全科

管理总站

浦东、临港

第三组

总站质量科

管理总站

长宁、松江

第四组

总站质量科

管理总站

黄浦、崇明

第五组

总站巡查科

管理总站

杨浦、奉贤

第六组

总站巡查科

行政服务中心

静安、金山

第七组

总站市场科

行政服务中心

虹口、青浦

第八组

总站技信科

行政服务中心

普陀、宝山

第九组

总站执法科

审图中心

徐汇、嘉定

第十组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直管工程

第十一组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直管工程

第十二组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监管科

总站直管工程

五、督查数量

各组每天抽查2-3个工地直至疫情结束,每个行政(功能)区必须覆盖。

六、汇总和归档

1、各组长科室确定一名联系人,每天四点前将当天督察表传至安全科(赵伟豪),安全科汇总完成后每天五点前报站领导。

2、每周四检查结束检查完成后,上报本周拟通报工地,参建单位,责任人名单。

3、各组长科室负责所查工地的证据固定、立案、总结等后续处置,每月报立案工地数和月度小结,安全科每月底汇总完成报站领导。

4、检查完成后,按要求整理检查档案报总师室归档。

七、督查回头看

因疫情防控不力而被通报的建筑工地整改完成,提交整改报告后,列入下一月必查工地,进行督查回头看,如果整改不力,将进一步严肃处理。

八、督查后勤保障

1、检查车辆、防疫保障物资由总站统一安排调配(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总站、审图中心三家单位协助提供4辆公务车辆,每周具体车辆和司机应保持固定不变,报给总站统一安排调配);

2、市区抽查工地回683号就餐,在郊区时则在对应区站就餐。

附表一:《疫情防控督查表》

建设工程疫情防控督查表

所属区域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

工地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工地状态

复工准备( ) 已复工()

检查项目

检点

检查结论(明确符合、不符合或无此项意见,不符合简要叙述)

人员到岗履职

疫情防控小组体系清晰、职责明确,定岗定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

工地与社区、疾控部门对接人员明确

有社区、疾控部门等对接部门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机械员、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员等均到岗履职

关键人员各岗位职责清晰

疫情防控情况

工地进口设有健康观察点,对所有进场人员实施体温检测

施工现场只开放一个进、出口,施工现场和生活区24小时单独设岗,建立门卫每岗不得少于2人,门卫对所有进出场人员进行全登记

施工总包单位对所有进场人员,逐一排摸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健康明。要素包含是否来自、去过、经由重点地区,是否曾与病例人员接触等。

施工现场有环境消毒制度,定期消毒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有卫生防疫宣传广告

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疫情防控交底

施工现场配备有足够的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

复工条件和保持

《建筑工地复工检查表》施工现场留底,并且检点、签字、盖章等要素齐全,结论清晰

复工前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的落实(重点排查深基坑、起重机械、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隐患)

复工后疫情管控措施有效保持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交底等

行政文书开具

提示:

1. 现场检查应确保自身防护,避免人群聚集,并遵守工地防疫管控要求。

篇4

【关键字】驻地网;标准化;成本控制

众所周知MBA对成本控制有着较为权威的解释,成本控制:即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成本控制的过程是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其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主要包括计量、质量、造价标准化,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3、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

1、场景定义

根据覆盖目标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农居点、住宅楼、商业楼宇)十种场景。

A、高密集出租型农居点: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单幢房屋所有权单一,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房屋多为3-4层,房东除自住外,以出租为主,每户租客多为3-4户。

B、分散未改造农村自建房:农村自建房,单幢房屋为1户人家,房屋排列无规律,房屋间距大,比较分散;每幢房屋多为2-3层,且属单独户主。

C、排屋型新农村农居点:大都为乡镇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每幢房屋2户人家左右,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每幢房屋多为三层,有多个房间。很少有单间出租现象;排屋型农居点建设时多规划地下管道。

D、别墅区:容积率低,用户数量少(都为高端用户),基础设施完备。

E、开放式老小区:大都为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房子一般7层以下,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每幢房屋多为5-7层,有3-4个单元楼道,房东一般为自住,如出租,租客多为1户。

F、多层小区: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单套房屋为1户人家,有物业及业主委员会。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较小,容积率适中,每幢房屋多为6-7层,每层有2户以上,房东除了自住外,也有出租。

G、高层或小高层小区: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有统一的物业,或者有业委会。每幢房屋多为11层以上,容积率较高,每层有2户以上,户主基本上为自住,或整体出租,小区内基础资源完备。

H、出租型商务(住)楼宇: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有统一物业管理单位。每层有若干个企业,数量不等,需要参考大堂的索引。每幢房屋多为高层,预留各个运营商弱点井;平层一般不布线,通过天花板走线,垂直槽道资源与地下室基础资源完备

I、独门独户大客户:该类物业特点为该类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企业内部网络(LAN),有自己独立的弱电机房,我们只需为其提供出口带宽即可(企业专线)

J、学校及工厂宿舍:社区建设出租给企业或学校,由物业管理;另外一种为自建自住;每层房间分布有规律,每户住多人(高密度),大多有垂直井道,没有水平桥架。

2、设计方案标准化

在场景标准化的基础上,为获得通用标准的建设方案,前提是将影响整体方案规模的设计参数进行规范。

A、建设规模参数标准化

B、设计原则的参照:

a竞争开放型驻地网-参照驻地网设计原则。

b一级分光30%户线比。

c二级分光相关参数确定:如端口数30%配比(初期) 二级分光配线光缆具备全覆盖能力(方便后期光分扩容),具体参照二级分光设计原则。

d独家引进型驻地网-100%覆盖。

e基础设施以利用开发商为主,尽量不做投资。

C、重点设计参数标准化:

D、预算参数标准化

3、输出项目投资标准化模块

以上参数定义完毕后,根据各建设场景选取接近标准规模的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模拟,如:多层住宅小区场景下选取了“三坝雅苑”项目,选用FTTH模式建设,规模为780户(与标准规模760户非常接近),再根据现场实际对各个定义的设计参数进行对号入座,设计材料与设备需求与相应的建设费,按照标准概预算费率进行模拟的出项目总造价,分摊至每用户,则得出项目的标准单用户造价模型。

4、引入经济评估

参照专业项目咨询的惯例,般使用投资回收期法,是以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作为分析和评价投资决策方案的标准。即投资项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补偿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或者说回收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一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效果越好,也就意味着投资所冒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得到解除。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其主要评价参数为动态投资回收期与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即投资项目在经营期间内预计净现金流量的累加数恰巧抵偿其在建设期内预计现金流出量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使投资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恰巧等于零所对应的期间。

5、建模及结论

综合考虑了年降价生命周期、装维成本、营销成本、建设成本、区域人工费率,结合公司制定的年度开户率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评估,对造价与用户发展之间给出一定的动态关系,通过与基准值的对比可以看出该项目的财务评估“相对”值。

根据回收期算法:

财务静态投资回收期(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

其中年现金流入量:与动态用户渗透率与每户资费收入强相关。

年现金流出量:动态建设成本、装维成本、市场成本、企业成本、设备折旧、各种税率。

通过以上算法将部分成本参数与户均资费收入设定为常数后,得出回收期&的建设成本&的用户渗透率关系式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

以EXCEL软件为平台,制作应用友好界面,便于日常使用。

操作步骤一:在上图左上侧虚线框蓝底色栏内,根据需评估项目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包括用户发展基准值根据市场口径进行设定,图内即会出现一个蓝色的基准线,此线与水平X轴相交点即为基准投资回收期。

篇5

【 关键词 】 地铁;ISCS综合监控系统;数据转发;交互共享

Research On Data Transfer Of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Xu Zhong

(China Railway Siggnal & Communication Shanghai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Shanghai 200436)

【 Abstract 】 After analyzing 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model and circuit of the system data transfer, especially gave a detailed analyzing about the internal data and external data transferring and sharing principle.?Finally, the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data processing and protocol convers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 Keywords 】 subway;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ISCS);data transfer;transferring and sharing

0 引言

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构建,为地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安全是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持,主要包括运营服务数据安全、行政管理数据安全等多个部分,要有效防止系统中数据交互共享安全隐患或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地铁运营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减少地铁运营综合支出。因此,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逻辑组成结构,按照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方案要求,结合数据传输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不同子系统间数据实时传输交互共享信息自动化水平,加强监控系统数据传输项目质量安全控制,消除系统中数据信息传输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是目前地铁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构建和运营维护的当务之急。

1 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ISCS综合监控系统最终是直接面向地铁运营监控服务的,其数据信息传输交互共享过程中,具有专业多、监控手段多、逻辑组成层次多、专业性强等特点。数据传输交互系统中,既要考虑各子系统间通信方案问题,又要考虑子系统间数据信息集成问题;不仅要处理好内部数据转发共享,同时还要处理好外部数据转发共享,要从数据交互共享和协议处理等多个方面构建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同时还要兼顾数据交互共享管理体系结构等技术问题。ISCS地铁综合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如图1所示。

1.1 子系统间的通信方案

从图1可知,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通过相应的通信通道将分散在不同层次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和互联,从而提高系统事件综合反应能力和速度,实现地铁运营过程中包括行车指挥、运营管理、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等在内的集成综合自动化运营管理。ISCS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采用集成互联实时通信模式,从而有效提高系统数据传输通信共享实时可靠性。

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中央级位于OCC,以冗余设计理念配置实时服务器,并通过通信骨干网将车辆段、控制中心、典型车站等监控子系统网络有机互联起来。子系统网络通过专用接口设备实现与现地车辆段典型子系统、车站段子系统间进行数据信息实时传输交互共享。

各现地子系统可以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对自身性能进行动态监视和数据传输安全评估分析。系统在进行数据上传、存储、交互共享、查阅访问、以及下载等通信通道设计过程中,均需要综合考虑数据信息的大小、传输速率、利用频度、类型、以及检索效率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间数据信息交互共享的集中、规范与快速响应等功能特性。

1.2 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方案

集成是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子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间数据信息耦合共享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提高综合监控系统操作灵活性,综合监控系统与现地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应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即要实现中控与现地相互结合的灵活操作功能,子系统要具备完整的操作界面和全套设备系统。当综合系统出现故障或其它问题时,可以完全脱离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运行,实现正常和紧急等操作调度功能。

虽然子系统实现集成功能,但车站监控级子系统还是必须设计的,也就是综合监控系统不可能完全替操控现地子系统相关控制调度功能,需要车站级子系统作为桥梁来完成数据传输交互共享等功能。

深度集成方案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全部配套系统和支撑系统有机几何集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实现了各子系统间操作、管理等功能有机互联,使各现地子系统真正融入到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简化了各子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间数据信息传输交互共享环节和系统间的通信接口,有利于系统通信接口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处理,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交互共享方案

2.1 内部数据转发共享

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从车站到中心、中心到车站、以及车站到车站等系统间数据信息的转发均属于内部数据转发共享。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需要向各个专业子系统转发UPS供电数据信息、向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TCC系统转发ISCS集控信息、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转发接触网带电信息等,由于此类数据信息的转发共享不是简单从车站子系统转发完成,需要经过一些列复杂监测运算分析系统完成。

ISCS综合监控系统不仅要提供强大监测和控制功能,同时还应具备提供强大的综合监控软件逻辑运算分析程序软件功能。

2.2 外部数据转发共享

外部数据信息的转发,实际就是ISCS综合监控系统与现地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转发,其数据传输方向是ISCS综合监控系统下发指令给对应现地子系统或转发给TCC系统,其将整个城市多条地铁线的运营数据信息收集到一起,实现现地子系统间数据信息的单向传输。

对于多域集成系统而言,车站是一个独立的域,ISCS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监控中心向车站对应的各现地子系统下发对应的调控命令,同时控制中心向TCC调度中心转发对应现地数据信息。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转发接触网带电信息的数据传输过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数据在传输转发过程中,前5步都是均属于内部数据转发,而后2步则是ISCS综合监控监控系统通过监控中心软件计算获得车站接触网相应带电数据信息转发给ATS子系统,实现让其作为行车调度依据,这是外部转发过程。因此,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转发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一个内部与外部数据转发交互共享的集成过程。

3 数据处理与协议转换

从图1可知,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所有集成与互连的子系统间数据信息的内部转发和外部转发,均需要统一接入到综合监控系统的通信数据前端处理器(FEP)中,完成对应规约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后,方能进入到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FEP前端处理器在购置选型时,应选择支持多种协议转换、支持多种通信接口的集成多功能模块;具有足够多的高速网络通信接口和串口,以接入现地子系统相关应用功能接口;中心监控系统和现地监控系统各功能模块应具备自检测、自诊断等功能。

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每个FEP前端数据处理与协议转换模块通过1000Mbit/s的光纤以太网接口与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通信交换机间进行有机互联。同时,FEP在配置过程中应按冗余设计要求,这样即使系统中单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运作,从而确保系统中数据流的实时处理与可靠传输。

另外,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服务器、通信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在选型配置过程中,应预留20%~40%的冗余容量或插槽,同时软件功能方面宜选用无限点可扩展高性能软件,以便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升级改造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结束语

地铁运营数据的实时高效转发交互共享是现代地铁综合监控自动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铁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转发传输交互共享通信系统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以及现代先进通信传输技术,有效提高系统数据信息转发传输实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地铁运营、监控、维护等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利,张云,李晓敏.自动监控系统在地铁环境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6):64-66.

[2] 曲立东.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招标;成本控制

1 引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成本控制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成本控制从企业全过程、全方位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利用企业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房地产开发中引进市场竞争体制,在工程承发包中实行招投标形式是实现整个工程成本控制重点的重点之一。

2 实施项目招标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项目招标,是指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发出公告,制定投标条件和评标办法,让符合条件的投标人报名竞争,再按照事先约定的评标办法选出中标人的一种商品交易行为。

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周期长、资金量大、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对开发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重心逐渐由产品差异化向提高产品品质和有效降低成本转化,这一转变对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投标环节是项目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承包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此,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在承发包上实行招投标,是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

我国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旨在通过合理合法的市场手段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由于实施时间短,且房地产项目涉及部门多、行业广,干扰因素多,因此招投标管理容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行政干预较多;(2)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经济标占比较大,技术标比重不够;(3)招投标流程不合法,暗箱操作较多,“名招暗定”或围标、陪标以及挂靠和转包现象屡禁不止;(4)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房地产项目招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对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产生影响。本文从实践出发,对影响招标采购效果的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控制目标产生偏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从而达到提高工程招标成本控制效果的目的。

3 项目招标成本控制的具体对策

3.1 选择合法、合理的招标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两种方式的要求及适用范围均有严格规定;报价方式则主要有三种:传统定额计价、费率计价、清单计价。对于招投标法中关系重大的项目必须采取公开招标,如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以及重要的设备供应商等,而对于小型项目或分项工程则可以采用邀请招标,从而减少招标成本和缩短招标周期,提高投标人的中标概率。笔者曾对多家房产公司进行调研,发现多数企业采用邀请招标,传统定额计价或费率计价模式。

在实践中,宜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时间周期、技术要求等因素,采用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并灵活应用。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房地产企业应根据项目进度,按年度建立招标计划,并在每个年度初始时预测项目的进度及资金保障情况,根据进度计划提前做好各项招标的准备工作,避免赶工情况下的匆忙招标、仓促定标。

3.2 严格资格审查,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和细致遴选是加强工程招标成本控制的源头环节。招标前,应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从投标人的资质、业绩及信誉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实际上,仅凭资质和过往业绩是无法达到遴选效果,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包括以下内容:建筑施工单位情况(承包单位分布、实力、政府关系等);招标政策要求;建筑材料情况(如钢筋、商品混凝土、砌体、砂石等价格及供应情况);建筑用工情况(劳动力价格水平、素质工作时间等);当地计价规定(费率、利润水平等);类似项目情况(合约主要条款,如当地付款方式,其他特殊要求)等信息。避免建筑领域经常发生的“一级企业投标、二级企业中标、三级企业进场、包工头施工”的层层分包、挂靠现象,这是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在资格预审过程中,参与投标的资格条件应尽可能做到量化,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在“使用者不采购,采购者不使用”的原则上,模仿银行的“审贷分离”的模式,成立多部门人员和社会力量参加的招标评审小组,将最终决定权交招标小组(或专业招标机构)集体、民主决定;其次,加强内部制度和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价格评分与技术评分相结合,注重对施工方案和技术保障措施的审查,避免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的现象,防止投标单位以低价恶意竞争中标,再通过索赔和工期拖延、甚至偷工减料来弥补损失的“钓鱼工程”问题;再次,选取合理的评价技术方法,采用多目标决策理论中的优序法对多个投标方案进行评价,确保合法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最终确认的投标单位一般在3-4家为宜,过多会使招标的协调管理难度加大,使招投标周期延长;少于3家则不利于充分竞争,且容易发生串标事件。另外,为减少关系客户的干扰,在制定招标文件时,要周全考虑,适当提高入围壁垒,增加有利于招标单位的限制性条件和惩罚性措施。

3.3 编制完善而准确的招标文件

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对于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过程所遵循的法律性文件,是投标和评标的依据,关系到招标的成败以及履约的顺利程度。招标文件必须包含招标的范围和方式、工期及质量要求、投标报价取费标准、付款方式、结算方式评标方法等主要内容。

篇7

关键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迁移;测试;应急方案

1工程概况

深圳1号线分两期工程完成,一期监控系统主要有EMCS系统(设备监控系统)、SCADA系统(电力监控系统)、FAS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三个系统,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立服务器、数据库及HMI。而二期工程采用ISCS系统即综合监控系统,它与一期监控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二期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EMCS、SCADA、FAS三个系统,同时与ISDS( 综合安防系统)、PIS系统(乘客资讯系统)、PA(广播系统)、CLK(时钟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SD(屏蔽门系统)、TSDS(列车安防系统)、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等十一个子系统互连。既然EMCS、FAS和SCADA 3个系统需深度集成,则必须将其原中心工程迁移到新系统中。

一期工程EMCS、SCADA采用MACS-SCADA2.0平台,二期工程则采用功能更加MACS-SCADA 2.1平台,二期工程在完全保留了一期的数据库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的界面、操作风格,更好的满足了用户对集成系统和互联系统的使用需求。

2 工程迁移前期的准备工作

2.1备份及准备工作

在迁移工程实施前,对一期每台计算机上的工程文件及配置文件都进行备份。保证在迁移过程出现异常时能快速的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2.2新硬件及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在控制中心搭建两台服务器(冗余配置),作为新版中心工程的报警服务器和历史服务器,安装MACS-SCADA 2.1软件,并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同时搭建两台调度工作站,作为新版中心调度工作站,安装MACS-SCADA 2.1软件,并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

2.3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

在控制中心搭建2台新的核心交换机(冗余配置),作为新版中心工程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网络接入设备,并配置服务器和工作站相应的网络环境。通过跳线将一期核心交换机和新交换机连通,作为新版中心服务器获取一期IO数据源的数据通道。在新的综合监控系统网络中应先期进行双网切换性能测试,以确保双网的通讯畅通。

2.4防病毒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在控制中心安装1台网络防病毒软件服务器,在新版中心服务器和工作站中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的客户端,保证新的网络接入设备都能够配置最新的防病毒系统。防病毒软件要求要求安装企业版的,并需测试防病软件与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兼容性。

2.5实验室验证

在中心工程迁移工作实施以前应先在实验室进行测试,包括页面组态、参数配置等工作,需要对所有的修改工程进行逐一验证,保证修改的正确性、准确性。同时在实验室环境中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迁移工作实施的影响。

2.6迁移前进行典型站模拟测试

在实验室测试成功后找一个典型站进行迁移测试,目的是为了对OCC迁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对下一步全线迁移详细设计做出指导。主要包括: EMCS模拟迁移、SCADA模拟迁移、FAS模拟迁移、系统功能模拟迁移等。

2.7 历史服务器内历史数据的导出及导入功能测试

从一期的历史服务器上采用数据库分离技术将一期目前的历史数据文件导出到一个移动硬盘中,然后拷贝到新中心的历史服务器上进行恢复。恢复完成后,启动新中心的历史数据库功能,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恢复成功。

3 迁移的实施

3.1 一期中心工程的迁移

将一期中心工程的所有页面(如图 1所示)全部修改为二期续建的页面样式(如图2所示),将原来的图形内容放置其中,但并不改变一期图形的内容,同时保留一期所有的信息窗口、控制面板,基本保留一期的操作习惯。而报警、事件、趋势功能统一采用续建的页面和功能。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心特有的全线汇总页面的迁移,由于是在其基础上添加续建的车站内容,但续建的控制设备和数据结构都有所改变,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迁移最复杂。

3.2一期车站工程及中心工程配置的修改

对于一期工程车站工程及中心工程只作部分参数性的修改,可以看作是一次升级操作。修改完成后需要对所有的工作站、服务器重启一次。

需要修改的内容有:工程ID号;文件服务器设置;历史服务器设置。

3.3迁移过程的注意事项

迁移工作需在夜间运营结束后进行,在中心依次远程登录车站的服务器、工作站,对车站工程进行修改,并重新启动车站服务器和工作站。然后修改中心一期的服务器和调度工作站工程,并重新启动中心服务器和调度工作站。待一期全线工程全部启动成功、功能恢复后,可以对升级后的一期综合监控系统观察几天,确认运行稳定后,再运行新搭建的两台中心服务器,以及调度工作站,按车站分批将一期车站接入新系统,与原一期的中心服务器和调度工作站并行运行。对迁移后的管理功能、监视功能、控制功能进行初步测试、验证,保证可以交付给运行人员进行日常的使用。

4 测试方案

4.1 新控制中心各项功能测试

在新版中心成功运行起来后,即可进入OCC迁移试运行阶段,由运营人员在日常的操作使用过程中对新中心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具体测试内容主要有:

4.1.1管理功能测试

管理功能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保证系统公共功能的全线有效性,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日志等。涉及到的设备有一期车站IO、续建车站工作站和续建OCC服务器,在线下可以先完成模拟测试,然后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技术人员对各车站的功能进行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有:

1)日志功能测试

操作日志功能测试:在中心的几台操作员站上进行一番模拟操作,例如用户登录、退出,设备操作(开闸、合闸)。然后进入日志查看页面,验证刚才的操作是否有正确的日志记录;报警日志功能测试:在新中心的报警服务器上模拟触发几条报警(新的MACS-SCADA软件支持此功能),然后进入日志查看页面,验证刚才的报警信息是否有正确的日志记录。

2)报表功能测试

使用移动硬盘中将一期目前的报表组态数据复制到新中心的操作员站上,待历史服务功能成功运行后,即可以在新中心的操作员站上对报表功能进行测试,在目前历史数据时间范围内选择一个的有效的时间段来生成报表,测试生成的报表是否符合要求。

4.1.2监视功能测试

监视功能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保证系统对设备状态和系统信息获取及显示的全线有效性,包括设备点和系统状态等。涉及到的设备有一期车站IO、续建车站工作站和续建OCC服务器,在线下可以先完成模拟测试,然后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技术人员对各车站的功能进行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有:

1)报警功能(含报警音响)的全面测试

选择几个能触发音响报警的报警点,在新中心的报警服务器上进行模拟触发,然后验证报警音响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2)数据刷新的实时性测试

数据刷新的实时性可以通过在操作员站上切换页面,通过对页面从进入到显示数据完毕的时间来进行测试。

4.1.3控制功能测试

控制功能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保证系统对设备管理和控制操作的全线有效性,包括设备控制和系统联动等。涉及到的设备有一期车站IO、续建车站工作站和续建OCC服务器,在线下可以先完成模拟测试,然后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技术人员对各车站的功能进行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有:

1)遥控的单控方式测试

在获取地铁运营的许可后,可由地铁运营的相关操作员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操作,以验证遥控的单控方式。

2)程控功能测试

在获取地铁运营的许可后,可由地铁运营的相关操作员进行程控操作,以验证程控功能是否能正常执行。

5中心工程迁移后的运行方案

5.1 并行试运行

OCC迁移后首先进行试运行,采取的新旧系统并行运行方式,一般试运行周期为1个月。

5.2 单独试运行

通过离线和在线单独对新的OCC系统进行管理、监视和控制功能测试和试运行后,新系统达成以下要求时,原一期的服务器及工作站可退出系统:

1)功能测试完成并通过,达到一期系统和续建合约对一期迁移的功能要求;

2)性能测试完成并通过,达到一期系统和续建合约对一期迁移的性能要求;

3)冗余测试完成并通过,达到一期系统和续建合约对一期迁移冗余要求;

4)符合系统大联调的运行要求。

5.3 正式运行

原一期的服务器及工作站退出系统后,OCC迁移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6 应急方案

在中心迁移的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应急后备方案。这样可以确保在迁移主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系统可以平稳过渡或回切到正常工作状态。保证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6.1车站级应急方案

车站级应急方案的目的是为在迁移过程中,车站级系统出现问题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对车站工程进行升级前,对车站工程做好充分的备份,包括工程数据、工程文件、配置文件等内容。一旦升级失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6.2中心级应急方案

中心级应急方案的目的是为在迁移过程中,一期OCC系统出现问题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原中心工程的升级,一个是针对中心工程迁移。在对中工程进行升级前,对中心工程做好充分的备份,包括工程数据、工程文件、配置文件等内容。一旦升级失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若OCC迁移失败,或者是在试运行的运营期间出现问题,由于新旧中心是并行运行的,可以在原来的一期调度操作员工作站上继续进行控制操作。若新中心的运行引起了原中心运行的不稳定,可以立即断开新旧中心之间的网络连接,或者关闭新中心的服务器和调度工作站。

7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岩溶发育;人工挖孔桩;平板载荷试验

文献标识码:B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济南市高新区,整个场区共包括12栋商住楼,分别为18层、24层、32层高层建筑,2层地下室,建筑高度53.20-103.20米,建筑占地面积为 73530㎡ ,总建筑面积为21万㎡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1]。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二级。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

场区位于泰山隆起的西北翼[2],大地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鲁西隆起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鲁西北坳陷的过渡带,是以古生代为主体的北倾单斜构造。区域内地壳中生代燕山期强烈活动,形成了NNW向的马山断裂、平安店断裂、千佛山断裂、东坞断裂和NNE向的炒米店断裂、港沟断裂等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与上述断裂构造的复活性密切相关,其中与建筑场区相关的东坞断裂和港沟断裂为非活动性断裂。

2.2场地岩土层分布特性

场地内各岩土层分布及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地层剖面见图1):

①杂填土(Q4ml):灰色、杂色,松散,稍湿;层厚0.50-9.6m,平均2.80m。属高压缩性土。

②黄土(Q4pl+dl):黄褐色,可塑~硬塑;平均层厚4.71m。属中压缩性土。

③粉质粘土(Q3pl+dl):红褐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层厚1.00-8.50m,平均2.90m。属中压缩性土。

④碎石混粉质粘土(Q3pl+dl):灰褐色、红褐色,中密,湿;层厚0.50-11.60m,平均3.54m。属中压缩性土。

⑤-1强风化白云质灰岩(O2):青灰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溶沟、溶槽很发育,充填粘土及方解石脉。岩石坚硬程度[3]为较软岩~较硬岩,岩石完整程度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Ⅳ级。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20-18.40m,平均5.76m。

⑥-1强风化角砾状泥灰岩(O2):浅灰黄色,碎屑结构,层状构造,溶孔较发育,呈蜂窝状,溶孔主要沿角砾位置分布。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软岩,岩石完整程度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区普遍分布,平均层厚4.60m。

⑥-2中风化角砾状泥灰岩(O2):棕黄色,碎屑结构,层状构造,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Ⅳ级。平均厚度5.97m。

2.3 岩土参数

岩土主要参数取值见表1、表2:

各岩土层主要参数 表1

桩基设计岩土参数表 表2

3地基基础方案

3.1天然地基方案可行性

以5#商住楼(地上32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为例,基地持力层为②层黄土,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30 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5.2.4式计算,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72 kPa。PK>fak,不满足承载力要求[4],须对其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

3.2 桩基础方案设计及分析

该场地岩石破碎,岩溶裂隙发育,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对漏浆及卡钻的情况较难控制,成孔较困难。而本场地在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根据地区经验,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且水量较小,容易控制,对人工挖孔桩基本无影响[5]。

对济南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设计院往往为了控制沉降及安全考虑,直接将桩端持力层做在中等风化的岩层内,且不考虑桩侧摩阻力,按嵌岩桩进行计算。本例即采用人工挖孔桩,以⑥-2中风化角砾状泥灰岩为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5]Ra=4500KN,桩径0.8m,桩长28.0-30.0m。

本例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从理论上计算是可行的,但是经过专家组论证,存在以下问题:

①桩长过长,桩径较小,施工较困难且安全得不到保证;

②应适当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

专家组建议对桩基设计进行优化。

4桩基优化设计及检测

4.1桩基优化的目的

为保证5#楼挖孔桩基施工可行,安全可控,拟对超长挖孔桩进行优化。考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不理想,建议通过现场测试手段获取桩基设计修正参数,同时也为后期项目积累经验,提供数据,从而实现安全基础上的优化。

4.2优化设计及检测方案

原设计方案桩长较长,优化后的桩长设定为18m,为了实现在桩长变短的前提下不降低桩的承载力,拟采用扩底桩型式。原方案未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现方案拟进行桩侧和桩端注浆,以提高安全储备。

1、检测点布置

在5#楼选择4颗桩位进行相关实验:①号点(41轴交F轴)、②号点(31轴交1/C轴)、③号点(9轴交1/C轴)、④号点(37轴交1/C轴),以上检测点桩长均取18m。

2、检测项目及目的

①物探检测

在每根桩的桩底标高处采用雷达探测[6],确认桩端持力层下5m范围内[6]无溶洞及较大的裂隙。

②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确定桩端阻力,检验校核设计

在试桩挖至桩底标高(有效桩长18m)后,然后采用深层载荷板进行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检验,及时提供数据,校验设计。

若深层载荷板检验数据较为理想,将检测点桩位桩端扩大头扩大至1.5米[5],浇筑检测点桩;如荷载板实验结果不理想,通过桩身注浆,提高护壁与桩身摩阻力增加安全储备。

③单桩承载力检测,验证优化结果,保证桩基安全

考虑单桩承载力值较大,静载堆载工作量大,周期较长,成本较大,为加快速度,减少成本,拟采用静力自平衡法和静载两种方法互相校验的方式检测桩基承载力。当检测点桩位桩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后,对②、④号点进行自平衡检测,对①、③号点进行静载检测。

监测点桩基承载力检测过程中,对桩身侧阻、桩端沉降进行检测,为后续工程建设采用非嵌岩桩设计提供数据和经验。

3、测试仪器布置

测试仪器根据检测点周边勘察孔确定,挖桩过程中请施工、勘察单位记录不同岩土层的厚度,对检测仪器安装位置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以下标高只是示意,有待修正。

1)、①号试桩位于结构平面41轴与F轴的交点,采用静载荷试桩,在土层交界面处及桩底上0.5米的截面对称设置两个钢筋应力计,共5个截面,需10个为钢筋应力计,布置情况如图。在桩顶对称布置位移传感器(2个)

2)、②号试桩位于结构平面图的31轴与1/C轴的交点,采用自平衡检测,在土层交界面处及桩底上0.5米的截面对称设置两个钢筋应力计,共5个截面,需10个为钢筋应力计,布置情况如图。在桩顶和荷载箱上、下面对称布置位移传感器(共6个)。

3)、③号试桩位于结构平面图9轴与1/C轴的交点,采用静载荷试桩,在土层交界面处及桩底上0.5米的截面对称设置两个钢筋应力计,共7个截面,需14个为钢筋应力计,布置情况如图。在桩顶和加载箱上下顶面对称布置位移传感器(共6个)。

4)、④号试桩位于结构37轴与1/C轴的交点,采用自平衡检测,在土层交界面处及桩底上0.5米的截面对称设置两个钢筋应力计,共个4截面,需8个为钢筋应力计,布置情况如图。在桩顶和荷载箱上、下面对称布置位移传感器(共6个)。

4、 数据分析

通过对4颗试桩的深层载荷板试验,可以看出⑤-1层的桩端阻力标准值均大于3800kPa。在没有进行桩侧注浆的情况下,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出的扩底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设计要求。后期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量和整体倾斜满足规范要求。故本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可靠的,且具有极大的经济和工期优势。

5 结语

(1)对于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物的桩基础,对单桩持力层采用物探方法探明其有无溶洞及大的裂隙是必要的和可靠的。

(2)对于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物的桩基础,可以强风化岩石作为桩端持力层,只要确认桩端下一定深度内无溶洞及大的裂隙,其单桩承载力能够得到保证,且建筑物的沉降也能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3)扩底桩用于持力层较好、桩较短的端承型灌注桩,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4)人工挖孔桩设计,单桩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桩侧阻力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2010.

[2]宋明清,王沛成,山东省区域地质[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S].2009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