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历史文学8篇

时间:2022-02-22 13:39: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历史文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文学

篇1

    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工来讲述历史。据我们课题组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50%的学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研究室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诗歌化

    在古文学中,诗歌是高度凝缩的文学。优秀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带入历史情境中去,并迅速产生共鸣。如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引入,使学的思绪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从而迅速切入主题。在讲乐府诗时着重讲十五从军征一诗,通过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和讲解,使学生体会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总结出乐府诗的特点。

篇2

我读李鸣生的《发射将军》的时候,感觉是在读一部好的小说、好的电影剧本、好的人物戏、好的历史剧。虽是小说的感觉,但静静一想,它还是报告文学。如果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散文式的报告文学,我觉得《发射将军》就是小说式的报告文学。李鸣生把发射将军这个生活中的典型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文学典型。这部作品把报告和文学、纪录性和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历史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政治分寸感和艺术的准确性、以及新闻的五个“W”和艺术的“这一个”,都比较好的统一了起来。这种新的审美感受来自哪里呢?来自作品新的美和新的探索。

改革开放30年,科学出现了边缘化,文学呢?如何看待报告文学的报告和文学、记录性和艺术性?我为什么就提报告文学的报告功能,而不说真实性和纪实性?真实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美学的根本问题,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报告文学的特性。而纪实性是一种艺术风格,风格没有高低对错之分。所以我说纪实性不是报告文学的专有特性。报告文学是报告和文学、纪录性和艺术性的化合物。小说和报告文学的关系有点像我们故事片和纪录片,我在拍某些纪录片的时候,有时候感觉纪录片也是假的。所以任何真实都是相对的。电影的真实通过胶片、摄影机,文学的真实通过线性的文字来激发人们想象。生活有时也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而艺术可以更真实,可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我觉得《发射将军》确实做到了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的统一,二者结合得非常好。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是《发射将军》带给我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这个新的审美感受一个是来自艺术上。比如李福泽将军抠脚丫这个细节,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个细节,但在作品里却变成了一个艺术细节。我认为报告文学不能虚构,但是可以想象,必须有想象力。《发射将军》充满了艺术想象,李鸣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艺术升华,作品反映的生活已经不是生活本身了。电影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

第三个感受就是作品在思想上有新的发现,有作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理性追求。比如写中国和前苏联专家之间的故事,有新思考,有真知灼见,写得非常动人。另外写一个好作品需要体力、耐力和坚韧。李鸣生付出的耐力和毅力,可以说是惊人的。

篇3

历史为文学而生之,但文学非历史而生之,在我们这56个民族里,哪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民族的历史,哪个祖国没有这个时代的缩影?曾几何时,人类会想到文学和历史是息息相关的?难道这不值我们去深思领悟吗?

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个伟绩将会记录在历史的手册里,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将会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载人飞船的……这些丰功业绩都是因为——文学。

因为有了文学,人们才有了形象的表达和丰富的诠释;因为有了文学,才会给世界添上这这神州大地“福满人间”,因为文学,人类才会倾听到远处成功在彼岸对他发出的真正呼唤!

篇4

    论文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科。纵观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累进式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影响研究的欧洲阶段(法国)、平行研究的北美洲阶段(美国)和跨文化研究的亚洲阶段(中国)。

    在当今世界学术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之一。自它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发展迅猛,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比较文学曾下定义:“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出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更具体的说,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文艺理论、文学思潮,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中西比较文学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犹如“红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鲁迅学”之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我们认为,把中西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固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取异域文学之长,补我国文学之短,中国文学与朝鲜、日本、越南文学的比较,以中国文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学与以印度文学为主体的南亚文学的比较,乃至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比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像西方文学那样,对我们民族的文学冲击那么大,发生过那么无孔不入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仍在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学教科书,甚至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教科书,都在使用着欧美文学的概念。我国当代的作家,仍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一般大学的外国文学课实际讲授的是欧美文学课。因此,作为专门学科的中西比较文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较文学,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大的研究领域。一是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前者应侧重于法国学派正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即影响研究,后者应侧重于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不长,而古代又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个传统总在有形无形地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影响。因此,随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从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移道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来。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史》中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实施,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1]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在比较文学历史上,法国学派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学派,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已具雏形。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亚等人。法国学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可以概括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国与国之间文学的事实联系和实际的影响关系,在有些学者那里,对这种联系和影响的研究甚至被严格的限定在两国之间,如梵第根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法国学派学者严厉,比较文学一词是一门系统而科学的学科没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认为要使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上,只有对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进行细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主张把比较文学看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比较文学形成之初就为学科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严谨的研究道路,为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虽然法国学派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狭的观点,但影响研究至今,认识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1958年9月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向法国学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挑战。这个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此后不仅打破了法国学派的一统天下,也确立了美国学派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美国学派对文学进行的平行研究在与法国学派争论中确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重点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小结如下: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文学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第三阶段,学科自我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是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港及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为开拓比较文学的领域,尤其是东西方文学的跨文明比较做出了实绩。这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全世界比较文学引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更加宽广的视界,将比较文学导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学术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构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体系。台港学者对于东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已迈开了比较文学新的学科理论建设的步伐。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勾勒,更进一步奠定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全世界比较文学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今后迈向何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跨文明研究”,或者说着眼于在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

    [2]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什么是史学联系文学的教学方法呢?它就是学术界以现有教学理论为依托,借助文学与史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所重新构建的一套教学理论。它具备文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形象性的特点,使文字表达内容更加具体,更清晰、更贴切,易于学生理解记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引入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历史知识更是深入人心。这样,学生势必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历史教学品质也会因此而有所保障。

二、在我国历史教学中应用文史结合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受古代科举制影响,我国历史教学发展步履维艰,高中历史教学与时展严重脱节,也正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学语言生硬呆板,过分严肃,学生个性也因此而受到压制;其次,历史教学模式陈旧而没有新意,现代影视资料信息渗透不足,历史知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且学习深度不足;最后,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师生应试心理,教师一味强调灌输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方面的教育,阻碍了学生历史价值观念的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该方法的应用恰如其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迎合了时展的需求。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了历史学习的自信,爱上了历史学习,而且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现代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所以,使用文学史学相联系的教学方法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法的具体应用

(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文学性语言及文学作品

《史记》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绝对高度的评价,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绝好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内容也形象地描绘着历史,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另外文中所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是全面而具体,让学生感觉作者仿佛就在眼前,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有助于学生记忆。当然,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也在历史教材中出现,使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人类因为语言而沟通,书本知识也通过恰当的语言描述而变得浅显易懂,所以优秀文学作品的加入给历史教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影视作品

传统教学模式受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的协作下进行,单一而低效。既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不利于教学水平的发展。但将影视作品适当融入历史教学中,就可以轻松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珍珠港》、《甲午风云》、《三国演义》等历史影视剧,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韵味的同时收获历史知识。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融情于景”的教学方法

有人曾说过,青少年之所以遇到了困难,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着裸的教育行动。这足以说明传统历史教学中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取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大意义。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所谓“融情于景”就是将情感教学与情境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国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使其最终具备以史为鉴的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历史,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篇6

上初中之后看《史记》。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史记》属于学术著作,我那时是把它当文学著作来看的,觉得《史记》比《三国演义》更加丰富,更加波澜壮阔,成王败寇,英雄一批批死去,不是英雄的也一批批死去,都有理由。《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以及许多列传都非常好看。

在《刺客列传》中,荆轲名气最大,其实武艺不怎么高强,连秦始皇都打不过。他自己也知道,所以开始向燕太子丹推荐了一个武功非常好的剑客去刺杀秦王,只是因为找不到这个人,他才去的。他很怕,但为了兑现诺言而去死,所以悲壮。豫让的故事是《刺客列传》里最深刻的,最有思想意味。豫让多次跳槽,原先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后来投到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赏识,以国士待之。智伯又被赵襄子剿灭,全族被杀,就豫让一个人逃亡。他要杀赵襄子报仇。第一次暗杀赵襄子被抓住了,赵襄子觉得豫让讲义气,把他放了。后来豫让把漆涂抹在脸上身上,伪装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第二次暗杀赵襄子,又被抓住了。赵襄子说,你以前也侍奉范氏、中行氏,智伯把他们灭了,你怎么不向智伯报仇,反而投奔他呢?豫让说,以前的几个主人把我看作一般人,我就以一般人的行为回报他们,智伯以国士待我,把我看作杰出人才,我就以杰出人才的行为回报他。赵襄子说,我因为你讲义气饶恕过你,也是对你有恩了,你又怎样解决问题呢?豫让的解决方法是,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刺衣,表示已经为智伯报了仇,也算是回报了赵襄子的宽恕。但这样的做法毕竟不是真的报仇,于是豫让以自杀作为最后的解决。当时就觉得这个解决非常诡异又非常深刻,后来我在《论可能生活》中讨论过这个问题。

除了《史记》之类,我也读一些国外的小说。当时图书馆已经被封了,但如果有熟人的话,还是可以拿书看。我有一个亲戚在图书馆工作,所以我看了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之类的。西方小说更会写人,尤其是心理描写,精神反思深刻,是中国小说远远不及的;但有些太嗦,俄国小说就让我看得不耐烦。外国作家中,我最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我先看了朱生豪的译本,后来又看了方平的译本。据说方平的译本更准确,但朱生豪文笔太好了,似乎更传神,更有气氛。

(节选自《在读书中思考――赵汀阳谈读书》,原载《学术界》2007年第6期)

赵汀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思想教育

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时,我运用了当年的一幅著名的挽联“千古,中华民国万岁”,学生们在赏析的过程中,发现此对联对的不公整,“千古”对“万岁”可以,但“”对“中华民国”则明显不对仗,这是为什么呢?我先让同学们思考,然后跟同学们解释,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寓意是对不住中华民国,这样一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为作者的高明之处叫好,学习激情被迅速点燃。讲《三国鼎立》时,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谜语,谜面为“月照西窗”,请同学们猜测这是三国里的哪一个人物,最后我把谜底告诉他们,谜底就是诸葛亮(逐格亮),然后借机导入本课,这样同学们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就提高了。讲时,我引用了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讽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此讽联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同学们不但认清了这个人物,学习兴趣也空前高涨。

二、能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

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非常简要,要想使它变得生动,往往需要借助文学。如讲到“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齐声朗诵《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在感受“唐诗”魅力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趣。当讲授唐玄宗的时候,我借用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以及《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诗圣”这些爱国、忧民的诗歌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社会面貌的巨大反差,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还有“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学生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在讲汉朝建立时,我引用《史记》中关于陈胜、项羽、刘邦的描写,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短短的三句话,就把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很形象地刻画出来,使人印象深刻。讲改革开放的影响时,我引用了两段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于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如此对比强烈的花鼓词真实而生动的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把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不图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恶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个字就道出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历史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文学作品必将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三、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篇8

关键词 《赤壁》 电影服装 设计手法 复古主义 表现主义

由吴宇森执导、叶锦添担任美术设计的电影《赤壁》(上、下),是近期备受关注的一部上下续集的杰出影片,上映以来已有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解析过这部电影,本文则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对《赤壁》服装所采取的一些设计手法加以探讨。

一、基于历史原型的服装设计

电影《赤壁》所描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末期,为魏蜀吴三国的成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服装仍旧沿袭汉衣的样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曲裾”,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曲裾,即为深衣,始于战国时期,沿用至汉代。三国时期,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以直裾衣为主。而服装制度也沿用汉代制度,军阀官员穿禅衣,又名“祗服”。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农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型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这一时期服装的图案,具有如下的装饰艺术特点: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繁复求变,乱中有序:以线成面,线面互补:艳丽明快,朴素华美。

电影《赤壁》中的男性服装样式大多采用直裾衣,女性则为曲裾深衣,纹饰图案也蕴含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的特点。比如,主要角色的曹操、周瑜、刘备、孙权均着禅衣。小乔着深衣,曹操的服装配有抽象的兽纹图案,刘备服装上的纹案则繁复而流畅。

然而,通过考古发掘的中国古代服装相对有限,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历史原型的服装设计,是无法完全依靠模仿某一特定时期的服装来开展的。电影《赤壁》的服装设计在寻求复古主义方向的过程中,遵循了一条基本原则,即对服装的复古设计,须在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古典特征提炼的基础上,加以具体的把握。

二、兼顾文学形象的服装设计

长久以来,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深入人心的。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对人物服装的描写更多的是参考《三国志》以及民间传说,因此,《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服装描写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因素。但这些广受欢迎的着装人物形象通过后世各种艺术形式(如戏剧)的不断演绎,使得这些服装带有显著的符号化作用,让人无形之中就能通过服装联想到具体的三国人物。比如,关羽的绿袍,诸葛亮的通天冠与一身白衣。

电影《赤壁》的服装设计,也兼顾了《三国演义》的文学形象。其中最典型便是周瑜的服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何体现这一风流浪漫形象?一方面风流倜傥,一方面雄才伟略,还要有温柔细腻的内心。这并不容易。除了保留小说中的羽扇与纶巾,还对周瑜的发型作了一定的改造,打造了一个中分的头套,在眉毛与鬓角上加长了他的古意,使他看起来与以往的形象有别。另外,保留了小说中诸葛亮的一身白衣。却基本取消了《三国演义》中永远伴随着诸葛亮的通天冠,只在赤壁之战结束时佩戴,以此暗示。经历过赤壁之战的诸葛亮,才接近人们心目中人神合一的形象。

三、提升影像枧觉效果的服装设计

服装在电影中的视觉效果,主要是通过色彩来呈现的。服装造型的视觉表现,则主要是通过服装材质的厚重与轻薄、粗糙与光滑所造成的穿着效果来实现的。

电影《赤壁》中。为了区分。把服装颜色分成三类,形成战争电影强烈的对比因素:魏势力倾向于黑色,再加上金与红的点缀,在厚重的环境下营造北方的压力:吴国却以红色为主,其中加入白色作为衬托,充满绿意山水秀丽的环境中,突出了周瑜的红:至于蜀国。却以梨黄色为主,灰色作为衬托。对几位重要角色的服装设计,在色彩运用上均相当绝对。比如。曹操的几套衣服都是银灰配大红,凸显其凶狠的性格:诸葛亮的服装设计则采用大量的白色,带着一点道教的色彩。使他有一种超凡的气质;孙权的服装,在色彩的设计上运用大量金黄色烘托其贵族气息,材质上采用对比强烈的厚重与轻薄面料。为他增添了适量彪悍的气质,使他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刘备服装的设计则采用了厚重的衣料,剪裁以纹饰流畅的线条,使他粗犷中带有文气。这些人物服装的色彩与材质在电影画面上的视觉效果。恰如流动的表现主义绘画一般,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