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业统计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0-25 00:29: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业统计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业统计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 计划合同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合同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最高行为准则,所以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的治理,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当前建筑施工中计划合同工作存在的显著问题

1.合同签订阶段存在的问题

(1)不签订合同

我国是一个法制化的国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要进行了经济活动,就应该履行签订合同的义务。在发生了经济活动时,不签订合同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亲戚、朋友、同事或者熟人之间。但建筑施工企业在一些建筑项目上发生不签或者拒绝签订合同的现象也比较多,比如在设备租借、项目分包或者短期的劳务雇佣时,虽然进行了经济活动但却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

(2)只有从合同却没有主合同

在建筑企业中只有从合同却没有主合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建筑企业签订的主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并且能够独立存在的,例如企业经济活动中签订的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而像建筑工程分承包或者租赁合同等是属于从合同的范畴,只有从合同而没有主合同的计划合同是没有根据的。

(3)风险合同现象日益严重

在建筑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行为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大力倡导以民为本的理念,使得很多业主钻了空挡,过多的强调了发开商或者承包方的义务与责任,再加上一些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对业主的行为做详细的规范,特别是业主在违约时的赔偿细则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本该业主承担的责任都转嫁到了承包方或者施工方的身上,而这种风险合同的签订,无形当中增加了承包方的风险。

(4)阴阳合同破坏建筑市场

建筑施工中的阴阳合同是指建设单位实际上签署了两份合同,一份是表面上进行签订的具有合法化和合理性的施工合同,即阳合同;另一份是背后把价格压低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即因合同[1]。这种阴阳合同的现象的出现,超出了法律的范围,对工程质量、期限、单位名誉都造成了影响,不仅损害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严重者还会使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产生波动。

(5)中外文合同存在差异

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与外界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这也体现在了建筑企业当中,所以使用外文合同的次数就大大增加。由于各国之间使用的语言不同,另外因为国情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些外文合同在进行翻译时存在一些疑问和出现一些问题。在合同出现的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回避的,所以要及时的严格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引起纠纷。

(6)合同中措辞不当

企业合同基本上都是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签订的,必须要真实准确的表达双方的意识观点。所以对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必须严格,因此合同中的语言使用一定要严谨,避免因为语言的不恰当使用而产生误解和分歧,引起争议。

2.合同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1)没有及时变更应变更的合同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合同变更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更改,一是合同的内容,二是合同的主体。合同变更的目的就是采用合理的方法,通过对原有合同的调整和修改,使得计划合同能够更好地被施行,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但往往就是因为合同相关负责人缺乏及时对合同进行变更的意识,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2)没有发出本应发出的书函

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需要,及时的发出一些会议纪要,是企业履行合同内容的手段之一,也是工程企业进行自我保护的途径之一。可实际情况却是,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这是企业进行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从而承担了一定的后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明确规定,有关签订合同双方的工程洽商、变更、通知等书面协议和文件视频等同样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所以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

(3)没有行使应该行使的权利

目前,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仍然不会使用《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的部分权利。当发包方不履行合同的签订内容,没有按约定支付工程项目款时,建筑施工企业就可行使抗辩权停止施工[3]。但很多建设方不仅没有行使这一权利,还因为顾虑单方面的停止施工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因而进行资金的垫付,逐步扩大了发包方的欠款数额,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4)不畅通的纠纷解决渠道

受我国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建筑企业在履行合同内容时难免会有违约现象的出现,由于仲裁机构和调节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一些合同当中没有出现如何进行处理的条目款项,使得很多纠纷发生时投诉无门,多种情况下,是以承包方的退步而是问题得到和解。

3.合同签订后期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建筑施工企业签订计划合同后,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合同的管理。相关人员没有对合同的存档管理进行足够的重视,使得很多建设项目的合同还依然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没有明确的规则章程对合同管理程序做出约束,合同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另外,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在工程合同管理中进行使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还使用粗放式的合同管理模式,在对合同的跟踪管理、日常的维护、信息的采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于项目资源没有实现开放共享,对计划合同的管理还缺乏监督与检查。

二、建筑施工企业计划合同工作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

合同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两部分。在积极总结建筑施工合同工作的相关经验后,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面扩大到企业的各个层面,真正意义上实现合同管理的咨询、审批、监督功能。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使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合同的内容涉及到企业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所以和同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当高的知识文化素养,要组织好管理人员的学习工作,对其进行多样式的培训,并定期的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检验和考核。通过公开公正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顺利进展进行人才的储备。

3.大力倡导“守合同,重信用”的观念

进行“守合同,重信用”的实践,不仅是履行合同内容、维护建筑企业经济市场

秩序的表现,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所以企业领导决策者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的活动,使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对每项工作内容要做出计划,制定合理的合同签订目标,把“守合同,重信用”真正贯彻到平时的合同工作当中,使合同管理工作健康运行。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计划合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忽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养,总之要加大力度及时提出解决种种不良现象的对策,维护施工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为营造良好的建筑经济市场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慧.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出版社,2011(2).

篇2

2011年,全区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要紧紧围绕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全区统计工作要点》精神,进一步完善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标准,为夯实统计基础、规范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一、考评对象

各镇、开发区统计科,各村统计组,各“三上”企业。

二、考评办法

1、统计规范化建设采用百分制考评办法,考评结果将纳入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内容。

2、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由局办公室牵头,会同相关科室共同进行(考评时间另行通知)。

3、各村统计组、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由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组织进行,按下达的目标任务数于6月底前上报“考评表”。

4、区局适时组织对村统计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抽查单位、抽查时间另行通知),抽查结果纳入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内容。

三、考评内容与评分标准

1、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公报、统计简编资料、统计工作计划、统计持证上岗、统计人员名录库、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进度数据库、统计历史数据库和统计档案等九个方面,评分标准见“镇级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1)。

2、各村统计组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组织、统计持证上岗、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信息网上直报、统计进度台帐、统计历史台帐、统计报表制度执行情况和统计档案等八方面内容,评分标准见“村级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2)。

3、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人员、统计持证上岗、统计数据采集、网上直报、统计进度台帐、统计历史台帐和统计档案等七个方面,评分标准见“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3)。

4、“三上”企业统计台帐要求

统计进度台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求建立工业统计进度台帐、能源消费进度台帐。资质建筑业企业要求建立建筑业企业项目台帐。资质房地产企业要求建立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台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要求建立销售额(零售额)分月台帐、财务指标台帐。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要求建立营业额分月台帐、财务指标台帐(参考格式附后)。

篇3

一、稽查对象

2007年以来未被检查过或者群众反映有涉嫌统计违法问题的部门和统计单位。

稽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否虚报瞒报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有否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工业总产值上弄虚作假;名牌产品企业或申报名牌产品的企业有否虚报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经济开发区企业有否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服务业统计单位有否瞒报和拒报统计数据;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建筑业企业是否有瞒报统计数据;以及上述企业是否有瞒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

二、稽查数量

经研究,决定我区统计稽查单位数为70家,具体分解为:工业5家,能源7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贸易企业1家、建筑业企业1家),贸易15家,服务业15家,劳动工资15家,房地产及固定资产5家,建筑业8家。

三、稽查内容

(一)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二)统计人员从业资格取得情况;

(三)统计资料报送和提供、公布情况;

(四)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五)原始统计记录或统计台帐等统计基础建设情况。

四、稽查时间

稽查工作按月开展,原则上为2008年3月至11月。具体时间各专业按工作实际自行确定。

五、稽查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对统计稽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统计稽查工作是政府统计部门推进依法统计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局高度重视统计稽查工作,将其列为今年统计法制工作重点之一,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专业统计人员共同参与统计稽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我区统计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4

一、统计业务工作

上半年,我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采取形式多样的年报审核评估方式,加强专业年报、部门年报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提高了年报的报表质量和效率,保证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准确、及时地完成了20*年年报和*年上半年定报任务。

1、工业与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做好全区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余家建筑与房地产业统计报表的源头起报工作;二是根据市企调队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了我区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工作;三是加强和改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理顺了项目投资统计体系。并联合发改委、招商办对外地投资项目进度和投资额进行核实;四是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统计业务培训和基础建设工作;五是组织开展了新增规模工业的资料上报、检查审核和企业景气调查等各项调查工作,完成了市、区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

2、综合。做好指标监测工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撰写统计信息与统计分析供领导参考决策;贯彻落实省市国民经济核算会议精神,认真做好非普查年度与普查年度GDP核算数据的衔接以及年度历史数据的调整工作;开展私营企业劳动统计调查,将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等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纳入统计范畴;专门下发文件,大力开展了限额以下和个体批发与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月度抽样调查工作和民营经济定报统计工作;着重做好20*年《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年鉴》的整理编印工作;开展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认真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凋查工作。

二、扎实搞好开发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认真搞好农业普查工作,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三农”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普查目的明确,意义十分重大。我区的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区各级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现已进入普查数据录入、编审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普查资料显示,全区共涉及普查登记对象2191户,居住人口8056人,年末从业人员5488人,实际经营耕地面积5313.1亩,年末畜牧业存栏数:猪2347头,牛119头,羊225头,家禽31964只。填报普查的涉农单位3个,其中法人单位2个,产业活动单位1个。

三、组织开展非公有制调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阜阳市委、市政府阜发[*]7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抽样调查各项工作,为全市非公制经济考评提供可靠依据,我局开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查工作按照〈〈阜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调查方案〉〉的要求,在积极认真有效的开展。

四、项目建设服务及招商引资工作

我局*年上半年服务项目单位四家,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坚持每天与项目单位联系,主动上门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急项目单位之所急,想项目单位之所想,受到项目单位和管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利用一切关系,多方联系,向外宣传阜阳,宣传开发区。

五、开展常规统计基础工作检查,做好“四五”统计普法验收准备工作

为促进统计法制建设进程,今年上半年,我局先后制定了《*年统计法制工作计划》和《*年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采取常规统计基础工作检查与统计执法相结合方式,把统计执法检查贯穿于全局工作之中。于5月中旬配合市统计局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组先后到区内企业检查了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企业按规定责令限期整改,规范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数出有据。同时,做好统计“四五”普法检查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以迎接上级统计部门的检查验收。

六、加强信息报送和分析研究,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为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使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料服务于社会各界。我局立足统计信息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开发区管委会的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决策咨询服务和统计资料的开发应用,坚持按月编制《开发区月度经济运行监测》,有利于管委会及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全区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局干部职工利用统计工作的整体优势,不断深入基层统计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决策、咨询和服务功能,写出了有一定份量的统计分析文章,积极为促进开发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进言献策。半年来,全局共撰写《统计信息与分析》9篇。1-6月份,我局还完成了《*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手册》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印刷出版工作,为管委会领导全面了解2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统计数据资料。

篇5

一、提早谋划2015年工作思路。分别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总结2014年工作成绩和经验,客观分析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广泛征求做好统计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新一年统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中心工作,坚持一个中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抓好两个重点(常规统计和基础建设),推进三项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依法治统能力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理清今年统计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为统筹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指明方向。

二、认真完成日常规统计工作。一是搞好国民经济核算。完成2014年统计年报和第一季度定期报表任务,抓好部门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性审核,落实月度GDP核算制度。今年1-2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5亿元,增长8.4%,增速位列全市第四,统计的结果客观反映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实际。二是深化企业一套表改革。更新维护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100%完成规上工业、限上贸易业、资质建筑业、规上服务业、能源、科技、房地产企业等专业统计的联网直报任务,积极对接投资统计制度改革,有效推进纸质报表和联网直报双轨运行制度,重点抓好联网直报数据质量。三是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及早启动1%人口抽样小普查,代拟并由县政府办下发文件通知,组建调查协调小组办公室,做好调查经费预算。同时,按要求开展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情况、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投入产出等各专项调查工作。

三、重视加强统计基础建设。认真落实闽政文[2010]97号、闽政办[2014]16号、闽政办[2015]10号等文件精神,继续实施统计基础工作方案,持续推进统计“四位一体”建设。县级方面,重新调整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内外网双主机物理隔离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农村基层方面,完善乡镇统计垂直管理机制,做好基层调查统计中心人员派驻和管理,积极争取将统计基础、新增企业等工作列入2015年度乡镇(街道)建设发展综合考评之中,已将全县315个村(居、社区)统计员人均月度80元补贴经费落实到位。企业方面,组织工业、贸易、投资、法规等专业人员深网直报企业及项目单位开展统计基础工作检查,督促企业加强问题整改,不断解决调查单位统计台账缺失、财务数据与实际产值不相符等问题。部门方面,加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作,不断构建“信息共享、情况互通、部门联动”的大统计工作格局,积极为县委、县政府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切实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坚持在第一时间编制好《统计月报》、《2014年国民经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服务信息产品,重点加强GDP、规上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预警监测,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各经济部门分析反映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着力实施“12345”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百名干部进百家业宣百项政策解百个难题”、“三转一加强”、“三项服务周”等活动,深入填报单位做好各类报表的业务指导服务。启动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做好普查公报数据的汇总整理,努力实现普查的预期目标。做好社会大众的来电、来访咨询的答复,依法为各类企业的发展行为提供有效的数据证明,让社会大众共享统计工作成果。

五、加强机关内部事务管理。一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局党组和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二是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的实施意见,全面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县直机关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在控制“三公”经费开出方面取得实效,今年1-3月“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8%。三是从提高机关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充分利用局工会平台,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和各种慰问活动,让机关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

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贯彻落实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在做好常规统计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新增联网直报企业工作。制定新增企业一套表流程,加强与经贸、工商、税务及各乡镇(街道)、园区的联系协作,做好“四上”企业新增工作的申报指导和材料审核,促进联网直报企业数量、经济问题的逐年增加。

二是抓好统计基础工作。完善统计基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统计“四位一体”建设,促进农村基层、企业、部门统计机构健全,统计管理规范,统计信息畅通,统计数据准确,统计建设标准的目标逐步实现。尤其重点落实乡村两级统计员人选,制定乡镇统计工作考评办法和村级统计员补贴发放制度,抓好“四上”企业和投资项目统计基础工作指导检查,不断解决实质性问题。

三是抓好统计预警监测分析。编制好《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统计手册》、《统计公报》等信息服务产品,及时公布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准确研判经济运行走势,抓好主要经济指标的预警监测,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依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翔实的数据服务。

篇6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实现统计调查单位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全国数据管理中心报送原始数据,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通过统计业务专网在线共享的工作模式;由层层汇总、逐级上报转变为同步共享,消除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和影响;建立既能有效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社会公众需求,又能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便于统计调查单位填报、减轻基层统计机构和调查对象负担的统一规范的统计调查制度。

(二)基本原则。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坚持全面统一的基本原则,即:执行国家统一设计统计调查制度、统一规范业务流程、统一认定调查单位、统一实施联网直报、统一编制数据处理软件。

二、工作任务

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到2012年底前,在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以及科技、能源等主要专业的全面调查企业范围内实施一套表,实现企业原始数据联网直报。

第二阶段:到2013年底前,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国民经济行业的抽样调查企业,并将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纳入一套表范围。

第三阶段:到2015年底前,全面实施一套表,将生产价格、服务业统计等抽样或重点调查内容纳入一套表范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政府决定成立由分管副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一套表统计改革领导小组。各镇(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将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做好实施一套表制度的准备工作。各镇(区)要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网上直报体系,做好月度、季度、年度数据的衔接。组织动员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配合,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一套表实施任务。

(二)强化部门协调。发改、经信部门要将统计信息化建设列入本级信息化工作计划,为一套表统计改革提供平台支撑;经信局、建设局、房产、服务业局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批零住餐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尽可能避免一套表统计改革所带来的数据波动,做好统计数据的衔接,并协助解决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发改局负责协助镇(区)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相关任务的完成和数据衔接情况;经信局负责协助镇(区)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协调工作以及相关指标任务的完成和数据衔接情况;建设局负责做好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协调工作以及相关指标任务的完成和数据衔接情况;服务业局负责做好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及大个体的协调工作以及相关指标任务的完成和数据衔接情况;财政部门要对一套表统计改革所需经费做出预算安排,为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提供财力保障;民政、编办、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及时提供基本单位变动相关资料,并分到各镇(区);统计部门要加强基层统计业务指导,大规模开展网上统计业务培训,做好数据管理和提供等组织实施的各阶段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能,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任务。

(三)落实经费保障。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所需经费由镇两级财政分级负担,镇两级财政部门要对应由本级负担的必要经费做出预算安排,要提供建立级数据处理节点必须的统计内网建设和硬件配置经费,以及统计业务和数据处理软件培训经费,保证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需要,要加强管理,厉行节约,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四)确保统计业务信息网络畅通。统计业务信息网络是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必备条件,实行分级负责建设制度。年底前,级统计信息网络工程必须达到竣工条件;镇(区)到级统计信息网络畅通,接入宽带不低于2兆。各镇(区)统计机构要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的统一要求,配备与国家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环境,基层统计单位要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报送条件,大中型企业要指定专门机构,配备与联网直报相适应的综合统计人员,负责及时准确地在网络上完成有关调查数据上报任务。

五)加强统计部门工作力量。各镇(区)要迅速配齐统计工作人员,人员不足要立即增补,统计办工作人员至少在3人以上,相关专业统计要纳入统计办管理,统计工作人员不得兼职,各镇(区)镇长(主任)直接分管统计办,保证人员集中,数据统一。要采取分级、分专业方式,组织政府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的一套表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局各专业科室分别负责培训到镇(区)和调查单位。

(六)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各镇(区)和业务主管局要把继续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领导、责任人及其职责分工。统计局要科学论证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抓好业务培训;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确保统计调查制度的严格执行;要及时进行科学评估和改进。

(七)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基础。要加强建设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并可进行动态维护更新、不重不漏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提高调查对象的可核实性,确保调查单位的真实性,增强统计调查的科学性。因此,各镇(区)都要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负责对本镇(区)“三上”企业及其它法人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定期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按时上报新增“三上”企业及其它法人单

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群众路线为统领,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目标,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强化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企业一套表”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基层统计队伍,使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为全县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底,通过4个月的时间,使全县基层统计工作达到统计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信息畅通、数据真实、工作高效,实现“六有六化”目标,即在硬件建设方面要达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台帐、有场地、有设备,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实现统计人员专职化、统计工作规范化、报表台账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力争年内各乡镇全面通过验收达标。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统计工作网络。乡镇要明确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落实办公场所,配备统计人员。乡镇应配备1—2名专职统计人员。各村(居)委会至少要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类统计调查任务。

(二)加强统计人员管理。要选调热爱统计工作,事业心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乡镇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应征求县统计部门的意见后方可调整。要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实现乡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三)强化统计制度建设。各乡(镇)统计办要建立《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报表报送和审核制度》、《统计原始记录台帐制度》、《统计资料使用与提供制度》、《统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并进行公开公示。

(四)加强统计台帐、原始记录基础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村委会、“四上”企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原始纪录要完整齐全,切实做到“数出有源、有据可查”。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电子版台账,实现统计台帐的信息化、标准化。

(五)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依法组织开展统计调查。

(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确保乡镇和“四上”企业每个统计人员有一台能满足工作需要的专用电脑,并完成与县统计部门统计信息网的连接。

(七)加强统计资料管理。乡镇对外提供的统计资料,需经分管领导审核把关签字,由乡镇统计办负责统一对外提供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确保数出一门。乡镇和“四上”企业统计资料要装订成册,要有资料专柜,立卷归档。档案资料登记齐全,建立索引目录,以便于查阅。进度统计资料保管期限至少为3年,年度统计资料永久保存。建立和完善统计档案交接和管理制度,如遇人员调整,对所保管的统计资料要办理交接手续,确保统计档案资料连续完整。

四、实施办法与步骤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验收,按照未达标、达标、良好、优秀四个档次评定,每年底由乡镇自行申报,并实行“规范一个,考评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由县统计局进行考评验收。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根据每个年度的工作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

1.自查整改。各乡镇和“四上”企业于9月14日前查漏补缺,纠正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重点查看统计岗位是否明确健全;统计网络是否健全完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是否齐全,能否保证工作需要;统计记录、台帐是否建立;统计资料管理是否规范。

2.检查验收。9月15日—25日在全县各乡镇、“四上”企业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县统计部门根据各乡镇和“四上”企业申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工作。抽查6个乡(镇)和4个“四上”企业(原则上按:工业1个、商贸1个、服务1个、建筑业和房地产1个)。

3.总结表彰。年底全面总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全力推进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此项专项整治工作牵头领导:胡省春;责任股室:统计执法大队、工交股、农业股;完成时限:2014年9月底。

篇8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有效推进两项统计制度改革。201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为健全全国服务业统计制度,全面反映服务业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将年总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事业法人单位纳入统计联网范畴,并实行月报化。按照黄冈的统一安排部署,武穴人口社会科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多次与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在教育、卫生系统筛选19家单位进行统计联网直报。截止目前为止,行政事业单位家数位列黄冈第一,并全部实现月度报表规范化、常态化。除这一改革之外,同时还对高新技术统计制度进行改革。6月上旬,省统计局重新对科技单位名录进行认定。随后,下发了《湖北省高新技术综合产业统计制度》,将原统计范围扩大到“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湖北省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参考目录的企业”,并且,不再设立基层表,直接从高新工业、高新建筑业、高新服务业等三个行业大类中取值。对照高新技术统计要求,二季度,初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

二是积极配合“四经普”核实改错工作。在“四经普”工作中,社科文专业、服务业的单位共有3578家,占全部非一套调查单位的45%。其中服务业企业2663家,行政事业单位674家,民间非盈利组织237家。按照普查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清查阶段,主要核实单位类型、行业分类以及审核修改法人单位与产业单位表间错误。在普查正式登记阶段,主要配合普查办对普查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指导,核实查询主要经济指标的逻辑性与匹配性。

三是高效完成普查年份文化产业认定工作。普查年份是文化产业认定的关键年份,为做好文化产业认定工作,切实反映武穴市文化产业的现状。人口社会科根据省局下发的《文化产业单位清查认定业务简明手册》、黄冈市局印制的《文化产业手册》,积极与工业科、商贸科以及企业会计沟通确认,主动与宣传部、文旅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到“两确保”:确保规上文化产业认定工作不遗不漏,确保规下文化产业工作真实有效。同时,先后三次对文化部门业务负责人、镇处经普办人员、镇处文化站负责人进行文化产业业务培训讲解及相关业务指导。根据黄冈人口社会科最新反馈,武穴市2018年普查年份规上文化产业单位数和规下文化产业单位数在黄冈排第二。

四是认真做好年度劳动工资上报评估工作。年度劳动工资评估上报工作关系到武穴人民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根据黄冈人口社会科的统一安排,启用新软件程序对2018年度劳动工资进行汇总上报。截止2019年3月底,全市共有386家四上企业、 534家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财务独立核算与非财务独立核算)以及40家私营抽样企业。其中四上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2602元,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5252元。根据最终反馈结果显示,2018年武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7287元。

五是继续做好三项抽样调查工作。2019年上半年,抽样调查主要是限下服务业抽样调查、交通运输业抽样调查以及企业创新调查情况等三项抽样调查。其中限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样本单位7家,交通运输业抽样调查5家,企业创新调查情况及企业家问卷274家。截止目前,在发改局、交通局、武穴办事处、梅川镇、龙坪镇、工业科、投资科以及商贸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已圆满完成这三项抽样调查工作。

六是高质量完成日常常规报表工作。服务业统计工作是整个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为狠抓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报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培训和业务指导。对龙头企业华新环境工程(武穴)有限公司、武穴市宏森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统计数据分析核实;对新进企业武穴市东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武穴市梦众劳务业务外包有限公司进行统计数据规范指导;对教育系统黄冈天有高级中学、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进行统计口径培训,切实做到数出有据、机表一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