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药具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2-12 22:41: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药具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具工作计划

篇1

一、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药具管理优质服务提质提速

1、全面加强药具发放网络渠道建设。深入推进药具宣传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工地、进高校、进医院药房、进商店超市、进宾馆、进娱乐场所”的“十进”活动,药具宣传服务纵向由村向组和院坝、由社区向小区和楼院延伸,横向由人口计生主渠道向医疗卫生、民政等机关、企事业、社会单位覆盖,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便快捷、满足群众需求的药具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广大育龄群众对国家免费药具的易得性。

2、试点开展“春风工程-计划生育吉祥三宝行动”。针对新婚和生育目标人群,借助民政婚姻登记平台和医疗卫生助产技术服务平台,开展送温馨、送知识、送药具的计划生育“三送”优质服务活动,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家庭生殖健康水平,构建全方位,多网络的药具供应管理机制、避孕源头有序管理机制和部门联动综合服务机制。

3、努力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全覆盖”优质服务。落实“属地化管理、均等化服务”职责,深入推进药具便民服务“一证通”措施,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宣传、发放、咨询、随访、不良反应监测“一条龙”优质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

4、深化拓展技术服务机构“八位一体”改革试点的药具发放职能。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药具管理服务职能,积极探索首次使用药具检查、宣传、咨询、随访、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新方法,不断提升药具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

5、稳步推进药具社会营销工作。继续实施“千店万点”工程,坚持在商场、药房、宾馆、娱乐场所等地建立社会营销网店,引领规范药具和生殖健康用品市场,积极构建“免费发放为主、社会营销为辅、市场供应为有益补充”的多渠道药具供应服务体系。

二、推进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夯实药具管理服务基层基础

1、推进机构队伍专业化。进一步稳定镇街具机构,努力建设镇街、村居社区药具专业干部队伍和药具宣传服务志愿者队伍;制订药具干部队伍培训计划,全面落实分级培训责任,不断提高药具干部队伍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推进管理服务规范化。深入推进基层药具管理服务“一箱清”工程,进一步规范药具宣传服务箱和药具工作手册的管理使用,建立健全“一箱清”工程的管理网络体系、优质服务运行体系和能力保障体系;所有免费药具宣传服务网点设置统一规范的发放标识,强化网点管理,促进网点规范。

三、强化宣传培训,提升药具工作认知度和满意度

1、强化药具干部的培训教育。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强化药具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药具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和优质服务能力。

2、强化育龄群众知情选择避孕的宣传引导。采取开辟药具宣传栏目、开展街头宣传活动、发放药具宣传平进村入户等宣传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利用计生赶场活动开展面对面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咨询指导,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收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对药具工作的满意度。

四、实施“健康重庆-生殖健康促进专项计划”药具项目,提高广大群众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水平

篇2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药具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要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坚持“立足基层,应用为主,资源共享,稳步发展”的指导方针,推进计划生育药具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不断适应新形势下药具工作发展要求,提高全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避孕药具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信息化试点建设,突破药具发放过程中人与物分离,发放流程与标准不统一的管理瓶颈,解决信息化水平低、统计手段落后、人员信息难以掌握的难题,进一步提高药具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药具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实现药具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信息化,发放精细化,宏观决策科学化。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5月15日-5月19日)动员准备阶段。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协调安装好服务器,各镇乡、街道、开发区要在这一阶段完成信息化试点中硬件和网络配置,梳理药具发放网点、发放模式和2013年度相关账册,核对领取避孕药具育龄群众花名册信息。

(二)第二阶段(5月20日-5月31日)信息系统培训阶段。市人口计生委将邀请市药具站相关人员,集中培训全市镇级药管员,村级药管员由各自镇级药管员完成培训任务,市人口计生委将采取分片上门指导。

(三)第三阶段(6月1日-6月25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镇村可选择上下一致的一到二个月的药具调拨、发放等数据录入测试,6月底试运行的数据将全部清空。各级对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予以总结,6月28日前以镇为单位将发现的问题统一上报至市人口计生委药具管理科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药具信息化建设是全省药具系统2013年的工作要点,也是我市今年一项重点推进工作。各镇乡要增强认识,从思想上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识,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把人口计生药具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市人口计生委成立药具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副组长: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站长;组员: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副站长、药管员、。领导小组将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各镇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试点工作。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和督促检查到位。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法,提长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二、落实部门职责,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加强各自职责范围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提高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同时,协调各部门具体监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突出监管重点,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针对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与卫生、工商、质监、公安等有关部门执法行动,整合监管资源,确保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四、推进工作创新,扎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的抓手作用,进一步扩大创建范围,提升创建质量,夯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动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放心消费城市”、“放心粮油工程”、“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创建活动,巩固创建成果,实现新的提升。

五、加强条块结合,增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合力。认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针,加强各镇、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真正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六、坚持防范在先,增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组织对重点食品药品以及重点时期的抽样检测,预报预警可能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预测分析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协调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介入,快速处置,把损失和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

篇4

1 2 3

(二)借扩大内需东风,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领导机构,按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项目实施时间;继续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快新增中央补助水利项目和病险水库、人大议案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部门协调,上下联动,提高效率,专人跟踪,限期完成。落实“六项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陈雷部长在广东调研期间讲话的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加强领导,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推进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尽快启动、顺利实施,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选好项目。迅速盘点准备上马的项目,按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对符合政策、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地方有强烈需求并已达成共识的项目,作为重点,优先上马。

三是落实经费,加快实施。必须高度重视,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制定奖惩措施,加快实施。加强水利规费的征收和管理,实行部门预算、年度计划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四是建立机制,落实责任。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必须于2009年3月完成,要建立倒计时制度,落实责任,有序实施,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

五是加强协调,提高效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新闻宣传等部门互相协调,上下联动,提高效率,形成合力。

1 2 3

六是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实施扩大内需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不但要保证项目进度,而且要保证工作质量。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单位,保证项目质量。

(三)抓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市三防系统建设,加快建立全市小型水库动态监管系统,配合省做好全市大中型水库水情遥测遥报系统建设工作,为科学防洪奠定基础,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篇5

紧紧围绕全市中药都项目建设,以“三区”(仓储物流商贸区、绿色循环工业区、健康养生文化区)、“三基地”(研发基地、出口基地、种植示范基地)和“三体系”(种植规范体系、流通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为核心,高质量的完成有关规划、谋划、协调、招商引资等工作,使相关目项尽早落实、开工、顺利推进。

二、目标任务

(一)围绕中药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年拟赴甘肃、亳州、宁夏等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活动。

(二)全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进行。

三、主要措施

(一)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进行。为了确保项目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项目按要求进度稳步实施,我们将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广泛调研,认真选择基地中药材种植品种。二是加大投入,推广使用中药材机械化种植。三是强化田间管理,规范种植行为。四是严格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五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进度。

(二)推进中药都建设。1、按照省、市和市政府要求,协助相关单位尽快完成项目进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协助市政府积极与有投资意向的单位联系沟通,为商贸仓储物流区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企业及商户入驻做好联系与服务。3、做好药商及药业从业人员的宣传工作,解释有关政策,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安心发展、谋大发展。

篇6

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监管业务培训。针对新建机构岗位新、业务新、人员变动大、情况不熟悉等新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特别是监管人员执法能力的培训;二是提高食药监管能力。不断改善监管所办公执法装备和技术检测设备,加强村(居)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食药监管能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三是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按照履行新职能要求,修订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装备的配备和舆情监测工作,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二)加强协调联动,提高共治共管能力。

一是发挥食安办职能作用。强化综合协调,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共治共管,形成做好食药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根据机构改革的新情况,建立与区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协调衔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宣传教育、打击犯罪等方面的协调联动。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共治的制度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探索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并予以曝光,将失信企业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强化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调动社会各方面维护食药安全的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加强与媒体合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优化群众饮食用药环境。在媒体动态信息,介绍食药监管的工作动态、宣传健康科普知识、举报维权渠道等,促进与群众的双向沟通交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食药安全知识咨询、法律法规知识解读、张贴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画等形式,全面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指导群众安全饮食用药,提高公众的食药安全和维权意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药安全的良好氛围。

篇7

一、促规范,药械市场整顿不断深化

(一)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对全县药械市场进行全面整治,检查覆盖面达90。特别是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进一步加大稽查工作力度,检点突出:一是对涉药单位的药械进货渠道、购进与验收、储存与养护、销售与使用是否依法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清查;二是在城乡农贸市场内开展中药材经营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打击了非法销售中药饮片、国家限制的中药材、毒性中药材等违法行为,取得实效。今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93人次,检查涉药单位264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2起,结案30起,全年共结案53起(其中去年立案,现结案23起),共处罚没款81691.07元,现收缴到帐罚没款51436.9元。

(三)加强药械持证企业的清理。今年我县部分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陆续到期,为组织开展好换证与gsp再认证工作,切实加强宏观控制,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促进企业上规模,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市场秩序,本着换证期间“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原则,我局集中注销20家《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就涉药企业的换证与gsp再认证工作做好宣传、解释。截止8月底,药械持证企业的清理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通过市局验收。

(五)进一步开展adr监测工作。年初积极部署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向各医疗机构下发了《××县2009年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要点》,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为全县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日常监督,对上报情况及时跟踪,及时反馈,确保adr监测有发现有上报。目前已上报adr报表106份,其中避孕环不良反应报表44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55份,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任务。

二、保民生,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及规范药房建设

一是抓好药品“两网”建设。今年,我局认真分析两网现状,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和工作难点,结合我县实际,坚持科学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在乡镇成立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协调办公室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细化“两员”档案和机关药监政务网建设,创造性地实现了“三网结合”,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二是抓好农村规范药房建设。按照《××市乡、村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配合新农合制度,我局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多次深入干河、白沙村等6个村级规范药房进行检查指导,不断提升村级规范药房管理水平。

三、维稳定,积极做好甲流感防控

四、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篇8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推进

截止9月底统计,全市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0400间次,提出监督整改意见11206条,警告责令改正139间,责令停业23间,取缔无证餐饮单位8间,立案查处33间,罚款共计142530元,没收违法所得18530元。没收违法所得13530元。目前共受理并办结市管餐饮服务单位许可33家,其中新增许可2家,延续11家,变更19家,注销1家。主要工作亮点是:

一是突出重点抓整治,持续改善餐饮服务环境。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其它食堂餐饮食品安全整治、餐饮服务环节肉和肉制品专项治理、旅游市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综合整治、餐饮具清洗消毒和保洁专项整治等。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加强对持证经营情况监督排查,对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进行帮扶整改,督促其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对整改后达不到发证要求或拒不整改的严格依法查处。并对全市城区内规模较大、涉及有饮食摊点的便民疏导点进行调研摸底,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突出规范抓管理,不断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实行“一企一档”监管信息档案管理,将餐饮服务单位不良信用记录纳入档案管理范畴;积极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严格评定标准,加快评定速度,按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开展量化评定,并组成2个工作小组赴各区开展督查指导。截止目前,全市完成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2336家,其中优秀(大笑)74家、良好(微笑)1047家、一般(平脸)855家。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完成率100%。通过建立健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和量化分级管理,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突出安全抓保障,确保重大活动顺利举办。始终坚持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从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防护、运输、供餐以及餐具消毒保洁和从业人员健康等情况实行全程食品安全监督,确保各项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今年来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省两会等19项重大活动期间餐饮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工作,保障用餐人数64621人次,提出监督意见218条,审查菜单411份,禁止加工食品131种,更换不适宜食品167种,现场食品原料快速检测2835份。从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防护、运输、供餐以及餐具消毒保洁和从业人员健康等情况实行全程食品安全监督,确保了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

(二)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稳步发展

1、药品质量追溯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充分利用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通过电子监管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核对电子网络报表与企业实际库存情况,随时掌握特殊药品流向。按照年度检查任务,检查企业120家次,共发现企业执行GMP存在缺陷近300项,并要求一一整改,并要求一一整改,保障了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可控,放行产品安全有效。积极筹划建立全市药品电子监管网络“药监通”,计划投资304.9万元。目前,项目已报批并立项,正在争取列入今年市财政预算中。一旦建成,就可对管辖区内上千家药品批发商、零售商进行电子监管,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可以大大节约行政成本。

2、药品生产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

一是开展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及制剂生产质量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省食药监局工作方案,对辖区内中药饮片及制剂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掌握金(山)银花的使用情况,检查历时一个月,共出动12组次,派出26人次,检查企业12家,监督抽验中药材或饮片8批次,发现质量管理缺陷22项,下达责令整改意见书9份,从而有效加强我市中药饮片及制剂质量安全生产。二是开展医疗机构院内制剂专项检查。本次专项检查共出动4组次,派出12人次,检查医疗机构4家。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行为,提高了各单位对规范配制、正确使用医疗机构制剂行为的认识,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开展辖区内定制式义齿产品专项检查。此次检查共历时两个月,出动监管人员130余人次,对全市16家义齿生产企业和9家使用单位进行检查,针对部分生产企业生产检验记录不全,生产环境不整洁和部分医疗机构购进验收环节存在着记录不全、产品可追溯性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已分别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并对涉嫌购进无注册证的1家口腔诊所进行立案调查;将5家无产品注册证的义齿类生产企业移交省局稽查局进行立案查处。开展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专项清查整顿行动,对涉嫌擅自变更经营地址的2家医疗器械立案查处;对无办公场所或无仓库场地的9家医疗器械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注销12家许可证有效期满而未申请换发企业的许可证。

3、药品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有新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示范药店”创建活动。按照示范药店评选标准,从药品质量、经营管理、设施设备、店面管理、药品宣传、服务质量等10个方面进行评选,初步确定了第一批10家“示范药店”名单并进行挂牌。二是开展基本药物流通环节专项检查。对2012年中标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经营特殊药品、疫苗、终止妊娠药品等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开展专项检查,要求有关企业严格履行职责,明确责任,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和供应。目前共对55家药品批发企业开展了检查工作。三是开展涉嫌违法使用硫磺熏蒸山银花及其枝叶药品检查。要求辖区内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对广西盈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采取暂控措施,立即下架,暂停销售、使用,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确后再行处理。同时,对经营和使用中药的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我市药品市场没有涉嫌违法使用硫磺熏蒸山银花及其枝叶生产的问题药品销售。四是加强达菲等应急储备药械监管,积极防控H7N9流感。为确保防控H7N9流感所需达菲等应急储备药械的质量安全,我们按照《应急医药储备协议书》,严格要求各应急药品医疗器械承储企业认真执行,确保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储备品种和数量,保证我市在发生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下药品医疗器械的应急调度和供应。另外,今年以来,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建立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档案202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积极配合国家局开展的打击“四非”行动的同时,还开展2013年国家级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抽样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等多个专项检查,共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5家,责令改正的13家、立案查处1家、责令下架产品11种批、扣押4种批、抽样2种批;发出协查函4份。

(三)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成效明显

今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创新稽查思路,加大办案力度,对群众投诉举报的涉嫌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有报必查,及时查处,处理反馈率100%,较好地维护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服务环节市场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1、案件的办理数量及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来,稽查支队共立案81宗,其中餐饮服务17宗,药械48宗,保化16宗,当场处罚59宗,罚没款125万元,移送公安部门24宗。案件办理高效准确,无一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2、监督销毁药品工作进一步完善。为了做好过期药品的监督销毁工作,避免过期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切断不法分子利用过期药品重新生产包装的源头,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今年以来,我们监督销毁21家经营企业,297批次,货值约1553万元,从源头上控制了过期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4、违法广告监测得到省局通报表扬。今年,我局违法广告监测工作成效明显,违法广告处理率为100%,受到国家总局和省局通报表扬。共监测违法广告190余次,上报省局73次,涉及驻市媒体4家,播出次数1200余次、播出时长330余小时;涉及产品3类21种(药品类9种、保健食品类7种、其他类5种);组织产品抽样检验5次、函复协查8次、暂停销售公告2次、发送暂停销售短信通知700余条,违法广告播出下降率为89.2%。

4、加强抽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食品药品事故发生。今年来,我们按时按量完成基本药物抽样101件,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品种专项抽样40件,日常监督抽样药品52件的抽样任务。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检90份,其中棕子10份,生食海产品32份,水产品5份,月饼10份,乳制品10份,白酒5份,自制饮料12份,监督抽样6份蔬菜,并委托疾控中心抽检餐具321份。完成抽样保健食品化妆品52个品种,52份。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我局面临的工作压力加大。根据方案,我们将承担原食品安全办的职责、质检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机构改革的时间紧、任务重,人员、设备能否落实到位仍需要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制仍然不顺,技术检验工作开展困难。目前,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仍挂靠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市卫生局管理。而我局所需的食品和药品监测职能没有相应的检验机构承担,给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三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无专业机构承担,工作完成难度大。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各地设立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具体承担上市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测工作。我局已经连续多次向市政府申请成立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但至今仍无法落实。

四是人员车辆不足,监管手段落后。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手少、任务重,单纯靠人力无法实现对成千上万个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品种信息及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信息的掌控。在紧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无法真正做到拉网式检查,容易造成监督的盲点,为解决这一矛盾,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建成全领域、全天候、全过程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而我局这方面仍处于空白。

三、2014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组织开展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国家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精神,针对当前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评估调研,积极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运行、监管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鼓励各区探索建立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及运作模式,提高科学监管水平。

(二)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加大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等重点监管领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餐饮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监管环节,熟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监管品种,节会活动等重点监管时段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餐饮单位自律长效机制。不断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深入推行量化分级动态评级的监管制度,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推进示范创建活动,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重点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食堂、小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治理。

(三)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管

加强药品生产安全监管,扎实推进2010版GMP实施工作,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企业实施2010版GMP水平;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药品源头质量控制有效,计划开展2个专项检查,覆盖全辖区的药品生产企业。加大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基本药物质量评估制度,对我市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定期开展质量风险评估,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品市场流通秩序,以新修订GSP的宣传实施为契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管理工作,加大GSP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开展基药流通、使用环节和重点监管企业的专项检查;督促应急药品承储企业做好应急医药储备工作。努力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积极筹划建立全市药品电子监管网络“药监通”,不断提高药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药品安全集中整治,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医疗器械免费体验经营、利用互联网虚假宣传、通过邮政寄递渠道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四)深化医疗器械全程监管

强化医疗器械市场调查研究,提高监督管理的预见性。对辖区内国家重点监管产品和生产企业监管频次不少于一次;加大对有违法违规不良记录的企业监管频次,确保辖区内企业全年无重大质量责任事故。加强高风险和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监管,开展植入性医疗器械、定制式义齿、体外诊断试剂等高风险和重点监管产品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产品、未经注册产品的行为,严肃查处擅自改变、降低生产经营条件和工艺的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情况的监管,重点对辖区内三级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特别对使用重点医疗器械品种加大监管力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