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区服务活动记录8篇

时间:2022-06-14 01:11: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服务活动记录

篇1

关键词:社区矫正;未成年人;社区检察

一、社区矫正、社区检察及未成年矫正人员特点概述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放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其进行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矫正,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之规定,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由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为进一步延伸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上海市基层检察系统于2011年相继开展了以在社区设立派驻检察室的方式,使检察工作融入基层、贴近社区群众。依据工作方案,依法监督所在辖区的社区矫正工作被作为派驻检察室的工作职责之一。派驻检察室通过监督监外服刑人员各项监管和矫正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二、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矫正干部不熟悉法律法规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三十三条之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也适用关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笔者在对司法所进行日常检察监督中发现,部分司法所专职矫正干部未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将纳入社区矫正时已年满十八周岁,但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员认定为成年人进而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从而造成公开宣告以及矫正措施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问题,严重侵犯了未成年矫正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与成年人分开进行集中教育、社区服务难以得到落实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时间均不得少于八小时。依据未成年人分开矫正的原则,司法应组织未成年矫正人员单独进行集中教育、社区服务。但由于司法所工作人员较少,单独组织未成年人进行集中教育、社区服务需付出大量精力,故部分司法所将列管的未成年矫正人员与成年矫正人员一起进行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由于未成年人易受外界影响,与成年矫正人员的接触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故极大的增加了未成年矫正人员重犯的机率。同时笔者在工作中还发现,部分司法所虽未将未成年矫正人员与成年矫正人员一起进行集中教育,但仅对未成年矫正人员进行个别教育,变相导致集中教育时间无法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

(三)未成年人矫正方案针对性不强

部分司法所在思想上一直未能对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予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成年矫正人员的格式化矫正方案略经调整后直接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矫正方案上,未针对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认罪态度、心理特点、家庭状况以及犯罪原因等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也未依据未成年人在矫正期间的表现而变更矫正方案,从而造成矫正方案在实际矫正过程中流于形式。

(四)缺乏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目前各司法所均未能有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矫正项目,一般均采取与成年人基本相同的矫正项目,即定期报到、心理咨询、参与社区服务、思想教育。由于这些普通的矫正项目对未成年矫正人员的吸引力不强,故矫正工作往往不能突破未成年人的心理戒备,难以取得他们的信赖,最终导致矫正工作停留于表面。

三、发挥社区检察职能,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一)对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的基础监督

1、事前审查法律文书

社区检察部门在收到法院、监狱等部门送达的有关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后,应及时审查该对象是否属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矫正对象。派驻检察室也应提前与矫正人员居住地司法所矫正专职干部进行沟通联系,从而确保司法所对未成年人开展的各项矫正活动始终符合法律规定。

2、事中参与宣告、检察台账、走访谈话

(1)参加列管宣告

派驻检察室应充分发挥其扎根基层的优势,派员参加未成年人的列管宣告会。在宣告前与司法所沟通列管宣告方案,在宣告过程中检察宣告场所、到场人员、宣告程序、宣告内容的合法情况。

(2)定期检察司法所台账、与矫正人员进行谈话

派驻检察室应定期至司法所走访,检察未成年矫正人员的矫正台账并与矫正人员进行谈话,周期以每月为宜。笔者认为个性化矫正方案及思想教育、社区服务情况应为检察监督重点。在开展对未成年人矫正方案的检察监督中,首先应通过检察矫正台账监督司法所有无对未成年矫正人员开展过包括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社会调查,并形成书面化的调查报告。其次应通过接触心理辅导师、与矫正专职干部谈话等方式,检察司法所有无对未成年矫正人员开展犯罪心理、犯罪原因的分析,查找矫正人员犯罪的根源。最后通过检察司法所为未成年人制定的矫正方案,监督该方案是否符合未成年矫正人员的实际情况,矫正措施是否具有高效针对性。此外,在动态的检察过程中,要实时监督司法所有无依据未成年矫正人员的实时表现对矫正方案予以实时更改,以确保矫正方案始终具有针对性。在开展对未成年矫正人员进行的思想教育、社区服务的检察监督中,首先应通过主动参加思想教育、社区服务活动来监督该活动开展是否具有针对性、保密性。其次应通过检察司法所台账来监督教育活动、社区服务开展的次数、时长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最后通过与矫正对象谈话来监督司法所开展的思想教育、社区服务活动是否取得效果,以及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是否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及其他违规现象。

(3)事后进行回访跟踪

《刑修(八)》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故派驻检察室应在未成年人矫正期满后通过走访、谈话、回访等形式检察司法所是否对未成年人的矫正档案予以封存并进行妥善保管。在后续的跟踪监督过程中,派驻检察室还应通过各种方式监督司法所有无违规为他人查询或提供未成年矫正人员的个人信息及犯罪记录,从而确保未成年矫正人员的犯罪记录不被泄露,切实保护未成年矫正人员的权利。

(二)对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的上层监督

司法所要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创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矫正项目,如丰富集中教育内容,完善社区服务形式等,均受到了基础设施、经费等问题的限制,而这些问题仅通过派驻检察室与司法所基础层面的沟通往往难以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检察机关可通过上层级别的沟通联系,如通过联席会议、检察公函、检察建议等方式向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的监督建议。

1、集中教育问题

笔者工作的派驻检察室辖区六个司法所仅有三名未成年矫正人员,且列管于三个不同的司法所。若三个司法所针对该三名矫正人员各自开辟场所、聘请老师进行集中教育,既浪费司法行政资源,同时由于矫正资源的分散化,也难以保证社区矫正的效果。故可向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一是建议参照成年人的类别化管理方式将一定区域内的未成年矫正人员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别的未成年矫正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教育,通过整合各个司法所的行政司法资源,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的矫正项目。二是建议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开设一个专门为未成年人进行集中教育的场所,配备相应的电教设备、学习资料,并要求矫正人员在上课过程中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及感想。这样既可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开进行集中教育,也可保证集中教育的时间,提高集中教育的质量。三是建议在教育的内容方面,应不局限于授课、讲座的形式,还可组织未成年人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基地等,同时还可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有关理想道德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其提供受教育及展示教育成果的机会。

2、社区服务问题

司法所在开展社区服务的工作过程中存有两大困难,一是单凭司法所的力量无法找到适宜未成年人单独劳动的场所,二是由于要分开矫正,导致司法所需另行单独安排人员至劳动场所进行监督。这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未成年人社区服务开展的深化,造成社区服务形式单一、劳动量过轻、劳动时间达不到法律标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建议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服务场所专门化。建议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为未成年矫正人员设立专门的社区服务基地,让未成年矫正人员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劳动,这样既改变以往社区服务散乱无固定场所、不易于监管的状况,更有利于社区服务实现基地化、规范化。

(2)服务形式多样化。社区服务的形式不应仅局限于打扫卫生,而应将服务形式进行多样化,让未成年矫正人员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故建议司法行政部门可不定期的组织未成年矫正人员参加义务植树、社区巡逻等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也可组织未成年矫正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社会公益性文艺演出、献爱心等活动,给未成年矫正人员提供一个作贡献的机会,让其产生社会融合感。

篇2

【导语】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关系有多大,备受家长关注。“综评结果不计入中考总分”说明中显示,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到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综评结果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综评等级高者优先录取。二是自主招生学校应当将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如艺术特色高中学校在自主招生时就会特别关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中的艺术素养方面的成长记录。三是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对综评结果有要求,即思想品德方面五个学期的总得分不得少于60分(由于2018年入学的初一学生只有4个学期的综评分,省一级学校录取时,思想品德得分不得少于48分)。

针对“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的相关要求该如何理解?说明中显示,“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累积时长的获取途径以学校组织为主,学生自主进行为辅。累计时长并不是只有参加义工组织的活动方能累积,学校组织开展的校内外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学生自主进行的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参加“志愿深圳”公众号上登记的志愿者服务、中小学生公益活动等途径均可以累积时长。

活动形式上,学校以班级、团队等集体形式组织开展的校内外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如慰问社区福利院、社区公益宣传、社区公益环保活动、校园大型活动的服务性工作、校园值周和大扫除活动等,凡是能够提供真实佐证材料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均可被录入综评系统。

篇3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篇4

今天,团区委在这里召开本次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组织动员全区青年志愿者投入到服务站建设工作中去,努力形成完善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是连结社区群众和青年志愿者的纽带,是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阵地;是组织、协调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基层机构,是整个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基础。借此次工作会议的机会,我对如何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提四点要求:

一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受助对象。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为重点困难群众服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力争做到突出特色,穷尽一类。同时,立足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维修、环境保护、咨询等社会公益服务。

二要细化操作方式。要推广使用《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及《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和《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都由团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颁发,青年志愿者保存,主要是对其参加公益性志愿服务情况、服务时间进行记录。它既是青年志愿者的身份证明、业绩证明、荣誉证明,也是对他们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有青年志愿者都应逐步使用登记证和服务手册。

三要量化时间要求。要增强志愿服务的时间意识,各青年志愿者每人每年在服务站的组织下至少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六次的服务,对志愿者的考核也要以量化时间为主,定性考核为辅,逐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篇5

今天,团区委在这里召开本次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组织动员全区青年志愿者投入到服务站建设工作中去,努力形成完善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是连结社区群众和青年志愿者的纽带,是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阵地;是组织、协调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基层机构,是整个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基础。借此次工作会议的机会,我对如何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提四点要求:

一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受助对象。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为重点困难群众服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力争做到突出特色,穷尽一类。同时,立足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维修、环境保护、咨询等社会公益服务。

二要细化操作方式。要推广使用《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及《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和《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都由团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颁发,青年志愿者保存,主要是对其参加公益性志愿服务情况、服务时间进行记录。它既是青年志愿者的身份证明、业绩证明、荣誉证明,也是对他们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有青年志愿者都应逐步使用登记证和服务手册。

三要量化时间要求。要增强志愿服务的时间意识,各青年志愿者每人每年在服务站的组织下至少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六次的服务,对志愿者的考核也要以量化时间为主,定性考核为辅,逐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篇6

今天,团区委在这里召开本次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组织动员全区青年志愿者投入到服务站建设工作中去,努力形成完善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是连结社区群众和青年志愿者的纽带,是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阵地;是组织、协调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基层机构,是整个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基础。借此次工作会议的机会,我对如何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提四点要求:

一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受助对象。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为重点困难群众服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力争做到突出特色,穷尽一类。同时,立足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维修、环境保护、咨询等社会公益服务。

二要细化操作方式。要推广使用《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及《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和《注册志愿者服务登记证》都由团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颁发,青年志愿者保存,主要是对其参加公益性志愿服务情况、服务时间进行记录。它既是青年志愿者的身份证明、业绩证明、荣誉证明,也是对他们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有青年志愿者都应逐步使用登记证和服务手册。

三要量化时间要求。要增强志愿服务的时间意识,各青年志愿者每人每年在服务站的组织下至少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少于六次的服务,对志愿者的考核也要以量化时间为主,定性考核为辅,逐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篇7

一、考核对象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按30%的比例随机抽取)。

二、考核方法

1、考核由专门的考核小组采取现场检查、抽样调查、问卷暗访等形式进行。

2、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社区建设运行、群众满意度和社区党建工作,其中社区建设运行、群众满意度占80%,社区党建工作占20%。

3、社区党建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另行制定考核办法,单独考核。

三、考核标准

(一)社区建设运行(40分)

1、社区服务中心用房总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且设施齐全,得10分;每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扣5分,扣完为止。社区标识按照标准进行设置,名称规范、门牌统一、样式统一,得3分;每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2、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工作人员不少于7人(服务厅2-3人)、且分工明确,上班时间无离岗、脱岗现象,得3分。每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3、由社区工作人员包村包户,每月采集一次社区群众需求信息,全年采集的群众档案信息、需求信息达到100%,微机录入率100%,得8分。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4、各服务站(室)工作开展及时有效,业务资料齐全,有相关服务对象的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的档案记录,得4分。每缺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5、社区农资和日用品超市、便民快餐店总面积200平方米以上,选址与社区服务中心相近、相邻,标识规范、制度健全、货架开放、物品齐全、卫生整洁、运营正常,得12分。每有一处达不到要求扣4分,扣完为止。

(二)群众满意度(60分)

1、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年为社区群众办理的事项不少于社区总户数的90%,围绕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以下简称“社区中心村”)之外的村接受服务情况,调查社区服务均等率。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中心村之外的村群众服务的事项占总服务事项的80%以上(含80%),得20分。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2、围绕社区服务事项对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含90%),得30分。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属于社区服务中心责任的群众举报,经调查属实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3、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社区工作管理办公室对社区运行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并通报督查结果,年终汇总,运行正常的,得10分。每查实一次社区服务中心运行不正常的,扣5分,扣完为止。

(三)加分项目

1、创新性工作。除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工作外,再有创新性、特色性工作,由乡镇(街道)、开发区每季度申报一次,年终汇总,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属于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开展的,每有一项给乡镇(街道)、开发区加3分,属于社区服务中心自我组织开展的,每有一项给服务中心加1分。

2、表彰奖励。社区工作受到国家、省表彰的,每有一项分别加10分、5分;受到国家、省业务部门表彰的,每有一项分别加5分、2分。

(四)一票否决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票否决:

1、社区服务中心未实行开放服务,院内未硬化、绿化的。

2、社区卫生服务站未实现微机联网、现场报销的。

3、社区警务室(包括纠纷调解与法律服务中心)未设在显要位置(平房设在第一排,楼房设在第一层),用房少于3间的。

4、计生服务站用房少于1间,服务设施不全的。

5、社区图书阅览室用房少于3间,图书少于3000册的。

6、没有完成社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

7、经有关部门督查发现3个(次)运行不正常的,对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票否决;对乡镇(街道)、开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观摩点评考核中只排名次,不予奖励,后不递补。

四、组织领导

市里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的考核。

五、考核结果运用

1、考核90分以上(含90分)为达标,对达标的乡镇(街道、开发区),由高分到低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名,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8万元、三等奖5万元,奖励受奖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

篇8

【关键词】社会组织;人事管理;社区服务中心

一、引言

沈阳市沈河区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中居家老人提供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家政、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中心设施全部采用最优质的智慧养老模式,把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具有全市较为先进的设施的智能服务机构。但是如今运行中却出现了正式员工招募困难且留住员工更难的现象。而志愿者的参与也很难具有长期性,参与意愿不高,参与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其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沈阳市社区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的现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社会资源

(一)企业资源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百强家政企业运营,企业本身为服务中心在知名度、管理和人员上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和优势。百强家政公司为其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在人力上,目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主要是百强员工和百强的自营保洁团队成员。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百强家政公司的员工,公司已经对员工进行了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且员工具备服务技能,人员素质较高,有利于服务中心的人事管理,节约资源和时间。百强家政推行“质量管理”制,以顾客为导向,从顾客的要求出发;实行上岗试用制和岗前培训制,保证为用户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服务员。这保证了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在助老项目中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从2014年开始,沈河区政府每年列支150万元作为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实现了扶持资助的经常化。设施支持。沈河区各个街道和社区在房屋使用和设施配备方面给社会组织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截至2014年无偿为社会组织提供的活动场地达3万余平方米。政府购买服务。2005年,沈河区率先出台措施,对社会力量兴建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给予每年1000—2000元补贴,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在居家养老、居家养残等方面不断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工作力度。税收优惠。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各类税种。同时,对民办养老机构使用的水、电、煤气均按照民用价格收取费用。这些优惠扶持政策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组织经费不足、场地条件有限的问题。建立孵化基地。2012年开始,沈河区鼓励各个街道和社区建立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面向社会组织提供注册咨询、活动策划、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并采取分类扶持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给予资助。

三、人事现状分析

(一)员工层面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与百强家政公司可以说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人员不仅从事企业的日常工作,也兼职处理社区服务中心的部分相关工作,包括整理材料、财务核算以及其他的事务性工作,该社区服务中心没有专职专岗,除每个员工负责对接固定的老年人外,其他工作更多时候采取随机形式,即在某个时间段内,谁相对空闲谁就去完成工作任务(见表1)。但是管理人员从事社区服务中心的事务是没有额外工资的,仅有的额外补贴就是通过政府向百强购买服务,百强将资金中的百分之十用于机构的日常运营以及工作人员的部分补贴。但是其实这百分之十的资金并不能完全支撑百强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更多的是依托百强家政公司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因而百强社区服务中心的员工主要是依靠百强企业和社会责任感来从事这份工作的。

(二)志愿者层面百强社区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主要来自百强自营保洁团队,由于保洁自营团队的不定时性的工作性质,她们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自愿报名参与志愿。社区服务中心会从政府资金的百分之十中抽取一定的补贴。虽然补贴不高,但是她们很乐意力所能及的做帮助老年人、服务社会的事情,做出一些令自己开心的小贡献。志愿者平常的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服务的工作量也还可以。同时服务中心会对每一次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以“派出单”的形式登记在案,同时会对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要求填写一张“服务评价回执单”,以此作为存档材料,同时完成对人员的工作考核。这项考核也会作为百强家政公司工资绩效的一项参考。因此,也可以很好地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此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获得优先入党资格。这也是促进志愿良性循环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四、人事管理面临的困难

(一)过于依赖百强企业自身由于百强社区服务中心是依托于百强家政服务公司而建立的社会组织,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社会组织普遍出现的招人难、留人难的情况。百强成熟的管理团队以及专业的自营保洁志愿者队伍,可以无缝衔接开展社会服务。但是值得深思的是,百强家政公司一旦经营不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也都很难再依靠微薄的补贴继续提供服务。因次,过于依赖企业已经是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人事问题的一个巨大隐患。

(二)政策限制相对过多政府政策卡的太紧,对社会组织的部分要求犹如紧箍咒一般限制着社会组织的活力和持续发展,对人事问题也有着诸多的限制。社会组织在开展一些活动时总是顾忌太多,也怕承担责任甚至给组织本身带来不好的结果。但是沈阳市的社会组织常常会因为政策的限制而对这样的尝试和创新望而却步。沈阳市现在的社会组织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补贴存活,能够产生盈利的机构微乎其微,不到半数的机构可以做到盈亏相抵,更多的社会组织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对于人事管理只要求非盈利的“铁律”,殊不知仓廪未实何求礼节?社会组织人事运营是否需要成本?社会组织要想吸引人留住人首先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三)缺乏社会组织专业管理人员百强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服务活动大多是承接特定项目,如“金色夕阳助老公益创投项目”等。服务中心会对每一次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以“派出单”的形式登记在案,同时会对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要求填写一张“服务评价回执单”,以此作为存档材料。且承接对应项目还要求百强社区服务中心对服务的每一户老年人都会形成专门的档案,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平时的对接工作以及档案记录的完成。档案里除了每次服务的“派出单”和“回执单”,还包括定期的调查问卷、照片材料等。每一户被服务老年人的资金总额会“储存”在百强的账户里,由负责该户家庭的工作人员与其对接,确定是否需要服务、所需服务的内容和频率等,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根据每户的服务情况进行资金的计算,实行累计制度,当该户家庭的资金额度使用完毕后不再享有服务。百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在承接项目方面,对于资金的计算管理以及档案的记录工作量较大,运行起来比较吃力,缺乏专业人员管理。

五、总结分析

(一)资金问题社会组织不能要求员工或者志愿者去赔钱献爱心,想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和志愿者就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就拿百强家政社区服务中心来说,如果没有企业因素,人事问题就将成为组织存续的最大难题。但是如果喊要求政府增加财政投入的口号,又过于泛泛和不切实际。在我们小组看来,可以分两点来考虑。一是求精而不求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可以根据社会组织的评价等级进行,进行“优中取优”,将资金进行集中。二是政策应该允许,社会组织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上,可以抽取人事成本费用于组织存续所用。

(二)专业人才问题。从成本来说,引进专业人才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社会组织是否能负担的起。就像老师上课也提到的,养一名普通员工,就算依照最低工资标准再加上社保也要校4000块钱,高昂的成本以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社会组织实在是难以承担。还是那句话,口号谁都会喊,但是能不能具有可行性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访谈和思考,见习小组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扩大社会参与,社会上必然存在专业性人才,如果可以通过兼职或者志愿者的方式参与,那样何乐而不为呢?

六、结语

对于社会组织中出现的人事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寻找共性因素。笔者通过对沈阳市沈河区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人事问题进行分析,以求为将来社会组织的人事管理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芸.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J].唯实,2017(12):60-63.

[2]贾烁扬.浅析社会组织评估对于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7):15.

[3]张茜.我国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优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65-67+72.

[4]青觉,闫力.共建共治共享: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3):18-2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