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23:3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能化系统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49-02
继电保护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基础,也是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渗透,电力系统也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了继电保护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为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为了使其不断完善,对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 非智能化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测试系统,既能对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同时也能实现试验模式和数据的统一化,增强了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的智能程度。而传统的测试流程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检验质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工作息率及生产周期。
在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测试人员要带着继电保护测试仪、测试报告和笔记本到现场,利用笔记本控制测试仪,手动完成测试并记录报告。返回单位后要对现场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电子报告并发至领导处审核。整个流程中存在很多影响继电保护测试工作效率的问题。首先,现场测试环节不能保证测试人员能够完全按照检验的标准规程进行测试,而且测试结果的合格性要人为进行判断,测试质量和测试人员的经验相关性大;其次,测试的过程中还要记录,在测试之前可能还需要对定值、投退压板进行修改,按要求进行接线,效率低下且可能会因为忽略一些细节导致试验的失败;再次,填写的试验报告是手写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还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最后,人工进行报告传递审核周期长且对之后的查询、统计工作带来不便。
2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的应用和优势
2.1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的改进方向
针对非智能继电保护测试系统的种种问题,新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对以下的几个流程进行改进:首先,在测试任务制定的环节,要根据测试的流程标准制定适合的测试计划并根据系统设备的数据得到测试参数;其次,在现场试验的环节,新的测试系统要能够自动完成测试试验、判断测试的合理性以及数据的填写,同时为了警示信息、帮助信息的可视,新的测试系统还要有现场咨询功能。
针对之前测试系统检验报告审核量大的问题,新的系统要能实现对数据的预审,从而罗列出相应的数据供测试人员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审核报告就能快速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历史报告数据,而避免了大量翻阅
资料。
而在现场检查的阶段,新的系统要以测试标准为基础,形成标准格式的检验报告,并能实现自动对装置的检验和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并且能够将测试的结果自动填入到检验报告,从而缩短测试时间。而为了能够获得当前步骤的帮助信息或者错误产生时候的预警信息,新的系统还需要具有信息帮助功能,即前文所提的现场咨询功能,这样就能保证试验的顺利完成。
至于现场检验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新的系统要能形成对保护装置检验的标准模式,从而方便用户可以根据录入整定书实现录入;还要有对检验过程中的作业指导,从而方便人员实施操作;最后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在线帮助系统,随时为检验人员提供帮助。
2.2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的优势
新的测试系统只要满足以上的这些要求,就能提高现场几点保护检验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对现场检验人员的技能要求。其优势主要有:
(1)检验效率高: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能实现检验、试验报告填写的自动化,还能通过网络环境对试验报告进行传递,及时统计报表,也方便日后进行查阅,不仅提高了检验过程的效率,还提高了审核工作和最后统计工作的效率。
(2)检验质量高:因为此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是在检验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在试验之前会录入整定值,还能提示测试人员将数值与保护装置的定值进行对比,因此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测试过程中的误差,还能实现对测试的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3)企业效益高: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缓解了有经验的人员紧缺的状况,同时也节省了人员的培训费用。
(4)数据真实可靠:检验报告的数据由系统的检验程序自动进行填写,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还能将数据以不同形式输出,保证了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另外,还能保存测试仪器输出故障的状态,从而为之后的分析和统计工作提供依据。
(5)检验工作规范:因为系统是严格依照检验标准制定的,检验的程序也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出现人为因素影响,检验工作的流程更为规范,同时生成的检验报告的格式也能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
3 继电保护智能化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主要可以分为测试仪器控制接口、自动测试控制、保护通讯规约、管理系统和测试标准定义。
(1)测试仪器控制接口:测试仪器控制接口是保证功能测试的软件接口,外部系统给出所需要的标准参数数据后,测试仪就能自主完成试验,并通过此接口获取测试结果的数据。
(2)自动测试控制:自动测试平台主要开放3种外部系统接口:第一种是负责数据库下载任务的连接和试验报告的上传;第二种是负责与保护装置的通讯和调用;第三种则是负责外部的其他程序,比如条码扫
描等。
(3)保护通讯规约:保护通讯规约能够实现与保护装置的信息交换,同时还能完成对各种信息的读取工作,实现保护装置的全闭环自动测试,另外,还能读取保护模拟量、输出故障量,为最后的综合性判断提供
依据。
(4)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负责通过数据库来对设备、装置测试方案、系统用户、测试报告进行管理。
(5)测试标准定义:测试标准定义主要分为保护测试功能标准数据接口、作业指导书和测试仪器控制软件接口标准这三个方面,并应用XML语言格式对其进行文件描述。
4 结语
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大大提高了检验的标准化程度及工作效率。为继电保护的检验工作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方法,相信随着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应用范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参考文献
[1] 黎彬,罗绍亮.继电保护智能化测试系统在电力系
统中的应用和展望[J].电气开关,2010,(3).
[2] 胡红兵,李丽君,韩民畴.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
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电机工程,
2013,(2).
[3] 姚朝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系统构成设计原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绵阳市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城市,又是国家建设成“科技城”的示范城市,因此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已逐步成为市政府,建委,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用户日渐关注的焦点。我通过对某智能小区的设计体会,浅谈智能化小区的弱电系统
1.小区弱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小区内的弱电工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
(1)有线电视,(2)电话,(3)宽带网络,(4)楼宇对讲,(5)家庭防盗报警,(6)停车场管理,(7)电子巡更,(8)闭路监控,(9)周边防范,(10)三表远程计量。
由此可见,小区内弱电系统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为住宅小区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美观,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
小区弱电系统示意图如下:
1.1设计的依据
设计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实验。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9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LA/TIA-569
1.2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一次性完成工程弱电系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并按计划逐步实施。
(2)系统设计应在技术上达到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性能上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
(3)使用上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1.3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
(1)集成化原则。应选择高度集成的设备,以便控制,管理和维护。
(2)模块化原则。应在软,硬件上都采用商业化,通用化,模块结构的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
(3)可靠性原则。所选设备应具备抵御环境影响的能力,工作稳定可靠,并能适应室内,外昼夜全天候工作。
(4)遵循实事求是,先进,可靠,节约的后期服务体系完善的原则。
2.小区弱电系统的设计
在前面提到的10个弱电系统中,电视,电话系统为最传统的内容,这里不再谈及。需要指出的是三网合一的问题。因为其管理和一些技术细节的原因,实际上是很难合一的,设计上不必过多考虑。
2.1宽带网络
宽带网络实际上是计算机通讯网络。通过光纤—综合布线的物理路线,实现语音,数据,图象的传送。宽带网络可给用户提供:10Mbps.100Mbps至1Gbps的INTERNET接入。
2.2楼宇对讲系统与家庭防盗报警
联网式楼宇对讲系统是小区弱电系统中投入最小,前景最好,性价比最高的系统。小区楼宇对讲联网系统是根据我国实行封闭式管理住宅小区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产品。它针对分布式住宅小区的管理特点进行功能规划,如多通道内部通讯,双向互叫对讲,住户报警,防盗防灾报警等等。把单纯访客开门提升到多功能综合管理层面上,对提高小区安全管理.方便住户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讲联网系统,使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管理部门建立了一条内部通讯通道,而且系统网络具备单体独立运行功能。系统能通过模块叠加方式进行扩展,使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该系统是一种总线制全数字双向对讲报警系统。根据小区特点,在小区安保中心设置一台主管理机;每个楼栋底层大门口设置一台互通式带读卡功能可视主机,每户设置一台互通式可视分机。可实现较强的系统功能。如住户可在室内机上报警或外接报警按钮,住户呼叫管理中心,开门权限控制等。这种系统适合小区内部对讲系统,同时可扩充实现家庭防盗报警联网系统,因此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家庭防盗系统对于每个家庭均可实现:家中无人时,可把家庭报警系统设置在外出布防状态,使所有的探测器都工作起来。当窃贼试图破门而入或从阳台闯入,被红外线探测器和门磁将探测到动作时,保安中心立刻接收到警情。如果主人有紧急情况,如急病或受到挟持时,可按动键盘上的紧急按钮发出报警。当厨房有煤气泄漏紧情发生时,煤气探头会探测到便同时向管理中心发出警报。我们根据住宅小区的特点,在各住户家中设置家庭防盗报警装置,每户设被动红外探测器;门磁开关;窗磁开关;煤气探头.紧急按钮等。
2.3周边防范系统
我们为小区设计了周边防范系统。对一个高级住宅小区而言,对小区的周边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用闭路监控系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周边防范系统主要有由探测器和控制单元组成。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一个周全.完整的安保系统应该是多种监控技术的组合,因为每种监控手段都难免有缺陷,因此造成监控范围的盲区。
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不会受到光照度的制约,因此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的全程监控。
因为摄像监控区总会有盲区,所以小区园区及周界不可能都安装摄像机监控设备。而周界报警系统在投资上是比较低廉的。因此周界报警系统是以另一种技术手段--摄像监控系统的补充。
周界报警系统能与小区其它防盗报警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报警网络,能简捷地与地区110报警中心联网。本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前端探测器部分及主控部分。
前端探测器部分:根据小区周界各段直线部分的长度,选择探测有效距离为40米或100米的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N对,N个HY-511边界接口。(每对探头配一个边界接口)
主控部分:保安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与楼宇对讲系统共用1台DF2000-2V管理机,通过RS-232接口与电脑连接。
2.4闭路监控系统
闭路监控系统系统分为前端摄像部分和中控控制部分。前端采用日夜两用型摄像机,适合白天和夜晚时监控。
前端部分:地下停车场和顶楼布设室外低照黑白摄像机,监控人员流动和车辆出入情况。在每部电梯分别安装一支吸顶式黑白半球摄象机,监控人员的上下电梯情况,达到防监安全的目的。
中控部分:采用大型矩阵系统,方便切换每幅画面,可实时监控整个小区的动态,同时配有录像系统,可把现场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阅。
2.5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是一个以非接触式IC卡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用计算机对车辆的收费,车位检索,保安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的系统。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特有月租卡和固定卡的车主在出入停车场时,经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将非接触式IC卡在出入口控制机的读卡区掠过,读卡器读卡并判断该卡的有效性,同时将读卡信息送到管理计算机和收银计算机处,计算机自动显示对应卡的车辆和车牌,且将此信息记录存档,道闸机给予放行。对临时停车的车主在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按自动出卡上的按键取出一张临时IC卡,并完成或读卡.摄像,计算机存档后放行。在出场时,在出口控制机上的读卡器处读卡,计算机上显示出该车的进场时间,停车费用,同时进行车辆图像的对比。在收费确认,自动收卡器收卡后,道闸自动收起放行。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能对整个系统的各相参数进行修改设定,能够采集各收银处计算机的数据资料,可对收卡系统收行的各类IC卡进行管理,且能够打印统计报表。
本系统是小区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它能降低泊车时间,提高车场使用率,有效地防止盗车现象及财务资金的流失,并使车场管理井然有序,所有操作有据可查。其安全可靠的非接触IC卡抗干扰能力强,可靠耐用,可与小区门禁系统兼容,做到小区“一卡通”。
2.6三表出户计量系统
三表管理系统就是实时地将各住户的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的数据,采用脉冲式表,利用三表接口和抄表平台与系统总线相联,采集的三表数据存贮在三表接口的永久存贮器中,当小区管理人员需要抄表时,可以通过管理中心电脑十分方便地抄集每户三表数据,并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管理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受理和规范管理。本系统的结构简洁,由三级系统构成。第一级为户内电.水.煤气三表采用脉冲式利用三表接口和抄表平台与系统总线相联。每一层间抄表平台可接N户。第二级为层间抄表平台到主抄表平台,采用总线型结构,每一主抄表平台可接99个层间抄表平台;第三级为主抄表平台到管理中心电脑,管理中心电脑可接99个主抄表平台。
2.7电子巡更系统
采用动态实时在线巡查系统进行小区巡更计算机管理。它的功能特点是:优化巡更路线、在线巡更显示、巡查报警功能。
(1)、在智能住宅小区内各个要害地点和部位设有专门的巡更确认仪,这些巡更确认点构成了小区内不留任何死角的小区巡更网络。小区实行最少三组保安巡逻队(每组2-3人)昼夜24小时巡逻。
小区巡逻路线是根据小区各个巡更点的要害程度、实际路线、距离、每一巡更点所要求的巡逻人员两次到达该处的时间间隔等情况,经过计算机优化组合成数十条巡更路线,保存在巡更管理计算机数据库内。具体的当班巡更路线,由每组保安巡逻队每天上岗当班时,在巡逻管理计算机上随机确定,避免内外勾结犯罪。
(2)、巡更系统报警功能
巡更系统还设计有保安人员就地向“中心”进行报警联络的功能。即当保安巡逻人员在巡逻中发现某处有异常情况时,可以就近找一处巡更确认仪,将自己的智能钥匙插入,当停留时间超过5秒,保安巡逻管理中心计算机便认为是该保安巡逻员在该巡逻点向保安中心报警,保安中心应立即派人前往处理,巡更管理计算机会记载该次报警行动。
2.8“一卡通”管理系统
实现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各项功能,始终离不开一项贯穿始终的关键技术----智能身份识别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小区“一卡通”智能管理和保安控制、家居安防预警等功能。
小区内“居民”每人都持有一只与自己唯一对应的智能钥匙。该智能通过管理中心可立即取消该钥匙的有效性,并同时为该人配制一只新钥匙。从而彻底解决了由丢钥匙给住户带来的烦恼。挂失钥匙无论在任何系统中被应用,都会引起报警。
由智能钥匙和识别器组成的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可满足居住区内封闭式物业管理之需要。住户持有的智能钥匙具有如下功能:
打开单元门;
进入园区的凭证;
住户交费结算的身份验证;
查询费用的凭证;
乘坐园区巴士的电子月票;
家居安防布/撤防及误报自解除;
考勤管理及巡更管理;
出入停车场管理
3.应该注意的问题
3.1、市场定位
智能小区是向住宅市场提供智能化住宅产品,是住宅市场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住宅和智能园区,能大大增加住房卖点,这一点已经被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因此,在考虑智能园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设置的时候,首先必须确定园区销售市场定位,解决向什么人卖什么样的住房(提供什么样智能化功能)问题。
3.2、功能限额
小区智能化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应该有一个功能极限。它是以满足园区功能和经济性的需求来设定的。智能园区与智能大楼相比在技术档次上的追求有所不同,小区智能化是让高科技走进民居,让生活更美好。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要防止质量和功能的过剩。
因此,我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开发商采取:智能小区建设中主要是建好平台,而功能可以分步提供;或者由用户自己花钱买功能(服务)。
3.3、防止技术陷阱
小区智能化设计应牢牢回避风险,防止技术陷阱,要采用成熟技术,凡是雷区全不碰,不能采用大量的正在开发的产品。在智能小区实现的这些智能化功能主要还是大量的应用技术集成,决不是某些集成商标榜的那样,技术如何的高尖端。对系统而言,可靠性是第一位的。采用经过大型园区工程验证的产品和技术是最有效的规避风险方法。
3.4、开放性原则
设计的现场总线结构是开放性系统,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不同系统产品间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使它们之间达到“互操作性”。接口应当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实现与未来设备的更多互连和互操作,且能方便地融于全球信息网络中。
3.5、先进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产品设备,只有采用先进技术产品和设备,才能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才能保证系统与后继先进技术产品衔接,保证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采用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势必面临产品被淘汰的烦恼。
3.6、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在方案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涉及家庭的安防产品。在某些应用场合,1%的故障可以否决99%的系统可靠率。
3.7、经济性
系统的经济性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某些情况下经济性可以否定一切,在功能与经济发生矛盾时,可以采用“技术降效”的办法来解决,系统集成商将尽力采用实用的技术和设备达到降低整体工程造价的目标,一定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好的价格、性能比指标。极其重视经济性指标应该成为智能园区建设的一条必须遵循的技术路线来对待。
总之,智能园区建设必须通过业主,设计院,系统集成商,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美观,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S/RS;智能化;系统架构;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273.5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主要由高层立体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地面搬运机械设备等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管理与监控系统组成。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智能化AS/RS是在传统AS/RS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模块,可以在任务调度、货位分配、队列优化过程中,根据任务调度原则、货位分配策略、队列优化目标以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智能算法求解,获得最优解,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运行效率。
1 AS/RS系统构成
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由物料储存系统、AS/RS出入库系统、AS/RS管理和监控系统三大系统组成[1-3]。
(1)物料储存系统:由立体货架的货格、物料承载装置(物料包装、托盘、周转箱等)组成。物料安排摆放规则整齐的保存在物料承载装置里,将物料承载装置保存于货格中,形成了完成的储存系统。
(2)AS/RS出入库系统:该系统承担货物存取、出入仓库的功能,通常由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装卸机械等组成。巷道堆垛机是在高层货架的窄巷道内作业的起重机,可实现沿轨道行进、垂直起降和货叉伸缩三种运动,用于从两侧货架的任何货位上自动存入或取出货物。出入库输送机可根据货物的特点采用传送带输送机、轧辊输送机、链传动输送机等,主要将货物送到堆垛机上下料位置和货物出入库口。装卸机械承担货物出入库装车或卸车的工作,一般由行车、吊车、叉车等机械组成。
(3)AS/RS管理和监控系统:由客户机、中央控制计算机和电控系统组成。AS/RS管理和监控系统不仅要管理和分析立体仓库的物料信息、储存状况、仓库运行日志,还要可以监控立体库实时运行状态,及时调度立体仓库的可配置资源。
2 智能化AS/RS系统结构及流程
2.1 系统架构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集物流学科,控制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与监控系统应用的方式可分为集中式、分离式和分布式,目前国际上的大多数项目都是采用分布式的系统。
如图1所示,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WMOS,Warehous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架构通常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控制层、设备层四个部分组成。从功能层次上看,可以将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分为3个层次:管理层、监控层、执行层[4]。
管理层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系统设置、系统信息维护、产品信息维护、出入库业务、存查询统计等功能。管理层主要是负责立体仓库的作业调度、物资分布、队列优化、故障处理等工作。监控层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来自管理层的指令来控制物流设备,完成管理层传输的任务;另一方面监控层以动画的形式,实时监控堆垛机的状态,将堆垛机当前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层,为工程师进行任务调度提供参考。执行层由嵌入PLC的堆垛机构成。堆垛机中的PLC接收监控层的指令,根据指令执行各种操作。
图1 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和监控系统和功能层次图
由上述的系统架构可以看出管理层是智能化AS/RS的核心,如图2所示,其智能化的实现主要由四个重要模块组成:作业任务智能分配模块、物料分布智能处理模块、作业队列/路径智能优化模块、故障处理模块。各个模块在不同类型的作业流程中所起的作业也各不相同。
(1)作业任务智能分配模块:根据待出入库的物料在各存储单元储存状况,合理分配出入库作业任务,以平衡各存储单元的工作负荷,减少作业任务等待执行时间。
(2)物料分布智能处理模块:根据物料的出入库频率、物理特性、在库分布现状等,合理分配出入库库位,以提高存储单元的出入库效率。
(3)作业队列/路径智能优化模块:根据出入库系统性能参数,优化队列序列或者堆垛机的作业路径,以减少堆垛机的作业时间,提高仓储效率。
(4)故障处理模块:此模块主要是处理逻辑调度故障,而非机械故障和通信故障。对逻辑故障及时处理,并追溯故障发生的根源。
图2 智能化AS/RS关键模块
图3 智能化AS/RS体系结构
如图3所示,智能化AS/RS的体系结构由AS/RS智能调度的方法和AS/RS库存控制方法组成。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智能调度方法首先是依据具体仓库的规模、结构、出入库系统规格、任务分配策略、物资分布处理策略等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确定适用的智能调度方案。其次,按照智能调度方案,第一步从仓库全局层面分配作业任务,将出入库任务分配到具体的存储单元。第二步针对具体储存单元,进行出入库货位分配。第三步,按上一步中货位分配的结果对每个存储单元批作业队列进行优化。智能调度方法是一个分布式调度方法,从全局的任务分配到具体储存单元的货位分配和队列优化。
2.2 智能化AS/RS系统的主要流程
(1)出入库作业流程。如图4所示,在出入库作业流程中,根据组盘表中记录的待入库物料详情以及出库单中待出库物料详情,分析立体库中相应物料在各个存储单元的储存情况,分配任务到各个储存单元。
各个存储单元获得相应的出入库作业任务后,根据本存储单元的物资分布情况,物资分布智能处理模块给每个作业任务分配合理的货位。
作业队列/路径智能优化模块给存储单元中等待执行的批作业任务赋予初始的优先等级,队列优化模块可以根据优化目标对批任务队列进行优化,提高仓储效率。
图4 出入库作业流程
(2)盘点作业流程。所谓盘点是指为确定仓库内现存物料或商品的实际数量、品质状况、存储状态的清点,是物料管理工作的控制反馈过程。
盘点作业模式有全局盘点、随机盘点两种模式。全局盘点具有盘点规模大,盘点周期长,单次盘点消耗资源多,影响生产等特点。随机盘点具有盘点规模小,盘点周期短,单次盘点消耗资源少,影响小等特点。鉴于随机盘点的特点,随机盘点根据盘点规模大小,可以多次盘点提高仓库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仓储数据一致的水平。在年终统计在库物资详细报表时需要对仓库进行全局盘点。
图5 盘点作业流程
盘点作业流程如图5所示,盘点作业涉及物资供应部门、生产部门、仓库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众多部门,所以提高盘点作业效率,节省盘点作业时间,降低对生产的影响。
(3)倒库作业流程。如图6所示,倒库作业的重点是需要倒库的库位筛选。物资分布智能处理模块根据物料相对集中的要求将同种物料集中存放,挑选出需要移动的库位。确定好倒库库位后,通过作业路径优化模块明确倒库库位的作业序列,形成一条完整的倒库链,减少堆垛机空载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图6 倒库作业流程
3 小结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个离散的、动态的、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对AS/RS的智能化管理是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传统的方法求解过程不仅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且很难求得最优解。将现代智能优化理论与AS/RS应用相结合,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及仓储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物料调节水平,加快储备资金周转,为企业的生产指挥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5]。
本文给出了智能化AS/RS系统的架构、关键处理模块包括作业任务智能分配模块、物资分布智能处理模块、作业队列/路径智能优化模块、故障处理模块和智能化AS/RS的几种常见的作业流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智能化AS/RS系统的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欢欢.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若干关键技术与仿真[D].浙江:浙江大学,2008.
[2]刘昌祺,董良.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5.
[3]徐正林,刘昌祺.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用设计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03.
[4]陈传军.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调度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2006.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在建筑行业中,智能建筑以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出现,引领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潮流。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是时代的产物,它是通过各种现代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建筑设备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智能建筑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适用的需求。
一、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总体构建框架
1.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构成
智能建筑设备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中照明系统、配电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这6个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控制,同时通过相关工具把这些子系统的功能进行区分,积极的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2.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介绍
(1)配电系统的功能介绍
配电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电力能源,保证建筑内的设备以建筑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在智能建筑中每层楼都分布着相应的配电设备,并且配电的核心一般都设立在建筑底层,然后对各个楼层进行供电,同时还能够对楼层配电电源、蓄电池、数据的变化以及配电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调整;另外,还能够对楼层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报警,避免出现故障,影响建筑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照明系统的功能介绍
所谓的照明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对建筑物进行照明,在建筑物中,照明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为了保证建筑物内照明的合理分布,要对建筑的照明系统进行监控,在监控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室外照明,主要是针对一些公共场合进行照明监控,通过一些声控和光感装置的安装,保证了公共场合的照明。另一部分是室内照明,对其监控主要是通过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总线的控制实现室内照明。
(3)供暖系统功能介绍
供暖系统主要是对建筑进行供暖,维持建筑内的空气清新度。但是由于供暖系统的声音太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供暖设备一般都被放置在地下室,系统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然后在进行控制调整。
(4)给排水系统功能介绍
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的为建筑内部提供良好的水源供应以及能够促进污水排放,这些设备一般在建筑的顶端、底部或者楼层的夹层。给排水系统负责水对于水泵、管内水压以及水池水位监控,并且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来确定建筑的供水、排水情况以及相关的设备的运行情况。
(5)电梯系统功能介绍
建筑电梯系统主要是为建筑提供快捷的交通服务,一般来说,电梯设备都放置在建筑顶部垂直竖井中。电梯监控系统主要是针对电梯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监控,能够保证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到达事故地点,及时维修,不但保证了电梯内部人员人身的安全而且保证了建筑交通的畅通。
二、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
1.各个监控子系统控制功能的参数
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动化控制构建中,要对所有子系统监控点的分布情况、数量的多少、放置位置等信息进行确认,通过对于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各个系统的情况,同时,还一定很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性。在自动化系统的构建的过程中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积极的进行技术更新,以保证对各个数据进行分析,这就为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完整可靠的理论基础。
2.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支持
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的核心软件具有一定的操作级别和身份识别功能,该软件采用8位通信数字进行过区分和管理,能够对于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权利的限制,只能有一定权限的人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查询,不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准确而且能够准确的对数据进行分析,避免了人员过造成的杂乱现象;另外,还能够有效的节约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央控制系统能够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显示还能够对子系统中不正常的数据进行警示;能够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出现。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硬件支持
智能建筑自动化监控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硬件支撑,在进行硬件选择的时候,中央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以及对子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监控系统显示屏能够对数据以及图像进行显示,便于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处理);键盘(通过键盘来实现程序的制定与更改);持久的电源(为整个监控系统提供电源,保证建筑的正常运行以及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网络路由器(对各个系统进行连接实现网络分布);控制总线(实现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
4.监控系统中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的确定
在整个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控制、传感器、执行器的建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器是整个建筑系统的开关,对各个子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在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如果不能够合理的对控制器进行安装,就会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就算是中央系统发现了子系统中选在问题,也不能及时的进行预警。传感器是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以及状态进行检测,在进行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它的合理性,如果在安装过程中,不能保证它的合理性就会造成系统的敏感或者系统的迟钝,这样会严重影响监控系统的紊乱;执行器的功能是对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也是整监控系统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对设备进行合理利用,有效的提高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效率,才能够保证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5.建筑设备监控网络的构建
在智能建筑的设备中,各个节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通信力,实现了系统网络的构建,所以在系统中能够通过控制总线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数据的交流分析,有利于监控系统网络的构建。另外,通过对于各个监控点的布置,能够有效提高监控的效率,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能够及时的对进行监控管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发展,将会引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方向,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需求,还能够构建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存智能化问题,只有不断加强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完善,才能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叙.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J].四川水泥,2015,(04):16.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枝术;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对电力行业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各种智能化设备和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各个电力设备的连接复杂紧密,各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也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由于电力系统地域分布较为广阔,大多数元件显示出磁滞、延迟、饱和等复杂的物理特征,因此要对这样的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必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实际生活中,随着新建高压线路的日益增加、电力网的不断扩大以及线路造价尤其是走廊使用权的费用逐渐趋于昂贵等,人们开始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正是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以上的问题,先进的控制手段才能源源不断地引入到电力系统当中。智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必然会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会越来越依赖智能技术系统。
1、模糊控制
模糊理论(FT)是将语言变量和近似推理的模糊逻辑引入进来,具有完整推理体系的智能技术。模糊控制在现代工业中采用的方法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系统结构和参数的高维、时变、高度非线性以及系统内部的位置和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模糊控制系统产生的必然性。这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非常实用,它能够对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通过已经存在的控制规则和数据,模糊理论可以对模糊输入量进行推导,得到模糊控制输出,输出结果的组成部分是:模糊化、模糊推理与模糊判决。模糊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智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对于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也能够处理由于噪声而造成的问题;专家的经验通过模糊知识的语言变量进行表达,与人的表达方式更接近,知识的抽取和表达更加容易完成;鲁棒性强,提高了自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改变了网络拓扑图和环境变量的设置等,那么通过模糊理论的应用,能够进行及时应对并且给出完全正确的解决方法。
2、专家系统控制
专家控制系统(E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比较早,应用较为广泛,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该系统控制对电力系统是处于警告状态下还是紧急状态下进行辨识,并提出紧急处理方法,以全面恢复系统控制。它由状态转换分析、系统规划、切负荷、故障点的隔离、调度员培训、电压无功控制、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报、配电系统自动化、静态与动态安全分析以及先进的人机接口等多个方面组成。同时,专家控制系统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当系统规模较大、规则较多时,完成推理的速度受到限制,然而目前已有的专家系统大多是用于离线,或者在线解决属于系统分析方面的问题,而在实时控制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2)现有的专家系统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对付新情况的能力有限,而且容错能力较差,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网络结构、系统参数、设备控制器配置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有可能得不到结果或给出错误的结果。
(3)大型专家系统的建造周期长,知识的获取和校核比较困难,要建立完备的知识库,维护难度比较大,在建造专家系统之前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因此,对于以上几点问题,还是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必须将专家控制系统与模糊控制系统或者其他智能系统相互融合,在保证较长周期的运行的同时,才能准确完成校核。
3、神经网络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拟人类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特性,由人工仿制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神经网络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个全新的分支,它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经网络控制和最优线性控制不同,它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很强的处理能力。神经网络控制中的人工智能系统、数学系统、计算机科学理论以及自动控制系统,都能很好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比如,自动化设备管理中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的总能耗和各个设备的能量消耗,以及根据数据自行分析设备的耗损情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神经网络系统目前主要集中研究神经网络结构和模型、神经网络的硬件相关问题等。
4、线性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最优化理论用于控制问题的一种体现。线性最优控制是目前诸多现代控制理论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在提高远距离输电的效率时,最优励磁控制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励磁控制器通过测量发电机电压与给定电压比较,把偏差按PID方法计算出控制电压,将其控制电压转换为相应的移相角就能改可控硅整流桥的输出电压(转子电压),从而达到控制发电机电压的目的。励磁控制器中使用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此项技术也在控制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优控制作为组成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部分,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只适用于局部的线性化模型,并非适用于电力系统中所有自动化程序。
5、综合智能系统
综合智能控制一方面包含了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方法的结合,如模糊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或自组织模糊控制,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等。另一方面包含了各种智能控制方法之间的交叉结合,对电力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来讲,综合智能控制更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在,在电力系统中研究得较多的有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结合,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结合等方面。神经网络适合于处理非结构化信息,而模糊系统对处理结构化的知识更有效。因此,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结合有良好的技术基础。这两种技术从不同角度服务于智能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在低层的计算方法上,模糊逻辑则用以处理非统计性的不确定性问题,是高层次(语义层或语言层)的推理,这两种技术正好起互补作用。神经网络把感知器送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安排和解释,而模糊逻辑则提供应用和挖掘潜力的框架。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进程,在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将朝着全面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智能性工作环境,减少人员的值守,甚至于无人值班。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与提高电力系统平稳、安全和经济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莫娜,田建设.模糊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6.
[2]韩学山;杨明;张利;价值调度推进智能化电网发展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
[3]杨正瓴.21世纪的电力系统控制[J].宁夏电力,1999.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调试;联动控制
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智能化系统工程概述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主体建筑包括B、C、D会议展览中心、A、E两栋配套酒店,用地面积25万平方米,一旦建成后可带动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及商贸发展,满足各方文化经济需求。本文研究工程是一座典型的高层建筑,与一般商业写字楼有相同点,也存在一定的个性。主要功能是会议中心内部综合和数据中心,对于这样的建筑需要智能化系统设计,满足各使用单位的应用要求。
二、智能化系统分析
(一)通信与网络系统
智能化建筑通信与网络系统则楼内的语音、图像传输、数据的基础,与综合业务数字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互联网等外部通信网络相连,从而保证信息畅通。通信设备应设置在建筑物内底层或地下一层,从雷电防护的角度分析,建筑物的通信设备不宜设置在中高层,当发生雷电天气时会打在一类建筑物高度≥30米,二类建筑物≥45米,所以太高的地方不易设置弱电间。应在建筑物内设置通信网光缆及数字传输系统,线路之间不能相互重叠和干扰,根据建筑物自身类型和用户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条件,接口应符合通信行业的相关规定。从方便和经济的角度考虑接口【1-2】,并根据会议中心使用方需求延伸光缆。
(二)电子会议系统
电子会议系统是一种或多种语言声场、视频、图像的环境是系统,是指与会者聚集在一起采取某种通信手段并在相关电子会议设备支持下举行会议,其特点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但由于不同会议场合对电子会议有不同的需求,应根据会议室的定位及需求设置标记及档次不同的电子会议系统设计。
1、扩声系统设计:系统配备了数字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功效等周边设备,整个扩声系统按照《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声学特征将会议扩声系统分为会议、文艺演出、多用途等不同种类,其中文艺演出声学特性要求最高。多功能厅的扩声系统:主要以音乐重放扩声、语言扩声为主,尽可能满足听众席的丰满度、均匀度、清晰度,不能出现影响音质如颤动回声、回声、声聚焦等缺陷。其扩声最大声压级为:额定通带内≥103d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50~100Hz。系统总噪声级:HR-20。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00Hz时≤6dB,4000Hz时≤+8dB。传声增益:125~6300Hz的平均值≥-8dB【2-3】。
2、会议发言系统:根据设备的连接方式分为有线、无线会议讨论系统。根据音频传输方式的不同还分为模拟会议发言讨论系统和数字会议发言讨论系统。会议发言讨论系统的类型不同,所支持的最大话筒数量也不同。本文所研究的会议中心选配了数字音频处理器内置的自动调音台和8只鹅颈会议话筒组成会议发言系统,主要用于演讲人员和听众人员流动发言使用。
3、视频显示系统:按照显示器件不同,主要分为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等离子显示系统、交互式电子显示白板显示系统、DLP背投显示系统、投影显示系统等。根据会场使用需求、场地空间、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显示方式。
4、音视频信号切换系统:近年来,高清系统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当前已全面实现多种视频信号切换的多视频格式混合矩阵,支持全高清数字视频切换
5、集中控制系统:主要集中监控会议室内的电气设备及音视频设备,如摄像机控制及录像、屏幕升降、投影仪开关、会场内照明开关及音量调节,并根据实际所需设置不同使用模式控制。
(三)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利用多种计算机技术或现代化控制技术提供一个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安全防范系统功,防止非法入侵。并作为案件发生后的辅助破案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根据安全防范级别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级最高级;使用多种顶级安防技术和手段,对大型场所实施长时延录像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有视频图像作为证据。出入口控制系统运用磁卡、指纹识别卡、IC卡等各类信息卡作为身份识别手段。二级安全防范系统控制中心设备具有有线、无线及互转换功能,由专人操作报警系统相关程序。三、四级安全防范系统大致相同,都具备紧急报警装置实和联动警铃,三级防范只是在四级防范的基础上增添了如探测器、电视监控设备等室内防范措施。
近年来,安全防范系统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正朝着多层次、多方位、多技术防护的方向发展。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涉及高层建筑群,建筑内各楼层用途各异,自然而然安全防范系统也有所差异。其设计思想的主要有以下方面:安保控制中心的集成系统通过PC主机将传统电视监控系统或防盗报警系统等各自独立系统集成有机的整体,使各系统能独立工作,还能在PC主机统一调度下协同,从而实现各种联动。在设备配置上集成系统遵循“硬件联动为主,软件联动为辅”的原则,为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在运行上则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原则。系统主要功能涉及异常情况及报警功能,集成系统监视工作站上能立即以声音、文字、图像、图标等多种形式警示异常情况及报警信息。
(四)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通风、电梯、给排水、空调、能源、冷热源、变配电、照明系统的监控等分系统的综合管理与统一协调,是建筑智能化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通过分布式的DDC采集和控制建筑内的机电设备信号,以此实现改善系统运行品质、机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及节能降耗的目的。就当前功能来看,它能通过最佳控制保证空调设计要求和环境的舒适及有关公共场所对环境的规定,能优化公共场所在内人员的多少和环境状况及自动对冷热源系统运行参数。由于建筑面积宏大,功能复杂,为保证整个建筑群的良好环境和工作空间,特配备了大量机电设备,其监控的内容的主要有给排水系统监控、通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机、冷冻机组内部参数监控、变配电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核心,应尽可能的选择具有集成功能和开放性的BAS系统实现与消防系统、安保系统及其他系统的集成。尤其与消防系统的联动能大幅度提高整个建筑对火灾的自动防范能力。与弱电集成系统联网后,楼控将设备相关信息自动传送至集成管理系统,便于物业部门维修,从而提高系统间联网工作效率。此系统还需此采用集散型网络结构实现BAS实时集中监控,不仅符合会议中心建筑特点,再加上设备较分散,集散性控制分站能实现分站、分战间及中央站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系统良好的集散和未来的扩展性。
(五)BMS集成系统
智能建筑通常包括火灾报警自动化系统、保安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自动化系统等集成化智能系统,其信息集成性可以保证建筑物整体的智能性,融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并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优化,从而构建高效、安全、灵化度高及适合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建筑物。
三、智能化系统综合调试
(一)线路测试
线路校验:目前线路校验对采用效果好、速度快的数字式多路查线仪,传统传输线路敷设和接线多采用万用表以导通法,但由于方法过于陈旧,不能准确探究线路故障,故而采用多路查线仪。之后对被校验回路中的各个部件装置与设备接线端进行排查,检查通讯线及回路线是否短路采用兆欧表测试回路绝缘电阻即可。
(二)单体调试
1、报警控制器试验:在开通报警控制器单机前先不接报警点并在平面图上详细记录所有探测点,以此确定是否有损坏异常存在于契机器空载运行控制器中。编码方法有系统软件、二进制编码口上所处的探测回路编码及自适应编码方式,逐个检查与控制器未能建立正常通信状态的探测点,若探测器出现故障,更换探测器即可。若是管线出现故障,先对故障进行排除,故障消失后再行开机测试。针对带不上的报警点可先在测量工作电压,若无电压则是线路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报警点的监视电流大约为0.2-1mA,只要在回路中每一端子串入万用电流档即可测量电流值。若结果报警点电流计算值相差较小,则说明各探测点回路状态正常,只需查看底座和探头接触是否良好即可。若结果相差较大,则说明有异常情况存在于单独个体或几个报警点状态回路中。解决此故障把上述报警点的位置明确标示于设计图纸上,以此探究问题来源是线路还是探测点损坏,直到测量回路电流为正常状态停止。若上述两种可能性都被排除,应对报警点和底座进行更换。在火灾报警系统联调结束后采用检测仪检测火灾探测器,有些火灾探测器产品为了便于现场测试和检测设有磁性舌簧检查触点和灵敏度测试孔,进一步控制故障出现率。
2、电子会议系统调试:将摄像机装入现场后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摄像机观察范围,之后在控制范围内观看监视器,细调摄像机获取较好的图像。从控制室示波器观看各摄像机的复合视频输出信号,若信号不符相关要求,可调整摄像机使其符合要求。系统调整则检查电网的电压是否符合220V±10%,不接摄像机,用兆欧表和万用表检查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经调整后的系统各指标应符合技防办中相关标准的各项要求。
3、通信与网络系统:通信系统采用专用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用户、交通枢纽规定用户之间提供语音和数据的信息交换和无线传输通道。调试前要保证设备安装完成,柜内以太网交换器、串口服务器、PABX网管、以太网交换机、TETRA网络服务器等。调试方法:通讯设备室机柜接线端子到设备进行通道双向测试。调试项目:主要信号衰减(阻抗)测试。此类调试包括①实体接口连接,其中涉及开关、信号线、连接器、接口盒与固定防护机构等。②逻辑接口连接:包括软件输入/输出接口等。③设备加电调试:基站数据配置、基站加点调试、传输配置。测试步骤:①基站输出功率测量;主要测试程序:基站天线口经射频电缆接40dB 衰减器,衰减器接负载、基站发射功率设置为30dBm、测试基站的发射功率值是否为30dBm、测试直放站远端机输出功率值、衰减器经射频电缆接直放站近端机。
(三)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开通
在开通前仔细检查线路,留意观察导线上的标注是否与施工图相符,对可能存在故障线路进行排除,可在现场通过模拟联动试验测试其设备是否正常,联动控制器电源不能在模拟试验结束前打开,要等试验结束后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打开。所有联动设备现场模拟试验均无故障后再从消防控制中心手动或自动操作系统联调各个设备【4】。具体可分为总线制联动和多线制联动,首先总线制联动调试;对各楼层联动驱动器的纵向电源线及联动控制器进行检查,进一步排除线路故障。按多限制系统对每动驱动器所带的联动设备就进行现场调试模拟试验,试验通过后再加上各楼层联动驱动器内的输出接点保险丝。其次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调试;在开通调试前,取下控制中心输出端子上排保险丝来避免联动设备出现误动作。以会议中心平面消防图和系统设计图观察导线标注是否清晰、系统管线是否齐全。在现场对各联动设备实施模拟试验并添加信号,观察设备是否动作。得出试验结果,若达到相关标准,可将消防中心输出的端子排上加上保险丝,手动开机或自动联动即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会议中心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优化控制,不仅减少了系统运行管理人员负担,提升经济效益,还保证了系统技术和设备的可实施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各方活动应用需求,有足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再加上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中国能源战略与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能降低资源浪费和消耗,减少污染,此外,工作人员还应对整个设备做综合调试,记录各种试运行参数,观察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证安全、节能、低耗地完成系统工程。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谦诚.五星级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J].低碳世界,2013,(8):237-239.
[2]马贵东,高鹏.关于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部分的探讨及应用[J].企业导报,2012,(17):271.
[3]揭建亮.某综合型行政办公大楼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9):113-113,115.
[关键词]智能建筑;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
引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随着信息通讯、计算机网络、楼宇控制技术的发展,大量网络化的设备和系统进入建筑领域,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形成以工业控制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深度交融,楼宇控制、安全防范、办公自动化等系统集中配置和管理的大规模集成系统[1]。建筑智能化系统,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建筑及周边的安全,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突发事件。涉及国家安全建设项目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例如车站、五星级酒店、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处于这些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的质量好坏不但关系到建筑的功能和可用性,有的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做好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
1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及检验现状
1.1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建于1984年1月,是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它是由一幢旧式大楼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而成。改造后大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具备了监控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此后,智能建筑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技术迅速在世界各地展开。“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国内工程界也称为“弱电系统”,主要由智能家居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门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宽带接入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构成。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智能化系统与“弱电系统”的系统近似,按功能分为3大部分,分别是安防系统、楼宇集成控制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见图1。
1.2标准及检验现状
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依据现行国标进行检验和验收,部分没有标准的系统依据合同中的技术指标进行验收。系统检验一般在系统调试完成并试运行1个月后进行,检验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2]。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检验的国标主要有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3],该标准在宏观上对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验收中必须加以细化才能提高可操作性。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4]是我国安防领域的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国标。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安防工程领域施工的检验,对工程的设计使用等各个方面提出质量要求,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该标准中部分条款已不适用。此外,这些标准适用范围是通用建筑和一般建设项目,其检测项目较少,检测要求较低,因此不能用于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智能化系统的检测中。
1.3存在的问题
现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检验时主要存在2个问题:(1)缺乏信息安全评估。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标准和检验实施主要针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没有专门针对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这导致系统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缺乏信息安全技术保护手段和管理意识,存在信息安全风险[5]。随着系统集成度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由传统的信息网络孤岛,转变为具备广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大数据集成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终端、数据库等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和控制,使得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中,给公共安全、公司机密、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涉及国家安全的建设项目一般是社会重要基础设施或向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果其建筑智能化系统被攻击和控制,将造成重大事件。例如2012年7月的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2500名患者数据信息泄密事件,2015年2月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事件等等,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2)缺少针对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的评估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通信网络主要由计算机网络和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构成。计算机系统主要涉及内部办公、信息、业务办理等,与普通计算机网络基本相同,其信息安全评估可以参考现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楼宇集成控制系统涉及给排水、智能照明、电梯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属于工业控制系统范畴。工业控制系统与传统计算机系统在信息安全上的主要区别是:传统计算机系统认为保密性的优先级最高,完整性次之,可用性最低;而工业控制系统优先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次之,保密性的要求最低。由于工业控制系统与普通计算机系统存在以上差异,因此不能采用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评估。现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国家标准有GB/T30976.1—201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和GB/T30976.2—201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2部分:验收规范》,其适用范围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6],与建筑智能化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仅具有借鉴意义。
2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的现状
2.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脆弱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系统中的设备和网络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1)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随着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优化和技术难度的不断降低,嵌入式系统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广泛应用,使得设备和系统的开发流程简化,周期缩短,成本大幅下降。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简化了设备互联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集成的成本。例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使用的监控摄像机在10年前主要是模拟摄像机,只有图像和声音的记录和传输功能,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目前嵌入式监控摄像机已经成为主流产品,不但具有模拟机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与手机互动监控、网络存储图像、多协议支持等功能。在组网方面,嵌入式系统的监控摄像机一般都支持基于TCP/IP的以太网连接,简化了网络结构。(2)网络技术的进步扩大了系统集成的规模。智能建筑的核心是系统集成,网络是系统集成的基础。目前智能建筑中除了用于电话、电视、消防的网络外,还大幅增加了各种计算机网络、综合服务数字网、楼宇控制系统网络等[7-9]。这些网络实现了建筑内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还承担了智能建筑中部分系统接入互联网的功能。此外与通讯网络相关的设备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例如楼宇控制系统采用以太网连接和OPC技术将其房门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信息集成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该平台通过核心交换机与办公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部分办公和业务系统通过核心交换机连接到互联网。(3)无线接入技术改变了系统连接方式。近年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无线局域网能够通过与广域网相结合提供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服务。此外,采用无线局域网还可以节省线缆铺设成本,降低了线缆端接不可靠问题,满足接入设备在一定区域内任意更换地理位置的需要。这使得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智能建筑中办公场所、公共区域等地方都提供无线接入服务,部分无线不需要认证可直接登录使用。新技术和产品的使用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系统的脆弱点:(1)嵌入式设备和网络集成给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网络是相对封闭的,承载的数据相对隔离,设备一般由单片机控制,程序和功能相对简单。例如楼宇的给排水系统一般由单片机控制,楼宇的监控系统采用的是模拟监控摄像机。这两种系统的网络独立相互,使用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传输。设备中没有嵌入式系统,病毒和恶意攻击难以改变设备的功能,对系统造成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某个系统中的设备故障了,基本不会对本系统中其他设备造成干扰,更不会影响其他系统和设备。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采用高级PLC,监控摄像机使用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集成管理后,信息安全风险将可能引起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故障。其一,病毒可以通过集成管理服务器或办公电脑传播;其二,嵌入式系统中的漏洞和应用程序中的bug可被攻击者利用;其三,被攻陷后的嵌入式设备可能成为僵尸设备,对网络其他设备发动二次攻击;其四,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攻击,攻击更加隐蔽。(2)无线网络的使用增加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受到攻击的隐蔽性。无线网的信号是在开放空间中传送的,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在合适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就可以接收无线网的信号。目前在智能化系统中,无线网络主要设置在普通办公室,员工休息房间,餐厅等区域,且部分无线网络与管理或办公内网相连,仅采用简单技术方法进行隔离。而管理或办公内网与楼宇集成控制网络存在必要的数据交换,这导致通过部分无线网络可以进入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此外,由于无线接入的便利性,部分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中的设备也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虽然这些设备在进行无线传输时采用了一定的加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但无线接入点及其设备却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入侵者可在较隐蔽的地方通过这类无线接入设备进入网络,然后利用技术手段发现网络薄弱点,最后实施攻击或敏感信息的窃取,造成设备失效或信息泄密。
2.2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上的信息安全脆弱性
虽然智能化系统随科技的发展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功能,但对智能化系统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却没有跟上技术的步伐,仍然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总体上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信息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缺失。目前,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措施主要集中在办公和业务网络,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几乎没有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存在部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环节的缺失。这使得入侵者很容易通过楼宇集成系统网络入侵整个智能化系统。其二,缺乏嵌入式设备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嵌入式设备由于使用了操作系统,部分设备可以看作是小型的个人电脑,但由于其安装位置和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使得管理者往往忽视了对嵌入式设备的信息安全措施,这导致信息安全管理的盲区。其三,无线局域网接入管理环节信息安全措施薄弱。为了工作方便,智能建筑中临时搭建无线网络的情况时有发生。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网络仅使用简单密码即可,其信息安全措施不足以抵御基本的入侵。由于这种临时网络的连接隐蔽性和接入的随意性,不但难以管理,还给智能化系统网络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管理的薄弱环节不但进一步加剧了系统的脆弱程度,还使得当出现信息安全事件时相关部门难以快速响应,事后难以进行溯源调查和改进。
3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实践
为了探索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方法,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掌握项目中存在的实际具体问题,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授权下,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开展了对1个5星级酒店的智能化系统进行信息安全测评。由于该酒店已经进入运营,因此测评主要采用网络安全结构分析、攻击路径分析、安全漏洞扫描、系统完整性检查手段进行现场信息安全评估。被评估酒店的智能化系统的整体网络结构如图所示图2酒店智能化系统网络结构本次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范围是西门子的楼宇控制系统、客房控制系统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信息网络。由于楼宇控制系统和客房控制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且酒店已经开始运营,因此评估主要是在不影响酒店方正常运营的条件下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基础网络与服务器、关键业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的评估。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没有对应的标准,因此我们参考GB/T30976.1—201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1部分:评估规范》、GB/T30976.2—201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第2部分:验收规范》、DB43/244.2—2013《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规范第2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规范》和DB43/244.7—2013《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规范第7部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规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和渗透测试,我们发现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信息安全问题:(1)嵌入式设备存在严重信息安全隐患。首先该酒店楼宇控制系统采用的是西门子的DDC,该型号的版本由于没有进行操作系统升级,存在编号为CVE-2012-0207的漏洞,远程攻击者可利用该漏洞,借助IGMP数据包导致拒绝服务。其次,该DDC存在23号端口为默认开启,telent的默认登录为弱口令。(2)智能化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薄弱。第一,客房控制系统主机IP所在的网段可以连接互联网,存在被远程攻击的危险。第二,该主机的3389端口没有关闭,由于其密码简单,存在被爆破的风险。第三,通过该主机的IP地址接入后,扫描到了相邻IP的主机中的2个MYSQL数据库。第四,通过爆破的方式破解了这两个数据库的密码,密码为弱口令,并成功登录数据库。第五,该网段还存在考勤管理系统,具备门禁权限管理功能,系统仍然使用出厂用户名密码。第六,该网段还扫描到诸多打印机,在端口扫描中发现开启了515/printer端口,21/ftp端口,通过简单爆破得到了其出厂的ftp服务密码。第七,Insight软件登录账户/权限与操作系统登录用户名、密码保持一致,且均为弱密码,第八,系统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没有分离,操作员可使用工程师权限。(3)智能化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薄弱。第一,楼宇控制系统采用的是西门子的DDC和APOGEEInsight软件,组态软件和DDC间的通讯采用的是明文(见图3),且网络边界没有防护设施,很容易实施中间人攻击。第二,系统中40%的管理主机没有安装基本的防病毒软件,部分管理主机已经受到病毒感染。图3DDC的通讯数据包(4)楼宇集成控制系统部分集成软件存在软件漏洞。该酒店采用的是西门子的APOGEEInsight软件,存在DLL劫持漏洞,目前该漏洞已经被西门子证实,由CVE收录(编号为CVE-CVE-2016-3155)。虽然本次评估中发现的信息安全风险为个案,但通过与系统维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交流,我们得知该酒店的智能化系统与他们工作过的酒店相比差不多,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断,涉及国家安全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此类风险在现阶段没有引起过较大的社会性事故,因此没有被重视。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嵌入式设备应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并将敏感端口设置为默认关闭状态。(2)合理划分Vlan和强化核心路由规则。(3)网络中额设备严禁使用默认密码或弱口令。(4)控制系统软件应该将系统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进行分离,并用分配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5)组态软件应及时更新,同时对应的电脑应安装基本的防病毒软件。
4结语
关键词:人防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人防工程是战时对人员和物资予以保护的重要场所,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实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内部人员和设施的正常工作和运行,需要设置必要设备。本文就人防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与功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人防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
2.1设备监控系统
2.1.1防护设备监控
防护设备主要指防护门及与之有关的出入口呼唤按钮,监测生化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三防报警设备。
(1)三防报警主机。人防工程中使用的三防报警装置,主要是毒剂报警器和射线报警器,这是人防工程监视是否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袭击的“眼睛”。三防报警主机与设备自动化的接口,通过两种方式进行:IO接口方式和主机联网接口方式。IO接口方式:三防报警主机一般都有报警输出接点,一旦监测到敌人相关武器袭击,相应的报警接点闭合。主机联网方式:新型三防报警主机通常具有RS232或以太网联网功能,具有RS232接口的三防报警主机可以通过协议转换器连接到上级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网络上。
(2)电动防护门。在新建、改建人防工程中,主要出入口的防护门采用电动防护门。电动防护门的自动化,能在战争中敌人采用核生化武器袭击时,以速度最快的响应,使进入工程内部污染达到最少,并具有远程开关门和监视门的开关状态的功能。
(3)出入口呼唤按钮。出入口呼唤按钮功能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安全、有效的出入口控制非常必要。为了在战时达到工事密闭效果,电动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将出入口呼唤按钮接入自动化系统监控,当有人触动呼唤按钮,控制中心就会得到其口部位置,值班人员结合该口部的视频信息,选择拒绝进入或开启电动防护门允许其进入。
2.1.2通风空调设备及环境监控
通风空调系统需要自动控制的设备包括:口部的电动密闭风阀、进排风机、空调机组等,其中电动密闭风阀、进排风机是与工程的三防控制密切相关的设备,必须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监视。
(1)风机。清洁进风机、滤毒风机、排风机目的是进行通风方式切换并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监视。其实现方式简单,通过智能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接口就能实现风机启停控制。
(2)电动密闭通风阀门。在人防工程中,为了实现通风方式切换和三防需要,每个口部进排风系统中安装了数量不等的电动密闭通风阀门。在控制逻辑上跟风机相同,即根据三防通风的要求进行控制。
(3)除湿空调机。现代新型的除湿空调机组,一般都是自动化机组,空调机上自带控制器,根据回风管道上的温湿度和用户的设定值来自动控制机组的运行。
(4)超压控制。为了保证防毒通道的安全,在工程口部排风采用超压排风系统。通过切换通风系统中风机和电动通风密闭阀来保证口部工程内外差压。
(5)环境参数检测。在功能大厅、重要人员房间等位置设置温湿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在口部及重要区域设置温湿度传感器,监视这些地方的温湿度情况。
(6)三防报警主机检测环境与通风方式控制系统联动。根据三防报警主机的检测数据,系统能自动控制相关的电动密闭阀和电动风机,使工事通风状态在清洁、隔绝、滤毒三种状态中适时切换,并控制通风方式信号箱提示工事内的人员。
2.1.3给排水设备监控。
水系统需要自动控制的设备主要是给水和污水排放的控制。
(1)给水系统自动控制。给水的自动控制包括坑道式工程外水源给水泵或掘开式工程的深井泵到各水库的水位控制,以及水库到各用水设备的生活供水设备的控制。从水库到用水设备这一过程中的水系统控制对象包括:生活给水泵、空调循环泵、电站冷却水泵控制。
(2)污水排水系统自动控制。污水池的水位控制本身比较简单,传统的控制装置都能完成。对污水排水系统的监控,体现在实现三防要求及污水池的水位及报警状态和污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的监视。
2.1.4发电及供配电系统监控
发电及供配电系统在人防工程设置专门的电站控制室,并安排值班人员,发电和供配系统的参数监视将更加全面并可控。
(1)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自动化一般由机组本身的控制器完成,其控制器应提供一个用于系统集成的自能通信接口,便于将发电机的参数和状态集成到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电站计算机和中央控制室计算机的参数监视、记录以及控制。
(2)油箱油位。对于发电机的日用油箱及主油箱的油位,设置就地连续油位显示装置和连续液位变送器,送电站计算机和中央控制室计算机,使保障人员随时掌握油箱油位情况。
(3)变压器。目前人防工程中的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往往自带温控器,因此对电压器的监控宜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实现。
(4)低压进出线。首先低压进线柜和母线联络开关柜的主开关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应进行监视,其次所有低压出线柜的全部符合开关的运行状态应进行监测,以便于在中央控制室和电站的监控站上随时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方式。
(6)照明系统的监控。实现照明监控的目的是节约能源和照明的集中管理,增加人防内部电源的供电时间。人防工程战时可由值班人员结合视频监控信息,操作自动化系统将没有掩蔽人员的人防区域照明灯具关闭。
2.2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可为值班人员提供可视化的工事信息。同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可对人防口部人员确认,控制电动密闭门开闭,以及照明系统进行远程自动控制。
2.3系统集成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2.3.1系统集成
人防工程的系统集成包括系统级集成和设备级集成。系统级集成中设备监控、联动控制、安全技术防范等子系统的集成,为实现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信息基础。设备级的集成是各种智能设备的运行数据集成到设备监控系统中,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的集中监视和控制,为工程的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供基础。
2.3.2智能化管理系统
功能完善的智能化管理软件,除了集中监视和控制的功能外,一般还应包括设备运行信息管理,设备维护辅助管理、系统优化运行调度控制等功能。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至少应做到所有工程设备的集中监视和控制。
2.4电磁脉冲防护
为了尽量减少电磁脉冲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电子设备干扰,需要采取响应的电磁防护措施。电磁干扰的三要素为:电磁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防范措施一是分散配置人防信息系统网络,避免同时遭敌摧毁和杀伤。二是做好工事内外的电磁屏蔽,并尽量减少进出工事的电缆线路,对进出电缆进行屏蔽处理。三是通过与设备相匹配的电涌保护器对相关电子设备进行保护。
3.结语
人防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人防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只有依靠其他相关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才能将其所有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更好的为保障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的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