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6 03:20: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继续教育个人培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受训者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继续教育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及对大多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从思想上,教师们非常渴望参加继续教育,并且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却不高。很多教师归纳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课程特点及各个学校对物理课的安排比较紧密,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工作非常忙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对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使得很多教师好不容易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批准,也只能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不能将理想付诸于行动。①除了上述课程及学校原因外,还有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长些的老教师,职称评聘完之后就把继续教育视为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单单只是履行义务的行为。另外,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收入不高,对参加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培训经费问题个人能否承受,继续教育的结果与经济付出之间的利弊问题,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或个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师们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参与继续教育的行为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令人堪忧。当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还不健全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问题的缘由,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培训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瑕疵。(1)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是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敷衍性大。另外,节假日是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从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训时常有不到场、迟到、早退,聊天、打电话、处理私事等不良行为,导致培训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的时机,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训,中学学校管理者也应当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担和时间避让,化解培训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教师无障碍地完成培训。(2)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现如今,中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已经过多次改革,但继续教育的培训者多是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知识丰富,但与中学教育脱节,对多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对实际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性意义,是继续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调查时都谈到,大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尴尬的是教育培训者多采取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真正需求,使教师们感觉落不到实处,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对于大多数问题还是找不到出路,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培训过后感觉实际收获与预期差距太大。多次这样的培训下来,消磨掉了参训者的耐心,使参训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故而也就无法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深入的调研、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必须探索一种让新时代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需要根据培训的目的到实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调研教师们的真正需求,然后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解决继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3)混合培训的问题。大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往往按照教师职称高低或教育阶段分班培训,却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混合编制,而且培训的地点也多设置在城市,授课内容往往根据城市教师水平来设定,教学观摩也大多在城市的优秀学校举行。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教师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效果明显,农村学校完全不能相比较。由于校情、学情甚至师情都差别很大,培训后,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但多数情况下,教学条件没办法达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参训教师积极性。
3.培训费用昂贵,教师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困难主要体现着在岗教师脱产参加教育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实际没有办法有效结合,希望通过参加教育硕士学习来研究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但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微薄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继续教育还没起航就已经搁浅。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年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学理念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系统性的学习深造非常渴望。另外,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成果没有办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通过脱产继续教育学习深造来提升自我。但面对昂贵的学费问题时,养家糊口还是继续深造两难抉择,往往退缩。可见,经费问题也是导致我们在岗教师提升空间有限,对很多可争取到的机会望洋兴叹,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意向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完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创造优越条件。访谈中我们也对广大教师们的培训意向,进行了广泛调研,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目标等能更贴合教学实际,现总结如下:
1.培训机构多样化。作为继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机构,在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案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和培训成效的好坏。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组织者多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局,或各级各类的培训校,培训过程单一,培训内容枯燥。教师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渠道,比如大学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等。(1)大学研究生学院。“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进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它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其次,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教师职前教育所获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对日趋严重的教师队伍竞争趋势,参加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已势在必行。所以,教师们希望能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们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机会攻读教育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因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所学专业更多动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教师还提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也应该提上继续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另外,脱产进修可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物,让自己心无旁顾地静心学习,使继续教育成效更佳。(2)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进步的,所以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必不可少。对于太原市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到外省市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想了解外省市的办学特色就变的非常困难,所以教师们渴望培训机构能邀请到先进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适当取舍,不至于坐井观天。(3)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课堂上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变得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广大的中学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时间系统地充电,再加上外出进修机会少,常常应付乏力。另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空洞乏味,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理解起来困难又无助,诸多问题在实践中积累,解决方案不佳或无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在岗教师希望能与一线的教学能手或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新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改变,有所取舍。
2.培训内容多元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成一名专业教师,还得成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师,那么对于物理老师而言,仅仅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就业问题严重。但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适合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我们教师应当对教育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综合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校之间作合适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另外,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必然是能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得到学生配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还有,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并融入学科所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紧跟时代潮流,触摸学科脉搏;另一方面能够互通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也不直观,如果通过flash小课件的演示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教师们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将板书抄写在ppt中,教师们希望将动画或视屏插入其中并与自己的教学步骤完美结合,小的视屏剪切或动画修改必不可少。但我们的教师是物理专科教师,对计算机模块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辅导,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模块式的具体培训,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总的来说,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根据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尽量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3.教师们希望培训方式网络化。“目前,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外,网络已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善。”①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替代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工作,一个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又可以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③通过组织者广泛收取基层教师的共同心声,搭建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平台,解决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极大化的扩展板块,让受训者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的制约,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实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结合的高效、经济的继续教育模式。④
三、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5年内共培训农业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培训,使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2、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紧跟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4、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识更新工程”实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主要内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2、专业科目。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农业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种植业:包括粮食安全、种子生产与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
(2)畜牧水产业:包括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动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现代养殖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3)农业机械: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机械电子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
3、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4、依托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农业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培训方式
1、开展“菜单式”公修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学时)。
从*年开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修课就开始实行“菜单式”培训,增强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成果,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学时)。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3、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会同市人事局,结合重大专业技术课题,确定选择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积极向省人事厅申报举办5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5年内通过高研培训的人才要达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选派10名左右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省份或国外进行学习培训,5年内培训40人。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l)集中培训。组织必要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难的有效办法,每年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本专业领域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办法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步实施。
1、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下发实施办法,组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宣传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适合继续教育社会化普及的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重点扶持优质的施教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市人事局、市农牧局共同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创办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农牧局负责制定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识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关“知识更新工程”的领导、培训科目备案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证书的验证和复验、培训管理等,要严格按省政府《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通〔*〕132号)精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各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和人员的岗位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定期制度。市农牧局将定期通报“知识更新工程”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列入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工程”的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知识更新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知识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
(二)经费保障
l、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县(市)、区人事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加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市委发〔*〕28号)相关规定,积极筹措经费,现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知识更新工程”投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省人事厅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将对“知识更新工程”的部分重点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在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施教机构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服务体系
1、搭建服务平台。市县政府人事部门、农业部门、农业协会继续教育机构,要加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为继续教育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教材库,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广州市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细则最新版第一条 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股份制、私营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的企业、事业单位。
本细则所称的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系指依照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或资格,同时受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高校、中专、中技的自然科学教学的人员。
第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
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本细则的实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 各单位根据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个部门为管理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部门(以下统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并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六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并组织施行;
(二)编制继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选题;
(三)组织安排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考核学习情况;
(四)评估继续教育质量,总结继续教育经验,宣传、表彰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受理有关继续教育的投诉,并进行调解。
第七条 各级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要兼管继续教育工作。主管部门要把实施本细则列入下属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目标,并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 继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方针,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
第九条 继续教育的目的:
(一)补充、更新、拓宽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
(二)调整和完善科学技术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三)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
第十条 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人员所从事专业或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方法。
继续教育的选题应根据国内外市场和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本市、本系统、本单位科研、生产、教育和工作需要,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业务水平确定。
第十一条 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办各类培训、学习和研修班;
(二)参加学术讲座、交流和考察;
(三)外派对口单位短期工作或进修;
(四)参加函授(刊授)、电大、职大、业大和夜大学习;
(五)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的脱产自学。
第十二条 接受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专业和所在工作岗位的需要,向本单位提出学习的要求;
(二)学习时间由本单位根据本细则的要求作出计划安排,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脱产12天,脱产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同一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内累计使用;
(三)经所在单位批准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享受在岗人员的同等待遇;
(四)经所在单位同意派出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费及旅差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十三条 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服从所在单位安排,参加学习活动;
(二)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所在单位服务。
第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在国内连续半脱产学习1年以上、脱产学习半年以上或派出国外境外留学、进修3个月以上的科学技术人员,事先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的专业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五条 本市实行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
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 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区、县级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市政府各委(办)、各局(总公司)和市直属各单位颁发。由科学技术人员本人持有,实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登记,并按高、中、初级的档次,由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验证一次。
第十七条 继续教育证书是系统记录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具体情况的有效凭证,是科学技术人员晋升、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及考核的必备证明。
第十八条 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作市继续教育专项调控经费,其数额应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应增加。
各区、县级市财政每年也应拨出专款作为当地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为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额度不低于科学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企业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从如下途径解决:
(一)培训费用摊入成本;
(二)投入基本设施的费用在利润留成、包干节余、税后留利中开支;
(三)直接为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服务的培训费用,在项目资金中开支。
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在包干节余和预算外收入等自有资金中开支。
第二十条 广州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认定可成为相应的继续教育基地;也可以直接与企业、事业单位订立协议,承担继续教育任务。
第二十一条 被认定为继续教育基地的单位不改变原来的隶属关系,其继续教育业务范围由认定部门确定,并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市继续教育基地按审定的专业范围和方向,对本市有关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及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的骨干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列入市继续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认真执行本细则,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市人民政府每两年表彰和奖励一次对继续教育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二十四条 对不执行本细则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视其影响范围和情节,给予教育批评、通报批评,直至责令其改正。
第二十五条 社会科学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参照本细则执行。
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1、社会的发展是继续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外部需要和发展动力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激增,应用周期缩短,半衰率加速,从而导致了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人员重新形成的劳动力要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和更高的智能结构。而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变成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继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改造各层次的人才结构,必然要求搞好继续教育及其研究工作。
一、方继续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依法治教是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继续教育的法制化已成为各国发展继续教育事业的有效手段,英国早在《1944年教育法》中就首次使用“继续教育”的概念,并确立了继续教育的地位、主体等相关内容。法国则率先通过立法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固定下来,1971年通过《终身教育范围内的职业继续教育组织法》(简称《继续教育法》),并于1978年和1984先后两次进行修订,1998年还制定了振兴终生学习政策执行体制的法律,完善了继续教育的执行体制及措施、经费、机构建设等,立法既保证了法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保证了教育所需经费的来源。美国则于196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案》,对继续教育的经费、组织等作了相关规定。各国都认识到通过法制,能唤起全民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并能使继续教育在国家的监督和计划下健全地发展。
(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积极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逐渐构成各国继续教育立法的指导原则
伴随着学习型社会这一政府理念在世界的导入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强烈冲击着英才教育和阶段教育,却极大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途径,被许多专家称之为“生涯教育”。正因如此,终身教育理念成为诸多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成为各国继续教育立法的指导原则,并因此影响着西方继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完成了继续教育模式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而且对“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整合的不断扬弃的过程,其最终突出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三)继续教育的运行趋向社会化、市场化,但都充分肯定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继续教育工作既是个人物品,也是公共物品,无论是当事人抑或政府都是受益者,因此,政府与个人都应该为此项事业的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更何况继续教育工作重长远而非即时的特点也必将制约着其“市场化”进程。为此各国都充分重视政府在继续教育事业中的作用,都在立法中详细规定了政府调控的各项措施。英国主要是通过拨款、国家考试和宏观规划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的调节效应,并成立“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以维护统一的学术标准,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方向。法国在对继续教育实行法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计划管理,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三年为周期的继续教育计划,增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
但继续教育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继续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教育,大量的工作是在职培训,与市场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继续教育要推向市场,要与市场接轨,利用市场机制搞好继续教育工作。于是各国开始注重继续教育工作运行的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并在立法中予以规范,主要体现为两类措施:
1、不断强化专业行业组织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的作用相应淡化并转变。如美国医师的继续教育协会、澳大利亚的培训咨询委员会,英国的校外监考员制度,它们是行会性质的民间机构,它们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开展行业、专业规范建设、编制专业科目指南、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资料、改进教学手段、建立远程网络、制定标准化指标、推进国际化认证体系实施等。通过这些中介机构的活动,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工作质量。
2、更加注意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政府、企业、学校、研究部门的紧密合作。无论是教育方式的开展,还是教育经费的筹措,各国在立法中都强调各种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如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尤其是继续教育经费的筹措,各国立法在明确政府财政支持责任的基础上,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多渠道的经费筹措原则。如法国法律规定:凡10人以上的企业,企业主必须付出工资总额的1.1%以上作为继续教育经费,其中0.2%交地区用于职工培训,0.1%交专门机构用于求职者的培训,0.8%由该企业经理用于本单位职工培训。企业可与有关单位合办培训班,或派人到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经费如有节余,必须上缴国家,如果挪作他用,就要受到处罚。日本、美国的法律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甚至通过发行彩票来筹措继续教育资金。
(四)继续教育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突出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各国在立法中毫不松懈地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管及成果的认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一是制定科学具体的质量评价考核办法,以形成鼓励继续学习的良好机制。欧盟提出所有欧洲国家均应建立“知识认定制度”,他们以“个人技能卡”制度的建立为起点,及时考核和记录个人在获得正式的学历文凭外所获得的其他各种技能学习成果。英国则于1986年着手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并由国家职业资格理事会制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职业资格体系,该体系共分11个类别、五个资格等级,五个资格等级分别对应于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高级技术员及专业人员。更可贵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通,从而大大增强了继续教育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是建立权威有效的检查监督和和信息反馈机制,以推动继续教育持续、协调的发展。为此,法国形成了系统的执法监管机构和一整套处理教育纠纷的司法制度。而且,法国政府每三年进行一次继续教育的调查统计,掌握企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通过向地区继续教育专管机构提出咨询,制定出国家乃至地区的继续教育法规。此外,日本的“终生学习审议会”、美国的“全国成人教育咨询委员会”都是各国法律中明确规定的管理机构,对继续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五)继续教育手段现代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速,要求各国在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继续教育事业
受益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现代传媒为中介,以
多媒体课件为工具的远程教学更显示其勃勃生机。法国建立了众多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它们之间既激烈竞争,又保持着信息交流与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使整个培训机构处于一种开放系统之中。而且,各国在立法中越来越强调对学习信息的整合,并试图构建纵横交错的综合性实施网络,以便为国民提供各种学习信息服务。日本《终生学习振兴法》第三条在对都道符县推进终生学习活动的职责规定的第一项就是:“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的学习机会和文化活动机会的信息”。
不可忽视的一个倾向是继续教育的国际背景正在变化,继续教育和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成一致状况,合作与竞争也成为现代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涵。各国开始关注继续教育事业的国际舞台,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和扩大,联合办学,教师互相任教等方式已被各国普遍认可,继续教育的国际市场不断开放。
二、对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的启示
(一)我国有继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与西方各国相比,我国继续教育的专项法律方面非常缺乏,至今还没有颁布一部全国性的继续教育法,已有的法律、法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能实现有机的结合,且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重复、冲突等不协调现象。因此,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我国,同样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构筑现代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与提供必要的条件从可能性转变为强制性,以对政府、单位、个人、教育机构等各方面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奖励与惩处作出明确的规定,对各方面在继续教育中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使继续教育的各个环节组成统一、协调、高效的运作体系。
(二)用终生学习原则指导我国的继续教育立法
随着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国民终生学习的需求日益凸现,各级政府尤其是我国高层领导更是大力倡导终生学习的重要性。为此笔者以为,以终身学习原则对继续教育的功能、目标和措施加以引导,进而转变为相应的立法行动,应是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的中心。
(三)继续教育立法应构建政府调控下的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规则
借鉴各国“市场化”和“国营化”有机结合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明确政府宏观职能的前提下,同样应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注意整合社会力量来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如采取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学社融合”,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研讨继续教育立法与现有其它教育立法之间的侧重点与相容性等等,使继续教育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并使其自身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的调控下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四)继续教育立法需建立科学权威的教育管理体系
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既不明确严谨,又缺乏执行力度,更谈不上有高效的反馈机制,严重影响了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因此,我们应认真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建立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执法和反馈体系,扎实做好认定和监督工作,及时总结、适时评估、不断反馈,保证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五)继续教育立法要打开国际视野,开放国际教育市场
本文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继续教育者的现状和继续教育模式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分析
教育目标是教育任务的导向,而继续教育目标的设定一是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二是根据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学者李建军认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适应21世纪需要的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作家型、学者型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二、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
通过访谈发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后,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反映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的目标实施无从下手,许多功能性目标的实施不宜操作。另外,一线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因此,新课标实施之后,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整合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向科研和教学双师型教师发展,说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着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科研能力不尽人意,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凤毛麟角。
三、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一)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分类和选择依据。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分为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在职学习本位模式,协同式模式和教师本位模式,研训一体模式。这些培训模式的共同特点:一是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为广泛,更具有实践性、更新性、延续性和研究性的特点;二是倾向于在一种培训计划内使用多种方法;培训方法由简单的认识向实验性方向发展;三是培训目标注意面向未来变化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首先应按照中小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其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即要针对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操作能力不足问题;针对教学科研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等等。其培训的类别可以分为通过学历、学位的进修、参与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或者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等形式实现。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重视学科特性。体育教育主要是实践课形式教学,是以身体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角度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更要从实践课教学的特殊性角度解决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本次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的效益的关系上考虑体育教师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注重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培训后,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是否有改变,教师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提高。另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总是否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二是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本次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否完成、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的这些都是评定教师教育培训效果的指标。
(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要向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转移。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解决现实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做教科研型教师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脱离教书匠式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做法,做既有灵活的实践能力,又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型的教师,要有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能新颖别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以继续教育的学习、评价为契机,推动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方法,激励探究总结意识,最终实现教学艺术水平的质的飞跃,做专家型教师、教科研型教师。
(五)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多样化,且以培训对象为导向。以培训需求者为导向即主要是满足不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最大化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即在继续教育培训前,对培训者进行调研摸底,如从教学教学角度、科研水平角度、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摸底,了解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瓶颈,从而科学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等。在培训后对培训者调研,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从事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下次继续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六)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要不断完善
以往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占大部分。因此,完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非常重要。如1)新进教师的培训。即对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尽快适应教学工作。2)中青年教师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促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学者型教师。3)骨干教师培训。对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应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导师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组织他们参加研究性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继续教育;会计人员;新形势
笔者查阅了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从该意见稿中不难看出: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有利于帮助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力以及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真正实现工作与时俱进。伴随着财政制度改革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制度和新措施的不断出台,新的会计制度也在逐渐生成。为应对新的挑战,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升华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合理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各种挑战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
一、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会计继续教育起步晚,经验少,不够成熟。1998年1月,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将会计继续教育问题列入政府的调控范围之内。此后,会计人员知识的更新以及能力的提高多多依赖与继续教育制度。由于实践经验少,继续教育制度在摸索中前进,依旧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1、上级领导关注度低。不少单位领导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单纯的认为会计就是算账、记账、报表之类的简单活计,现有知识足以承担现有工作,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金钱继续深造。
2、会计人员自身知识技能已不足以应付现有工作的挑战。据统计,一个人所需知识5%-10%来自于学校,另外90% -95%是通过工作和继续教育取得的。目前,不少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缺乏相应的正确认识,把继续教育看做取得继续工作权利的手段,殊不知其实他们的工作知识与经验已经与现实脱轨。
3、继续教育的内容目的性不明确。我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每个经济组织适用的会计制度也各有千秋,这就决定了不同职责的会计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当前业内使用的教材单一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工作领域的会计使用相同的材料,并没有分门别类,对金融、证券、管理、信息技术等最新知识,不能从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4、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传统的培训进修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各种继续教育单位的课堂,先进的培训技术与培训机制不被应用与实际,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与继续教育制度为培养高层次多样化的人才的初衷相背离,不仅培训效果不明显,继续教育的质量也不容乐观。
5、会计继续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自身体制不够完善。目前财政部还未将各级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正轨,对各级会计人员的培训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还未形成一个统一有序的体系。
二、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举措
1、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进行,加强监管力度。各级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继续教育制度健康发展的内外环境。各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要加强各自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的时间学习机会,统筹规划,顾全大局,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继续教育。
2、培训内容要专业对口。继续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相关的知识内容,接受新的知识经验,应对来自新的经济社会的挑战应针对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职责设置学习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应培训对象的需求。力求会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变革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先进教学方式方法。只有先进、与时代同步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在现代会计继续教育中取得理想效果。在国际世界,随着先到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发展,各个岗位的继续教育也在不断地拓宽教学领域,包括培训方式上各类课程的推广和演进。
4、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推进其正规化过程。各类培训单位对在职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各类培训单位自身具备了培养提升会计人员素质的能力,才有资格成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建立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控制体系。具体为:事前引入公开招标的竞争机制,包括对培训机构硬件设备、师资力量、社会信用等的综合审定来确定最终的承办机构。事中根据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培训课堂,对培训单位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效果进行实地检查,并开学员座谈会了解情况。事后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对培训效果、培训机构进行评估。
5、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与人员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会计人员通过学习提升了个人能力,对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也是互利互惠的。用人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与本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考核情况、年度考核、评聘职务和以及人才流动等先关制度挂钩,切实落实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肯定和使用,对会计人员是一种激励,有利于用人单位正面形象的建立,树立用人唯贤、用人唯才的观念。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多样性的不断发展,会计这个岗位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人才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日趋发杂化,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上所述,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知识经验,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中合理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力争在会计领域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虹,夏志红; 当前会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3期; 158-160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153-01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载体,提高项目的培训质量是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生命线。通过近10年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加强项目管理是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5个环节,从而保证了我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1 项目申报
凡拟申报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项目内容须符合《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规定。其程序是:先填报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申请表,呈各市中医药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申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经专家评审后,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向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推荐。申报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经专家评审,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后,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每年举办的项目内容、时间、地点、课时与学分均通过网站、文件、中医药杂志等媒介公布,以便于查询。
2 项目管理
要求申报项目的师资,项目负责人担任项目总学时30%以上,项目总学时数的90%由高级技术职称专家讲课。项目的讲课人员和课时数须与项目申报书上相符;在教材建设方面,要求项目有专门的文字教材、讲义。讲课1学时,教材、讲义字数不少1 500字。教学内容须与教学日历安排内容相符,并鼓励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声像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必须按教学日历表组织教学,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培训结束时要进行考试或考核。办班结束前要组织学员对本次培训的项目内容、任课老师、教材、教学效果等总体情况进行无记名评分评价。办班结束1周内要对项目培训情况进行总结。
3 学分管理
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卡是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有效凭证。学分卡由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学分管理,实行全省学分卡统一编号,统一登记。凡公布项目,于办班前向该中心提交项目培训计划及教学日历表,填写《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I类学分卡申请表》,根据报名人数预领I类学分卡。项目主办单位填写学分卡上各项内容,加盖主办单位公章,培训考核后发给学员。办班结束后1周内,主办单位向中心提供参加项目培训考核人员的名单。中心核实学分,定期将I类学分名单公布上网,以便于单位和个人查询。
4 档案管理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办班单位于办班结束后1周内将有关资料交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归档的资料主要有:①浙江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自评表;②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员评估表;③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分卡申请表;④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办班学员考核登记表;⑤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办班教学日历表;⑥考核试卷和标准答案;⑦办班小结。⑧教材或讲义。
5 项目评估
继续医学教育;网络信息化;档案管理
1.背景分析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医学学历教育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连续性、全员性和终身性的医学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聘任和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其运作的档案跟踪和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继续教育管理方式及档案的保存陈旧、被动、效率极低,严重制约了日益多样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的课程跟踪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已明显滞后,2009年我院为规范继续教育管理标准,满足继续教育课程多元化、系统化、层次化等管理要求,经过前期的准备及相关培训,使用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三网一库综合管理平台),本文就近年来网络信息平台在我院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及对该管理系统在工作中的应用作浅显的分析、总结。
2.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及实现途径
系统主要功能框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是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平台。此系统从各级卫生医疗管理机构的实际工作出发,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中心,利用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逐一建档,同时将相关数据结果准确汇总、归类到每一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之下,方便查询,有利管理,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使档案管理者从陈旧的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高效、更快捷、更准确地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工作。
华医网组织开发的“三网一库”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科学管理,它是为协助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建立的一个涵盖政策信息、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学员学习培训三项功能一体化的平台,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将所有科教信息以人员为主线融合在一起,做到数据统一管理,集中存放,互通互联,充分共享。
系统主要功能特点。信息便捷:方便快捷的政策信息,开放式数据库设计,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及时共享,无缝对接;管理工作一体化:各级管理机构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人员、学分等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完整的继教项目控制流程,及时、准确地管理学分及学员继续教育档案,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数据采集自动化:采用智能IC卡作为学员的身份证,通过“MBOX医学宝”刷卡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充分整合不同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视频课件,形成内容丰富的教育超市,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实现途径。我院自2009年使用该管理平台,在三年的实际使用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目前,我院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已日趋成熟,从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到学分授予情况、数据信息录入、存档、查询,审核等操作,都简捷规范,有条不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率。现将具体操作简述如下:科教管理平台采用BS结构,共有七大功能:人员管理、继续教育活动管理、科室管理、学分管理、统计查询、系统设置及修改密码。
人员管理:涵盖我院全部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包括基本信息档案,调入调出人员变动情况,职称变化及办理‘医通卡’时需要打印的资料。该模块数据随时变化随时修改,即时存档,管理非常方便。为了方便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为每位参加继教人员办理一张医通卡,用以标识人员身份,记录个人学分,查询达标情况,继教档案随建随查,培训内容随时跟踪。
继续教育活动管理:该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和集体活动管理两大子功能,项目管理为国家级、省级等具有统一项目编号的培训活动建立档案,记录学习项目内容及授予学分情况等;集体活动管理可对院内举办的继教活动进行建档,随时录入,随时存档,方便查询。
科室管理:是我们对科室的信息进行维护操作的功能。可随时添加、删除科室,并可将权限下放到各科室,对临床大科室组织的学习及学分录入使用“MBOX机”考勤,并将活动数据接入系统,实现数据上传,以前需要一到两天的工作量,用了MBOX机,几分钟便成功完成,减少了在信息及学分录入时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
学分管理:此模块共八个子功能项,对培训人员的学分授予及管理作了细致、规范的分级分类。
学分管理模块功能情况
档案管理及统计查询:该模块用于统计查询人员的学分达标情况,以及项目和集体活动的举办情况,并可以方便导出用户所需要的各类报表。其中最常用的功能为个人学分情况查询、个人达标情况查询、项目开展情况个别查询、集体活动开展情况个别查询。
系统设置:分为职称浏览、字典表浏览、学分级别浏览、达标标准浏览四个子功能项。操作时可根据想要查询的内容设置具体参数,例如按学历、民族、职称、院内职务等条件,作相应的筛选统计和查询。
另外,系统中还开辟了学员学习超市模块,学习超市充分整合了医学院校、学术团体、及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学资源,为学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包括教学辅导、交流互动、课程评价、考试管理。学员可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在线视频学习,也可以进行小组学习,互动讨论,监督学习进度。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本文仅对网络信息平台在我院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作了最简要分析和总结,随着继教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化完善,必定需要对系统功能作及时的升级和更新,以满足新的规范和要求。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医疗档案网络管理的开端,今后,将推动医疗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推动医院的发展和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
[1]黄艳.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系统的构建.医学信息,2011
[2]朱耀萍,丁文祥,苏肇伉.医学教育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09
[3]张文康.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开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新局面[J].继续医学教育,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