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9:15: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毕业班工作经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如水,岁月如梭,这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工作方面业务更加熟练,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我将这学期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这样好使自己迅速成长,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我现将这一学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
我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加强自身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虚心求教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是做到虚心求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
我踏上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98级3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麽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1.形势。“五严”规定,表现了政府的一种维护教育公平态度,反映了社会的一种心声,折射了教育正回归本源。从现实看,“五严”规定的落实要较真,省、市督查不含糊,要克服侥幸心理。
2.困境。在“五严”规定下,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更为明显。原有近十年的复习应考模式与教学管理打破,学科课程内容没有减少,教学要求暂时没有降低,教学时间长度严重缩水,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否适应当前教学时间明显压缩后的情形,能否改变以往知识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非常关键。同时,严格了区域性统一质量调研次数,禁止了学科排名以后,学科教研的工作内容调整能否及时跟进,如何落实质量监控,值得思考。
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规划与领导力不领先。
2.教学的整体工作谋划不超前。
3.课堂的问题诊断能力不厚实。
通常,课堂无效、低效的表征:①目标不明确(虚化);②内容不集中(泛化);③活动形式化(表层化);④反馈不及时(缺乏针对性);⑤课堂纪律混乱(无序状态);⑥设问无指向性(难以激活思维)
4.教学的后续跟进指导不及时。
5. 教学常规管理执行力不到位。比如:备课落实,试卷评讲,作业批改,差生辅导。
实施优质教学的着力点在何处
1. 加强学科的课程领导
一要重视学校课程结构与体系的建构;二要重视课程计划的制定;三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四要重视学科课程资源的建设。
2. 强化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
建立“自学――问题――精讲――精练”模式,建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主体性课堂,真正落实“六不讲”,即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能看懂的教学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学生讨论后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教师讲不清楚的不讲。总之,要引导教师精细化备课,关注教学的过程设计,切实提高45分钟效率。具体说,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有效性。
一是目标编制的科学性: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的校本化,课堂学习前,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一节的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明确化。
二是方法选择的多样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价值取向,来确定和选择适合本课时的教与学的方法。
三是资源共享的协作化:组内的分专题资源准备,在校本教研时集体分享和再造。
四是课前诊断的前置性:有效的教学始于开始知道和教学的起点,明确了教学的归宿。要坚持每课的学情诊断,突出关注学生的潜在状态,以及潜在的可能状态,即最近发展区,通过诊断发现学生新授课前的知识性目标的缺失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更为明确。
五是课堂交流的民主性:课堂教学中,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坚持始终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促进者与帮助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进程的主导作用。
六是反馈评价的及时性:每节课,要始终瞄向课时目标,采取多样化的当堂的目标达成检测,可以练习,可以随笔,可以口头背诵等等,必须坚持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的评价与反馈。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课中、课尾均可以,让学生每节课也清楚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
七是课后作业的层次性:课后作业不强调整齐划一,坚持突出选择性与层次性。
3.建构校本教研的活动机制
(1)积极建构“五种”教研模式
一是基于岗位练兵,训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观摩评议”模式。立足平时的教学岗位,扎实训练教学基本功。开展“一课三议”活动,要求:个人自备,组内复备,课堂展示,课后评议,完善再上。这种开课、评课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二是基于日常教学问题研究的“集体备课”模式。集体备课是打好团体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恰当的教学要求,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单兵作战。比如,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求:备课组内重视利用“推磨听课”的制度,落实“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关注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三是基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研究”模式。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比如,备课组可以围绕一些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大问题,进行归类,确定研究专题,通过研究引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力地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四是基于推广教育教学经验,扩大教科研成果的“交流研讨”模式。每年定期举办学校交流研讨会,推广教育教学经验,扩大教科研成果。例如,举办全校性的“教育教学主题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表彰会”“教学经验总结大会”等。
五是基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模式。建立“课题带动”制度,鼓励教师以集体或个人方式申报国家、省、市、区及校级教科研课题,让教师们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立足于课堂教学,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困扰个人教学与质量提升关键性问题,并确立为“个人课题”,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既实现个人教学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个人教学经验的系统化与理论化。
(2)落实“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策略
让更多的教师拓展视野,将学习成为自己的专业习惯。学校要努力创设各种学科培训、学习以及学科技能竞赛的机会,通过以赛促训,以会代训,有效促进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
(3)努力建构学科教学模式与特色
为了实现学科质量的整体推进,应集中学校优势力量,认真研究,科学梳理,努力促使各学科建构符合一个校情与学情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模式的规范,教学结构的优化,整体推进学科质量。
4.落实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
(1)用科学管理规范教学。一是教学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完善可操作的常规管理制度,是管理的标准,是考核的依据。比如:备课常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考试常规、毕业班工作常规等。二是常规管理工作检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常规管理工作检查要科学而富有实效。备课常规要落实,避免形式化,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统一备课要求,强化备课流程,检查到位,这是所有教研工作的基础与根本。比如:①实行“免检”与“重点检查”相结合;②检查标准“严中有活,活中求新”。③加强考风考纪与考务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真实性。④建立年级分段管理的基本教学要求,落实初一抓衔接,初二抓分化,初三抓综合。
(2)着眼学科质量强调整体推进。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试卷批改不过夜,错题分析要到人头。同时,积极谋划、构建学生质量推进的工作流程,即:
课前的指导:养成习惯,明确方法,任务到位。
课上的引导:面向全体,突出主体,解决疑点。
课后的辅导:分类指导,关注难点,跟进及时。
质量的督导:建立档案,着眼发展,关注推进。
(3)建立科学的评教评学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和学生座谈会。
(4)建立教学督导与巡课制度。将课堂教学纳入教学管理的可控的视野之内,充分利用课堂督导改进教学,保证课程落实和教学秩序稳定性。建立教学督导制度是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或质量监控组,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学部领导为督导组成员、教务处制定“教学督导方案”。主要形式是听课、讲课、交流、抽查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坚持督与导相结合,重在交流。督导结束要形成督导工作报告,在校园网公布督导结果。
(5)毕业班的教学专项管理制度。强化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要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常规管理与质量监控,建立毕业班全程管理,流程管理,形成稳定的毕业班管理模式。
教学校长自身的工作使命
1.着力培养三种关键能力
教学校长既是学科教师又是学科领导,担任学科教学的同时要担当引领一个学科组发展的重任,作为学科领导,更要着力强化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学科和学科教学发展规划的制定能力。从一所学校的定位出发,制定学科教学质量目标,只是解决了学科的当前要求。从发展的角度和眼光来看,分析学生以及教师现状,引导全体学科组思考本学科和学科教学的发展前景,具体制定发展规划,着眼未来,为学科和学科教学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更为重要。而这一任务理所当然由教学校长来承担引导作用。
二是学科和学科教学发展规划的执行能力。规划的制定只是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使学科团队中的每个人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路要走出来和走下去,就离不开对规划的落实。于是学科领导的执行力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不仅需要教学校长以身示范,还要将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方法变成大家的共识,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去执行和完善。
三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任何一个团队中必须有一种起引领作用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认同。学科领导要有非常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一定是站在高处和远处表达明确的态度和评价。于是作为学科领导的教学校长可能需要对教育教学全方位地感悟和理解,需要平时多关注多涉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任何工作,提高自己思考问题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校长作为学科团队的核心,及时对专业的判断可以防止因为文化的不认同而造成的资源内耗,同时具备专业的判断能力,就能够及时发现团队中的闪光点,能够捕捉到团队中的细微变化,或点石成金,让一个好的规划更深入更持久地贯彻下去,真正地带领团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扮演好五个方面角色
一是做好服务员:要善于采取“走动式”管理,勤倾听、勤调研,平常多到教室、办公室走走,与教师及时沟通想法,认真吸纳好的意见建议,了解教师和学科组在教学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并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及时解决,为学科在“减时增效”的工作上,做好教学工作的服务员。
二是做好协调员:做好各学科的计划活动安排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协调沟通,保障稳定的教学秩序。对于教师间出现的一些矛盾要及时化解,注意发展并维持与学生、教师、家长的积极关系,做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环境,保证教师始终保持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激情燃烧的工作状态。
三是做好信息员:各地各科的学科信息与经验及时传递到学科组。
四是做好教练员:制约学科质量提升的节点,要善于带领教师攻坚克难,善于制定整体科学的教学活动安排,让教师沿着既定的轨道和目标有序推进。
五是做好裁判员:对学科教学质量的推进给予充分的关注,坚持“通过数据看问题”,透过数据看变化,依据数据看发展的质量分析思路。重视学科团队的整体捆绑式评价,着眼于、着力于分层推进的推进率和提高率。
3.基于课堂观察的实践反思与后续行为的跟进
教学校长平时要亲近一线,深入课堂,基于课堂的观察,把握第一手信息,并在信息的梳理过程中进行反思,及时确定行为跟进的举措。具体来说,教学校长深入课堂要做到“三个注意”:
(1)注意对校本研修的反思与重建。一是对校本培训课程有效性的反思。学校现有的校本培训课程有哪些?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与培训课程有关吗?哪些课程需要重建?二是对校本研修活动有效性的反思。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哪些已经研究过?哪些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研修的主题?如果已经研究过,那为何还会出现问题?导致研修活动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是对学校提供的专业帮助的反思。学校给教师提供了哪些专业帮助?这些帮助能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需要作怎样的改进?在反思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讨论:哪些问题是现在可以解决的?解决的途径有哪些?
(2)注意对教学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等的反思与重建。对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找出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重点攻关项目,由教学校长或各职能部门领导组织专题研究组,进行集体攻关。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经验借鉴、前期实践总结等,形成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逐步完善学校的相关制度建设。
【关键词】师德 爱岗 敬业 传道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188-01
本人是海南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名叫蒋仁乐,寓意讲究“仁”而快乐;仁,德也,这或许预示着我注定一生与德育结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无处不在》。读书时,我很崇拜老师,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很幸运,我搭上民办教师这趟末班车来到了教师之队。
自从来到教师之队,我就在自己的思想上打上了扎根教育事业的烙印。注重自身形象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影响,加强师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自觉而系统的学习现时的有关教育理论、文献;把一个人民教师的爱均匀地洒在每一个同学身上,不偏爱一个学生,更不歧视任何一名差生;服从组织分工,维护教师人格尊严。从教二十余年,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可谓一个资深的“老班”了。我走遍了海南的东南西北;我的教学生活是“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无论组织怎样配备,我都能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因为集体观点、协作精神支配着我。所以,学校、年级组多次民意测评,我都享有较高的赞誉。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应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视为己任。本人在新庄中学曾同时任教初一年级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在李舍小学包教毕业班语文、数学两课程,八二年小升初成绩居全乡第六名(当时十八所完小),从而使李舍小学走出压榜的低谷。苏梁中学是在特殊情况之下重新组建而成,我当时作为一分子被充实进来,一干就是九年,所带的三个班,中考成绩榜上有名。本人所带的几届初中毕业班也是令人满意的。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当好一个老师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更不容易。
作为班主任,处处以一个“班长”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传德。早读课上,置身于琅琅的读书声中;中午的午休期间,以讲台为寝室;晚自修课上,更是每日以一个“小学生”的态度静坐下来做“作业”;平时的教室里也有我擦窗、扫地的身影。
从小事抓起,在小事中养成高尚的德性,也成了我育人的一大要诀。曾几何时,班里总是有些同学隔三岔五地迟到,不是说闹钟坏了,就是说车子坏了,等等。我若是一味地不相信他们,学生肯定会认为老师一点儿人情味都没有,无疑会伤害师生感情,再说,他们的理由或许是真的呢;但若不管不问,那肯定也不行。针对他们的理由,我去一一证实,效果就明显地反映出来了。车子坏了,去车棚了解情况,是否属实;闹钟坏了,向他们父母求证。看到我这样较真,有些总是无故迟到的学生也就没办法了。几天后,班里迟到的情况大为好转。班主任善于从小事做起,对学生倾注爱心,让爱的细流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之健康成长。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作文是自己的天职,指导得法,学生将爱用一生。时间久了,学生会慢慢地领悟到文品即人品,日常生活也就是学习语文的源泉。一次偶然发现几位女同学坐在教室里泪流满面,经过了解才知道:她们不经意中在广播操队列训练中被淘汰了。她们纷纷指责体育老师的“不是”。于是我就顺势利导地指出,为班级争荣誉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哭鼻子是没有用的,不如把事情的过程、心中的不平写成日记给体育老师看,老师反而会理智地处理好此事。于是,她们便写了《谁之错》、《老师啊,我们多么需要您的指导》、《我又长高了》等情真意切的习作。后来经我的修改印成范文发给全班同学,并投报社又被刊登,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只要留意,处处是好文章。这还妥善地处理了师生间的矛盾,真是一举两得。
1995年6月我指导全班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班长陈广友、组长黄卫军两位同学的征文分别获市局初中组一等奖和三等奖。1995年12月学生黄彩萍在全省开展的纪念和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50周年读书活动中,成绩突出,荣获省教委、省宣传部、省团委、省新闻出版局联合颁发的一等奖荣誉证书,并专程去南京接受颁奖,旅游观光。同年我被《中国新一代》德育教育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班级被市局评为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干部。
1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证明:女性对于情感的敏锐体验要远远超过男性。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特殊年龄段、特殊的情感成长期,往往使她们的情感极为敏感。据有关调查: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高达82.95%,有13.7%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这表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笔者多年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调查发现,目前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女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自身外表不突出;二是自身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经过高考的拼杀,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有诸如知识、才艺、交际等方面的差距。三是城乡差距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会在城乡的对比中变得极度敏感多虑,尤其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状况在大一的女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笔者曾接触过这样的一位大一女生,由于经济困难且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她较少与其他同学一起行动,久而久之就习惯将自己内心世界重重隐藏,对外界产生一定的排斥,由自卑走向自闭。
(2)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意识是青年期心理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而女大学生是一个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她们在进入大学后才逐渐体会到“自我管理”的意义,进而加强其自我意识。而强烈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当代女大学生的自我主义,如更为关注自我形象,注重自我评价,在很多时候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很少也很难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3)焦虑烦闷普遍存在。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郁闷”一词,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女的增多,“郁闷”的状态在女大学生中更普遍地存在。女生情绪易于激动,有时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让女生宿舍处于几天的冷战状态。另外,当女生面对学习、生活、感情等困惑时,往往又不像男生那样有更多的表露和发泄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烦闷常隐藏心中,无形中加重其心理的不适。
(4)人际交往关系紧张。大学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小群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冲突和情感损伤。而受女性特有的细腻、多疑等心理特质的影响,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显得更为紧张。且随着大学生独生女人数的增加,父母娇惯、自我中心,心胸狭窄,经常抱怨他人,特别是在女生宿舍,较之男生宿舍更显现得复杂和微妙。据笔者五年一线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女生宿舍问题所占女生日常生活问题的比例高达95%。笔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曾遇到这样的状况:一间女生宿舍5名学生,饮水机多达5部,5名学生因宿舍电费及公共用品费用开支不能达成一致而造成相互关系的严重紧张,并发展成同宿舍两个月以来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处于长期的“冷战”状态。
(5)恋爱及性心理的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青春机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女大学生心理上微妙的变化。在中学阶段,由于父母看管较严且身负升学的压力,即使有爱的需求也常藏于心中,而在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爱的需求开始得以表露。而相较于男生而言,女生在感情上更为敏感、盲从、幼稚和单纯。女大学生一旦恋爱,极其容易陷入一种“爱情至上”的境界中,不善于把握感情的分寸,可以为对方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认为肉体的关系会让双方感情进一步升华。当双方感情破碎时,女生往往会觉得自己付出较多而产生心理的不平衡,随之产生心理包袱或因过度悲伤失去理智而做出轻生的举动。笔者曾处理过一例大二女生因失恋而试图割脉跳河的事件,该女生来自观念保守的农村,其在大一时认识了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师兄并确定恋爱关系,在半年期间,该男生曾多次提出与其发生性关系均被拒绝。而当男友提出分手时,为了让感情得以维系,该女生最终答应了男友不合理的要求并与其发生性关系。而两个月后男友再次断然提出分手时,该女生认为自己已献出肉体而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进而产生轻生。幸好该宿舍同学发现其异常并及时报告辅导员老师采取相应的干预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恋爱中出现的挫折,会导致女大学生身心的疾病并酿成悲剧。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客观上的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
2.1客观原因
(1)传统文化对女性心理深层次的影响。女性自古以来被视为弱势群体,诸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男女平等,但改革的浪潮还不足以将“男尊女卑”的观念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轻视的观念,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态度以及价值观、期望值等都潜移默化地成为子女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并直接支配其行为活动。受重男轻女的旧观念的影响,特别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女孩子的受教育权受到限制,家庭对其关注及关怀严重缺失。小婷是笔者所在学院07级的女生,因生活在梅州某县“重男轻女”观念相对严重的农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明显冷落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进入大学后又发觉自身各方面能力不足并没有“亮点”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其采取在大众面前用夸张的言语及异常的行为来引起关注,把自己伪装成心理异常学生来获取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关心。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心理产生的严重影响。
(3)我国基础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绝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情感教育。目前,很多高校甚至中学都开展了情感教育、性教育,而大多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入,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个别教育引导还不够。
2.2主观原因
(1)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等。
(2)生理的因素。当前的女大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8-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逐渐成熟中。女性具有周期性的月经来潮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思想情绪。据调查,大部分女大学生会痛经、闭经,这给她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困惑。
(3)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当她们遇到某些困难,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但是我该怎么办?”的疑惑。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她们面对困难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对策
21世纪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更需关注。为此,针对女大学生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疏导对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应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帮助女大学生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期望与追求;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队伍,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女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感情问题与婚恋观直接相关,而正确处理恋爱问题也是做好女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从女生生理和心理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她们充分认识爱情的真正意义,而不应在恋爱上盲目从众或失去自我。同时应注重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案例教育并采取谈心聊天的方式,让女大学生们懂得巧妙地拒绝恋爱中不合理要求的艺术,学会以尊重对方的态度和机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在平时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女生承受失恋打击的能力,并从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把情感转移到学业上及自己感兴趣的更广泛的领域中。如针对大一的女生刚刚离开父母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分不清友情和爱情,面对高年级师兄的“关心”,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高年级女生常对男友的一些不合理性要求感到困惑,毕业班女生开始对“毕业即分手”产生恐惧,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根据年级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女生恋爱观教育的讲座及座谈会,并以“恋爱观”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及辩论赛,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针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利用工作方式灵活多变、教育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开展系列的主题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各学院可以征文、主题班会、辩论赛、“女生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女生特色的活动,促使女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现自我,寻找自信,追求独立。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会女生部,定期开展一些譬如“关爱女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的关怀活动。通过这种主题鲜明的活动,逐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关爱和被关爱所带来的温馨,从而提供一个便利的机会让学生反思,应该如何跟人相处,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懂得珍惜自己生命及报答他人。如笔者所在学院每年3月举办“女生节”系列活动(包括“心灵手巧”插花比赛、“心语心愿”祝福语征集等),5月举办全院心理情景剧剧本征集及“心理健康月”活动,九月举办“恋爱观”主题班会及辩论赛,十月评选“罗活活优秀女大学生奖学金”及“关爱女生”征文比赛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释疑解惑,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性与补救性咨询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引导她们走出心理的误区。在每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建档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邮件、QQ、书信、面谈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她们尽快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根据女生的心理特点,很多女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往往不能在心里埋藏太久,更愿意向好友、同龄人倾诉以寻求帮助与支持。因此,朋辈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朋辈间相互开导、安慰和帮助的形式,实现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同时,让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也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可以组建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挑选一部分对心理咨询工作富有热情及责任感的学生,经相关专业培训后组成中心成员,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及短信,开展朋辈间的心理咨询与帮助。如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的由各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咨询小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就笔者所在学院心理委员反馈,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提高了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还帮同学们解了不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