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地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9-04 04:29: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地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地理论文

篇1

如果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利用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就需要做好课堂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选择教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准备课堂活动的教具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动的应用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避免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的时候,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江源头和沿途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长江流经地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地理教师设计了“我爱长江”的课堂活动,并围绕这一活动内容,进行如下课前准备:(1)准备《长江之歌》的歌曲伴奏带,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一起唱,让学生在欣赏和合唱的时候,顺利导入教学内容;(2)制作中国地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投影形式展现,带领学生观察和认识长江的源头和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3)准备长江之歌的歌词,带领学生分析歌词的内容,结合歌词了解关于长江的知识,如长江源头、长江流向、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势状况和长江的贡献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初中地理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料越充分,课堂活动的开展就越顺利,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使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课堂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保障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的时候,可以进行导游的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认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如,旅游景点介绍,四季春城———大理,天堂之地———香格里拉,浪漫之地———泸沽湖;动植物资源介绍,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珍稀濒危的懒猴和亚洲象,抗癌治癌的植物嘉兰;民俗风情介绍,傣族的泼水节、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傣家的酸笋和香茅鸡等特色美食,当然还有木雕、银腰带和绣花腰包等民族饰品和工艺等。而在介绍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如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印象、旅游经历和旅途中的小故事等,这样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美丽的西双版纳画卷。初中地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要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以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创造更自由的空间,使课堂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三、重视布置课堂活动的作业

篇2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思考教学内涵、方式、媒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设法端正学生的态度,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还应当根据教学时学生反馈的信息,适当微调教学过程,处理好信息的变动,让教师、学生、知识、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各要素既要有独立自主性,又要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的结构,这样教学的结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学而“无用”那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学生在学习太阳直射和风向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无用、空洞,那么教师可以联系当地房屋的朝向、窗户的大小等,让学生观察、体会、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巩固书本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即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生产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采用数字化教学

地理信息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运用起来,给学生呈现出优美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地理的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可是在实际的地理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有的教师认为有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把以前的教学模式抛弃,整堂课下来教师都在通过多媒体对教学内容、教学的练习题进行展示,这和我们的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另外,还有些教师虽然表面上运用的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是实际上还是运用的传统的授课模式,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这部分教师没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实际中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得到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减少在黑板上的板书,可是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这也是违背地理教学的实际目标的。另外,由于多媒体的课堂承载量比较大,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整个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教学,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篇3

如果把一节课的导语看成新闻导语,那结果提前、悬念设置,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把课堂导语的作用比作导游,那课堂导语就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向导,其语言需精炼含蓄,举例生动有趣。如七年级下册“俄罗斯”章节,内容多,自然地理知识(地形、气候、河流等)也很多;理论性强,抽象枯燥。导入新课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关俄罗斯著名景点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国家,以引起对俄罗斯的兴趣。学生调动已有知识不难猜出。可让学生观察俄罗斯地图,找出俄罗斯位于中国哪个方向?通常情况下,在北半球,位置越往北,纬度越高,气候越怎样?俄罗斯人喜欢喝什么酒?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看图较易得出结论,而最后一个问题,则会引起学生激烈讨论,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解答:俄罗斯人经常喝较浓烈的酒来暖身,如伏尔加酒,原因是那里纬度高,气候寒冷;我国北方冬天气候寒冷,人们通常也喝较烈的酒来暖身,如大家熟悉的二锅头、高粱酒等,这样,学生兴致就被调动起来。顺势利用导语让学生记住俄罗斯的气候———寒冷。

二、结合理论与实践,学习生活地理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现象,决定生活现象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决定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践性,也就决定教学并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生活问题的认识。如八年级上册“水资源”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可将课文学习和走向生活以及提高思想认识结合起来,分三个步骤学习: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弄懂水对人类的作用;人类所需淡水资源占地球水总量的比重及其来源;我国水资源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等问题。二是在解决以上问题后,布置学生回家调查:周边生活环境水污染情况;自己及家人、同学有否浪费水;做到、看到或听到的节水措施。三是学生经过调查掌握一定生活现象和问题后,可适时召开讨论会,让学生把收集的材料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如停车场内洗车浪费水现象严重;福州内河白马河、晋安河污染严重,水质浑浊,臭味熏人;学校洗手间水龙头经常开着或没拧紧,浪费严重;家里的节水方法,如把洗米、洗菜的水用来冲洗厕所、浇花等。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还对水污染问题及浪费现象及节水方法谈了看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毕竟体现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明显,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教师提示并使学生明确知识要点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接触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去形成对知识问题(亦是生活问题)的认识,而后再带着生活现象又回到课堂,去探讨地理知识、讨论生活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生活现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事例,理解抽象概念

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存在专业术语。有的理论性较强,对于生活阅历有限的初中生来说,有的理解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地理内容的生活化现象,又为学习地理、理解地理知识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如何使地理生活化,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地理教学生活化不但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更重要能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授八年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时,初二学生阅历有限,对于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先行作用和重要性一时难以理解。可先用农村改革流行语做导引:“要致富,应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先修路。”这句流行语本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先行作用的最好概括。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可以本校门前福州西二环路为例进行讲解,二环路还未开通前学校周围还有大片农田,较为僻静,人流车流都很少,属于城郊;开通后,车越来越多,路两边的房子也多起来,还建起宝龙和万象城两座大商场,面貌焕然一新。可见,交通对经济发展作用很大,由此加深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概念的理解。

四、结语

篇4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形教学上,可以运用地图这项工具描绘出很多地理图像,例如: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等,在多数时候也是地理教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上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对这些地理课程教学特点加以利用,就能够使学生充分直观的认识到地理课程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地理课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足够细致的发掘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将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灵活有效的利用。

2.利用举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热情

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以一种灵活多样的举例模式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习欧洲各大地形体系中时,可以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形式,并且通过掌握国家的大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风土人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了解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列举世界各大地震板块和火山分布的知识点,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板块与火山分布的对比,找出各自特点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很快很容易就得出板块交界处就是火山和地震的密集区这一知识点。又如:在讲解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差异时,就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相关情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唐僧师徒千辛万苦要过的火焰山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这样,在瞬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也会很愿意举手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地理情况与知识等,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气温、气温带以及气候特征等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天气或者某一时间段内当地气候的变化等,为学生进行细致、详尽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更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地理问题与现象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有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挥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这就突出了新课改下要求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3.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充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5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不是教师的追随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地理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交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组织活动,从而提高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中,教师以“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好”为正方辩题,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辩论,学生通过辩论、倾听、补充观点和依据、总结陈词,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技巧。

2.开放性原则

教师要改变地理教学拘泥于教材、局限于教师视野的做法,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习,能积极参与、主动分享、互相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3.互动性原则

课堂如果缺少了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氛围,课堂讨论就无法深入,就没有了生机与活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发挥教育智慧,面对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能积极引导,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师生之间的交互达到和谐统一的教学过程。

4.过程性原则

地理活动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要摒弃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现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地理活动教学的主要模式

1.问题解决类活动教学

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教师要将问题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勇于质疑,养成科学的求学态度。

(1)提出问题

教师不能简单地抛出问题,要在学生困惑处提问,能切中要害,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教者出示课件,播放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河流分布图、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干湿地区图等图片,提出问题:“秦岭和淮河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接近?”由一名同学对版图探究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主动暴露问题,再由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促进学生的发展。

(2)理解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理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清问题的实质,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相机点拨,在学生困惑时、疑难处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3)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推理、验证等活动,经过理性思考、交流讨论探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初步的方案。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有些方案的设计存在不切合实际、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教师不可一味批评指责,这样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寻求可能的答案。

(4)验证活动

学生借助于知识经验进行检验猜想、探索分析,从而发现规律,归纳出初步的结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捕捉活动信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

2.技能操作类活动教学

技能操作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觉运用地理知识完成地理操作,逐步形成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启发性的课题,首先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初步感知所学内容;其次学生再围绕活动内容,动脑思考,设计制作方案,在教师点拨、学生纠正中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最后,由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学生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对操作不断改进,从而形成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类活动教学

体验性的活动以情感为依托,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使情感得到发展。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悬疑情境,引发学生心理的不和谐,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体验感悟

学生通过亲身尝试,积极投入,引发理性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彼此交流、互相探讨、共同感悟。

(3)情感生成

篇6

1、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方法落后的具体表现为硬件设施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教学方法或者教学观念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中学把较为先进的教学资源运用在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兼顾到在地理学科中进行教学资源的投入,这些因素都从根本上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很多教师受到自身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影响,难以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无法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利用。地理课程作为偏理的一门学科,在进行地形、地图以及地貌的教学活动中,大都需要通过影像以及图片资料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容易对各种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使用不到位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2、教学观念陈旧,难以重视地理教学

现阶段的中学教育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向,初中地理教学作为一个细碎繁琐、知识量大的学科,涉及到地貌、地形、气候、民俗、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但初中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在对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进行安排时,都不能从根本上对其加以重视。地理知识所具有的琐碎性也导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难以突出重难点,不同知识点之间也缺乏逻辑性,因此,地理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

二、做好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相关措施

1、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作为一门与学生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现实生活,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气候等相关章节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甘肃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甘肃“干旱少雨、温差较大”的气候形成原因,从而让学生能够很快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学习世界地理有关内容时,可以将地理知识与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教会学生系统的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展他们的视野,从而不断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活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新课程改革活动的中心就是保证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结合区域特征、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活用,合理取舍相关内容,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织。例如在讲解中国地理有关内容时,虽然教学内容已经囊括了我国很多较为典型的地域,但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教师要结合这一实际教学状况,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

3、利用地图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7

在学习关于中东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的小故事,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那里的人们喜欢白色,为什么喜欢白色,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自己总结回答,更进一步的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有了更好地理解,更加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懂得每个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旅游愿望,告诫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去看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培养后进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加强教学直观性。地理在字词的学习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对一些字词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

2.运用教学情境,让教学生动、有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地理的教学的时候,这种兴趣就显得更加地重要了。如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是每一个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一位成功的教师往往就是在上课前多想了一下,才能收到意外的收获。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情、动作,在关注他们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3.注重情感交流。学习差的学生,在班里总是被学生们排斥,在心理上都不同于其他学生,所以,老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让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非常关心他们,这样,他们将会在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不断成长起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自己的形象外,还要注意后进生的实际情感。

4.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所谓第二课堂教学,就是对这些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讲课,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奥让学生进行热身,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达到一个预习的效果,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差不多,更加容易理解教学知识,在讲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故事、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也能够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激发学生合作意识下,调动列他们的积极性。

5.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理课中的地图是一个主要的信息媒体,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地图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唯一一个可以塑造立体空间的手段,因此,学好地图,是至关重要的。

三、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要想实现地理课堂的教学改革,就要改革作业制度,以前的地理知识,教师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则不是,通过行之有效的作业制度,将学生被动写作业改为主动探究作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评价的方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60分为界限,不进行比较分数的高低,只是划分及格和不及格。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结业考试的试题的选择上,多选择一些基础知识,或者是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考试,设计一些情境试题,对方位、距离、气温等进行自行查找,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探查能力。

篇8

1.要发挥地理这一学科的趣味性。

对此,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尽可能多地联系初中生生活中的经验,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地理不是古板的,枯燥的,而是鲜活的,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就在身边。这样,初中生就会对地理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渐渐地对地理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初中生播放一些地图和地理图片,与初中生一起探讨研究地图与普通图片有什么相似处和不同的地方。这样就解决了初中生看不懂地图的难题,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3.教师要与初中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所谓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机械地把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接触和交往。地理教师要与初中生打成一片,不仅仅要在知识上进行交流,在情感上也要多多的交流。教师要多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最容易出现叛逆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多和初中生沟通,不要给初中生太大的压力,要和初中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教师与初中生缩短心理之间的距离,产生好友、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初中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激发初中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初中生与教师的关系亲近了,喜欢上了教师,渐渐地才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4.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趣。

教师在进入课堂给初中生上课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如果教师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初中生听课的质量。只有教师乐观、开朗,初中生才会精神振奋。

5.在一堂课的开始,地理教师要做好导入

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联系一些趣味故事来在最开始就吸引初中生,抓住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利用精彩的导入将初中生真正的带入课堂。

二、地理教师要精心备课

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备课的认真与否直接决定着课程成不成功。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明确备课的重要性。

教师自己要重视备课这一教学过程,要知道备课对一节课的成功是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的。

2.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要不断提高自己,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把教材学习透彻,掌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要把握好知识的逻辑,做到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3.地理这一学科在还没有入门之前,肯定会觉得枯燥、抽象,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

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这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加上自己已有的知识,让这堂课变得丰富多彩。例如,教师可以编一些诗歌、小故事、顺口溜等来带领初中生投入到课堂中去,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

4.教师要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个别差异与需求,还要考虑到每一位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还要确保自己所备的课要符合初中生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等等。如果初中生从整体来看,知识水平都比较高,理解能力都比较强,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适当拓展一下知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知识,让初中生的知识水平能得到提高。反之,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降低难度,讲解一些浅层的容易懂得知识,让初中生能够完全理解。

三、要让初中生学会看地图和利用地图

在地理这一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初中生学会熟练地看地图,必须以地图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完全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初中生直观了解广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所以说,地图是地理这一学科的第二语言,它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图也是学习地理这一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地图,打好基础,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

1.教师要让初中生在地图上找到最主要的国家、城市、丘陵或者河流

并且要求初中生记住其位置,然后教师要带领初中生分析其周边。

2.要多看多研究。

教师要将地理课本上的插图与地图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带领着初中生多看多研究地图,总结看地图的方法和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3.要让初中生学会看比例尺,弄明白怎样计算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

这样有助于将地图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至于纸上谈兵。

4.在地理教学中学习地图知识时,教师要充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地图、填充册、自制版图等

加强初中生图形信息的归纳和地理规律的分析能力,使初中生具有完善的地图基础知识。

5.除了让初中生学会看地图,熟练掌握地图知识外,教师还要培养初中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初中生运用地图的好习惯,使用地图的学习的技能。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地图在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