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学专业8篇

时间:2022-09-26 13:04: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学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学专业

篇1

社会学专业较好的二本大学推荐如下:

1、西北民族大学:聘请首都师范大学以及知名设计机构的专家、教授任教,学院拥有电脑美术工作室、摄影实验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

2、北京化工大学: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课题获得21项国家级奖项,拥有动画艺术工作室、丝网实验室、陶艺工作室、材料与工艺实验室和艺术设计展览馆等教学设施,培养美术类人才;

3、太原科技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以社会学、人文类等专业为特色的高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社会学 教学 改革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College Non-sociology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Teaching Philosophy

XU Jianjiao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Goo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Using the case method teaching sociology courses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favor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lay a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independent thinking; while also helping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sociology; teaching; reform; independent college

1 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非社会学专业中的开设的意义

1.1 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扮演着社会人的角色。而社会学则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不仅关注社会的子系统,更加关注若干子系统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在群体或者社会中,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都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过渡到成年时代,都在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逐渐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合格的公民。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社会文化的继承、传递和延续。

1.2 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首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例如,在课堂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家庭扮演父母或儿女的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扮演职责的角色,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按社会中所规定的规范行事。使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使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并履行好所扮演的角色。

2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1 课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特质,笔者一般会在每个章节讲授前,通过资料、视频或设计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例如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这一章的讲解前,提出“什么是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网络和社会群体的氛围哪几种类型”、“我国的社会群体有哪些”等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增强学生们主动探究知识、探究社会的积极性。

2.2 多元情景教学

社会学概论是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是否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也是学业评价的关键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理解、掌握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须设身处地地进行角色扮演才能完成。因此,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角色互动”等内容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扮演自己期望的社会角色,通过上台编排表演情景剧,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由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教师根据不同的小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2.3 案例教学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成为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常常选取社会生活中热点和焦点事件,如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因为此类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感觉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对自己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案例讨论和辩论的积极性。例如围绕“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这一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比较讨论全国不同地区和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以及完善的对策;围绕“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学生参与了“一年一度大迁徙之春运”的热点问题讨论。针对不同的案例,采取不同的讨论方式,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自由发言和点名发言相结合,让学生针对案例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全班分成不同小组,由一位学生充当小组组长,在小组内部讨论,汇总整个小组意见后再上台发言。

2.4 立体化教学

课堂是第一教学场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课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课是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等形式。使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在课本之外进行实地调查,亲自了解社会。例如在学习“社区”这一章节时,带领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所发挥的作用;在学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这一章节时,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三十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变化,调研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情况;在讲到“社会保障”这一章时,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老人,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5 参与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效果,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笔者采取了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把书本上的内容拿出一些章节,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形式提前备课,等到提前备课的章节,小组同学来当老师,轮流上台讲课。学生在课后对自己上台讲课的内容做足了准备,都能把所讲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或者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会中做调查,把调查的结果整理汇总,到课堂进行展示。通过这种让学生换位扮演教师的角色自我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模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学们也普遍反映更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深入掌握学习内容,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大大增强。

3 结语

总之,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对于高校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教师要有效地传播知识,学生应当有效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应有良好的互动。在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充分把握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

[2] 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篇3

关键词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大陆经历了迅速扩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社会学恢复较早的高等院校,以其优势的师资、教学、教材等,影响乃至指导了国内社会学专业教学实践。然而,这些研究型院校的社会学人才培养偏好理论,注重西方社会学派的引入,沉醉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搬用。其教学体系突出了研究型能力,忽略了应用型能力培养。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是一项有待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且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途径。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社会调查: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形式

社会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依据这一目标,社会学实践教学应充分考虑社会学学科特性,确定适当的社会实践方式与实践内容,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据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反馈及社会需求调查,社会学专业应用型技能大致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社会现象研究技能”、“个人综合素质”等,所占比例如下:社会调查方法训练,29%;社会现象综合研究,23%;个人综合素质训练,19%;社会政策分析,14%;基础理论研究,9%。

毕业生的反馈和社会需求调查显示了对社会学专业社会调查技能的浓厚兴趣和应用前景。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专业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术语表达能力,加强了探知社会事实的能力,从而夯实了专业基础。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专业的创新能力,回应社会转型的重要命题。同时,社会调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和协作能力,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现有专业实践教学包含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形式。教学研究型院校的社会学实践教学可以将实证调查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以将学生的理论与方法论经由实践加以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进行比较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三、现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

注重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学学科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目前许多教学研究型高校积极主动地整合资源,加强国内外交流、校企合作,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和机会,实践教学状况将逐渐好转。但就目前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专业的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调查实践观念朴素

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师生普遍存在朴素的实践教学观念,认为实践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技术的课程。这种观念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没有完整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没有认识到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应用型能力。

这种观念反应到实践教学中,体现为社会调查的学科化倾向,将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转换成了理论教学,讲授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具体操作程序。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只掌握了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环节和基本形式,但难以在实践上具体操作具体问题的应用分析。

(二)实践教学机会较匮乏

根据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开设社会学专业的院系通常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工作。此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也组织策划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基地和活动对于非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要的帮助。但就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调查,只是最低水平的社会调查活动,很难达到专业化的素养和水平。因此,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社会调查实践存在机会较少,实践程度较浅,应用调查方法较弱的问题。

(三)社会调查安排程序化

实践教学课程的持续时间较长,分为教师学校内外教学和学生自寻实践两大部分。教师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指涉及技能训练的社会调查,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持续七周集中实施。

单次较长的实践教学容易滋生懈怠和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调查实践的精力投入。这段时间学生将考虑毕业去向,考研、找工作,易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且是学生和职业岗位使用技能而非进行培养的阶段,影响实践教学的进展和技能训练的质量。

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按照选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工具、实施调查工作、编录调查资料、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的程式展开。程序严谨,但社会调查实践本身缺乏灵活操作,因为时间限定,程序环节一旦出漏,极易导致无果而终。

(四)实践教学主体被教学

社会调查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助学为辅。在低年级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表现为社会调查的无意识或低意识。在现有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受到压制,缺乏有效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查实践学习。因此,涉及社会调查的课题选定、方案设计、工具选取、调查实施等环节,学生表现出“填鸭式”操作实践,主动性较差。

如何在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会调查,让学生尝到实践教学的乐趣,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社会调查考核绩效低

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能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目前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考核是以学生实践单位给予的评价、学生调查实践日志、调查实践总结和教师观察为依据,尚未充分发挥考核的实践效果。

实践教学考核绩效较低主要在于: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环节模糊,缺乏标准化依据,导致实践教学考核不够充分;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尚有难以操作性的飞地;社会调查实践缺乏考核学生掌握调查技能的最终成果等原因,需要进行考核创新。

四、以创新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需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以前实践教学的不足,创新实践教学的观念,完善实践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其他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和借鉴其他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顺社会调查实践观念

社会调查实践作为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紧跟社会转型,着眼时代内容,不断进行创新。

实践教学首要理顺观念认识。通过各种途径,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全面提高社会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需充分认识到,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践教学是成为拥有社会调查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是面临职业岗位必不可少的保证。

(二)增加社会调查实践机会

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突出社会调查实践。针对本科阶段社会调查机会较少,实践程度较浅,应用调查方法较弱的问题,需密切关注转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命题,千方百计的增加社会调查实践机会。

同时,更新社会调查的技术手段。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社会调查实践信息化,开展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调查手段,充分利用STATA、SPSS、访谈专家等软件,使社会调查的技术手段更新,多渠道开展实践教学。

(三)灵活安排社会调查实践

实践教学安排需根据理论研习和现实需要灵活分配时间。单次较长的社会调查实践可以做出原则范围内的调整,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作更合理的时间与进度规划。针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设想是,将系统社会调查实践的部分内容分散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以减少社会调查实践与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时间冲突。

社会调查实践的流程,因为部分内容的前移和更为充分的选题准备、方法选取和使用,可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调适。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允许失败的时间和反复中掌握应用型技能的可能,使实践教学环环相扣,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真正成为有机整体。

(四)激发社会调查主体动力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同时,社会调查实践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尝到实践教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调查,大胆进行各种创新。

根据专业特性,社会调查主要从社会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深化、社会问题研究、市场调查研究、选题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社会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教学,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社会调查实践可由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选择相关主题持续的追踪调查实践。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担任课题负责人、自主撰写研究方案、自主搜集资料、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得到综合训练,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培养应用型能力。

(五)改革社会调查考核形成

社会调查实践的考核形式可以进行创新。在实证研究中,各个研究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整体研究成效,因而,对成绩的考核与评审应建立于社会调查的各环节中,而且还应将考核与评审方法标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成绩考核评审制度才有效和科学。

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特点,社会调查实践可以尝试依照社会调查环节,从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的态度、纪律、能力、效果,包括学生本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成果四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对课题负责人和课题参与人员形成不同考核内容,采取学生参与考核的方法公开、公平考核。

篇4

关键词:社会学;关联性就业;文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77-05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董金秋, 王平.高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研究[J].社会,2003,(2):16-18.

篇5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就是很优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大学就是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一个过程。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生活上,我渐渐地可以独立自主了,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就会独立解决。为人处世难,大学也教会了我怎样去待人善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能融入这个社会的有新人。

在社会能力上,我用课外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组织性,纪律性强,会很努力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工作。不管是过去的四年,将来的四年或者是十几年,我都会继续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

篇6

关键词:社会学;实践教学;价值分析;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60-02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学科,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整个社会的结构、功能、运行以及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内容既包含鲜明的理论性特点也非常强调其实证应用性。鉴于社会学本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又突出强调实证的社会科学学科,因此严格说来,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不仅应该能够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解决一般社会问题,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下,诸多高校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与学”的静态模式中,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的理论知传授,却忽视对于学生进行规范的社会学方法的训练,学生不能走出校园,主动得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和方法技能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社会学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中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必须加快探索和建立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本文将主要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依据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目前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社会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就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构建,正确处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厘清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机制。

二、实践教学中所主要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虽然早已经被得到认识和肯定,但结合目前安徽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社会学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社会学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

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然而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全省社会学专业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除了毕业实习外,活动大多是不确定性的临时性任务,而且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往往是仅仅涉及一部分同学,通常可能是协助专业老师进行科研课题或者是受政府部们的委托参与某种政府行为,如社区服务,人口经济普查,等等。此类的实践教学安排的随意性,时间及内容的不确定性,往往也模糊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二)系统性不强

实践教学环节,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一样,同样需要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一个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一份可以进行操作的实施计划和一套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措施。正如同上面所叙述的由于很多实践教学的任务来源的临时性和短暂性,学生仅仅是参与相关活动的一部分,有时只是充当一些问卷调查员或者是资料录入员,也有可能是志愿服务者。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明显是系统性不足。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对于活动的开展也就普遍出现了教学无计划、过程无监督、活动结束无总结、考核虚泛化的“三无一虚”现象,尤其是缺乏针对学生知识、技能、经验等训练的监督和总结。

(三)经费来源不足

同一些自然学科(如生物学、地理学等)相比,高校安排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教学往往都是存在着费用明显不足的现象。全省高校社会学专业专门安排实践教学经费的很少,部分高校仅仅是给学生报销部分的市内公交费用。社会学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大多来源于横向或纵向的科研经费或者是参与某项政府行为所得到的一定补贴,但这些经费来源的不稳定性是不足以支撑系统性实践教学的长期化。经费不足问题可以说是制约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所薄弱的关键因素,许多如哲学、中文和历史等文科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同样甚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现空白,或者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践或者实习机会。

(四)教学实践基地的功能发挥不足,机制不活

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已成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但由于经费投入、基地管理和基地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的实际功能发挥受限。其主要原因为:实践基地的运作机制不活,现有的实际基地运行主要靠实践基地的行政管理,教学单位的参与不足;投入机制受限,囿于教学单位及实践基地财务制度的限制,教学单位对实践基地的投入尤其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到了实践基地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的动员机制不灵,针对教学单位而言,现有教师多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也需提高。

(五)目前缺少正式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大纲

据课题组调查和检索,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教材或指导用书尚是空白,安徽省内高校更是连非正式出版的实习指导手册都难以发现。因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制对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力解决社会学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目的不明确和系统性不强的两个现存问题。

三、基于价值实现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设计要素分析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设计主要从价值发现(Value:Find)、价值主张(Value:Proposition)、价值创造(Value:Creation)、价值配置(Value:Configuration)、价值管理(Value:Management)、价值实现(Value:Realization)等6个要素角度进行入手。[2]价值问题在社会科学的诸多问题中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整个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价值关系主要核心是学生,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整个价值关系派生出教学模式改革服务于学生的利益服务关系。同时这个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也决定和制约着学生在教学中的受益和发展。同时价值实现的客观性决定在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客观性;价值实现的精确性决定着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精确性;价值实现的分类决定着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分类。

(一)价值发现

关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发现是基于整个教学模式的计划目标,对整个社会专业教学模式方向进行定位,利用社会学所在院系的主要优势来设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价值发现是建立在对学生、教师、硬件等资源有着充分认识,并能将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统一起来,整合资源的应用。价值发现主要立足于发现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深入分析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判断学生学习诉求、学习积极性、老师的教学需求、教学积极性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要让两者需求相互匹配,寻找两者需求的价值共同点。因此,院系必须持续不断地征求老师和学生需求建议,适时调整并设计教学模式,抓住并掌握实践教学改革的时机和机遇。

(二)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社会学专业所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具体价值体现。具体教学模式要能给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出合理设计规划,从学生角度要有能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规划,而教师的角度,要对教师能力的进修和上升有明确的规划。所以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价值主张的阐释必须清楚、准确。如果价值主张表述得太繁琐,会使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的时候产生犹豫和困惑。同时价值主张必须理解学生和老师在实践教学时偏好和兴趣,整个专业在制定教学模式时价值主张的渗透力越强,就越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长期有效。

(三)价值创造

整个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大纲的设计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大纲也是价值创造的体现。实践教学模式是社会学专业创新的焦点,同时整个实践教学模式是专业、学生、教师这三者实现共赢局面的决定性来源。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与改革是整个社会学专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同时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验和试点,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进来,让老师和学生进一步加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价值创造主要在于便捷性、低成本、学生老师参与性。此外,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有实验试点也有学生教师的反馈,使得实践教学模式缩短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沟通联系的距离。正如社会学调查研究里,理论付诸于实践调查,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来改进理论方法。

(四)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或是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效率和激励价值创造的意识计量行为。运用于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改革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制定社会学实践教学注意事项或教学准则。同时沟通整个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与老师,学校与社会,建立可信的实践教学网络,激励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好的建议和想法。同时提高整个社会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率,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管理取决于改革的预期目标和计划。

(五)价值配置

价值配置是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资源和能力的有效配置、协同以及发展。价值配置涉及改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涵盖了整个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流程。价值配置能有效整合实践教学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促进网络化价值创造活动。有效规划学生、教师在这个实践教学中应该履行义务。同时切合实践教学的学生、教师、专业、院系、社会共赢的价值网络体系。

(六)价值实现

通过在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设立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改革的依据。同时以此定期的修改教学大纲作为价值实现的形式。由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理性的过程,务必要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同时广泛接纳有效建议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使得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价值最大实现。

四、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

(一)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价值管理的分析,在改革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和城市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建立时效性的校内与实习基地的沟通网络,同时加强对信息沟通网络的管理。同时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纳反馈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学和管理问题,从而让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基地建设管理中得到逐步的改善。同时在实习基地建设以前要明确整个教学模式的目标和计划。

(二)人力资源(师资)的开发和学生培养方案的规划

向教师和学生阐述明确清晰的价值主张,给社会学专业教师提供明确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计划。规划实习基地的具体安排,让教师和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带队,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务必参加带队,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辅助。形成了一支从主要领导到教学秘书,从专业教师到社会统计软件操作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理论教学、实践辅导和教学管理三位一体的专业化队伍。在学生这一块,以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中心,对学生的培养方案的规划,特别是以年级为基准的间断性培养规划,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三)整合实践教学网络和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整个教学实践,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实施价值配置,从协调配合实践教学网络,加强实践教学网的信息运用和沟通。优化配置教师、实习基地、课题等软件资源。同时稳固实践教学经费支持,首先向学校争取建立专门实习经费(每年根据实践情况争取经费)。其次,组织部分教师进行科研经费的筹集。最后,争取与实习地或部门合作,获得外部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宜君.试论实践教学法在《社会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78-80.

[2] 纪慧生,陆强,王红卫.商业模式设计方法、过程与分析工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87-92.

篇7

关键词:课程定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础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等。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涵盖和架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由此,对《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到当前《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的建议。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1]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的“依附”与“游离”

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类,与具体的社会学学科地位平等。一般认为,在早期,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人士改变其处境的活动。他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追求社会进步的取向十分接近[2]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而同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是密切的,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挖掘。由此,社会工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学知识的依赖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初期是紧紧地“依附”于社会学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学借用的知识范围随之扩展。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不再紧紧依赖,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游离”。他已不满足于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要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工作的相对独立并不认为是对社会学的完全分离。相反,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以一种新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支撑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大厦,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检验和建设社会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学概论》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就如: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以及社会工作导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都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做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辅相成。

(二)社会学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社会问题的界定与解释和指导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过程中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导论中指出: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影响并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关于人的成长理论成为社工师分析个案具体问题的前提;关于社会互动理论,如符号互动论时刻指导着社会工作师服务的全过程;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理论架构;关于社会保障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例如,关于贫困、老年、失业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从个案解决到小组社区,从社会救助到社会发展,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到一般社会人士需求的满足,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都要求对问题给予社会学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任务对社会学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如,《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区这一章节社区研究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以及社区研究方法(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社会系统的方法)为社会工作者建设社区,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协调发展予以社会学上的理论支撑。[3]

二、 《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篇8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就是很优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大学就是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一个过程。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生活上,我渐渐地可以独立自主了,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就会独立解决。为人处世难,大学也教会了我怎样去待人善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能融入这个社会的有新人。

在社会能力上,我用课外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组织性,纪律性强,会很努力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工作。不管是过去的四年,将来的四年或者是十几年,我都会继续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