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8篇

时间:2022-11-06 01:31: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篇1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篇2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目前,微课在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讲解知识型和展现艺术型。前者可以通过PPT或动画等形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讲解;而后者则主要采用音画和艺术朗诵等形式对学习者进行艺术熏陶。相比较而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的微课,更适用于讲解知识型;而文学、哲学、史学等社会科学类的微课,则更适用于艺术展现型。语文课本中不少文学作品采用艺术展现型,更能体现文学的特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文学微课”特指艺术展现型的文学微课。

文学微课侧重讲究艺术氛围:一讲究稿本的设计,微课的稿本不但要有设计、有内容、有分量,而且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事先考虑到讲授时的效果,要与艺术朗诵(配音旁白)相协调统一;二讲究朗诵(配音)的结合,朗诵(配音)对于欣赏和理解作品平添了许多艺术魅力,是实现文学微课的教学性、科学性与欣赏性有机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讲究美术的呈现,既包括富有艺术画面感的n程片头,也包括相得益彰的人像、书影、插图等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还包括适于学习者观看的字幕;四讲究音乐的陪衬,音乐是制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不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增强文学微课的艺术性,唤起学习者的共鸣,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

二、以《的绘画美》为例谈“文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选择微课知识要点

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文学微课”。我们要吃透教材,挖掘文本,确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再精选出关键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文学微课的创作。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该作品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表1):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他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似有建筑的形体结构美,故称有“建筑美”。整首诗又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所以此诗又兼具“音乐美”。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重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等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总而言之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所以以“绘画美”作为《再别康桥》文学微课的讲授点是再好不过了。

(二)撰写微课教学简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微课知识点后,就可以进行微课教学脚本的设计工作了。有了教学简案,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各个环节应该怎么设计就会一目了然。微课程《的绘画美》的教学脚本如表2所示:

《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较为复杂,诗人的感情也是真挚强烈。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观还未真正成熟。因此,仅以鉴赏诗歌的绘画美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绘画美”能较为容易且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领悟诗歌的主旨。

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兼备,是徐志摩诗作中的代表作。而“绘画美”最为突出,诗中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着色绚丽、描绘形态、增添声音、寓情于景。本课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授。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2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

1 播放“康桥”照片,进入情境。

2 以“三美”导入,开门见山。

3 美在景物,从上而下。通过观看油画,由上而下地浏览云彩、夕阳、金柳、榆阴、青草、艳影、青荇。

4 欣赏“河畔金柳倒影图” 。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在夕阳映照下镀上金黄色,富丽堂皇,颜色美艳。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分别摇曳、飘摇,富有动感。

③朗读:通过老师朗读“河畔金柳倒影图”,学生深刻感悟绘画美。

5 欣赏“撑篙漫溯寻梦图”。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色彩斑斓。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星辉闪烁,诗人划动小船徐徐驶来,动态十足。

③绘声:诗人大声放歌,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习

指导 本课讲授《再别康桥》“流动的绘画美”的四个特点。

1 巧用有颜色之词,设色绚丽。从“金柳”的璀璨如金、“青荇”绿得发亮、“星辉”的绚烂夺目等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明艳的色彩上感受诗歌流动的“绘画美”。

2 妙用动词,描绘形态。从与云彩的“招手”、柳影的“荡漾”、青荇的“招摇”等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富有动感的动作上感受诗歌的“流动的”绘画美。

3 增添声音,锦上添花。从部分的“放歌”和鸣声沉默的“夏虫”,无形中使诗歌更有美感,意味隽永,更让诗歌的“绘画美”流动起来。

4 借助景物,情景交融。康桥这么美丽迷人,离不开诗人对康桥热爱、依恋的美好情感。全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这真挚的感情。

(三)展示微课教学过程

整堂微课共耗时5分21秒。在背景音乐《神秘园》的静静“流淌”下,微课程《再别康桥》绘画美的教学过程如画般展开:

1.片头:播放照片,进入情境。

【时长】9秒

【动画效果】以一幅古典浪漫的康桥图片为背景,一组康桥优美风光的图片在屏幕下方缓缓“流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着举世闻名的剑桥校园。

2.导入:提出“三美”,开门见山。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课题、作者名称、单位等,再出现“三美”理论。

【配音】你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新月派”所倡导的新诗唯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3.感知:欣赏油画,浏览“景物”。

【时长】35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再别康桥》内容,再在“景物”上加入土黄色方框,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配音】在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写了这些景物(即“云彩”、“金柳”、“艳影”等)。

【时长】30秒

【动画效果】随着景物配音的顺序,油画框内相应地由上而下地出现云彩、星辉、金柳等景物。

【配音】诗人的视野从空中的云彩、星辉、夕阳写到地上的金柳、榆阴再到水里的艳影、青荇、青草。这些平常不过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妙笔下显得色彩斑斓,富有活力呢?

4.赏图:“形”“色”变化,同绘“河畔金柳倒影图”。

【时长】51秒

【动画效果】云彩、柳树、湖面等景物都慢慢地变色,镀上一层金色。随后出现“绘色”字幕,最后出示“绘形”二字。

【配音】你看!夕阳温柔地给嫩绿的杨柳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婚纱,金光闪闪,富丽堂皇。诗人为柳树绘上了璀璨如金的色彩。诗人又请来了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那美丽的金色头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在诗人的妙笔下,金柳树被绘以摇曳多姿的形态。柳条多情地亲吻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宛若娇羞的新娘,颜面低垂,娇艳欲滴。无不撩拨着诗人的心弦,人心醉不已,心潮澎湃。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油画下方出现“河畔金柳倒影图”。在屏幕的左上方,慢慢出现“那河畔的金柳……”的诗句。

【配音】这就是夕阳西沉、媚人柳枝的河畔金柳倒影图。难怪诗人发出唯美的感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5.赏图:“形”“色”“声”齐现,共绘“撑篙漫溯寻梦图”。

【时长】1分2秒

【动画效果】空中的“星辉”金色闪耀,随即屏幕下方出现“绘色”字幕;诗人乘着小船的图像从油画框的左下方徐徐驶来,并出现“绘形”的字幕;最后出现“绘声”的字幕。

【配音】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夜晚,河边的金柳摇曳多姿,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梦幻迷人,诗人为星辉描绘上了斑斓耀眼的颜色。此时,一位失意沉重的青年学者正伫立船头,小船徐徐驶来,他撑起长篙,自在地飘荡在这河流之中,诗人仰望浩瀚的星辉,环视婀娜的杨柳,青幽的草地,和这被他划开的河面,他突然想要大声放歌,来讴歌这一片人世间的净土,讴歌这承载着诗人灵魂的天堂…… 诗人不仅让“荡舟河上,满载星辉寻梦”的动态情景在诗中呈现,还在宁静的夜晚增添了美妙的歌声。

【时长】20秒

【动画效果】屏幕左上方出现“寻梦?撑一支长篙……”的诗歌内容,随后在油画框下方出现“撑篙漫溯寻梦图”的字幕。

【配音】这幅“撑篙漫溯寻梦图”唤起了诗人对七彩生活绵延无尽的遐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小结:归纳要点,收束微课。

【时长】32秒

【动画效果】先后出现这些内容“绘色”、“绘形”、“绘声”、括号和横线符号、“热爱”、“依恋”、“流动的绘画美”。且“流动的绘画美”保持着流动的效果。

【配音】这首诗有色、有形、有声,使平常之景都流动跳跃起来,而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依恋之情。情景交融,绘成了意境优美、流连忘返的欧洲油画,正所谓是“流动的绘画美”。

7.片尾:美景重现,前后呼应。

【时长】41秒

【动画效果】康桥的照片有条理地出现,并一直保持着浮动的效果。最后跳到“谢谢观赏”的幻灯片。

【配音】同学们:诗,是文学的精灵,语言的精髓,它总在不经意间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请大家从康河桥头出发,去感受诗歌“绘画美”的魅力吧……

(四)实施微课教学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

三、结语

“文学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以此为突破口,加强语文微课程更广泛地应用,引领语文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同时“文学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形象生动的艺术动画演示,顺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学艺术思维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赏析”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2).

篇3

读《再别康桥》,许多人只将其当一首体现“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特征的经典离别诗来读,主题指向诗人对促使其精神觉醒、确立其人生取向的母校的依恋之情,这是不够完整的。

如果绕到诗歌文本的背后,看看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经历,我们会发现,这首诗中其实隐藏着一个秘密。要读懂诗中绚丽、哀婉而缠绵的意象,理解诗人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眷恋、不舍而惆怅的情感,诗中的“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诗人再临康桥,触景生情,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玄机就在那“彩虹似的梦”里。康桥,是诗人梦开始的地方,“向青草更青处”是“寻梦”的方向,诗人要作别的也是曾经的梦幻。解读这首诗,如果能找到解梦的密码,也就能发掘隐匿于母校情背后的秘密,走进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那么,牵系着徐志摩情感的梦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诗人的爱情之梦。

1920年,徐志摩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了特别进修生。在这里,他接受了文学的洗礼,开始步入文学殿堂;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

对徐志摩来说,至美的康桥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这些清新优美的意象营造了浪漫温馨的意境;“那河畔的金柳”和阴榆下都曾留下过徐志摩和林徽因恋爱的足迹。林徽因的确是徐志摩“康桥情结”的一个梦。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母校平凡的风景。因此,与其说《再别康桥》是对康桥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爱情的歌颂。康桥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象征、爱的载体,这就是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隐匿于诗中的真正的秘密。

梦是美好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1922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他写《再会吧康桥》一诗相约:“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明春”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斩断了这段恋情,与梁思成远赴北美求学。徐志摩理想中的爱破灭了,他一个人再回到康桥,依然“寻梦”,只是已“不能放歌”。

徐志摩注定是康桥的匆匆过客,也是才情女子林徽因爱情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康桥的这段情感生活是一段曼妙的插曲,让诗人难忘。他生命中的那抹“彩虹”“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也“沉淀”在了梦里。

一直以为,“梦”是留存在徐志摩心中的母校的印象,是他曾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其实“梦”更应该是徐志摩一段往昔生活的甜蜜记忆。我们解开了梦的密码,发现了诗人隐藏于诗歌背后的那段刻骨的爱情故事,不禁再次轻吟起这首内涵丰富而情感复杂的孤独的情歌。

悄悄地,诗人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能带走那个“彩虹似的梦”。

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通读 品读 美读 诵读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诗歌“四读式”教学法,虽不成熟,但为了充实改进,所以行之于文,就教于语文界同行。所谓“四读式”教学法,简言之,即“通读、品读、美读、诵读”四步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通读

这一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疏通字音,注意音变。对生疏的字,要查字典,确定字音、字义;对有些词,要注意读音的变化,确定朗读的顺口。其次,要疏通诗行、节拍的停顿、节奏,也就是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李白(将进酒)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来”。“不复回”要重读,“君不见”语速宜缓。

二、品读

对诗歌而言,品读的对象就是意境。‘意’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哲思等,‘境’即形象,指客观现实世界的物品的物象、事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境。为了操作方便起见,我们分成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品语言。这包括欣赏评价其选词炼句的功夫,修辞格的运用及效果,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像我们所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讧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遣词造句就很值得品味。通过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再如《再别康桥》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中的“金柳”用“金”字,一方面是写实,因其是夕阳中的柳树;另一方面产生了色彩美。而“柳”,从传统来看,古人以‘柳’象征离情别绪.这里也有这一层意思。

第二,品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分析结构对把握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也很有好处。如《再别康桥》,首尾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绾人以梦幻的轮回感。

第三,品情感。情感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通过语言、结构等形式要累展现出来的,所以情感和语言、结构等密不可分。如前所述,将它们分开,只是为了操作方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孔子说的‘诗言志’里的‘志’说的也是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这是诗歌的根本特点。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这一步,学生应通过反复朗读,把握结柯,并透过语言,进入意境,身临其境,心入其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趋于一致,而引发‘共鸣’。“品情感”从方式来说,可以通过品语言,去把握诗歌意象,并体会意象所营造的整体氛围及情感。还包括从结构上去体会,只不过较少运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写作背景,这也是品味情感的重要凭借。如《再别康桥)关于背景,《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已经作了说明,这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了解了以下内容,则会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进一层‘一九二0年,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后,暗恋着当时的校友林徽因,但不久林徽园却回国与粱思成订婚。这对徐志摩来说,情感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了解到这样一段轶事,不难想像,1928年徐志摩再次来到剑桥,面对往日之景,不能不生出别样的情感。“品读”中的“品语言、品结构、品情感”三个环节,宜采用“俯而读,仰而思”的方式,即读思结合。

三、美读

有了以上两步的铺垫,美读便水到渠成。所谓美读,就是在读透、深入体察作品的基础上,在朗读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用声音这一媒介,恰当地传达出作品的原汁原味,并感染听众。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描绘自然风光时用了“金、黄、红、绿、青、黑”等多种颜色,各种色彩的互相映衬、对比、补充,使彼此更加鲜明,增加了读者的形象感,便于唤起读者清晰逼真的视觉形象。诗的前几节,金黄、青、绿诸色被夕阳晚霞的红色渗透,成功烘托出诗人的欢欣之情;诗的后几节夜色的黑、“沉默”、“笙箫”这些冷色调,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压抑,与诗人的低落情绪相和谐。鲜明的色彩美是《再别康桥》的一大特色。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社会存在首先也必然表现在人的身上,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灵美和外在美两方面,诗歌中关于社会美的素材也是非常丰富的。

《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行路难》(李白)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精神。《向困难进军》(郭小川)中有“不勇敢的/在斗争中学会勇敢,怕困难的/去顽强地熟悉困难。”的名句,它能带给孩子们百倍的勇气和毅力。余光中的《乡愁》中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赠汪伦》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对友情的形象赞誉……

艺术美就是以感性的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化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性。每一首诗歌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美

四、诵读

篇5

1、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淡化普高情结,真正去了解作为中考失败者职高学生的特点及心理需要,缩短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距离,要勇于抛弃“权威”的意识,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合作的伙伴,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学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④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积极反思曾经疏离学生生活的教学现状,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激活职高学生的心灵。

2、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语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记得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又让学生欣赏蒋嘉铿的京剧版《念奴娇》,也让学生欣赏伊能静的通俗版《念奴娇》,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情感演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和情感演绎,学生觉得课堂充满活力,觉得活动较有趣。除此之外,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情感世界,从而去理解他的豪放与婉约。另外,让学生明白人生道理,我放弃一贯说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欣赏于丹讲《论语》中的“人生之道”相关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中的道理,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针对男生对《三国演义》的爱好,特意安排学生看易中天《品三国》,体会“冷暖人生”,引发学生对“孙权”这个人物的探究性学习。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善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3、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

记得职校学生曾流行这样的口头禅: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毕业扔笔记。可见学生学习方法的陈旧与单一。在网络资源丰厚的今天,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本背景、熟悉人物生平、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问题等等。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对这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该诗主题的理解,让学生课前上网查询,网上阅读《志摩的生平》、《再别康桥赏析》,课堂中也可网上呈现《再别康桥寻梦意识》、《再别康桥三美》,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以及诗歌艺术的把握,课后还可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志摩诗歌的鉴赏,网上阅读《再别康桥思想艺术赏析》、《志摩的爱情故事》、《志摩之死》等等。这样,网上的语文资源便被有选择地充实到了现实的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不断丰满和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而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又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

4、开展实践活动,倡导“活”练。

篇6

在主题上,绝大多数声音认为诗作是在抒发离别之意,倾吐眷恋之情。这不难理解,从意象上看,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一起营造、烘托着告别的场景和氛围;从语义上看,“再别”“走了”“作别”“别离”,这些与离开、告别之意直接相关。总之,解读出告别康桥,依依不舍的主题并不难。

但是,将之告别的主体单单指向“康桥”未免失之草率。“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学者考证,康河里并无“青荇”这种植物,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翻译词汇,而且作者以康桥生活为主题而写作的文章中,未曾出现过该植物意象。 “软泥生的青荇”,收入《猛虎集》时,才改“生”为“上”。从发表到结集,该段是全诗中,唯一一处被作者修改过的地方,可见其蕴含匠心。这就增加了其神秘性,不禁要问作者虚构出这一意象的用意何在?

原来,“青荇”就是“荇菜”,《诗经?关雎》篇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吟咏的即是此物。《关雎》的主题相对固定,不外恋爱求偶,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宋代朱熹解释:“淑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这种将恋歌主体定位到君王、后妃身上的说法虽然具有形式主义和很强的主观性,但在古代传承已久,在旧时私塾教育中长大的作者亦不会不知,提到的“文王之妃”,《毛传》中说:“大姒,文王之妃也。”《大雅?思齐》记载:“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祖父林孝恂为她从诗经《大雅?思齐》里取用了“徽音”这个美丽的名字。后来,为避免与当时一男性作者林微音相混,从1934年起,她自己改名林徽因。从选用“青荇”意象,到吟咏后妃德行的《大雅?思齐》,再到林徽因的曾用名“徽音”,尽管几经变换,但文化语境同出一源,最终指涉也水落石出。联想到徐志摩在康桥与林徽因的交往经历和传奇故事,以作者在1923年1月《致梁启超的信》中所说为例,“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可见其笃定深挚。他对康桥的眷恋不舍,与对林徽因感情的难舍难分又终将辞别的复杂感情交融并存,明写康桥旧地,暗指刻骨爱情,作者伏脉千里,可谓文心绵密,匠心独运,深得古典诗词中用典的精髓。

篇7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解读路径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童年。也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前者强调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后者强调诗歌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我国文学的瑰宝。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具有感彩。

“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这体现出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在上诗歌课时都走着“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教学路子,了无新意,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把握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自由和美而活着的。作为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他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他,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人论世”之后,学生就要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回到当时诗歌创作的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是抓“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便可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的《沁园春?长沙》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其中“击”“翔”二字有力的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斗志,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即为全诗的精华所在,使全诗迅速“立骨”。

第二是循语言进入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因此,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就是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上来。为什么《再别康桥》能够流传至今为人喜爱?不正是因为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类优美的句子吗?再比如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起了多少情感的潮汐。这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三是由意象感悟意境。“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诗人郑敏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解读诗歌的路径还有很多,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情确定方案。

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策略,无论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要抓好这两方面。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润着诗人的血性与灵性,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学生和诗歌之间的关系。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教师要在诗歌教学中,把自己化为一首诗歌,让学生与你一起燃烧!

参考文献:

[1]《试论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郭冬梅.《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12.9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效果反馈;资源拓展;参与课堂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投入的精力往往会经历一个不断降低的过程,学生在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学习劲头比较足,但是这股学习的兴趣和劲头往往在学习难度的逐渐加重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在语文的学习上这种情况尤其严重。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的,因为语文是一门以积累为主的学科,语文成绩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成绩好的学生会出现想要“啃老底”的心理,成绩差的学生也会觉得即使花时间和精力去学语文,成绩也不会有很大提升,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学生积极性不足,课堂气氛不活跃的情况。而如何让学生保持入学时候学习的积极性,把语文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通过本人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几点关于如何保持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动机的建议。

第一,教师要转化教学目标。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想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喜好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每一个高中生都会追求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让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学习放到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上,教师从转变教学目标上就能让学生实现这种转变。比如高中必修一课文《再别康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是:①带领学生领略《再别康桥》的优美意境;②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诵读诗歌;③通过教师的赏析,使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境和写作形式等方面赏析诗歌。这种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当前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但是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成绩提高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这并不是让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应试教育,而是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教学目标后用五角星进行重要程度的标注。考试大纲中会有对学生不同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例如“了解”“理解”“掌握”“熟悉”等等,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相结合,例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中,1是了解的程度,可以标注两颗星;2和3是掌握的程度,可以标注四颗星,这样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教学目标的重要程度,一旦与考试相联系,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加很多。

第二,让学生尽快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学生到了高中阶段的积累程度不同造成的学习效果的差别就会逐渐显现出来。通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同学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很多精力,却能在考试中得到比更高的分数,而有些同学想要提高语文成绩,课上认真听讲,习题阅读比别人做得多,但是最后的成绩也并没有提高很多。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觉得语文成绩的提高很难,逐渐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这种想要提高成绩并努力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而让这种学生的学习动力继续保持下去。而这种反馈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个方面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学生在默写和背诵以及其他测验当中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鼓励,首先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其次这种鼓励也会成为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另一方面,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指导,如果一味的想要通过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学好语文,很容易把其他科目落下,所以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比如学生哪一个部分比较薄弱,就主要指导和训练哪一方面,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训练。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想要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还需要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教师的教学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学习文言文《苛政猛于虎》,在文言文词语解释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之前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通过分组讨论对其进行解释。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再仅仅将课堂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而是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苛政猛于虎》一文,很多教师只是提到当权者对百姓实施繁重的赋税和劳役就浅尝辄止,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多举几个相关的例子,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权者施暴的图片。通过这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入其中的学习情景,诱导学生自己领悟文章蕴含的感彩,这种方式也能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要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授课风格入手。教师应该通过饱满的情绪、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点转移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