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实习班主任8篇

时间:2022-06-28 21:11: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实习班主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实习班主任

篇1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实习前教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49-03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本办法所称的实习,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毕业实习是中职学校教学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中职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而实习前教育正是学生迈向实习的第一步,是连接课堂与实习工作的纽带。有效的实习前教育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质,为即将进行的实习工作做好各项准备。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中职班主任在这一工作中责无旁贷。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卫校班主任工作经验,就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实习前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班主任开展实习前教育的内容

实习,实际上意味着学生角色的转变,即从学生角色转变成职业人角色。要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变,班主任就必须利用学生实习前至少一个学期的时间,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和所学专业,结合实习任务、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就业竞争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切实细致地开展好实习前教育工作。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在许多实习前教育实践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不被重视,要么内容空洞,不能适应中职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生活的需要;要么流于形式,甚至缺乏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凸显了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此,在实习前教育中,应从规范教育入手,开展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毕业实习管理规定》、《毕业实习计划与大纲》等内容,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促进中职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侧重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管理教育是提高中职德育实效的必要途径。中职教育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充满活力、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步使中职生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成自己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职生大多是14~17岁的未成年人,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生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缺乏。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校及班主任严格细致的“管”,学生们安分守己;但到了实习单位,由于没有了学校的“管”,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就非常明显。可以说,学生实习期间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学生实习质量的高低。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时有学生流失现象发生。笔者调查发现,其原因80%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保证学生实习质量乃至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中职班主任在实习前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做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务必让学生真正明白自我管理能力在实习、生活及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习期间自学能力的自我培养;自我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及自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到:“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形成学生实习前有专门培训、实习中有过程管理、出险后及时赔付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指出“确保实习安全人人有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指出:“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更是强调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维护班级和学生安全”。为此,对年龄小、社会实践经验少、即将进行异地独立实习的中职生开展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以笔者对医学检验班学生进行的实习前教育为例,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生物安全防范、防范医患纠纷、人身和财产安全、防火防盗安全、防骗防传销、防网络犯罪等。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让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实习带教老师等建立和谐的关系。但笔者发现,由于中职实习生沟通能力薄弱,与实习单位沟通不畅,以致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普遍不满。显然,中职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实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实习前教育中,沟通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内容包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讲礼貌重礼仪。沟通前先了解对方的意愿,学会倾听、赞赏别人,不自卑、不自狂等。另外,应针对专业特点增加具体的培养内容。如笔者面对护理、药剂、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从他们的专业特点出发,着重训练学生与患者、医护等各类人员的沟通技巧。

贯穿就业指导 学生在实习阶段后期的表现质量往往下降,稳定性不足。据调查,在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很多学生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对就业形势有了表层了解,而缺乏对自身专业优劣势的正确认识,对就业前景盲目悲观,以致实习积极性下降,甚至退学。因此,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形势下,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和个人优势、就业前景、面试技巧等内容进行指导,重点让学生了解实习的质量与就业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实习中练就真本领,提高竞争力,才能实现满意就业的目标。

班主任开展实习前教育的形式

面对新形势下中职生的现状,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实习前教育时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班主任工作的优势,突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实习前教育的实效。

上好主题班会课 班会是全班师生自主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思想品德教育、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张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一个主要阵地。通过共同策划和组织的班会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因此,中职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课来开展实习前教育活动。经过调查和实践,对通过主题班会课来开展实习前教育的优点,笔者总结如下:一是时间充足。要开展有效且内容丰富的实习前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较多的时间。笔者发现,在学生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许多中职学校都会每周安排一次班会课,正好提供了实习前教育的时间保障。二是内容针对性强。学校举办的实习动员大会等实习前教育活动往往是从大角度、大范围、大要求出发,而各班级开展的班会课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显然更能突出班级的专业特色,更能适应各班级的要求。三是趣味性强。班会课由于形式多样,灵活性强,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提高实习前教育的效果。

重视谈心活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谈心活动是新形势下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实习前教育落到实处的“法宝”。在实习前教育中,班主任可根据一定的目的开展二到三次的个别谈心活动,并记录下来。通过个别谈心活动可深入细致地掌握学生实习前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实习愿望和期待等,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谈心活动。在谈心活动中,应对学生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消除学生实习前的焦虑心理,解决学生的个人实习疑虑,把提高自我管理意识等内容贯穿其中,通过谈心活动实现有效的实习前教育。

指导学生自主实践 当今,德育回归生活是中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能够以学生的亲身职业实践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有利于学生从心理到行为多方面的有效过渡,促使学生主动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进一步管理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现代化建设岗位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学生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在班级自我管理、黑板报比赛和敬老院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校内外实践中,把策划权、主动权、实施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充分自主、自理的机会,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班主任应指导、鼓励、动员本班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所学专业相关单位见习,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特点、环境及技能要求等等,减少实习的盲目性,缩短实习的适应期,增强学生的实习实效性。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强中职生的实习前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需要积极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模拟工作环境的布置、职业名人图像的悬挂、职业道德等标语的粘贴等班级静态文化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启迪。出版以“我爱我的专业”、“实习期间的学习方法”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学习园地、阅读栏等开设如“实习人际沟通技巧”、“专业就业前景报道”、“实习前瞻”等专栏,制定有效的自我管理班级制度,举行与实习相关的班级活动等极富浓郁“实习味道”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操等方面受到全方位感染,容易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实习意识。

搭建协同管理平台 中职生实习教育的社会化和复杂化,决定了对学生的实习教育绝不是仅靠班主任或者学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班主任、实习单位、家庭等组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管理网络体系,优化沟通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教育效果。因此,在实习前,班主任就要着手搭建协同管理平台。比如,成立以班级名命名的QQ群,使班主任能与学生及时无缝沟通;制作实习单位具体科室负责人、学校主管实习科室负责人、家长及学生的电话、通信地址等资料库。实习前,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实习的地点、任务以及实习管理的相关规定等,让家长协助管理和督促学生的实习。

教育效果

以笔者的实践为例,重视并切实开展实习前教育后,学生的实习质量比往届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根据实习医院的反馈,本班实习生勤奋好学,守纪有礼,表现普遍优秀,受到带教老师的一致肯定。其次,与学生交流后发现,本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谦虚自律,文明大方,人际关系和谐。他们普遍认为,笔者在实习前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对他们的实习工作甚至为人处世都大有裨益。

总之,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实习前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不可代替的作用。中职班主任应努力探索,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实习前教育的实效,为实习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完成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凤.“2+1”中职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J].中等职业教育,2012(5).

[2]吴慧.浅谈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咸宁学院学报,2011(4).

[3]郑建红.中职生沟通能力培养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7).

[4]朱兴艳.浅谈中职生自我管理教育的“五个点”[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5]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在教育过程中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的度呢?我这次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回答:在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导师”,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却是对我们教育者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绝非平时耳闻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我们近距离地接近学生,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取得学生地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主题班会筹备的开始阶段,我们实施的是跟踪指导的方式,具体跟着学生进行排练,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但我们逐渐地发觉这样做不妥。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初一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本来就很难坐稳,站好来听讲学教,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好动性,好问性,易受干扰性。所以,当我们在一旁进行监督指导时,他们就吵吵闹闹,乱成一窝蜂。我们只能丢下排练,来整理纪律,这样子搞了一个晚上,结果,进度缓慢,效果不高,而且我们也很累。

在班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有这样一个理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也就有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之提法。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的问题在于把学生素质的培养过于形式化。组织学生在活动里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时甚至只在上级领导巡查时才草草作个样子。认为这就代表“素质教育”的成果。明显这种做法是欠妥的。

篇3

回顾这两个月,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2007年9月17日到11月9日之间我和其他11位同学来到附小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在附小校领导、老师及带队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教育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回顾这两个月,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一教学工作

因为我们所在的专业是数学教育,因而被分到二年4班做数学实习老师兼班主任。数学指导老师是黄老师,五十岁左右,言谈爽利,是个非常有经验的优秀老师,她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分析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她精益求精甚至每个细节都会给我更好的意见,如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容易的发现老师的意图,接受新的知识等等。我是从第一周的星期五开始上课的,黄老师说这是练习课,她不打算去听,只是给个机会你去和学生接触,感受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下周一的新老师上课做准备。这样一来,心情放松了很多,讲题目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被我认为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没有对小朋友们提出来,他们就会曲解你的意思,像编应用题,没有把格式写出来,只是口头说明的话,他们个个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又如你说:拿尺子在题目下面划三条线段并在这些线上面编应用题。会有学生问你:老师,划多长的线段?我随口说了句:大约16厘米。结果很多孩子非常认真的划了出来,密密的挨着,还标上16厘米的字样,根本忘了我是要他们编应用题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这给我一个教训:数学老师的语言应该是非常精练而要求到位的,不然小学生是很难理解你的真正意图,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教学还是很青涩,但学生们也慢慢接受我这个老师。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角色定位;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79—01

在现代教育学中,科学的态度,民主的风气是和谐社会的条件,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特别是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积极的、赏识的状态下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发挥到最大的潜力,才会有所成就,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对学生的赏识源于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能使师生之间精神相融、心灵交汇。赏识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一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1、班主任的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班级都有爱学习的学生和不爱学习又淘气的学生,很多班主任往往忽视对淘气学生的赏识教育,而把更多赞美送给了学习好的学生,导致学习好的学生骄傲,淘气的学生又自卑。根据多年的班主任体验,笔者认为,采用赏识教育,注意方法,从心灵的呵护入手,无论对问题学生还是爱学习的学生都会产生好的效果。

1.1 多用赏识的眼光看问题学生

一句夸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信心,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它能让学生在赏识中看到自己的能力、才华,进而促进他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特别是对于长期受到冷落的一些淘气学生和老实学生,教师的一句赞美或肯定的话语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强大的情感动力,可以使很多问题学生变得更加自律,从此走上成功之路。

1.2 作为知识传授知识教育的一小部分,爱心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自古以来就有教无定法之说,这是说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班主任,性格各异,但是,一个好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他一定要有爱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从情感上让学生接受你,他们才会爱屋及屋,从而对知识感兴趣,这种爱是学习高效率的前提。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爱使人精神愉悦,焕发生命活力,产生无穷斗志。而这种爱心可以通过谈心传递给学生,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1.3 孜孜不倦地坚持赏识方法是关键

很多班主任一时高兴就会夸奖学生,一不高兴时就会批评学生,这对于赏识教育是不利的,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有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使用这种方法,当然,学生犯错误了要批评,但不要用,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赏识所激发出的成功信念是短暂的,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关注、开导、鼓励,使问题学生思想得以转化,并保持持久性。赏识学生要有恒心,不能仅凭短暂的热度而在工作中缺乏连续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心灵重塑。

2、赏识教育有助于班主任激发科学民主的班风和学生学习热情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的品质和性格,良好的班风对于塑造学生的品质和性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民主的观念需要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就是赏识,它是学生自信的来源之一。

2.1 赏识有利于发扬民主与科学

时代赋予了青年不同的使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明白科学与民主的重要,这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文思想的体现,班主任如何能更好的贯彻这些思想呢?赏识教育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它不仅体现在班主任的思想维度,更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方向上,知识只是一种工具,思想才是教育的本质,对于班主任而言,发挥好赏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2 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什么呢?也许有很多种,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却是班主任老师长期对他的关心和赏识,这个过程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过程,因为赏识可以增强人的自信,自信会使学生的效率提高,学习热情自然也就提高了。

3、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团结

很多班主任会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也会因为心痛而对学生进行批评,从情感角度讲,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行为对于一部分学生的效果是好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的效果是不好的。而赏识教育则不同,这是一个万能的最优教育方法,它适合于任何一个学生。很多班主任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规范。但笔者认为,规范源自自觉,自觉源自领悟,领悟源自激励,激励源自赏识。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对从自身找原因,不要一味埋怨学生,因为班主任是成品,而学生还是半成品,可塑性非常强,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事故责任的有限性和班主任责任的无限性。更多地采用赏识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脸上总是充满微笑、充满自信,整个班集体便会充满和谐,这样,才能抓住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班主任的工作也才能越做越好。

篇5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先从认识本我做起

受传统教育“谦虚是美德”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对缺点的认识比对优点的认识要清楚得多。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中国学者到美国进行教育考察,在一所学校问一个班级全体同学二个问题:一个是,谁是班级优秀的学生,同学们经过思考后,都举手说“** 是”,原因不一,有的是学习好,有的是体育好,有的是善良等等;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谁是差生,大家想来想去,看来看去,没有一个同学举手,也没有一个同学说话。带着同样的问题回到中国,也问一个班级的同学,问第一个问题时,立即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其它同学的手都指向这几位同学,一问原因:学习好,遵守纪律,老师喜欢。问第二问题时,也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大家哄笑地看着他们。我们学生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处在被“矫正” 的状态,是在不断被指出缺点。不断改正的状态下学习生活,长此以往,自己变成了无优点的人了,又谈何认识本我呢?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少提缺点多找优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的优点,把曾经“遗忘”的优点放在自己的心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个正常的学生,能做到优点和缺点平衡。我曾多次召开“欣赏自己”之类的主题班会,同时,也为有特长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二、自我教育中要抬高人的主体地位

少说教多体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以事论事,更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要让学生多去体验,让体验中抬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如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引入“修身”教育。由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如果说教或一件一件地处理,效果不好,且工作量大。于是我引导学生如何修身,把平时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当作是素质低下的一种体现。

三、自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精力充沛,自主意识、自尊心、好胜心强,他们要求老师、家长能理解他们的愿望,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充分行使自和显示才干。但他们对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理解得太肤浅,常搞自我中心,常多考虑到自己,少考虑别人。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中,做任何事情都应有责任感。

少说惩罚多说弥补。尽管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提倡惩罚,但是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有了错误,一般来说,老师还是要惩罚的,惩罚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惩罚毕竟有伤学生的自尊心的,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有“惩罚无效”“惩罚反而出现一些过失”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慎用惩罚或不用惩罚。我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建立他们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观念,当学生有了错误的时候,尽可能不说要惩罚他们,让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集体利益出发,是不是应该做点事情来弥补一下,为自己,也为集体,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针对错误的大小而定,如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就为自己的发展做点好事,如多读点书、多写点文章;如对他人造成影响的,除了道谦以外,帮助他人多做点事,如是老师,可帮助老师收本子等;如对班级造成伤害的,则为班级做好事。错误越大,责任越大,弥补的事情就越多。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其实这种做法也就是换了说法而已,但这种改变渗透了尊重和自我意识,尊重了学生也让学生明白自我的重要、责任的重要。

四、自我教育要“还政于民”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人追求发展和生存的基本能力,自我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我的生活、学习乃至思想、言行等进行计划安排、协调、控制、激发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时,不要大小巨细皆包办,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篇6

【摘要】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具体措施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广大的教师,尤其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付出更大的努力。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现从当前中学德育方面教育的现状及具体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确实想了很多办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制意识、集体观念等或多或少还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点。

其原因在于: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家长、学生、社会受应试教育的“毒害”比较深,只要分数高,就可“一俊遮百丑”,往往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发展,这带给德育工作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现在智育评估体系非常具体,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应付了事。

三是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误解,认为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思想教育是课外、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因此,在实际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由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负责,时刻关心学生,密切联系学生,所以学生对班主任有一种自然的依赖心理,这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持久、深刻和全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将深远的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人生。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正人,但前提必须是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班主任绝对不能做。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以典型、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德育发展

榜样是德育理论和行为观点的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中学生又富有极强的模仿性,爱效仿师长、父母和有威望的同学,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巨大的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首先,应积极指导学生选择好榜样,提倡他们“论学为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次,要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羡慕之情。使他们了解榜样,了解榜样伟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辉的品德,使他们对所学榜样产生惊叹、羡慕、敬佩之情。只有这样,外在的榜样才能转化为内心的榜样。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常有这样的情况,每当我们听到动人事迹时,总是激动的流下眼泪,有的还立即表示出决心,但事过境迁就烟消云散,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应提倡“学榜样见行动”这一宝贵经验。

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观念上澄清一些认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付诸于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在循序渐进中才能铸就稳定、良好的道德品质。

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注意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武装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当然理论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学习过程中的言行一致。班主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听其言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观其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论先后,知为先,行为重”的行动指南。

2..以表扬、激发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中学生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感,但是往往有孩子气,幼稚不懂事,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班主任应给予适当的启示、指点,使他们放眼社会,明辨是非,从幼稚中醒悟,关心他人、祖国和世界,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所表现的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

篇7

随着素质教育纵深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学校基层管理工作者的班主任,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过去往往是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是语数外教师。只有主课教师才能担任班主任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班主任应该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格,所以,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

1.体育教师的个人优势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最熟悉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老师。而担任体育的大多数老师都性格比较开朗,并且大多接触学生时是在体育课上,或者是在班会上。这样的特殊场景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出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大多是在谈论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并且是在一种非常愉悦的气氛下,这样更容易加深师生感情。所以,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更容易和学生交朋友,学生更容易和班主任谈心里话。

2.体育教师的工作优势

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学生都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状态,特别是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体育教师更容易和学生亲近,在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性格。所以,在体育课中学生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心理有疾病的学生,如,自卑、胆小、孤僻的学生,在一般的课堂上很难让他们的这些缺点暴露,但是在体育课中这些缺点则暴露无遗。对这些“问题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达到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例如,让其经过充分的准备练习某一动作后,点名在全班学生面前示范,并且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表扬,并号召大家向其学习,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地建立,慢慢就会变得胆大,开朗起来,朋友也多了,也更爱学校,更爱学习了。

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不足

1.课堂情况掌握不够

由于体育教师的特殊性,造成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很了解。不仅如此,由于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其他科目老师接触也不是很多,造成在教学上与教师交流的不及时性与不畅性。同时,由于体育科目作为一门副科,在平时一周一般最多上两次课,这就造成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短,了解时间有限的局面。特别是在办公室的时间也大大小于其他老师的时间,其他科目老师在办公室需要判作业、备课,一般体育教师,不需要做这些,即使需要也是三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样就减少了和其他老师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的时间。

2.部分家长对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持观望态度

长时间的影响,家长只认可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对体育课教师担任班主任还是持观望态度。对于他们来说,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无非是校方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是体育教师“走后门”才当上的。他们对这种改革称怀疑状,甚至可以说是抱着很不客观的态度。

3.体育教学管理与班主任平时教学管理方式区别较大

其一,学生在观念中认为体育教学特点是宽松和活泼,行为规范要求比较放松。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得力,学生不适应,会有落差感,会感觉失望,不利于班级师生感情的建立。其二,体育课教学管理与平时纪律管理要求不一致,作为班主任更多的是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养成等,要求学生从细节入手,比普通体育教师对行为习惯要求更高,势必造成学生的不适应。

4.学法指导需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

由于平时任教科目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作业情况方面不易及时了解。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各任课老师多沟通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因此,对课堂或课后的学法指导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扬长避短,追求特色,努力成就优秀

1.让学生佩服你,信任你

作为体育教师,要想让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佩服你、信任你,首先自己得有能拿得出手的项目。特别是在学校组织的篮球赛、田径赛、马拉松赛中自己一定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一项或者几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你、敬重你。或者是在团体赛中,自己所带团队一定要在你的组织下、领导下成功完成比赛。这样,体育教师更容易在学生中开展管理工作。

2.借助体育活动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体育活动中往往需要消耗学生很大的体能,所以,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这对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3.利用体育教学环境特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在体育锻炼、游戏和竞赛中,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展现,无论孤僻、开朗、勇敢、胆怯,还是争强好胜、软弱怕事,都会在体育活动中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这样很容易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学生,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寓教于琐碎小事之中,这种思想教育密切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可行性,更具有说服力,对于做好班级工作也更有利。

4.充分利用时间,多下班级,多交流谈心

学校的课余训练及早锻炼让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得不早出晚归,每天早晨一般比其他教师提前1小时左右到校,可利用该时间下班级,查问题。由于体育教师免去了在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方面的时间,体育课一般安排在下午,而语、数、外等大多安排在上午,此时多下班级听课,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正所谓管理,要管也要理。管就是方法,理就是时间,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篇8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育团队,班主任是队长,任课教师则是队员,但队长没有行政命令权利,只有组织协调作用,任课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做到目标统一,协调一致,教育作用才会更加有效。如何创建优秀的教育团队,发挥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呢?这需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一、班主任是班级制度的建设者和实施者,负责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

任课教师除了课程教学任务,也要参与班级管理,配合落实班级规章制度并进行德育。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处理问题方法不一,可能科任老师持不同意见,认为管理学生不够严格或教育方法不恰当,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对班主任产生不满情绪;也有的班主任感到任课老师只教书不育人,出了问题往班主任那一推了事;更甚者在管理学生中意见分歧,相互排斥、相互贬低对方,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开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成立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教育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管理方案,定期召开班级管理座谈会,由班主任主持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办法,消除教师间的意见分歧,落实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情感交流不同引发的心理落差问题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关心学生也最多,相互之间了解较深,师生情感也是最深的,是科任教师难以达到的。有些学生认为科任老师不够关心他们,减少了与科任教师情感交流,一些教师会感到受了冷落,心理上产生一定落差,有时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使得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的情感疏远势必影响到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学生和科任教师桥梁的班主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积极进行协调和沟通。科任教师一般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较少,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的机会邀请任课教师参加,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情感交流;班主任也可根据科任教师的实际需求,适时安排学生为老师帮忙、做好事,如:在课间为老师“递上杯水”、在课后为老师“打好洗脸水”“送上一块毛巾”等。班主任也可提示在节日期间,班干部代表班级向老师进行慰问感恩;平时班主任自己也应做到尊重任课教师,把发生在任课老师身上优秀感人的事迹与学生共享,从而把对科任老师的尊敬和欣赏传递给学生。这样,科任老师也会体会到学生的天真可爱及班主任的尊敬和关心,进而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