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时间管理8篇

时间:2022-03-21 02:37: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时间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时间管理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59-02

0 引言

时间管理倾向是在时间运用方面,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和行为特征,主要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1]。第一,时间价值感:其作为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通常包括社会取向时间价值感和个人取向时间价值感。时间价值感作为个体对时间功能和价值的稳定态度和观念之所以能够对个体驾驭时间产生动力或导向作用,那是由于其能够充满情感的驱使人们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第二,时间监控观:其主要体现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以及结果检查等一系列外显活动中的能力和主观评估。其体现了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通常包括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以及时间分配和反馈性等。第三,时间效能感:其是指个体对自己驾驭实践的信念和预期,它作为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和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主要包括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方面。因此,三者分别是价值感、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方面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纬度上的人格特征[2]。由于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否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会对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问题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一方面,研究发现时间管理能力的高低从很多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于抑郁焦虑这两种负性情绪和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的研究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负相关[3]。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时间管理倾向较低的人。此外,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学生实践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同时,研究发现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和解释作用[5],时间效能感对社会适应能力有好的预见性[6]。另一方面,研究者开始关注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7],具有较高完美主义倾向性的个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8],A型者比B型者更加珍视时间,也更善于管理、使用时间[9]。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 方法

1.1 被试 从陕西省的四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此样本共包括101名男生和183名女生;其中,大一96人,大二81人,大三62人以及大四45人;150名文史类专业大学生和134名理工类专业大学生。

1.2 调查工具

1.2.1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由时间价值感(10个题项)、时间监控观(24个题项)和时间效能感(10个题项)三个分量表构成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黄希庭和张志杰编制。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纬度题项构成了时间价值感分量表;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五个维度测题构成时间效能感分量表;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另个维度题项构成了时间效能感分量表。包括44个题项的量表采用Likert 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 分至 5 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水平也越高。

1.2.2 心理控制源量表(I-E LCS) 采用Rotter编制的心理控制源量表[10]包含了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项都包括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且要求被试者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对于内控性选择不计分,对于外控性选择记1分,得分处于0(极端内控)―23(极端外控)之间的不计插入题得分。得分越高的表明越趋于外控性,此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程序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心理测量的程序进行,同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描述统计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文理科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效能感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F=2.756,p

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调查中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I-E LCS)对大学生的内控性和外控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逐步回归的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心理控制源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823(p

2.3 外控组和内控组时间管理能力比较 为了进一步考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参照前人的研究,以心理控制源量表分中数(13)为分界线,把被试分为外控组(IE>=13)与内控组(IE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学历、科系等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狄敏[11]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时间效能感维度年级差异显著(F=2.756,p

同时,研究还表明:心理控制源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也存在一定程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布与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和实践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相对于外控学生而言,内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以及时间效能感的得分要高。此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于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外控组,内控组学生无论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还是在时间效能感和ATMD总分上的得分都要高。

控制源反映的个体认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它反映人们内部和外部控制倾向,一个人对行为结果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将成功与否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认为成功与否完全取诀于自身而非外部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内控者。认为行为的结果是由机遇、命运等不可控的因素诀定是外控者,内外控是控制源的两个极端维度[12]。本研究中,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因为内控者对时间的态度比较积极主动,认可时间对自我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设置目标、安排时间,在对时间的管理过程当中形成了良性的归因模式。外控者对待时间的态度比较消极,否认自我内部的作用,经常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管理时间,对时间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外控者缺乏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设置、时间分配和反馈等方面的行为和积极体验,因此不能很好的管理时间。

4 小结

本研究中,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不存在性别、学历、学科差异,时间效能感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心理控制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张静,陈健芷.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838-839.

[3]李小霞,郑高洁.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2):30-31,34.

[4]付爱兵.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8):81-84.

[5]魏俊彪,张静,张坤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35-37.

[6]刘建平,熊月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29(3):69-73.

[7]王婷,袁婕.197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29-432,454.

[8]佟月华,陈(王莹).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84-86.

[9]龚艺华.高师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17-618.

[1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35,330.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日常作息

作者简介:程雁鹏(1990-),男,河南延津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山西?太原?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学生自主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3-02

时间是物质变化的一个过程,如果物质没有变化,时间就不存在,就算存在,它也没有任何意义。时间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资本和财富。正在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没有办法改变它的长度,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做到争分夺秒、专心致志。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职场生活各种资源管理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如此,时间管理与生活、学习、性格、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密不可分,并且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有效地时间管理,是大学生应该掌握并熟悉的一种基本本领。

北京师范大学张小方的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众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测试中以时间观念为重要的一项。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

本文以时间利用管理为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试图得到现今太原市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以及时间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为当代太原市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为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和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做出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一、研究设想

时间管理的合理性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有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程度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基于此,调查从详细的日常作息安排开始,为了提高调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特意将日常作息安排调查分为平时与周末。并根据结果,进一步提出各种相关问题。问题分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大类。最后引导性的提出是否愿意接受时间管理方面的指导以及喜欢什么样的指导等解决实际现状的开拓性问题,以此为学校相关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学生进行抽查,着重了解大学生一天时间安排情况以及时间管理上的困惑。例如,一天当中每个时间段的安排,以及影响自身时间规划执行的主要因素等等。调查对象客观全面,包括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等8所高校。调查对象随机,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收回问卷1000份,剔除问卷回答中相互矛盾或者随意勾划的无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共901份。

然后,将问卷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编码并输Excel中,通过筛选、查找、数据透视等功能,将答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调查小组成员多次进行数据核对和相关问题讨论,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在问卷答案编码清单中,提出了前10位高频词(见表1),在提出高频词后,小组对其进行深度讨论,以便得出其出现的原因、结果以及对时间管理的影响。

表1?问卷调查答案高频词

时间规划具体执行 需要指导 心中规划 不太满意

十分重要也渴望能管理好时间 不习惯拒绝别人 自制力不强

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看书自学 有序摆放物品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通过严密紧张的讨论,太原市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较低

数据显示,仅5%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时间管理表示非常满意,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时间管理存在问题,但时间管理意识不强,对自身的时间管理满意度低。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时间管理出现的问题,63%的学生是由于时间浪费所致,进而表现为时间利用效率低。其中15%的学生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15%的学生不习惯拒绝别人,勉强答应别人的事情而担搁自己的计划;9%的学生习惯晚睡;9%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睡觉;10%的学生由于懒惰影响时间计划;5%的学生随大流,自己没有主见。这些都是时间无意流失的表现,其中有些是自身性格习惯所导致的,还有一些是自身无法控制的。

2.时间规划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

调查显示,62%的学生做出时间规划后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计划已经制定,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因为社团的临时活动、学生会的紧急会议、周围同学以及室友的影响、恋爱等。经常表现出牺牲自己的时间以保全其他人的安排,但是自己内心却又不想、不愿意,无所适从,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很难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情绪的产生会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下降。不难发现,使得大学生时间规划执行中断的事情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面: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篇3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设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简易测试、课余访谈及查看学生时间日志等形式,了解有关时间管理的专题教学指导对他们的影响。

(二)调查对象以湖南农业大学选修了《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大一、大二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课堂中的简易测试涉及569人;课后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其中文科女生100人,理工科女生90人,文科男生56人,理工科男生124人);课余访谈学生20余人;查看学生时间日志152人次。

(三)调查时间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湖南农业大学的校选课《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的授课期间。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其他调查途径所取得的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范围,按照黄希庭等人提出的时间管理倾向概念[2],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时间价值感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上有较强的时间价值感,能认识到时间是有限而且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大学学习时间更是对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少部分的学生缺乏正确的时间价值感,这部分学生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足以说有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放纵,这必将导致他们大学学业不良乃至整个人生的失败(见图1)

(二)时间监控观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主要涉及目标设置、计划安排、时间分配、优先级和结果反馈等五个维度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主观评估(见表1)。在目标设置上,大学生对时间是实施和达成目标的根本保障认识不足,行动缺乏。在讯息万变的今天,大学生对未来的种种憧憬与自身的迷茫抉择错综交织,说明了大学中有关目标设立与实施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比较欠缺、滞后。在计划安排上,调查结果可以进一步证实大学生在目标设置方面的不足。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的随意性比较大,意志力不够强,这是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的典型表征。在时间分配上,调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或不能践行“学习永远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在学习与其他活动时间的平衡上有所偏差,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探讨,对大学生进行时间分配价值方面的正确引导需要加强。在优先级别上,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五成的学生分不清大学学习生活中各类事情的轻重缓急,有近一成的学生压根就没考虑过相关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正确的时间分配。在结果反馈上,显示出大学生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不足。

(三)时间效能感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时间效能感适中,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见图2)。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他们在高中时期都是各方面的佼佼者,其自我效能感原本都是比较强的,为何进入大学以后自我效能感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却出现了退步,这应当引起大学生和教育者的深刻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仅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其中大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占69.73%,大二第一学期的学生占30.27%)有关,他们仍处于逐步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的过渡期和调适期,他们在时间管理上的倾向基本一致。

三、加强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对策

(一)学校应强化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观是强化时间管理意识的前提。时间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时间是一种特殊资源,任何时候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都不为过。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求知欲最强、精力最充沛、思维最开阔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必须珍惜时间、学会驾驭时间,明确时间管理的实质在于目标管理、事件管理、自我管理三方面。其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管理就是对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时间管理的效率[3]。这是由目标本身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决定的。因此,大学生强化时间管理首先应意识到设定恰当目标的重要性。其二,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成一系列相关的事件的过程,可见事件在目标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而每一个事件的达成,都依赖于时间的消耗,单位时间内能否达成最终目标,取决于对事件的具体管理规划和实施。因此,大学生强化时间管理还应当意识到对轻重缓急不同程度的事件付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三,由于时间所具有的独特性,时间管理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时间,而是与时间息息相关的“自我管理”[4]。时间管理既是一门适用于所有人群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个人与时间之间的“相处之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于中学时代已经是高度自主的,因此,大学生强化时间管理必须意识到自我管理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主宰作用。

篇4

【关 键 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现状 问卷调查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由此可见时间是一种珍贵和稀缺的资源。那么何谓时间管理?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变化。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变的历史,早期的时间管理主要体现在利用一些便利贴、备忘录和记事本将一天或一定阶段所要做的重要事记录下来,此后的时间管理方法则逐步注重计划性,人们往往利用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计划和安排事情,通过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来分配自己的工作重点,这一时期的时间管理方式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应用在学生学习上则注重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和数量。现今的时间管理则更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要求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往往会自动膨胀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因此,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见,做好时间管理不仅要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更要善于将时间投入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事情上,从而达到效果、效率、效能的“三效”统一。大学四年生活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学习阶段,直接关系着我们未来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是摆在很多大学生面前的困惑。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普遍存在浪费时间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为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基础,本次课题就是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就以浙师大为例进行抽样调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达96%。问卷的内容是有针对性地问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一些问题,一般采取三至四个问题供学生选择。通过问卷调查,基本能反映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得到的数据笔者进行了仔细和细心的统计,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75%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浪费时间现象

很多大学生都承认自己存在严重的浪费时间现象,轻易地让时间溜走。一般初到大学他们都壮志雄心觉得自己一定得好好学习,充分利用大学时光。但是往往不懂得怎样进行时间管理,于是迷茫地度过了大学生活。明显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有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或者逛街等,隐性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是有些大学生似乎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做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尤其很多忙于学生会各种工作和活动而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同学做事缺乏条理和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迷惘,在迷茫中荒废掉了宝贵的时间。于此相对应的则是7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充实,只有少数的5%的人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2.51%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方面知识有一点了解

关于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方面知识的调查了解中可以看出大约一半的人有一点了解,25%的大学生表示从未了解过,24%表示了解一些。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甚至还有一小部分表示从未接触过。由这个问题进而问到学生是否自己有过时间规划过,调查显示77%表示偶尔有,只有21%的学生表示一直有,2%的学生从来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管理自己时间上缺乏一种坚持,或者自己没有正确分配时间导致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了。但是在问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上90%的大学生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广大学生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只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指导。

3.关于大学生自己认为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调查分析

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4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这种规划的习惯,48%的大学生觉得个性不喜欢被时间限制,7%的大学生认为是学生工作等其他活动导致的。仅仅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真正原因,需结合以上问题调查加以综合分析。

从整个问卷调查来看对于大学生浪费时间、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原因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

第一,缺乏自觉性。目前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具有盲目和随意的特点,在纷繁复杂的课堂之外,在选择休闲活动时缺乏主见,往往是周围流行什么,他们就追随什么流行风过后又感空虚无聊和失落郁闷等。大部分学生的活动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对自己的时间缺乏规划和管理,更谈不上开发。很多学生都存在懒惰思想,对于制定好的行动计划,往往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使计划付之东流。可见,引导并帮助学生勤于思考、学会总结,善于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时间结构不合理。据调查,时间用于专业学习之外,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睡懒觉”、“室内闲谈”、“上网聊天”、“娱乐玩耍”等方面,有意义的活动时间过少;社会活动中小圈子交际活动过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第三,对时间管理了解不够。很多大学生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但对时间管理概念很模糊,不懂得一个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并非所有大学生都不愿规划使用自己的时间,大约77%承认自己偶尔有时间的规划,但是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的问题在于对时间规划不尽合理,缺乏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实践表明,尽管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充裕,但他们当中不少人用于娱乐休闲时间远超过用于课余学习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帮助一些大学生合理规划好自己大学时光,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既丰富多彩,又能保证他们获得学业上的成功,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对策

(一)明确自己的目标

时间观与人生相关联,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他的时间观。一个人将一生的时间当做一个整体时,首先必须考虑它的起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好目标,明确在什么地方使用自己的时间。当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时,我们才能正确对待时间,把握时间,利用时间,成为运筹时间的人。确定目标有如下原则:目标表述必须具体;目标必须有量化标准,目标的标准必须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必须有时间限度;目标的结果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二)制定合理的计划

制定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计划至关重要。首先可以为自己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一写下来,自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同时,我们应该分清楚必须做的事情和不必须做的事,知道什么是紧急事,什么是重要事,从而合理调整时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将事物分段,做一个长期规划,一步步向目标迈进。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节律,呈周期性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钟”。受这种变化的影响,我们的体力、脑力就会出现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现的起伏现象。有的属“早起型”,有的则是“晚睡型”。所以,我们就要找出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的时间段,也就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把重点的、难度大的事情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内去完成。这样做所花费的时间不长,但往往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在低谷的时间则应安排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制订计划还必须强调的是,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三)合作执行计划,跳出紧急误区

在事物区分的基础上,一个好的计划会让生活变得更充实,但必须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并加以落实。大学生应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适当取舍,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有意义的事情。在执行计划时,则应该努力克服困难,避开环境影响。当然,我们在区分紧急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进入所谓的紧急中。“重”和“急”是不一样的概念,人们往往去做急的事情。但是,大部分急的事情其实是不重要的。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拿去做那些紧急的事情,而要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以便保持平衡。很多同学会苦于自己制定的计划无法长期执行,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执行计划中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可以选择一至两个平时在一起较多时间的同学,各自熟悉彼此的时间管理计划,然后一整天结束之后相互监督各自的执行情况,如完成的很好可以相互约定一起去放松自己的心情之类的事情,这样提高完成计划的积极性。

(四)进行计划执行后的思考及修正

计划执行后我们需定期检验自己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及时地总结经验,如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应及时加以修正,以利于下一步计划的制定。

虽然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但你只要细心观察,节约点滴时间,你是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把看电视、上网这些浪费掉的时间省一些出来,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大学是容易迷失的时候,所以时间管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时间管理的原则要求我们节约时间,爱惜时间。节约时间很重要,但是提高个人时间利用效率则更重要。只有提高个人时间运用效率,我们才真正地合理利用了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要守时惜时,发挥每一分钟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报,2001,33(4):338-343

[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

篇5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 大学生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涉及到对时间的有效管理。然而时间管理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他们的时间使用效率,可以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为个人学习和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时间管理倾向理论分析

为了让时间能在人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时间管理做了多重的分析。Britton、Macan等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究。Britton和Glynn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时间管理看作是心理管理的一个方面,把人的时间管理与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类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管理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理论模型。在中国,黄希庭、张志杰两位学者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对时间的认识和管理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青少年的可塑性比较强,通过研究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加强其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获取一手数据,更好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选取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的三所大学中在读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50 份(温州医学院150份,温州大学200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10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45 份,有效率为76.67%。通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目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浪费现象严重

当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普遍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多年来中小学的教学只是重视对升学科目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在综合素质发展,当学生以分数高低的标准通过层层选拔,从一种紧张有序,目标明确的学习中走出来,进入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学生没有系统地开展时间管理,只重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时间的分配就全由教师来完成。因而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爱惜时间,从而造成了上课玩手机、睡觉,平时漫无边际的上网、逛街等现象的普遍存在。

2.2 时间价值感有误

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大学与高中有所不同,在中小学,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以此为学习目标就导致了教学上盲目的分数主义,结果便会使学生形成读书只求得高分心态,因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大学更多地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非高中时代的“填鸭式学习”。学生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成绩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而就形成了种种不良的认识,如考试只求得六十分,多一分浪费,他们的学习生活顿时变得没有了目标,原来指向高考的学习动机现在不知道该指向哪里了。他们对学习的价值开始产生了怀疑,有的学生甚至会怀疑自己多年的学习价值。因此,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价值观不清,以至于产生了诸如空虚、乏味等不良心理,造成时间价值感有误,主动学习不强。

2.3 时间管理计划性弱

大学生的时间驾驭能力不强,时间监控感不够高,尤其是计划安排、目标设置和反馈性的水平较低。在计划安排上,普遍存在无计划或无合理计划安排。并且由于自身的惰性心理,没有及时完成的任务,得过且过。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没有考虑短期与长期计划,目标不明确,无法很好地驾驭时间,最后事半功倍。在反馈性水平的问题上,低水平的反馈与无反馈,使得大学生无法了解自我对时间利用,驾驭能力的强弱。

2.4 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低

有效的时间管理会带来较高的满意度。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合理地安排和计划时间,更要求大学生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即在有限的时间里以较高的效率来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像有些大学生每天从早忙到晚却仍旧感叹时间的不足。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弹性的时间管理作为时间管理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之一,用以评价大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现状的满意度。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很少有大学生对时间进行弹性管理,更有甚者不知道时间的弹性管理,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从而降低了时间管理满意度。

3.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不仅是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然前提。加强大学生科学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有效管理时间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应充分发挥学校在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开设一些能正确树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基础或选修课程,例如从入学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从大学生一入校,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要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对时间价值感的感知力,在清楚对时间的浪费除了显性的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做事情的三心二意,或是心不在焉。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专注做事的习惯养成,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地用脑,才能在做事情时专心致志,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3.2 强调目标管理

由于时间的供给无弹性,通过强调目标管理,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计划。制定计划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并有适当的弹性。制订计划也可以利用时间表来规划时间。先规划好学期计划,构建一个宏伟的蓝图,在根据学期计划,制定周计划,并细化到日计划,使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中长期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注意学习计划中各学科的时间分布。根据目的、难易、进度,确定时间的分布情况。应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用于完成难度大的学习或重要的事情。而一些耗时少而又不太急的事情可安排在零碎时间。注重计划实施中的自我监督和实施后的自我检查。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在临睡前评价该日的计划完成情况,并注明未完成的原因。实施计划时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你专心学习,集中注意力。其次,分辨轻重缓急。运用著名管理学大师斯蒂芬·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首先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把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放在最后。

3.3 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

提升时间管理中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大学生努力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使得时间效用最大化。在管理学中这便是危机处理能力。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为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按照60:40 规划原则,将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计划安排工作时间不要超过60%,并留出40%的机动时间来处理不期而遇的事情。第二,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第三,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为了使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就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仔细分析将做的事情,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另外,对自我的激励也是提升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的好方法。认真地完成,及时的激励自我,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

3.4 注重自我评价,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

在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时, 一方面要注重对诸如目标设置、计划、安排等时间管理行为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体验, 即形成学生对时间的自我控制感, 以此达到积极的效果, 从而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反馈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大学生对于每天计划的实施情况要进行总结,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思考如何处理。当然,对于优质完成任务的,就要及时给予自我奖励,形成激励。通过反馈,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时间的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个人对工作越满意,就越会对工作持积极态度,相应的对工作绩效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合理利用时间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最终实现对时间的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Britton B K,Glynn S M.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A cognitive model of time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In:J A Glover,R R Ronning,C R Reynolds 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Plenum Press,1989.429-440.

篇6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55-02

【关键词】 时间安排;对比研究;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TMD )是个人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的合理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管理过程的倾向性。自从2001年黄希庭等[1]正式提出这个概念以来,短短几年研究成果不断[2-3]。一些研究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可能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预测作用[4]。该研究旨在观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的一般规律,为高校人材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包头市3所高校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有效被试522名。其中大一年级学生112名(男生51名,女生61名);大二年级学生141名(男生56名,女生85名);大三年级学生121名(男生51名,女生70名);大四年级学生148名(男生71名,女生77名)。平均年龄(22.14±1.64)岁。

1.2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调查员经先期培训,使用统一指导语,按时回收问卷。测试工具为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5]。该量表共44个题项,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5级评定,包括3个分量表,即时间价值感(10题)、时间监控观(24题)和时间效能感(10题)。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对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测试得分比较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现为一~三年级呈上升趋势,四年级略有下降。各分量表除时间价值感外,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不同性别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测试得分比较 见表2。

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男女大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时间价值感得分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比较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间只有时间价值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得分均为非独生子女学生大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2.4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专业不同满意度及不同学习态度大学生间比较 由表4可见,对所学专业喜欢及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及各维度量表得分均大于对不喜欢所学专业或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不可变性、无存贮性和无替代性,但却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那么就必然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轨迹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利用和管理时间,对他们现实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6]。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随年级升高存在明显年级差异,这与兰玉娟等[7]的报道一致。男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总体上没有差异,而独生子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一年级新生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突然变化,环境、角色出现了明显改变,使其面临艰难的适应期,并由对时间的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过渡。所以无论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上,还是在各维度得分上均低于其他年级。随着环境的慢慢适应和各种习惯的养成,使他们对时间管理的能力、信念得到很大改善。所以在大二、大三年级时,时间管理倾向得分均呈上升趋势;而大四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目标和形式的变化,使时间管理倾向发生相应改变。独生子女大学生因以往生活经历的影响(过度照顾和依赖等),通常生活能力不及非独生子女,对大学新环境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更长时间,从而使他们在时间利用和使用时间能力上存在差异。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也会受到他们自身观念和态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满意、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纬度得分明显高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表明自我价值感、对生活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发展有关,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8]一致。综上分析可见,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既有自然发展规律,也受学生观念、态度及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论个人时间管理倾向.心理科学,2001,24(5):516-519.

[2] 孙圣涛,姚誉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86-187.

[3] 牟丽霞,王丽.浙江省高师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1-63.

[4] 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24(6):649-652.

[5]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2.

[6] 石沙泉,曹守莲.军校学员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95-97.

[7] 兰玉娟,雷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06,21(3):85-89.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73-01

一、背景

强调自主精神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了在有限时间里获得更多发展,使自己的时间效用最大化,时间管理的意识、倾向油然而生。

二、内涵界定以及分析方法

时间即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时间的过程所形成的轨道。所谓时间管理,即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对时间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Lee J W,1989)。时间管理可划分为时间管理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绩效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

本文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针对西南交通大学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以期获得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运用管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习惯不普及

时间管理的重要工具就是提前计划,这是时间有序高效利用的前提。然而,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尚未建立计划习惯的比例有68.42%,可见高校学生中,这种计划的习惯尚未普及,大多数学生不善计划。

(二)时间分配不合理

大学生一般将时间用于:学习、社团、兼职、休闲娱乐等几个主要方面。本次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结果显示, 61.05%学生选择呆在宿舍睡觉、打游戏。可以看出,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选择比重偏大。

(三)实施阶段低效率

时间管理实施阶段的时间利用效率直接决定了时间管理的最终成果。然而在这关键阶段中,大学生们往往很难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四)对时间的焦虑感较强

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大学生的态度偏向于积极地利用,即有时间的紧迫感。但本次调查显示,有90.5%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会在做一件事的同时担心着下一件事,有时间焦虑感,其中24.2%是经常性存在这一症状。

四、原因分析

(一)教育管理方式在衔接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入大学前长期处于被管理的环境中。他们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家长、老师计划安排好的,这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大学与中小学两种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在衔接上缺乏合理的过渡准备期,使得大学生们在一个自主化的环境中,却不善于为自己的时间拟定一个计划,也不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化时间安排使生活更加平衡。

(二)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的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主观态度、对外界干扰的屏蔽能力等都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在时间管理实施阶段的效率。很多大学生屏蔽干扰能力欠佳,易受到外界干扰;自我理性不足,容易受情绪化影响;时间利用上的不良品质如拖拉的习惯等。

(三)高成就动机与低效率的矛盾影响

高校学生在大学这个较高的平台上,大多数都会产生较高得成就动机,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然而由于时间管理的低效率导致了现实与期望的巨大落差。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感到的焦虑与不安,以及较低的自我时间管理评价。

五、对策分析

(一)合理计划,目标激励

计划是管理的五项职能之首,它在任何管理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计划要以目标的设立而不是固定的时间点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计划具有弹性,更符合实际要求。目标具有激励功能,能够不断激励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实现目标所需完成的任务。这种计划远比紧密严格的日程安排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教育管理方式应合理过渡

长时间由老师、家长代管的大学生个体,会被培养出一种自我管理的惰性。也妨碍了其完整个体成长成熟的要求。

(三)大学应加强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

大学应该要起到宣传积极得时间观念意识的作用,创造出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使得大学生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不至于形成消极无为的思想,保证学生之间的同化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并且适当开设介绍科学时间管理方法的课程,使得学生更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时间管理;能力培养

时间管理是指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大多数事业成功者首先是时间管理的成功者。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在学校里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以时间为单位,确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奋斗目标,按时间管理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能够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确立目标、分配时间、权衡轻重、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自觉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企业时间管理的特性分析

企业时间管理是指企业以清晰而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对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在每个时间段内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然后聚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目标。企业时间管理的有效与无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理念是国内外企业家们对企业运行成败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企业的时间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性:

1.时间管理的计划性。企业时间管理具有规划体系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企业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检查和总结,区分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任务的程度和业绩,为企业领导层确定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优劣提供了考核依据。企业通过奖惩的手段强化了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形成了企业内不同层次员工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每位员工必须按照不同级层的计划要求,自我设定目标,自我时间管理,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得劳动成果。

2.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管理体系是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制度,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能严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其职能、任务和权限,并有一个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企业对时间管理必须体现出管理体系运行的高效与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满足企业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要求。即,全体员工通过熟练地掌握劳动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实现劳动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3.时间管理的科学性。企业时间管理应该采取合理分配时间的科学方法。一是时间系统分配法,从人员岗位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运行时间、工艺方法的控制时间等要素出发,从大到小、逐层深入,寻找和确定合理的时间,降低时间成本。二是事件优先排序法,区分重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突出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三是研究员工生理和心理在工作中的变化规律,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实现在工作岗位上的“零适应期”。然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新生对大学以主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适应,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可支配课余时间较多,不会合理地计划和管理时间,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40%,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60%。大二时,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而部分学生都将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70%。大三时,学生心理相对成熟,开始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这时他们面对学习、考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显得时间不够用而分身无术,非学习时间约占去所有时间的80%。

2.时间安排不均衡。部分学生学期初期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期末考试前学习时间逐渐增多,甚至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显然学生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权衡轻重缓急。

3.职业规划不明确。有的学生急功近利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考证或参加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

由于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珍惜和管理好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掌握大学生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当临近毕业时,面对招聘单位却因为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而不易就业,既使侥幸就业也很难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员工的约束,而被解聘。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若掌握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地支配课外时间,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尽可能多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管理应符合企业时间管理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1.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主动设计人生规划,积极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并将规划分解到每个学年。先以自己的专业、志向、兴趣作为人生规划的方向和动力,再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明确定位职业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分解到每个学年。再在本学年的学习目标里找出一个核心目标,依照目标排列重要程度,设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目标制定要量化,要有挑战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时间分配要合理,长短结合,由远到近,要有完成目标的时限。

3.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一是记录自己的时间,找到浪费时间的原因,减少无效的非学习时间。二是事件分类法。把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确定优先顺序,先做在校期间的临考复习、按期完成作业等“重要且紧急”的事,再做大学里应掌握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不做上网、聊天、玩游戏、阅读无聊小说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三是“二八定律”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出最重要的20%的事情,将主要时间花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