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生态化8篇

时间:2022-06-17 02:36: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生态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生态化

篇1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 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转贴于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 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篇3

【关键词】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化 发展 资源 环保 可持续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始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环保。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的关注,包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业上,建筑生态化成为了建筑设计中所必须重视的。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集结人类智慧,利用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建造出来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人类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建筑。因此,作为为人类服务的设施,其建设和设计都必须以人为本,还要兼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目标,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应运而生。

二、生态建筑设计思路的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筑上以生态友好为主要标准,建筑的设计在生态化上全面且细致,其设计思路需要涉及并满足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1.设计上越来越注重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协调,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如今的建筑设计,一般都对建筑的个性特征十分重视,即要突出建筑的独特性,要显示不同的功能特点。但是,建筑作为一种硬件设施,其外观和个性,应该放在第二位,放在第一位的是该建筑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即舒适度和经济效益。与生态、人文环境相协调,就能够保证舒适度,符合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节能环保,节能也就同时意味着减少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设计材料上选择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建筑的供能因地制宜采用环保能源。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新型材料都有针对性地向环保化发展,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现在很多生态建筑设计上,都在室内绿化、用水循环利用等方面下功夫,这方面的材料都已经出现在建筑材料市场上。同时,建筑采用当地较为丰富的环保能源,地热、天然气、风能等都是清洁能源,都符合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初衷,即生态可持续。

3.生态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建筑具备建筑再利用的可能。这是近年来国际上都相当重视的课题。建筑也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进行再利用,这符合“生态建筑”之称。生态建筑设计,要求设计的建筑在使用寿命终结后,不需要拆掉重建,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上的修补修缮,满足继续使用。如果一所建筑能够被再利用,那么就可以避免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重建的巨大开支。

三、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在建筑设计上,对生态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增多。下面介绍建筑的能源使用、减排再利用、自然绿化这三个方面。

1.能源利用。建筑的供能选择相当重要,特别是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发展,一栋摩天大楼的耗能是相当惊人的,若能使用清洁环保的能源,就能够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上取得很大的效益。一栋建筑,供能系统是相当复杂的一部分,在设计上需要考虑清洁能源的供给必须高效。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结合气候特点,寻求减少能耗的途径,如可以设计在楼顶安置太阳能设备蓄热蓄能、采用玻璃窗结构增加采光减少白天的能源消耗、设计高效的通风系统和使用保温建筑材料减少对中央空调的依赖。这些设计都能在满足建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同时凸显出生态化的优势,也符合社会发展、建筑业发展的要求。

2.减排再利用。要满足一栋大型建筑的能耗所需的能源的量是巨大的,也因此建筑消耗能源所排放的废料也将是相应的巨大。建筑设计追求生态化,其趋势必然要注重在减排再利用上下功夫。大型建筑所散发的热废品的量是巨大的,热废品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就有机会循环再利用,应用于建筑的保温等方面的需要。在减少排废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使能源使用效率更高更环保。而且相当于其他方面,在减排再利用这方面上进行设计相对简单,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都发展得较快,所需的成本也较低,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一个相当高效的选择。

3.自然绿化。生态化可以理解为与自然环境的兼容,自然环境中少不了花草树木。如今,关于建筑绿化的问题已被广泛重视,建筑的设计也都注意到这一点。只有在设计中考虑绿化布置,安排专门的地区作为绿化所用,才是真正的做到建筑设计生态化,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如上,绿化的配置是体现一个建筑设计是否考虑生态化的重要指标,在建筑设计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的布局和实际效用,在绿化布置时,要考虑与周边绿化体系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关系,在整个建筑的布局上,应注意减少对原本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保存原始绿化植被。只有充分考虑绿化配置,软化人工建筑环境,才能够使建筑尽可能地达到与周遭生态环境相协调,从而成为生态友好型建筑。

四、结束语

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而又脆弱的有机整体,人类是整个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但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时,人类开始注意到努力做到生态友好。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是人类主要的活动环境,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我们应该注意到如何使之更加生态友好化,这也是生态建筑的存在理由,更是在建筑设计中追求生态化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0,(10), 16~19

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建设设计;生态化;趋势

一、生态建筑内涵及特征

1、生态建筑内涵

生态建筑作为近年新出现的全新建筑形式,对于生态建筑的解释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从整体上而言,生态建筑就是把建筑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经由组织建筑相应的内外空间的不同物态因素,在本身的生态系统内部实现物质及能源的秩序化循环转变,从而得到一种污染少甚至无、高能效及环保的生态循环且平衡的系统。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现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建筑可以提供健康绿色的环境,并给予建筑使用者高质量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二是降低能源耗费,有效地保护自然和尊重环境,使建筑和环境实现有机理融合。

2、生态建筑特征

以建筑设计视角而言,生态建筑的表现主要是选取不同的绿化方式用以提高建筑周围的小气候,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以提升建筑空间的适应能力。

设计生态建筑,就要从生态建筑的特征着手,其特征表现为:一是强调整体、系统地考虑建筑的设计区域内外环境的相应关系;二是重视人和环境及自然和谐共存,互不分离;三是建筑材料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选取天然材料和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选取天然和再生能源;四是选取节能、环保技术用以防治环境污染;五是选择建筑的宅址尽可能远离污染区域;六是尊重建筑设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的原始状态,因地制宜进行设计;七是建筑产品注重生态文化,强调生态内涵;八是设计是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作用的结果。

二、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市容建设的不断进行,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建设设计中都会产生重规模、忽视环保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一些城市建筑设计牺牲了环境保护、加大了能源浪费。在而城市发展中,由于城市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态元素设计会减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破坏程度,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生态建筑有利于推进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大幅增长。

2、可以大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是各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生态建筑可以冲破城市固有的规划和建设束缚,使城市建筑设计推进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保护能源之间实现有效统一,完成经济间布局的合理、科学,大力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3、可以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生态、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要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中因为严格按照城市发展的全面情况展开系统设计,实现了城市环境和能源的资源分布的平衡。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必须有效促进市民健康、推进教育发展,并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和能源的使用情况,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三、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面对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探索建筑设计生态化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是倡导和推广生态建筑未来的必然选择,即生态建筑目前有研究原生生态建筑、运用新的生态技术提升建筑生态化的这两种发展方向。

原生生态建筑的优势在于:原生生态建筑多数选取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形式;原生生态建筑中人们自觉运用本地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并充分考虑了所在地气候条件;原生建筑对于自然环境比较敏感。因为重庆建筑的本质就是强调回归自然,所以建筑师在研究原生生态建筑时可以寻找到一些生态建筑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运用新生态技术提升建筑生态化,则是强调建筑师尝试利用新技术以改造建筑的环境使之如同生命和自然的循环系统一样,具备生态化的能源与材料的循环过程的自我控制与优化。建筑设计生态化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从能源利用、材料运用和自我调控三方面进行。

1、能源利用

尽量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永不枯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及热能等。如设计建筑使之生态化,利用面积较大的玻璃用于建筑屋顶,用以回收太阳能产生的热量,经由一些手段处理后,可以将其转化成为其他能源用于建筑热源供应和照明提;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建筑设计生态化强调使建筑本身节能、环保,这不仅仅是降低能源使用,还要提高能源利用和优化使用能源。即必须选用相应的措施未完成资源消耗和能源再生的转化。

2、材料运用

建筑设计生态化一定要,首先,在材料运用方面选用能够可以更新、改造或者再利用及再生资源,尽可能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其次,一定要运用建筑所在地的本地资源,以实现本土生态建筑的成本降低。建筑材料一定要选用生态性的建筑材料,这样的建材可以有效实现在材料生产、材料使用、材料废弃及材料再生循环的整个过程中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融合,实现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污染来完成最高的材料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3、自我调控

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自我调控主要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调控,其中被动式调控指借助于建筑本身的结构和组件,如建筑的门窗、阳台进行遮阳处理,建立起适宜的生存环境,这种被动式的调控源于解决传统建筑,关注建筑环境和深刻理解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用这些指导建筑设计生态化。如国外有些住宅的建筑师经由选取玻璃暖房及相应的构造形式使建筑取得了出色的保温和隔热效果;主动式调控则是现代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最大成就,即计算机技术进行到了建筑设计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把设计师的外延思想以有效的形势表现出来,因此带动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技术性革命。建筑设计师可以经过主动调控把建筑生态的设计进一步精细化、准确化及严密化,从而实现了把建筑设计生态化和建筑构造、物理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有机融合。

结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全新的建筑形式,而建筑设计生态化更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们共同完成着和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一脉相承,并逐步完善从现代建筑向生态建筑的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 王钲日. 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2)

篇5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

世界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的骤减造成了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状态,生态环境的破环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巨大发展,但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共同的追求目前,因此,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转变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建筑的内涵

建筑设计生态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所谓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将建筑看做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利用建筑的内外空间对各种不同物态因素进行组织,在生态系统内部实现物质和能源的有序循环和转变,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高能效、低污染、高环保。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生态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环保、清洁的居住环境,是人们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和休闲空间。第二,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1.2 生态建筑的特征

生态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不同的绿化方式改善建筑的内外部环境,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生态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建筑设计区域的内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二,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取节能环保、低能耗的可再生能源。四,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环境的污染治理和防护。五,注重建筑项目的生态文化,尊重建筑设计的生态内涵。

2、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2.1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设计都过于关注建筑规模而忽视了建筑环保的问题。建筑设计师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忽视,往往会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以及后续建筑项目使用的高成本。如今,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定的生态化设计理念和元素,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整个城市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2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促进了城市建设、经济增长、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步性发展,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和必然趋势。

2.3 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建筑设计生态化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环保、经济、建设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想实现城市环境和能源分布的平衡和稳定,就必须按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建筑设计。作为一名合格的生态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信心,将保护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重视城市建设的生态化环境保护,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探索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对建筑生态的研究主要包括原生生态建筑和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建筑生态化发展两个方向。相比而言,原生生态建筑对自然环境更具敏感性,其建筑设计约束更加严格和苛刻。

3.1 能源利用

近些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现象日益严峻,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光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在建筑行业中,采光器、追光器以及反射管等光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完美融合。此外,比较常见的光能技术的应用就是太阳能的利用,如今,太阳能技术的使用已经逐渐在各大城市和农村中实施起来,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热能、光能稀缺的问题。能源的利用不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整个建筑实现了生态化和节能化。

3.2 材料运用

建筑设计生态化中得材料运用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水暖等材料的运用、通讯材料的相关运用以及各类建筑装修材料的运用。当然,材料的节约也属于材料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生态化设计过程中,将材料的节约作为约束条件考虑到设计中,并通过研究和分析,重点把握材料节约的关键环节。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的精简和节约,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地体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对结构材料的节约上,具体表现在选用轻型的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砖砌式结构,构造方形的建筑构架,这种建筑结构既能节约成本,又称减轻建筑本身的承重量,从而使整个建筑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自我调控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自我调控。所谓主动式调控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的应用,这种方式是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成果。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用形象的三维立体模型呈现出来,因此进一步带动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技术性变革。通过主动式自我调控,建筑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生态化设计进行准确化、精细化和严格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建筑设计生态化与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完美融合。

4、结语

生态建筑传承于现代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们不必要太在意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区别,从现代建筑向生态建筑的过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郑明凤.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5,03.

篇6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人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应用智慧及科学技术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建筑,建筑设计就需要从技术、性能、社会及经济等方面考虑,尽量满足人们需求,建筑设计是集工程技术、经济、资源和文化于一体的工程。而建筑施工过程会消耗巨大的资源,此时就对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要从性能、整体布局、技术选择和空间组建等方面考虑,不断对设计进行改善,力争以优先资源条件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大化,以有限的经济水平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

1.生态建筑的涵义

1.1生态建筑涵义 生态建筑属于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和工种间的交叉合作,更需要社会的参与、重视及监督。从根本上来说,生态建筑是利用生态学理论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让建筑不仅具有生命力,还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生态意识及可持续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生态建筑设计要以社会与自然平衡互动并发展为基本设计理念,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对人类本身及其追求的和谐自然发展重新思考。实现生态建筑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仅依靠生态建筑设计师就能实现,生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需要设计师及所有人类的共同努力。同时生态建筑能够将人类、自然和建筑链接起来,不仅保护自然环境,还能为人类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从设计角度来讲,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利用多种绿化形式改善小气候,对自然采光和遮阴更加重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保证空间适应性的前提下,利用大跨度轻型结构;对于垃圾分类及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都要表现出人性化观念。 1.2生态建筑特点 通常情况下生态建筑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原理污染源的地点作为生态建筑基地,同时对空气和水源质量进行考虑;第二,建立适当的防污染措施,充分利用节能技术来降低能源浪费;第三,在设计过程中体现生态建筑是综合多学科的工程项目;第四,生态建筑设计体现人文性,要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第五,对建筑外部及内部的关系要充分思考,保证通风设计更加自然;第六,根据周围环境因地制宜;第七,能源尽可能使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第八,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要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第九,建筑材料尽可能使用天然材料,这样能够展现自然特性。

2.生态建筑设计遵守的原则 2.1节约能源 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节约能源,同时选择的材料需要耗能低,在建筑运营过程中节约能耗的潜力是很大的,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利用再生能源来实现。依靠建筑设计及构造等方法实现自然采光、通风、遮阳等目的,利用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这是最为实用且有效的方案。典型的节能建筑就包括太阳能建筑,多采用被动式为主。日本设计师加藤义夫设计的大岛及明野外村住宅都采取坡屋顶蓄热。由于光电板价格高,因此使用次数很少,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应用较多,主要是从节能效果和长远发展来考虑。而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始利用光导管将阳光引入室内实现照明。资源循环利用是节能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老旧建筑再利用、建筑物拆除后的资源再利用。 建筑设计中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太阳能、热能及风能等能源,屋顶可以利用大块玻璃制作,能够更好的对太阳能热量进行回收,经过处理之后可以转化为其他能源,不仅能够提供热源供应,还可以照明。同时利用环保节能技术对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节能环保得以实现,降低能源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利用率,所以对于资源能源再生转化技术要不断探索。 2.2建筑材料应用 材料应用方面保证更新、改造和再利用,对建筑设计实现生态化有很大帮助,对当地资源充分使用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并且材料选用要符合生态性原则,以此保证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保证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情况下,实现最高的材料使用率。 2.3自我调控 生态建筑设计的自我调控有两种,即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调控是根据建筑物本身构件和结构,对阳台和门窗的遮阳处适当处理以营造舒适的环境,被动式调控主要是针对传统建筑,实现对建筑环境和设计理念的关注及理解。当前,国外的建筑设计师根据玻璃取暖和适当的构造方式,已经实现建筑隔热和保温的目的。主动式调控可以说是生态化建筑设计取得的最大成就,在设计中充分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真正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设计理念结合的目的,使生态化建筑设计有了技术性的飞跃。同时生态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主动式调控进一步对建筑设计精确化、细化和严谨化,最终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

3.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一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筑师对于人与自然问题方面已经达到共识,人类应该共同倡导并宣传生态建筑设计。如今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发展。

3.1原生生态建筑的研究 当代的生态建筑发展应该从建筑形成方式开始探索,主要包括人类活动的本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要从这些方面出发,充分表现生态建筑的的生态化内涵。在海德格尔存在意义的哲学体系中表示:定居是很重要的概念。定居重要的是场所而非空间,居住场所包括人和场所的关系、场所和空间的关系。人定居的原因主要是体会到居住场所给人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稳定的精神,我们可以称之为场所给人类带来的生态精神,因此这种建筑就被称作原生的生态建筑。 3.2加强生态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想要更好的实现建筑生态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探索、宣传和应用新型生态技术,这是加快建筑生态化发展的关键之处,目前已经从生物进化向自觉性的科学技术进化的阶段发展。萨克森发表的生态哲学中表示,地球进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此阶段原子、分子之间的物理作用是进化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低级生物转变为高级生物,在这个部分自然选择及遗传基因是关键作用因素;第三部分,就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钻研的进化过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对人类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自此生态技术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4.结论

只有保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那么人类才能延续,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人类在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筑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就十分重要,要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人类更应该对生态建筑设计技术研究,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国志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 第09期

篇7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1导言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于追求降低环境负荷,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减少污染、减少耗能、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建筑建设作为能源消耗非常大的一个行业,必须要实行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现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生态建筑设计

2.1生态建筑的概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总体上是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地循环转化,实现一种低污染高能效的环保生态循环系统。让建筑本身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能够给建筑的使用者带来高质量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生态建筑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耗费。

2.2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建筑中结合生态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就是将生态学中的整体、循环再生、反馈平衡及自我调节等原则融入建筑当中,使得建筑学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所有物态因素,使得建筑系统成为一个高效低耗、无污染可再利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系统。生态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2.2.1节能及再生资源的利用;生态建筑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达到节能及循环使用的效果。例如利用太阳能烧水,减少对电能、煤气或天然气的使用。外墙涂料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空调的使用。

2.2.2减少废气废料向环境中的排放;通过各种手段措施,使得废气废料在排放前进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向环境中排放。同时,室内环境对居住者的健康影响也是生态建筑应该考虑的方面。

3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技术要求

3.1节能减排。目前的许多太阳能装置已发展成型,避免了以往对太阳能低效利用的弊端。一是通过太阳的运行轨迹对太阳进行线性追踪,达到了精准追踪太阳光,有效提高了接受太阳光的效率;二是采用时钟机械式的主动跟踪,能够提升太阳能装置的运行装置,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在建筑面安装太阳能光板,克服了太阳照射地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接受太阳的面积,使装置与太阳轨迹充分吻合。

3.2垂束导光。垂束导光是对太阳光和其他可利用的光源进行采集的一种技术,组成包括采光器、反射管和追光器等,可以将光源通过设备通道室内采光较差的阴暗区域,同时具有清洁作用。这种技术很好地延长了光线的距离和加强了光的强度,减少了对于阴暗区域光电的需求,节省了用电费用。

3.3光气源热泵。光气源热泵是在冬天进行制热时,同时将户外的空气和光能组合成热源优先,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和节能的循环系统。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进行开水的加热,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加热的速度,对于单独加热时更是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这种系统解决了传统加热器使用受季节的影响,而不再依赖于季节的影响,能够充分保证一年四季热水的供应。

4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4.1能源利用

第一,使用恒久性、不枯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建造一座太阳能建筑,其功能为少年宫和旅馆,用南向大面积的玻璃顶,回收太阳热并经过热交换器等手段,将所得的电能贮存到地下室的蓄电池中,给建筑提供热源供应,又给建筑的夜间照明提供能源;第二,应用节能技术。节能建筑不应仅理解为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应看成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无谓的消耗,也就是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最优化的使用能源。我国当前能源消耗现状:用能效率低,节能的潜力巨大,在建筑的能耗当中,空调系统约占41%左右,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应大力倡导节能建筑,采取积极措施,实行资源消耗和再生的平衡。

4.2物质材料的运用方面

必须采用建筑材料的5r原则。5r是指5个以r开头的英文词,revalue(再思考,再认识),renew(更新、改造),reuse(再利用,使再生),reduce(减少),recycle(反复使用)。其次,必须是使用地方性资源,体现本土的概念。5r建材可称为生态建材,这种建材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污染乃至是无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

4.3普及生态知识

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解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对于生态建筑本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往往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生态建筑就是通过绿化增加建筑受到植物的覆盖率,只是把生态建筑看作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另一种则是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是一种节能型建筑,忽略了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的想法,是对生态建筑认识不深刻的表现,真正的生态建筑是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包含各个方面。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公共上的教育经费占整个GNP的比重很小,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水平较低。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相关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开设生态建筑课程,让更多的人接触和学习生态建筑,为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生态化打好基础;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对于生态建筑的经费投入,普及生态知识,在加大宣传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的同时,对于生态建筑项目要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快我国生态建筑发展的步伐。

6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进行建筑生态设计时,要结合建筑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生态节能措施,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生态水平。由此可见,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要逐步完善从现代建筑向生态建筑的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85.

篇8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S891 文献标识码: A

在系统工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做到设计上完全符合生态要求,是比较难的事情。生态建筑突出“注重效益、“尊重科学”以及“崇尚自然”三大理念。其中,“注重效益”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始终(从设计到选材,最终运营直到建筑寿命的终结)。同时,在“尊重科学”的理念下进行设计,给人以“崇尚自然”的舒适感,也是生态建筑的特点。

一、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

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这是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精髓和关键所在。是生态建筑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可持续性原则,试着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神态环境和生态循环,做出准确的制定和规划,从而确保建筑项目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2、舒适性原则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生态建筑要符合舒适性的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在建筑项目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环境的合理优化,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可以充分的满足住户的需要,创造舒适的内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舒适性,是人们可以接受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筑物可持续运行的方向保障。

3、节约性原则

生态态建筑设计应当坚持节约,资源占有与资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与服务功能均衡的前提下,当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实现其存在价值,实现最小化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

4、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体现出来的经济性,是在强调关于生态建筑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原则,不是在建筑过程中的技术和原材料的经济约束。在生态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肯定会用到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再配合先进的建筑施工原材料,从而保障生态建筑的合理有效运行,低消耗运行和节能化运行,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破坏、对于外界能源物质的消耗,从而达到“经济性”的优势运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态建筑就是一种健康性的、持续性能的经济建筑工程,对人们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高效原则

建筑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方面需要了,要本着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努力营造健康、舒适、无污染的建筑环境,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形成生态建筑的高效原则。

二、关于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分析和意义

1、建筑结构生态化

生态建筑是地域性的特点,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也是生态建筑的一方面。建筑界否是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到对整体建筑物的支撑和固结的作用。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研发和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可以有效促进生态业的健康发展,随之带动了其它的施工建筑项目的生态发展。比如说,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结构和轻质墙体,减少了建筑结构的施工原材料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极大促进了生态建筑也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能源生态化

建筑能源生态化,指的是大范围的应用可再生资源,维持建筑物的良性运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大大降低了人类欢动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有效促进可持续战略的发展和实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对于这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这类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们人类在将来获得能源的最主要途径。保证新能源使用的情况下,节能技术同样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保温材料、隔热设备的有效使用,自然通风,自然采集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保证生态建筑达到比较充分的节能效果。在现今的许多发达国家,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另外,对于建筑采光,建筑中水系统,建筑地热采暖,废气利用都是生态建筑在设计中重要的体现。

3、建筑再利用生态化

目前,处理废旧建筑常用的手段就是废旧建筑拆除,从而确保更好的利用空间,确保城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对于废旧建筑的拆除,不仅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环境,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从资源可利用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现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于废旧建筑物的合理化保护和改造,减少了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对于环境保护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生态化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4、降低耗材,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率

4.1节约原材料

建筑的原材料重点在于结构用材,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余一些辅助材料(如水暖电、装修材料、设备器材等)不在此过多论述。传统的建筑业中,使用的砖石结构已渐渐被许多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取代。现代建筑中较多地应用了轻钢结构、拉索结构、薄壳屋盖等先进设计,这些结构能扩宽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稳固更轻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节约型的材料,大空间膜这一结构用材开始出现,这样的设计中,相关材料承载的重量加大了,又因为是无柱型的设计,使用起来大气灵活,也具有观赏性,能突出流线型的飘逸,又不失其质量保证,这样的用材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范围,集建筑与装饰于一体,美观大方。

4.2节约能源

世界的总体能源储量紧缺,这就趋势人们的建筑理念也开始向节能方向转变。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节能建材的利用方面。建筑物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来减少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降低了空调释放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降低了能量的消耗,给用户节约了经济成本。针对于环保节能,人们开始逐渐的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成本低、无污染、能源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条件。我国的太阳能开发程度还有所欠缺,需要相应的借助国外的成功案例。资源的再利用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结合经济和环境利益,我国的建筑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大了对建筑物就有材料的利用程度。

5、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更能让使用者更好适应自然环境,舒适生活。基于“崇尚自然”的理念,生态建筑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生态建筑中应较多的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贯穿于建造、运营直至建筑物的终结。生态建筑致力于营造最舒适最贴近自然的环境,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标。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建筑物提供的空间是可以让使用者顺利进行各种所需活动的,否则,即使如何与自然环境融入,建筑物的实用性都无从谈起。

6、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不仅在外界环境的设计上注重绿化,也充分强调内部环境的有氧设计,通过室内绿色植物的精心设计,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避免使用者受到有害气体、噪音等的困扰。可见,这样的室内设计更具有开放性,更体现大自然的室外特征。那么,有哪些相关设计可以运用于室内的绿色化创作呢?除了常见的用植物、水面划分居住空间的手法,还可以使用绿化屋面的方式,起到防水和维护作用的同时,提高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另外,可以特别设计开放式的大厅或者庭院式的空间,智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或者再加上可以开启的屋顶设计,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应季节特点,随时享受室外的资源,与大自然无间隔,改善居住环境。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开始逐渐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观念已经深入到诸多领域,城市建筑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重视生态规划。希望能借此让生态建筑设计广泛推行,起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用,打造更适宜人居住的建筑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周朝晖. 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策略与实证分析――以某低碳展馆为例[J]. 建筑,2011 (09)

[2] 田华,赵文学,浅谈城市生态建筑初探[J]. 山西建筑,2010 (10) .

[3] 陈芸艳. 浅析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J]. 企业技术开发,2012 (0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