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17:30: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黄帝内经春季养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季养生,宜顺应“生”字
春季主风,除了狭义的春季多风以外,由于风性的特点是容易侵犯体表,表现为善于行走和多变化。既然春令主升主风,所以在疾病上也都表现为外感病、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多发。事实上,春令这类疾病确实较多。除了风邪所致的外感病和过敏性疾病以外,到了晚春,风兼湿引起的风湿病增多,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此外,中医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也都归于风阳上扰或风痰上干清窍所致,因而中风和精神失常疾病在春令也多发。民间有一句俗语“菜花黄,痴子忙”,就是这个道理。春季饮食养生应针对上述气候和发病特点予以适当安排,除了在生活起居上做到顺应“生”字,在饮食安排上也应顺应“生”字。
春季起居,宜早起勤锻炼
人是大自然中生物的一种,其生命的运转除了与植物一样,呼应于大自然的变化外,人作为万物之灵其主观上也应有意地顺应大自然的这一变化。如何顺应?此时天地万物充满生机,人的精神状态也应充满生机,而春令由于气温渐升,人体外周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而脑部则处于相对缺血状态,所以人易犯困欲眠。“春眠不觉晓”,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那么人易困,是不是应该多睡贪睡呢?不是。按照古人的养生经验和天地间生机向上的规律,则不仅不能多睡贪睡,还应早早起来,勤于锻炼。所以《黄帝内经》要求我们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除了要早起,肢体放松,在外面散步锻炼外,在精神状态上也应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春季饮食,宜多吃“芽”
春天万物吐芽,“芽”最体现生机,所以古人常在膳食中选取芽类作为食物,如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芦蒿、竹笋等。有肝病的患者,为了顺应肝应于春,主升发这一大自然的特点,中医还有意在处方中配以生麦芽或春天的麦苗作为药饵,也是应一个“生”字。
行文至此,想起坡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提到蒌蒿、芦芽。您可知道,这些正是符合春令的美食。春令除了选食芽类食物外,古人还根据五行五味理论,提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为什么提出春天要食甘呢,因为甘性温,能助阳气生发,又因为甘味属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能养肝。《黄帝内经》列出上述食物性味皆甘温,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葵是葵菜(叶片、叶柄为紫红色或鲜红色,又称为冬苋菜或滑菜)。这类食物可根据日常食用习惯或食谱在春令选择食用,对养生当有一定好处。
此因为春令主升,养生还应进食一些清凉疏风熄风类的食物,如可常饮桑叶茶、茶、钩藤茶、决明子茶等,以疏风清热,还可食用鲜枸杞头、枸杞苗、芹菜、筒蒿等清凉平肝的菜蔬。
另外,应春令风阳风痰易升,在食物中还应少食助阳动风生痰类食物,有高血压、易中风者,更应忌食助火升阳、动风类食物,如肥甘厚味、油煎辛辣类食物;如有精神疾病者,更应忌食引动风痰的食物,如海鲜、羊肉、驴肉、老公鸡、猪头肉等,以免引发宿疾。
(作者每周六下午在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有专家门诊)
春季养生食谱
香椿芽拌豆腐
嫩香椿芽半斤,洗净用开水烫后,挤干水分,切碎末,放入盘中。嫩豆腐2两切成丁,放在盘中香椿芽上。撒上细盐适量,另外以小碗放入凉拌黄豆酱油2匙,醋数滴,麻油半匙,糖适量,搅拌均匀,淋入盘中,佐餐食用。
春为四季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当春归大地之时,冰雪已经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大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个养生原则应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
春季如何保养阳气呢?《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地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冷热不均,于是便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既是绿色的信使,也是落叶的祸首,历来它就以温顺和蔼、狂暴凶残两张脸谱对人类施以福祸。
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杂致病。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而病变复杂,故《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医疗气象学告诉我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甚至置人于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还有,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急剧下降,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小,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流行。这也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故《黄帝内经》里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常与风邪相关联。
中医学认为,风邪侵袭人体后,可产生下述病理变化:
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痛等症状;风水一症,起初也多以眼睑水肿为多见,这是风邪与水液相搏,而风性向上的缘故。伤风感冒之所以多见头疼、恶风、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冲而最先罹患。尤其是当贼风避之无时,或汗出当风时,腠理开,风邪乘虚而入,常可导致肺气不宜、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而见发热、恶风、咳嗽、出汗等症状。
二是病变范围广:中医认为,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往往上下蹿扰,故病变范围较广,在表可羁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巅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处。这种来去迅速、变化多端的冲击,在临床上也不乏见。例如皮肤风疹,其来势急促,甚至数分钟内即可遍及全身,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至于“风痹”、“行痹”等症,常见游走性的大关节红肿热痛;有些典型病例可见病损由肩至肘,肩肘渐退而膝踝又起,因此《黄帝内经》里称:“风者,善行而数变。”
三是“风胜则动”:古人见到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推论风邪致病,其症以动为特征,即所谓“风胜则动”。故凡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破伤风之抽搐及面神经瘫痪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四是兼杂为病:所谓兼杂为病,是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在长夏之季,风邪常与湿邪侵袭脾胃,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即为显例。不仅如此,中医认为风还可与体内之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而成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综上所述,风邪致病必须予以重视,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我国的大风虽然多发于春天,但秋冬季节亦不少,特别是华北地区这时风多且大,天气较冷。由于大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过度寒冷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直接诱发某些风湿性疾病,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在户外工作和活动时,若受强冷的大风吹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歪嘴疯”(面神经麻痹病)的发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是说春天是草木发芽和地表之气向上蒸发的季节之意。在冬季被冰封的大地、河川解冻、复苏,草木发芽、生绿,天地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这是说在春季应早睡早起,在平坦安全的路上多行走,行走时,要将头发披散下来(古人无论男女,皆蓄长发并在头上束起),以放松自己,舒缓形体,这样做是为了使人体内的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同步生发(古人认为“肾藏志”,“以使志生”就是使肾的阳气生成勃发)。
《黄帝内经》关于春季养生的这段论述,其实指出了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养生要顺应时节,与季节的自然气机相适应,这样才能身心共调,使自己的生机升发,达到养生的目的。
“尝闻避风如壁箭,春风多疠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
这首《春月歌》为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所作。大意是,曾听说躲避贼风如同依靠墙壁阻挡弓箭,春季多疫气,传染病易暴发流行,须防患于未然。况且春季人体阳气宣发毛孔张开,风邪一旦乘虚而入,往往造成瘫痪。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黄帝内经》一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当然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晓的了。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读的,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当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现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这些都是背离阴阳之道的,而且平时也不注意情绪和精神的调节,在读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才发现对精神的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看来这些谨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会出现很严重的状况。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些也就提醒我们应该内心恬淡,而且应该到外面出去走走,这才符合养生的大道。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黄帝内经》篇幅较多也没能全部看完,而且后面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也不能读懂,因此仅有这些肤浅的感想来完成这次作业。今当临文嗟悼,不知所言。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我们熟悉的常用的能称得上经书的很少:大学系统读过的就四本:《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开始读这些经典时,发现读完一遍,或几遍后收获往往很少,很苦恼:读了中医经典却不知道怎样去运用,有时有这样的想法:中医是一门纯正的经验医学吗?是我们的古人在欺骗我们吗?前不久看报纸:发现中医药已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思是不保护起来,就要面临进一步萎缩,淘汰甚至是消亡,且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院都不是在发展扩大,而是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时代,有这样傻傻的坚持下去的必要吗?中医到底是科学吗?为此,我曾扪心自问,科学是什么?衡量中医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现代科学是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尺吗?我想不是,最简单直接的证据便是:目前很多临床疾病现代医学无法治疗,可一放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医里面,疗效确实肯定,所以我不想去争论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的经典是否科学,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对中医的定位和评价:能治好病就是科学。
怀着这样的信念,反复研读《黄帝内经》,把自己放到天地自然里,把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把地球人化、人地球化,采用传统医学取类比像方法学习经典,反复揣摩,并把自己感悟到的理运用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时对于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却能收到覆杯之效,对一些急诊病人,也效如桴鼓。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的疾病,疗效不肯定,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我想是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不够,并不是中医不能治愈该病。
下面请允许我把自己学习《黄帝内经》过程中对一些经文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 《阴阳印象大论》篇云:….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2《五运行大论》篇云: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盛则地干,暑盛则地热,风盛则地动,湿盛则地泥,寒盛则地裂,火盛则地固也。
3 《金匮真言论》篇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谿;…….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4 《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5 《阴阳别论》篇云: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
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最近,开始读《黄帝内径》这本书,主要是关注身体的健康,而真正读进去后,才发现这本是不仅仅是对身体有意义,在一些生活方式和精神层面,又兼容了传统文化的一些“中和之气”,达到养身修心的目的。
《黄帝内经》这本书家喻户晓,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究,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论,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再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更要注重自己情绪的调节。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其中一些理念值得践行。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静下心来,从读《黄帝内经》开始吧!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对,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学术。
中国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为过,光是简单的一本1080个字《弟子规》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该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论语》更是深入浅出地向人们道出处于何地位何年龄该明了的事理;这次的《黄帝内经》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读圣贤书是人生多有意义的享受啊。处于本能地我又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经典的文学我们从小从未接触过呢?不读圣贤书的现代人还会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常听到家长和朋友谈起现在的孩子太不好带了,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听话不知道好好学习,老是捣乱的;出于礼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诉他们是教育出了问题,家长和教师是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太多经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遗忘了,他们不在愿意遵循古圣先贤的理念,多可惜呀。如果今天是中国的xx向人民提议要多读中国文学,多学习古人们求学的精神;太平盛世就在当下。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前阵子突然对易经,黄帝内经,难经和手诊等感兴趣,胡乱看了一通
什么对人最重要,当然是身体健康了
现总结一下看黄帝内经的感受,我认为一般人只要知道以下几点和一个图就够了,不要想成很神秘的。
1。 五行和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2。均衡就是健康。阴阳平衡,冷要取暖热要降温,成年了就该结婚不好单身,晚上应该睡觉白天该运动等;营养要均衡,不能太足,也不能缺乏,以前是营养不良而得病的多,现在是营养过剩而得病的多;七情六欲,满就泄,压抑就出问题,过了也出问题,适可而止;体育锻炼有益身体,挖掘人体极限的所谓奥运比赛就过了,有损身体了;饱一顿饿一顿最伤身体,举例如,今天吃1斤肥肉,而胆汁还按昨天的2两肥肉的标准供应,肠胃就不适;明天你改吃1两肥肉,而胆汁按今天的1斤肥肉量供应,多的胆汁只好存储起来,经常如此,胆囊放不下,就压缩,最后可能就结石了;一个部位太强,会打破平衡,影响上下,如金肺太强,不但克制肾水,而且反压脾土了,人体器官相互关联,一个出问题,会上下影响,继续下去就连锁反应了,如最初得某个病的人,而往往最后要其命的是另外一个病。
3。 五行相生相克,具体看下图
注:心肝肾脾肺是五脏,胆胃膀胱大小肠三焦是六腑
肝胆属木,春季旺,青色食品补肝胆,酸味食品也有益肝胆,注意防风,肝胆旺易发怒等,其他类似。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素问四气调神》: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1]春季为发陈之季,即万物生发之季,推陈出新。人体春时之气而调神,应当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天充满发陈之气,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人们应当早起工作,晚些睡觉。并且给身体一个自然生发之态,不要过分抑制自己,让机体自然平和,故被发缓形。中医学强调顺势而为,顺应春之气机,否则阳气被抑制不畅,风温之邪易乘虚而入。若逆之则伤肝,春天属木,肝属木,春天应对肝进行很好的调护,若肝伤则春无以生,故至夏有寒病之变,而奉夏长者少。是知调春之生,乃为夏长之基。并且肝气喜疏泄调达,勿抑压其疏达。
春天应特别注重情志之变,生发之际,思欲无穷。春之际,各种精神疾病发展迅速,与肝气的条达息息相关,若肝气郁滞,则气机不畅,情志不遂,人体精神出现逆乱,故春季切勿喜怒无常,应平和舒缓,以奉夏长。
2 夏季
中医学认为,夏季为万物生长繁盛之际,天气地气相互交集。白天更长,夜晚更短,人们应当睡得更迟,起得更早,与天气相应。不要讨厌日光,应适当使阳气升发,故人体应当出汗,使人体阳气与天气相通,并适当注重自然避暑方法。而现在人们多喜久呆空调房等人工冷环境,使机体的阳气被郁遏,汗无从以出,阴寒之气压制人体阳气,并侵犯人体,易产生暑湿。故夏天应适当运动,无厌于日,以厉其心[2]。
夏天应当注重对心的调护,切勿大怒。《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述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易阻滞气机,使气血郁结于上,夏属火,心属火,心主血脉,血郁则心气受损,使得秋收之基欠固,故秋天容易得疟疾。夏热秋凉,失其调节,故寒热往来。再者,心在志为喜,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大喜易使心火过于亢奋,火无以制,易对血脉造成损伤,使得心脏疾病的产生。
3 秋季
秋季万物平和,不再生长,天气开始转冷肃杀,人们应当早睡早起,与鸡同步,为了让肺志安宁,缓解秋天的刑杀,要收敛在外的神气,使人言行更加安定,以此来使神志安宁。使肺气得到肃清,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清则水藏荣润,五脏之神安宁,为冬藏提供更好的基础。秋天应当学会收敛自己的神情和行动,在秋天自然界阳气开始逐渐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3]。秋天养收是为了与自然界阳气同步,天人合一,进一步说明为冬天保存阳气的重要性。秋时白天依旧阳光高亢而夜间则肃冷,此开阖之变,最易伤及人体的正气,耗伤人体之真阳,故秋季养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秋天的多变。
秋天人们收敛神气,无外其志,神情安定,因此是一个适合做一些重要事情的季节。收敛外越的神气,专注于某一项事情。例如中国内地学校每一学年的开始都在秋季,因秋主收,神志安定,收敛夏季外越之神气,让学生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学习上去[4]。
4 冬季
冬天寒风凛冽,大地结冰,地气固藏不出,不腾与天,无以与天气相交。太阳升得晚,落得早,故人们的作息应与之相应。睡得早,起得晚,与天日同步。冬天外界寒冰地坼,人体最重要的是收藏藏神、藏气、藏精。因此,冬季是个进补的好季节,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血肉有情之品,达到温肾壮阳的目的。冬通于肾,因此冬天的藏体现在,保护机体阳气,多穿衣服,使阳气无泄与外;男女节制,勿使精气耗泄;精神更加安宁,勿出现大的情志波动,将自己心中的私欲都奉藏于内。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则肾气大伤,来年春天会发生痿厥之病。再者,五行之中,水为木之母,冬水欠藏则春木不荣,春天肝病发生的几率大增,故保肝护肝冬天为重。再次,中医学认为水火相济,心为火,肾为水,心火可以暖肾水,肾水可以制心火。冬季肾精耗散太过,则肾水无以制心火,导致心肾不交,容易出现失眠,五心烦热等病理症状。
5 结语
综上所述,四季之间,季季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气调神。春生不好影响夏长,夏长不好影响秋收,而秋收又影响冬藏。故因此存在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延伸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对于此观点,注家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春夏季节调养阳气,是为了更好的固存秋冬季节的。秋冬季节调养阴气,为来年春夏季节的阳气生发打下基础。阴阳互根互用,相生相辅,达到阴平阳秘。春夏本为阳气旺盛之季,再行养阳可能会使亢阳无度,而此养阳为养存真阳,为秋冬的打下基础。由此可得,秋冬的养阴亦为春夏的阳打下基础。阳为气,阴为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时下冬病夏治盛行,此以借夏季旺盛的阳气来解决冬季因阳气不足所产生的疾病,阴阳互根互用之理自现。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养,切勿墨守成规[5]。
四季与人体活动关系十分密切,春季人们应舒缓心情,放飞自我。夏季则是辛勤劳作的时节,以此来为秋季带来更多的收获,为冬季和来年做好准备。做好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至关重要,以此来达到治未病的境界,能更好的阐释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的意义。人们应当顺应四季的变化做好养生调护,始终把握四季休养生息的法度,来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9.
[2]张其成.《黄帝内经》养生大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5-124.
[3]李晓钟.明代名医万全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之探析[J].中医学报,2010,5(6):1275.
【关键词】药膳进补;身体机能;免疫力
1 春季进补
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生物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来说,人体的毛孔也将由冬天时的致密而转疏松,在五脏中肝的功能活动也变得较为旺盛。此时我们应根据这一时令的特点,进行适宜的调养,以保障生命的正常活动。《黄帝内经》中论述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因此,春季的药膳进补就应适当地注意到这一生理特点。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食,以防肝旺克脾。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提出调味“省酸增甘,以养脾气”[2],我国后世养生家也提出了“春宜甘平”的养生法[3]。根据人体的这些特点,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人们进补用的药物和食物就可以选择: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胡萝卜、菠菜、鱼鳔、银耳、木耳、牛乳、枸杞、荠菜、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脑等。对于肝气不旺、气血两虚的人,还可以适当用黄芪、当归、人参、桂圆、乌骨鸡等进补。
2 夏季进补
夏季是四季中最为炎热的季节,天空热气下降,地气因而上升,万物生长最旺盛,到处生机蓬勃、万物繁荣秀丽,自然界植物大多在此时开花结果。《内经》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所以夏季的药膳进补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特点。药膳要求以“清淡甘平”为原则,并配以清心火的食物,在膳食的选择上以甘寒清凉为宜,如多进食西瓜、黄瓜、绿豆、冬瓜、丝瓜、西红柿、玉竹、百合、薏米、麦冬、沙参、西洋参、枸杞等甘寒清补之品。当然,还要讲究一个平衡和度的问题,夏季心火胜,肺气易伤,故应配以苦、辛之品,以补肺气,降心火[4]。
3 秋季进补
肺为娇脏,秋季多干燥,易伤肺气,人体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干、便秘等症,故秋季进补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注重补益甘味以益气,多选择甘润养肺类补品,以不伤阳、不耗阳为度。辛味入肺能补肺气,故应少吃辛味,以免肺气过旺而克肝;多吃酸味,以助肝气,酸味与甘味相合,则可化生阴津以濡润秋燥。所以,此时制作药膳常选的药物和食物应该有百合、沙参、麦冬、阿胶、石斛、银耳、甘蔗、梨、菠萝、香蕉等。
4 冬季进补
朔风凛冽、万物凋谢,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气候严寒,水结冰,地冻裂,阴寒盛,阳气衰,此乃一派隆冬景象,此时自然界万物皆处于闭藏状态。《黄帝内经》概括冬季特点称“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以冬季药膳应很好地保护阳气,祛除阴寒,宜遵循温补的原则。此时制作药膳要注意选择药物和食物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如牛肉、羊肉、狗肉、桂圆、红枣、核桃肉、鹿茸、胎盘、冬虫夏草、人参、肉苁蓉、桑寄生等。此外,冬季对五脏中肾的功能活动有一定帮助,所谓“肾气旺于冬”[5]。又因咸能入肾,咸多伤肾,故冬季药膳不宜用咸太过,以免伤肾。
5 小结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各地气候也不尽相同,因此,任何经验和方法我们都不能机械地执行,所以说,药膳进补除了顺应四时气候外,还应注意到地理位置的不同。比如西北地区,气候多寒冷、多风、干燥,易伤人体阳气,药膳宜温润,以胜寒凉之气,燥则易伤及人体阴液,致人皮肤、黏膜干燥,故宜用滋润的药物和食物制作药膳以胜其干燥。
当然,合理安排好饮食是提高身体机能的方法之一,但这只是“标”的范畴,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永葆青春,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推陈出新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应当早睡早起,加强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使禁锢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得以舒展。夏天为阴阳两气相交,万物荣华充实,繁茂秀丽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应当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更要勤洗澡,保持皮肤的通畅。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味贪图凉爽,致使寒邪入侵,给身体埋下疾病的种子。秋天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地处于收容平定状态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更应当早睡早起,做到闻鸡起舞。冬天天寒地冻,天地万物处于闭藏状态,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不能贪睡,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寒保暖,但又不要过分暖而使皮肤出汗。
总之,一个人要想身体健康、益寿延年,除了合理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更重要的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上积极进取、生活上关爱家人、名利上清心寡欲,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张湖德,马烈光.《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M].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92.
[2]王福民.孙思邈古文献选编[M].第1版.三秦出版社,2011:140.[3]郭一.食用药膳的基本原则[J].现代养生 ,2013,(10):31-32.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代,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秦黄帝所作;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后人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两汉时期成书,这些问题先不去讨论,咱们还是开始分享末学学习经典的一点心得。
《黄帝内经》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黄帝问,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被后人尊为中医始祖。在《黄帝内经》中,被黄帝尊为天师。在《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第一段话就是:“(黄帝)乃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是黄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长寿,活到一百多岁,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到五六十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的回答了,大家有缘可以看看原文,末学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一下岐伯回答的两个要点:
一,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最后总结: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这个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黄帝内经》一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当然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晓的了。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读的,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当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现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这些都是背离阴阳之道的,而且平时也不注意情绪和精神的调节,在读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才发现对精神的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看来这些谨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会出现很严重的状况。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些也就提醒我们应该内心恬淡,而且应该到外面出去走走,这才符合养生的大道。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黄帝内经》篇幅较多也没能全部看完,而且后面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也不能读懂,因此仅有这些肤浅的感想来完成这次作业。今当临文嗟悼,不知所言。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黄帝内经》基本上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记录皇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基本上采用皇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是一部养生宝典,《皇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中医不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是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这在当今社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