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8篇

时间:2024-04-21 14:39: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思考;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83-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探究性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对旧教学观念、模式提出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探究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探究性教学,应当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

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应以组织学生自己探究为主,可以采用课前提出问题,在预习中就开展探究,也可以相互交流研讨,开展合作学习。还可以利用假期,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探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讲求实效。例如: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要仅满足于讲清概念,更要深入到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上,即深入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上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对同一问题尽可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力求提出新颖的见解。另外,课堂中积极的引导,适当的讲授,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流畅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从多方向、多角度、多手段、多途径入手,思路尽可能多地向不同方向扩散,不局限于书本或教师现有的理解。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扩散性习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提倡学生进行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教学的良好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若能组织好往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探究性教学要从教材内容、教学设施、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由浅入深,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指导也要由多到少,逐渐过渡。从问题入手,首先给学生一个悬念,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在合作中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更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和运用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和思维的方法去观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处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2页第10题时,我把题目改为了如下形式。

观察下列图形,完成图形下的填空,然后回答: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两条直线相交 三条直线相交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 )个交点 最多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刚看到题目的时候,学生们可能会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时教师可适当启发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向数学家华罗庚学习采取“先退后进”的办法,通过特例来研究考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归纳问题的规律和性质。于是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用心数一数,学生在画和数的过程中会发现:当画第二条直线时,已有直线一条,因此最多可有一个交点;当画第三条直线时,最多可与原有的两条直线相交并有两个交点,因此一共有三个交点;……渐渐地,直线的条数与交点的个数是两组很有规律的数据便呈现出来:

234 56 …… n

1 1+2 1+2+3 1+2+3+4 1+2+3+4+5……1+2+3+…+(n-1)

接下来根据高斯定理,就可得出:n条直线相交,最多可以有n(n-1)/2个交点。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在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的思考问题,去探究、发现、归纳的。

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不怕课堂出现“”,小组讨论人人参与,增加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此时学生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多向思维,淡化了对老师的依赖。

三、在探究性教学中把握好探究、讲授与练习

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中国的数学教材几经改版,日臻完善,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进步,跟上世界步伐。如今的新课标教材更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前那种学生跟着老师走的刻板的教学方案已不再适用,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活跃的相互合作的课堂,需要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得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就算初中生还处于懵懂时期,但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也会执着,这就很容易出成绩,尽管他可能还不了解数学真正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自己不那么了解又有点枯燥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多多努力了。

(一)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老师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在思考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自由讨论,这样孩子们不但可以互换想法得到更多的思路,还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让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还可以就学生们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学生的思考方法最独到,哪个学生的答案最准确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自身学习条件。

(二)做一个幽默的老师

数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多是严肃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数学老师往往很受学生欢迎,并且教学工作往往是事半功倍,原因何在?幽默的基础是渊博的知识,高雅的玩笑能让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高雅的数学玩笑更是发人深思,一个幽默的数学老师不仅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有时还能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数学题让孩子们明白另外的题的解法。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紧张的气氛,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相信我,这样往往事半功倍。

二、让学生学好数学

让自己的学生爱上数学,这仅是第一步,爱上之后便是要巩固他们的根基。一座房子之所以能够直插云霄,那是由于它有顽强的根基支撑着它。要想让祖国的花朵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这些耕耘者责无旁贷,要让孩子们学好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一)加强老师的工作

要让学生学好知识,老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初中课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层次,我们需要耐心的引导孩子们从小学状态下过渡到中学来。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小学到初中不只是知识难度的变化,还有数学思维模式的变化,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正确的引导。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备案,把一些有关联的课程放在一起讲,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时就可以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一起讲解,笔记最好写下来,以便于孩子们抄写记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拓展几个知识点,为孩子们的高中做准备。

(二)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老师上课要幽默,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比较欢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严肃。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方面放松不得,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作弊什么的完全是没必要的行为,要从小培养学生们对才能的重视而不是分数,该记忆的知识点不一定要背下来但一定要理解,比如什么是面?没必要一定要让她说出面就是由一条直线和不再直线上的一点构成的平面就是面,而要他理解面的含义。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有扎实的知识,数学中讲究的是准确无误,千万不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让学生理解数学

对数学的热爱,扎实的数学功底,有了这两样差不多就塑造出了一半个人才了,而对于人才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不拘一格的思想。他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他能做到别人连想都想不到的。那么,我们的人才便出现了。小孩子的思想是天真的,不受限制的,往往能想到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事,特别是初中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且还保留着那种不受限制的的思维,这是最好的。我们要让孩子的想法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一道数学题,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一定并不止一种解题方式,在看到学生用你没想到的思路做出那道题时,你最好给他一些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告诉他你的方法更好,这样孩子们才会让自己的思维不被困在牢笼里,并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孩子理解数学的意思便是让孩子们在数学领域里自由飞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四、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即拥有知识又拥有自由思想的群体,而很多人的天赋却是在初中时代被淹没了,这无疑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告诉他这种方法不对,而是需要在他表现出他与别人的不同时,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不要再用旧时代的教育方式来限制新时期孩子们的怪想法。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塑造出更多的祖国栋梁,让我们的教学方式跟上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40-02

中国的数学教材几经改版,日臻完善,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进步,跟上世界步伐。如今的新课标教材更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前那种学生跟着老师走的刻板的教学方案已不再适用,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活跃的相互合作的课堂,需要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1.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得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就算初中生还处于懵懂时期,但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也会执着,这就很容易出成绩,尽管他可能还不了解数学真正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自己不那么了解又有点枯燥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多多努力了。

1.1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在思考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自由讨论,这样孩子们不但可以互换想法得到更多的思路,还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让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还可以就学生们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学生的思考方法最独到,哪个学生的答案最准确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自身学习条件。

1.2 做一个幽默的老师。数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多是严肃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数学老师往往很受学生欢迎,并且教学工作往往是事半功倍,原因何在?幽默的基础是渊博的知识,高雅的玩笑能让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高雅的数学玩笑更是发人深思,一个幽默的数学老师不仅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有时还能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数学题让孩子们明白另外的题的解法。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紧张的气氛,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相信我,这样往往事半功倍。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2.1 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学困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同时,你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教学楼前的石柱子你怎样测得它的直径?"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2.2 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学困生的观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有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得知识,以直至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2.3 培养小结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强调自己去学习。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理解数学

对数学的热爱,扎实的数学功底,有了这两样差不多就塑造出了一半个人才了,而对于人才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不拘一格的思想。他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他能做到别人连想都想不到的。那么,我们的人才便出现了。小孩子的思想是天真的,不受限制的,往往能想到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事,特别是初中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且还保留着那种不受限制的的思维,这是最好的。我们要让孩子的想法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一道数学题,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一定并不止一种解题方式,在看到学生用你没想到的思路做出那道题时,你最好给他一些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告诉他你的方法更好,这样孩子们才会让自己的思维不被困在牢笼里,并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孩子理解数学的意思便是让孩子们在数学领域里自由飞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过程只会持续10几年最多20几年,但是学习的过程是持续一生的过程,时代的更替,技术的发展,让学习的知识内容变得陈旧,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去学会各种知识,这就需要有一种学习能力,教育过程除了教会现有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以有限时间发挥无限作用的机制。

4.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即拥有知识又拥有自由思想的群体,而很多人的天赋却是在初中时代被淹没了,这无疑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告诉他这种方法不对,而是需要在他表现出他与别人的不同时,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不要再用旧时代的教育方式来限制新时期孩子们的怪想法。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塑造出更多的祖国栋梁,让我们的教学方式跟上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难学;兴趣;主动;高效;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学不好将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作为一名初中生首先应该学好数学。然而,当今的初中数学却让许多初中学生排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都喊数学难学。难在哪里?难在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因此,从难学发展到不想学,再加上学习的主导者和主体人的因素,更加影响学生的兴致,无论优等生还是差生,几乎很少人喜欢数学和数学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数学教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端正到“因为数学有很大的用处而努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要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思维;向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教师在讲勾股定理这一章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发现勾股定理的,或者是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再比如,第十五章的知识点是轴对称,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体现轴对称特点的中国古代建筑物,比如说故宫的建筑模式等。

二、转变思想,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现行教材,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越来越强。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理应在教学中转变观念,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进入数学学习的课堂,才能使数学学习变的具体、生动、直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通过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就要使W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这种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收集和处理来自周围的信息,并逐步形成利用数学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才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作用与意义,更积极的搞好数学学习。

三、提高课堂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尤其是要转变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要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习欲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

2、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自己先吃透定义,删繁就简,用准确、易于理解的语言把知识点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动脑,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去展示与交流,进而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要真正地、心对心地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要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初入中学,应该以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从旁指点为主。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游戏活跃学生思维,在学生思维活跃之时及时地将常用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灌输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又可以娱乐,一举两得,可谓是“寓教于乐”了。

2、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要教授的内容给学生们讲一讲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形成、发展与发现。让学生们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来龙去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其的学习与掌握。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来历不仅可以增加数学方面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学习数学领域的一些名人故事,相当于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认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 辅助教学 方法思考

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可以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视、听、触、动等方式全部知觉调动起来,使人机互动,形成教学双向互动,互促互补,通过大小互补,动静互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到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节、选取、组织、传递、反馈各种信息,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3、运用多媒体使师生角色发生改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教师的触角也不在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主要职能已经从“教”转变为“导”。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过路的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辨别方向。引导可以是一种激励,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起他不断向上攀登,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之一在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式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发展,使学习在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深度、广度上更上一层次,使学生在课后可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再次利用多媒体读取,对不理解的内容部分反复观看、思考,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完成作业等,更可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课件,还可以在线以其他远程终端的名师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这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作用,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初中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具备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正确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利用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使学生的运算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几何体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迅速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备课、教学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中选择媒体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许多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原则,将一些用常规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也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排斥了挂图、实物教具、实物投影仪等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其它媒体,导致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虽然多媒体有诸多优越,但它不能囊括一切。像老师的板书、鼓励、,学生的学具操作、小组合作等传统手段与方法有时还是有它自身的优势,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恰当的体态动作较之屏幕更具有亲和力,师生间的交流较之学生与屏幕间交流更为融洽、有感染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一、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股票、利息、保险、有奖销售、分期付款、环境保护等有关数学问题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我们要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学习中,一个学生结合我校的植树活动,编出了一道应用题:为了实现我市“创造美丽信阳”的目标,七(2)班学生决定在“植树节”上山植树,该班学生中男同学的人数比女同学的人数的2倍少8人,男同学每人植树2棵,女同学每人植树1棵,共植树59棵,问七(2)班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理解了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为生活实际服务,懂得了用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数学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拓展:①测量问题:如测量物体高度、航海、坡比等。②市场营销:利润最大、税率、劳力调配。③几何模型问题:如道路设计、拱桥、零件加工等问题。④坐标问题:射击、投物、喷灌等。

二、变“一言堂”教学为合作讨论

数学知识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既有个人独立钻研思考,更有与人合作的方法,合作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增强学生的互动性。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地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因而,老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更多是去激励、做为学生的一个高级参谋,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和创作源泉就会消失。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运用折叠的方法合作讨论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运用两个不同的圆形硬纸片作相对运动,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分小组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地认识。

三、变“单一教学”为“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在渗透教育领域,并且在现行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动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这是老教学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及的。如在《测量物体的高度》一节课时,一个教师采用讲述故事的导入(时期,我军要炸毁前方敌军一座碉堡……),生动形象的画面,伴有战场上特有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争着去当那个聪明的摧毁敌军碉堡的小战士,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战士是怎样准确地摧毁了敌军的碉堡的吗?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情况,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篇7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般地,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相对闭塞,所学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而课本的内容有的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以致于学生们认为自己学到知识没有什么用处。对此,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他们传达一些“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并且结合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实例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经常把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与实际生活背景相结合,使得学生从感到新奇,到产生感知,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固定的结论使得学生少了自我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会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致使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于保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关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很容易偏激,如果教师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或是经常训斥、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产生很大的成见。情感上疏远,学习上自然会受影响。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接受并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二)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知识多为抽象、枯燥的理论,机械的教学过程难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合理的情境结合起来,增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结果与学生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进而对学习乘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一)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知识的第一步,但约有90%以上的学生的预习过程流于形式,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们正确的预习方法。如:预习时,哪一部分不懂,就打上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

(二)教会学生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第二,抓重点、做笔记。笔记可以使得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第四,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讨论、请教,使得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主要的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抓住标题――结构思维

所谓结构思维就是强调以系统的结构去认识客观事物,并从中寻找最优结构,以获得最佳系统效能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高屋建瓴,抓住问题的根本,顺利实现知识迁移。

2 抓住关键概念――统摄思维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关键概念又是整个知识体系的缩影。统摄思维要求以一个概念统辖若干个概念,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概括、联想能力,把知识系统起来,使知识在原有结构上螺旋式重复加深,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迁移能力。

3 “横看成岭侧成峰”――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自觉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就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这种求异思维的能力。

4 学好辩证法――辩证思维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主体;数学场景

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与总结。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借

此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时,我会让学生搜集一些图形,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集,并展开讨论。学生搜集了很多: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应有尽有。虽然对这些图形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学生却兴致勃勃对这些图形进行了对比和总结。课堂中,教师有效“放手”,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高效率课堂目标的实现。

二、设置数学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更加偏重理性思维的扩展,符号体系、公式结构等都更具严谨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知难而退,放弃了数学学习。那么,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场景,借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日后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章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只知道要学习“统计调查”;而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进行这章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对一些事情进行简单统计,比如:班上学生各自的体重、身高等,让学生明白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到数学不单单是一门需要考试的科目,它也存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作为老师,应当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

的教学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班上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跟

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