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经济学重点8篇

时间:2024-04-16 16:05: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经济学重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经济学重点

篇1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章节教学目的而设计出的一种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情境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和环境。从情感方面来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情绪活动,带着积极和情感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去,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课堂效率;从环境方面来讲,以实际情境为基础创设出的教学环境,能够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距离,使二者产生学习共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情境教学的目的

从心理学上来讲,每个人都有发现认知空缺和解决认知空缺的本能。而情境教学正是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教师的情境导入,让学生首先在主观上认识到以前掌握的知识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想找到这个情境设计下问题的解决办法,必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就将学生对知识单纯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情感的需要,引起学习的主动性。这一点也正是情境教学的魅力所在,通过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三、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

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原来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最科学的教学情境。

1.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仍以问题式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情境任务的目的性,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问题一经解决,学生就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缺乏目的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即使在掌握新知识以后,仍然得不到情境答案,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全面地对学生做出分析评价,即不能只照顾重点对象,又不能为了帮助后进生而在问题难度上有所下调,应该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度和接受能力为准,在相应基础上创设情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3.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启发性。教师在设计具体情境时,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境的设定要体现启发性、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面地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

情境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对于具体的情境所提出的问题、思考的方式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掌握,因势利导。

1.游戏式情境教学。在讲到“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的时候,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分类讨论知识,如果直接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这一思想实质。这个时候,笔者采用了游戏式情境教学导入:一开始上课,笔者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是让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先将全班分成A、B两组,以某一个当红明星的生日为谜底让学生来猜,笔者只负责告诉学生是猜的高了,还是猜的低了,看哪一组用的次数最少。游戏一开始,同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想办法,力争在最少的次数内猜中答案。游戏结束后,笔者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来思考这个游戏中的小窍门,趁机引入二分法以及由此推广的三分法、四分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游戏情境来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2.问题式情境教学。在讲到函数这一章节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以教室走廊的某个水笼头为例,某个水笼头没有拧紧,假设每一秒钟滴水约5ml,滴满整个池的时间为t秒,流失掉的水量为L升,问题(1):试建立L与t的关系式;(2)如果全校有2000名师生,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全国有13亿人口,每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再专注于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函数与现实生活的重要联系,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就能够为现实生产生活服务,这样的情境导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2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篇3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已有数十载。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的教育决策产生了深远的、与日俱增的影响。但人们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逻辑结构等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够,学术文献凤毛麟角,多在教科书中略有涉猎,而且众说纷纭。这是各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可视为学科不成熟的重要表现。

学科的对象与方法、学科的逻辑与性质,属于学科建设的方法论。其研究的价值在于:

第一,它关系着学科研究边界的界定,一学科和他学科的区别。对于学科分类的标准,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有英国学者培根根据人类的理性能力(记忆、想象、判断)对学科分类的主观唯心论,法国学者圣西门否定这种主观分类标准,提出以客观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圣西门提出的客观对象只是事物的表象和机械对象,他以辩证发展观把学科分类,学科间的转化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结果,从而陷入了唯心论。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分类历史的基础上,主张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科学分类的客观性与发展性原则,主张按物质运动形态对学科进行分类。后来有的学者提出以研究方法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总的说来,以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是学科分类的主流,并由此形成了科学分类的框架,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及其分支。尽管科学分类仍在发展,但笔者认为,以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科学分类的标准,应是其研究对象,即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作为基本标准,力求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因而科学地界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可以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学科的基本依据。

第二,它关系着学科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其逻辑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基础,它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在人主观认识上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某一个学科的逻辑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必定是人们认识某一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如果人们不明确其研究的客观对象,也就难以发现其特殊的质和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逻辑体系。

第三,它关系着学科的发展、研究空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化。伴随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每一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逐步扩展和深化,研究方法、技术手段逐步改进和完善,乃至学科间相互交叉。但每一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研究的客观事物也必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只有科学的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四,它关系着人才培养和学科持续发展。任何科学发展都经历了从逐步形成到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也是科学在代际之间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多代人持续不断的探究和努力,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只有继承才可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作为未来新一代学者,首先要继承前人积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前人已经确立的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逻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

二、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可以作如下归纳:

1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已故中国教育经济学家杨葆焜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和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在教育经济学的词条释文中也作出基本相同的表述。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是双向的,既包括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包括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指向的是宏观上教育与教育的外部即经济的相互关系。

2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学科。这种意见反映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投资经济学移植到教育经济学中的表现。同人类的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一样教育需要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教育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表现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价值观的形成等,这种资源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

3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教育资源如何配置。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科恩在他所著《教育经济学》中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不管是用货币与否的情况下,人和社会是如何选择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及在社会各种成员和集团中进行(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各种训练、发展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等等。这种表述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在教育经济学中的移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上述三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所作出的概括。应如何确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呢?笔者认为恩格斯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的排列,因而它的重要性也正在这里。恩格斯将物质运动形态分为物质、机械、化学、生物和社会运动五类,与此相应,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五类。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客体是教育中的经济现象或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它既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也有别于人类社会运动的其他形式,其本质的规定性在于传承和传播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次为父传子、师徒制、近代的以班级和学校作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学校教育,以及与之并存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种职前和在职培训等等。

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社会其他运动形式,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管理、乃至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人类各种社会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与规律。与此相适应,与教育会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便逐渐形成。

在人类社会各种活动或运动形式中,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从教育的外部关系看,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的结构与规模、教育的增长速度,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同时,教育对经济也具有与日俱增的作用。从教育内部来看,教育中也存在着经济活动。教育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品质、道德的形成等。教育中同样存在着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问题。但教育中的经济活动,既有经济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也有其不同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既然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它所用的基本工具,应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对教育经济学的对象作出如下的规定:“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前述不同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都暗含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区别在于他们强调的着重点不同。第一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外部关系中同经济的相互关系;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内部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第三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内部有效配置。

一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体系是该学科研究的客体运动规律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教育经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由于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制约或影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呈现出纷繁的运动形态,再加上人们主观认识的差异和发展,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教育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不尽相同,并在不断发展。但是当我们确立了它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运动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仍然有可能对其内容和体系作出粗浅的概括。

上世纪90年代初,作者曾将教育经济学的内与效益;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如果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借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尝试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如下的架构:微观或学校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的需求与生产、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的“市场”结构、教育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宏观教育经济学(或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经济学)包括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财政与教育财政制度。这种概括极其粗浅,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三、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最一般意义上说,指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所达到的对客观世界抽象地、系统的认识。当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及研究的特定目的确定以后,研究方法就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正确的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它关系着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也关系着各项研究的成效。因此,在科学与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专门探究研究方法的方法学科,包括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世界观层次的基本方法,二是各学科的具体方法。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应是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学科研究中的具体体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也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次终结。

作为各学科的具体方法,在上述基本方法论基础上,取决于各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同,人们必须按照对象的特点,采用能够充分认识对象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方法。通常人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几大类。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人人类的精神现象。他们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例如,自然现象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可重复的、无目的的,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则是复杂多变的、不可重复的、有明显的目的性。因而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自然科学易于做到“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则难以做到。自然科学广泛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和实验方法,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往往“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诚然,这些区别是相对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他们之间也呈现相互交叉。

教育经济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教育活动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基本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有西方经济和经济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不同学派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有各自的具体方法。这里只对现代经济学常用的基本方法作一概述,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最初来源于西方科学哲学中孔德主义和库恩的规范主义。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体系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它作出经济行为的有关假定,对行为的后果作出分析和陈述,并以各种方式对结论进行检验。它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应该是什么”。规范分析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研究经济体系应该怎样运行。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准则,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进行价值判断,前者主张摆脱价值判断,后者主张价值判断贯穿始终。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规范分析的演绎前提和结论,必须通过实证分析的实践检验,而实证分析要以规范分析为前提。经济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证分析的问题,来自于规范分析,而且为规范目标服务,实证分析中推理的“逻辑取向”也是由规范分析规定的。因而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将两者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方与量的对立统一。质总是有一定量的质,一定的质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量总是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一定的量总是和一定的质相联系。一定的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质又以一定量作为必要条件,量变超出数量界限,质就会发生改变。因而在经济学研究中总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定量分析必须借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分析、经济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数学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和表达工具,它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如果离开质的分析,它将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而且许多经济问题难以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既有相对的稳定,又处于运动之中。因此,在经济研究中,应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静态分析,是对某一时间和空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观察其水平、规模、结构、特征等。动态分析,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的方向、趋势和速度等。二者互为前提、互相补充,区别在于动态分析加进了时间因素。

经济学中由于具体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采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方法。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其特点在于舍掉复杂的外在因素,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经济活动的特征与规律。总量分析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假定制度不变和个量不变前提下,研究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及规律。经济活动的个量与总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个量是总量的基础,但总量并非个量简单的相加,个量总是受到总量的影响和制约。二者的争论实质是经济学中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之争,至今未有终结。二者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在现实研究中,要将二者结合,才能对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经济研究中常常用比较方法,包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单位之间的比较。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现象中,只有从大量的现象中才能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比较不是现象的罗列和介绍,而是要找出其异同、约束条件和共同的规律。同时,比较中的简单化的罗列现象和简单化的比较,其结论没有什么价值。

由于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同经济领域中的经济活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时,应考虑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同时,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学科性质

就国内而言,对教育经济学科性质看法不同。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在1998年前,曾将教育经济学列入教育科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多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二者都能接受的观点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国务院学位办1998年在调整学位分类中,又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

篇4

一、利用语言描绘,带入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导入新课,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石。如教学六年级上语文《怀念母亲》时设计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考考你们:哪位同学知道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日子?

母亲节,是呀,在这一天,广大母亲都能够收到儿女们的祝福。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都沐浴着母爱长大。

你脑海中浮现的母亲形象是什么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一分独特的爱。所以许多国家设立母亲节――感谢母亲的节日。著名的学者季羡林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

通过语言描述,将学生带信情境,勾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情怀,大家的学习主动性自然而然地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可以说,好的导语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导语设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整节课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课文朗读创设情境

朗读是很好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课文情境一定层面上的再现。它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帮助学生加课文内容理解和加深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感彩浓、有气势的文章或句段,尤其适合用朗读情境。朗读分为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等方式,根据具体的文章来选择。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设计这样的朗读情境,让学生朗读告别,想像说话,体味情意绵绵:

师:鸟儿历尽艰辛,只找到了好朋友化作的灯火,鸟儿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朗读15-17自然段。

(2)想象说话。

师:听完小女孩的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又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通过感情朗读,将课文故事情节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亲自置身其中,自己就像是其中的小鸟、大树,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谊以及它们相互信守诺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感染了学生。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课文内容情境

将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事物、场面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给学生,对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上有很大的作用,其效果是被所有人认同的。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突出表现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精神,应该让学生亲眼看看泸定桥究竟险到什么程度。录像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看到了连平时有木板时走起来都像打秋千似的险桥,自然地想到战士却要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泸定桥上边铺木板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耳畔似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那激动的心情,那对战士的敬佩之情便由然而生。由此,?学生进一步领略到了课文中党领导下的战士是能战胜任何困难的无畏勇士的形象。有时,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可以在课题的引入上动脑筋,采用电教手段尽快使学生一接触课题就能入情动情。

四、利用问题创设探索、求知的学习情境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景;兴趣;点拨

“四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探究,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似乎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但我认为 “四环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能发挥好自身的主观作用,对“四环节”教学效果的起着关键的作用。

1.教师的“激趣”是主动学习的先导

在“四环节”教学的第一步是“创设情景,质疑自探”。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生活情景、科普知识、有趣故事、谜语游戏等导入新课,使学生对学习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施“四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主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教师能从哪些方面人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呢?我的方法和体会是:

1.1 把握学生的心理,创设兴趣情景。有趣新颖的导人新课,能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空间,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的情知开端和背景。

比如教《为你打开一扇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论语六则》这课时,我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1.2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体验情景。这种方法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促使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我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我特地选择了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一天,先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指导他们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再导人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生花妙笔下的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更深地领悟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愉悦情景。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它可以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

诗歌《乡愁》描写的是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深切的思念之情。这对从未远离故乡的初中学生来说难以体验和理解这种感情。我创设了这样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情景:在引出课题之前,先播放了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同学们对歌词里流露出的对祖国故土深切的怀念之情深有感触,沉浸在充满浓浓的怀念之情的氛围之中,我开始了饱含激情的范读,再现了诗人的感情,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教师精彩的教学设计就象磁石,能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聚扰过来,又好像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在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2.教师的“点睛”是提高课效的法宝

“四环节”教学法中,第三个环节是“精讲点拨,巩固训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通过精讲点拨,使学生解难释疑,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教材重难点、易错点的解释,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启发、引导、激励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全面准确理解、掌握知识,构建学生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中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睛”,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有效的点拨,我认为教师除有积极参与的心态之外还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2.1 适时点拨。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2 适度点拨。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2.3 适量点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社戏》,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了。”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戏对“我”的深远影响及“我”对社戏的深切怀念。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激趣”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门;“点睛”就像一把火,能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在实施“四环节”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的、有目的的去激发学生发现、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又能做到合理的点拨,往往能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使“四环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 “四环节”教学法及其应用》 龙安区教育体育局 2010年6月

[2]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问题;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39-01

田径项目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和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注重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一直不尽人意,特别是田径部分的教学,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学意义。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学校不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虽然我们的教学体系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根深蒂固,升学考试压力加大,体育作为副科的存在一直没有收到教师、学校的重视,除了体育考生以外,体育根本走不进他们的视野,加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田径部分的教学更是受到忽视,学生不爱,教师不理、学校不管。其次,教学内容单一化现象严重。在高中由于场地限制以及是教师、学校的不重视,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一般为短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开展经常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加之教师在课堂的组织形式方面比较单调,更加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田径的学习兴趣。再次,学生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对田径教学也缩减了比重,同时加大了文化课的比重,体育课的课时被迫缩减,就导致田径教学缺乏足够的课时来让学生进行很好的训练,同时高中生由于受高考压力和自身身体素质的影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忙于文化课的研究复习,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尤其是对于十分枯燥的田径运动更没有兴趣。最后,很多高中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缺乏或陈旧,影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顺利进行。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高中体育田径部分的教学困难重重,有待我们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和落实。

二、提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

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锻炼出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工作。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常进行田径运动锻炼身体,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要实现新课改下竞技体育与趣味性体育的结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减少以竞技为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放在首位,以新颖有趣的田径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充分重视田径教学的重要作用,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科学、有效的开展教学,培养高中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以保证学生通过田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身体素质,为应对高考提供一个健康的身体。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高中的学生,喜欢关注新鲜的领域与话题,创新意识强,不喜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学习与生活。由该特点所决定,田径运动,特别是跑步、铅球等运动项目,很不受学生喜欢,加之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教学的娱乐性、参与性,更是让学生厌倦。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的各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和锻炼。例如,就跑步而言,既可以让学生顺着跑,也可以让学生倒着跑;既可以让学生单独跑,也可以让学生接力跑;既可以让学生直着跑,也可以让学生曲线跑;既可以让学生徒步跑,也可以让学生带球跑。这样,在有效的引导学生锻炼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落在实处。

3、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的落实,教学理念、方式的革新已成为必然。高中田径教学的成效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十分明显,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因此,新课改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田径运动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参与运动,体验运动。比如,改变田径运动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些比较有趣味的新奇的综合训练方式,如改良版的“抱团报数”游戏,改“教师的示范”为“学生示范”等。这样,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在有效开展教学的同时,也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总结: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应该不断的进行改进,实现快乐体育、健身体育的学习目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的总结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究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首先,通过“演一演”,体会情趣,使教材中语言文字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如上《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改编,加上一些夸张地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陶罐的谦虚容忍和铁罐的骄傲自大,通过角色表演,加深了学生对寓言故事蕴含道理的进一步理解。

其次,通过“画一画”,使教材中的人物、场景、事物等再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如上《爬山虎的脚》时,让学生画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第三,通过“做一做”,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教材的语言环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上《捞铁牛》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做“捞铁牛”的实验,动手、动脑相结合,学生装不但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获得了一些新知识。

第四,通过“看一看”,利用教学媒体,增强教学效果,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演泽得具体、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课文中“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这一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做课件时要展现晚霞辉映湖面溅起波纹的情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的思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加强,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优化平时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做题习惯和择题方向。重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中考;试题结构;趋势

前言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及逻辑性较为复杂的自然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难。那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于实施,中考化学试题的出题思路、考察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技巧。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做出改变,优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择题训练方面就要积极做出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同时利用课堂所学的化学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的变化趋势

1.1 联系生活实际、涉及面越来越广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化学试题的背景知识涉及面越来越广。但是题目越来越趋于基础化,但是涉及面较为广,联系生活实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也就体现出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利用化学原理分析及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例如;2012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这一题目实则不难,仅仅是考察学生利用化学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生活常识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有关方面进行针对的联系及关注,从而增加自己的化学常识背景储备能力。

1.2 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多

初中化学属于一门抽象性及逻辑性较为强的自然学科,其与物理、数学学科的交叉现象越来越紧密。从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出题形势可以看出,很多知识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方程解题能力,这样才能较为高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常用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分析:解决这一题目就需要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背景,通过列出方程式,进而解决化学问题。我们可以设氯化钠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x,通过化学方程式NaNO NaCl+AgNO3=AgCl引+ 3;从而建立方程

1.3 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从中考化学出题背景及重点考察方向可以看出,当前化学试题更多的还是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很多题目考察为了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自主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及现象进行观察,并针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继续拧逆向推证、猜测、验证。最后依据实验现象推出正确结论。例如;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Cu、Fe、Ag 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 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2.基于中考化学题目考察形式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1 规范化学用语和专有名词、注重“双基”教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强化重要的化学用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知识点,尤其是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强化教学。同时加强初中化学知识及原理在科学、技术、工业、社会上的应用,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实验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就中要加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在试验中重视实验过程的学习,以期提高他们的主动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索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给予学生关键的指导,并鼓励他们之间互相讨论、资源想法共享、相互批判。在交流、批判中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思路、过程。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学生综合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由于初中化学学科抽象较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知识点的有效整合、科学梳理知识结构。多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不断加大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交叉融合的能力。同时在平时教学与复习中,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注重解决问题的结果,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不断进步。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考化学试题的出题思路、考察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技巧。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教学改革大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兴邦,周春露.评初中化学新版课程标准的变化[J].化学教与学.2012(11)

[2]吴歧廷,潘淳,牛富.对人教社新课标教材调整、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