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2 10:54: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流动性风险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框架》主要内容
《框架》制定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全球银行体系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流动性缓冲,Liquidity buffer),提高银行业借短贷长的期限转换成本,降低资产负债表期限不匹配程度,减少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冲击力,实现流动性风险计量的全球一致性。
《框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提出了将被银行业采用的流动性风险暴露计量方法,即两个监管标准。其次,介绍了可供监管当局监测单个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常用手段,即四个监测工具。最后,讨论了监管标准和监测工具的应用问题,即四个方面问题。
监管标准
委员会提出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意在达到相对独立且相互补充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制定了“流动性覆盖率”。第二个目标是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制定了“净稳定资金比率”。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了单个机构和整个系统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的情况。具体包括:机构的公共信用评级显著下降;部分零售存款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流失(如对公存款流失);担保融资显著缩减(如同业回购交易);对衍生品交易提出抵押品追加要求;对表外契约性与非契约性风险暴露(含已承诺授信额度和流动性便利)提出高额提款要求等。
分子项目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指无变现障碍、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储备。该储备的基本特点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低,易于定价,与高风险资产关联性低,且在广泛认可的发达交易所市场挂牌;市场特点是活跃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低市场集中度,向安全投资转移(Flight to quality)等。委员会目前正在对高流动性资产的狭义定义(仅包括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央行准备金、级债券等)和广义定义(包括附加流动性资产,即把一部分优质的公司债券和担保债券也包含在高流动性储备之内)进行测算,将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最终指标口径与监管标准。
其中,优质流动性资产给以100%的转换系数,附加流动性资产中非金融机构公司债券和非自发的资产担保债券(Covered bond)评级为AA或更高的给以80%的转换系数,其余项为60%的转换系数。
分母项目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为未来30天资金流出减去未来30天资金流入的净额。
对于未来30天内资金流出项,包括零售存款流出、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如中小企业存款、公司存款、同业存款、类存款、衍生品现金支付等)、担保资金流出(如债券到期和正回购)、附加要求(如衍生品估值和抵押品、证券化产品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发生的资金流出)以及其他资金流出(如授信及流动性便利、保函、信用证等表外资产和或有项目资金流出)。以上各产品、业务在计算公式中,按照工具或融资的类型、交易对手、稳定性、是否业务往来、是否担保等属性给予不同的系数,最后加总得到未来30天资金流出评估值。
对于未来30天内的资金流入项,包括完全履约的风险暴露未偿余额所产生的契约性现金流入(如贷款本金和利息流入),到期的逆回购现金流入、其他机构对银行承诺的信贷额度、同业存款等,除类债券担保逆回购外,其余系数均为100%。
净稳定资金比率。净稳定资金比率主要用于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至少具有与它们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
该标准要求银行在持续的压力情景下,仍然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用来持续经营和生存1年以上(目前监管要求大于100%),具体情景包括:因大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暴露所造成的清偿或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被任何一家全国范围内认可的评级公司调低了债务评级、交易对手信用评级或存款评级;某一事件使人们对银行的声誉或信用度产生怀疑等。
净稳定资金比率旨在促进银行使用更长期的结构性资金来源以支持资产负债表内、表外风险暴露和资本市场业务活动。巴塞尔委员会给定了具体的测算模板和参数,主要资产、负债及调整系数如表1:
两个指标的比较。(1)监管目标不同。流动性覆盖率重在强化对银行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时间窗口设定为30天,确保银行在设定的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将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净稳定资金比率目的是促进银行业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作为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一个补充,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时间窗口设定为一年。(2)分析角度差异。流动性覆盖率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进行分析,衡量30天净现金流量缺口的覆盖程度;净稳定资金比率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考察一年内银行保证权益类和负债类项目的流动性支持资产类业务的发展。
监测工具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09年的一个调查,全球的监管当局运用了超过25种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概念。为了更具一致性,委员会列举了下述四种监测工具。
合同期限错配:将表内外所有项目中参照合同约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到期日对应列入指定的时间段(如7天,3个月等)。例如我国银监会开展的定期流动性期限缺口监测就属于这一监测工具。
融资集中度:主要是批发性融资集中度分析,分析因素包括重要的交易对手、融资工具和交易币种,重要性的定义是单一交易对手、工具和币种比重占银行总负债的1%以上。例如单一客户存款集中度分析、单一交易对手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等。
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衡量银行有多少无变现障碍的资产可以当作担保融资的抵押物,从市场上或从央行提供的融资便利中融资。例如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对于分层次流动性体系储备的设置与监控。
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数据作为对上述计量方法的有价值的补充,主要包括市场整体信息、金融行业信息和特定银行的信息。
应用问题
《框架》讨论了一些与标准和监测工具应用有关的问题,包括银行计算及报告频率、应用范围、币种结构,以及将标准和监测工具向公众披露的程度等。
《框架》对银行业的影响
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救市措施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金融市场也恢复了流动性。流动性监管标准是比较严格的监管要求,再考虑其他监管调整(如资本定义、会计标准、行业税收等)和当地监管机构的新要求,累积的监管效应可能制约银行业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影响经济的复苏,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
一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满足流动性监管标准,银行会更加倾向于购买指标中提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由于市场深度和供求关系,将导致这些资产的溢价,这种“羊群效应”将提高银行持有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须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导致市场上其他类别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会出现政策“挤出效应”,发行主体融资可能出现问题,或以较高的成本融入资金。
二是对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一方面,为提高并保持充足的流动性,银行必须拥有较高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并相应地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使得银行的经营资金中,有一部分需要沉淀为收益率较低的资产。另一方面,为保证较高的净稳定资金比率,银行要尽量拥有期限较长的负债,开展期限较短的资产业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了资产收益,对银行的整体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银行在满足流动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为保持稳定的ROE,必定相应提高贷款定价,提高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使用成本,将产生第二轮政策效应,可能对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广大投资者对银行业信息可谓风声鹤唳,两个监管指标的披露必须考虑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广泛接受其内在含义需要过程,并且投资者通过片面了解的定量数据可能会带来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误判。因此,需要谨慎决定关于这两个包含前瞻性情景预测的压力测试指标的披露,建议可以成为监管机构的管理数据,仍然披露市场接受程度高的成熟监管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
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委员会为应对本轮金融危机而制定的流动性风险全球统一定量监管标准,更多地会影响危机中心的银行和金融体系。中西方银行业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不同,业务种类和产品特点差异,特别是资产负债结构差异较大,从流动性监管标准定量测算结果来看,中国银行业应相对有利。
资产负债的差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静态分析,中国银行业多以被动负债(存款)为主,平均值在80%左右,如工行2009年的存款占负债总额约90%,西方大型银行则比例较低,普遍在50%左右;西方银行业在危机前更多地以主动负债(如同业拆借、大额定期存单、证券回购协议、发行债券等)为主。二是动态分析,当某一风险因素影响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时,市场流动性会在瞬间消失,即出现所谓的悬崖效应(Cliff effect),西方银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
巴塞尔委员会对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是及时的、有效的。建立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和监控体系,是必要的,更是必然的。新框架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流动性监管国际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错配,推动银行业回归传统的稳健核心经营模式。并且,新框架体现了前瞻性的风险监管理念,有助于满足动态监管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实现监管模式与方法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巴塞尔协议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监管机构意识到即使资本充足率达标,如果银行过于依赖高杠杆的融资工具,也会存在由于流动性短缺而造成的严重危机。雷曼兄弟破产之前,其一级资本充足率就高达11%,但是由于其资本结构中高杠杆的融资工具占比较高,最终导致其无法抵御危机的冲击。
一、巴塞尔协议制度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了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虽然流动性风险不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范围之内,但其重要性已经逐步上升到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同的地位。因此在危机当中银行最重要的不是利润和成本,而是现金。
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变革之一是推行了风险管理新的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这两项标准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补充的。设立流动性覆盖率的目标是为了提高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快速修复能力,保证银行在重要压力情境下,有足够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来满足短期正常运营。净稳定资金比率是为了推动银行有动力去寻找更多的稳定资金来源,保证在更长的时间区间内的生存和运营。巴塞尔委员会计划循序渐进引入流动性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计划于2015年1月开始引入,其最低监管要求为60%。随后每年的指标最低要求逐渐上升,并于2019年1月达到100%的最低监管标准。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
流动性风险是指为了保证银行的资金具备合适的数量、构成和期限特征,以便为资产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两项:首要目标是不管正常经济周期还是市场压力环境下,都能保证银行的核心业务满足客户需求并履行合同义务;其次,维持银行的信用评级,使得银行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优化融资结构和来源,保证顺畅的融资渠道。
银行一般会建立一套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以确保业务间的连续性、方法的稳定性和风险的透明度。国际性大银行会设立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首要组织。资产管理负债委员会制定风险投资组合的策略并监控其业绩。任何资产组合配置的重大变动,都需要经过资产管理负债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资产管理委员会需要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包括确定银行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制定融资及流动性方案,以及应急资金计划。银行融资及流动性计划的内容必须涵盖以下几方面,包括职责分工,流动性概述,压力测试,流动性限额以及流动性指标等。其次,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应急资金计划,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对流动性风险做出快速反应。
除了资产管理委员会外,银行会设立内部资金部门,全面管理并调配银行资金;银行风险部门会监督并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协助资金部门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关键工具包括:缺口分析,压力测试,流动性指标以及市场触发限额。
(一)缺口分析
缺口分析指分析银行在特定时间区间下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之缺口,也叫合同期限错配工具。一般银行会建立市场行情报告,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
市场行情报告是指在正常运营环境的假设下,每日计算不同期限下累计的流动性缺口。负的流动性缺口代表到期负债超过到期资产,银行会有净现金流出,因此可能需要从市场上融资以弥补短期的资金不足;正流动性缺口指到期资产超过负债,表明银行有多余的资金可放到市场上。市场行情报告是监测金融机构当前流动性状况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量化了在正常业务环境中未来各个时间段内的潜在融资缺口。针对市场行情报告的计算,银行会设立限额,即每个期限内可允许的最大资金缺口。银行会对流动性头寸进行每日监控,一旦实际缺口超过限额,银行资金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超限情况。
(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可用于量化某一事件对资产负债表以及流动性头寸的可能影响,并明确在流动性事件中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压力测试的假设情境包括关键融资来源重要变动,市场重要触发指标的变化(如信用评级下降),政治和经济事件等。
压力测试对于银行监控非常重要。它不仅要预测银行可能发生的流动性事件,还要假设极端市场紊乱情境。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银行会相应修改融资方案和应急资金计划方案,阐述如何应对压力情境,明确在危机情况下银行可能面对的流动性困境,以及如何处理紧急事件的执行措施。
(三)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用于量化和监控在正常业务条件下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结构。最基本的指标包括三类。一类是衡量银行对负债依赖程度的比例,例如存/贷比率,净市场来源资金/总第三方负债比:第二类是衡量银行流动性集中风险的比率,例如前5大大额资金来源/第三方负债比:最后一类是有关流动性资产质量的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
计算流动性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监督用于改善结构流动性计划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比指标的变动,衡量改善方案的好坏;二是通过设立流动性比率“限额”,防止流动性状况恶化,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四)市场触发机制
市场触发是指可能导致市场上流动性变化的内部或外部市场或经济因素。银行会按期监控市场触发条件,一旦市场触发被突破触发限额,银行应记录并采取行动。常见的市场触发条件包括:股票指数,国债收益率、货币汇率、进出口增速以及重大灾难性事件(例如禽流感)等。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反思
2013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钱荒”事件,再一次印证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疏漏。虽然国内储蓄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但并不意味着银行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相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过于依赖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持有的风险资产反而较多,安全资产的配置较小,一旦央行有收紧流动性的倾向,甚至只是在公开市场不作为,银行面临的资金缺口就很难弥补。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融资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充分运用多种管理工具和手段,使银行的流动性缺口保证在可承受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在风险适度的基础上以最优化方式使用银行资金。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袁平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会计,2008(01):27-33.
本文通过分析JT银行2008-2012年间的数据,指出了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JT银行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增强流动性风险的建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JT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
一、序言
目前,我国银行业已经步入全面开放阶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极大的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商业信用。然而,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JT银行2008-2012年流动性指标分析
1.存贷款比率=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存贷款比率是商业银行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之一,综合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特征。该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就越低。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图1为JT银行2008-2012年存贷款比率。
2.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贷款总额/总资产×100%
贷款一般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因而较高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较差,较低的比率则说明银行满足新的贷款需求能力较强。图2为JT银行2008-2012年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
3.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100%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图3为JT银行2008-2012年不良贷款比率。
4.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比率
一级储备,包括现金和准备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些储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起到首要保证作用。虽然这类储备的流动性最高,但收益最低,另外风险基本上等于零。二级储备,主要是指中期债券,这类储备在需要时可以变现。其收益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比一级储备资产差,风险也较大。图4为JT银行2008-2012年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比率。
(二)JT银行2008-2012年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
1.JT银行2008-2012年存贷款比率略微超出监管要求,只有2008年一年在75%之内,其余四年的存贷款比率都逼近80%。这说明JT银行贷款规模过大、膨胀过快,导致了较高的存贷款比率,这可能会存在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会因为贷款的无法按照预期的收回而削弱。
2.JT银行2008-2012年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除了2008年为49.61%,其余年份均超过55%,这说明JT银行总资产中一半以上运用在贷款领域,这与国际银行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银行资产过分集中于贷款领域,这会使得银行因为借贷人的信用水平或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动而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浪费。总而言之,JT银行应该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
3.JT银行2008-2012年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处于下降阶段,且位于较低的水平段,近五年来位于2%-1%之间。
这说明JT银行的贷款质量非常高,使得贷款可以在预期时间内收回,降低了不良贷款数额,为流动性管理带来了便利。
4.JT银行2008-2012年的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总体来说处于可控水平。这不仅保证了JT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也为JT银行提供了资金的收益性,但仍存在自己特有的问题。
三、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银行界人士认为政府会及时出面应对银行业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钱荒”问题,从主观上认为银行不会倒闭;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手中的资金在没有合理投资渠道的方式下会大量流向银行,因此,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主动性和警惕性不足。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大多来自监管机构,而银行自身没有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资产结构单一
从资产组成来看,JT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较为单一。另外,JT银行的二级储备几乎为中长期投资,没有流动性的二级储备,一级储备又大多存放在中央银行,银行很及时取得所需要的资金。银行往往都提供的是中长期贷款,由此回收期限较长、回收风险较大,这些原因都使得银行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三)内控机制不完全
从JT银行的规章制度来看,JT银行内部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机制、后期挽救机制。化解风险的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方案,不能将风险消灭于初发状态,在风险发生后也不能有效应对。这些都是JT银行亟需改进的地方。
四、提高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主动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识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行政部门,且大多是被动管理,基层分支机构主动管理流动性意识不强。因此,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全行每一位员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的破坏性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二)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配置资源,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流程,总行、分行之间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流动性风险状况,有效应对突发问题。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形式、金融市场供求关系以及资金头寸变化情况,判断变动趋势。利用流动性预测模型,收益、监控、识别流动性风险,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成立相应的应急小组,使得在第一时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
(三)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利用各种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对全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协调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匹配。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应该以全额资金转移计价管理为核心,并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对银行存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集中动态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JT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郝宏海,武军.浅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11.
[2]刘晓蕾,张启文,钱建峰.中信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1.
财务公司是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诞生符合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长远利益。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流动性转换与创造的媒介,其经营管理的本质是保证企业集团的流动性合理。随着集团内部经济联系的逐步加深,财务公司维持合理流动性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不合理,不仅会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供应方的信任,也会进一步地削弱财务公司以及企业集团的信用,制约集团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完善。
关键词: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概述。
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基础,达到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目的。财务公司流动性是指财务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筹集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变现公司资产,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能力。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持有的资产流动性差对外融资枯竭导致无法满足到期支付需求的可能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
自财务公司成立,就以强化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标。但当前很多财务公司业务多样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流动性风险水平升高,给财务公司及企业集团带来不利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如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升高,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通过专业方法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财务公司至关重要。所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流动性风险管理滞后与被动。在管理流动性风险时,只注重最终的表现形式,而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的源头。财务公司仅凭主观经验来判断流动性风险,没有通过客观的指标体系进行预测监控,导致事后控制居多。此外,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公司在决策中较少考虑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财务公司也没有与成员公司有效沟通,使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增加。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主要体现为其管理易受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由于财务公司依附于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多数来自集团内部,其管理工作以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主,我国大多数财务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这样就会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管理层没有独立。此外,财务公司的职责是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这样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其经营管理必然会受到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由于隶属于集团公司的性质,往往会受到干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由于缺乏独立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话语权,财务公司甚至成为激进的企业集团盲目扩张的融资工具,流动性风险极高难以化解。因此,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是管理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风险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得到控制后也没有反馈机制来监察。此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缺乏有力控制。首先,财务公司没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仅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没有做到有力执行;其次,财务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专业性和独立性明显不足;最后,财务公司对雇员的控制也不到位,大多数财务公司没有专业人员管理流动性风险;另外,财务公司没有问责制,出现问题时责任难以界定,从而影响财务公司的发展。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多数来自企业集团,缺乏金融专业知识。这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地预测和防范。另外,随着许多新型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具有金融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增大,财务公司的激励机制落后,许多管理人才受其他行业薪资待遇的吸引,离开风险管理岗位。人才流失导致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才素质下降。
三、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一)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转变事后控制观念,形成预测为主的前瞻性控制理念;其次,转变单一部门管理观念,形成多部门协作管理理念;再次,要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转变流动性风险只具有损失性,越低越好的理念,流动性风险不仅具有损失性还具有收益性。
(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
财务公司应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财务公司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对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的融资功能进行扩张的决策有权否决,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对风险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反馈到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从而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
(三)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体系需形成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应对及监察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开始,财务公司应运用识别程序来识别可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的风险。若发现近期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较高,流动性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资产转换策略或增加负债战略来应对。财务公司需要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察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察。
(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公司必须以良好发展为目的挑选、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财务公司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不是独立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人员选聘和激励制度。
将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改为选聘、竞聘上岗等多种形式,并在聘用雇员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断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并针对财务公司的特点形成科学的选聘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奖励形式结合的方法激励员工,从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财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定期的部门轮流培训、不定期全员培训等形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加大金融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将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一重要途径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财务公司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财务公司在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体系,但某些问题在我国财务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作者:安星雨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涛.集团财务控制[J].中信出版社,2011.8.
[2]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
[3]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J].财经界,2010.8.
2013年6月中旬到6月底发生在国内金融界的“钱荒”(又有说是“心慌”),以及进而由其引起的股市激烈振荡,使更多的人意识到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再次给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纵观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及风险管理被长期忽视,仅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彼时,一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如北岩银行、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华盛顿互助银行,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银行在破产前的一个季度还非常赚钱,资本充足率也很正常,是什么致命一击,使这些百年老店飞灰湮灭?这就是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流动性风险——所秒杀。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赫然上榜,也看到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第二梯队银行榜上有名。欣喜之余,我们也要吸取前车之鉴,防微杜渐,将我国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何为流动性风险
银行资产和负债与生俱来的“混搭”或“错配”(如短期存款来支持长期贷款),加上市场上资金供应短缺(如2008年美国资本市场和最近国内发生的“钱荒”),以及银行本身突发的、未预见的流动性紧缺,都会给银行造成流动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在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其2009年9月公布的良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中,再次明确了流动性的定义,这就是银行要具备为资产增加而融资和到期清偿债务,并同时不招致不能接受的损失的能力,管理原则同时明确指出产生的流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市场流动性风险(Market Liquidity Risk),即由于市场机制的欠缺和不充分,或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造成的银行流动性风险;一是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风险(Funding Liquidity Risk),即银行不能有效满足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目前的或未来的现金流或抵押物的需要,这种风险暂时不会影响银行的日常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小到短期内会增加银行融资成本,挤压息差收入空间,大到影响银行资产质量,造成投融资整体分配结构失衡,遭遇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和投资者信心丧失,严重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对流动风险认识上,也要避免把流动风险孤立来看及孤立处理。在现阶段,很多国有银行(包括一些成熟市场的国外银行)的总行风险管理部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同风险领域设置为相互独立、彼此疏远的子部门。实际上,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同类型的风险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以及相互转化(图1)。在以往的经济金融危机中,风险往往从一种形式快速传递成另一种形式,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信用违约风险造成的对资产、投资、进而资本市场的信心的动摇,这种信心的缺失迅速波及和产生了流动性风险,一时间,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嘎然而止。因此,银行家们要建立对不同类型风险的整体观和大局观,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流动性风险管理演进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达到如下四方面作用:宏观上为市场和各关联主体增强信心,证明和显示银行处于安全、稳健的经营状态中;帮助银行履行现有的贷款承诺;帮助银行避免不必要和不获利的资产转移和资产销售;降低银行融资成本。
国外银行流动性管理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业贷款理论时代,为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理论强调贷款应是短期商业性贷款。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能力,也被称作自动清偿理论。又由于其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也被称之为真实票据论。此理论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为着眼点,被商业银行一直沿用到约1920年。但这个理论有两个明显不足:银行视为自偿性的短期放款,不一定比其他放款更具有流动性;不能配合经济发展趋向成熟、复杂的需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从1920年到1950年左右,进入了第二阶段。该阶段前期是转移性理论时代。银行持有资产(多多益善,为追求高回报可以是长期贷款),必要时,如果能以较低的代价转移或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就可维持流动性。回顾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由于人们对现金的偏好,证券市场崩溃,银行资产几乎失去其转移性。在该阶段后期,预期收入理论开始盛行。贷款的种类开始增加,借款人大部分已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贷款,因此,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来估算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由于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银行很难对借款人未来所得进行正确的预测和估算。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三阶段是负债管理阶段,从1960年左右到1970年早期。这种负债管理有三大特点: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大部分是货币或在资本市场上可转移的、非存款性负债,与传统活期、定期、储蓄存款等存款性负债资金来源有别;负债管理以竞价方式在市场上主动争取资金,与传统上坐堂待客存款的被动方式有别;以出售负债换取资金与资产管理上出售资产换取资金有别。负债管理虽然更加灵活、主动,但过分依赖市场资金,使银行间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存贷款息差缩小,导致资金成本上升、收益不确定性增加,造成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不足。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和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与发展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四阶段,从1970年代中期到2008年金融危机。较之前述的资产管理侧重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忽略收益性,而负债管理则强调强调收益性而使风险增加,降低了安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则从银行整体出发,试图兼顾收益和风险管理,以达到风险与收益平衡和优化。但随着资产证券化等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产品和复杂金融工具的滥用,加之银行监管不力、信用评级机构道德的缺失等因素,在贪婪和利益的驱使下,迎来了2007~2008年又一轮金融风暴。
2008年至今,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进入新的时代。从在风险管理中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一跃成为风险管理中的焦点。同时,对世界各金融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和银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金融研究所、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都纷纷出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则、法规和建议。
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与手段
从国内外金融机构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中,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图2)。
为避免财务困境和招致更深层次危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规划先行,建立高度协调、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和手段。具体管理流程和实施的手段可分为三步(图3)。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整体架构的设计。这一步又可以细分成五个组成部分:第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首先在充分考虑和吸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内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另外,国外大中型银行都有资产负债和流动风险委员会,其成员来自各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讨论、制订和通过本银行资产、负债和有关流动性的提案,以确保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金用途合理,以及本银行流动性在安全和可靠范围内。第二是建立量化监管流动性风险的系统和控制框架。银行自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整个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者和管理层要反复讨论和确认流动性最根本的风险是否被全面考虑,各相关部门和责任是否清晰明了,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与初衷设计一致,关键信息能否通过系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映,市场、信用、流动等风险间的相关联系是否被充分理解和监控。总之,信息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起决定作用。目前,国内一些银行和风险管理部门还存在“面子工程”现象,一些风险量化和监控系统只注重短期效应,不注重长期投资,过于简化,这种“花架子”体系根本无法预警,更谈不上应对大的风险。因此,由这些架构和系统产生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和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一定要到位并发挥作用,从而使风险管理人员从信息的大海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否则,预警和及时的防范风险都将子虚乌有。如果第一个组成部分和第二个组成部分系统和架构有效到位,则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水到渠成,这就是银行可达到充足的流动性,并实现自给自足的量化监控。第四个组成部分,是对前三个组成部分的提升,冲破了对某一产品、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变成了可平移和可扩展的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境的银行综合流动性风险管理。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将前四个组成部分归结并浓缩成高质量的报告,提供给高层管理者和监管机构,便于管理者和监管机构掌握及时、真实和有效的信息,真正做到时效流动性风险管理。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设置流动性容忍度等级和限制。在各相关监管体制下(如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指标等),各个银行可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方向、风险偏好,制订可接受的流动性区间和倾向。第二个步骤应根据市场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因此,也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模式:只是在不同时间,根据当时情况,通过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性条款,因时、因地发展银行业务。根据更适合本银行发展,制订流动性容忍度的上下限。图4是国外某银行在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时考虑的部分限制性条款。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三个步骤是量化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手段,这一步骤是在前两个步骤政策到位、系统到位、关注到位后的具体及关键阶段。国外风险管理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衡量风险,你就根本无法管理风险。”衡量流动性风险可从关键财务比例分析、现金流和净资金需求分析、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三方面着手。关键财务比例和现金流、净资金需求分析主要是从纯财务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而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除了考虑财务数据以外,还加入宏观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行为(Capital Market Behavior)等数据和分析;另外,预警模型,顾名思义,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而现状优化模型是对银行现有流动状况进行评判和修正。
在流动性风险量化的基础上,国外银行针对流动风险管理,往往都有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在这个“工具箱”里,一般都包括三大流动风险管理工具。第一大工具是应急资金计划(Contingency Funding Plan,CFP,图5)。国内不管大小银行都应未雨绸缪,备有此种计划。这种应急资金计划越详尽、考虑越周密越好,因为金融市场上“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不是没有发生过,一旦此类小概率事件发生,谁做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远离金融风暴的中心。
第二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流动性压力测试。国内有些银行对监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压力测试,往往采取交差、应付的态度,多由级别较低、经验较少的技术人员设计和执行。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监管部门的用意,加上参与人员经验的缺乏和银行内部重视不足,很多压力测试变成了“做过场”,根本没达到风控目的。图6是国外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差距分析(Gap Analysis)。为及时评价和审核现有流动性管理水平,向最好的实践经验看齐,差距分析应运而生。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对流动风险管理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风险的定义、治理和监督,以及流动性管理、量化和报告、压力测试、应急资金计划、公式。通过自身评估和与最好的业内实践经验比较,银行能够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金融改革也进入关键期,同时,也对监管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监督和管理要求。针对当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机构可重点考虑三方面:第一,央行作为监管机构,同时是流动性的最终提供者,要保证给予市场和银行业足够的信心。刚发生不久的“钱荒”,有业内人士称之为“心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货币、金融政策的信心不足。改革需要稳步、慎重推进,金融政策和举措应一致和稳健,监管机构要给予市场足够的心理准备。金融政策、举动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监管机构绝不能着急,不能抱着动一下、看看效果再说的想法。第二,监管部门的对外交流和交流技巧至关重要。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外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都把交流、公示放在重要地位,且很会交流,交流的方式和渠道也多样化。反观此次“钱荒”,央行举措非常突然,给银行和市场带来了很大影响。第三,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拓宽中国投融资市场,创造更多元化的投融资环境。
关键词:压力测试流动性风险政策建议
一、压力测试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全球性银行开始引入压力测试来评估其资产组合在极端情景下的表现。随着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加之压力测试能估计到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损失优势而在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进一步认识到压力测试在管理极端风险中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也逐渐将压力测试应用在分析极端条件下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领域可能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银行业在识别和应对极端风险方面相对落后,主要原因:一是对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充分。具体而言,就是对极端事件发生概率认识模糊不清。二是存在侥幸心理。一些银行管理者认为,既然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不太可能就撞上,这种侥幸心理是最危险的。三是未能做到对极端风险的科学认识和评估。
二、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中的应用
近年来,根据国内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也开始运用压力测试的方法来预防与管理流动性方面的极端风险。
1、相关理论分析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定义: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设置多种属于流动性风险极端不利的情景,对其引起银行流动性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评估,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目的: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都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是针对近期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的变化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特定情境下银行流动性风险,来判断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极端事件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设计:主要分析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事件及其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设定情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应针对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设定不同的压力情景。
2、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
依据压力情境中所蕴含的风险因素的多少将压力测试方法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
(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是指在不考虑其他风险要素影响的条件下,评估单一风险要素对商I银行资产组合的的冲击程度,所以又被称为单要素评估法。
敏感性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上手,运用广泛。它完全忽略了其他风险要素的影响,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出单一风险要素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冲压强度。在该方法运用时,要求能够准确的把握风险因素的冲击幅度,以确保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各个风险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相互转化。风险因素之间的互通性要求综合考虑其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影响,所以该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片面性。
(2)、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方法又被称为多要素评估法,主要是指情景构建,在多个风险要素共同冲击的极端情形下,探讨极端情形对金融资产组合的影响程度。
第一,历史模拟情景法。该方法是指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进行情景再现,复制这些历史事件中的风险因素,用于衡量对当今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价格的影响。第二,假设情景法。该方法首先人为的假设了若干种重大冲击事件,如政治危机、战争、恐怖事件、地质灾害、股市崩盘、楼市跳水等,然后分析这些重大冲击事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些假设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危害却不小。因此,有必要召集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客观高效的情景构造。
三、提高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对策
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满足自身风险识别、评估、衡量、控制的需要,推动自身资产结构调整优化,增加市场竞争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工作建议如下:
1、建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
流动性压力测试最初起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来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管理方式都千差万别,如果直接照搬他国的压力测试模式,难免会使本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大打折扣,降低压力测试报告的可信度,这样压力测试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从国外引进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的同时,要积极地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加以改进,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既要吸收国外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有益经验,又要规避它在压力测试中暴露出的缺陷,形成我国银行业特色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
2、建设全行范围的压力测试框架体系,明确部门职责
为满足201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要求,确保相关工作落地实施,银行需建立一个全面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压力测试工作,初步建立全行性的压力测试框架体系,制定包括全行压力测试的目标、程序、方法、频度、报告线路以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统一压力测试政策,规范压力测试工作流程,将压力测试作为常规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制度化、定期化。分风险类别制定压力测试政策,明确压力测试情景建立、执行压力测试、内部分析及报告、风险缓释与应急措施、重新评估压力测试、特殊压力测试等各项工作开展的流程,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对重要风险的压力测试的流程控制,同时责任到局部机构(部门)。
3、加强数据积累,改善数据质量
流动性压力测试无论是从数据收集,还是从量化冲击,建立模型都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应按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求的规范格式,参考行业内惯例做法,强调日常性,突出特殊性。在保证相关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全面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在日常活动中,数据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各种财务报表数据,还要辅之于非财务方面数据,以备日后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之需。除此之外,银行同业之间加强协作,做到数据资源实时互享,优势互补,提高数据利用的效率。
4、建立专门的压力测试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要改革相应的压力测试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从而将危机意识深入到企业文化的骨髓。建立专门的压力测试机构,不仅可以提高压力测试的效率,保证压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提升了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地位,这样有利于减少压力测试结果传递给高级管理层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有效的纠正压力测试结果信息传递偏差。高级管理层收到压力测试报告后,可以及时的作出回应,这就加快了高层决策反馈给下级的传递速度,有效缩短了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时间,激活了决策的实施效率,避免了传递不及时带来的决策失效,达到指导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97-03
作者简介:邹长峰(1988-),河南商城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伴随着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而产生的,属商业银行日常风险。商业银行所遇到的各种风险都可能转化成流动性风险而显现出来,所以说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集中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更加重视,不断完善防控机制。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所以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一)流动性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没有发生不可接受的损失情况下,获得新增资产以及支付到期负债的货币资金能力。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流动性基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在商业银行没有损失或发生的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银行资产变现的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的能力。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支撑,一旦银行发生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银行将因此倒闭。流动性既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安危,同时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相关联。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储备资金来承担即期负债的支付或没有能力满足贷款的需求,使银行失去信誉,在社会上将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给出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是:商业银行虽然具有清偿能力,但是他们自身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者说他们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来充分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性风险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由于客户提现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的流动性风险还包括由于银行资金来源不足而无法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以及由于其他及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银行信誉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先后采用了资产管理以及负债管理的策略,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与国外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区别,它不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策略,而是具有很强计划性的管理策略。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将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与商业银行的性质完全不相符。
(一)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
负债经营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特点,但是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见图1),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图1反映的是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六家商业银行的年末资产负债率的算术平均值。
图1 我国六家商业银行年末资产负债率的算术平均值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在2001年年末最低为9510%, 2003年最高为9842%。资产负债率高说明商业银行要面对着较高的经营杠杆率,负债占资产的比重大。较高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扩大风险的作用。假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是9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为49,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为50,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用100元资本开展4900元的业务,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收益率为204%就可赚回100元的本金,但是如果收益率低于204%,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有破产的危机。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与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较好的相比,该比例仍然较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处于适当的水平以降低运营风险。
(二)存贷款差额扩大,比例降低
通过图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存款额、贷款额、存贷款差额以及存贷款比,表1和图2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存贷款差额扩大,比例降低。
从表1和图2中得知存贷款的比例呈降低趋势,2001年存贷差为331万亿元,而到2010年年末存贷款差额为2390万亿元,大约翻了72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由2001年的7820%降为667%,这是为了满足存贷款比不能高于75%的监管要求,资本市场日益繁荣也给更多的企业带来了新的筹资渠道。与国外商业银行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明显偏高,这需要进一步增加资金使用渠道,调整资产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现在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没有遇到流动性不足的困扰。但流动性过剩状况也是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表现,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持有大量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而没有进行很好的投资,使银行收益率较低,不利于盈利性的提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管理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体现出流动性的要求,是计划与控制的管理模式。而导致我国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因既有银行内部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的影响因素。在当前这种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制约因素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让流动性风险管理运用到现实中。
(一)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不完善
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资产和负债两方面,但我国商业银行这两方面管理不完善,缺乏完备的流动性风险性管理技术和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在1994年公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管指标》,该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的质量提出了标准规范,界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如对国债的持有数量做了规定,这项规定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同时也限制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另外,由于商业银行的信息存在着不对称,很难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对此,相关部门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难以实行有效监管。
(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足够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还处于形式管理阶段,所有风险管理都处于被动监管,而并非商业银行自觉行为。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依靠国家信誉作为银行经营的担保,风险意识淡薄。
(三)受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束缚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股票市场和长期国债市场。当人们关注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热情不断升温时,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会有较大的下降趋势。我国的股票市场目前正处在投机性较强,波动性较大的环境下,这增大了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波动性。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也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受到了限制。一般来说,成熟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回购市场、大额存单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这些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使资产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生作用的只有同业拆借市场和短期国债市场,考虑到规避风险,商业银行不可能大量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而国债市场受国家政策、利率等因素影响较大,商业银行也不可能自由操纵。
在我国现阶段还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可采用的各类工具及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有效合理地利用货币市场进行调节,也难以有效实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步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主要负债能力密不可分。成熟的金融市场与方便快捷的金融工具将会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为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应有效扩大货币市场的范围和规模,建立商业票据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银行融资渠道,以更好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促进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积极合理有效地推行资产证券化,合理调整资产结构,以便降低流动性风险。
(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国际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信用作用随之减弱,我国商业银行要增强流动风险管理意识,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到银行管理的战略层面上,变消极被动流动性风险管理为主动自觉的积极管理,使流动性风险管理融入到每个管理环节中。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关系。
(三)加大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督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要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灵活运用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来评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还停留在数据化的标准上,没有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我国商业银行应参考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相关做法以及借鉴国外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制定相关流动性监管指引,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商业银行还要努力研究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和实践,强化改进措施,努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监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监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保持我国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125
[2]韩上鉴刍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7(25):35-37
[3]李启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衡量与控制[J]现代情报,2012(8):56-58
[4]董积生,汪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经济效应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0):67-68
[5]闻岳春,段弈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1(2):77-78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到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策略以及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概述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去管理商业银行所面临到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维持银行体系健康积极有效的运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流动性风险的策略和方法,综合考虑银行业务规模和风险状况等各因素,运用恰当的模型去真正的认识流动性风险,用积极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让我国商业银行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困扰,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
1、缺乏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主动、积极的办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然而,当前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而且,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意识也不强。这使得商业银行在进行管理时只注重外在的指标是否达标却不重视对流动性的实质性的认识。
2、缺乏有效的报警机制和风险解决措施。商业银行无法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准确的预测、也不能提出有效化解风险的措施也就不能高效及时的阻止风险的发生。由于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监管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风险发生之后的解决措施还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如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生后银行管理着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但即使商业银行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化解方法,多数都是较为短期和片面的,最终也不能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3、资产负债管理仍然较片面。就目前来看,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理中,流动性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真是的反映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以及资金流动性状况,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央行的强制措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表现为表面化,不能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业务状况匹配相应的管理指标和管理办法,从而,资产负债的管理结果也同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充分的运用,不能真正的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最有管理。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1、提高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由于,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所以才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所以,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以坚持审慎为监管原则,即便是处于经济繁荣阶段,银行财务状况良好,也要严格恪守职责,定期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及时发出预警,这样才能将风险扼杀于萌芽期。
2、建立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流动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科学预测流动性缺口和寻求弥补流动性缺口的合理对策两个方面。要想有效的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从传统经验型管理方式转变为更为标准的、专业的科学化管理方式,并将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作为管理的核心。为了能够准确预测和分析资产负债流动性,就要通过预测和分析流动性攻击和需求变化情况,来对潜在的流动性进行衡量。
3、加强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应用。我国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应用,资产负债管理就是说银行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效益,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状态实现银行的盈利性经营,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模式下,商业银行要想达到所预期的目标也就是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收益就必须高效有序的管理资产负债,只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这一模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所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养成一个经营的意识,银行的所有员工都要时刻铭记着资产负债这一经营模式,做到思维和行动的双重结合,还要认识到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自我发展和进步,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再次要树立集约化经营观念,调高资产的质量,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实现盈利性的管理。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高效运行,就必须确保银行资产高度安全的同时,要有适度的流动性,在商业银行不断成长的的路途上,商业银行要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其由于国家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强有力支持,同时,也因为居民存款储蓄多变性,这使得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这也给商业银行未来的顺利发中,流动性风险是主要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成败关乎着整个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参考文献】
[1]白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财经大学,2014(6)
[2]曹丹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