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项目资金需求及来源8篇

时间:2024-04-11 10:25: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项目资金需求及来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目资金需求及来源

篇1

(一)资金筹措计划方案

项目融资研究的成果最终归结为编制一套完整的资金筹措方案,这一方案以分年投资计划为基础。

实践中常有项目的资本金与负债融资同比例到位的安排,或者先投入一部分资本金,剩余的资本金与债务融资同比例到位。

中机院提供的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

1、项目资本金及债务融资资金来源的构成;每一项资金来源条件详尽描述。

2、与分年投资计划表相结合,编制分年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使资金的需求与筹措在时序、数量两方面平衡。

(二)资金结构分析

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及优化中,资金结构的分析是一项重要内容。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由公平性、风险性、资金成本等多方因素决定。

项目的资金结构指项目筹集资金中股本资金、债务资金的形式、各种资金的占比、资金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与负债融资比例、资本金结构、债务资金结构。

融资方案的资金分析包括:总资金结构(无偿资金、有偿股本、准股本、负债融资分别占总资金需求的比例)

资本金结构(政府股本、商业投资股本占比;国内股本、国外股本占比)

负债结构(短期信用、中期借贷、长期借贷占比、内外资借贷占比)

(三)、融资风险分析

1、出资能力风险及出资吸引力

2、项目的再融资能力项目实施过程种出现许多风险,将导致项目的融资方案变更,项目需要具备足够的再融资能力。方案设计中中机院将考虑备用融资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公司股东的追加投资承诺,贷款银团的追加贷款承诺,银行贷款承诺高于项目计划使用资金数额,以取得备用的贷款承诺。

3、项目融资预算的松紧程度中机院认为项目的投资支出计划与融资计划的平衡应当匹配,必要时应当留有一定富余量。

4、利率及汇率风险利率是不断变动的,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无论采取浮动利率贷款或固定利率贷款都会存在利率风险。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货币的比价在时刻变动,这种变动称为汇率变动。软货币的汇率风险低,但有较高利率。

(四)融资成本分析

篇2

一、《新制度》在核算目标、科目设置、核算要求等方面的完善和改进的主要体现

1.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更高,一方面要满足高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与财政改革要求相适应。

2.支出业务的核算更加明细。《新制度》要求按照支出功能和经济内容细化支出类科目,将原会计制度下“教育事业支出”科目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几类,并要求区分资金来源和预算类别,在上述明细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3.预算管理要与会计核算进一步衔接。一方面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程序要更加规范,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与会计核算进一步地衔接,提高预算的执行准确性。除此之外,《新制度》还有一些变化,如扩大了权责发生制使用范围、计提固产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完善了会计科目的编码、基建并帐处理、优化了报表项目结构体系和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纳入等等。

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探析

基于《新制度》的新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进行了再梳理、再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要满足《新制度》所要求反映的会计信息需求。从信息需求视角的来看,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1)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校决策管理者;(2)不确定的人员,如教学评估人员、各类检查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因此我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要能提供上述人员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要与部门预算挂钩,进一步促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统一。高校部门预算不能有效地和会计核算系统衔接,也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短板,由此造成,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及时、正确的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造成不正确账务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执行不够精细等现象。

3.会计核算要满足教育成本核算要求,便于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逐步进行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4.会计核算体系要科学合理,便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务操作。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科学、高效、准确。会计核算体系顶层设计考虑要完善、精细;基础操作要简单快捷。

三、构建完善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科目体系和项目体系。科目体系主要指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按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制度规定的除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项目体系主要是指根据单位的管理需要,按以项目为核算对象自主设置的核算体系。,通过对《新制度》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进一步思考、探析,本文认为,除了现有的科目、项目维度外,必须增加会计核算体系维度,优化核算结构,具体如下:

1.完善科目核算维度设置方式。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每笔支出业务必须按其预算类别(基本/项目)、资金来源(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其他资金)、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核算,按此设置,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为例,必须下设“教育事业支出—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至少5级明细科目,由此计算所需设置的会计科目数将非常庞大,既不利于日常科目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建议简化科目设置层级,可采用“教育事业支出—经济科目”模式,将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科目等信息纳入“资金来源”维度核算。

2.增加“资金来源”核算维度。由于简化了科目设置,因此建议增加“资金来源”维度来核算科目设置中减少的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等信息,例如可以按照“资金来源—功能分类—预算类别”模式将资金来源维度定义为“财政补助—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等,其他的以此类推,并按一定的规则将其编码。设置好的“资金来源”通过会计核算软件可以与项目关联,或直接与会计科目关联,以此来标识每一笔支出的资金来源信息。

3.优化项目核算维度的设置。传统的“项目—科目”二维核算体系,是体现“做的什么事—用的什么钱”的思路,项目的设置主要反映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多维核算体系中,项目的设置要细化,项目需承载更多的核算信息,以便于在会计软件中将“科目—项目—资金来源”进行规则化的关联。因此,每个项目的建立需要体现以下信息:(1)项目核算对象,实际操作中可以为具体院、系和特别指定的核算对象,核算对象要区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离退休五类;(2)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区分信息是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和其他资金三类;(3)项目资金预算类别,是指该项目资金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4)项目的受益层面,主要用来指定项目资金的受益对象,可细化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班级层面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层面,该项目信息主要用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设置要与高校预算编制协调一致,项目的预算类别和资金来源信息随着预算的变化而变化;项目设置要涵盖高校所有的支出,即学校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与其对应。高校应当建立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规则既要易于识别,又能方便组织核算。

四、总结

多维核算体系的建立后,高校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均包含有各维度的管理信息,通过选择不同维度的组合,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产生不同的会计报告,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作者:张敏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2009(12).

[2]解文清.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应收及暂付款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

[3]蔡催冬.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会计之友.2014(9).

[4]于莉萍,靳鑫.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析.《大连大学学报》[J].2013(4).

[5]陈东.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构建探讨.《会计之友》[J].2014(09).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需求 投融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8-0087-02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8.20

2010年以来,海南省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拉动海南省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增长。

一、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现状

(一)经济增长依然处于主要靠投资拉动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是海南省现阶段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2006年—2010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6%、41.4%、78.9%、186.7%、77.3%;2009年—2012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分别为57.29%、64.88%、64.06%、75.13%[1]。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2012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41.3%、32.8%、36.2%、33.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左右。2013年,海南省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77个,包括结转项目31个,新增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金额1955亿元。其中,2013年计划投资375亿元,比2012年实际完成投资的261亿元增加114亿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较高

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海南省重点加大了水利防洪、高速公路、机场改扩建、城乡电网升级、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2008—2012年,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资213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8%。

(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

海南省工业投资比重偏低,制约了海南省经济总量的较快增长。自海南建省以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15%左右,占比仅高于北京,远低于全国40%左右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制造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到10%,远低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与制造业投资占比40%以上的江西、江苏、吉林、河南和山东差距较大。

(五)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趋缓

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与全省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信贷规模增长不同步。2010年—2012年,海南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分别为1120.15亿元、1258.9亿元、827.43亿元,分别占全省贷款余额的44.63%、39.39%、21.27%,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海南作为国防前哨,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各方面建设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海南省“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1.3万亿元,为“十一五”的3倍多[1]。但目前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银行贷款,资金缺口大且来源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设施投资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二)政策配套落实不到位,信贷政策与区域需求不匹配

201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下滑,部分行业亏损面扩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银行信贷经营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有些银行总行收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限额,如工商银行未来三年将大力压降城建、公路、电力、房地产四大行业贷款总量及占比。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仍处于起步时期,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行业仍将是海南省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也是海南省投资资金需求热点,但这部分需求与银行总行信贷政策不相匹配。

(三)融资主体法人治理欠完善,贷款需求受到抑制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项目成本高、利润率低等特点,加上部分融资主体未实现市场化,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产权及项目收入支配权不明晰,贷款资金或者还款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以及银行对融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透明度、美誉度有较高要求。因此,海南省许多基础设施贷款主体的政府融资平台,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其授信准入和贷款发放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因无法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又无法保证财政预算内还款资金来源,其新增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受到限制。

(四)风险管理难度大,对银行提出新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技术和设备改造项目,其风险评估上难度较大,技术革新的成熟程度和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银行充分评估项目风险,严格审查项目的合规性、合法性,落实还款来源,做好贷款“三查”。

三、政策建议

(一)做好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文章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崛起的基本支撑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抓投资环境、抓国际旅游岛形象,就是抓项目和产业、抓发展后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面貌的重要手段。海南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和资源得天独厚的宝岛,只要配上现代的基础设施,才可能变成现代产业的聚集平台和现代服务业的聚宝盆。

(二)相关政策配套应落实到位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但实际上,国家各经济主管部门、商业银行总行较多是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没有因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而给海南省更多更特殊的支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海南省实际需要予以配套政策的落地实施,共同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亟需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中央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框架下,海南省应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可行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如发展创新型企业债券、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国内外私募股权、离岸人民币资金入琼等方式,拓宽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投资效益

各级政府须充分认识到财政资金在投资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在现有财政收支状况的基础上,继续给予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能源交通、科技创新、防灾减灾、资源节约等领域,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发展。同时,政府须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的审批进度,搭建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平台,便利中小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篇4

一、园区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与特点

公司开发和运营资金的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出租及出售收入和经营性欠款,由于园区开发的前期和开发投入巨大,自有资金的占比不高,债务资金尤其是银行贷款的比例要占到整个资金来源的70%以上。

(1)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公司目前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债务性的银行贷款,基于贷款成本和灵活性考虑,公司的融资中70%以上是短期贷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对银行贷款的高度依赖加大了园区开发的经营风险,不断到期的还款压力,影响园区开发持续稳定的发展。

(2)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公司开发项目从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到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所经过的开发周期较长,一般为三年以上,有别于一般房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模式,园区开发主要建造工业厂房,物流仓库、研发办公楼宇以及为之配套的设施,如果公司经营采用以租为主、租售结合的管理模式,靠收取租金是回收资金的主要方式,因此决定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在10年以上。

(3)资金需求量巨大。公司作为园区开发企业一般是对工业用地和工业房产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整个园区的开发需要分阶段分项目滚动开发,实施时间较长,而每个项目的开发需要投入上亿甚至更多的资金,并且在招商、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投入也较高,因此,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支撑其开发运营,因此,企业的融资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二、园区开发企业资金的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对开发资金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货币紧缩和抑制经济过热政策等都会对园区开发企业资金链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导致各商业银行收紧了对企业的贷款投放额度,加大了贷前审批和贷后检查的力度,并且取消了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增大了企业在银行的融资难度,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大企业开发资金的筹集难度。

(2)融资渠道对资金的影响。目前企业开发资金的融资存在结构性缺陷,短期贷款占企业整体融资额的70%以上,且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来源仅限于银行,这种对银行贷款的高度依赖加大了园区开发的经营风险,当外部环境和金融政策调整时,如果银行收缩贷款就会使企业毫无退路,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利于园区开发持续稳定的发展。

(3)企业经营战略对资金的影响。园区开发企业初期一般采用滚动开发的经营战略,前期投入带动后期开发项目,这样有利于拓展经营空间,减少资金成本压力,降低经营风险。经过将近20年的开发,企业的经营战略从初期的滚动开发转为以出租为主,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上来,这种模式固然保证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但会增加长期资金的投入,使企业资金回收期更长,因此,需要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投入,以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这样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4)资金管理模式对资金的影响。作为园区开发企业,除本身进行园区开发管理外,还投资有开发建设公司和各种功能配套公司,企业对下属公司采用资金分散管理的模式,各公司资金分散占用、分散开户,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下属公司的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个园区集团的银行贷款,造成整个企业内部资金配置不合理,增加了集团利息成本的支出。

三、园区开发企业资金管理优化探索

(1)建立与优化企业财务战略。财务战略服从于企业战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企业在深入分析其对企业资金流的影响后,对企业资金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在充分考虑公司发展战略和现有财务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几年不同情况下的经营预测,编制了公司未来五年公司的投融资计划和财务预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园区开发总体战略相匹配的财务战略,并考虑特殊情况下资金风险防范和处理解决方法,公司财务战略的重点是为企业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进行有效的投放,合理使用和及时回笼,使公司能够长期、可持续、平稳发展,以实现园区开发的整体战略。

(2)拓宽与创新融资渠道。园区开发企业应不断开拓资金来源,寻求多元化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结构,以满足园区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一是开拓不同品种贷款、扩大融资范围。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已不能满足园区开发资金的需求,公司根据自身开发经营的特性,开拓新的融资品种,在原有流动资金贷款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手段,启动以股权资源进行股权抵押的信托融资和以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款保贴结算和项目贷款等融资手段,为园区开发提供充足的、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资金,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二是结合开发经营模式、灵活运用融资手段。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后,租售比逐步增加拉长了从项目开发到资金回收的过程,为保证项目从开发到经营全过程的资金供应,公司将运用项目贷款结合经营物业贷款的融资模式,对同一项目开发和经营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满足企业开发经营资金需求,还能满足银行对贷出资金用途的监管要求。三是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融资。园区开发企业应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资金的过度依赖,积极探索从不同金融市场来筹集资金,运用企业债券、房地产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渠道获得长期资金来源。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信托、资产证券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和融资方式,尚需政府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这种方式上市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而企业债券投资具有融资量大、期限长的特点,且总体成本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公司在资产,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均符合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因此,探索发行企业债券能为园区提供长期稳定成本低且充裕的现金流,分散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篇5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融资;评估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43—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0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投资是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随着各级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正在不断完善,政府、企业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本文所称环境保护投资(简称环保投资,下同),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部分组成,投资渠道主要分为政府投资、金融机构和社会化专业公司投入、企业投资等来源。

1 环保投融资政策

“十一五”期间,环保专项资金、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环境转移支付政策以及排污收费政策已成为政府环保投资的重要渠道及资金保障。继2004年设立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之后,“211环境保护”科目于2007年开始实施,“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相继设立。税收优惠、排污收费、绿色信贷以及脱硫电价等价格政策在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绿色证券政策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等社会化融资手段逐步建立。

2 投资规模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规划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需要环保投资约为15 3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相对1.53万亿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 320亿元,超出比例为41.3%。

1981年至今,环保投资总量呈持续递增趋势,从“十五”开始递增趋势较明显,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波动,但总体亦呈递增趋势(见图1)。“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量达21 620亿元,较“十五”增长157.4%;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1.44%,较“十五”增长0.26个百分点。从“十五”和“十一五”的情况来看,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快速提升,呈现先慢后快的现象(见图2)。

3 环保投资构成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实际投资2 415.1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11.2%,较投资需求(2 500亿元)减少3.4%;建设项目“三同时”实际投资7 885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36.5%,较投资需求(4 400亿元)增加79.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投资11 319.9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52.3%,较投资需求(8 400亿元)增加34.8%(见图3)。

逯元堂等:“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991年至今,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先是持续递增,自1996年开始出现波动,自2008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基本呈持续稳步递增趋势,2009年出现下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持续快速递增趋势(见图4)。

1991年至今,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先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自200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较“十五”增长78.76%;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较“十五”增长2650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十五”增长

图1 环保投资总量及占GDP的比重变化

图2 环保投资增长率(%)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11.2%,较“十五”减少4.9个百分点;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36.5%,较“十五”增加10.8个百分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52.3%,较“十五”减少5.9个百分点(见图5)。

4 环保投资空间分布

“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分别为11 775.6亿元、3 957.1亿元和3 734.6亿元(不含国家级),占全国环保投资的比例分别为60.5%、20.3%和19.2%,东、中、西部比“十五”分别增加138.4%、159.7%和196.6%。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年均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28.36%、28.16%以及46.49%。东部与中部地区增速基本持平,西

图3 “十一五”环保投资需求与实际投资对比

图4 中国环保投资构成变化

部地区增速明显较快(见图6)。

篇6

六大关注重点:

项目的独特优势

市场机会与切入点分析

问题及其对策

投入,产出与赢利预测

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战略

风险应变策略

确立创业目标应考虑的因素(6M方法)

商品(Merchandise):所要卖的商品与服务最重要的那些利益是什么

市场(Markets):要影响的人们是谁

动机(Motives):他们为何要买,或者为何不买

信息(Messages):所传达的主要想法,信息与态度是什么

媒介(Media):怎样才能挖掘这些潜在顾客

测定(Measurements):以什么准则测定所传达的成果和所要预期达成的目标

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专项资金申请表

1.2 专项资金申请单位及依托单位

1.3 项目申请必要性

1.4 项目市场分析

1.5 技术工艺

1.6 设备及能耗

1.7 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条件

2.1 项目概况

2.2 项目法人概况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 主要建设条件

2.5 项目结论

第三章 产业化依托或工程依托落实方案

3.1 建设规模

3.2 产品方案

产品型号 产品产能 专题研究

产品一

产品二

产品三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产品市场总量预测及国内生产力布局

4.2 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市场风险

4.3 产品目标市场定位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

5.1 产品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5.2 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5.3 主要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

第六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6.1 土建工程

6.2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6.3 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6.4 环境保护、节能措施

6.5 生产安全设施

6.6 消防设施

6.7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方案

6.8 建设期和进度安排

第七章 项目资金预算安排方案

7.1 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7.2 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7.3 申请国家资金

第八章 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8.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8.2 财务评价

8.3 不确定性分析

8.4 社会效益分析

第九章 目前项目进展

9.1 项目的核准或者备案情况

9.2 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9.3 项目的实施进度

第十章 结论

附录:

附件1 财务预测表

附件2 项目备案文件

附件3 环境影响报告表

附件4 用地证明

附件5 企业荣誉证书

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概述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二、火炬计划项目立项后实施进展情况

l.火炬计划项目立项年度、项目资金投入及项目产品的技术创新情况等。

2.现有项目产品的产业规模及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

三、市场需求情况

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可能的市场占有率.

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四、项目产品在行业中的作用

l.与国内外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性能特点比较。

2.项目实施对同行业或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与带动作用。

五、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l.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

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等情况。

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综合产业基矗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篇7

关键词:自筹项目 需求计划 审核报送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县局自筹项目即项目的资金来源是由县局自行筹措,项目的归属属于县局,物资账也是归属县局的物资账。

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为了加大物资管理的力度,加强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管控,加大集中采购的集中度,年初正式要求自筹资金的一、二级物资不许供电局自行采购,也就是自筹项目的一、二级物资也要将需求计划上报到网、省公司,由网、省公司统一进行采购及分配。由于自筹项目的特殊性,自筹项目的一、二级物资由网、省公司统一采购和分配后,由县局自行根据系统的分配结果来签订合同并履约。这在物资管理系统流程里就有一个分支,如果这个流转的分支因为没有识别出项目是否是自筹性质,就会将流程走错,将自筹项目的需求计划按照市局项目的需求计划的正常流程来操作,这会使得本该由县局签订的合同被网、省公司签订,从而无法对合同进行正确的履约手续。这个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时有发生并带来一定麻烦,会延误县局签订合同的时间,同时降低了合同签订、供货及合同履约的及时性。

那么如何让自筹项目的需求计划能及时的被识别,在系统中能顺利的完成正确的流转流程,对提高县局自筹项目一、二级物资的合同签订及时率和供货及时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

自筹项目在整年度的项目里所占比例较小,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设置识别和过滤的功能,虽然比例小,但是在录入和审核过程中易出错,在实际工作中会造成各个环节的延误。以2016年的非主网非配网项目(大修技改等项目,见表1)的框架招标为例:

由表1可看出,全年度的非主网配网项目一、二级物资需求计划总条目数6960条,总金额15169万元;其中自筹项目一、二级物资需求计划总共1843条明细,总金额2768万元;未审核出的有134条,总金额22万元,占总条目数的1.9%,占总金额的0.15%。虽然条目和金额所占比例较小,但是这134条物资需求计划明细涉及了6个自筹项目,也即会造成这6个项目的各环节工作的延后。

三、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全网所使用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自筹项目只能体现在2个地方。一个是配置项目信息时,会有“资金来源”和“物资账归属”可供选项选择,资金来源可选“其他”,物资账归属可选“县局”,即可表示是自筹项目,但并没有“自筹”字样明显识别。配置项目这一环节一旦完成,该项目的所有信息会被锁定,不能被修改。项目若在配置项目信息时这2个信息录入出错,则项目的性质也出错。另一个是录入物资需求计划时,要先录入项目相关信息,这一步是将项目配置时的一些信息自动关联出来,再录入一些联系人、联系电话、送货地址等信息(如图一所示)。在这一步县局计划员须在备注栏备注“自筹项目”字样,才能明确项目是否是自筹项目,若因县局计划员的疏忽没有在备注栏备注自筹字样,那么就会导致需求计划到了市局计划员处被视为市局项目来处理;若县局计划员在备注栏备注了“自筹项目”字样,但发送到地市局计划员名下时,市局计划员因疏忽没有审核出是“自筹项目”,则会将需求计划按照市局项目的需求计划流程报送。该系统在市局计划员“地市局汇总”界面时,所有物资需求是按照物资明细呈现,这一界面没有“自筹项目”的明显识别信息,若需要查看项目信息“备注栏”,需要逐条点开查看,在工作量较大时,每天都有成百上几千条的物资计划明细要审核,这一工序是相当费时费人力的,若市局计划员漏点开一条,就有可能造成自筹项目的遗漏。

如图1所示,在编辑需求计划时,基本信息中的资金来源和物资账是可以由项目信息自动关联,录入的员工可以看到,并可以在备注栏里备注上“自筹项目”字样。但是这一信息在地市局(厂)需求汇总这个界面是看不到的,如图2、3所示:

如4图所示,在地市局(厂)需求汇总这个界面不能清晰地看到在编辑需求计划时录入的备注信息,必须在点开每个物资名称时才能看到备注的内容。当审核量达到上百上千条明细时,是无法确保能不无遗漏的点开每个物资名称去看它是否有备注。在这种情况下,就确实会存在遗漏的问题。但从上图中又可以看到,“项目名称”是可以清晰看到的,而且当这条计划推到省需求汇总时,“项目名称”也可以被清晰地看到。

综上所述,造成自筹项目没有被及时识别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系统没有自动识别和筛选功能,在每个审核报送流程的界面没有清晰的固定字样可识别;二是县局计划员在录入项目信息时,由于疏忽的原因没有在备注栏备注自筹项目字样;三是地市局计划员在审核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工作量大等原因,漏看备注,没有识别出自筹项目,从而没有在明细备注里统一备注自筹字样,使得省物流计划员未能识别。以上综合客观和主观等原因,会造成自筹项目没有被及时审核识别出来,使自筹项目的需求计划被按照市局项目的需求计划来推送采购流程。

四、解决的办法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满足这3个原因的办法――在任何界面都可以清晰看到的内容,即“项目名称”里标明自筹字样。因为项目名称在各个界面和流程下都能被看到,不管是在项目配置界面,还是项目信息录入界面;不管是在县局计划员需求计划汇总处,还是地市局和省物流需求计划汇总处项目名称都能被较清晰的看到,所以在项目名称里明显标明“自筹项目”字样,是目前系统没有设置自动识别功能的前提下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各县局在编制项目计划时,把自筹项目的名称完善,那么在正式计划下达后的物资计划录入中,就可以顺利完成自筹项目的审核流程。

参考文献:

[1] 刘芸,李卫军.简述电力行业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模式[J].商,2012(11):126.

[2] 伍约任.电力物资需求计划审核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9):120.

[3] 戚磊.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新模式实践[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03):72- 73.

篇8

**县回龙镇人民政府二0一*年六月

目 录

1、基本情况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3、建设内容及规模

4、资金来源及管理

5、项目效益分析

6、项目设计概算

**县回龙镇敬老院院建设项目概况

项 目 名 称:**县回龙镇敬老院建设

项 目 地 址:**县回龙镇回龙居委会

项目主管单位:**县民政局

项目承办单位:**县民政局

项目法人代表:黄光敏

项目投资规模:总面积2000㎡

项目编制单位: 回龙镇人民政府

项目编制时间:二0一*年六月二十五

一、基本概况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老有所养”,以基本养老为重点的精神,进一步加快社会和谐的建设步伐,使全县的特殊困难群体及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结合我县实际,为满足我县社会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促进基本社会服务享有的均等化,以推动我县社会福利事业深入发展,拟建回龙镇敬老院。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县回龙镇敬老院建设工程项目可改善我镇部分老年人、孤残儿童、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之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上有所养、有所依、有所乐,切实为他们营造整洁、优雅的集体生活,集养护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养老服务为重点,兼顾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敬老院。使他们能幸福安度晚年,为构建我镇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建设地处回龙镇中学旧址。在工程管理上,成立工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专款专用,按建设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分期分批拨付,同时,政府还派专人负责对工程的安全、质量方面进行监控、督促和管理,确保该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面落实。

三、建设的内容和规模

新建回龙镇敬老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内设40张床位,室内设施有餐厅、健身娱乐室、综合办公室、保管室等。该服务中心主要为老年人居住区。1、土地征用:新征土地3亩,需资金6.6万元。

2、主体建筑物800平方米,按现有市场价钢混结构房屋每平方1100元左右(含基础部分)建设需投入资金88万元。

3、室外附属设施。主要有室外硬化、围墙、大门、值班室、绿化、净化、美化等共需资金15万元。

4、室内设施。每个居室按3000元计算,需投入12万元;医疗保健室内设施和器械设施需5万元;健身娱乐内部设施3万元;办公室内设施3万元。

四、资金来源及管理

1、项目资金来源

2、项目资金管理;

建立建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账专人管理,封闭运行、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进行拨款,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五、项目分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