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7:5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设单位工程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当前我国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存在的误区
1.1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工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过程,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细节,如投资、设计、施工招标、保修等阶段。然而,在现实运行中,管理制度往往浮在表面,只在施工阶段实施,而其他阶段往往被忽略,局部性的管理制度的实施既不能体现管理制度的整体价值,更不能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而言,管理制度的贯彻和约束就显的至关重要,而当前建设单位的这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建设工程单位责任不明,行为失范。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行为是否规范,责任是否明晰,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建设目标是否达成。如果建设单位之间责任不明,则容易造成施工单位与业主第三者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当前我国建设单位普遍存在业主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一般而言,业主主要负责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就必须熟悉各个具体的流程和环节,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规范业主的行为, 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 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1.3工程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质量问题的责任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落实。建设单位,监理公司以及业主,第三方之间在工程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划清职责,规定标准,并将其写在合同中,这样当工程质量发生问题时,直接进行责任追究。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工程质量导致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另一反面也有利于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 建设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几大主要任务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任务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的部门指标和技术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周期,资金利用等方面实施监督。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合同管理规范化。
建设单位的施工合同管理是保障建设单位正常施工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以法律法规为准则,不断规范建设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使其贯穿在建设实施监督的全过程,一切按要求和合同办事,保证各项程序正常运行,从而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2 工程监理权责分工要明确。
工程管理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它分为许多阶段,因此每一阶段都涉及到具体的相关负责人,要保证工程质量责任明晰,就必须具体明确工程监理事项的责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互相推诿和扯皮等各种情况的发生,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良性运行。
2.3 监理工程师的建议和监督权的执行。
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建设的相关环节和工程事项有建议权和监督权,对不合格的工程质量有提出重新建设的权利。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严格执行。保证监理工程师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正常执行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3 加强改进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3.1 规范各项管理程序,使之制度化,程序化。
一项工程从开始的立项到最后的竣工,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设计,监督,控制等过程。只有规范各项管理程序,使之走向制度化,程序化,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前期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保证建设项目的可行和可靠,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事后浪费,除此,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过程,保证其进度和质量能够按照预期的建设。无论是设计还是招标工作,都应该公开化,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为事后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埋下各种隐患。
3.2 协调各方关系和利益,积极配合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建设。
调动和提高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建设单位的执行标准是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目标。建设施工管理是各个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的过程,因此,协调好各方利益与关系就成为重中之重。建设单位要随时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交换意见,做好检查,主动接受质量监督单位的检查和督促,提高工程质量建设。
3.3 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考查和调研,严格计划控制各个环节。
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考察。因此,一个项目在开始之前,应该搞好项目的结构分析,控制计划和投资计划,并实施严格的项目控制,使每一个环节都在控制之中,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保证整体建设的统一。
3.4 实施动态的工程造价体系。
工程造价的建设包括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工程造价应实施动态管理。一是加强以设计为重点的动态投资管理。二是完备以工程合同为核心的动态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造价信息系统。工程造价在工程管理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实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和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将这些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的风险和范围内,才能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应该收集各种有效信息,为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提供必要的依据。最后,就是将动态结算贯穿在每一个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让其渗透到工程管理中,成为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3.5 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单位施工管理大体上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因此要提高整体建设管理的素质和水平,就必须针对建设单位的各个不同岗位,进行不同的素质培养。要培养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凡从业人员皆要求其具备相关的“资格”要求。当前,我国建设单位从事施工管理的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下,实践有余,但理论不足,不能很好地从高度上把握和指导施工管理。然而,现代建设单位的竞争,归结到最后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建设单位来说,人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建设工程单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建立完善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让人真正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愿意为企业创造价值,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方燕,白明,杨向杰.对当前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陕西综合经济,2010,9.
[2]刘勇,张目强.对工程管理承包责任制的探讨分析[J],工作研究,2010,6.
[3]新. 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及其风险[J],经营管理,2010,8.
[4] 谭贤国.房地产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9.
[5] 冯好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我见.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研究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unit of Research and Strategy
Bai Xuefeng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uni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n mainly from the prescribed procedure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well prepared, good coordination of all parties, to improve project planning and control,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st to impl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final acceptance , and so do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counts set ou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work-related project management think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unit; project management; Strategy
工程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充实、更新,成为了直接影响工程效益的重要一环。作为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方法等因素,将决定工程管理的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建设单位及参建各方的利益。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所存在的误区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施监督。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误区:一是工程管理应系统地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即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但目前建设单位实施工程管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而忽视了工程项目的其他阶段,这很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行为不规范,如对工程施工干预较多或不通过监理直接给施工单位下达指令等;三是工程质量责任不明确等。[1]
二.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要点
1、技术把关
针对技术把关工作,具体的着手处应包含以下两点:
1)充分理解设计:充分理解设计可让工程管理人员对具体项目有整体把握及全面了解,而且能整合不同专业,以期实现建设单位的功能及观感要求,寻找最佳平衡点。例如:楼体周围为保证幕墙外立面美观,减少百叶窗面积,损失了30%的新风量,但地下一层新增燃气管线,并增加厨房数量,增大了排风量,为保持负压平衡,因原新风口面积不够,在风井顶开口增加新风面积并做挡雨设施。上述实例为在功能与观感中寻求最佳平衡点。
2)论证设计的可操作性:此项问题主要发生在不同的专业设计之间的意见分歧,使得设计不具备可操作性。作为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就是要把握各设计之间的关键点,使得项目得以顺利进展,例如:某楼地基采用钢筋灌注桩、泥浆护壁、后压浆技术,但是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持力层标高从19 m――23 m,勘察做了5个点,而将来地基处理需500个点,主体设计院及我司要求按每个点实际持力层深度加工桩长,如此一来等于做100次勘察,而且按不同长度加工500根桩,无法实现(无论从周期及成本上均无法接受),我所在公司项目人员听取了相关单位意见,最后建议按最深持力层加工桩长500根,成本多花了不到20万元,但少做99次勘察,并缩短了桩加工周期。[2]
2、进度监控
建设单位的进度要求,是贯穿于办理开工手续――工程施工――市政报批、报通及施工一竣工验收并交付等整个项目开发全过程的,在进度监控过程中,本人拙见认为应把握如下两点:1)编制完善而可行的进度计划:先由总承包及各分包分别编制(根据建设单位进度目标);完成后由建设单位项目工程人员汇总、修订,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公司(主要是总承包及建设单位直分包)的穿插配合,并将设计、专业公司深化设计、前期、市政、竣工备案等工作的进度同时整合进去,考虑各类工作的介入节点及相互衔接。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最后整合的进度计划外,除各相关施工单位的计划,还应包括设计院、本公司设计部、前期部、预算部(价格确认)等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使得上述工作计划能较好的衔接起来。
2)施工过程进度监控:主要分为基础及主体阶段和结构封顶后阶段,在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根据计划实时监控,掌握关键线路,同时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供应、单位、洽商确认、设计变更等),提前解决,如果发生偏差(滞后),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在下一道工序或施工段将偏差天数抢网来。如进度肯定受到影响,群策群力,在法律、公司规定内灵活解决。例如:如主体延误,可减少结构验收检验批次(如10层一验改为5层一验)提前让后续工作开展次结构、初装修及设备管线安装),须解决施工过程中因不同工序或不同单位之间技术问题,使得工程正常进行。例如:设备安装须总包做设备基础,尽快请设计院做二次设计并办理洽商,解决各建设单位直分包的穿插配合及进场时间。例如:公共精装及室内初装同期开始,应先室内地面施工,才能公共地面施工(公共精装地面最好在室内完活后施工)。整合各方根据进度计划协同配合,充分考虑对场地使用、交通运输(吊篮、塔吊、外用电梯、电梯等)使用。[3]
3、质量保证
作为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其质量要求主要面向业主,主要内容为功能实现及观感要求,为保证实现上述目标,除在施工全过程实时监控并质量矫偏以外,还应该在下面3个阶段完成上述两个目标(总结起来就是3个阶段,两个目标):
1)结构验收阶段(观感控制):在结构主体完成以后,无论是设备安装、二次结构,还是门窗安装、幕墙及精装等工作,均以主体为参照,主体结构质量的好坏,对后续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验收时,对影响后续工作的平整度、垂直度、门窗口方正、混凝土表面质量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均应详细准确的统计,并彻底的逐项整改,如能落实,因主体结构产生的质量感问题将被消除。
2)分项验收阶段(功能实现控制):在绝大多数工作完成后,将要进入人防、消防、档案等分项验收阶段,在此项验收中,主要验收设备试运行、设备联调、建筑物形象是否具备使用条件等项,同理,在上述各项验收中将发现问题整改完成达到使用要求,会使得项目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3)竣工验收阶段(功能实现及观感控制):在项目完全落成并交付使用之前,须进行竣工验收及竣工备案,此工作为项目开发全过程中最完善、最正式的官方参与的验收,对功能实现、观感质量、资料齐全等方面均起到最后把关的作用。在住宅竣工验收时,国家推出了一户一验,本人浅见,不论住宅还是公建,均应借鉴一户一验的方法,从使用功能、观感和资料齐全着手,完整而详细的逐条检验,发现问题后逐条的整改落实,争取使得项目情况达到业主的接收标准。
4、在工程管理中做好项目管理规划
项目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依据施丁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在签订合同之后编制,是指导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它既为这个过程提出管理目标,又为实现目标做出管理规划,故是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依据,对项目管理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意义。其内容具有实施性实旅性是指它可以作为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实际操作的依据和工作目标。因为它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或参与编制的,是依据项目情况、现实具体情况编制而成,所以它具有实施性。追求管理效率和良好效果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可以起到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因为管理过程中,事先有策划,过程中有办法及制度,耳杯明确,安排得当,措施得力。必然会产生效率,取得理想的效果。
投资、成本、进度、质量是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四个方面,四者相辅相成。追究不适用的、过高的质量。势必造成资金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以及工期的拖延;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必然造成料制滥造、质量低劣、费用增加的后果;不切实际地压价,势必造成工期和质量的失控。工程总承包人的中心任务足确认业主的项目建设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控制投资、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以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
三.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
1、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必须严格程序规定办事,即项目的论证决策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执行,保证工程全规有序;二是在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即编制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勘探并收集好地质资料、 审定好设计文件、做好工程施工招标工作、 选择好监理单位及办好开工前各种手续(如施工许可证)等,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做好各方协调工作,积极配合、支持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
建设单位要不断地学习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认真熟悉图纸,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与监理单位交换意见,做好检查、变更、材料进场、施工始终时间的记录;同时应主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处于质量监管之下。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及时敦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施工过程,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4]
3、加强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首先,积极开展设计招标。设计方案好、设计水平高的设计单位能设计出工艺流程合理,建筑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廉的工程项目。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的方式择优选择好的设计方案和信得过的设计单位。充分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其次,投标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采用招投标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好方法。它比直接发包要降低造价15到25个百分点。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对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都非常重要。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合理低价者中标,不过也不能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低于成本价而恶意竞争。
再次,制定严密有效的合同条款。对工程变更及索赔实行有效控制是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关键。针对当前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
最后,在工程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比较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该项工作主要由工程审核人员根据合同,预决算结算单、相关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法规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
4、搞好项目的计划和控制,确保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科学设置
首先,对于新建工程,建设单位须要有一个清晰明了而完整的项目目标,以便工程能达到预期的成果,其中最为核心的三大目标为:质量目标责任制、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在整个工程管理中,这三大目标是一个既统一又矛盾的整体,其理想值是“高质量、低投资、短工期”。
其次,建设单位应认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其包括项目目标的确定,确定项目目标的方法,预测、决策、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等。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建设单位应搞好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最后,建设单位应实施项目控制,以确保投资目标科学设置。在确定了工程项目目标和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后,为了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建设单位则应在工程实施阶段予以实时控制,以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纠正发生偏差的计划,以确保目标和计划得以实现和完成。另外,随着工程建设的一步步实施,投资控制目标也会一步步清晰、准确,即为设计概算、设计预算、投资包干价和承包合同价等,而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实时监控,则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投资目标设置准确与否。
5、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
首先,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动态投资管理。在项目一经决策后,设计阶段则成为了工程建设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一般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 35%~75%内。因此,在项目造价管理中,不应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实施的后期,而应将其转移到前期的设计阶段来,即注重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动态投资控制,即应完善工程设计阶段的招标工程、推行限额设计、采用标准设计、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等。
其次,工程合同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核心。工程合同是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程中与造价和结算等相关的均要以合同作为依据。在实际中,对工程造价影响的较大因素(人工单价、材料价格及机械价格等)均要以合同的形式确立,使之由动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因素,同时应对对造价影响较大的相关价格,在合同中予以确定相关的合同价款,以减少工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从而为工程竣工结算的调价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最后,建立完善的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在工程动态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确定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3]
四、总结
作为建设单位自有的工程管理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重点。首先应目的明确,明确公司的功能与观感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然后整合各方的意见和资源(如本公司其他部门、总承包、监理等),贯穿整个项目始终推动项目向着公司的各项目标前进直至最终达成。
参考文献
1、方坑龙.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0)
2、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1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管理
一、前言
工程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充实、更新,成为了直接影响工程效益的重要一环。作为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方法等因素,将决定工程管理的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建设单位及参建各方的利益。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二、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所存在的误区
1.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施监督。
2.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误区:一是工程管理应系统地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即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但目前建设单位实施工程管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而忽视了工程项目的其他阶段,这很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行为不规范,如对工程施工干预较多或不通过监理直接给施工单位下达指令等;三是工程质量责任不明确等。
三、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
1.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一是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必须严格程序规定办事,即项目的论证决策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执行,保证工程全规有序;二是在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即编制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勘探并收集好地质资料、审定好设计文件、做好工程施工招标工作、选择好监理单位及办好开工前各种手续(如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手续等)等,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做好各方协调工作,积极配合、支持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建设单位要不断地学习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认真熟悉图纸,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与监理单位交换意见,做好检查、变更、材料进场、施工始终时间的记录;同时应主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处于质量监管之下。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及时敦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施工过程,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搞好项目的计划和控制,确保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科学设置。(1)对于新建工程,建设单位须要有一个清晰明了而完整的项目目标,以便工程能达到预期的成果,其中最为核心的三大目标为:质量目标责任制、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在整个工程管理中,这三大目标是一个既统一又矛盾的整体,其理想值是“高质量、低投资、短工期”。(2)建设单位应认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其包括项目目标的确定,确定项目目标的方法,预测、决策、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等。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建设单位应搞好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3)建设单位应编制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和投资计划。一是进度控制计划:即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工程项目年度计划和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等;二是投资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投资投资工作与各阶段的管理工作的融为一体的,因此建设单位应做好项目定义阶段的投资框算、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总计划、预算成本、合同价、目标成本、竣工决算等工作。(4)建设单位应实施项目控制,以确保投资目标科学设置。在确定了工程项目目标和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后,为了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建设单位则应在工程实施阶段予以实时控制,以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纠正发生偏差的计划,以确保目标和计划得以实现和完成。另外,随着工程建设的一步步实施,投资控制目标也会一步步清晰、准确,即为设计概算、设计预算、投资包干价和承包合同价等,而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实时监控,则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投资目标设置准确与否。
4.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1)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动态投资管理。在项目一经决策后,设计阶段则成为了工程建设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一般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35%~75%内。因此,在项目造价管理中,不应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实施的后期,而应将其转移到前期的设计阶段来,即注重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动态投资控制,即应完善工程设计阶段的招标工程、推行限额设计、采用标准设计、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等。(2)工程合同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核心。工程合同是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程中与造价和结算等相关的均要以合同作为依据。在实际中,对工程造价影响的较大因素(人工单价、材料价格及机械价格等)均要以合同的形式确立,使之由动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因素,同时应对对造价影响较大的相关价格,在合同中予以确定相关的合同价款,以减少工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从而为工程竣工结算的调价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3)建立完善的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在工程动态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确定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当前,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国家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全国统一工程项目编码和定期公布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信息,同时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网,采集各地、各企业的工程实际数据和价格信息。而在工程管理中,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则需建立属于自己的造价资料数据库,以收集和与工程项目相关的造价信息,筛选对工程建设有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利用造价信息系统做好工程的合同结算和竣工决算等,以期不断提高造价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真正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4)强化工程现场管理。工程现场管理,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工程现场管理,可减少使施工现场中影响工程的不确定因素,避免窝工和不必要的浪费;可很好地收集工程施工的相关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材料合格证、实验报告等,从而为合理调价提供依据。由于施工现场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施工管理手段也不可能一层不变的,因此,建设单位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则须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掌握工程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合同作为管理依据,从而使施工中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处于有效监控之下。(5)做好工程竣工结算的动态管理。工程竣工后,要严把工程结算关,搜集整理好结算资料,认真审核工程量和套价取费标准等,并对照、核实工程变动情况,核实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的造价,将工程各种动态因素渗透到结算中去,使结算大体反映消耗费用,使竣工结算能真正反映出建设项目本身实质的价格。
5.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及时做好工程决算。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移交建设档案。及时做好工程决算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设单位加强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合理设置机构职能
我司承担了长沙铁路南北站迁建、火车北站片区棚改、新港污水处理厂、新港大道、金盆大道、天鹅大道、湘捞路、霞凝火车站高排渠、汤家湖路跨铁路立交桥、冯蔡路跨铁路立交桥、湘江大道沙河大桥等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开发和建设,涉及资金筹措逾百亿元、建设工程多个专业领域、征地拆迁、土地管理挂牌出让等繁杂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管理类公司。对于我们这种建设单位来说,建立完整合理的组织机构非常重要。
对于所有管理人员来说,在一个结构设计良好的公司中工作,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充分显示其才能;而在一个结构紊乱,职责不明的公司工作,其工作绩效就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效率低并非由于没有一个正式的结构,而是由于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僵化、不适合本公司的特点和其它客观要求。合理设置机构职能可以使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更顺利地进行,可以减少矛盾与摩擦,避免不必要的无休止的协调,也才能提高公司的效率;合理设置机构职能能保证整个组织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证每一个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同进保证整个组织管理流程的畅通,避免职责不清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避免出现责任问题相互推诿。
二、加强制度流程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单位需要在充分了解本单位运行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使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均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而且各项工程管理制度的责任不仅落实在部门,还要落实到人,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保证体系,以增强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使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以确保工程项目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年度工程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大项工程、计划外工程等,建设单位均应制定详细和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其中大项工程的相关制度需要详细到立项、设计、招标、合同、采购、分包、造价、质量、进度、安全、工程档案等管理制度内容。在工程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中,建设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相关制度及管理流程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增强制度流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的要求,尽心尽责地努力完成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必将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合理配备人员针对每项具体的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有完整的人员组织架构,相互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前期规划、现场工程管理及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到位,从而保证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针对大项工程,建设单位首先要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委派专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这样可以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下一个工程积累宝贵的经验。
2、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工程领域涵盖的专业知识较广,有土建、水电、造价、勘察设计、招标、财务、法律等专业,如今工程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较快,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建设单位应鼓励工程管理人员自学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还应科学有计划地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工程管理知识。建设单位可以将各部门的工程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将长期、定期的培训机制进行统一计划和协调;还可以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向类似先进单位的建设单位学习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质量。
建设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工程管理中均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不同程度的作用,以增强其责任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
建设单位应高瞻远瞩、放眼长远,努力锻炼和培养出一支道德水平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强的工程管理队伍。四、协调发挥内外部作用
1、协调发挥内部作用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应协调内部各部门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首先,建设单位的工程内审、基建、使用等部门之间的工程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应相互统一协调,避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同时,各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常态沟通协调机制。以维护建设单位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各部门之间就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沟通,多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及建议,不仅可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质量。此外,建设单位可以建立网络等交流平台,欢迎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工作;还可以将工程管理人员撰写的优秀的文章编辑成册,创立建设单位工程方面刊物,鼓励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广开思路,为工程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2、协调发挥外部作用在大项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应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协作单位发挥好各自作用,促进相互间的配合,共同做好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单位要将本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各方的职责及主要任务在相应的合同中加以确认, 明确相互间的分工。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所聘请的监理、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促使其积极向建设单位提供更专业的建议,为建设单位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建设单位可以让造价咨询等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尽早介入,通过计价分析提高投资构成的合理性;通过设计监理的监督,使设计趋于合理,投资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使今后的投资控制工作更主动。建设单位还需加强对中介机构工作质量的检查和监督。比如,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及监理合同的要求监督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可以引入考核机制:每月组织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当月表现进行评比、考核。
五、加强工程信息管理
建设单位按照工程档案管理程序,在做好日常工程资料管理的基础上,还需及时收集、积累、整理工程档案信息数据资料,加强工程信息管理。建设单位应要求各部门对各类电子及纸质文档进行严格分类整理归档,确保记录完整。齐备的文件资料可明确界定清楚各方的责任,做到有据可查。建设单位需要建立工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并及时进行更新。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应适时将工程概况、建设条件、工程量、常用主材及设备的规格、品牌、型号、单价、设计费等工程信息数据资料按统一的格式录入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信息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系统化。建设单位内部联网的工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减少相关文件资料的报送环节,做到及时、准确、高效审批及审核;还可以大大促进工程信息的充分利用,在类似工程的决策、评标等工程管理工作中,为建设单位提供有力的参考,促进建设单位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六、重视总结经验
1、工程项目后评价工程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建设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水平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好项目后评价这一环节,从项目概况、主要变化和问题、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总结,针对项目立项、项目评估、初步设计、合同签订、开工报告、概算调整、完工投产、竣工验收等项目活动,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建设单位未来项目的决策提出建议,进而提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水平。
2、总结交流建设单位应定期或在某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进行工程总结交流。各部门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将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及教训,以及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坦诚交流,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真诚沟通也是很好的学习借鉴的过程,可以逐步积累、摸索出一套更加适合建设单位实际情况的成熟的工程管理经验,以此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核心主导作用,在合理确定工程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机构职能并注重加强制度流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协调发挥出内部和外部作用,不断加强工程信息管理工作,重视工程项目后评价及总结交流,使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工作形成良性运行,促进各项工程建设更加顺畅,不断提高工程效益,进而提高建设单位的整体效益,促进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志华. 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J]. 价值工程,2012,25:42-43.
[2]马尚. 探讨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104-105.
1.1建设工程前期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要贯穿到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这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使用阶段。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对于工程管理一般集中在施工阶段,忽视了建筑工程前期的管理。例如在投资的决策阶段,对于选址。工程规模没有进行有效的估算,这就造成了投资浪费的现象严重。在设计阶段,没有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出有效的设计图,对图纸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提出有效的修改意见,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图纸变更,这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还大大的影响到了施工的进度。
1.2建设单位没有充分的施工准备
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建设单位应该做好开工准备,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很多工程在建设时,缺少完整的设计图纸,施工场地也没有三通一平,甚至连一些相关的手续和资金都没有完全的落实,建设单位不具备开工的条件,但是却强行开工,这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而且还使投资出现了浪费。有的建筑工程项目较大,建设的周期也比较长,建设单位就强行开工,由于开工条件不成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资金不足或者是手续不全,造成了工程的停歇,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1.3建设单位在施工中乱指挥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作为投资方,对于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安全很难进行统筹兼顾。而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进行乱指挥,没有按照工程的规律办事。为了节省资金,对于工程的质量不再重视,指挥施工单位选择一些价格较低,质量较次的材料来减少造价。建设单位为了赶进度,不顾工程的质量,无视建筑工程的相关规范,盲目的赶进度,这就为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建设单位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2.1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建设单位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各种程序规范、科学,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要使建筑工程从开始论证决策到最后交付使用等一系列的阶段,都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必须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科学性,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上马之后,建设单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首先要编制出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的地质资料,并为设计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科学的进行设计,避免施工中对设计图纸的随意修改,减少由于设计的不足而造成的施工过程中的返工,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要做好招投标工作,要选择一些施工技术好,信誉高的施工单位,更好的保障施工的质量。再者,还要办好各种手续,例如土地许可证、质量监督手续以及规划许可证等,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建筑质量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十分重要,要想保证建筑的质量,必须要具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队伍,要做好经济分析,工程方案选择等各方面的工作。
(2)建设单位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所以应该委托专门的监理机构来监督和控制工程的质量,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控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就建设单位而言,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才能确保建设质量工作的有序可控。质量控制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尊重和依靠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都要按程序推进,要建立覆盖参建各单位和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程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建设单位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己任。
1.重视招标工作,确定良好的施工队伍
在项目决策后,确立了设计方案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一家可靠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工作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诚信的原则,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要考察施工单位的过往业绩、不良记录,以及相似项目的经验与技术队伍情况。
2. 在项目施工中有效地进行全面质量管控
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有效地实现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管控
2.1搞好图纸会审
在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交底及审查,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施工图纸的补充,为项目的高质量施工做好基础性工作。
2.2从项目监理上抓好质量控制
项目的建设过程执行工程监理制,是现行工程建设市场走向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与国际上通用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法接轨。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以及监理单位能够有效地对实施工程进行有效管控,业主应将委托的监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监理相应权利。应与监理单位达成协议,采取考核的手段配备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工作负责的现场监理人员,对于工作过程中不负责,相关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建设单位有建议辞退叔。
2.3认真把好工程材料关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材料购进、制作、检测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单位工程重点材料,如土建工程中的每一批钢筋、混凝土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要求监理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认真监督检查,建设单位现场代表随机抽取,未经检验的材料坚决不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
2.4强化质量意识,实行每道工序三检制
应树立工程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参建单位各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即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和专职质检员“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且有施工单位质检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从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两个环节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5把好管理方责任关
对工程管理人员要求做到熟悉施工图、各种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质量隐患。要深入工程现场,详细掌握工程情况,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起来要果断、准确,并要有前瞻性,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须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整改。对于隐蔽工程,在要求监理工程师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监督外,工程管理人员也应亲临现场,对隐蔽工程做好详细记录并在工程隐蔽前复核。建设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立督察组织,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督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定期召开有参建各方参加的质量管理会议,使参建各方明确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参建各方积极配合、互相监督、相互促进是搞好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3. 在工程竣工中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前,应责令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及时组织有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验收,并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消灭质量缺陷。客观、公正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能够准确反应工程建设的内在质量。
竣工验收作为最重要的一次验收,应该引起充分重视。除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应该合格,并且有关的资料文件应完整以外,还必须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不仅要全面检查其完整性(不得有漏检缺项),而且对分部工程验收时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这种强化验收的手段体现了对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视。
此外,对主要使用功能还须进行抽查。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综合检验,也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竣工验收再做全面检查。抽查项目是在检查资料文件的基础上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商定,并用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法确定检查部位。检查要求按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
最后,还须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往往难以定量,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有个人主观影响判断,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最终确定是否通过验收。
4.注重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由于工程参建建设各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作为业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以质量管控为纽带,协调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三者的关系。参建各方积极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是搞好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 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抓好施工招标管理工作
(1)注重招标信息的完整程度。在建设工程招标信息时,应尽量把工程情况和要求介绍清楚,提醒投标单位招标人的要求、现场勘验的时间、参加资格预审的时间、投标保证金额度以及交纳时限等。
(2)高度重视资格预审工作。资格预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选择一家优秀施工企业最关键的一环。为保证在资格预审时对各施工企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建设单位可以组织资格预审小组,提前对各报名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重点主要有:本企业类似工程业绩、以往建设单位的评价、拟派人员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管理水平以及该施工企业对本工程关注程度等。
(3)认真分析投标文件内容的可执行性。工程评标时,主要看投标文件内容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各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是否合本工程。支持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的投标文件,杜绝使用范本。
2、建立切实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
(1)制定现场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建设单位作为整个工程的总管理者,要想协调好施工、监理、设计等各方的关系,保障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开展,必须制定一套适合施工现场的管理办法。该办法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起草,由各施工企业共同参加审议,然后执行。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构成;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要求标准及硬性指标;奖励及处罚措施等。
(2)建立信用等级考核制度,鼓励施工企业向好的方面发展。借鉴目前银行系统的信用等级考核制度,在施工现场建立信用等级考核制度也同样适用。可以利用信用等级考核制度的结果,来考核各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为自己下一个工程招标选择施工企业提供真实的信息。
3、强化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强化“服务”意识
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监督和服务于一体的关系。管理、监督比例大了,服务则少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模式就变成机械式管理,这无疑将给建设单位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要是强化“管理”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多熟息图纸,对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前提醒施工企业,可以预防在验收过程中大量返工,一方面加快施工速度,另一方面也减少施工企业的损失。
4、有侧重点地控制“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和文明施工”
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和文明施工等,应以施工企业自控、监理单位监督为主,建设单位重点是抽查、引导和协调,不能遍地开花,一篮子管理。否则不仅加大建设单位管理难度,实际上也很难管理好工程。
(1)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控制: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整改情况;施工企业专职安全员、机械操作工、机械维修工、确保塔吊、提升架、搅拌机等重要设备的配置情况。施工企业是否定期开展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监理企业是否经常排查安全隐患。
(2)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主要有“人的控制”和“材料的控制”两大方面。
①人的控制。建设单位所处的位置介于管理、监督与服务之间,这样就要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工程健康有序地开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的人员永远处于施工的首要位置,应重点控制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五大员和项目经理)各班组技术负责人的理论、技术水平,另外还要看每工种工人操作能力的熟练小程度。监理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定位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这一职责决定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除应具备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同等素质外还要具备能熟练掌握建设工程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提前发现问题,做好预控工作;其次,要熟悉国家相关规范的控制尺度,做到有的放矢;再次要有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②材料的控制。做好地方材料的取样工作是保证工程合格的前提条件。由于地方材料的地域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除了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外,建设单位在实地巡查过程中,应加强抽查,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使保证工期得以实现的前提。建设单位应重点审核总进度计划中最短工期的合理性,不能强制缩短工期,并要切实考虑到近一年内“麦收”和“秋收”两个农忙季节工人放假问题;利用周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对总进度计划进行分解,从而对比分析总进度计划完成的机率;关注施工单位工人、材料和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关键词: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修缮工程项目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修缮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修缮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改造实施完成后结算顺利的重要基础,建设单位能否对修缮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已交工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和资金合理使用具有关键的作用。从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观点来讲,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等过程中发生的总费用,在一般情况下,运营和维护成本往往大于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入,而所谓的维护成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修缮工程的费用成本,它包含着维修养护费用、改造费用、拆除成本费用及管理费用等。本文就从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中在造价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应予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修缮工程是指在一切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上进行土建、项目更新改造、设备保养、维修、更换、装饰、装修、加固等施工作业,以恢复、改善使用功能,延长房屋使用年限的工程。修缮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新建(扩)项目相比较,在管理程序上基本大同小异,它们都包含着立项审批、实地勘察、设计图纸、招投标、现场施工及结算审计等几个阶段,由于修缮工程具有规模较小、工期较短及场地较分散等特点,因此两者既有共同之处,同时对修缮工程本身而言更凸显其独有的特殊性。多年以来,建设单位管理者们把主要的精力大都集中到新(扩)建项目管理上,从而忽视了对已交工项目修缮阶段的有效管理。一些单位修缮工作的专业人员岗位编制数量及专业层次和管理资金的投入明显不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反映在修缮现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科学系统化管理,导致维修重复率增加。建设单位在每个年度中都设有经常性维修经费和专项维修经费,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当年的项目经费金额和维修改造计划通常为上年编制完成的,计划中的改造项目类别多样,品种繁杂,如功能性维修改造,室内(外)装饰改造,屋面防水以及旧建筑加固改造等等,哪一个先进行,哪一个后改造,哪个轻、重、缓、急,应综合进行分类,统筹规划,通盘加以考虑,如果处理不好,将很容易造成维修资金经费的严重浪费。例如,一座原有建筑物内为了增加其使用功能,楼内增设消防弱电线路系统,需要与另一个消防控制中心机房进行连接,室外开挖了沟槽,铺设消防信号电缆,破开了一些路面和绿化植被,但工程修缮完工没过多久,原建筑物内又提出增设网络线路通讯系统,产生了室外土方重复挖填、路面重复修复现象。又如,某单位原新采购的一台500KVA变压器设备,安装调试后,正常试运行不到一年,由于周边建筑线路增容改造,在原有位置上重新安装了一台1000KVA的变压器设备,而原有500KVA变压器及附属设备只好拆除入库,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不但给本单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也给周边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手续资料不齐全,程序管理不完善。在修缮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修缮项目工期要求较短和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极易产生随意性较大,程序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施工合同期内,对已交工程保质期的认定,对修缮设计深度的要求,修缮标准的把握,以及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协议的合理性与完善程度把关不严。一般保修期除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外,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工程都是2年,并且质量保修完成后,理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最终验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工程验收资料手续不全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在修缮过程中,修缮图纸审查还未完成,材料品牌选择正在酝酿,招标控制价格即以确定,造成不确定因素增加,留下许多活口,草草履行招投标程序后,合同还未签订完成,承包方就已进入现场进行修缮作业,将所有问题都留给施工阶段处理,而且边干边改,造成设计变更多,洽商签证多,甚至有些修缮项目完全否定原有图纸,重新修改设计,有些单位在结算阶段还在后补签证洽商,后补材料(设备)认价,当然遗留下来的其他问题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不但造成维修资金的严重超概,也会给后期结算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三)造价管理投入较小,影响后期结算审计。人们普遍认为,现场管理施工是现场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事,与造价管理无关,造价管理只是到施工完了交付使用之后,造价管理人员才开始介入,进行结算审计。其实不然,项目改造的造价管理本应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修缮管理的始终,立项阶段需要审核经费估算,设计阶段需要审核其概算,招标阶段需要审核清单控制价,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在项目修缮管理全过程中处于极重要地位。它是项目改造实施完成后期结算的重要基础,如不提前介入,极易造成结算审核无法正常进行。如承包方所用材料是否按清单中的品牌档次施工,现场施工方所提出的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变更和签证费用是否与清单项目费用重叠,现场维修过程中有些分部分项或措施费用在清单中已经包含,属于合同价款范畴以内,但有些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问清实际情况随意签证,或签证内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给造价管理的有效控制留下隐患。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加强修缮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堵塞现场漏洞,防患于未然,也为结算阶段的顺利收官,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修缮管理。由于修缮项目涉及面广,多种专业并举,管理起来较复杂,建设单位很多人员大都是从其他管理部门抽调过来的,他们一般管理能力较强,但专业水平有限,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事先缺乏专业考虑,盲目改造或随意改造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修缮项目的管理已势在必行。自1997年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至现在已经19个年头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快速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懂技术和管理,又懂投资控制,随着建设工程监理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工程监理制也同样适用于修缮项目中的技术经济管理中。利用监理监管的办法对修缮项目进行管理,使他们能够切实认真履行合同的约定,在熟悉地况地貌、维修图纸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作详细的施工日志,提出技术要求,并加以整理归纳反馈,对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与单项改造项目分别逐一记录,知道什么工序能事前控制、什么工序事中控制或事后控制。严格限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签发,对已签变更和签证的真实性负责,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施工费用成本,而且可以使修缮项目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强化经济管理意识,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变更和洽商签证是施工阶段施工方提出经济补偿和获取额外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单位修缮项目费用成本增加的主要途径,为了阻塞漏洞,建设单位应加大造价管理力度,在监理管理的同时,引入跟踪审计制度,能以较小的审计费用换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跟踪审计制度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含配合审计部门协审的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运用审计技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建设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项目自身的实际特点,建立修缮工程的跟踪审计制度,使之全面参与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比选、招投标、合同管理、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设计变更方面,审计人员应审核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若存在设计变更,要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在合同履行方面,要核查相关单位履行合同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行为,要对变更、增补或者终止合同情况进行检查;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有效审核控制,修缮所用设备材料的购进,其价格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对设备和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的,要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责任关系;在预算执行方面,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预算是成木控制的重要指标,施工方如果超出预算购置,或者其他挤占虚列工程成本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审计监管要对此进行有效控制;在现场取证方面,要对现场拆除、回收材料(设备)、隐蔽(或易产生偷工减料部位)及不可预见等各个部位环节通过文字或影像做出详细的记录,对现场增减变更和签证洽商以及新型或替代材料价格以及影响造价变化的资料做事前控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各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协商,避免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留活口现象发生。
(三)完善修缮项目程序化、系统化管理。监理公司的介入无疑为建设单位人员在专业化管理上弥补了缺口,为降低修缮成本和提高维修质量、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就应集中精力,站在一定高度上,在修缮项目的程序化、系统化管理上下大气力,对年度修缮计划要进行细化分类,科学统筹,合理确定标段,为减少变更和签证,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在监理专业人员的配合下,对较大修缮项目要精心设计,精心勘察,尽可能地将其项目和与之相关的修缮内容列入工程量清单明细中,做到不缺项、不漏项、不重复,对于较小的、较单一的或无需正规设计的零星修缮项目(如粉刷、地面、屋面防水等),也应要深入现场,详细勘察,将尺寸计量确定,材料档次确定,材料价格认定等重要工作程序要经由现场人员、监理人员和造价人员共同参与确认完成,列出详细的工程做法,文字描述准确清晰,提出具体的使用要求和所达到的修缮效果,并形成手续较完整的改造设计(施工)文件或纪要,为招投标、施工及验收阶段的后续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项目完工后改造实施的重要阶段,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同时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针对本单位不同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不断积累宝贵经验,使修缮工程的管理模式在技术与经济等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全国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审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4]刘顺利.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24.
[5]陈旭.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