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8篇

时间:2024-04-10 14:41: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2103

1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性的普查,能更好地促进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的工作,为建设绿色江苏、生态江苏、美丽江苏做更多积极的贡献。

2金湖县基本概况

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因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由同志定名为“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截止2015年7月,金湖县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8个村民委员会,4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16个村民小组(社区农业组),人口35.71万人。2015年金湖县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90位。金湖县跻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309位。

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拥有水面420 km2,滩涂44 km2,金湖人有植树造林传统,农户家前屋后、沟河堤旁、农田圩埂甚至滩涂均遍植树木,意杨、泡桐、水杉、池杉、榉树等优良树种经济效益显著,早在1985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金湖县现有成片林保存面积6560 hm2,农田林网3.4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89.8万m3,森林覆盖率21.5%,2015年被国家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田园方整,稻谷飘香,荷荡连连,一派湖色水乡的自然风光。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水乡金湖”、“苏北小江南”之美誉。

3准备阶段

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印发的《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林检[2014]8号)的要求,全面完成淮安市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确保通过省级验收,该县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工作。

(1)成立了3个普查工作小组。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普查的经费、普查工具、普查生活安排;普查宣传组,主要是宣传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目的、意义,让全县人民家喻户晓;技术普查组,金湖县原本是一次性外包给第三方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经过一段时间普查后,发现一次性外包给第三方普查,不能掌握和控制普查的质量,为此,适时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专业普查组,全程参与普查,以金湖县专业普查组为主,外方普查为辅。

(2)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取得的成果和要求。完成一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完成一套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一系列的y计表和影像资料),完成全县范内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编制《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汇编》,制定一套林业有害生物图片、图谱,制作4套林业有害生物标本,编制一套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3)制定《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月历》。编写了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月历表,其中列出了当月的病虫,均表明可能会在该月调查和集到,即为本月普查的重点名录,在开展普查时,要力争在相应月份调查和集到病虫害标本,如果没有集到,应做出相应的标记作为下月普查的重点。

(4)制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线路图。首先是根据金湖县森林类型、地形地貌、公路、河流、林间防火道、港口、木材加工企业等设计踏查路线;其次是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计踏查路线,全县制定了5条普查线路图和36个普查点。

4实施步骤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来普查,初i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围。

(1)踏查时间。应根据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踏查应选择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冬季重点是调查越冬虫口、卵、蛹、成虫的数量,以及虫态特征,为今后林业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踏查强度。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重点区域每20 d踏查一次,特殊地域可10 d调查一次,一般区域30 d调查一次,这要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决定调查强度。

(3)踏查方法。一是根据本县森防部们的林业有害生物档案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二是走访或咨询当地林业技术员、护林员、林业老职工、农村主要村组干部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三是根据当年当月当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状况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设计好调查路线。通过制定好调查路线后,在调查过程中,一要进行叶部、枝稍、果实病虫害的调查;二要进行主干、根部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好各类表格,集各类标本,做好不同林业有害生物形态的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外业作业完成回来,要立即做好数据的统计汇总、影像的整理、标本的制作。

5普查成果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以来,通过细化普查实施方案、做好调查数据的记录和收集、整理制作数据与影像资料、狠抓外业普查质量及内业汇总,形成了评估工作报告,完成了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5.1取得的成果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以来,普查小组踏查了36个点,其中设置了32个诱捕器和10个测报灯,获取了大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具体有病害18种,分别是白粉病、流胶病、锈病、叶斑病、赤枯病、叶枯病、轮纹病、煤污病、穿孔病、炭疽病、缩叶病、黑斑病、丛枝病等18种,最近调查的还有10多种待鉴定;虫害有5个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鳞翅目、膜翅目),44个科74种,未鉴定昆虫标本还有80余种。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外业工作以来,一是进一步细化方案,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按月排查需要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明确调查线路,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二是做好调查数据的记录和收集,注重调查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三是做好标本的采集、制作、数据整理、影像资料制作,及病虫害种类鉴定。四是抓住时效,推进普查工作,保持普查质量。五是汇总评估阶段,完成阶段性普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并完成普查成果汇总和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和标本库建设等工作。

5.2存在问题

一是普查人员的业水平普遍不高,制作标本的能力差,数码相机、PDA、数码摄像机不能运用自如。二是普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夏季高温季节在普查过程中没有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没有取做好防蛇、防毒虫以及防食物中毒措施。三是普查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上级没有明确的调查补贴,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四是这次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社会认知度不高、普查人员林业有害生物知识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手段也相对较落后。五是普查范围涉及面广,导致调查过程中粗心大意,S视细节,对部分林业有害生物的集、取样不系统全面,给内业整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同时为了解和制作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烦恼。六是乡镇林业工作站未参与其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没有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熟悉当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危害的特点和规律的作用。

5.3原因分析

通过这次普查,发现金湖h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表现为发生面积是从小到大、虫口密度从低到高、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本土重大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依然严重、突发性有害生物种类增多、经济林和灌木林等植被的林业有害生危害也日显突出。诱发这些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是森林质量不高、抵御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差;二是气候异常,诱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因子增多;三是经贸活动频繁,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几率增加;四是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防治投入不力、技术手段落后。目前,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已成趋势,贸易平繁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加大是客观现实,生态环境恶化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扭转,森林生态系统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根本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要求大家必须做好本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危害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

6对策建议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不仅具有自然灾害的共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治理长期性和艰巨性,为此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对将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思想认识再重视。首先是要思想认识到位,重视到位,同时克服畏难情绪,对普查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完善普查各种资料,为今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做好第一手资料。

(2)业务培训再加强。业务主管部们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普查范围再扩大。要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作用,让其参与到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之中,充实、扩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队伍,扩大普查范围,完成线图点上的勘查、涉木企业调查、苗圃调查、辅助调查等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内业整理、数据汇总和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准确、快速普查到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地点、发生规律和特点。

(4)普查手段再提高。在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技能的同时,要提高技术普查手段,给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保

架护航,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建设生态江苏、绿色江苏、美丽江苏,实现伟大中国梦添绿加翠。

参考文献:

[1]王玲萍.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及防控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7(1):70~73.

[2]辛秋菊,蒋凤艳,谢宝贵,等.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33(1):36~38.

篇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为500多亿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达到每年上千亿元。巨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与严重的巨灾风险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巨灾保险严重短缺。1995年以前,我国基本上采用财产保险“一揽子”规则,各种财产保单和人身意外伤害保单项下的基本责任都包括了地震、洪水风险责任。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只要投保了财产保险,就同时投保了巨灾保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5年曾在安徽淮河蓄洪区进行了洪水保险试点,承保农作物的水灾损失。随后3年未发水灾,农民认为上当受骗,迫使保险公司退还了480万元保险费。然而又过了3年,1991年的特大水灾中安徽损失惨重。

自1985年试点后,我国保险业至今没有单独设置洪水保险条款。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多个部委进行了地震保险的可行性研究,但至今地震保险仍未能出台,此番四川雅安地震为我国地震保险的出台提供了契机,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再次成为热点。

当前多数财产保险险种将巨灾列为了除外责任,少量的财产保险产品虽然承担了部分巨灾损失,但这些保险产品费率厘定时并未充分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即没有以洪水或地震灾害损失数据为基础而制定洪水和地震保险费率。洪水和地震保险一直以附加险的身份依附于企财、家财等险种,其费率按火灾危险等级来确定,没有考虑洪水和地震风险因素。洪水保险费率笼统地包含在综合费率之内,没有划分不同等级的洪水风险,全国各地均实行了统一的洪水保险费率。2000年和2001年,保监会下发关于地震保险通知,特别强调“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

难题待解

巨灾保险虽然被限制在狭小空间内,但保险公司的赔付对社会生产的恢复还是起到了作用。比如,浙江保险公司1988~1997年10年间因洪灾支付了189亿元的赔款,一度占企业财产赔款总额的80%。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巨灾保险和巨灾损失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巨灾保险依然面临一些问题的困扰。

首先,我国巨灾保险和社会巨灾风险管理需求的差距巨大。以洪水保险为例,由于洪水保险的覆盖面很小,我国每年因洪灾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数以百亿元,而洪水保险本应体现的保障和补偿作用却相形见绌,洪水保险供给缺口很大。

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财产损失2484亿元,仅30亿元财产得到保险赔款,绝大部分补偿属于政府行为和民间捐助。由于国家财力和民间捐助非常有限,对损害的补偿也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

洪水过后,政府充当了最后救济者,国家不得不动用大量本可以用于建设发展的资源、资金进行灾区重建。同时,全国各地均实行统一的洪水保险费率,损害了洪水风险相对较小的投保人的利益,也容易造成投保人的逆选择。

地震保险面对问题也是如此,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超过845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保险合计赔付仅16.6亿元。

第二,缺乏全局性巨灾保险发展战略。政策性巨灾保险的意义在于举全国之力,在尽可能大的空间和时间跨度内分散风险,需要政府层面的统筹规划。

媒体报道深圳在尝试率先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其初衷是好的,但仅深圳一个地方所涵盖的巨灾风险单位无法满足保险大数法则要求,严重不符合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要求。在发展战略缺失的情况下,我国既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巨灾原保险体系,也没有一套完善的巨灾再保险体系。

目前的巨灾风险是国内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无力全部承担的。1998年洪水的财产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而我国保险业到2012年底的资产总额也不过6万多亿元,根本无法经受类似的巨灾冲击。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对地震、台风和洪水造成经济损失的保险比例低于5%,其余部分不得不由个人和企业承担,并最终由国家兜底,由此导致的突发性财政拮据影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地位没有明确。巨灾保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确立政策性保险地位,如果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地位不能明确,政府的责任、功能和作用不能清晰界定,巨灾保险的发展将相当缓慢。

市场导向

相对于政府救灾,巨灾保险利用市场机制取代政府行为,可以让政府在大灾之后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救人、建筑质量追责和规划重建上,微观经济补偿用市场手段特别是保险补偿来解决,避免政府为小事繁忙而大事缺位。

巨灾保险是以经济合同为依据的,发生巨灾事故后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理赔,免除了政府救济中需要对救济款使用进行繁杂而严格的监督程序,既提高救灾效率,保证公平,降低监督成本,还可避免腐败问题。

巨灾保险积累的巨灾保障基金,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大大缓解甚至消除救灾对地方和中央财政的冲击,保证财政经济的健康有序。

为降低损失,能激发保险公司防灾防损的积极性,比如协助政府或单独建造防洪堤坝、消除降雹云团、预测地震发生、监督建筑质量、设定防震标准等,保险公司专业的巨灾风险管理活动可以大大减低巨灾损失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

基于这些优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致力于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巨灾保险在发达国家的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迄今为止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巨灾风险制度,实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地震保险为例,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地震带上的城市仅是中国666座城市中的一小部分。这意味着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内,全国性的地震风险单位数量已经充分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经营地震保险可以实现财务相对稳定,相对低廉的保费即可以实现巨灾保险的可持续经营。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安全职责

为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乡党委、政府召开夏季安全暨迎接建国70周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夏季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

二、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一)邀请专家查隐患。会同安全生产专业人士对全乡6家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诊断式”检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安全专家深入生产车间对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围绕安全管理、工艺安全、设备安全、电气管理、消防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56项问题,当场向企业负责人反馈,下达相关文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

(二)危化品安全排查。7月10日,乡对永兴加油站开展了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人员上岗持证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无照、证照不全或过期未检审行为、卸油操作、应急演练记录、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消防器材配备、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加油站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隐患排查,提高罐区等防晒措施和防暑降温常识,真正做到防患未然,保证安全无事故。

(三)农贸市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为切实加强规范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和集贸市场安全管理工作秩序,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和集贸市场安全整治力度,保障辖区内道路交通文明、安全、畅通,集贸市场规范、和谐、有序,7月23日,乡对全乡6个集贸市场16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隐患整治;绘制道路交通安全和文明安全市场安全文化标语8处,禁止占道经营安全警示标志15处。

三、汛期安全排查和应急救援工作

(一)开展防溺水工作专项检查。按照《关于做好未成年防溺水有关工作的通知》(岳安字〔2019〕20号)并要求。乡安监、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围绕学生安全教育做好隐患排查、督促检查工作,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组织各村进行了全面清查辖区内的水域、机井、河渠、深沟、矿坑,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可能出入的地点和场所,做到无死角、无盲点、全覆盖,截止目前排查各类水库池塘79处,河渠18公里,深、机井、矿坑82处,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11处。二是督促责任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在塘、河、井等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和关爱,保障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二)做好农村水井安全工作。乡安监、水利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做好水库、取水井隐患排查,组织各村进行了全面清查辖区内的水域、机井、大口井,做到无死角、无盲点、全覆盖,截止目前排查各类取水井240处,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16处。督促责任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在取水井等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三)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为提高应对汛情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处置迅速、有序,使危险区群众熟悉预警信号,了解撤离路线,最大限度减少汛情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6月3日乡组织在张家村水库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防汛应急小分队成员、灾害区受影响的部分群众70余人参加演练。通过实战演练,使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熟悉防汛应急预案内容,清楚各自职责,确保预案启动时能够及时、有序、有效转移群众,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救能力,避免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同时,各企业按照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了消防、触电、机械和综合应急演练。

(四)开展村级自然灾害信息员培训。6月24日,乡组织村级自然灾害信息员培训会,就做好灾情信息统计上报提出要求:一是高度重视灾害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做好突发自然灾害期间应急值班,第一时间对灾情统计上报;三是及时准确统计上报灾情信息;四是强化责任,杜绝迟报、谎报、瞒报,确保灾情信息报送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可借助村民会议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信息员以及村民发生灾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灾害发生后我乡系统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救灾和灾情上报工作。

篇4

关键词:应急;演练;培训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近些年来,国家更加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突发事件频发,2003年12月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2005年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2010年4月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2010年7月大连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5年8月,天津港瑞海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等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这一切凸显了应急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迫使我们重视应急管理研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加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事关企业发展全局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抓好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

1 应急管理定义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应急管理工作要及时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做出预警,这是减少突发事件损失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预警。

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域的突发事件,应快速组织相关应急职能部门联合行动,控制事件继续扩展。应急资源是实施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的基础,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以及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及时指挥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同时在撤离过程中积极开展公众自救与互救工作。

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既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的源头工作,也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机构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如综合信息应急平台,保持信息的畅通,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应急处置后,应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安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受灾现场、尽快使系统功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上,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2 应急管理建设

2.1 预案完善。重点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强化预案编制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各专项预案的操作规程。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备案、评审与完善制度。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2.2 机构建设。干工作必须从抓健全机构、配强队伍入手。企业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领导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应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配齐配强专门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规范应急管理机制,理顺工作体制,企业内各级部门要建立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确定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配齐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同时加强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及专兼职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的业务技能。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程序,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3 资源管理。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统筹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强化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4 日常演练。应急演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是对应急工作效果的实际检验。企业要做好应急演练的长期规划,每年应制定演练计划,采用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强化应急演练工作。各级应急队伍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进行实战演练,逐步推行“双盲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应急技能和人员防护意识,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演练进一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整改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通过不断积累,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将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巩固,从而达到本质安全的管理目标。

2.5 宣传教育。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二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及时信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6 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增强应急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企业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抓好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工作。对可能造成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进行普查登记、分析评估、治理整改和统计汇总。同时建立各类风险隐患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自然灾害 中小企业 救助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催生产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务工。中小企业已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主体。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GDP比原统计数多了2.3万亿元,其中93%来自于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因此,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中小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迫在眉睫,这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和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企业灾害救助机制现状

(一)我国平均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变异强烈,自然灾害强度大、分布广、种类多。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面积洪涝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与此同时,我国平均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约为300亿元,70年代为520亿元,80年代为620亿元,90年代迅速攀升至1,724亿元,“十五”期间达1,840亿元,2007年损失更高达2,363亿元。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截止到2月12日,全国已因雪灾冰冻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

(二)现有补偿方式不能覆盖社会和企业遭受的巨大损失

我国自然灾害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财政补偿、保险补偿、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等四种形式。目前,国家财政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较低,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非常有限,并且主要用于“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保证灾民吃饭、御寒、住所、医疗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1990~2000年我国财政救灾支出年均只有27.5亿元,只相当于当年灾害损失的1.63%。2006年是近年来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共111.98亿元,也仅占灾害损失的4%左右。其次,保险覆盖面小、救助能力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保险赔偿占灾害事故损失中的30%~40%,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投保面不大,仅为5%~8%,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缺乏。截止到2月10日,全国保险业在雪灾中已赔款10.4亿元,预估赔款仅为85亿元。财产保险的承保能力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损失而言依然不足。第三,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规模十分有限,占全部灾害损失补偿的比重较低。年初的雪灾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含物资折款)累计约11.95亿元,也仅占灾害损失的1%左右。因此,上述补偿方式还不能覆盖社会和企业遭受的巨大损失。

同时,我国企业受害救助尚未纳入国家救灾应急体系,巨灾造成的损失无从弥补。从目前的情况看,灾后建设的重点是抓紧修复和重建受损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强煤电油运保障,确保灾区人民基本生活,对中小企业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产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二、美国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小企业实行救助的主要做法

(一)在联邦小企业局设立灾害援助办公室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2006年)确立更为全面的应对所有灾难的应急框架体系,明确联邦小企业局(SBA)在企业灾害救助方面的职责。联邦小企业局灾害援助办公室在全美有一个客户服务中心,东西部各一个运营中心、资金申请和发放中心、审计监察中心以及灾害信用管理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中心。目前,约有1800名员工。

(二)为受灾企业提供低息和长期贷款

美国的灾害救助机制中非常重视贷款的作用。美国的贷款救助只适用于未参加各类灾害保险以及不能获得其它联邦救助资源的企业和家庭。对于未参加保险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通过农业部、联邦小企业局等机构为受灾企业和家庭提供低息和长期贷款,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地震、飓风等各类自然灾害中恢复过来。联邦小企业局灾害援助办公室正常年度的灾害贷款规模约在10亿美元,灾害贷款的补贴及其他费用在3亿美元左右。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灾害援助办公室还为企业提供恢复生产、开展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2005年,美国南部飓风“卡特里娜”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损失。由于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灾情严重,截止到2007年5月,联邦小企业局已经批准的灾害援助贷款16万件,贷款总额69亿美元。

目前,贷款救助分为自然灾害贷款和经济损失灾害贷款,前者主要用于房产、机器、设备、工具、存货和租赁物等非农业的修复和重置,后者主要是补充遭灾企业必要的运营资本,帮助企业达到受灾前所具备的财务能力。自然损害贷款适用于各类企业,最高贷款限额为150万美元。对于不能从金融体系获得信用记录的业主,法律规定了上限为4%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若小企业在金融机构已获得信用记录,小企业灾害贷款利率水平不超过企业从市场获得的利率水平。经济损失贷款主要是补充遭灾企业必要的运营资本,帮助企业达到受灾前所具备的财务能力。经济损害贷款的上限也为150万美元,如果企业申请以上两种贷款,限额也不能超过150万美元。经济损失灾害贷款利率上限也为4%,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

(三)对贷款损失进行补偿

从历史上来看,约有6%左右的受灾小企业无力偿还灾害贷款。这部分贷款要由联邦小企业局进行补偿。美国政府认为,实行这种扶持政策是必要的。一方面,遇到自然灾害逾期不能收回贷款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从国家角度来看,恢复过来的受灾小企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

三、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灾害救助机制

(一)要从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生产的工作。要在进一步调查中小工矿企业受灾情况,特别是摸清受灾严重、损失巨大、自身难于恢复企业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中小企业灾后重建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应将对中小企业遭受自然灾害进行经济救助纳入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之中,逐步探索和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灾害救助长效机制,并发挥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篇7

[关键词]农业气象监测;意义;现状;举措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56-01

一、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无法应对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了。加强农业气象监测,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对于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业气象监测有利于反应环境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持续性,从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准确率。

环境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是持续的,而且,它所产生的"效果"也将持续到以后一段时间。这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将对农业生产发挥一定的的后效作用。因此,充分估计前期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做好农业气象预报十分重要。国外预报实践表明,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通常要高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农业气象监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国内利用农业环境监测仪预报实践也有类似的结果。故人们有时称农业气象预报为不是天气预报的气象预报。

其次,农业气象监测可以反应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影响的综合性和交互性。

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不仅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在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与生物自身演变的生物学规律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决不是简单的叠加。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多因子综合一集成型预报模式或手持式农业环境测量仪预报模式,就有可能取得更好一些的预报效果。

再次,农业气象监测对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影响的不等同性和不可取代性的反映。

大量经验表明,同一气象因子定不同发育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而在同一发育阶段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也是不等同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取代的。在分析农业气象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时,分析关键阶段的关键影响因子特别重要。而农业气象监测就可以监测分析因子作用的最高、最低临界值和适宜区间,提高预报效果。

总之,在气象为农服务中,充分利用各种高技术手段,通过研究环境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预测估算环境气象条件的未来可能演变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对复杂多变的农业气象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程动态和准确的监测,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保障和减灾防灾调控服务,为三农事业保驾护航。

二、农业气象监测现状分析

虽然与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

首先,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其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高。气象部门现有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639个土壤墒情观测站,开展了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试点,建立了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

再次,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显著拓宽。全国1500多个县气象局制作和播出电视气象节目,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农村高音喇叭近8万个,乡村气象电子显示屏6万余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22500余个,农村气象信息员45万余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7个。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不断强化。完成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历史气象灾情普查,开展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了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和农村中小学防雷工程。

还有,农业气象专业化观测网逐步完善。针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开展了基本气象要素、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物候和农业灾害等项目的监测。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不断加强。先后开展了农田土壤墒情预报等农业气象条件预报和农业年景预报;针对本地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开展了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为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然,随着经济发展,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农业气象监测的新要求,农业气象业务也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如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滞后,观测仪器落后,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及时上传不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三、农业气象监测的新举措

成绩是肯定的,不足也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农业气象监测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新举措,以适应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一,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使观测、试验项目与内容符合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观测手段与方法显著改进,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立体化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与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为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为繁荣农业社会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加大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的普及力度。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环境的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以及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通过使用农业气象监测仪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最终的品质。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就是农业气象监测仪的一种。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又名数字农情监测仪,是农业气象监测仪中的一种便携式气象监测设备。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属于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仪,通过使用该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出现的原因,比如在近年来干旱出现的主因是什么,是因为温度的变化,降雨量还是风向风速所导致的,通过一款检测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环境突变性对与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量。

综上所述,农业气象监测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我国的农业气象监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今后,仍需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其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符国槐,费玉娟,杨再强,汤晨阳,黄海静,孙军波.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18期

篇8

1对防洪减灾的总体认识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联合国1986~1995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1]。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2]。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笔者对我国防洪减灾有以下5方面的认识。

1.1防洪减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推进“人与洪水和谐相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与洪水相处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不断摸索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处理洪水的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发生变化。从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莱茵河和其它一些大江大河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看,人们对待洪水的方式和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被动地适应洪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洪水如猛兽,来了只有躲避;二是控制与防御洪水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定居点范围逐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人们开始向洪水通道和调蓄洪水的湖泊进军,导致江河调蓄洪水的场所越来越小;三是有意识地主动适应洪水的阶段。随着大量防洪工程的建成,洪水通道逐步缩小,人们逐渐发现:虽然防洪工程的标准提高了,但洪水灾害损失数量却仍在增长。于是开始了限制人类有害行为并主动适应洪水的新时期[3]。我国近几年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与数年前相比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朝着“洪水管理”和“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如:在法律上已明文规定实施规划保留区制度;在长江等江河实施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整治河道和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措施;加固大江大河干堤和病险防洪工程;加强流域管理,实施流域全年水量统一调度等多个方面。

1.2洪水管理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防洪减灾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人口密度大,留给洪水的回旋余地比较少,难以象西方国家那样预留出很多调蓄洪水的湖泊和湿地;二是洪水威胁区域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基本重叠,洪水灾害威胁严重;三是我国江河洪水的变化幅度非常大,防御同样标准的洪水需要修建比西方国家更多、更大的防洪工程;四是我国河流的含沙量高,防洪减灾需要处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五是长期以来固有的防洪工程水利观念的管理模式,要转变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习惯和措施非常困难。为此,我国的防洪减灾对策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否则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1.3洪水管理应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流域综合管理江河洪水具有与其它资源不同的属性,它以流域为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集合。流域内的水体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流域间的水体相对独立。这一特点决定了洪水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管理,否则将导致各种各样的水事矛盾,甚至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江河洪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洪水管理一定要统筹考虑流域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全面安排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洪水管理是对一个流域范围内各种各样与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的综合管理,是全年的整体活动,决不仅仅是汛期的短期行为。欧洲的莱茵河穿越数个国家,有关国家专门成立了莱茵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流域统一管理的协商与监督机制,该机构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之后建立的,事实证明该机构在洪水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4洪水管理要特别注重“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世界各地采用的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大体相同,但采用的“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差别较大[4]。为减少洪水灾害的总体损失,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中,挤占洪水出路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是屡见不鲜的,无节制的行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减少总体灾害损失要在科学地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依靠社会的自我约束机制来实现。洪水管理不仅是采取措施约束洪水,更重要的是约束人类的奢望,限制人类的有害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人的行为,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在恰当的范围内回避洪水、适应洪水,给洪水以出路。

1.5洪水管理要特别注重“公众参与”的措施洪水管理无疑要强调统一管理,但统一管理决不排斥公众的参与,相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公众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抢险部队、科研院所、非政府机构、感兴趣的人员等都属于“公众”范畴,都应参与到洪水管理过程中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公众参与”做得比较好,规划措施的贯彻落实就顺利,反之则困难。西方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而应是在规划编制、方案制定、措施落实、管理与监督等整个过程的广泛参与,不是我国通常讲的广泛征求意见,而是实质上的参与讨论、论证、实施和监督。

2防洪减灾基本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国当前的防洪减灾形势,作者认为,我国防洪减灾对策应以流域的统一规划为基础,突出3个重点,狠抓5项工作,统筹考虑洪涝和干旱问题,落实综合管理措施。

2.1洪水管理要以流域统一规划为基础,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洪水管理是按流域进行的洪水管理,洪水调度是按流域进行的洪水调度,这是水的流域特性所决定的。流域洪水管理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人类活动必然影响洪水的状况,流域内一个区域的行为不能危害另一个区域,因此洪水管理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对流域的防洪减灾给予和谐的统一安排。不仅要对工程措施进行规划,而且对非工程措施给予安排,还要对人类的行为给予约束和引导。洪水管理规划要面向未来洪水,而非过去的某个典型年洪水;不是仅仅针对过去洪水中暴露出的问题,而是要面向解决未来洪水中可能面对的问题。由于未来洪水总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未来的更大洪水总有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可能,因此应适当多地给洪水留出调蓄空间。

2.2洪水管理要突出的三个重点(1)要突出“给洪水以出路”的重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清退河流两岸大堤之间的洲滩民垸,扩大中小洪水的行洪通道;进一步加强对河流两岸大堤之间洲滩民垸和行洪区的管理,使之向着有利于分滞洪水的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退田还湖,增大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逐步迁移洪水频淹区群众,减少不动产灾害损失和人员的生命威胁;增大洪患灾害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躲灾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在洪水条件下生存的环境。(2)要突出流域内“面上防洪措施”的重点。防洪减灾的传统运作方式对河流本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对面上的洪水管理措施注重不足。要在上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拦滞洪水,涵养水源;采取措施在整个流域的面上层层拦截雨水,阻滞雨水向河流汇集的数量和速度,加大雨水向地下的入渗量;在有条件的地点修建平原区纵横交错的分散洪水水道,修建平原水库或恢复天然洼淀调蓄洪水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建设回灌地下水的网络工程,变地表水为地下水,增大水资源利用率等。(3)要突出“洪水资源化”的重点。过去的洪水调度大多只考虑防洪保安的单一目标,或考虑一些兴利的因素,很少考虑增加洪水资源的利用率问题,更少顾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的安排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防洪减灾的需求。我国水资源量短缺,洪水是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北方地区更是如此。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多地变地表水为地下水。适当利用一些蓄滞洪区和洼地拦滞雨水;在有条件的地点实施跨水系分洪措施,分散主要河道的洪水,调剂水系之间的水资源等。同时,洪水调度要尽量照顾生态环境的改善。

2.3洪水管理要抓紧的五项工作(1)要抓紧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分析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通过洪水风险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洪水风险程度;根据洪水风险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布设防洪减灾措施、研究社会保障和救援对策等。洪水风险区划应公之于众,以便增加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和参与洪水管理的意识。(2)要抓紧建立强制性洪水保险制度。洪水保险虽然不能减免灾害损失,但可以帮助受灾户尽快摆脱灾害带来的困境。国外经验证明,洪水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洪水管理措施。我国应抓紧开展调查和政策研究,并选择一条河流或一个区域开展洪水保险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洪水保险立法工作。在具体项目的选取上可以有计划地分步进行,先对经常受淹的区域的固定资产实施强制性保险,再对重要防洪工程实施保险,继而全面普及防洪保险。(3)要抓紧完善现有的江河防洪工程体系。抓紧病险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使工程尽快恢复原有设计防洪能力;因地制宜地疏竣泄洪能力严重不足的河段;按照规划确定的方案和标准增建一些防洪减灾作用明显的工程;修建尚未设防的中小城市的自保防洪工程,避免年年上水受淹的局面;全面完成使用频率较高的蓄滞洪区的群众保安工程;根据具体条件修建沟通水系或流域的水调剂工程等。(4)要抓紧完善洪水调度的支持手段。建立和完善洪水调度方案实时制定与比选的措施,完善实时获取与展示各类防汛信息的手段,为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开展科学洪水调度提供有力支撑。(5)要抓紧落实减少人员伤亡的对策措施。山地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洪水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以上,要抓紧开展山地灾害危险点的普查工作;抓紧完成并实施防御山地灾害规划;广泛开展“群测群防”活动,落实受影响区内群众的现场监视和报警手段;建立畅通的信息通报与警报网络,制定预案并落实具体措施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