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41: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社区建设概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温州;数字化学习社区;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3-0066-03
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到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任务,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其中提到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环境”即为数字化学习社区。温州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要求,以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策略体系。
一、数字化学习社区内涵
数字化学习社区,是指能够在社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利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学习的新型社区。[1]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化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创新了社区教育方式,深化了社区教育内涵,提升了社区教育品质,展现了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的时代特征。[3]
温州市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开始于2011年,以筹建“温州学习网”(原名温州学习在线)为标志。温州学习网的建设是温州市贯彻国家教育部重要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为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温州优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相关政策保障有待于完善
政策指导可以帮助受众理解社会形势,认清数字化学习社区理念,找到自身发展方向,必须完善相关政策。国家方面,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和管理工作者,出台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基本标准》、《关于推进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意见》,都已使用多年,基本成型。而温州数字化学习社区刚刚起步,除一些活动开展文件之外,还未出台实质性保障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政策,然而良好的发展必须依赖政府的政策引导,所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是当务之急。
2.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相关政策经费保障体制有待加强
数字化学习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平台及资源的建设需要得到经济保障。作为“2012年温州市十大民生项目”之一的温州学习网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现每年投入约100万专项资金作为维护、推广经费,而除温州市政府外,各县(市、区)政府并未给予相关资金经费支持,各社区学院(学校、分校)社区教育经费中也未建立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专项经费,温州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属于市政府经费支持“一枝独秀”的现状,不利于数字化学习长期稳定发展。
3.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发展不均衡
温州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迅速发展,体现出一种整体向前的趋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学习理念等方面的差距,出现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状态。2013年温州市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评比中,有6个(共10个)获奖单位来自经济较发达市区。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多为边远县(市、区),如洞头县、泰顺县等,经调研和访谈,归因如下:首先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未能引起重视,不能够得到职能单位、社区学校的各种服务支持;其次该辖区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数字化学习理念;第三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社区学校缺乏可供数字化学习的硬件条件,例如计算机、网络等,这些问题导致某些地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相关工作发展缓慢。
4.数字化学习平台资源建设不能满足PIS普遍适用性要求
中国早已步入一个E化的时代,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正在实现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技术的颠覆。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是使数字化学习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温州学习网的建设初期,平台资源采取统一购买的方式,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资源缺乏时效性、不适合网络学习、无针对性,这样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在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PIS(Pervasive Intelligent and Service)普遍适用的智能服务要求。[4]
5.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认识程度不高
经过对温州学习网的使用情况调研后发现,资源平台被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78%左右的学习网用户“个人空间”(包含学习计划、学习日志、讨论、朋友圈)没有相关学习记录。数字化学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不同,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平台、资源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学习网注册用户个人学分都普遍较高,但是“个人空间”空白,学习者只是做到收集、探究、发现知识,而未能做到创造、共享知识,没有到达数字化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知晓度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对数字化学习的认识程度。
三、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策略初探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创建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评估标准》中,提出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领导与管理、环境与条件、应用与服务、成功与效益。四个一级指标又分为B1领导重视、B2机构健全、B3制度落实、B4发展规划、B5设备设施、B6网络平台、B7学习资源、B8推广应用、B9支持服务、B10学习绩效、B11运行机制等11个二级指标。以此评估指标为指向,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开放与开放教育说、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学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温州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1.落实数字化学习社区相关制度保障
(1)落实经费保障,保证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经费列入政府教育经费运算,地方财政应当为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原因之一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持续经费支持。数字化学习社区多以网络平台为建设基础,网络平台需要技术人员或者技术公司给予专业的维护,同时网络平台需要进行资源的更新,保持新鲜度,这些皆需持续的经费支持。原因之二数字化学习社区硬件环境建设需要经费保障。数字化学习与普通社区教育的明显区别在于学习资源形式、载体不同,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形式大部分为多媒体学习资源,以视频、电子书等为主,这就需要有相关载体承担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例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社区学校等可供居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场所需配套所需相关设备,保证居民数字化学习硬件环境建设。原因之三鼓励先进,调动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应设置优秀数字化学习社区、居民奖励制度,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这也需要经费保障。
(2)落实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保证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高质发展。每个社区应保证有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和师资队伍,其中至少保证一名人员专项负责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
(3)落实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体现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把各地区数字化学习社区教育发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中职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建立实施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将地区数字化学习社区教育发展情况作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
2.建立科学数字化学习社区评定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5]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评定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管理者综合了解数字化社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和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总体来说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指标具有判断、预测、导向和管理的作用。
3.加强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数字化学习社区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保证。在人员方面,各个社区学校应至少配备一个数字化学习相关工作的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工作开展、居民数字化学习培训与指导等工作。结合上级有关社区教育工作部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理论与管理实务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4.提高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质量与管理水平
(1)建设学习资源,应以需求为导向
现今,数字化学习网络平台百家争鸣,学习资源更是纷繁复杂,什么样的资源才能吸引学习者长期进行学习,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指出,制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首要原则为“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有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在建立或者采购资源时,首先考虑该学习资源是否是当地居民所需要的。
(2)建立数字化学习积分管理办法
学习管理办法是规范社区居民网上学习的基本依据,而学习积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学习积分是指学习者完成数字化学习相应内容,经学习过程量化考核从而反映个人学习成果情况的分值。经过国内外特色案例证明,学习积分能以数字形式反应学习者学习情况,方便其自身以及管理者观察各个课程完成情况等;学习积分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整个地区的学习效率与成绩。
5.加强宣传,提高各县市区居民数字化学习意识
与传统学习中有教学者进行指导不同,数字化学习的坚持更需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宣传中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采取一对多的宣传方式,提高温州学习网的公众知晓度,使更多社区居民认识、参与到数字化学习中来,然后采取一对一、以活动为抓手的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四、温州市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初见成效
温州市将温州学习网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自2011年起,开始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过五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体验,并初见成效,主要践行方法及成果如下。
1.制定数字化学习相关考核标准
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考核纳入温州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教育局社区教育的考核办法中。以2014年为例,在《关于印发2014年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温教职〔2014〕33号)文件中,数字化学习建设项目占总分值的18%。
2.制定数字化学习社区评估标准
起草《温州市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评估标准(试行)》,并被温州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纳,用于温州市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的评选。现已在全市评选出20所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
3.加强数字化学习指导师队伍建设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师资、后备队伍的建设,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而又有丰富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的学习型数字化社区团队。市本级有12人获得“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教育人才认证专业教师证书”,全市有328人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教育专业证书”,这为街道(乡镇)社区学校培训了大批专业的数字化学习指导师,为数字化学习在城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4.制作有需求的高质量资源
自建数字化学习资源,迎合市民的学习需求,激发市民的学习热情。基于温州300万新居民的基本情况,温州学习网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温州电视台等合作,制作一批高质量的“温州大讲堂”、“学说温州话”等网络课程,满足了新居民了解温州民生民俗、快速融入温州的需求。
5.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意识
一是采取发放学习卡(一对多)的宣传方式进行初期宣传,首次向全市141所等级社区学校发放28.2万学习卡,在两个月时间内,温州学习网注册用户由2200人增加到6.8万,日平均访问量达12530人次。二是组建数字化学习宣传队,进行一对一宣传。组织“送数字化学习资源下社区”活动,形成一支数字化学习先进分子队伍,加强这类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建设,不断扩大学习载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三是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扩大数字化学习的覆盖面。举办“数字化学习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对于评选上的个人给予市教育局颁发的荣誉证书以及物质奖励作为激励促进居民数字化学习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宋亦芳.社区数字化学习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吴遵民.论“学习社会”与“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之异同[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
[3]徐金雷.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 2013(1):67.
[4]郑占文.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撑和社会基础[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校报,2009,11(3):13.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农村养老 循环经营
1、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农村老龄化趋势更加突出
农村老龄化速度将快于城市。因为计划生育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无论城市或农村,生育率下降的速度都很快,但城市略快于农村。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的生育率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农村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水平上看,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从8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约在1.0左右,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而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则从70年代的6.4下降到了80年代的3.5左右,到90年代已达更替水平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会大大快于城市。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涌入城市将不可避免,从而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会大幅度上升,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放慢。21世纪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会高于城市。而且由于城乡差距和城镇化建设使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
2、城镇化建设给农村养老带来新的问题和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在各地区的发展,虽然在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一些配套措施不完善,模式也相对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农村老龄人口的具体问题,因此给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需求。
2.1城镇化建设使农村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使更多的老龄人更加封闭
根据对城区周边城镇化社区的调查,很多在原来本家聚居,家庭之间互相照顾的情况下,很多老龄人家长可以互相走动串门照顾,但由于搬进新型社区,彼此之间距离远了,联系少了,大家都是大门紧闭。原因有三:一、人多了安全问题凸显。二、社区管理混乱,不信任感加剧。三、配套设施不完善,沟通机会少。
2.2过渡时期的城镇化建设给农村老年人带来新的负担
城镇化建设使人口集中,庭院减小,使一些家庭养殖,种植成为不可能。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很多农村的老龄人唯一的爱好就是种地,养殖。因此一些城市社区的休闲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农村社区。
再者农村老年人基本都是弱势群体,无法适应社区改革带来的负担。他们在没有满足原来的需求的情况下又带来新的负担,生活更加沉重。一些老年人只有一人住在老村庄,政府在破坏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却没有给他们提供新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养老没有得到改善反而下降。
2.3农村妇女的比例大于男性,因此应该特别关注农村妇女的养老需求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老年妇女文化水平低,生育子女多,青年时就业率低,职业妇女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和工资较低的工作,退休年龄又早于男性,因此收入较低,又因为女性人口寿命长于男性,因此寡居者比重较高,因而她们是更加贫困和脆弱的群体,所以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特别关注她们的养老需求。
3、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3.1城镇化建设关乎社会的改革,应统筹兼顾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
地方城镇化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搞,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再逐步推广。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论证后,在政府主导、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进行。而且还得特别关注老年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体现出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
3.2走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道路
其一,实行准入制度。当前应尽快出台老年服务的相关法规,规范服务市场,严格就业门槛,实行资格考试,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后方可从事相关职业。其二,加强学校教育。随着养老形势日益严峻,未来对老年服务专业人士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学校教育应契合社会形势的发展,加大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力度。其三,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培训。如社区、各职业学校也可以开辟这块阵地,从事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以上方式,社区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就能得以储备与保证。???
3.3建设城镇社区养老循环经营模式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土地,资金,人员等很多实际经营问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找到一条循环经营模式。首先,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留出社区经营性菜地,养殖区等专门提供给老年服务中心的土地。土地在群众的监督下合理利用,为社区提供经营性农副产品。其次,建立老年社区服务队,在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他们的社会价值。最后,政府应制定城镇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不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政府应该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农村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也应特别关注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些都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总之,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带来了一些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应特别关注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具体问题,利用科学统筹,制度管理,政府支持,社会关注,群众监督等方法一步一步的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想我国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内;体制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上已经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些农村社区也开始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建立了“一门式”或“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如浙江省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要建立1.5万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而山东省到2010年底,已有50%的行政村实现了社区建设全覆盖。可以说,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只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它主要解决了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及其人、财、物的配套问题,而随着社会管理的提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将由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等“硬”的方面转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及其制度实施等“软”的方面中来,而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大有可为。
尽管在社区建设的第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已有部分介入,如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些地方甚至开辟了社会工作岗位,并要求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同时鼓励社区工作者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力度和方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如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做法往往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套路,以命令、强制等方式来强调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手段不够灵活与多元,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回应能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因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社会工作的理念本身与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好的契合,能够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社区矫正、各种福利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优势(孙莹,1997;杨贵华,2011);社会工作组织的非营利性还有助于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更是能够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等。为此,在社区建设的第二阶段,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介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介入,需要很好地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路径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谈及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研究者们更喜欢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把社区与社会工作很好地契合起来。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大陆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并不是能够天然整合在一起的,因为社会工作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并不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它有“民主、参与、互助和自力的价值观(黄洪,2006),还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在当前中国的现行政治体制下,社会工作能否在社区建设中保持其专业性是有疑问的(Hutehings&Taylor,2007)。在西方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中,其基本倾向是让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工作组织来担当社区公共服务,而且这类社会工作组织往往都是功能单一体。如在英国,许多慈善性质的志愿组织和私营机构通过雇佣社会工作者来提供日间服务和社区服务(Payne,2007)。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更是受雇于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组织,以2004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37.3%的持证社会工作者受雇于非营利性部门,私营营利性组织的比例为16.7%,此外私人执业的也有13%,在政府部门就业的只有32.7%(2006)。
但在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具有很好的契合性,而且社区恰恰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战场(王思斌,1999;夏建中,2005)。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王思斌提出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的“嵌入说”。他认为,专业社会工作是嵌入原来的社会服务领域之中并谋求发展的,嵌入性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征(王思斌,2011)。这一提法,实际上表明社会工作的介入不是要在社区建设中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现有的社区管理体制中进行拓展和扩充。还有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李暠伟等人(2007)提出要区分社区建设中的基层政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三个方面,并认为社会工作的方向应该是社区服务,即社区就业服务、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商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若干方面。马贵侠等(2011)认为了解社区居民的现实问题和需要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前提,而社会工作者应该发现、挖掘、调配和利用社区内和社区外的各种资源,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杨贵华(2011)则提出了设置公职岗位、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设立工作岗位及其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等三个具体路径。
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但并没有从社区公共服务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在考虑体制内的社会工作介入问题,还没有过多涉及体制外社会工作介入的问题。因此,考虑到我国现行政治架构和社区管理制度,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考虑体制内和体制外这两个方面,并要从人的介入、机构的介入和服务的介入三个角度来思考。
三、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
(一)制度内的“嵌入”
体制内的“嵌入”,应从机构和岗位的设置、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服务内容和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三方面着手。现在社区工作者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工作不专业,服务不彻底,工作主要是以行政和管理工作为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并且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岗位让他们去为社区居民提供专门的服务。
首先,建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站。我国现在的社区体制虽然有相应的社工岗位,但多数还处于政社不分的状态,所做的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偏离,往往以行政和管理类工作为主。所以,为了更好的让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让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运用于社区建设中更好的服务居民,势必应该建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站,使其能够不用分心于行政工作而专心于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中来。同时建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站还可以吸引更多有志于社会工作服务行业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社会工作在社区里发挥作用,也可以使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速度加快。
其次,对体制内的社区公共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质量提升。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使得社区服务难以精细化和专业化,未能向居民提供深入、优质和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这样不仅对社区建设帮助甚为,同时有可能会让居民对社区服务失望,从而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应该对在职的社区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只有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考试通过者才能继续担当社区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
最后,在既有社区公共服务内容中强调社会工作方法的全面介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类群体率先着手:一是社区中的困难与弱势群体;二是社区公共服务中触及最多的老年和儿童群体。困难和弱势群体通常具备一下特征:物质生活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由于制度安排或个人的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政治上不能有效表达自身利益、捍卫自身权益。而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体制性歧、整体性淘汰这样一些集体排斥的方式,即落入弱势地位并非个人原因,主要是社会原因。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增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去调节家庭关系,从而减少家庭暴的产生;我们也可以通过社区融合策略,推进流动人口逐渐融入社区生活和服务中;而对于残疾人我们可以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如修建盲道、组织志愿者进行陪护等。而对于社区内老年人和儿童的公共服务上上,我们应增强老年社会工作和青少年、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如设置专业的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托儿活动中心及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在各类中心中配置相应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体制外的“培育”
首先,积极探索并建立体制外的社会工作站。想要使社区服务中的社会工作能够专业化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除了体制内的建设外,还应培育体制外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杨贵华(2011)认为,在社会工作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社会和我国的港台地区,社会工作者从业的机构有的为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有的为其他非营利服务机构,但都是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如上海手牵手是服务老年人临终关怀,小笼包是服务聋哑人,而乐群的特色是在青少年服务上。由于每个非营利组织都有各自服务的专门领域,这样在社区里引进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让每个组织各自发挥各自的特长去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不仅有助有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让社区居民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从而更好的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开展。培育非营利的专业社会工作站,除了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之外,还应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出台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对活动场地的安排、资金的配套、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应有详尽的安排。
其次,应借助“外脑”,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些研究机构一方面可以将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带入社区,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相互学习,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总之,当前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中这种政社不分的状态需要进行改进,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维度来推进社会工作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以便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洪,《评论:社区与社会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载殷妙仲、高鉴国编,《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夏建中,《社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马贵侠等,《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以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为例》,《社会工作》2011年第2期。
[5]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
[6]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东南学术》2011年第1期;
[7]李暠伟、雷杰,《“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与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2期;
[8]HutehingsA.&Taylor,2007).Defining the profession? Exploring an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hina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16:382一390.
[9]Payne,M.(2007).United Kingdom,in Social Work as a Profession: :A comparative Cross一nation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Weiss,I. &Welbourne. Birmingham: Venture Press.P180.
[10]Center for Health Workforce Studie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University at Albany 2006. Licensed social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une12,2008,retrieved from https:///research/default.asp.
【关键词】 社区社区养老老龄化养老保障
在过去的30多年里,随着生育水平的急速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3.26%,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总人口增长不到6%,但老年人口增加了44%,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与人口快速老龄化相伴随的,我国城乡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成为理论工作者和相关社会管理部门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养老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养老”自然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且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众多。根据从中国期刊网最新的检索情况看,在1990―2010年的20年时间里,题目中含有“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共有230篇之多。从的时间看,相关研究成果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在2006―2010年期间发表的题名含有“社区养老”的文章共183篇,占过去20年相关成果总数的79.57%(见表1)。进一步对所检索的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已有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存在“七多七少”的问题。
一、经验研究多,理论探讨少
从检索的论文看,很多文章只是根据经验材料,就一个或少数几个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不少的分析文章大同小异,少有对经验材料进行理论提升,甚至对什么是“社区养老”仍含混不清(李学斌,2008),大多数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社区养老概念界定不清,对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缺乏把握,严重阻碍了对社区养老研究的深化。经验研究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理论的探讨和提升,则会导致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只会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可能影响我们对社区养老认识的正确性。仅以“社区养老”的概念界定为例,有人将社区养老定义为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安度晚年,还有人则将其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养老支持,更多的研究则对社区养老的概念避而不谈。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对“社区养老”内涵和外延的明确界定,相关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边界就不明确,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似是而非。
二、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
在已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只是对调查材料进行一般性的定性描述,定量研究的数量很少,而且不规范。我们知道,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缺点,即定量研究的不足制约我们对相关问题准确深入的认识。
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不少研究极具“相似性”。有些关于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所用语言都是结论性的话语,但全文看不到直接的“论据”或间接的“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或借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对社区养老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对影响社区养老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及量化对比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差异、代际关系差异等,对于深化社区养老的认识、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城镇社区的研究多,农村社区的研究少
从我们检索到的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中,针对城镇社区的研究占61.30%,而针对农村社区的研究只有9.57%,其余则是不分城乡的一般性研究、或介绍国外社区养老情况等(见表1)。即使在那些“不分城乡”研究的文章中,很多在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城市的气息,本质上就是针对城市社区研究的。而另一些研究根本就将“社区”等同于“城市社区”,将“社区养老”等同于“城市社区养老”。这种研究内容的区域特点与我国人口城乡构成特点不相符合。我们知道,我国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发展,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加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甚至缺乏,农村养老问题相对于城市社区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更应该受到学者的关注。
之所以出现社区养老研究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国内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本身就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二是与我国养老实践倾向城市有关,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涉老服务实践在城镇的发展明显好于农村,在农村,家庭养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近几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迅速发展,但保障层次很低,覆盖面也有待提高;三是可能许多研究者居住在城市,对城市社区的情况更为熟悉,或更便于调查研究。但是,所有这些不能成为我们的相关研究“轻农村”的理由,只能说明我们的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
四、福利传递的研究多,市场化和准市场化服务传递的研究少
在关于社区养老的很多研究中,研究者将社区养老等同于社区服务,而社区服务又等同于社区福利。事实上,服务可以是福利性的,也可以是市场化的或准市场化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各有优缺点,具有优势互补性(关信平,2004)。在以往的社区养老实践中,我国确实存在忽视市场化特别是准市场化服务的情况,这可能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制度依赖不无关系。从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看,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商品化”成为许多国家福利改革的一个特点或趋势。我国的福利发展水平远落后于西方福利国家,但至少我们可以多研究西方国家福利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适度超前的、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关于社区服务传递方式的研究的单一性无疑会制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五、政府主导的研究多,居民参与的研究少
重政府主导,轻居民参与,这既是当前我国社区养老实践的问题,也是相关研究的不足。事实上,社区居民参与对于社区养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体现的是公民权利。公民,是社区的主人翁,凡涉及每个公民利益的公共事务或公益事业,公民都有权参与。其二体现的是一份责任。社区是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个社区成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其三体现的是一份力量。将所有社区居民的力量集聚起来,人多力量大。其四体现的是智慧。人多智广,人多主意多(资芯,2010)。固然,在社区养老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没有社区居民的充分调动和参与的社区养老决不是真正意义的社区养老。
除了政府主导和居民参与之外,社区养老的研究还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力量的介入,包括一些盈利或非盈利组织、自愿组织等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区养老的重要力量,他们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也是理所当然。
六、供给导向的研究多,需求导向的研究少
与政府主导相对应,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更多的是供给导向型,需求导向明显不足。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社区养老需求状况以及对需求导向型服务的重要意义的研究不足有关。加强社区养老需求导向型服务的研究,可以指导社区养老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七、重复性研究多,创新性研究少
严格地说,既然是研究,就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但如前文所述,纵观国内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重复性的研究、“相似性”的研究很多,不少“研究”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是人云亦云。一些文章让人怀疑作者仅仅是为“发表”而写作,缺乏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变,即使我们“研究”的数量上去了,但研究的质量并没有提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会大打折扣。
值得说明的是,“多”和“少”是相对而言的。上述分析中,对于前六个方面的“多”和“少”,我们所说的“多”的方面,也并不是说我国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已经足够和完善,更不是说我们的相关研究“过头了”,而是为了更加突出六个“少”的方面的研究太过不足。今后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既要深化对六个“多”的方面的内容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六个“少”的方面的领域的探讨。
至于最后一个方面的“多”和“少”,则是与学术风气、学术道德等联系在一起,更是值得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人民网,2011-04-28.
[2] 资芯:浅析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现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国外 国内 借鉴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但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各项教育活动于18世纪后即在英、美等国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后,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现代社区教育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就已经相当普及,并有了一定的发展。自1970年后,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教育思潮的涌入,社区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一般认为,国外的社区教育以丹麦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在罗亭创办的“民众中学”为起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主要形成以北欧各国的“民众教育”、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美国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等为代表的格局。
一、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
1.美国
在美国,进行社区教育是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之一,同时处在社区范围内的公立、私立中学、大学、博物馆、社区福利团体、教会、商业组织等也是直接实施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美国的社区学院,如今已在社区教育中确立了核心地位。在美国,由于社区教育内容广泛,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并且开设的课程完全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因此,它能够不断地吸引社区成员的参与。首先,美国社区教育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它不仅能以正规的教育形式来开展,而且可以非正规的或非正式的教育形式来进行,以此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其次,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多样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除家政、烹调、园艺、饲养、摄影、保健等实用性课程外,还有计算机、化学、地理、历史、会计、法律和人类学等学术性课程。再次,社区教育教学渠道多样化。除了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地授课外,还有临床讲授以及正规教育、短期讲习班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以适应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学习目的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最后,社区教育实施渠道多样化。普通公立学校,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公立、私立大专院校,社区卫生福利青年机构,社区内工商企业,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团体,它们从不同角度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同时联邦和地方政府也很重视社区教育,给予立法和财政上的支持。
2.日本
日本除了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之外,还组织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政府依托各种设施开展社区教育,这是当代日本社区教育的一大特点。在日本,隶属于社区教育的设施名目繁多,有公民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妇女会馆、综合社区教育设施、市民会馆、文化馆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施为公民馆,这是日本所独有的社区教育综合设施。它是兼有当地公民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公会堂、产业指导所等职能的文化教育机关,是由政府从地区教育经费中拨款而建造的。它是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在职成人业余学习和休闲活动、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学习和交往之地。
二、国内社区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教育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蓬勃发展等若干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1992年,是社区教育的兴起阶段,当时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大城市的中小学校为了加强青少年校外德育,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这一时期,社区教育处于自发状态。第二阶段是1993―1999年,为社区教育的探索阶段,当时的社区教育对象和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扩展,社区教育目标不断明确,开始把营造学习化社区、服务于社区和社区全体成员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目标。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至今,为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阶段。
1.上海的社区教育
上海社区教育模式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直接参与,组织协调所辖区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有效地利用社区财力资源及其它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创办社区学校等社区教育形态,基本上做到了三教统筹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系统。
上海的社区教育活动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先后对双休日职工、高龄老人、外来人口、下岗待业失业人员、居委会干部等各类人员进行了各种培训。再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教育的内容涉及电脑、书法、绘画、法制、家政、英语口语、环保知识、卫生保健、子女教育、就业指导等。这些活动都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社区成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推动了上海的社区教育发展。
在上海,社区教育网络逐渐形成,社区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社区学院为社区教育网络的龙头,发挥办学、联络、咨询和教学业务指导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形成由社区内的街道社区学院、科普中心、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文化体育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休闲中心、居委市民学校、电教站、电脑互联网络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多级网络,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2.广州的社区教育
在广州,社区教育也有其特点。近年来,为了搞好社区建设,广州市把东山区大塘街、越秀区北京街、荔湾区华林街、海珠区沙园街、天河区车陂街、石牌街等列为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迅速展开了工作。如海珠区沙园街创建“心理健康学习型和谐社区模式”,以街道为社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型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以实施居民“健心工程”为主要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素质发展与心理和谐。白云区同和镇京溪小学创建星级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由白云区家长学校负责组织,家长学校先后建立了京溪小学、颜乐天中学、汇侨中心幼儿园“星级学习型家庭”创建基地。天河区车陂街处于城乡结合部,他们以农民学习基础文化、对外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形式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等。东山区大塘街把社区教育看成是社区建设的一种强大的动力,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社区学校、社区党校为主要阵地,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国外社区教育对我国的借鉴
一些国外社区教育的文化特色,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为我国所借鉴和改造,对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主要是解决社区居民的个体需要,因而他们所注重的是个体发展式的社区教育。对于美国的社区教育,政府对其发展多数是以法律手段加以控制;国外的社区教育实体,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等对社区教育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的社区教育还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高等院校应扩大职能服务社区教育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我国的各种高校及高职院校应扩大其自身职能,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服务,不仅提供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专升本”教育,而且应提供服务于本地区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着眼于社会的实际需求,面向市场,灵活设置课程,做到实践性强,内容新颖、实用,相信能够吸引各层次的生源,为当地经济和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2.建立高素质的社区教育专职人才队伍
在我国,应在大学中设置社区教育专业,培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层次的社区教育理论工作者及专职人员,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应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和福利政策,使其与正规教职工处于同等地位。另外,还应制定不同类型社区教育工作的岗位要求及任职条件,广开渠道,使人才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
3.建立社区教育评价机制
应根据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功能特征及现有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科学理论,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注重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相结合,来正确地评价我国社区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社区教育必须有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有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合理利用资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
[2]董华.社区教育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
[3]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1.
[4]叶忠海.社区教育基础[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6.
[5]陈静.美国社区教育一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4).
[6]李加奎.美日二国社区教育之管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8).
[7]杨荣,陈仕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策略探析――基于中日比较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孙庆.上海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6).
关键词:农村学校;空壳化;社会因素
近年来,农村学生纷纷涌向城市,急剧减少了农村学校的生源。生源的大量流失,使农村的大部分学校逐渐"空壳化"。这一趋势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制度因素而言,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带来了学龄人数的下降,使学校生源不断减少。再者,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城乡教育资源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农村生源不断流失。但除这些制度因素的影响外,深刻的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农民群体阶层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民群体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经济上发生了较大差别,农民群体内部出现了层化现象。在职业活动是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差别的集中体现[1]。而职业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社会群体的地位差别。因此,当今农村的贫富差别也已经成为决定农民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
这种经济、职业、地位上的差别在农民群体中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使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教育观,进而影响人们的教育重视程度和教育投资方式。从经济差别来看,城市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优于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就有能力实现子女进城读书的愿望。相反,对贫困家庭子女来说就只有留在本村学校读书。这样,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异地就读者会日益增多,本地生源会逐渐减少,乡村学校"空壳化"也就不可避免了。从职业差别来看,农村社会成员之间职业地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例如,对农村从事教育、管理等职业的富裕阶层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发展与自我实现。在面对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更愿意让子女离乡发展,一方面可以更快摆脱"农民"的标签,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接受现代化教育。相反,那些只能靠务农劳动以及生活难以自立的中间阶层和贫困阶层,受经济实力,传统"乡土"观念的制约就只能让子女留守农村。从地位差别来看,在农村成员中无论是拥有较好的先赋角色地位还是自致角色地位都拥有相对多的"关系"资源。随着农村群体的不断分化,这种关系面会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人群也会越来越广。在我国这样一个关系社会里,家庭通过动用社会资本来实现子女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因此,随着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价值观念的不断提高和改变,农村学校发展必将经历"正常化-空壳化-正规化"的发展过程。"空壳化"是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管理规范的过渡阶段。
二、农民行为的"理性化"
理是农民经过合理考虑、权衡利弊、计算得失之后而选择的一种合乎自己主观要求并且符合规范、可能实现的行为[2]。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农村社会传统文化,农民行为也必然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逐渐演化为功利观念,社会行为更加理性,更会用理行事。农民行为的理性化成为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趋于"空壳"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生育行为理性化直接导致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趋于"空壳"。农民的传统生育观念是"多子多福"。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民的生育观和生育行为发生了变化。生育偏好已经从"多生"偏好转向"适可"偏好,生育行为已经从"非理性"转向"理性"。对绝大多数农民家庭而言多子女并不总是多福气,多子女将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教育负担。因此,随着他们自身认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子女的质量,倾向于"少生、优生"。这样,在政策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农村学龄人数在下降,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趋于"空壳"。
其次,教育投资行为理性化加速了农村学校"空壳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除务农外,农民开始从事工业、商业、运输、服务等行业。人们的生产方式变得多样化,受教育已不再是走出田地,改变务农命运的唯一出路。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开始学会计算成本,注意投入产出。因此,在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让子女接受技术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这样,辍学以及上技术学校人数的增长加速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源的下降,使农村学校趋于空壳。
三、农民社会流动的"稳定化"
稳定化的流动趋势进一步促使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趋于空壳。以后,我国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不断深入的城乡体制改革为农村社会流动提供与创造了条件,而且这种流动也呈现出稳定化的趋势。
从文化观念来看,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对故土及家的依恋比过去淡薄了,交往面也扩大了,哪能赚钱,就能往哪去。这些离土又离乡的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建筑、保姆、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合同工,这些职业稳定性强,他们大多是常年在外,只有年终时才回家。因此,为了能照顾孩子,留住工作,他们会带子女一起离乡,并且让子女在自己所工作的城市学校借读。这样,他们会慢慢稳定于某一城市,在流动中流出又返回的情况就比较少。
从生活观念来看,已婚子女逐渐从父母家庭中分离流向城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小型化趋势促使家庭生活观念出现代际差异,婆媳冲突、亲子纠纷等家庭矛盾更加凸显。[3]为了防止矛盾发生,已婚子女更多选择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去城镇或外地工作。因此,核心家庭及其后代逐渐远离农村,农村学龄人数不断减少,农村学校出现空壳化现象。
笔者主要以社会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趋于空壳的原因。在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农民呈现出阶级分化、行为理性化、流动稳定化的特点。他们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投资观、生活观,进而促使他们从农村向城市单一流动的必然性。相应地,农村就越来越空了,农村学校也会面临生源减少而趋于空壳。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出现空壳化是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教育资源实现整合的过渡阶段,它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农村剩余学生教育资源问题以及城市教育资源不堪重负问题是值得深思的。因此,解决好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促使学校由空壳化向正规化平稳过渡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8.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4.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绿色电力照亮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21-02
同志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自1993年12月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43万人,参与人群以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为主;大学生组织体系和服务平台不断健全,目前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基地13万余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社区)四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截至目前,累计已有数以亿计人次的青年在社区建设、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了志愿服务。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和日益追求的生活时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社会知名度极高的社会公益活动。
一、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
自1993年底,在共青团号召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实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20年来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伸,青年志愿者行动经历了四个阶段:发起实施阶段(1993~1998年),发展建设阶段(1998~2003年),深化推进阶段(2003~2008年),优化提升阶段(2008年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型志愿服务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出于自己的意愿、依托自己的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首先,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指出,人的行为按照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从事利他行为,是大学生寻找与社会发展联系的切入点,是大学生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是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表达模式及实现途径。
其次,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要统一。大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了以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夯实了专业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初步转化。
最后,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够获得其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发展和完善的手段。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通过专业型志愿服务,以其自身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然后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大学生在“贡献―回报”的循环中,真正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促进了共同发展。
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志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多年来,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而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行动也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宝贵的原创经验。
首先,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从经济价值角度出发,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奉献的行为,不从志愿服务活动中收取物质和金钱上的回报,但相对于商业而言,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成本较低、产出回报率更高,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3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约4.7万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9000多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2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0万名赛会和城市志愿者,节省了大量宝贵的经费开支,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培植了积极的社会性情感。[1]大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型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了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减轻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为消解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事业之所以能够吸引青年热爱和参与的深层原因在于志愿精神的魅力。[2]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因此,志愿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凝聚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公众支持;具有人文教育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具体的精神支持;具有示范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动力支持。[3]
二、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作为一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重任,致力于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聚焦无电区能源解困问题,服务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需求。2009年至今,学校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研究领域的优势和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特长,组织开展了“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和“绿色电力照亮路”社会公益项目,通过为和沿线的无电地区送人才、送设备、送服务,用绿色电力点亮老区人民的幸福“中国梦”。
1.“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志愿者队伍建设
志愿者队伍是志愿服务体系架构中的实施主体,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的开展及其效果。现在的志愿服务不能仅有古道热肠,不能仅靠满腔热情,更需要专业化的优质服务,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即面向全校选拔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志愿者组成了近百支“能源调研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开展了权利义务知识、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理念、团队合作品质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形成了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型志愿者队伍。
2.“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思路做法
首先,学校组织了近百支实践小分队深入和沿线贫困地区开展能源调研,掌握了当地能源电力事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无电地区能源利用现状,提出了改善无电地区能源利用现状的初步思路和政策建议。其中,撰写的《无电地区电力供应及能源利用现状的调查报告》主体内容被国务院研究室采纳。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选派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实践团,并联合社会知名企业共同落实实践资金和太阳能设备,采取“送设备、送人才、送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式,五年时间里组织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志愿者无数次奔赴、云南、广东、四川、福建、贵州、湖南等地的无电地区,给那里的人们送去了光明和温暖,为那里的发展带去了知识和人才。
其次,实践团志愿者面向村民开展了太阳能利用科普知识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知识培训,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发明新型高效太阳能灶、不间断产气无需搅拌沼气罐等科技产品,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关爱帮扶实效,实现了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品牌建设
由于志愿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性、易变性、实效性等特点,服务品牌的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不仅代表着组织团队的独特形象,还能代表志愿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内涵。[4]
首先,“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已经形成一定的效果和影响力。该项目荣获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绿色电力美丽中国行”实践团被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授予“圆梦中国”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奖”。同时,该项目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教育部简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亲自批示,并对活动给予了肯定。
其次,继续践行“绿色电力照亮路”,做绿色光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2013年7月,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3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全部解决全国273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西部沿线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2013年底,学校申报的“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获批国家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并获得60万元经费支持,以解决新疆、江西、云南等地区200户无电户、3000余人的用电问题,促进全社会关注无电地区并探索能源解困思路,并将“绿色电力照亮路”行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推进,全力助推老区人民的幸福“中国梦”。
三、构建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青年志愿者精神广泛传播,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必须与时俱进,打造专业型志愿服务品牌,构建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由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指出,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文化和理论建设,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机制,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到2018年,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队伍、项目、平台、文化、机制等建设取得突破,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保持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排头兵”地位;在服务青年成长、满足社会需求、引领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志愿服务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3.
[2]袁媛,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