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23:03: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三段考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xx年高三高考数学复习计划一、考情分析
20XX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高三毕业生,高考命题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高三数学复习是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的,但是,《考试说明》可能要等到下一学期中途才能出台。高三复习工作是等不得的。9月4日下午在合肥市教研室主持召开的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上,也没能有 一个明确的复习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各位授课教师结合08届周边省份如山东、江苏、海南、上海等省市高考试题、对照题型示例,仔细揣摩,去研究课程标准 中的各项要求的具体落脚点,把握试题改革的新趋势。为了使本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更加有效,在内容取舍上,应以考试内容为准,不随意扩充、拓宽和加深;注 意各知识点的难度控制。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本校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 今年教授三个班的数学教学,原来带两个理科班:(8)班和(9)班,进入高三以后,又加了一个文科班:(3)班;本届学生是第一届课改生,在高一、高二阶 段,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思想认识都不到位,学习抓得不紧,尤其课时不足,只重进度不重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 趣不足。并且,学生的知识回生太快,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较少,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强.还有不少数学是缺腿的优生。
经过与同组的其他老师商讨后,我打算分三个阶段来完成XX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
首先,理科班在暑期补课期间到九月末完成高三选修2-3及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部分、合情推理中的数学归纳法等内容的教学。然后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文科班同学九月份开学后直接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 从20xx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XX年3月底或4月上旬结束
第二轮 从20XX年3月底或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结束
第三轮 从20XX年5月中旬至5月底结束。
根据往届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届学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1、只跟不走
部 分学生认为高考复习就是把高中的数学课的内容再重新上一遍,所以,同样只要上课听牢,作业做好就可以了。虽然复习课堂上听的很认真,作业做的也很认真,但 从来没有去想听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然提高不大,碰到新情景的问题时有解决不了。我们认为主动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证。外因可起重要作用,但它必须通过内因 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主动起来,对每一堂课都有一种需求的心态走进来,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不只是跟在后面,而是走到前面呢? 我的对策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的习惯,或者把本堂课的要点梳理设计成 练习,课前发给他们,或者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让他们去回顾、思考,可以说课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强化是学习的生命。
2、只看不写
一 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尤其我们(9)班学生多数有这个毛病。加强分析思 考,这本身是件好事,但过了头,就成了坏事。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 过多,甚至碰到很熟悉的题目,考试中没了思路。所以我们的对策是同学们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必须要有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表达水平。高考中,只有把你的思维 通过解答完整反映到卷面上,阅卷老师才有给满分的可能。
3、只练不想
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高考复习资料五花八门,这些同学在复习中埋头苦练,拼命做题,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觉得在复习中应边练边想,必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搞题海战术,而要强化自我总结。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三、指导思想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四、目标
1、高考平均分力求达90分;2、解决优生的数学缺腿问题;3、培养尖子生突破120分.
五、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第一轮教学和复习建议:
(一)同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参照周边省份20xx年《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标、考纲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08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特别是山东卷、全国卷、上海卷以及广东、江苏、海南、宁夏等课改地区的试卷。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XX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5、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高三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学计划。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 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高考试题千变万化, 异彩纷呈,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所以,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 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心。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高档题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 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 是最有用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 有机认知结构。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 意命题。新大纲提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 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 出思考和判断。其中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需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有机结合去完 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更高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表现为:①领会题意、明确目标;②寻找解题方向和有效解题步骤;③正确推理和运算,表述 解题过程。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广泛迁移的实现。实践能力在 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创新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 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 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 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 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适用于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 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考查结合进行。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 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常用的数学 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二是逻辑推理方法, 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 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 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 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 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讲三道题,不如愉快宽松的引导学生探讨完两道题。
我 建议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教师有计划的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精选和改编部分面目新,质量高,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试题,有 计划的组织学生训练,讲评,以少胜多,提高效益。对学生要求会、快、对,会即有方法,会动手;快强调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量; 对即准确,指解答正确。只有会,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试卷);只有对,才能得满分(指某道试题)。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 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以往的月考中可以看出(8)班和(9) 班的多数学生都有这个通病。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 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比较,寻找个人教学的薄弱环节。
(七)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
抓 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比如,08届我校线下20分的考生就有几十人,这些考生若能减少基础题的无谓丢分, 那么升学率就会大幅上升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首先抓好90分一120分的低中档题,教师在复习的过程当中结合所教学生实际,对学生在某一 块加强一下就能增加得分的内容要精心组题强化训练。
这一轮复习我校统一以《三维目标》这本资料书为主,再参考《全线突破》等其他资料,以达优势 互补。打算每一讲用3个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习题讲解,第三课时,作业讲评及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作业以《三维目标》 资料书每一讲所附的 能力提高为主,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其它资料。
这一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 联系,特别是代数推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等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缺乏运算的恒心,概率题不能突破排列与 组合瓶颈,选择题与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第二轮 专题过关
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题过关分思想方法与技巧过关和小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及应用题过关。
在 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需配合着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 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
第三轮 综合模拟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仿真卷为主,一定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考试时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不断总结考试经验与考试技能,真正高考时不慌神,沉着冷竣,创造性地考出高水平。
六、具体内容安排:
表1: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01 周 7.7-------7.25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02周 9.1 -------9.13选修2-3第二章 离散性随机变量分布列
03周 9.15 ------9.20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
04周9.22 ----- 9.30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及合情推理部分
05周10.6 ----- 10.11合情推理部分级第一次月考
06周10.13 ---- 10.18集合 函数概念复习
07周10.20 ----- 10.25---2.3函数的性质、图象 函数综合问题
08周10.27 ---- 11.1 函数应用 数列
XX周11.3 -----11. 8 数列综合、应用问题
10周11.10----11.15数列应用问题 高三第二次月考
11周11. 17----- 11.22评卷、三角函数
12周11.24 ----- 11.29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13周12.1 ----- 12.6平面向量
14周12.8 ----- 12.13不等式的性质、解法、证明
15周12.15-----12.20高三第三次月考
16周12.22-----12.27评卷 不等式综合问题
17周12.29-----1.3直线和圆
18周1.5-------1.10直线和圆锥曲线 合肥市一模
19周1.12------1.17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放寒假
表 2: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1周2月2日7日 点、线、面 角与距离
2周2月9日14日 柱、锥、球及综合问题
3周2月16日21日排列、组合、和概率
4周2月23日 28日 概率与统计
5周3月1日6日 极限、导数与复数
6周3月9日14日合肥市二模
7周3月16日21日 程序框图
8周3月23日28日专题一: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二:函数与方程思想
9周3月30日4月4日专题三:转化与化归思想;专题四:分类讨论思想
10周4月6日 11日专题五: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专题六:构造法
12周4月13日18日8合肥市三模
11周4月20日25日专题七:选择、填空常用技法
12周4月27日5月2日 热点追踪
13周5月4日9日 热点追踪
14周5月11日 16日 热身训练
15周5月18日 23日8热身训练
16周5月25日5月30日 回顾、反思回归课本
6月4日10日 迎接高考
拓展阅读: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一般而言,考生的复习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这些都是理解的障碍,同时也是记忆的障碍。考试时,往往使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难以提取出来。通过全盘的通读,才能对信息进行记忆编码,分类梳理出知识点,才能明白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什么是重点?重点是指使用次数频繁、应用价值高、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在考试中每考必现的那部分,是大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
什么是难点?难点一个是知识自身的,是一般性的、大家共有的;另一个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是个体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运用时易发生错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一般不会仔细讲,但它们又往往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给考生造成很大障碍,成为考生自卑的原因。因此,每个考生一定要把自己学习上的难点找出来,予以特别重视。
另外,本阶段考生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由此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主要是进行检验复习。考生用尝试回忆记忆法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自选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的一轮。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在第三轮复习完成之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等高考了。
关键词:教学管理;目标达成;队伍建设;教学分析
当下正处于教育变革的大时代,各种理念扑面而来,各种改革如火如荼。而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最强关注。优秀的教学管理,可以让师生减少无效劳动,减轻无意义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管理实践,试图抓住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使教学管理路径更为清晰,管理行为更为务实高效。
一、落实“三段过关”,脚踏实地是根本
教学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让孤立的知识得以串接、建立联系、形成体系,倘若在某阶段出现“短板”,它就会严重地制约教学的环环相扣、节节攀升,就会影响学生知能结构的系统构建。这就是教学目标未能达成的问题,也是当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每年在高三阶段质量分析时,都会听到老师们关于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学科学习习惯和规范较差、高三教学进度和难度上不去等抱怨。细细观察,不难在现在的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没有教学目标。有些教学目标只是写在备课笔记上,但没在教学中体现,因而也就不可能在教学中去强化、落实。2.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缺少检测。课堂教学情况如何不得而知,而教学一课一课仍然继续。3.阶段考试缺少跟进。在讲评完试卷后,仍开始新的内容,对学生存在问题不作跟踪和弥补,导致学生知识链条的“千疮百孔”。
“三段过关”是指课课过关、单元过关和阶段过关,就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行三段把关,阶段性夯实基础。这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课课过关是指让学生每一课都要基本达成学习目标。从教学管理角度来讲,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第一,抓好课前备课。落实集体备课的主备制度,抓实教学案的制作,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情况。第二,抓好课中监测。以听课形式和课堂练习等形式,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听课人以统一的量表,分别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面、主动性和自由度等几个点来观察和评价。课堂练习要紧扣教学目标,完成结果是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一项重要显性指标。第三,抓好课后管理。一是要抓好作业管理。注意监控作业内容的针对性、适切性和选择性,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作业的全批阅,并及时反馈,强调教师对订正的二次批阅和学生的二次作业。二是抓好个性化辅导。要求教师对学困生的面批面授、一对一的预约指导、个性化作业和小组学习互帮等,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要求。
单元过关是要求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单元测验是单元学习情况的重要量化评价,然而,对它的使用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检测目标失准。单元考试未能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盲目拔高知能要求,结果不仅未能检测出学生目标达成情况,而且会因教考分离,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信任,会因考试受挫而丧失学习动力。二是过分注重评价功能。不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考完后,比分数、排名次,批学生、找家长。三是一般性地对待单元测试的诊断功能。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不作归因分析,讲评错题订正完事,没有对问题进行类分析(归因分析)和对问题归纳类处理方法(思想方法)。四是质量监控机制缺位。考完就“翻篇”了,无论及格率是90%还是50%。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问题积累,学生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存在的问题在高三阶段集中暴发。因此,学校教学管理中应对单元检测至少要有两个把关:一是难度、效度的把关,以双向细目表为抓手,确保单元检测紧扣教学目标;二是检测结果的把关,对严重偏离检测要求的科目要进行质量问询、单元补课和二次检测,不过关不轻易放过。
阶段过关是指学期的检测过关。对学期考试中不及格的学生,除了在成绩册上用红笔写上成绩外,别无措施。而过程性问题终归会暴露,虽然会滞后一些。学校应对这部分学生利用假期或其它课余时间做三方面工作:一是细化分析学习情况,指出问题,拿出办法,让学生有任务、有方向、有路径。二是提供教学帮助,采用教师(远程)个别指导、学生小组互助式学习和同学的牵手志愿帮扶等形式,让学生弥补知识缺漏。三是组织补考,不仅仅是检测学生是否能过关,同时,也是以此形式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 加强“三课研讨”,队伍建设是保证
“三课研讨”是指让教师通过常规听课、行政听课、专题听课等形式来对课堂教学进行研讨。形式上看,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质上,这是通过课堂质量管理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常规听课是指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的要求,要求教师相互之间听课,可以是本学科的,也可以跨学科,每学期有教师听课节数的要求。教务部门要做好:一是安排好听评课活动。每学科都在学期开始前,以教师自报加学科调整的方式,形成学期听课活动安排表。每次听课要求学科所有教师参加(教务部门安排出学科听课、集体备课时间),对听课情况的点评作为每周的集体备课的第一项内容。二是汇总听评课信息。分管年级的教务主任根据各备课组听评课情况记载表,汇总听评课信息,梳理出各类问题。三是及时组织反馈。将梳理出的问题按个别性、学科性和全体性分为三类,利用个别交流、学科组活动交流和全校教工会交流的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常态化听课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了一个学习平台,有助于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行政听课主要是针对学生或家长反映意见较大的、教学效果差距较大的少数教师,学校安排行政人员和学科资深教师对有关教师的教学进行随堂教学诊断,并与其进行个别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行政听课一般会有再次巩固性听课,视效果情况,还会考虑安排后续“质量跟踪”听课。行政听课必须是定位在提醒和帮助教师上,而不是评价和检测,这是它能被教师接受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专题听课是对个别名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研讨、归纳和提炼,进而形成推广经验,或为了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课堂实验,分别以名师课堂和实验课堂系列化开展活动,更多地引领教研文化,展示教学范式,提供教学改革前沿的课堂样态,以供研究学习。
“三课研讨”的管理中要避免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缺位,表现为只提要求,不抓落实。工作写在计划里,布置在会议上,总结在报告中。工作常常出现以布置代实施,以总结代考核,除此以外,再无实质性教学管理。
二是教学管理的思想缺位,表现为只求执行,不讲引领。教学管理的理念的引领不够,只是让教师服从行政指令。被动地执行就会导致应付,结果会让听课研讨充斥形式主义。应该让教师理解、接受,进而主动参与、自主提升,使之成为工作习惯。因此,在布置工作时,应当注重思想引领,讲清道理,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学校的工作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身需求,把学校的制度转变成教师的内驱力。听课的常态化不仅体现在管理制度上,更应该让制度在教师心中扎根。
三是教学管理的职责缺位,表现为只提要求,不作指导。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工作的抽象要求转变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即便教师能理解执行,也可能不得要领或不够全面,这样会造成实施效果的走样或不平衡。即便是鼓励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创新,也应对工作提出基础性要求。因此,要从听课者的要求(哪些对象参加)、时间的安排(保证学科教师的参加)、听课的记录(反映教师听课的认真程度)、评课的组织(组织的方法和教师的参与)、听评课情况的汇总(让学校掌握教学问题)、考核的办法(引领教师予以重视)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要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讲清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现场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缺场指挥或缺场评价。
三、抓好“三维分析”,正确判断是关键
教学管理的正确性来源于对教学实际的判断。对教学一线情况的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是教学管理的生命线。然而,脱离师生的、脱离现实的经验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在学校管理中仍时常可见,它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它更会直接降低管理效能,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
教学管理的决策依据至少来源于三个维度:学生、课堂和考试。分别从主体感受、课堂生态和学习效果表现三个方面为教学管理提供研判信息。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学效果的呈现主体是学生,因此,对教学情况的优劣,学生最有发言权。从学生方面信息反馈方式主要有:1.作业情况检查。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从而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作业批阅情况、作业订正情况、个别辅导和纠错情况。2.学生座谈。有两类座谈会,一是定期座谈会,如期中或期末时召开。定期地与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关于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师的教学情况、作业和考试的安排、课程的开设、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场馆的保障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不定期座谈会,主要是针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听到的教学质量投诉等情况,而进行的情况调查和核实。3.问卷调查。定期进行全体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全面掌握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师德师风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网上调查、纸质问卷机器分析等,要保证调查表的科学性、填写的简洁性和调查的客观性。
教学质量的生产力在课堂。因此始终关注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应然要求。前面所提“三课研讨”就是管理抓手,也是课堂生态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学管理者要积极参与“三课研讨”活动,掌握鲜活的教学一线情况,认真梳理分析“三课研讨”活动反馈,获取信息作出判断,指导教学管理正确高效地开展。在基于课堂反馈来作出教学管理判断时,应注意:第一,课堂反馈的权威性。这要求在听评课环节中要有教学权威牵头,如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的把关、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参与等等,以此保证反馈、指导意见的正确性。第二,课堂反馈的代表性。有时一节课的表现很难作出判断,这时可以采用集体会课、“跟踪”听课等方式,来有针对性地获取更多决策信息。第三,课堂反馈的时效性。要及时对存在问题作出反应,不能贻误最佳整改时机。越早解决问题,越容易解决问题,越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考试是对教学情况的诊断手段,考试分析是对下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依据。正确地运用考试分析,应当避免三种倾向:一是只重视考试的评价功能,而轻视甚至忽略其对教学的诊断分析。二是只重视存在问题分析,而不作解决问题方法或路径指导。结果就是让教师听得很有道理,但不知怎么改进。三是只重视考试的诊断和评价,而不重视整改和提高。典型的就是频繁考试,以考代练,学生没有消化、纠错、提升的时空,只会重复错误,甚至会强化错误。
一、制定目标,分段实施
根据学情,首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并严格按目标分三段实施。
第一,夯实基础,稳中求进
近年来高考英语逐渐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减少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巩固各项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不断的语言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发展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抓好基础题,因为无论怎么考,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更不例外。我们要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
第二,突破专题,化简难题
专项强化训练的目的就是巧学、巧练、巧解,形成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如果能对听力、单选、完形、阅读和写作等逐一进行充分有效的训练,弄清每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再辅以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的练习,我们在这一阶段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上,还是答题技巧上都将有很大提高。同时在这一阶段,要以阅读为主线,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要注意每天保证一定的量。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的文章要仔细看,有的则只求了解故事大意即可。要逐步熟悉语言运用中的难点,如长句的结构分析、后置定语、非谓语动词的含义、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经常出现的省略、替代和跳跃等。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分析、想象和综合,学会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高考对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考生限时阅读各种体裁的材料,其中有说明文、记叙文、对话、议论文、书信、便条、通知、广告词。只有抓好分类训练,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 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上,再练习书面表达、任务型阅读和单项填空等。不少同学对单项填空情有独钟,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总结,这个方向其实不对。
第三,适当模拟,知己知彼
考生如想在高考前夕找到良好的语言知识感觉和运用能力感觉就必须回归基础,整理巩固基础知识,用最充实、最满意的感觉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利用这段时间试着做近几年的高考题,仿真模拟题,学会找出每道题的切入点,从中总结命题利益和命题手法。高考临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把握中档、低档题,这对我们取得高分是非常有利的。大家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这时,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上。将做过的试卷整理后,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因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再使自己的能力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已不可能,而把易错但比较容易的题弄明白、弄准确则完全可以办得到。
二、寻找规律,巧解单选
高三英语考前复习一般根据高考题型进行。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整个考试成败的题型是单项选择。虽然高考题型朝着新颖性变化,但是还是逃脱不开考查语言基础的三个方面,即英语语法知识、对近义词或习惯用语的辨析、日常交际用语。而这三个方面各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能逐渐形成答好单项填空题的解题技巧。要想既快又准地做好单选题,必须具备下列技巧:
1.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或关键符号,它具有提示信息的作用。如时间、地点、关联词、转折词等;
2.把倒装式、强调式或疑问式的题干还原为陈述句,再选就容易多了;
3.对于难度较大的题,一时不知道选哪一个。这时要逐个试填,最后,选取组成最好语境的选项。
4.根据句意,把选项分组归类,缩小范围,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5.补全口语中常常被省略的成分,答案就会一目了然。例如:
―What do you think made Mary so upset?
― her new bike.
A. As she lostB. Lost
C. LosingD. Because of losing
解析:将答句补全,就是 her new bike made Mary so upset,显然,只能选C,用动名词短语作主语。
6. 删除起干扰作用的定语从句、介词短语或插入语,如将I think / suppose / believe, do you think / suppose / believe, you know, of course等删除,从而更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matter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A. oneB. that
C. whatD. it
解析:去掉题干中的It i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题干即为一个简单句: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matters. 把主语The ability 放在强调结构中,即变为题干,显然最佳答案为B。
三、跳出陷阱,排除干扰
所谓陷阱题,顾名思义,即是命题人制造的陷阱,也是我们同学最容易出错的题。随着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部分越来越朝着考查学生英语能力这一方向发展,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陷阱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题常常利用学生熟悉的句型结构,或者一些固定的搭配等来设置陷阱迷惑大家,使考生不知不觉中选错了答案。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机械地套用老方法,按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轻而易举地得出 “正确答案”,结果往往发现自己错了。导致考生误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中的原因大致有三。
1.定向思维,落入陷阱
定向思维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习惯和模式。高中三年,大家都做了不计其数的练习题,特别是单项选择题。所以,很多同学都形成了对于题目的思维定势。而命题人却恰恰运用了这一点命出一些题目了,致使很多考生落入陷阱中。例如:Isnt it time you got down to the papers?
A. markB. be marked
C. being markedD. marking
【误选解密】 误选A。to在学生的记忆中,经常是不定式的符号,不定式加动词原形,考生牢记心中,认为答案选择A理所当然。但是,这里to却是一个介词,get down to doing sth.固定搭配,意为“开始认真对待某事”。所以答案应该是选择D。
【跳出陷阱】 考生在做题时,遇到像to这样既能做不定式又能做介词的词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多进行一些考虑,不要一看答案就很快地选择,根本不做任何的分析。
又如:A poet and artist coming to speak to us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omorrow afternoon.
A. isB. are
C. wasD. were
【误选解密】 误选B。许多考生看到and后,想肯定不是一个人,所以答案B感觉很正确,其实在这里a poet and artist只是代表一个人,这个人既是诗人又是艺术家,谓语动词应用单数,如果将句子改成a poet and an artist那么答案就应该选择B了。
【跳出陷阱】 考生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题目,切忌感觉这些题目都做过很多遍了,仅凭定向思维去做题。
2.母语思维,误入陷阱
由于我们的母语是中文,所以大家潜意识里会用中文的思维去思考英语中的问题,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外国人。这就是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受到了中文思维的影响。例如:
―Im dead tired. I cant walk any farther, Jenny.
―, Tommy. You can do it!
A. No problemB. No hurry
C. Come onD. Thats OK
【误选解密】 误选B、D。为什么会选择B和D,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我太累了,走不动了。没关系,别急,你能行的。把B、D选项套入句子中,很舒服。但外国人一般是不会这么讲的。根据外国人的文化习惯,一般会给予你鼓励,鼓励你继续做下去,所以应该用come on。意思是,加油!你一定能行的。
【跳出陷阱】 不要用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去想英国人的交流方式,在平时复习中,记住一些中英文化区别带来的特定的情景。做题的时候要考虑一下,这些情景是不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3.忽视标点,跌入陷阱
标点符号是一个我们都不重视的环节。在读题时,一般不会有学生太多地去注意标点符号。最常见的问题是“问号”,这是过去高考中常考的。而现在高考中越来越多的题目与标点符号有关,不光出现在单项选择中,其他题型中也会出现。例如:
Mary, here―everybody else, stay where you are.
A. comeB. comes
C. to comeD.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