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向8篇

时间:2024-04-04 10:41: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向

篇1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两者相辅相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两者具有相通性,运用视觉思维,可以更好地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基于此,必须加大对视觉思维模式的重视程度,不断对其创新,从而有效保障视觉传达设计的质量与水平,本文以视觉思维创新模式为基础,重点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方向。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美的事物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必须重视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才能更好地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视觉传达设计以视觉符号为基础,通过设计等方式,而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视觉思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依靠良好的视觉思维,才能够更全面的对信息进行分析、重构,因此,培养设计者创新的视觉思维模式,能够提升其设计的水平,引起人们的共鸣。

一、视觉思维创新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既属于一种设计方式,也属于一种设计手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趋势受到受众主观视觉形象的影响,且呈现出三维立体、思维时空的特点。基于此,必须加大对视觉思维创新模式的应用,在作品中加入适当的时代元素,从内容、形式和思想等方面综合创新传达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设计的需求。视觉思维创新模式主要包括发散式、逆向思维和联想性思维模式,三种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有不同的作用,应深入研究其具体创新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二、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方向

1.协调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比例是视觉传达作品中衡量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协调的比例可以给作品增添美的元素,使得受众体会到作品的美感。而尺度能够更好地提升受众对作品的观感。因此,在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时,应协调好比例与尺度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设计者应找到其平衡点,注重作品中尺度和比例的处理,充分发挥两者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2.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视觉思维是设计者对图形、物体等事物的印象和感受,只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事物,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在设计过程,不断完善其设计作品,基于此,在设计视觉传达作品时,应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得设计者在认识事物时,可依据其不同要素划分,对事物的面、线、点做出最优的识别与分类,从而更好地应用在设计作品中。

3.强调以视觉为中心

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视觉”,在进行视觉思维创新时,必须强调以视觉为中心,围绕视觉展开相关的研究和泰索,确保思维创新方向的正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视觉是人体观察、感知事物的重要感官渠道,其可以快速集中人体兴趣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辨认,因此,设计者必须强调视觉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受众对设计作品的兴趣,从而扩大设计的影响力。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途径

视觉思维是视觉传达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其思维模式的创新力度,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三个方面创新视觉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让受众体会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内涵和深意。

1.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在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时,可加大对设计者逆向思维的训练程度。从设计者自身的角度分析,应进行有意识的逆向思维训练,在设计作品时,从后向前或者从下向上思考事物,从而丰富设计作品的创意效果。同时,在搜集视觉传达设计的素材时,设计者可以收集创意型或特殊型素材,使得设计作品在不同的素材前提下,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加深受众对作品的印象。

2.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常提到的一种创新思维,其属于视觉思维模式中的特性与应用,在培养设计者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时,可以对其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如在设计事物时,要求设计者从其他角度切入,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找准作品的立意,赋予作品更多的含义。通过加强设计人员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使得其视觉思维更为活跃,拓展设计人员的思路,更好地创造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3.加强联想思维的训练

联想思维应用的范围较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中,让设计者主动将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连,生成一种全新的创新视觉思维,提升其作品的质量与水平。联想思维可以分为对比、接近和因果三种形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作品进行联想与记录,选择恰当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

四、结束语

篇2

一、相关概念

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图形、色彩、文字、肌理等)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它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广告、包装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它的设计原理贯穿于每一个平面设计的始终,而版式设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流程的设计规划。

视觉流程是一种空间中的运动,是视线随着各种视觉元素在版面空间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这种视觉在空间的流动线为“虚线”。正因如此,所以设计时视觉流程设计容易被忽略,但这条线的流畅与否对版面视觉传达效果至关重要。

试想一个缺乏视觉流程设计的版面会因主次无序,条理不清,主题不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毫无头绪,如同雾里看花,难以获取信息,也就失去了视觉传达的意义。由此可见,视觉流程设计在版式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视觉流程是版面设计的灵魂。视觉流程就象一条符合视觉原理的无形的线,在遵循特有的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引导读者视线随着设计元素进入一个组织有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迅速流畅、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以此来方便读者清晰、准确地阅读和理解版面的核心信息,最大程度体现和提升版面的视觉传达效应。

二、视觉流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成功的视觉流程,能引导人们的视线按照设计的意图,合理、快捷、有效的感受最佳的印象。它的基本原则是:

(一)逻辑性强。成功的视觉流程,应符合人们认知的心理顺序和人类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合理、畅快并有着创意性的传达。

(二)可视性强。成功的视觉流程,版面上各传达要素,在一定的限度内应目力所及,可读性强。编排设计要严格把握各要素的间隙大小的节奏感,要兼顾艺术创作美的特征,具有一定视觉强度和多样的视觉效果。

(三)战略性明确。成功的视觉流程,须与版面的战略性内涵相一致,根据特定的设计内容和要求,确立整体的设计构想、方式,来形成不同特点的构成形式,如独特的销售意念、竞争意念、表现形式等,重点醒目、简洁易懂、完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优点。

一个完整的视觉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可分为:视线捕捉,信息传达,印象留存3个环节,它们环环相扣,不可分离:

(一)视线捕捉。这是视觉传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即第一感觉,是在最初的10-15秒内通过外界的刺激(新奇的形态、强烈的色彩、动人的情感、鲜明的夸张等)瞬间抓住读者的视线,引起读者的关注,这种方法即为视线捕捉。用于发挥这种作用的设计构成要素,被称为视线捕捉物,可以是图形、文字、色彩等。捕捉物在视觉上要求入目、注目、悦目。视线捕捉是一种非主动注意的心理现象,因此设计时要抓住重点(视觉传达),并选准最佳视域区,切忌喧宾夺主或以审美代替信息传达。(图1)

(二)信息传达。当人们引起注意后,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内容的要求。信息传达,在设计上主要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传达要素,依据战略性内涵,作严谨的功能处理和编排组织,进而达到:信息简明、流程简化、传达迅速、易识易读易记。

(三)印象留存。设计时,一般在视觉流程的终端,将重要信息(诸如企业或机构的标志、商标、企业名称、品牌名等)作统一化设计,有时与商品图形相结合,产生信息回味效应,加深印象。这是设计最终成败的检验标准。一个好的视觉流程,应将最想让受众记住的信息留在流程的最后,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此外,为了使视觉流程简捷、有力,还可借助于诸如人物的动势、面向、眼神、手势、文字排列趋向、线条或色块的趋向,使视线导向明确,焦点集中,突出重点。

三、视觉流程的表现方法

视觉流程可以从理性与感性、方向关系的流程和散点关系流程来分析。方向关系的流程强调逻辑,注重版面的清晰脉络,正如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得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了主题的旋律,细节与主题自然和谐。方向关系流程比散点关系流程更具理性化。

方向关系视觉流程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向视觉流程。这使得版面的流动线更为简明直接地诉求主题内容,有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具体表现为竖向视觉流程、横向视觉流程、斜向视觉流程。

(二)曲线视觉流程。它不如单向视觉流程简洁,但更具有节奏韵律美。可概括为“C”形和“S”形,“C”形具有饱满、扩张和一定的方向感,“S”形则产生矛盾回旋,在平面中增加深度和动感。

(三)重心视觉流程。重心是指视觉心理的重心,可理解为:以强烈的形象或文字独占版面某个部位或整版,其重心的位置依其具体画面而定。在视觉流程上,通常先从版面重心开始,然后顺延形象的方向与力度的倾向来发展视线的进程。另外,向心和离心的视觉运动也是重心视觉流程的表现。重心视觉流程使版面主题更为鲜明突出而强烈。(图2)

(四)反复视觉流程。是指相同或相似的视觉要素作规律、秩序、节奏的逐次运动,更富于韵律和秩序美。

(五)导向视觉流程。通过诱导元素引导读者视线向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主及次地把版面各构成要素依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编排中的导线有虚有实、表现多样,如文字、视线、手势、形象导向等。(图3)

(六)散点视觉流程。即版面中图与图、图与文字、文字与文字间呈自由分散状态的、个性化的、较随意的编排。

(七)最佳视域。是指在某界定的范围内,版面上最引人注意的方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在一个界定的范围内,其注意力价值是不均衡的,通常画面的上部、左部、左上部和中上部是最容易受到重视的,被称为“最佳视域”。设计时为了提高视觉注目度,将重要信息或视觉流程的停留点安排在注意力价值高的位置,这便是优选最佳视域。版面中不同的视域的注目程度不同、心理感受也不同,版面上部给人以自在、轻快、高昂、积极的感受,下部给人压抑、沉重、消沉和稳定的印象。左侧感觉轻便、自由舒展,富于活力;右侧感觉紧蹙、局限、却又庄重。(图4)

以上前五项流程均为具有方向和理性的流程。在编排方向性视觉流程关系时,应注意各信息要素间间隙大小的节奏感。若间隙大,则节奏减慢,显得视觉流程舒展,过大则失去联系,彼此无法呼应,视觉流程显弱。间隙小,布局显得紧凑,节奏强而有力,信息可视性强;但间隙过小,会显得紧张、拥挤,造成视觉疲劳,而无法清晰、快捷地传达主题。总之,科学合理的视觉流程设计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的视线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合理、快捷、有效地获取最佳印象,以实现视觉传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3朱国勤:《编排设计》,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篇3

综合化体现在市局传达设计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而多学科融合则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向交叉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交叉性和综合性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日趋成熟和流行,而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19世纪中期,视觉传达设计首先在欧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视觉设计在我国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中[4]。

2.1视觉传达设计在平面媒体中的应用作为一种设计工艺,视觉传达设计最早被用于平面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支持更丰富多样的设计表达方式,帮助设计师充分展现其设计思想。

2.2视觉传达设计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功能由静态设计作品向动态设计作品扩展,于是,视觉传达设计开始被用于多媒体领域,如动画、视频等。

2.3视觉传达设计在广告领域的应用平面媒体和多媒体都是广告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自然而然地大量运用到广告设计中。

2.4视觉传达设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多媒体课堂、在线课堂等大量新的教育方式的涌现,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意识到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与质量。于是,教育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开始出现在了课堂上,而优秀的设计作品无疑能为教育领域带来全新的灵感与活力。

2.5视觉传达设计在计算机游戏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游戏、网络游戏等各类大、小型游戏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被用到游戏创作中。同样地,优秀的设计作品能够更好地体现游戏主旨,提高用户体验,是决定用户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不局域于此,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应用的领域还很广,如公益、建筑、旅游等,二者紧密结合,为上述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其自身的很多特色。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各样先进的材料和制作手段,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了一个超时空的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以其快捷、准确、生动的方式沟通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影响着社会在科学技术、新计算机技术、新材料和新的制作手段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5]。

3.1从二维空间向多维空间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曾经被称为“平面设计”,是指以二维空间为载体的设计活动,该空间只有长、宽和面积,没有立体的概念。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艺术设计风格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感受到了二维空间设计的单调与无力。于是,摆脱传统二维平面的束缚,创造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维的设计,成为新一代设计师研究的课题。狭义的多维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将原来只有上、下、左、右概念的设计扩展到上、下、左、右、前、后甚至时间及更高的维度;广义的多维视觉传达设计则包括任何运用反常规、反逻辑的形式所创作出的奇幻、悖理的设计作品。它使得作者及观者从传统的二维空间解放出来,进而将其视觉观感及审美意识带领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时空观念中。

3.2从单向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延伸在数字化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向信息交互式传递方式。也就是说,视觉传达设计应该将侧重点放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与内涵上,以便让信息传递更加轻松、有效,传递的信息要言简意赅,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视线并快速传递所携带的信息。主动了解并发现观者的需求并根据其需求完成设计是交互设计的核心思想。3.3从单一视觉向多感官信息传递发展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繁忙,一份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单纯的视觉信息也很难在进入观者眼睛的同时也进入他们的大脑。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尝试超越视觉,利用人们的多重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进行信息传达。这样才能全面激发观者的感官体验,刺激其进一步了解与欣赏的欲望。

4结语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57-01

一、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原意为“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材料的发明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已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媒介相关联并相互作用的设计新领域,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并渗透进社会的各行各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其内容包括: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它依托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信息传递、影响、促销、表达)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讲究效果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即对设计图像及其传递方式的设计。”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中视觉占到了三分之二。所以,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艺术之间的交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在综合性的感官发展方面,将信息传播方向看作正确的分析思路,将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转换,这种视觉传达设计方式主要依据视觉信号,将事物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二)新媒体的出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首先,新媒体强调的是影音文字信息的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力,并获得视、听、触、嗅、动等多方位的体验与享受;其次,互动性是新媒体独特的魅力所在,广大媒体受众已不再满足传统媒体下的单向接受信息,而更希望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参与其中。新媒体被称为是受众可以广泛并深入参与的媒体形式。

二、新媒体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发展

在新媒体发展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而转向交互式信息传递方式。即把传统信息主要关注的形式,转移到设计的内容与内涵上来。信息的交互设计就是使信息传递轻松有效,让受众接受信息的同时拥有愉悦的体验。这种信息传递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信息受众的心理行为及特征的了解基础之上。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交互的体验。视觉传达设计也应随时代的变迁适时调整信息传递方式,迎合受众需求。

(二)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

正当观众对经常所见的静态视觉信息产生审美疲劳时,动态视觉信息及时的出现了,为人们视觉灌入了新的生命力。视觉传达设计由静态设计发展为动态设计已经不再有任何技术问题了,也一定会变成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更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动态视觉信息,传递的信息量也会比静态视觉信息更多。动态视觉信息不仅可以有效传递信息也使得视觉空间的利用率随之提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动态化离不开数字网页设计和媒体广告等领域,但并不代表视觉传达不可以被其他领域去尝试,比如说我们生活所用到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这些都等着设计师们去探索与发展的。

(三)超越视觉,走向多感官信息传递

感官是人类感觉外界刺激的器官,主要有眼、耳、鼻、舌、身五官,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视觉,是人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因此人类社会的信息传达方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视觉传递上,即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人的眼睛每天被大量的视觉信息所充斥,因此,单纯的视觉信息传递已很难在进入受众的眼睛的同时进入受众的大脑,达到有效传递。因此说,超越视觉,走向多感官传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又一发展趋势。当然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视觉传递方式依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只是在视觉传递的模式中适当加入其它感官信息来辅助完成信息的传递,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2]费鸿玉.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装饰,2009(01).

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 培养与策略

创新的核心关键就是问题,问题的提出代表着求知欲望,这就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劲的生命力,在设计方面同样如此,人性化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的提出都强调以人为本,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过程中,问题意识起到了关键作用,问题意识指引设计研究,推动设计研究,完善设计研究,并最终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是整个科学研究活动的主线。设计的改良和发展是对传统理念的挑战,设计本身即是一种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设计创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因此重视问题意识,挖掘问题意识将成为设计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使问题意识成为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常态形式,发挥问题意识在设计研究领域的推动作用。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要素

(1)创新设计理念。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播媒介、传播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传播理念的不断改变其根本是人的延伸,视觉传达设计的科学研究是视觉符号的研究,所以基于不同时期的传播方式人的接受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在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新的信息传播理念的形成,已对固有的传播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科学研究的创新方式是基于传统理念的提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以数字媒体时代为契机,使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从固定的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模式转化为多元化、多维度的数字化载体模式。设计理念的创新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绿色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等理念的提出都是基于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综合设计的不同需求,就要求更为广泛的学科内容,设计与艺术学、美学、传播学、材料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对于综合学科内容的把握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更好的迎合市场的要求,使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跨专业性得到加强,科研创新是对旧理念的突破,是对新理念的实施,视觉传达设计的科研创新同样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理念的创新能够带来结果的创新,同样也能使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技术表达。良好的技术表现形式能够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速度和效率,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需要良好的平台,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在技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能够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交互性更强,覆盖面积更广,传播效率更高,数字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在传播环境上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数字化技术的革新更好地表现了设计创意,同时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成果展示能够借助数字化技术呈现出虚拟现实的设计形象,数字化的形象展示融合了图形、色彩、音频等多种设计元素,使受众群体从视听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受,这是数字技术表现相较于传统技术表现形式的巨大优势。创新技术表达不仅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内容的复制、应用、修改、传播更加便捷,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表现,促进了媒介与传播的融合。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在各方面做到不断推陈出新,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的创新也为设计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平台,从而使设计不再受到技术的约束,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问题意识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的重要影响

(1)问题意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为突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甚至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思S的设计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而实际中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员忽视了在数字媒体时代所反馈出的问题,比如信息载体的变化,数字时代的特征变化,而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一成不变,以传统的设计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终将被市场所淘汰。问题意识的提出基于现实设计中的真实问题,实际问题,是以合理的设计解决实际需求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为设计创新提供不竭的思维动力。问题意识淡漠是制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缺乏逆向思维、联想性思维、发散式思维、缺乏敢于怀疑能力是学习和科研创新的绊脚石。设计的本质即创造型思维的表现,优秀的设计则是建立在创新的思维能力之上,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设计改良,才能更好地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西方的广告设计往往能够立意新颖,特点鲜明,其根本在于更重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问题意识引导科研创新。在任何的科研活动中,问题贯穿整个科研整体,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同样如此,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受众的设计,无论包装设计、印刷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如何快速、准确、富有吸引力的表现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设计的目标和任务,就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设计的创新来源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犹如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仿生学设计的应用师承于自然,可充分应用于包装的外观设计和造型设计,无论是造型上的仿生亦或是功能上的仿生,创新性都是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发现,将有价值的设计元素提取并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需求中,所以,问题意识的提出是关系到设计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引导科研创新的先决条件。

(3)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成果。视觉传达设计问题意识的提出,恰当的设问,应围绕现实性、多元性、直接性来进行,解决方案的实施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建设性。视觉传达设计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如广告设计注重创意内涵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包装设计注重视觉元素和造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标志设计注重图形内涵是为了满足品牌形象的记忆与传播等,都从单一化的传播作用转化为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多元化的视觉设计,从传统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传统视觉语言到数字化形式的转变,无不是由问题意识带来的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设计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以创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才能使视觉设计做到与时俱进,视觉设计是创造的过程,是将问题意识形态化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建设性越强,所呈现出的视觉设计成果也就越具有创新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视觉设计而言,问题意识将决定设计成败。

三、视觉传达设计与问题意识培养

(1)保持对设计动态的敏感性。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综合性、多元化的知识储备使设计理念、设计思维更具有深度,通过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并学会以设计的眼光加以分析,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艺术通感,感受与设计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以形成敏锐的设计嗅觉,设计来源于生活,视觉设计前沿动态的时刻变化要求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敏锐的嗅觉有助于我们快速的发现问题,并且不会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如视觉元素(图形、图像、符号、文字、色彩)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更新,当然,设计的敏感性同样离不开艺术与审美情趣的修养,艺术鉴赏能力的修养,也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视觉设计的敏感性是直觉与阅历的统一,是对视觉设计持之以恒的高度专注,是知识经验和工作能力的积累,所以,问题意识与培养视觉设计敏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数字技术带来新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技术的发展对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视觉传达设计要能够符合数字技术的需求,数字时代的变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法变得多样化,抽象性、具象性、动态的、静态的、虚拟化等视觉符号形式,设计作品也因此具有信息量丰富、传达形式多样、注重时效性、交互性的特征,技术的更新使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内容,而且也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视觉媒介传播由单一性向多媒介组合方式过度,无论从事科研工作或是教学工作都应该将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紧密的与视觉传达按设计专业相结合,使视觉传达的O计观念、设计内容、表现手法,传播方式、反馈机制等方面都能够具有明确的时展技术的需求,适应数字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即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3)发展定位带来新问题。

篇6

[关键词] 信息时代;视觉传达技术;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J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355-2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图形已经成为日常人际交流和传播的媒介,它不是指传统的如雕塑、绘画等媒介,而是一种融合了高新技术的数字化载体。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更进一步地将社会生活融入到设计理念,改变了过去人与机器的“冷”关系,把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在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媒介。

一九二二年设计师WA・德威金斯在日本东京正式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但到了一九六零年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性词语的概念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上被认定,并且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了较为确切的认定,随后逐渐流传开来。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终于形成了当今的以视觉媒介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以视觉符号作为表现的艺术形式而进行的信息传达的设计,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导向下,各类纷繁复杂的新兴媒介应运而生,视觉传达设计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革。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一)设计语境的新突破

信息技术推动了媒体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视觉传达传播方式的改变,从平面到多媒体、从电子到数字化处理的迅猛发展;第二,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人们在接收信息、交流沟通的手段和方式方面改变了,随之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继而视觉传达带来了新的设计语境。

如果说工业设计是解决人与物的问题,环境和建筑设计解决的是人与空间的问题,那么视觉传达设计要解决的则是更广泛的人与信息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新型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是一切设计的基本,包含信息的视觉设计才具有升值空间,才更有研究趣味,设计本身的功能日益“超级化”,逐渐摆脱功能、物质的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靠拢。

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扩大化和多样化的态势,在图形符号的选择、色彩的应用等方面,当代的设计都不局限于定式的风格和组合,但在视觉上却能带来刺激感和冲击力,这都是传统的视觉设计所达不到的艺术境界。声音、图像和文字在设计中不再单一和局限,设计师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先进的媒体制作技术将个性的、潮流的和时尚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时代拥有了新的设计语境,构造了一个五彩纷争的设计世界。

(二)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在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设计师的创作自由度大大提高,人类对多元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传达设计仅仅是某种平面化和静态化在设计中的表现。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形式的设计载体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设计空间,如三维化、四维化以及动态化等等。由于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它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必然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当代设计主要以数字技术和计算机为主要的创作工具,该创作模式结合了传统绘画工具的特点,还融合了多种新的艺术风格,使当代的设计技法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一,由传统的静态设计形式向动态设计形式发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多以静态呈现出来,时间一久,人们就会出现视觉及审美疲劳,由此对产品本身失去兴趣。动态设计的出现将这一现象消除,它不仅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吸引人们的眼球,更能提高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

第二,二维向多维设计的发展。二维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又可称为平面设计,而多维空间设计是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以人的多种感官为基础,融合数字化技术创造如身临其境般的多维视觉形态表现空间。人类身边的事物大多数都是三维立体的,所以三维空间设计的认知度高于二维空间,而时间维度的介入,又使得视觉形态从三维空间上升到了四维乃至多维的发展,由此也使得视觉设计作品本身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物质性向非物质性设计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物质性最强的即为传统的纸质载体,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视觉设计信息载体的“有纸”也开始向“无纸”发展。与传统的设计相比,非物质性设计具有使得设计成本大大减少,管理过程变得灵活,设计作品质量提高等优势,信息数字化时代取消了纸质载体的形态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设计的人性化与互动性

科技本身的最终目标就是人性化,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高级的发达程度,人类的一切艺术设计都不可能失去人性化,人性化永远是贯穿于一切设计的始终。视觉传达设计也不例外。所谓的人性化交流是指传播方式的改变,促使视觉设计在理解大众心理的前提下,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们选择的权利,并通过视觉设计的变化来调动人们积极获取并反馈所需信息的过程。

传统的视觉设计忽略了人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信息时代传播渠道的便利,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得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为了更好的、更加准确的传达信息,设计师们开始对不同的信息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等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性格特征,信息化时代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考虑到各个层面的需求,尊重不同受众群体的选择,理解受众的心理,在调动受众积极获取视觉传达信息的心理上下功夫。通过信息的可视化设计,使得人们心灵和精神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信息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设计者不是单纯的输出信息,还应该有相应的复杂的双向交流,如果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无法做出必要的反馈与响应,就无法评价传播过程是否有效,无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传统的视觉设计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单向的,人们只能被动的接收和控制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性提供了契机,为完善视觉信息传播过程奠定了基础。互动使得设计师和受众的角色可以互换,在互动的传播方式中,从行为的互动到心理认知乃至感情的交流和影响,大大加深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效果。

(四)设计成果从真实到虚拟的发展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成果是以真实存在的东西为表现形式,看得见摸得着,而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设计作品可以以一种虚拟的,不存在的数字化信息呈现出来,这一转变为视觉设计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设计成果的虚拟化有利于及时准确的表达信息,它的构成元素是由数字组成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而且还大大加快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信息的修改、更新乃至删除都是即时的,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修正。

静止的平面设计成果展示给受众的信息的单一的,不能进行全面的表达,也不能对局部的特殊部分进行详尽的解答,存在局限性。而虚拟的设计成果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供受众观看,提高受众关注度的同时也使信息传达更加全面。这种虚拟的设计成果对设计师的创作过程有重要的帮助,过程中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也激发了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塑造的虚拟视觉表现形式,将多种设计方式与成果相结合,还能产生多种创新的视觉可能。

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着视觉设计从强调优质功能与美好形式的领域转向了非真实的多元互动的设计,使得视觉设计向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媒介和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设计成果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属性和基本功能上,更多的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为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结合先进技术,设计师们新的设计成果和范式必将随之出现,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巨大的空间。综上所述,当代社会的视觉传达设计,正在寻找自身最合适的展现形式,朝着一种更理想、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状态发展,信息时代已经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无限思维空间,未来视觉传达设计会继续完成新一轮的蜕变,不断开拓创新,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事业也将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毅.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08~109.

[2]尚晓明.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语境[J].包装工程, 2009,11(30):241~242.

篇7

版式设计中的视觉走向

版式设计是为了满足信息传播的需要,对信息元素进行有机地排列组合,对信息传播的载体进行加工,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使其鲜明、生动、高效地实现信息传达的一种艺术设计,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实用功能,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视觉走向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因为人眼晶体结构的生理构造只能产生一个焦点,而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地方,所以人们在阅读一种信息时,视觉总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再看什么。视觉走向往往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方向感,它无形中形成一种脉络,似乎有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一个主旋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平面上,上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下半部则让人稳定和压抑。同样,平面的左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右半部让人稳定和压抑。所以平面的视觉影响力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灵活而合理地运用视觉走向和最佳视域,组织好自然流畅的视觉流程,直接影响到传播者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所以在版式的编辑设计中,视觉走向是一个要点,版式设计是一种创造,要立足信息的传达,符合人们较为普遍的视觉思维习惯,做到视觉走向自然、合理、畅快。

视觉元素对视觉走向的影响

视觉元素及其构成关系是艺术学领域里的重要研究对象,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构成设计中的基本语言,能满足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源于设计中的直觉和深思熟虑。

作为视觉元素,点是最简洁的图形,版式设计中首先要注意点与整个版面的关系,即点的大小、比例。点同其他视觉元素相比,比较容易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考虑点的大小、比例与版面的联系,是为了获得视觉上的平衡与愉悦,视觉走向上的合理舒服;组织、经营点与版面上其他视觉元素的关系,则可以构造版面的和谐美感。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线可以是文字构成的或是其他图形构成的,可以说是单个字(或图形)流动而成,它们一气呵成,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好的文字编排造成形式及意义上的融合,产生大气磅礴的艺术感。作为视觉元素,线在设计中的影响力大于点,它要求在视觉上占有更大的空间。线的视觉语言的表达基于它们所具有的使点变成线的力量特征的多少及其关系的组织。通过对这一元素的研究,发现所有的线型都有可能造成两种情形,即单个的力的运用和两种力的运用(包括单个力和复合力的交替运用,或多个复合力的同时作用),这两种情形赋予线的视觉元素构成形式的张力和方向。它们在版式设计中可以自由地串联各种视觉动感、静感、视错觉等,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视觉走向和艺术手法。

面是线的发展延续,也可以说是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构成,是最富于变化的视觉元素,它包容了点和线。在设计中它既有对组成视觉元素――面的要求,也有整体版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版式设计中对面视觉元素的研究要以结构为基础,艺术、科学地对结构探讨、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形式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时间的必然联系。在结构基础上,承载的色彩、肌理、面的形状、边缘造型等就可以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地表达出版面所传达的信息。

图形与视觉走向

现代设计中,不同造型的图形形态具有特定的性质、寓意。它们的寓意的表达和图形形态的审美意义对版式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设计中,图形形态指的是画面中直接、具体的视觉对象。它们具有紧张、密度高、前进的感觉,并有使图形突出出来的性质。居于画面中央部位或居于水平、垂直方向的视觉图形,具有极强的视觉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书籍装帧中往往利用这一点,能简洁、明快、概括地传达书籍所包含的信息。这类图形中,图形的边缘形态对图形艺术的语言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边缘光滑的图形具有稳定性、内聚力,图形体现的内在张力相对较小,当然,这种光边的图形视觉冲击力的大小,还要考虑图形形态的具体形状,如圆形与三角形的张力和性质特点就完全不一样。参差不齐的边缘视觉冲击力大,感性成分大,随意性强,突出个性;柔和的边缘,视觉上产生朦胧的美。

开放的视觉形态较少有凝聚力,视觉中心不易把握、控制,但有较强的放射性和视觉张力,图形视觉语言的传达需要很大的空间。相对而言,封闭图形形态呈现较强的向心力,视觉上易于辨认。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头脑中容易成像,版式设计中,这种方法以人们的直觉经验为根基,审美标准受人们民族文化、欣赏习惯、政治环境、文化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寻找一个好的图形,有助于设计作品信息的表达和与受众情感的沟通。

视觉走向对信息传达的影响

文字的不同编排形式,图形、图片的不同摆放方式,以及对信息载体不同的选用都会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适合不同信息的传播。我们分析了版式设计中视觉走向的形式,以及视觉元素对视觉走向的影响,我们需要灵活地把握事物的个性特点,根据不同事物的品性,选择合适的视觉元素,运用不同形式的视觉走向,做出符合人们视觉习惯又充满创意的设计作品,精彩、艺术地将事物的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引导世界发展的潮流,引导时尚元素的创新,既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又美化我们的生活。

美的事物总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达到信息传达的预期效果。版式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重要环节;视觉走向是信息能否准确、流畅传达的决定因素。透过不同的版式设计风格,我们能够看到所传达的信息是严肃还是通俗,是学术交流还是生活随笔;看到整个版面的个性色彩是内向还是外向,文章内容是深沉还是欢快;多样的视觉走向使作品更具个性、风格、时代感。版式设计讲究“美感”,每一个线条的曲折粗细是否得当,色彩运用是否调和,插图内涵是否深厚等,都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和兴趣。好的版式往往先声夺人,在人们犹豫不决时,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选择。所以,版式设计要充分借助无声的语言去艺术地表现内容,抓住读者的视线,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美感。版面设计的效果要达到既新颖、美观、大方、雅俗共赏,又与自身定位相结合,视觉是人的主要审美感官。古今中外,人们对它在审美中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一言以蔽之,我们要抓住视觉元素的活跃个性,开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版式设计的新特征,使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视觉走向符合并引导现代人的心理与视觉欣赏方式,使信息传达准确、流畅、形象、鲜明,更具现代艺术美感。

篇8

视觉传达设计是服务于现代商业的艺术,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店环境设计等,因为上述设计是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将信息向外界传达的,为此这类设计方式就称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师通过上述基本要素进行艺术创作,并以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产生影响,进而达到企业与消费者之问互相沟通的目的。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拼贴;手绘插图;剪裁;折纸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创作,视觉传达设计首先必须展现形象美。由于视觉形象是视觉对艺术形体的直接感受,为此视觉传达设计所展现的形象美尤其富有生动性与直观性。手工元素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最为直观的表现,其主要目的就是将生动直观的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将手工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但可有助于展现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同时还可以承载设计者丰富浪漫的艺术情感。其次,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展现趣象美。在手工元素中,裁剪、手绘、刺绣、拼贴等表现形式是打造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形象趣象美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别的手工元素具有不同的特点,将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手工元素按照一定的韵律与节奏,恰当构建协调、对比等关系,便可创造出具有趣象美的艺术作品。例如手绘具有不可重复以及自由的特点,粘贴与裁剪具有不对称对比与残缺的特点,刺绣具有节奏与材料相互协调的特征,将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手工元素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之中,自然便可创造出具有趣象美的艺术作品。第三,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展现作品的意象美。与艺术作品中的直接形象相比较,意象的内涵更为深远。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手工元素是历代艺术家共同的选择,其中所蕴含的意象极为丰富,将手工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自然会增加视觉传达设计的意象美。

一、拼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拼贴是在绘画构图中将多种平面元素进行组合,从而使平面化图像更具层次感的创作技法。拼贴是美术表现技法的发展与演化,最初的拼贴只是向画面中添加现成或印刷的平面素材,如植物、标签、剪纸等,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将拼贴这一手工元素应用于照片的合成促进了拼贴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艺术创作技法。在计算机时代,拼贴依然是排版、插图中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拼贴,版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气息更为浓郁。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直觉安排作品的空问布局,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不同的拼贴对象,并且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拼贴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拼贴所呈现的已不再是单个拼贴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拼贴含义叠加的基础上产生全新的艺术表现,从而使整幅作品产生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例如:几米《向左走,向右走》(如图一)的封面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手掌、汉字、字母信封、风车、方向箭头等纷繁复杂的符号拼贴组合在一起,并且方向箭头在封面上指向右,在封底上指向左,预示人们即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栋建筑物之中,如果方向选择不同,则可能永不相遇,永不碰头,而众多纷繁复杂的拼贴互相对称,则表现了人们即便前进的方向不同,但遇到的事物却完全相同。

二、手绘插图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者会选择使用照片,这种设计从表面上看尽管反映了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限制了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作品只是自然事物的简单呈现,根本不具有任何艺术价值。而充满艺术思维的设计师常常使用手工绘制的插图,按照艺术思维添加使用现实中不存在,但确实存在在艺术世界的细节,通过变形、夸张、光线、机理等多种方式突出作品的主题。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但完全摆脱了客观事物的束缚,细节上更加丰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中融入了设计师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之思。例如:图二为某中式茶艺餐厅的海报,在海报中,设计师并没有使用光鲜亮丽的照片,而是以手绘插图对中式茶艺餐厅进行了简单的描绘,自由摆放的桌椅,随意点缀的鲜花翠竹,展现了餐厅的休闲自在。一尘不染的桌面、地面、墙壁,展现了餐厅的洁净。传统的中式过道门,以及过道门上悬挂的大红灯笼使整个餐厅具有了典雅喜庆的气息。

三、剪裁、折纸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剪裁、折纸是将布、纸等材料通过剪、折使之形状发生各种变化的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过程中,设计者按照所要表达的事物,融入自己的艺术思维,从而创作出各种形状的裁剪与折纸。裁剪与折纸是传统的民问文化,通过裁剪与折纸进行创作,不但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启发人们的逻辑思维及创造力。将裁剪、折纸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既能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与立体感,还能增加欣赏者的亲切感。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剪裁、折纸的标志设计逐渐突破了传统创作技术上的限制,其图形创作语言在其表现上也焕发了青春。将空问立体概念融入平面设计之中,把明暗渐变以及色彩应用于图形结构中关键的转折部位,便可使呆板木呐的图形语言灵动鲜活。目前,将剪裁、折纸应用于科技企业的标志设计不但丰富了企业的宣传形象,同时还获得了优异的商业效果。

例如:天地视频网的形象标志(如图三),图中以TD表示天地,翩翩飞舞的蝴蝶暗喻天地视频充满活力。画面中通过明暗色彩的微妙转变和色相形成对比,字母进行缠绕折叠设计,使图片具有了3D立体形态,整幅画面对比清晰,充满了时代气息。这样,将字母折纸与各种元素综合使用,小但大大丰富了天地视频网形象标志的延伸功能,同时还赋予了形象标志以装饰性、趣味性以及极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现代技术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多的受众,必须认真分析受众的心理特征,融入传统手工元素,在给人亲切、清新感觉的同时,融入设计师的想象与情感,从而创作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霜.《浅议信息图形设计语高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一以海报设计为例》.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3).

推荐期刊